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在減壓蒸餾的操作中,為什麼必須先抽真空後加熱
在進行減壓蒸餾操作時,必須先抽真空後加熱的原因在於系統內部存在空氣。若直接加熱,會導致部分溶液迅速氣化,進而產生大量氣體。這些氣體在短時間內無法完全冷凝和吸收,一旦被抽氣時進入真空泵,將直接對真空泵造成損害,甚至改變整個系統的真空度。因此,先抽真空再加熱的步驟能夠有效避免或減少此類問題的發生。
具體來說,當系統內充滿空氣時,若直接加熱,空氣中的氧氣、氮氣等氣體也會隨著溶液的氣化一同被釋放出來。這些氣體體積膨脹迅速,來不及通過冷凝或其他方式吸收,便會在真空泵工作時被直接吸入。這不僅可能引起真空泵過載,甚至導致泵內零件損壞,從而影響整個實驗裝置的性能。而先抽真空再加熱的步驟,則能確保在加熱過程中,系統內部的氣體已基本被抽出,避免了上述問題。
此外,先抽真空後加熱的操作還能確保實驗過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抽真空能夠使系統內部形成一個較為穩定的低壓環境,有助於控制溶液的沸騰點,從而避免溶液過熱或局部過熱現象。加熱後再抽真空的操作則能進一步確保系統內部的純凈度,減少雜質和殘留氣體的干擾,保證實驗結果的准確性和可靠性。
總之,先抽真空後加熱的步驟是減壓蒸餾操作中的關鍵環節,它不僅能夠保護實驗設備,確保實驗順利進行,還能提高實驗結果的准確性和可靠性。因此,在進行減壓蒸餾操作時,務必遵循這一原則,確保實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❷ 鍑忓帇钂擱忛傜敤浜庝粈涔堜綋緋
鍑忓帇钂擱忛傜敤浜庨珮娓╁害浼氫駭鐢熷垎瑙c佺粨鐒︾瓑絳夊獎鍝嶆垨鍗卞沖埌鐢熶駭瀹夊叏鐨勫彉鍖栥
鍑忓帇钂擱忥紙鍙堢О鐪熺┖钂擱忥級鏄鍒嗙誨拰鎻愮函鍖栧悎鐗╃殑涓縐嶉噸瑕佹柟娉曪紝灝ゅ叾閫傜敤浜庨珮娌哥偣鐗╄川鍜岄偅浜涘湪甯稿帇钂擱忔椂鏈杈懼埌娌哥偣灝卞凡鍙楃儹鍒嗚В銆佹哀鍖栨垨鑱氬悎鐨勫寲鍚堢墿鐨勫垎紱誨拰鎻愮函銆
娑蹭綋鐨勬哺鐐規槸鎸囧畠鐨勮捀姘斿帇絳変簬澶栫晫澶ф皵鍘嬫椂鐨勬俯搴︺傚寲鍚堢墿鐨勬哺鐐規繪槸闅忓栫晫鍘嬪姏鐨勪笉鍚岃屽彉鍖栵紝鏌愪簺娌哥偣杈冮珮鐨勶紙200鈩冧互涓婏級鐨勫寲鍚堢墿鍦ㄥ父鍘嬩笅钂擱忔椂錛岀敱浜庢俯搴︾殑鍗囬珮錛屾湭杈懼埌娌哥偣鏃跺線寰鍙戠敓鍒嗚В銆佹哀鍖栨垨鑱氬悎絳夌幇璞°
娉ㄦ剰浜嬮」錛
1銆佸綋琚钂擱忕墿涓鍚鏈変綆娌哥偣鐗╄川鏃訛紝搴斿厛榪涜屽父鍘嬭捀棣忥紝鐒跺悗鐢ㄧ湡絀烘車鍑忓帇钂稿幓浣庢哺鐐圭墿璐ㄣ傛渶鍚庡啀鐢ㄧ湡絀烘車鍑忓帇钂擱忋
2銆佹牴鎹鍖栧悎鐗╃殑娌哥偣涓嶅悓錛岄夌敤鍚堥傜殑鍔犵儹鏂規硶銆備笉鑳界敤鏄庣伀鐩存帴鍔犵儹錛岄氬父閫夌敤姘存盪鎴栨補嫻達紝鎬葷殑瑕佹眰鏄鍔犵儹鍧囧寑錛屽敖閲忛伩鍏嶅矓閮ㄨ繃鐑銆傛帶鍒舵盪娓╋紝淇濇寔姣旀恫浣撶殑娌哥偣楂20鈩-30鈩冦
3銆佽捀棣忔哺鐐硅緝楂樼殑鐗╄川鏃訛紝鏈濂界敤鐭蟲夌懷鎴栫煶媯夊竷鍖呰9鍏嬫皬钂擱忓ご鐨勪袱棰堬紝浠ュ噺灝戞暎鐑銆
❸ 水泵減壓蒸餾注意事項
(1)當被蒸餾物中含有低沸點物質時,應先進行常壓蒸餾,然後用真空泵減壓蒸去低沸點物質。最後再用真空泵減壓蒸餾。
(2)根據化合物的沸點不同,選用合適的加熱方法。不能用明火直接加熱,通常選用水浴或油浴,總的要求是加熱均勻,盡量避免局部過熱。控制浴溫,保持比液體的沸點高20℃-30℃。
(3)蒸餾沸點較高的物質時,最好用石棉繩或石棉布包裹克氏蒸餾頭的兩頸,以減少散熱。
(4)要特別注意真空的轉動方向。如果真空泵接線位置搞錯,則會使真空泵反向轉動,導致水銀沖出壓力計,造成污染。
(5)蒸餾完畢,或蒸餾過程中需要中斷(例如調換毛細管、接受瓶)時,應先滅去火源,撤去熱浴,待稍冷後緩緩解除真空,使系統內外壓力平衡後,方可關閉油泵。否則,由於系統中的壓力較低,油泵中的油會吸入吸收塔。
(3)減壓蒸餾過熱擴展閱讀
基本原理:液體的沸點是指它的蒸氣壓等於外界大氣壓時的溫度。化合物的沸點總是隨外界壓力的不同而變化,某些沸點較高的(200℃以上)的化合物在常壓下蒸餾時,由於溫度的升高,未達到沸點時往往發生分解、氧化或聚合等現象。此時,不能用常壓蒸餾,而應使用減壓蒸餾。
通過減少體系內的壓力而降低液體的沸點,從而避免這些現象的發生。許多有機化合物的沸點在壓力降低到1.3-2.0kPa(10-15mmHg)時,可以比其常壓下沸點降低80℃-100℃。
❹ 鍑忓帇钂擱忕殑鍘熺悊鏄浠涔堬紵
鍑忓帇钂擱忎腑姣涚粏綆¤搗鍒版皵鍖栦腑蹇冪殑浣滅敤銆
鍦ㄥ噺鍘嬭捀棣忎腑錛屾瘺緇嗙¤搗鍒版皵鍖栦腑蹇冪殑浣滅敤錛屼嬌钂擱忓鉤紼籌紝閬垮厤娑蹭綋榪囩儹鑰屼駭鐢熸毚娌稿啿鍑虹幇璞°傛瘺緇嗙″彛璺濈摱搴曠害1鍀2mm錛屼負浜嗘帶鍒舵瘺緇嗙$殑榪涙皵閲忥紝鍙鍦ㄦ瘺緇嗙幓鐠冪′笂鍙e椾竴孌佃蔣姍$毊綆★紝姍$毊綆′腑鎻掑叆涓孌電粏閾佷笣錛屽苟鐢ㄨ灪鏃嬪す澶逛綇銆
鍑忓帇钂擱忔槸涓涓鐩稿綋鍗遍櫓鐨勬搷浣滐紝鍦ㄦ搷浣滆繃紼嬩腑蹇呴』鍗佸垎灝忓績銆傚疄楠屼漢鍛樺湪鎿嶄綔榪囩▼涓涓嶅緱闈犺繎鍙嶅簲瑁呯疆錛屽苟涓斿繀欏繪埓涓婇槻鎶ょ敤鍏鳳紝濡傛姢鐩闀溿
鍑忓帇钂擱忎緷璧栦簬璁懼囩殑璐ㄩ噺錛岀幓鐠冨瑰櫒鐨勭粏灝忕憰鐤靛湪鍑忓帇鐨勬椂鍊欎細鍙楀埌澶栧湪澶ф皵鍘嬪姏鐨勫帇榪錛屽傛灉鏈変竴鏉¤傜紳錛屽皢鍙鑳藉艱嚧鏁翠釜鐜葷拑鍣ㄧ毧鐖嗚傘備負浜嗕繚璇佸疄楠岀殑瀹夊叏鎬э紝榪樻湁涓浜涘叾浠栫殑瑙勮寖闇瑕侀伒瀹堛
鍔犵儹鍓嶈佸姞娌哥煶錛涘噺鍘嬭捀棣忓墠鍏堟娊鐪熺┖錛岀湡絀虹ǔ瀹氬悗鍐嶆參鎱㈠崌娓╋紱瀹為獙鍋氬畬涔嬪悗搴斿厛鍋滄車鍚庡仠鐑錛涙敞鎰忔渶鍚庣殑娑蹭綋涓嶈佽捀瀹岋紝鐣欎笅1ml宸﹀彸錛涗負淇濊瘉瀹夊叏鎬у疄楠岀粨鏉熸椂涓瀹氳佸厛閫氬ぇ姘斻
❺ 減壓蒸餾如何防暴沸加沸石可以嗎
對過熱液體繼續加來熱,會驟然而劇源烈的發生沸騰現象,這種現象稱為暴沸。過熱是亞穩狀態,由於過熱液體內部的漲落現象,某些地方具有足夠高的能量的分子,可以彼此推開而形成極小的氣泡。當過熱的液體溫度遠高於沸點時,小氣泡內的飽和蒸汽壓就比外界的壓強高,於是氣泡迅速增長而膨脹,以至由於破裂引起工業容器的爆炸。液體之所以發生過熱的原因是液體里缺乏形成氣泡的核心。為了清除在蒸餾過程中的過熱現象和保證沸騰的平穩狀態,常加沸石,或一端封口的毛細管,因為它們都能防止加熱時的暴沸現象,把它們稱作止暴劑又叫助沸劑。
減壓蒸餾的時候,不要把氣壓降得太低就可以防止暴沸了。減壓蒸餾過程中加入沸石能防止暴沸,但是減壓蒸餾過程中,它的防爆沸的作用就變得很小,還是建議氣壓不要降得太低。
❻ 為什麼減壓蒸餾可以防止暴沸
當系統內的壓力減小後,進行的蒸餾為減壓蒸餾。防止溶液過熱而產生暴沸現象,使沸騰保持平穩。
利用外界壓強對物質沸點的影響,因為外界壓強越大,物質的沸點就越高,外界壓強越小,物質的沸點就越低,通過這種方法來達到減壓分餾的目的。所以兩種沸點相近的液體,只能通過減壓分餾分離開來,但不能分離這兩種物質(沸點相近)。
(6)減壓蒸餾過熱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被蒸餾液體中若含有低沸點物質時,通常先進行普通蒸餾再進行水泵減壓蒸餾,而油泵減壓蒸餾應在水泵減壓蒸餾後進行。
2、在系統充分抽空後通冷凝水再加熱(一般用油浴)蒸餾,一旦減壓蒸餾開始就應密切注意蒸餾情況,調整體系內壓,記錄壓力和相應的沸點值,根據要求,收集不同餾分。
3、旋開螺旋夾和打開安全瓶均不能太快,否則水銀柱會很快上升,可能沖破測壓計。
4、必須待內外壓力平衡後才可關閉油泵,以免抽氣泵中的油倒吸入乾燥塔,最後按照與安裝相反的程序拆除儀器。
❼ 減壓蒸餾如何防暴沸加沸石可以嗎
減壓蒸餾過程中,如果氣壓降得太低,可能會導致暴沸現象的發生。暴沸是指過熱液體在加熱時突然劇烈沸騰,產生大量氣泡,這種現象可能導致容器破裂。暴沸的原因在於液體缺乏形成氣泡的核心,而過熱液體內部的分子能量較高,可以形成氣泡。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在蒸餾過程中常常加入沸石或毛細管,這些物質能夠提供氣泡核心,幫助液體平穩沸騰。
沸石是一種常用的助沸劑,它能夠有效防止暴沸。沸石的多孔結構和表面活性能夠為液體提供氣泡核心,促進液體均勻沸騰。一端封口的毛細管同樣可以作為助沸劑,其細小的內徑能夠引導液體形成氣泡,避免局部過熱引發暴沸。
在減壓蒸餾過程中,加入沸石可以有效防止暴沸現象的發生。然而,隨著氣壓的降低,沸石的防暴沸作用會逐漸減弱。因此,在減壓蒸餾操作中,建議不要將氣壓降得過低,以確保蒸餾過程的安全進行。通過適當控制氣壓,可以避免暴沸帶來的危險,同時保證蒸餾過程的順利進行。
❽ 減壓蒸餾過程中,如何防止液體加熱爆沸為何不能使用沸石
在減壓蒸餾過程中,為了防止液體加熱爆沸,通常不使用沸石。沸石在常壓下有助於穩定氣泡的形成,但在減壓條件下,其作用相反,可能導致爆沸。因此,必須採取其他措施來控制加熱速度和體系壓力。
沸石在減壓蒸餾中不起作用,因為它是在常壓下幫助液體形成穩定的氣泡,促進平穩沸騰。在減壓環境下,沸石的作用消失,可能導致液體在沒有足夠氣泡形成的情況下過熱並爆沸。
真空蒸餾是利用負壓環境降低液體沸點的一種方法,從而在較低溫度下沸騰。這種方法不依賴沸石,而是通過控制加熱速率和體系溫度來避免爆沸。
液體的沸點是指在特定壓力下,其蒸汽壓等於外界大氣壓時的溫度。化合物的沸點會隨外界壓力變化而變化。對於沸點高且容易分解、氧化或聚合的化合物,常壓蒸餾可能不適用,此時應採用減壓蒸餾,以降低壓力,從而降低沸點,避免不穩定性現象。
減壓蒸餾對於分離或提純沸點高且性質不穩定的有機化合物至關重要,因為它可以在較低溫度下進行,減少分解的風險。
在完整的減壓蒸餾裝置中,包括蒸餾器、抽氣(減壓)裝置以及保護與測壓裝置。為確保安全並防止污染,這些部分之間需要安裝安全瓶、冷卻阱、測壓計和吸收塔。安全瓶用於防止壓力變化導致的油或水倒吸,以及調節系統內部壓力或放氣。正確使用這些保護措施可以確保減壓蒸餾過程的安全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