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亞硫酸鈉如何生成亞硫酸
用強酸制弱酸的原理,加入70%左右的硫酸。用鹽酸也可以。生成的亞硫酸不穩定,部分分解成二氧化硫和水。這跟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的原理是一樣的。但是不能用硝酸,因為硝酸有強氧化性,會把亞硫酸根離子氧化成硫酸根離子。
Ⅱ 高錳酸鉀與蒸餾水亞硫酸鈉反應方程式
2KMnO₄+6Na₂SO₃+4H₂SO₄=K₂SO₄+2MnSO₄+5Na₂SO₄+Na₂S₂O₆+4H₂O
亞硫酸鈉在高錳酸鉀的酸性溶液中,在低溫(常溫下)即可發生反應,溶液的紫色退去,變成粉紅色。同時,因反應的各種條件不同,其氧化的產物除硫酸鹽外,將有部分聯二硫酸鹽生成。
亞硫酸鈉在高錳酸鉀的中性、鹼性或微酸性溶液中,也可使溶液褪色。析出腿色的MnO₂沉澱,2KMnO₄+3Na₂SO₃+H₂O =3Na₂SO₄+2MnO₂+2KOH
亞硫酸鈉在高錳酸鉀的強鹼性溶液中,可使溶液從紫色變為綠色生成錳酸根離子MnO₄²⁻
2KMnO₄+Na₂SO₃+2NaOH = Na₂SO₄+Na₂MnO₄+K₂MnO₄+H₂O
高錳酸鉀具有強氧化性,在實驗室中和工業上常用作氧化劑,遇乙醇即分解。在酸性介質中會緩慢分解成二氧化錳、鉀鹽和氧氣。在低濃度時呈收斂作用,高濃度時有刺激和腐蝕作用。
(2)蒸餾水中的亞硫酸根擴展閱讀:
工業上制備KMnO₄較為簡便的方法是用鉑作陰極電解氧化K₂MnO₄:首先用KOH將含60%MnO2的礦石轉化為K₂MnO₄,再電解氧化生成KMnO₄。
氫氧化鉀水溶液加二氧化錳和氯酸鉀共同煮沸、蒸發,余渣熔為漿狀後用水浸漬,再通以氯氣、二氧化碳及臭氧,或用電解錳酸鹽的鹼性溶液也可製得。
KMnO₄也可用PbO₂或NaBiO₃在鹼性條件下氧化錳(Ⅱ)鹽來製取,低濃度鹼有利於錳(Ⅱ)的形成。
亞硫酸鈉在空氣中易風化並氧化為硫酸鈉。在150℃時失去結晶水。再熱則熔化為硫化鈉與硫酸鈉的混合物。無水物的密度2.633。比水合物氧化緩慢得多,在乾燥空氣中無變化。受熱分解而生成硫化鈉和硫酸鈉,與強酸接觸分解成相應的鹽類而放出二氧化硫。
亞硫酸鈉還原性極強,可以還原銅離子為亞銅離子(亞硫酸根可以和亞銅離子生成配合物而穩定),也可以還原磷鎢酸等弱氧化劑。亞硫酸鈉及其氫鹽在實驗室可以用於清除醚類物質的過氧化物(加入少量水,微熱攪拌反應後分液,醚層用生石灰乾燥,用於一些要求不高的反應)。
Ⅲ 如果水是臟的蒸發出來的水蒸氣是干凈的嗎
經過專業蒸餾設備蒸餾過的水應該是干凈的。就算普通的蒸法水也很乾凈。
Ⅳ 就是那個用透析法純化蛋白酶用蒸餾水為什麼不對啊
你如果是高中生,並且這屬於生物題,那就是如下解釋:1,用緩沖液更能保證蛋白質的內活性,用蒸餾水容雖說沒有嚴重錯誤但對蛋白質活性的保持還是有風險的,若實驗中不小心濺進去酸或鹼,顯然緩沖液更保險。
如果是更詳細的解釋,則除了上面,還有2,合適的緩沖液可以抑制蛋白質水解,保持將ph控制在等電點附近,防止蛋白質聚沉。3,蛋白質多親水,緩沖液中離子可以防止過多水分子水合蛋白質。
至於別的緩沖液,最好還是用磷酸,原因:1,磷酸三元且弱酸,緩沖餘地更大,而且磷元素比較親生物。2,碳酸鈉,碳酸氫鈉易分解,亞硫酸根又時不時會產生有毒物質,硫代硫酸根又活潑,氫氟酸,次氯酸更不用說,常見的只有磷酸緩沖液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