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用凱氏定氮儀蒸餾測蛋白時,加入鹼之後為什麼不變黑而是變成深藍色求解!急需!
那是你加入的加速劑的和鹼反應生成的沉澱的,是正常的
⑵ 蛋白質消化樣品蒸餾之前要加入氫氧化鈉這時溶液的顏色會發生什麼變化為什麼蛋
變黃色 蛋白質分子含有NH3(氨基) 會和鹼反應 脫氨基就變黃了
⑶ 粗蛋白檢測時加鹼不變黑
向消化液中加氫氧化鈉溶液時,會產生藍色溶液或黑色沉澱,這是由於消化液中的專銅離子屬與氨生成銅氨配離子,或與鹼生成氫氧化銅,氧化銅之故,這是正常現象.硫酸銅起催化劑和顯色劑作用反之若顏色不改變,則說明鹼加得不夠,要補加.影響沉澱顏色的因素還有好多,例如環境的光線,一些不反應的雜物間雜到氫氧化物裡面,產生的金屬絡合物等等.
⑷ 蛋白質凱氏定氮法測定蒸餾中,如果蒸餾時,接收瓶的顏色一直不變化,可能存在哪
可能存在氣接受的時候沒弄好,氨氣都跑走了。
凱氏定氮法是由丹麥化學家凱道爾於1833年建立的,現已發展為常量、微量、平微量凱氏定氮法以及自動定氮儀法等,是分析有機化合物含氮量的常用方法。
凱氏定氮法的理論基礎是蛋白質中的含氮量通常占其總質量的16%左右(12%~一19%),因此,通過測定物質中的含氮量便可估算出物質中的總蛋白質含量(假設測定物質中的氮全來自蛋白質),即: 蛋白質含量=含氮量/16%。
凱氏定氮法是測定化合物或混合物中總氮量的一種方法。即在有催化劑的條件下,用濃硫酸消化樣品將有機氮都轉變成無機銨鹽,然後在鹼性條件下將銨鹽轉化為氨,隨水蒸氣蒸餾出來並為過量的硼酸液吸收,再以標准鹽酸滴定,就可計算出樣品中的氮量。
由於蛋白質含氮量比較恆定,可由其氮量計算蛋白質含量,故此法是經典的蛋白質定量方法。
⑸ 蛋白質測定時,樣品經消化蒸餾之前為什麼要加入氫氧化鈉加入量對測定結果有何影響
1加入氫氧化鈉是因為氫氧化鈉和硫酸銨在加熱條件下生成氨氣溢出。
2加入量需要過量回,估計樣品氮含量,計答算所需量,加入量最少超過所需量,還要中和消解過程中未分解的硫酸一般是1.5倍+消解時加入的硫酸量
3溶液顏色變化,如果本來是澄清溶液,此後會變黑、褐灰等顏色
4顏色變化是銅離子的存在的原因,變黑是銅離子和氫氧根離子變成氫氧化銅。不穩定生成氧化銅(黑色)所致
5如果沒有變化,是加人氫氧化鈉量不夠所致
以上內容又本人經驗所得,沒有參考任何文獻,希望對樓主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