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家庭自釀白酒如何掐頭去尾
1、糧食蒸熟的速度不一致,不易煮熟的糧食先用水浸泡一下。可以混合蒸。回
2、酒頭的掐頭,是每答甑鍋截留1kg左右的先流出的白酒,稱之為酒頭。
3、沒有酒精計,沒辦法測量酒度,溫度計是必須有的,白酒不同溫度,密度會發生變化,都要折算至20℃時候的酒度。
4、高壓鍋做蒸酒容器肯定不行。
5、干糧和水的比例沒有這樣算的,入池發酵水分控制在56~58%就能滿足發酵,因操作過程中有水份的增加和減少。入池發酵前最後的水分才是發酵的水分。
6、正常循環,1噸糧食可以循環至4噸左右的窖池。
7、根黴菌、酵母能夠滿足發酵條件,當然也可以增加其它菌種,這主要看你對白酒質量有哪方面要求。
Ⅱ 固態白酒蒸餾時怎樣看酒花摘酒為什麼要掐頭去尾
固態法蒸餾白酒時,需要掐頭去尾,剛蒸餾餾出來的白酒,前段一公回斤左右俗稱酒頭,答裡面的香味物質含量很豐富,常用作酒頭調味酒使用。蒸餾後段,酒精度較低,香味物質缺乏,一般作為普通酒使用。
在蒸餾時剛流出的白酒,酒精度較大,酒花似黃豆粒大小,散的很快;中間段的白酒,酒花均勻,消失較慢;後段的酒精度較低,酒花細密;當出現水花時,散的很快,有花即散,這時候就要停止摘酒了,隨後摘的就是高度酒尾,品嘗酸度較高的取一些,可作為酒尾調味酒使用。
Ⅲ 二鍋頭是蒸餾時經過什麼方法留下來的酒
蒸
中國白酒是世界著名的六大蒸餾酒之一(其餘五種是白蘭地、威士忌、郎姆酒、伏特加和金酒)。中國白酒在工藝上比世界各國的蒸餾酒都復雜得多,原料各種各樣,酒的特點也各有風格,酒名也五花八門。
中國白酒在飲料酒中,獨具風格,與世界其他國家的白酒相比,我國白酒具有特殊的不可比擬的風味。酒色潔白晶瑩、無色透明;香氣宜人,五種香型的酒各有特色,香氣馥郁、純凈、溢香好,余香不盡;口味醇厚柔綿,甘潤清冽,酒體諧調,回味悠久,那爽口尾凈、變化無窮的優美味道,給人以極大的歡愉和幸福之感。
我國白酒的酒度早期很高,有67°、65°、62°之高。度數這樣高的酒在世界其他國家是罕見的。近幾年,國家提介降低白酒度數,有不少較大的酒廠,已試製成功了39°、38°等低度白酒。低度白酒出現市場初期,大多數消費者不太習慣,飲用起來總覺著不夠味,「勁頭小」。90年代初,城市消費者已經開始習慣低度白酒,在宴席上已經逐漸成為一個較好的品種了。
白酒以前叫燒酒、高糧酒,建國後統稱白酒、白乾酒。為什麼叫白酒、白乾和燒酒?白酒就是無色的意思,白乾酒就是不摻水的意思,燒酒就是將經過發酵的原料入甑加熱蒸餾出的酒。
白酒的名稱繁多。有的以原料命名,如:高粱酒、大麴酒、瓜干酒等,就是以高粱、大麴、瓜干為原料生產出來的酒。有的以產地命名,如:茅台、汾酒、景芝白乾、曲阜老窖、蘭陵大麴等。有的以名人命名,如:杜康酒、范公特曲等。還有的按發酵、貯存時間長短命名,如:特曲、陳曲、頭曲、二曲等。二鍋頭、回龍酒等,則又是以生產工藝的特點命名的。二鍋頭是我國北方固態法白酒的一種古老的名稱。現在有的酒仍叫二鍋頭。現在的二鍋頭是在蒸酒時,掐頭去尾取中間餾出的酒。真正的二鍋頭系指制酒工藝中在使用冷卻器之前,以古老的固體蒸餾酒方法,即以鍋為冷卻器,二次換水後而蒸出的酒。所謂回龍酒,就是將蒸出的酒重烤一次,即為回龍酒。
我國白酒起源於何時,眾說不一,尚無定論。
一種說法,起源於詔代,在唐代文獻中,燒酒、蒸酒之名已有出現。李肇(公元806年)寫的《國史補》中的:「酒則有劍南之燒春」(唐代普遍稱酒為「春」);雍陶(公元834年)詩雲:「自到成都燒酒熱,不思身更入長安。」可見在唐代,燒酒之名已廣泛流傳了。田錫寫的《曲本草》中說:「暹羅酒以燒酒復燒二次,入珍貴異香,其壇每個以檀香十數斤的煙熏令如漆,然後入酒,臘封,埋土中二三年絕去燒氣,取出用之。」趙希鵠寫的《調燮類編》中說:「燒酒醉不醒者,急用綠豆粉粉盪皮切片將筋撬開口,用冷水送粉片下喉即安」(卷二);他又說:「生薑不可與燒酒同用。飲白酒生韭令人增病。飲白酒忌諸甜物」(卷三)。
以上引文中所說的「燒酒」、「蒸酒」、「白酒」,是否就是今天的白酒?單從名字相同還不可定論。有人認為我國民間長期相沿,把蒸酒稱為燒鍋,燒鍋生產的酒即為燒酒。但燒鍋之名起源於何時,尚待考證。故白酒起源唐代,其論據尚欠充分。
另一種說法,元代時(1271―1368年)由國外傳入。
元時中國與西亞和東南亞交通方便,往來頻繁,在文化和技術等方面多有交流。有人認為「阿刺古」酒是蒸餾酒,遠從印度傳入。還有人說:「燒酒原名『阿刺奇』,元時征西歐,曾途經阿刺伯,將酒法傳入中國。」章穆寫的《飲食辨》中說:「燒酒,又名火酒、『阿刺古』。『阿刺古』番語也。」現有人查明「阿刺古」、「阿刺吉」、「阿刺奇」皆為譯音,是指用棕櫚汗和稻米釀造的一種蒸餾酒,在元代曾一度傳入中國。
再一種說法,是明代葯物學家李明珍(1518―1593年)在《本草綱目》中所寫:「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入甑,蒸令氣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敗之酒皆可蒸燒。近時惟以糯米或黍或秫或大麥蒸熟,和曲釀瓮中十日,以甑蒸好,其清如水,味極濃烈,蓋酒露也。」這段話,除說明我國燒酒創始於元代之外,還簡略記述了燒酒的釀造蒸餾方法,故人以為可信。
Ⅳ 釀白酒的掐頭去尾是什麼意思
掐頭去尾就是蒸餾白酒時候,單獨摘取酒頭、酒尾。
酒頭部分易揮發物質含量高,酒尾部分沸點高的物質含量高。
Ⅳ 液態發酵白酒蒸餾是放在鍋里煮嗎
白酒的製作方法:
所用設備:
1.原料處理及運送設備。有粉碎機、皮帶輸送機、斗式提升機、螺旋式輸送機、送風設備等。
2.拌料、蒸煮及冷卻設備。有潤料槽、拌料槽、絞龍、連續蒸煮機(大廠使用)、甑桶(小廠使用)、晾渣機、通風晾渣設備。
3.發酵設備。水泥發酵池(大廠用)、陶缸(小廠用)等。
4.蒸酒設備。蒸酒機(大廠用)、甑桶(小廠用)等。
我國的白酒生產有固態發酵和液態發酵兩種,固態發酵的大麴、小曲、麩曲等工藝中,麩曲白酒在生產中所佔比重較大,故此處僅簡述麩曲白酒的工藝。
製作方法:
1.原料粉碎。原料粉碎的目的在於便於蒸煮,使澱粉充分被利用。根據原料特性,粉碎的細度要求也不同,薯干、玉米等原料,通過20孔篩者佔60%以上。
2.配料。將新料、酒糟、輔料及水配合在一起,為糖化和發酵打基礎。配料要根據甑桶、窖子的大小、原料的澱粉量、氣溫、生產工藝及發酵時間等具體情況而定,配料得當與否的具體表現,要看入池的澱粉濃度、醅料的酸度和疏鬆程度是否適當,一般以澱粉濃度14~16%、酸度0.6~0.8、潤料水分48~50%為宜。
3.蒸煮糊化。利用蒸煮使澱粉糊化。有利於澱粉酶的作用,同時還可以殺死雜菌。蒸煮的溫度和時間視原料種類、破碎程度等而定。一般常壓蒸料20~30分鍾。蒸煮的要求為外觀蒸透,熟而不粘,內無生心即可。將原料和發酵後的香醅混合,蒸酒和蒸料同時進行,稱為「混蒸混燒」,前期以蒸酒為主,甑內溫度要求85~90℃,蒸酒後,應保持一段糊化時間。若蒸酒與蒸料分開進行,稱之為「清蒸清燒」。
4.冷卻。蒸熟的原料,用揚渣或晾渣的方法,使料迅速冷卻,使之達到微生物適宜生長的溫度,若氣溫在5~10℃時,品溫應降至30~32℃,若氣溫在10~15℃時,品溫應降至25~28℃,夏季要降至品溫不再下降為止。揚渣或晾渣同時還可起到揮發雜味、吸收氧氣等作用。
5.拌醅。固態發酵麩曲白酒,是採用邊糖化邊發酵的雙邊發酵工藝,揚渣之後,同時加入曲子和酒母。酒麴的用量視其糖化力的高低而定,一般為釀酒主料的8~10%,酒母用量一般為總投料量的4~6%(即取4~6%的主料作培養酒母用)。為了利於酶促反應的正常進行,在拌醅時應加水(工廠稱加漿),控制入池時醅的水分含量為58~62%。
6.入窖發酵。入窖時醅料品溫應在18~20℃(夏季不超過26℃),入窖的醅料既不能壓的緊,也不能過松,一般掌握在每立方米容積內裝醅料630~640公斤左右為宜。裝好後,在醅料上蓋上一層糠,用窖泥密封,再加上一層糠。發酵過程主要是掌握品溫,並隨時分析醅料水分、酸度、酒量、澱粉殘留量的變化。發酵時間的長短,根據各種因素來確定,有3天、4~5天不等。一般當窖內品溫上升至36~37℃時,即可結束發酵。
7.蒸酒。發酵成熟的醅料稱為香醅,它含有極復雜的成分。通過蒸酒把醅中的酒精、水、高級醇、酸類等有效成分蒸發為蒸汽,再經冷卻即可得到白酒。蒸餾時應盡量把酒精、芳香物質、醇甜物質等提取出來,並利用掐頭去尾的方法盡量除去雜質。
8、原酒儲存一段時間,勾兌成品,符合國家相關標准就可以出售了。
如果是單純蒸餾過程的技術細節,那就很細了,要點:輕、松、緩、勻,見氣撒糟、探氣撒糟、斷花取酒、掐頭去尾、高溫餾酒、底鍋黃水、適時調味、蒸糠攤涼等等。
Ⅵ 自釀白酒怎樣掐頭去尾 自釀白酒也需要勾兌嗎
白酒蒸餾過程來中有掐源頭去尾。
酒頭就是蒸餾過程中最先流出的白酒,大約在1kg左右,酒尾是蒸餾白酒過程中,酒花消失後就是酒尾了。
自釀白酒也需要勾兌,勾兌是保障自釀白酒口感一致,白酒口感最佳時候出廠,賣給消費者。
Ⅶ 燒白酒時掐頭去尾是什麼意思
釀造白酒過程掐頭去尾:
蒸餾白酒過程分為前中後,剛剛流出的白酒回,稱之為酒頭,要去除掉答或者單獨貯存,這部分白酒裡面易揮發的物質多,勾兌白酒時候起到提前香的作用。
蒸餾繼續,隨著甑鍋裡面酒精含量逐漸降低,蒸餾的白酒酒度也隨著降低,到了蒸餾末端,酒度會迅速下降,蒸餾的師傅會看酒花判斷酒水蒸餾的程度,當酒度達到35度作用的時候進行斷花摘酒,之後就是酒尾,酒尾單獨回收或者重新蒸餾。把酒尾部分與白酒主體部分分開。
Ⅷ 白酒為什麼要掐頭去尾
一、「掐」哪個「頭」?
最早流出來的酒被稱之為「酒頭」,度數非常高達到70-80度,但這些酒口感暴辣,傷身體的醛類物質非常多,釀酒師一般會捨去。 中間段流出的酒稱為酒身,度數在50-60度左右,酒精分子與水融合程度最好,而且這個階段有害物質最低,是整鍋酒中質量最優質的部分。
二、「去」什麼「尾」?
最末留出的酒被稱為酒尾,度數在40-50度以下,口感非常不好,酒體渾濁、口感酸澀刺,邪雜味大,常被酒廠作為下腳料倒掉。這類酒雖屬於低度酒,但沒有人會去喝。
三、為什麼要「掐頭去尾」?
蒸餾過程中各餾份的變化規律是:甲醇、高級醇、低級脂肪酸酯、醛類在酒頭中較多,在酒身和酒尾中逐漸減少。 有機酸,特別是乳酸等在酒頭中很少,在酒身和酒尾中含量逐漸增高。高級醇例如異戊醇的沸點雖然為132℃,但由於異戊醇的酒精溶液比異戊醇的水溶液沸點低,兩者的相對揮發度不同,所以,這類物質在酒頭、酒尾中含量都高,在各餾份中,異戊醇的含量成S形曲線。酒的味道,通常是酒頭香,暴辣味大;酒身比較協調;酒尾甜,但邪雜味大,所以摘酒時要掐頭去尾。掐去酒頭,分別貯存,可作勾兌酒用。酒尾經選擇適宜的餾份,也可作勾兌酒用。
四、掐頭去尾各是多少?
把酒頭單獨接出來的過程叫做掐頭,投糧100斤的糧食掐頭在半斤到1斤為宜。投糧200斤的糧食掐頭在1斤至1.5斤為宜。家庭釀酒由於糧食少,掐頭一般在1兩至3兩之間。,去尾是接完蒸餾酒後,低於50度的酒不要了叫做去尾。為了節約能源酒尾一般低於10度就不接了。
白酒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飲品,很多的人們都會喜歡在吃飯的時候來一小杯的白酒,現在很多人們在宴會時,最標準的標配就是白酒了,而且酒對我們的影響是越來越大,所以學習一些基本的白酒還是很有必要的。
Ⅸ 米酒的釀造在蒸餾過程中會「掐頭去尾」,那麼他們的量一般是多少
請再次明確您的問題,米酒的釀造是不包括蒸餾這一步的。米酒是純釀造酒,度數一般在8-10度,部分高度的能到12度。是純手工釀造的,中國很多地區都有自釀米酒的習慣。
您說的應該是白酒,或者是米香型白酒的釀造工藝吧,這就根據酒麴的不同,釀造工藝的不同採取不同的手段了,並沒有明確的規定,一切以保證後期調制為准。
「掐頭去尾」主要是為了保證酒的品質,蒸餾過程中各餾份的變化規律是:甲醇、高級醇、低級脂肪酸酯、醛類在酒頭中較多,在酒身和酒尾中逐漸減少。有機酸,特別是乳酸等在酒頭中很少,在酒身和酒尾中含量逐漸增高。高級醇例如異戊醇的沸點雖然為132℃,但由於異戊醇的酒精溶液比異戊醇的水溶液沸點低,兩者的相對揮發度不同,所以,這類物質在酒頭、酒尾中含量都較高,在各餾份中,異戊醇的含量成S形曲線。酒的味道,通常是酒頭香,暴辣味大;酒身比較協調;酒尾甜,但邪雜味大,所以摘酒時要掐頭去尾。掐去酒頭,分別貯存,可作勾兌酒用。酒尾經選擇適宜的餾份,也可作勾兌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