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能將鍋爐中的水垢去掉
鍋爐中的水垢普遍採用化學清洗的方法除垢:
1、酸洗除垢法,採用循環清洗或循環與版靜態浸泡權相結合份額系統形成。對於不同水垢和金屬材料,應選用與之相適應的酸洗劑和助溶劑,另外對酸溶液濃度、酸洗流速、酸洗溫度、酸洗時間均有要求。
2、鹼煮除垢法,對硫酸鹽水垢或硫酸鹽與硅酸鹽混合水垢,應進行鹼煮。鹼煮法不能使水垢溶解掉,而僅能使水垢軟化,已便於立即與機械方法清除掉。但當鍋爐受熱面積被水垢覆蓋達80%以上,且水垢較厚,用機械方法無法清除徹底時,再採用酸洗除垢。
以上方法必須有專業的清洗單位完成,並執行TSG
G5003-2008《鍋爐化學清洗規則》。
鍋爐水垢的形成原因:
1、水加熱後鈣鎂等鹽類析出沉澱,形成水垢;
2、水不斷蒸發,使鈣鎂等鹽類不斷濃縮,形成水垢;
3、有些鹽類本省溶解度極低,容易沉澱和析出,形成水垢。
2. 鍋爐水垢怎麼處理
鍋爐給水中含有一定量的鈣、鎂離子及其他重金屬離子,鍋爐運行期間,鈣、鎂等離子吸收熱量,會與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發生化學反應,生成難溶物質析出。
水垢清除方法:
1、機械法除垢。機械法除垢即利用各種鏟、削工具或專門的銑管器直接從鍋爐壁上清除水垢,近年來利用高壓水射流除垢得到廣泛的應用。機械法除垢操作簡單,易於實行,但是這種方法勞動強度大,清除不徹底,增加傳熱面的粗糙度,所以鍋爐清洗通常以化學法為主。
2、化學法除垢鹼洗法鹼洗法就是根據實際情況,將不同品種、不同濃度的鹼液注入鍋爐,然後在豎尺一定的壓力下加熱進行除垢。在實際中主要採用酸洗法除垢。 酸洗法以鹽酸為主,鹽酸能與水垢的組分如鈣、鎂碳酸鹽及氫氧化物起作用,生成易溶於水和殲的鹽和揮發物。雖然酸洗可以除去水垢,但也對金屬有喚纖沖腐蝕性,所以在酸洗過程中需加入緩蝕劑以阻止或減緩對金屬的腐蝕。常見的緩蝕劑有烏洛托品、若定等。
3. 用什麼清洗鍋爐中的水垢最好
水垢對鍋爐的5大危害,我們都已經了解了。那麼 鍋爐用水應該經過怎樣的處理,才能預防水垢的產生呢?才能減少水垢對鍋爐潛在的危害呢?下面我為大家分享用什麼清洗鍋爐中的水垢的方法。
這種方法適用於各種的鍋爐。目前鍋外水處理效果可靠的有石灰+純鹼軟化法,是向已經澄清的水中加入適量的生石灰和純鹼達到軟化目的。石灰+純鹼軟化法有冷法和熱法兩種。冷法是在室溫下進行,使水中殘余硬度降至1.5~2毫克當量/升。熱法是將水溫加熱到20~80℃,使水中殘余硬度降至0.3~0.4毫克當量/升。
因此,應盡量採用熱法,以提高軟化效果。離子交換軟化法主要是依靠鈉離子交換器中的交換樹脂進行軟化處理。由於交換樹脂吸附能力強,能將游離在水中的鈣、鎂離子吸附,從而使鍋爐給水硬度達到合格標准。離子交換劑有無機和有機兩大類。無機交換樹脂只能進行表面交換,軟化效果差,使用較少。而有機交換樹脂的特點是顆粒核心結構疏鬆,交換反應在顆粒表面和內部同時可進行,軟化效果好,故使用較多。
此法主要是向爐水中加入化學葯品,與爐水中形成水垢的鈣、鎂鹽形成疏鬆的沉渣,然後用排污的方法將沉渣排出爐外,起到防止(或減少)鍋爐結垢的作用。爐內加葯水處理一般用於小型低壓火管鍋爐。
鍋內水處理常用的葯品有:磷酸三鈉、碳酸鈉(純鹼)、氫氧化鈉(火鹼、也稱燒鹼)及有機膠體(栲膠)等。
加葯時,應首先將各種葯品配製成溶液,然後再加入鍋爐內。通常磷酸三鈉的溶液濃度為5~8%,碳酸鈉的溶液濃度不大於5%,氫氧化鈉的濃度不大於1~2%。加葯方法有定期和連續加葯兩種。定期加葯主要靠加葯罐進行加葯;連續加葯則在給水設備前,將葯連續加入給水中。對於蒸汽鍋爐,最好採用連續加葯法,這樣可使爐內保持葯液的均勻。凡採用鍋內水處理的,應加強鍋爐排污,使已形成的泥渣、泥垢等排出爐外,收到較好效果 。
鍋爐中的水垢主要有以下5大危害:
1.浪費燃料
水垢的導熱系數比鋼鐵的導熱系數小數十倍到數百倍。因此鍋爐結有水垢時,使受熱面的傳熱性能變差,燃料燃燒所放出的熱量不能迅速地傳遞到鍋水中,大量的熱量被煙氣帶走,造成排煙溫度升高,排煙熱損失增加,鍋爐的熱效率降低。在這種情況下,為保持鍋爐的額定參數,就必須更多地投加燃料,因此造成燃料的浪費。
2.損壞受熱面
結有水垢的鍋爐,因為傳熱性能變差,燃料燃燒的熱量不能迅速地傳遞給鍋水,致使爐膛和煙氣溫度進一步升高。因此,受熱面兩側的溫差增大,爐管的溫度升高。當受熱面金屬的溫度超過正常工作條件的溫度時,稱為金屬過熱。金屬溫度升高會使金屬伸長,1mm長的爐管每升高100℃,伸長1.2mm。這對於沒有伸縮餘量的受熱面,產生溫度應力,就會引起爐管的龜裂。從全國工業鍋爐損壞和報廢的事故原因來分析,因鍋爐結垢,引起金屬過熱而造成的佔有相當大的比例。這不僅影響正常生產和生活,浪費大量鋼材,同時也危及人身和設備的安全。
3.降低鍋爐出力
當鍋爐受熱面結垢時,本來通過金屬壁面傳遞熱量變成了金屬層和垢層兩層壁傳遞熱量,造成受熱面的傳熱性能變差。此時吸熱側傳熱面積沒有變化,而放熱側面積減小,也造成傳熱效果變差。由於鍋爐的燃燒效率是由鍋爐本身的構造、燃燒方式和燃料種類決定,即鍋爐爐膛容積和爐排面積是一定的,無論投加多少燃料,燃料燃燒是受到限制的,鍋爐的熱效率也就不可能提高,因此,鍋爐的出力就會降低。
4.縮短使用壽命
鍋爐受熱面上產生水垢後,由於水垢處於鍋爐受熱面的水(或蒸汽)側,使該側的熱阻增加,這樣就會造成金屬管壁得不到管內工質的良好冷卻,而金屬管壁外的煙氣溫度往往處於1000℃以上的高溫加熱狀態,這樣加速了金屬的高溫腐蝕過程,使金屬管壁加快變薄。當低碳鋼材超過450℃,鋼材即產生蠕變,導致鋼材的局部過熱、變形、鼓泡、破裂、甚至爆破,使鍋爐被迫停止運行。一般鍋爐使用壽命,在正常使用條件下,能夠連續運行20年左右。但現在大部分使用單位的鍋爐沒有達到這一壽命,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水垢的影響。
5.增加對環境的污染
4. 鍋爐怎樣除垢
1、機械除垢法:當鑄鐵熱水鍋爐內有鬆散的水垢和爐渣時,使鑄鐵熱水鍋爐冷卻,待鍋爐停爐後放掉爐水。清水沖洗後,可用平鏟、鋼絲刷、電動銑管機進行除垢。該方法簡單,常用於小型鑄鐵熱水鍋爐,結垢簡單。但由於勞動強度大,除垢效果差,容易損壞爐體。
2、酸洗除垢法:大部分酸洗除垢法採用鹽酸或硝酸清洗。酸洗液由鹽酸加緩蝕劑或硝酸加緩蝕劑組成。這種酸洗液不僅能消除鍋爐內的水垢(去除硝酸鹽水水垢時應加入氫氟酸),而且對鑄鐵熱水鍋爐的腐蝕很少。酸洗除垢具有溶解、剝離、疏鬆的作用。
3、鹼煮除垢法:鹼煮除垢法的除垢效果比酸洗除鱗法差,但鹼煮後結垢疏鬆,用鹽酸難以除去的結垢也可在酸洗前用鹼煮法處理。鹼煮法操作簡便,副作用小。缺點是烹調時間長,化學品消耗多,效果差。
(4)工廠爐水垢擴展閱讀;
1、壓力表、水位表、安全閥、排污裝置、給水閥、蒸汽閥等,檢查其性能是否符合要求,其它閥門是否完好。
2、自動控制裝置系統,包括火焰探測器、水位、水溫檢測、報警裝置、各種聯鎖裝置、顯示控制系統等性能狀態是否符合要求。
3、供水系統,包括儲水箱水位、供水溫度、水處理設備等條件是否有符號要求。
4、燃油燃燒系統,包括燃油儲備、輸電線、燃燒設備、點火設備、燃油切斷裝置、油泵等條件是否符合要求。
5、通風系統,包括風機、引風機、調節閥、閘板、通風管的開度是否良好。
鍋爐在使用過程中,應定期清洗水溫和水位探頭,定期清除水垢。鍋爐本體出水口、出水管、噴嘴應定期疏通,污水每天至少排放一次。
5. 鍋爐除垢方法 鍋爐中的水垢如何去除
指則李在鍋爐中放入一勺小蘇打,然後用熱水煮沸幾分鍾即可除垢。或是使用離子交換除垢,採用特定的陽離子交換樹脂,以鈉盯昌離子將水中的鈣鎂離子置換出來,就可避免水垢的生成。還可以直接在鍋爐里加入除垢清潔劑清除水垢。
除了以上幾種方法外,其實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將不同品種、不同濃度(一般保持鹼的質量分數在3%左右為宜)的鹼液注入鍋爐,然後在一定的壓力下加熱進行除垢。
水垢是怎麼形成的
高溫狀態下,含有微溶於水的硫酸鈣會由於水的蒸發而析出,水中的碳酸根會與鈣、鎂等離子相結合,生成不溶於水的碳酸鈣、碳酸鎂,也就是水唯遲鹼。隨著水分的不斷蒸發、濃縮,水鹼含量不斷增加,以達到飽和後就形成了水垢。
6. 怎樣去除鍋爐裡面的水垢
鍋爐中的水垢普遍採用化學清洗的方法除垢:
1、酸洗除垢法,採用循環清洗或循環與靜態浸泡相結合份額系統形成。對於不同水垢和金屬材料,應選用與之相適應的酸洗劑和助溶劑;為了保證金屬在酸洗時不受酸溶液的腐蝕,必須在酸洗中添加緩蝕劑。另外對酸溶液濃度、酸洗流速、酸洗溫度、酸洗時間均有要求:對於鋼制鍋爐,酸溶液濃度不得過大,最高濃度一般控制為:鹽酸、硝酸、EDTA10%,氫氟酸3%,不得向鍋爐內直接注入濃酸;酸洗時,鍋爐擼管內酸液的流速應維持在0.2-0.5m/s,不得大於1m/s;從酸液達到預定濃度起,到開始排酸的酸洗時間一般應不超過12h,對較厚和難溶水垢,在嚴格監督下可適當延長酸洗時間。
2、鹼煮除垢法,對硫酸鹽水垢或硫酸鹽與硅酸鹽混合水垢,應進行鹼煮。鹼煮法不能使水垢溶解掉,而僅能使水垢軟化,已便於立即與機械方法清除掉。但當鍋爐受熱面積被水垢覆蓋達80%以上,且水垢較厚,用機械方法無法清除徹底時,再採用酸洗除垢。
鹼煮法的要求如下:
根據水垢的厚度和成分,將溶解成溶液的碳酸鈉、磷酸三鈉混合液加入鍋內,並使鍋水中葯劑濃度均勻,碳酸鈉濃度0.3-0.6%,磷酸三鈉濃度0.5-1.0%;
鍋爐應緩慢升壓,一般5小時內咕嚕壓力升至額定工作壓力的1/2,並維持36-48小時;
鹼煮期間,應定期取樣分析,當鍋水鹼度低於45mmol/L,磷酸根濃度低於1000mg/L時,應適當補加碳酸鈉和磷酸三鈉;
鹼煮結束後,應放盡鹼液,並用清水沖洗至出口水PH值小於9為止。
以上方法必須有專業的清洗單位完成,並執行TSG G5003-2008《鍋爐化學清洗規則》。
鍋爐水垢的形成原因:
1、水加熱後鈣鎂等鹽類析出沉澱,形成水垢;
2、水不斷蒸發,使鈣鎂等鹽類不斷濃縮,形成水垢;
3、有些鹽類本省溶解度極低,容易沉澱和析出,形成水垢。
防止鍋爐結生水垢,採用鍋外化學水處理和鍋內加葯水處理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一旦結垢,應立即清除水垢。
7. 如何清除鍋爐水垢
鍋爐在日常生活中是十分的常見的,我們對於鍋爐只是知道是做什麼的,可能不太了解它的清洗步驟,那對於鍋爐是如何清洗的呢?以下是我為你整理的如何清除鍋爐水垢,希望能幫到你。
針對不同類型的鍋爐水垢,為使清垢效果最佳,往往也採用不同的方法。那麼鍋爐水垢的清除方法有哪些?各自的優缺點是什麼?又適用於哪種類型的鍋爐水垢呢?本期我們一起探討。
方法一:機械除垢
機械除垢即利用各種鏟、削工具或專門的銑管器直接從鍋爐壁上清除水垢,近年來利用高壓水射流除垢得到廣泛的應用。
適用范圍:各種類型的水垢
特點:操作簡單,易於實行,但是勞動強度大,清除不徹底,增加傳熱面的粗糙度,所以鍋爐清洗通常以化學法為主。
方法二:化學除垢
1)鹼洗法
鹼洗法就是根據實際情況,將不同品種、不同濃度(一般保持鹼的質量分數在3%左右為宜)的鹼液注入鍋爐,然後在一定的壓力下加熱進行除垢。
適用范圍:對硅酸鹽類的水垢效果更佳。
特點:操作比較簡單,費用低,副作用小。但消耗時間長、除垢效果相對較差,通常作為酸洗法的預處理手段。
2)酸洗法
由於價格原因,鍋爐水垢酸洗以鹽酸為主。鹽酸能與水垢的組分如鈣、鎂碳酸鹽及氫氧化物起作用,生成易溶於水的鹽和揮發物。鹽酸不但有溶解作用,而且能使附著在金屬表面的氧化物剝離下來。
酸洗根據水垢成分不同還可採用硫酸、硝酸、甲酸、乙酸等。酸洗前必須檢查測定不同部位水垢的厚度,估算酸的用量及濃度。
適用范圍:對碳酸鹽類效果更佳(採用鈉離子交換器處理鍋爐給水的水垢多為碳酸鹽類)。
特點:操作簡單,可以將水垢溶解、疏鬆和剝離,除垢效果好。但對鍋爐本體會造成輕微腐蝕。通常在酸洗過程中需加入緩蝕劑以阻止或減緩對金屬的腐蝕。
鍋爐水垢按照化學成分的不同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碳酸鹽水垢
碳酸鹽水垢是最常見的,這種水垢主要出現在水未沸騰處,顏色為白色,其主要組分為碳酸鈣,也含有少量碳酸鎂和氫氧化鎂。碳酸鹽水垢的硬度與水的pH值有關,pH值比較大時,為松軟垢渣;pH值比較小時,則生成硬度大的水垢附著在鍋爐內壁。
2)硫酸鹽水垢
硫酸鹽水垢主要出現在鍋爐熱負荷較高的受熱面,顏色為黃白色,其主要組分為硫酸鈣、二水合硫酸鈣以及一水合二硫酸鈣,這種水垢堅硬且緻密。
3)硅酸鹽水垢
硅酸鹽水垢主要出現在鍋爐受熱最強的部位,如水冷壁內。顏色為灰白色,其主要組分為硅灰石、沸石以及少量鎂橄欖石。硅酸鹽水垢十分堅硬且導熱性極差。
4)含油水垢
含油水垢是在水中混入油脂之後形成的水垢,一般含油量在5%以上,外觀呈黑色,質地比較松軟,常沉積在鍋爐溫度最高的部位上,導熱系數很小,只有0.1千卡/米·時·度。
5)混合水垢
混合水垢的組分包括碳酸鈣、硫酸鈣、碳酸鎂、硅酸鈣、硅酸鎂、氧化鐵以及四氧化三鐵等,各種組分所佔比例並不是確定的,混合水垢的性質隨著組分不同而有著較大的差別。
8. 鍋爐里的水垢是什麼東西
這是水中的鈣、鎂離子的沉積,俗稱水垢,硬水煮沸後所含礦質附著在容器(如鍋、壺等)內逐漸形成的白色塊狀或粉末狀的物質,主要成分有碳酸鈣、碳酸鎂、硫酸鈣、硫酸鎂、氯化鈣、氯化鎂等。
水垢的導熱能力很差,如果鍋爐內形成的水垢過厚則會導致鍋爐效率降低,重則會引起鍋爐爆管造成鍋爐事故 。
水垢主要是因鍋爐給水中所含鈣、鎂等的鹽類受熱後析出並粘結於金屬表面而形成。水垢的導熱系數很小,約為普通鋼材的2~5%,水垢結於鍋爐受熱面上,會大大惡化傳熱效果,影響鍋爐效率;容易使金屬材料因局部過熱而燒壞,甚至發生爆管事故;
會促使電化學腐蝕加劇,引起鍋爐水垢腐蝕,加速受熱面的損壞。水垢形成後應及時採用機械的或化學的方法予以清除。防止或減慢水垢形成的有效辦法在於嚴格控制給水品質,並採取適當的鍋爐水處理和鍋爐排污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