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污水處理設備的發展趨勢怎麼樣
近年來,我國污水處理行業突飛猛進,整體發展處於快速成長期,主要表現在污水處理能力迅速擴張、污水處理率穩步提高、污水處理量快速增長等方面。近年城市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達10262萬立方米,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76.9%。全國設市城市、縣累計建成城鎮污水處理廠3077座,處理能力達到1.36億立方米/日。
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推動了環保產業發展,到2020年城市污水處理率將不低於90%,我國污水處理業務市場空間廣闊。此外,國家鼓勵利用再生水的政策,也將對污水深度處理業務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我國污水處理建設的嚴峻形勢,縣城和建制鎮污水處理率較低的現狀,為污水處理市場的建設、運營投資均帶來巨大投資空間。
小型污水處理設備主要特點
1.結構緊湊,佔地面積小,可埋入地下,設備上部栽種花草或建設小型建築物;
2.對周圍環境無影響,污泥產出量少,噪音小;
3.工藝新、效果好、使用壽命長;
4.各單元組成齊全,操作效率高;
5.處理核心與輔助相結合,出水水質穩定;
6.採用重力流,節省能源;
7.操作簡便,維修方便;
8.全自動控制、無需專業人員管理;
9.設備可按標准製造、也可根據用戶的需要特殊設計布置;
10.該設備以高效生化處理為核心,集生化處理、沉澱、過濾、消毒等單元處理為一體,處理水質穩定性好
❷ 結合環境工程知識和實際,談談污水處理技術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由於水資源的短缺,及污水排放量的逐年增加,水污染仍然是一個嚴重的環回境和社會問題答。隨著各種水質法規的越來越嚴格,水污染已經成為一個大多數工業部門關心和重視的首要問題。目前使用較為廣泛的技術和工藝有:有化學沉澱工藝,膜處理工藝,電化學技術,吸附工藝等。浙大哲博檢測近年研究表明,反滲透法和離子交換法在水處理中應用廣泛,反滲透水處理法因具有:佔地面積小、運行費用低、不存在二次污染、出水穩定、自動化程度高等優點,已逐步替代了離子交換水處理法,成為純水制備、廢水處理的主要技術,並在純凈水處理、醫葯行業用水、海水淡化、冷卻塔補給水、鍋爐補給水等行業得到大量的應用。
❸ 污水處理設備內貿現狀,以及未來發展趨勢是什麼樣的
智能製造新模式將加速推廣應用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城市生產力不斷提升,城市人口數量也不斷增加,未來我國污水排放量也將隨之增大,因此,對於污水處理的需求也必將進一步擴大,而作為一個嚴重缺水的國家,在污水處理率與污水排放量雙增的形勢下,提升污水處理能力成為水處理行業和企業的趨勢。
與此同時,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和5G時代的到來,移動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和大數據等領域應用和開發,將我國製造業向智能轉型全面推進,各行業、企業加快推動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智能製造關鍵技術裝備、核心工業軟體等與企業生產工藝、管理流程的深入融合,推動製造和商業模式持續創新,智能製造新模式將加速推廣應用。
我國水污染防治設備產量年均復合增長率近40%
國內企業在水污染防治設備的開發和研究蘊含著巨大的商機,同時工業廢水處理回用是新的市場機遇。從水污染防治設備狀況來看,近幾年我國水污染設備製造處於一個快速發展階段。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水污染防治設備產量僅僅為2.69萬台,截止至2017年我國水污染防治設備產量增長至27.23萬台,2010-2017年中國水污染防治設備產量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39.2%。前瞻測算,2018年我國水污染防治設備產量在28.50萬台左右。
2010-2018年中國水污染防治設備產量統計情況及預測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國污水處理行業發展趨勢與升級分析
2019年6月3-5日,作為一年一度的行業盛會,將傳統的市政、民用和工業水處理與環境綜合治理及智慧環保相融合的水處理展示平台——上海國際水展在上海隆重召開,煙台金正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市場部部長李超先生接受慧聰水工網的專訪,並向我們分享了當下污水處理行業在互聯網環境下的趨勢與升級。
1、「智能製造+智能服務」助力污水回用產業升級
上海國際水展是國內一年一度的水處理行業盛會,針對此次水展金正環保推出了主題為「智能製造+智能服務」助力污水回用產業升級的最新污廢水資源化與高品質再生水回用整體解決方案。
李超先生認為,環保水處理行業有很多共性痛點問題,代表性如:水處理核心膜組件價格過高、核心膜材料受制於國外技術企業、粗放式運營等。
為此,金正環保一直致力於解決這些行業共性痛點而努力,「智能製造+智能服務」的主題便是如此。其中,「智能製造」便體現在自主研發的全球首條DTRO膜柱自動化生產線,解決了膜柱生產規模化、標准化和運輸的難題;率先實現了工程設備化、設備模塊化、模塊標准化的簡化工藝鏈,大幅降低投資運營成本。
而「智能服務」則體現在,金正環保通過工業大數據中心,利用雲計算和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以場景化的方式幫助企業和政府用戶將數據用起來,實現了數據資產化、數據業務化,提供遠程運維、專家分析、故障預警等服務,提升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政府的治理能力,逐步實現全產業鏈的大數據布局。
通過「智能製造+智能服務」極大解決行業共性痛點問題,真正做到提質增效,推動水處理行業快速發展。
2、智能製造打造競爭新優勢
眾所周知,加快發展智能製造,是培育我國經濟增長新動能的必由之路,是搶占未來經濟和科技發展制高點的戰略選擇,對於推動我國製造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造製造業競爭新優勢,實現製造強國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金正環保自主研發的全球首條DTRO膜柱全自動化生產線,擁有強大的生產能力,可實現產能300-500支/天。生產線整體運行平穩高效,產品質量穩定、成品率高,可實現視覺檢測,對產品問題可追溯,解決了膜柱生產規模化、標准化和運輸難的問題,
李超先生表示膜柱的智能化生產將會給水處理行業帶來巨大變化,通過規模化、標准化生產,降低產品生產成本,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大讓利空間,讓更多行業和客戶能夠用得到、用得起、用的好金正環保的產品。
3、創新難點不在技術,在於理念
縱觀整個行業,李超先生認為國內環保水處理行業的發展難點不僅僅在於於技術創新,更在於理念和模式的創新。金正環保在戰略布局時,希望能夠打通整個污廢水資源化回用的工藝鏈和產業鏈,進而推動國內整個行業的發展。目前,金正環保已實現膜材料、膜元件、集成設備、雜鹽分離的整個產業鏈的發展,可以為工業園區提供高鹽廢水及資源化回用的整體解決方案。
金正環保在特種膜領域走在了世界前列,是國內為數不多擁有核心技術的環保水處理企業,擁有授權專利33項、參與國家標准制定5項、工信部鼓勵推廣環保裝備2項、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2項。且自主研發了全球首條DTRO特種膜自動化生產線,填補了國內空白。金正環保每年持續加大技術研發投入,目前在研發的耐酸、耐鹼、耐有機溶劑特種膜材料已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同時也在擴充產品品類和應用領域,開發針對市政污水高品質回用的特種膜,有效簡化工藝鏈和降低投資運營成本,目前中試階段已經結束,預計很快將推向市場,保持金正環保在水處理行業的長遠競爭力。
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和大數據等在水處理行業的深入應用,為支持水處理企業應對挑戰提供了有了的支撐。金正環保作為是中國水處理行業特種膜研發生產與應用的高新技術環保企業以「智能製造+智能服務」模式為我國污廢水資源化與高品質再生水回用添磚加瓦。
更多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污水處理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❹ 污水處理行業現狀分析及發展趨勢是什麼
維拓環境十萬伏特團隊為你解答。
(1)污水處理行業現狀分專析:
市政污水的主要來源為生活污屬水,近年來我國生活污水排放量持續增加,2014 年我國城鎮生活污水排放量為510.3 億噸,同比增長5.19%。全國污水排放呈現出地區差異,其中東部地區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生活污水排放量較多,根據2013 年環境統計年報的數據,全國城鎮生活污水排放量前3位依次是廣東、江蘇、山東,分別佔全國城鎮生活污水排放量的14.3%、7.7%和6.5%。
(2)污水處理發展趨勢:
隨著「十三五」規劃出台,2016年兩會中央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明確,要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將其培育成我國發展的一大支柱產業。發展前景良好。
❺ 工業污水處理行業的前景,作為職業發展來說,裡面的哪個職位比較核心了
工業抄廢水主要的發展方向是:將廢水中的有機物進行徹底降解,將有用的重金屬回收利用.其中主要以煉油廢水\油田采出液\焦化廢水\垃圾滲濾液等難於處理,有很廣闊的前景.
國內的總體發展趨勢是:已經由議程向實際過度,但基於國家生產力以及國民的認識等的影響,工業廢水處理還有著任重道遠的趨勢,不過在20年間應該有一定程度大發展.
作為職業新人來說,並不是哪個方面可以提高你,等你到具體工作崗位就明白了,國內大體工藝差不多,關鍵是對設計和設備應該有一個良好的平衡關系.
❻ 工業水處理發展現狀與趨勢怎樣
在工業的抄迅猛發展下,我國取得了經濟的高速增長,同時環境污染也成為過去遺留下來的問題。經過近幾年的努力,我國在城市污水處理技術方面取得了較大的成就,成果豐碩。作為一片尚待開辟的「藍海」,水處理市場前景非常樂觀。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污水處理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分析報告》顯示,我國現有自來水廠4000多家,污水處理廠3500多座,隨著污水處理設施的逐步完善,我國污水處理率目前已升至高位。截至2016年末,城市污水處理率已達到93.4%,縣城污水處理率也達到了87.4%。
隨著工業環保呼聲日漸升高,工業廢水治理需求無處不在。製造企業不再只通過高端技術與工藝佔領市場,同時也依靠綠色、精準的戰略規則引領企業發展。當前,我國污水處理設備產品結構正向著精細化、智能化等方向升級,包括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工業水處理設備、污泥脫水設備、海水淡化設備、紫外線殺菌器等細分板塊有望繼續保持增長,新興領域極有可能成為污水處理設備產業下一個發力點。
❼ 污水處理行業發展趨勢怎樣
近年來,我國更加重視環境發展的可持續性,相繼出台了多項土壤、空氣內、水資源等治理政容策。環境治理持續加碼,對污水處理行業而言是重大利好,污泥處理、污水廠將迎來升級改造,工業廢水處理等項目投資機會增加。
前瞻產業研究院《2018-2023年中國污水處理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指出,從建設規模上看,國家污水處理政策體現了兩大趨勢:一是「重點仍在東南,重心移向中部」,二是「重點仍在城市,重心移向縣鎮」。這兩個趨勢將帶來市場格局的轉變,對相關企業的成本控制能力、市場開拓能力、產品創新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政策推動下,污水處理企業數量大幅增長。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8-2023年中國污水處理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2015年,我國污水處理行業企業數量為329家,同比增長18.77%,其中虧損企業單位數79家,同比增長79.55%;行業從業人員達28514人,同比增長4.55%。
總體來看,我國污水處理領域總體處於起步階段,對於具備較強技術水平、管理能力、實踐經驗的污泥處理企業,未來將面臨較大的發展機遇。
望採納,謝謝!
❽ 國內外如何看待廢水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
新中國成立年以來,環境保護事業逐步發展壯大。其中,關於環境污染治理投資總額逐年增加,環境污染治理投資佔GDP比重也穩步提高。上世紀80年代初期,全國環保治理投資每年為25至30億元,約占同期國內生產總值(GDP)的0.51%;到80年代末期,投資總額超過100億元,占同期國民生產總值的0.60%左右;「九五」期末,投資總額達到1010.3億元,占同期國民生產總值的1.02%,首次突破1%;「十五」期末,投資總額達到2388億元,占同期國民生產總值的1.30%;2010年,全國環境污染治理投資總額達6654.2億元,是2002年的近5倍,全國環境污染治理投資總量逐年增加,佔GDP比重均呈上升趨勢。同時,環境污染與破壞事故情況逐年下降。2001年共發生1842起環境污染與破壞事故,而到了2010年,則下降至420起,是2001的1/4。2010年,環境污染治理投資為6654.2億元,比上年增加47.0%,占當年GDP的1.67%。其中,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投資4224.2億元,比上年增加68.2%;工業污染源治理投資397.0億元,比上年減少10.3%;建設項目「三同時」環保投資2033.0億元,比上年增加47.0%。
經過多年努力,中國正在逐步形成以自然保護區為主體,濕地公園、濕地保護小區等多種保護管理形式並存的保護管理體系。與此同時,環境法制建設日臻完善。我國環境立法從無到有,從少到多,目前,我國已制定了包括水污染防治、大氣污染防治、環境影響評價等10部環境保護法律,15部自然資源法律,頒布國家環境標准800多項,批准和簽署多邊國際環境條約50餘項,頒布地方性環境法規和地方政府規章660餘件。
「十二五」期間全國GDP將達到231.2萬億元。根據中國環境規劃院宏觀戰略研究環保投入專題和「十二五」規劃前期研究,預計十二五期間,我國環境污染治理投資總額將超3.4萬億元。
中國產業研究報告網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工業廢水治理產業全景調研與投資策略研究報告》共十四章。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了國家統計局、海關總署、環境保護部、中國石油化工協會、中國國土資源部、中國產業研究報告網、國內外多種相關報刊雜志的基礎信息以及專業研究單位等公布、提供的大量的內容翔實、統計精確的資料和數據。報告對我國工業廢水市場運行情況進行了研究分析,並且論述了領先企業運行情況。通過翔實的數據和充分的論述,從產業層面上剖析產業現狀特點,針對產業的供需矛盾闡述了工業廢水產業發展的主要問題和影響因素,從多個角度揭示了工業廢水產業結構。
❾ 城市生活污水的組成及危害,處理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環境污染及其後果
如前所講,環境污染是指由於對生態系統有害的物質進入環境後對生態<br>
系統造成的干擾和損害的現象,簡稱污染。具體來說就是,有害物質或有害<br>
因子進入環境並在環境中發生擴散、遷移、轉化,並跟生態體統的諸要素發<br>
生作用,使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發生變化,對人類以及其它生物的生存和<br>
發展產生不利影響。例如,因化石燃料的燃燒,使大氣中的顆粒物和SO2<br>
濃度的增高,危及人和其他生物的身體健康,同時還會腐蝕材料,給人類社<br>
會造成損失;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使水體質量惡化,危及水生生物<br>
的生存,使水體失去原有的生態功能和使用價值。<br>
環境污染除了給生態系統造成直接的破壞和影響外,污染物的積累和遷<br>
移轉化還會引起多種衍生的環境效應,給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造成間接的危<br>
害,有時這種間接的環境效應的危害比當時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難消<br>
除。例如,溫室效應、酸雨、和臭氧層破壞就是由大氣污染衍生出的環境效<br>
應。這種由環境污染衍生的環境效應具有滯後性,往往在污染發生的當時不<br>
易被察覺或預料到,然而一旦發生就表示環境污染已經發展到相當嚴重的地<br>
步。當然,環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後果是使人類環境的質<br>
量下降,影響人類的生活質量、身體健康和生產活動。例如城市的空氣污染<br>
造成空氣污濁,人們的發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環境質量惡化,飲用水<br>
源的質量普遍下降,威脅人的身體健康,引起胎兒早產或畸形等等。嚴重的<br>
污染事件不僅帶來健康問題,也造成社會問題。隨著污染的加劇和人們環境<br>
意識的提高,由於污染引起的人群糾紛和沖突逐年增加。<br>
目前在全球范圍內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環境污染問題,具有全球影響的<br>
方面有大氣環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環境問題等。隨著經濟和貿易的全球<br>
化,環境污染也日益呈現國際化趨勢,近年來出現的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問題<br>
就是這方面的突出表現。<br>
② 環境污染的原因<br>
總的來說,環境污染可以是人類活動的結果,也可以是自然活動的結<br>
果,或是這兩類活動共同作用的結果。如火山噴發,往大氣中排放大量的粉<br>
塵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同樣也造成大氣環境的污染。但通常情況下,環<br>
境污染更多地是由人類活動,特別是社會經濟活動引起的。我們平常所指的<br>
就是這類源於人類活動的環境污染。人類活動之所以會造成環境污染,是因<br>
為人類跟其他生物有一個根本差別:人類除了進行自身的生產外,還進行更<br>
大規模的物質生產,而後者是其他所有生物都沒有的。由於這一點,人類活<br>
動的強度遠遠大於其他生物。例如,對生態系統中水的利用,其他生物僅取<br>
用滿足其生存要求的量,而人類對水的利用則不知道要比其他生物多多少<br>
倍,多到有的局部生態系統所有的水都不夠用。污染物的排放源稱為污染<br>
源。各種污染源的情況將在第四節講述。<br>
對環境污染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分類。根據受污染的環境系統所屬類型<br>
或其中的主導要素,可分為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土壤污染等等;按污染源<br>
所處的社會領域,可分為工業污染、農業污染、交通污染等等;按照污染物<br>
的形態或性質,可分為廢氣污染,廢水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以及雜訊污<br>
染、輻射污染等。<br>
<br>
③ 污染物在環境中的遷移轉化<br>
污染物進入環境後,會發生遷移和轉化,並通過這種遷移和轉化與其他<br>
環境要素和物質發生化學的和物理的,或物理化學的作用。遷移是指污染物<br>
在環境中發生空間位置和范圍的變化,這種變化往往伴隨著污染物在環境中<br>
濃度的變化。污染物遷移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物理遷移、化學遷和生物<br>
遷移。化學遷移一般都包含著物理遷移,而生物遷移又都包含著化學遷移和<br>
物理遷移。物理遷移就是污染物在環境中的機械運動,如隨水流、氣流的運<br>
動和擴散,在重力作用下的沉降等。化學遷移是指污染物經過化學過程發生<br>
的遷移,包括溶解、離解、氧化還原、水解、絡合、螯合、化學沉澱、生物<br>
降解等等。生物遷移是指污染物通過有機體的吸收、新陳代謝、生育、死亡<br>
等生理過程實現的遷移。有的污染物(如一些重金屬元素、有機氯等穩定的<br>
有機化合物)一旦被生物吸收,就很難排出生物體外,這些物質就會在生物<br>
體內積累,並通過食物鏈進一步富集,使得生物體中該污染物的含量達到物<br>
理環境的數百倍、數千倍甚至數百萬倍,這種現象叫做富集。<br>
污染物的轉化是指污染物在環境中經過物理、化學或生物的作用改變其<br>
存在形態或轉變為另外的不同物質的過程。污染物的轉化必然伴隨著它的遷<br>
移。污染物的轉化可分為物理轉化、化學轉化和生物化學轉化。物理轉化包<br>
括污染物的相變、滲透、吸附、放射性衰變等。化學轉化則以光化學反應、<br>
氧化還原反應及水解反應和絡合反應最為常見。生物化學轉化就是代謝反
應
污染物的遷移轉化受其本身的物理化學性質和它所處的環境條件的影
響,其遷移的速率、范圍和轉化的快慢、產物以及遷移轉化的主導形式等都會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