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加工生薑油
姜油加工有萃取法和蒸餾法2種。萃取法產品得率高,質量好,但投資專大。因此,屬目前生產上一般採用蒸餾法。蒸餾裝置示意圖參見圖26。
圖26 水蒸氣蒸餾法提取姜油示意圖
1.擋板 2.鵝頸 3.姜料 4.蒸餾器 5.隔板 6.爐灶 7.姜油收集器 8.冷凝器 9.進水口 10.出水口
蒸餾法加工姜油的工藝流程為:先把生薑洗凈晾乾、切碎,放入隔板上面的蒸餾器內,隔板下的鐵鍋內注入適量水,加熱使水沸騰產生蒸汽,蒸汽通過多孔隔熱板進入姜料,使姜油氣化並與蒸汽一並通過鵝頸進入冷凝器,經冷凝後的冷凝物進入收集器,油水分離後即可得到姜油。如進一步精煉,可精製出姜油酮、姜油酚及香精等。
蒸餾時必須注意:一是姜料粗細要適宜、均勻。若姜料過細,填料時太緊,會使蒸汽上升困難;若姜料太粗,填料過松,則蒸汽迅速跑掉,與姜料接觸面小。二是注意保持蒸餾鍋內的水位。為進一步減少浪費,提高得油率,可使分離器分離出來的水重新返回蒸餾鍋。
⑵ 原油蒸餾是什麼
一、原油蒸餾原理
原油煉制的基本途徑是將原油分割為幾個不同沸點范圍的餾分,然後按照石油產品的使用要求,分離除去這些餾分中的有害組分,或是經過化學反應轉化成所需要的組分,從而獲得合格的石油產品。原油的分割和石油餾分在加工過程中的分離常常採用蒸餾的手段。原油常減壓蒸餾是原油加工中的第一道工序,常減壓蒸餾裝置是煉油廠的龍頭裝置。
(一)精餾
蒸餾是按原油中所含組分的沸點(揮發度)不同,加熱原油使其汽化冷凝,將其分割為幾個不同的沸點范圍(即餾分)的方法。由於原油成分十分復雜,沸點相近,採用一次汽化和一次冷凝的蒸餾方法,分離效果差,因此在煉油廠採用多次汽化、多次冷凝的復雜的蒸餾過程,稱為精餾。精餾按操作方式分為連續和間歇式兩種。
圖8-2原油常壓塔
原油減壓塔常採用減壓和塔底通入水蒸氣汽提「雙管齊下」的方法,蒸餾重質油品效果較好。採用塔底水蒸氣汽提可減少塔底排出的減壓渣油中輕餾分的含量。
二、原油蒸餾流程
一個完整的原油蒸餾過程,除了精餾塔外,還配置了加熱爐、換熱器、冷凝器、冷卻器、機泵等設備。這些設備按一定的關系用工藝管線連接起來,同時還配有自動檢測和控制儀表,組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這就形成了原油蒸餾裝置的工藝流程。
圖8-3是典型的原油常減壓蒸餾原理流程圖,主要由加熱爐(常壓爐、減壓爐)、常壓塔和減壓塔三部分組成。其工藝過程為:
(1)原油換熱。原油經原油泵加壓後,在換熱器內換熱至130℃進入脫鹽罐,在破乳劑、注水、電場的作用下脫去攜帶的水分和部分鹽類;經脫鹽、脫水的原油繼續與各種餾分在換熱器內換熱,原油被加熱到230℃進入初餾塔。在初餾塔塔頂蒸出一部分初頂汽油餾分,初餾塔塔底油經初底泵抽出後繼續換熱至270~300℃進入常壓爐,加熱至約360℃進入常壓塔。
(2)常壓蒸餾。原油經加熱送入常壓塔後,在塔頂分出汽油餾分或重整原料油,經換熱、冷凝,冷卻到30~40℃,一部分作塔頂迴流,一部分作汽油產品流出裝置。常壓塔設有三個側線,分別進入三個汽提段構成一個汽提塔,汽提出煤油、輕柴油和重柴油等餾分。
(3)減壓蒸餾。用常底泵將常壓塔底抽出常壓重油(約358℃)通到減壓加熱爐加熱到約390℃,進入減壓塔,真空泵抽至塔內壓力為3.0kPa左右或更低。減壓塔頂不出產品,塔頂管線是供抽真空設備抽出不凝氣之用。從減壓塔側抽出的幾個側線原料(減壓一線、減壓二線、減壓三線等)和減壓塔底抽出沸點很高(>550℃)的減壓渣油,可進行二次加工。
圖8-3典型的原油常減壓蒸餾原理流程圖
⑶ (6分)如圖為實驗室製取蒸餾水的裝置示意圖,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的兩處明顯錯誤是
(1)溫度計插入液面下、冷凝水上進下出(2)蒸餾燒瓶;冷凝管
(3)碎瓷片;防止暴沸 ⑷ 蒸餾裝置示意圖及儀器名稱
(m)蒸餾時,溫度計用於測量分離出的餾分溫度,即被蒸餾物質的沸點,溫度回計水銀球應處在蒸餾燒答瓶的支管口附近,冷凝管應從個口進水,上口出水,以保證水充滿冷凝管,起到充分冷凝的作用,圖中溫度計水銀球插入太深,冷卻水進出口標反了, 與蒸餾示意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反滲透故障與分析
瀏覽:437
ro膜水量大小的原理
瀏覽:612
怎樣進行蒸餾
瀏覽:64
魚池微濾機廢水怎麼解決
瀏覽:948
ro膜濾芯通用么
瀏覽:483
鍋爐除垢防垢劑使用量
瀏覽:87
蒸餾法的易釋放氰是什麼
瀏覽:181
電水壺除垢劑的使用辦法
瀏覽:792
純水是怎麼製造成的
瀏覽:730
娃哈哈純凈水桶洛陽哪裡有賣
瀏覽:248
若蒸餾水的電導率為5
瀏覽:533
javalogback過濾
瀏覽:599
肇慶污水處理多少錢一套
瀏覽:296
過濾管簡介
瀏覽:915
cmd過濾抓包
瀏覽:581
如何防止污水不外排
瀏覽:702
空氣凈化器的low什麼意思
瀏覽:504
魚缸過濾槽養植物有那些
瀏覽:648
純水泥漿的水灰比為是多少
瀏覽:304
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法
瀏覽:5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