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換熱器的污垢熱阻是怎麼查到的
0.0000349是通常所採用的。
⑵ 換熱器都有哪些問題
換熱器在運行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多種問題,以下列舉了幾個主要方面:
1. 傳熱效率問題:長期使用可能導致換熱器傳熱效率下降。內部結垢或積炭會增加熱阻,降低熱量傳遞效率。設計參數如流體速度、溫度未達到最優,或材料選擇不當,也可能影響傳熱效率。
2. 流體動力學問題:換熱器內流體流動可能不均,導致局部流速不適宜。這會影響流體混合,降低熱交換效果,並可能增加流動阻力,提高系統運行能耗。
3. 腐蝕和結垢問題:接觸不同介質可能導致換熱器腐蝕和結垢。腐蝕會減少設備壁厚,甚至導致穿孔泄漏;結垢會增加熱阻,降低傳熱效率。定期維護和清理設備是必要的。
4. 機械結構問題:換熱器的密封性能可能不良,導致介質泄漏,影響環境和生產安全。振動和雜訊問題可能是由於設計或安裝不當引起,可能影響設備穩定性和使用壽命。
為保證換熱器正常運行並延長其使用壽命,建議定期維護檢修,並根據具體情況採取相應措施。
⑶ 換熱器結垢有哪些危害
推薦了解一下輕雨環保的電子除垢儀,引進德國最新物理除垢技術,在不改變水的化學成分的情況下達到防垢除垢、抑制菌藻、減緩腐蝕的效果,對系統管道及換熱設備形成一層保護膜,可持久保護管道免於腐蝕,並且原有管道的結垢部分逐步脫落消失。
⑷ 污垢熱阻對總傳熱系數有何影響如何有效地提高總傳熱系數
在當前換熱器市場日益激烈的競爭中,一個問題日益突出,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那就是污垢系數問題。污垢系數,即換熱器使用過程中污垢對換熱產生的影響程度。由於換熱器傳熱面本身導熱系數很大,其熱阻通常可忽略。但如果壁面上結有污垢,則對傳熱性能和壓降影響很大,其熱阻有時可達到起控製作用的數量級。據報道,一台結垢嚴重的冷凝器,其有效的傳熱面積僅為清潔狀態的1/2。因此,在換熱器設計中必須考慮污垢熱阻對傳熱性能的影響。 一傳熱系數的計算 在實際工作中,對於污垢系數的選用,有三套標准:一種標准為用戶在設計換熱器時就明確提出的標准數值,參考國家標准,針對工業用水、循環冷卻水和潔凈自來水分別提出污垢系數要求;第二種為項目技術人員提出的標准,由於擔心換熱器運行時傳熱性能達不到要求,故將污垢熱阻提得很大;第三種為換熱器設計單位提出的參考值,在以往換熱器設計中,用戶一般習慣不提污垢熱阻的要求,在換熱器設計計算過程中不考慮污垢熱阻的影響,只在最後取傳熱系數時取0.85的系數(即取計算值的85%)作為考慮污垢熱阻後的最終傳熱系數。對於實際選用的污垢系數標準是否合理,下面以常用的一種冷卻元件做一個計算比較,以便共同探討: 設定一,氣側換熱系數hk=65.5W/(m2.℃),水側換熱系數hl=7353W/(m2.℃),肋化系數ψ=19.7,換熱管壁厚δ=0.001m,換熱管導熱系數λ=39W/(m2.℃),氣側污垢系數rk=0,水側污垢系數rl=0,計算換熱器傳熱系數K,代入各數值計算: 設定二,氣側污垢系數rk=0,水側污垢系數rl=0.000172m2.℃/W(潔凈自來水時所取的污垢系數),其餘條件與設定一樣,代入計算: 設定三,氣側污垢系數rk=0.000172m2.℃/W(常壓空氣),水側污垢系數rl=0.000172m2.℃/W(潔凈自來水時所取的污垢系數),其餘條件與設定一樣,代入計算: 比較設定一和設定二,不難得出水側取污垢熱阻後的傳熱系數是沒有考慮污垢熱阻時的傳熱系數的0.85倍,比較設定一和設定三,可知氣側和水側都取常規污垢熱阻時的傳熱系數是沒有考慮污垢熱阻時的傳熱系數的0.84倍,這說明原來習慣上取的0.85的系數是合適的,同時還說明我們管片式熱熱器計算中氣側的污垢熱阻比水側的污垢熱阻對傳熱系數的影響小,氣側污垢熱阻對總體傳熱系數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也就是說管外污垢熱阻比管內污垢熱阻的影響小。這就說明在過去我們常規設計中,取0.85倍的傳熱系數是得當的和可行的,也是考慮污垢熱阻時最簡便的一種經驗方法了。 二污垢對傳熱的影響 近幾年隨著我國換熱器行業產品的快速發展,換熱器產品使用條件和換熱器產品客戶發生了根本的改變,用戶對換熱器產品設計提出了更高、更嚴、更具體的要求,如產品壓力、面積、體積和工藝介質方面都與以往大不相同。最明顯的一點,用戶在水的污垢熱阻都提出了更明確的要求,明確提出水的污垢熱阻是0.000344m2.℃/W(是原來潔凈自來水的2倍,這一般是用戶的最低要求)、0.0004m2.℃/W,有的甚至提到了0.0005m2.℃/W。氣側一般是壓縮空氣,用戶一般沒有明確提出要求,但按《換熱器原理及計算》書中明確規定其污垢熱阻0.000344m2.℃/W。從這些數據看出污垢系數是常規產品污垢系數的2倍,甚至3倍,這樣,就會讓人對以往那種對污垢系數的考慮方法是否適用和得當發生疑問。為此,仍拿上面的一種冷卻元件來做計算比較: 設定四,氣側污垢系數rk=0,水側污垢系數rl=0.000344m2.℃/W,其餘條件與設定一一樣,代入計算: 與設定一比較,設定四的傳熱系數是設定一傳熱系數的0.73倍;設定五,氣側污垢系數rk=0,水側污垢系數rl=0.0004m2.℃/W,其餘條件與設定一一樣,代入計算: 與設定一比較,設定五傳熱系數是設定一傳熱系數0.70倍;設定六,氣側污垢系數rk=0,水側污垢系數rl=0.0005m2.℃/W,其餘條件與設定一一樣,代入計算: 與設定一比較,設定六傳熱系數是設定一傳熱系數0.65倍;設定七,氣側污垢系數rk=0.000344m2.℃/W,水側污垢系數rl=0,其餘條件與設定一樣,代入計算: 與設定一比較,設定七傳熱系數是設定一傳熱系數0.98倍;設定八,氣側污垢系數rk=0.000344m2.℃/W,水側污垢系數rl=0.000344,其餘條件與設定一樣,代入計算: 與設定一比較,設定八傳熱系數是設定一傳熱系數0.72倍;與設定四比較,設定八傳熱系數是設定四傳熱系數0.99倍;設定九,氣側污垢系數rk=0.000344m2.℃/W,水側污垢系數rl=0.0004,其餘條件與設定一樣,代入計算: 與設定一比較,設定九傳熱系數是設定一傳熱系數0.69倍;與設定五比較,設定九傳熱系數是設定五傳熱系數0.99倍。從上面幾種污垢熱阻組合計算比較,可以看出水側取不同污垢熱阻時,對傳熱系數的影響是不同的,並且都超過了原來的0.85的系數,當水側污垢系數rl=0.000344m2.℃/W時,系數變為0.73;當水側污垢系數rl=0.0004m2.℃/W時,系數變為0.70;當水側污垢系數rl=0.0005m2.℃/W時,系數變為0.65;總之水側的污垢熱阻大大削弱了傳熱性能。套片式換熱器氣側污垢系數改變時,傳熱系數變化不大,也就是說氣側污垢熱阻對傳熱系數影響仍然可以忽略不計。顯而易見,可知現在設計計算中仍按原來取0.85系數計算方法是不適用的,而應該在換熱器設計中根據具體不同的污垢系數具體計算。因此,在換熱器設計中必須考慮由於污垢熱阻使傳熱削弱的補償措施,如加大流速、總平均溫差或傳熱面積等。這樣,在換熱器設計中,如何考慮污垢的影響,往往成為換熱器設計成敗的關鍵因素。 三選用污垢系數 了解了污垢對傳熱的影響,在產品設計中,到底取多大的污垢熱阻是合理的?有人認為選取較大的污垢熱阻比較可靠,其實這往往會帶來更嚴重後果,因為在傳熱量一定的條件下,勢必要加大傳熱面積或總平均溫差,從而增加換熱器成本。而傳熱面過大會導致熱流體出口溫度過低、冷流體出口溫度過高,這不僅影響工藝要求,而且有時在運行中為避免此結果常將介質流速降低、致使壁面溫度上升,這樣反而促使污垢更迅速地增長;同樣平均溫差過大,就要求提高熱介質溫度或降低冷卻介質溫度,導致介質與壁面的溫差加大,結果也是促使污垢增長,特別是沸騰蒸發受熱面,溫差過大有可能出現膜態沸騰,不僅使傳熱大為削弱、污垢迅速發展,甚至會使傳熱面過熱毀壞。此外,多孔的沉積物還會起到腐蝕劑的作用,在壁溫高時會加速金屬的腐蝕;結垢物質還會在金屬表面上形成氫或氧的濃差電池導致垢下腐蝕。恰當選用污垢系數涉及物理和經濟兩個因素。物理上考慮的因素有:流體和沉積物的性質。流體溫度管壁溫度;管壁材料和光潔度;物體流速以及清洗周期。經濟上應考慮的因素有:換熱器生產成本;費用隨尺寸而變動的情況;必要的清洗周期;清洗費用,包括生產損失在內;折舊費;稅率;正常維修費用;輸送泵費用及能耗;要求的投資回收期。最佳的設計污垢熱阻應在技術經濟比較中使初投資折舊費(隨污垢熱阻增加而增加)與清洗和停運費用(隨污垢熱阻增加而減少)所構成的費用總額為最小。 由於缺少換熱器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的結垢情況數據,建議各生產廠家切實做好產品售後服務跟蹤,特別是要通過多渠道,多方式收集結垢數據。這樣才能在今後的換熱器設計工作中設計出更好、更有競爭力的換熱器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