1. 葯酒的炮製方法有哪些
葯酒的炮製方法有哪些?看了你就知道!
在幾千年與疾病作斗爭的進程中,深深體會到酒能將許多植物葯、動物葯的有效成分溶解於其中,並通過酒的善於通經活絡、行氣活血功能,使葯力直達病處,較快地收到療效,因而創設了眾多的葯酒,有養生健身、補氣養血、壯腰補腎、活血化瘀、祛風活絡的獨特功能。在強身健體、防病治病中發揮了良好的作用。今天我們來說說葯酒的炮製方法。
製作方法
葯酒製作法,古人早有論述,如《素問》中有「上古聖人作湯液醒」,「邪氣時至、服之萬全」的論述,這是葯酒治病的較早記載。東漢,張仲景的《金匾要略)中收載的紅藍花酒、麻黃醇酒湯所採取的煮服方法,則類似於現代的熱浸法。唐,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則較全面地論述了葯酒的製法、服法,「凡合酒,皆薄切葯,以絹袋盛葯內酒中,密封頭,春夏四五日,秋冬七八日,皆以味足為度,去渣服酒,??大諸冬宜服酒、至立春宜停。」又如《本草綱目》記載燒酒的製作即用蒸餾法,「用濃酒和糟入甑,蒸汽令上,用器承取露滴,凡酸之酒,皆可燒酒,和曲釀瓮中七日,以甑蒸取,其清如水,味極濃烈,蓋酒露也。」此種操作方法即與現代基本相同。
此外,還對冷浸法加葯釀制及傳統熱浸法等製作葯酒的方法及操作要法,均作了比較詳細的說明。根據歷代的醫葯文獻記載,古人的葯酒與現代葯酒具有不同的特點,一是古代葯酒多以釀制酒的葯酒為主,亦有冷浸法、熱浸法;二是基質酒,多以黃酒為主,而黃酒性較白酒緩和。現代葯酒,則多以白酒為溶媒,含酒精量一般在50%―60%,少數品種仍用黃酒製作,含酒精量在30%―50%,製作方法為浸提法,很少有用釀造的。
葯酒是一種浸出制劑。即乾燥的植物葯材或食物,其組織細胞萎縮,細胞液中的各種成分以結晶或無定形沉澱的方式存在於細胞中,為浸出其有效成分需要作為溶媒的酒液浸潤葯材並進入細胞之中,繼之發揮乙醇良好的解吸作用,溶解其可溶性成分,使之轉入溶媒之中。溶媒在細胞內溶解了很多物質後,使細胞內溶液濃度顯著高於細胞外而形成濃度差。正是靠這種濃度差,使細胞內的高濃度浸出液不斷向低濃度方向的細胞外擴散,同時稀溶液又不斷進入葯材細胞內,這樣就使葯物中的可溶性成分逐漸溶於酒中。為了提高浸出效率,可以採取適度粉碎葯物、提高浸出溫度、掌握適宜的浸出時間、擴大濃度差等方法。
葯酒有冷浸法,熱浸法,煎膏兌酒法,淬酒法,釀酒法等多種製作方法,家庭配製則以冷浸法最為簡便。可將按處方配齊的潔凈飲片或葯材粗末置於陶瓷罐或帶塞蓋的玻璃器皿中,加入適量的酒(一般用低度白酒或黃酒),根據葯材吸水量的大小,按15至1:10的比例配製,密封浸泡,每天或隔天振盪1次,14至20天後用紗布過濾。為了矯正口味,可加入適量的冰糖或白糖。葯渣可再加酒浸泡1^2次。一般宜在飯前溫服,每次按量飲用。如不善飲酒,可從少量開始,逐漸增量,亦可兌水後服用。根據葯理研究,酒精對人體的神經、循環、消化系統有明顯的作用,少量,或適量的飲酒,對人體有益,配之中葯(葯酒)飲之能防治某些疾病,促進人體的健康。
那獨具特色的釀酒工藝、設備,那敦厚純朴的酒俗、酒禮,那琳琅滿目的酒具、酒器,各種花樣翻新的酒詞、酒令,以及諸多與酒有關的美妙傳說,都毋庸置疑地表明,酒的釀造史,就是華廈文明的一部分。
冷浸法
將葯物適當切制或粉碎,置瓦壇或其他適宜容器中,按照處方加入適量的白酒(或黃酒)密封浸泡(經常攪拌或振盪)一定時間後,取上清液,並將葯渣壓榨,壓榨液與上清液合並,靜置過濾即得。
熱浸法
將葯物切碎(或搗為粗末),置於適宜容器內,按配方規定加入適量白酒,封閉容器,隔水加熱至沸時取出,繼續浸泡至規定時間,取上清液,並將葯渣壓出余液,合並,靜置、沉澱,過濾即得。或在適宜容器內注入適量白酒,將粉碎適度的葯物用紗布袋裝好,置於酒中,封閉容器,然後在水浴上保持一定溫度浸漬,取液同上法。
釀製法
即將葯物直接加入米穀、高粱、酒麴中蒸煮發酵成酒。
釀酒法
先將中葯材加水煎熬,過濾去渣後,濃縮成葯片,有些葯物也可直接壓榨取汁,再將糯米煮成飯,然後將葯汁,糯米飯和酒麴拌勻,置於干凈的容器中,加蓋密封,置保溫處10天左右,應盡量減少與空氣的接觸,且保持一定的溫度,發酵後濾渣即成。
窯製法
相傳另外一種葯酒製作方法――窯制磁化工藝
眾所周知,葯酒配伍物料較多且各物料無論組織結構還是化學成分均有不同,直接納入配方會使各物料之間功能療效產生排異現象。易使產品療效降低,甚至使配方產生化學變化,轉化成有毒有害物質對人體造成負面影響而威脅健康。窯制磁化工藝是將中國傳統的窯制釀酒工藝與現代高科技磁化技術、納米微波技術相結合,利用「三位一體」的融合性原則對配伍各成分進行有機整合,在維護各成分性質不變的前提下促其相互作用,將活性成分、營養成分完整保留並將功效發揮到極致。
今天就給大家說下這幾種方法,在家裡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進行炮製哦~
2. 葯酒可以二次蒸餾嗎,對葯效有有影響嗎
不可以,進行二次蒸餾不但會影響其葯效,而且二次蒸餾中處理不當會滋生細菌和產生其他物質,危害健康
3. 我自製的外用中葯酒,是用高度白酒浸泡,然後用蒸餾水稀釋,為什麼葯液裡面會有絮狀物沉澱求解!
中葯里的成分來基本上都是非極性大分自子有機物,其中不少溶於乙醇即酒精,但基本上不溶於水(有的可溶於熱水)。
所以當你用蒸餾水稀釋,也就降低了乙醇的濃度,本已 溶解於乙醇的物質就在水中絮聚出來了。
如你想用水稀釋而不想讓其絮狀沉澱,就必須加入助溶劑或增稠劑。
4. 怎樣製作葯酒
(1)葯材處理:制備酒劑的葯材一般都要切成薄片或搗碎成粗顆粒。根據醫生處方購於葯店的中葯,多已加工炮製,無須特列處理。來撲克民間驗方的中葯,首先要弄清其品名、規格、要防止因同名異物或異名同物而搞錯葯材,更要警惕假冒偽劣中葯材。鮮葯、生葯往往還需要先行加工炮製。
(2)酒的選擇:所選之酒,應根據個人身體情況選擇。一般認為浸泡葯酒以50~60度的米酒及優質燒酒較為合適。因為酒的濃度過低,有效成分不易浸出,會影響治療效果,而且葯酒的易變質。但酒的濃度過高,葯材所含的少量水分反被吸收,使葯料質變堅硬,有效萬分亦難析出。對於不善飲酒者,亦可用低度白酒、黃酒和米酒、但浸出時間及次數宜適當延長和增加。
(3)冷浸法:引法比較常用,系將葯村碎成片或粗粉,置於帶蓋的陶、瓷罐或帶塞玻璃瓶等非金屬的容器中。處方若未規定酒的用量,可按葯物的白酒以1:5~10比例,即100~200克葯材加1000毫升白酒浸入,密閉放置,每天搖盪1~2次,浸漬7天後,可改為每周1次振盪攪拌,1個月左右,葯性析出,酒色濃郁,即可壓去渣取酒,貯入瓶中,慢慢飲用。其渣可加酒再浸泡1次。可採用飲1杯,加入1杯,直至葯味清淡為止。若所制葯酒需加糖或蜜矯味著色,可將砂糖用等量白酒溫熱溶解、過濾、將葯液與糖液混合攪勻,再過濾即可得飲用葯酒。
(4)熱浸法(煮酒法)先以葯料和酒同煮一定時間,然後再放冷貯存,這是一種古老的製作葯酒的方法,此法既能加快浸取速度,又能使一些成分容易浸出,但煮酒時一定要注意防火安全。可採用隔水煮燉的間接加熱方法,即把葯料和酒先放在小鋁鍋或搪瓷罐等容器中,然後再放在另一盛水的大鍋里煮燉。時間不宜過長,否則酒會揮發,見葯面出現泡沫時,立即端離灶火,然後趁熱淚盈眶時密封,靜置15天左右,吸取上清液,壓出殘渣中的余酒,合並靜置澄清,過濾即可。
(5)煎煮法:將原料碾成末後,全部放入沙鍋內,加水高出葯面10厘米,浸泡6小時,加熱煮沸1~2小時,過濾,再復煎一次,合並兩次濾液,靜置8小時,取上清液加熱濃縮成稠狀清膏(一般生葯5公斤,煎成2公斤左右)。待冷後加入與清膏等量的酒,各勻,放入壇內,密封7天左右,取上清液過濾即煎煮。
(6)釀酒法:將原料加水煎熬,過濾去渣,濃縮成葯汁。有些葯特,如桑椹、梨、楊梅等,可以直接壓榨,取得葯汁,再將糯米蒸煮成飯,把糯米飯、葯汁和酒麴拌勻,置於干凈的容器內,加蓋密封,置保溫處,盡量少與空氣接觸,保持一定的溫度,約4~6天即成。
以上幾種製作方法中,以冷浸法操作最為簡單,不需要特殊設備,適宜於家庭自己配製,所以較為常用。
5. 泡好的葯酒隔水蒸一下再喝可以嗎
葯酒一般是用白酒加葯泡製的,白酒不耐高溫,最好不要蒸熱服用,直接喝就可以了。
6. 泡過酒的楊梅 還能蒸餾嗎
泡過酒的楊梅是可以用於蒸餾的。通過蒸餾可以把楊梅中吸過的乙醇的蒸發出來。達到回收乙醇的目的。
7. 葯酒蒸餾出來可以吃嗎
蒸餾出來只是增加了濃度,至於能不能吃還要看原材料,有些葯酒能喝,而有些就只擦。
8. 自泡葯酒可以最次蒸餾嗎
不可以,蒸餾會損失很多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