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農村生活污水每天排放量

農村生活污水每天排放量

發布時間:2024-06-28 12:22:36

⑴ 農村生活污水排放標准適用范圍

法律分析:農村生活污水就近納入城鎮污水管網的,執行《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准》(GB/T 31962—2015)。500 立方米/天(m3/d)以上規模(含500 m3/d)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可參照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GB 18918—2002)。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排放標准原則上適用於處理規模在500 m3/d以下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污染物排放管理,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進一步確定具體處理規模標准。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出水排放去向可分為直接排入水體、間接排入水體、出水回用三類。出水直接排入環境功能明確的水體,控制指標和排放限值應根據水體的功能要求和保護目標確定。出水直接排入II類和III類水體的,污染物控制指標至少應包括化學需氧(CODCr)、pH、懸浮物(SS)、氨氮(NH3-N)等;出水直接排入IV類和V類水體的,污染物控制指標至少應包括化學需氧量(CODCr)、pH、懸浮物(SS)等。出水排入封閉水體或超標因子為氮磷的不達標水體,控制指標除上述指標外應增加總氮(TN)和總磷(TP)。出水直接排入村莊附近池塘等環境功能未明確的小微水體,控制指標和排放限值的確定,應保證該受納水體不發生黑臭出水流經溝渠、自然濕地等間接排入水體,可適當放寬排放限值。出水回用於農業灌溉或其他用途時,應執行國家或地方相應的回用水水質標准。各省(區、市)可在上述要求基礎上,結合污水處理規模、水環境現狀等實際情況,合理制定地方排放標准,並明確監測、實施與監督等要求。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建設行業標准: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准(CJ 343-2010)》是對CJ 3082—1999的修訂。與其相比,主要技術內容變化如下:控制項目名稱溫度、油脂、礦物油類、生化需氧量、磷酸鹽、氰化物、揮發性酚、苯胺分別改為水溫、動植物油、石油類、五日生化需氧量、總磷、總氰化物、揮發酚、苯胺類;新增控制項目總氮、總余氯、氯化物、總鈹、總銀、甲醛、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五氯酚、可吸附有機鹵化物共12項;取消控制項目總銻;控制項目限值由兩個等級改為三個等級等。

⑵ 農村生態環境的污染情況以及怎樣防治

中國農村生態環境評估及其保護的著力點分析
( 2005年06月16日 10:32:19 閱讀: 572 )

劉助仁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農村人口的快速增長和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業綜合開發規模和鄉鎮工業對資源的利用強度日益擴大,使我國農村本來就已經短缺的資源和脆弱的生態環境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中國的區域和人口重點在農村,農村生態環境惡化趨勢不從根本上扭轉,將不僅嚴重影響和制約農業穩產增收、農民脫貧致富和農村現代化進程,使「三農問題」變成越來越難解的症結所在,而且也將直接影響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嚴重威脅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關乎食品安全和社會穩定。因此,加強農村生態環境保護不僅是當前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一項緊迫而又艱巨的任務,而且也成為我國新時期生態環境保持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中國農村生態環境現狀堪憂
(一)農業資源日趨減少和退化
中國雖然國土遼闊,但人均耕地不足世界人口平均的45%,而且優質耕地少,可開發的後備資源少。據初步統計,我國荒漠化國土面積已佔到國土面積的27.3%,沙漠化速度從1994年的2460平方公里增加到2002年的3436平方公里;我國水土流失面積367萬平方公里,平均年增1萬平方公里。①尤其自1998年以來,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加快,各種非農使用及其他各方面的原因,使耕地大幅度減少了6364萬畝,年均減少超過1千萬畝,部分沿海省市的人均耕地面積已經低於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0.8畝警戒線。②另據報道,我國酸雨面積已佔國土面積的40%以上;重金屬污染面積至少2000萬公頃,農葯污染面積約1300萬—1600萬公頃;我國因固體廢棄物堆放而被佔用和毀損的農田面積已達200萬畝以上,農田退化面積占農田總面積的20%。③我國目前土地質量差、退化嚴重的區域也就是我國生態環境惡化嚴重的區域。
我國屬於森林資源極為貧乏的國家,而且森林採伐量和消耗量遠遠超過森林生長量。大小興安嶺林區已經過量開采,南方某些林區的開采也已到了極限。我國森林密集地區包括東北、四川、海南等地,毀林速度驚人。近10幾年來,我國森林覆蓋率雖然逐年增加,但同期有林地單位面積蓄積量卻在下降;生態功能較好的近熟林、成熟林、過熟林不足30%,④森林資源總體質量仍呈下降趨勢。
我國草原生態目前仍呈「局部改善,總體惡化」的趨勢。全國已有退化草原面積1.3億公頃,並且每年還以2萬平方公里的速度蔓延。由於草原生態建設投資大,周期長,見效慢,而工農業的發展又將佔用大量草地,所以草原退化與減少的狀況近期還難以根本改變。另外,由於對草地的掠奪式開發,亂開濫墾、過度樵採和長期超載放牧,使全國草地面積逐年縮小,草地質量逐漸下降。加之近年來中國北方草原地區降雨量減少,以及草場的病蟲和鼠害也加速了草原退化,草原退化又進一步導致這些災害加劇。
我國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佔全球水資源的6%,但人均只有220立方米,而現實可利用的水資源量則更少,僅為11000億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資源量約為900立方米,其分布極不均衡,是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最貧困的國家之一。水是生命之源,農業之源。有統計表明,在我國農業自然災害中70%是水旱災害,而水旱災害中旱災又佔70%;淡水退化面積占淡水總面積的33%。⑤
我國是一個生物多樣性大國,但生物物種滅絕和瀕危趨勢發展很快。由於野生物種生態環境的退化和破壞,加上一些地區濫捕、濫獵、濫采,導致野生動植物數量不斷減少。全國共有瀕危或接近瀕危的高等植物5000種,占總數的20%。20世紀中國已經滅絕的野生動物有普氏野馬、高鼻羚羊。在《頻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中列出640種世界瀕危物種中,中國有156個物種,約占總數的1/4。⑥同時,遺傳資源遭到嚴重破壞。如山東黃河入口和黑龍江三江源的野生大豆,雲南、廣東、海南的野生稻,由於石油開發、農田開墾和人畜侵害,其面積不斷縮小,有的地方已經絕跡。另外,近年來轉基因生物環境釋放面積和商品化品種的擴大,對我國生物多樣性、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構成潛在威脅與風險也隨之增加。
此外,外來生物入侵危害嚴重。目前已知我國至少有380種入侵植物,40種入侵動物,23種入侵微生物。外來有害生物對我國農業產生了直接的危害,帶來了巨大經濟損失。據專家們估算,僅幾種主要入侵種每年造成的損失就高達574億元,入侵種造成的總體損失每年數千億元人民幣。⑦
(二)農村環境污染源點多面廣
隨著「農村工業化」步伐的加快,城市工業向農村轉移,鄉鎮工業造成的環境污染逐年增加。根據2000年全國環境統計公報顯示,我國鄉鎮工業廢水排放量達41.1億噸,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254.3萬噸,廢氣排放量463.3萬噸,工業廢棄物產生量15008.8萬噸,工業固體廢物排放量2143.4萬噸。⑧目前,鄉鎮工業化學需氧量、粉塵和固體廢物排放量佔全國工業污染物排放總量的比重均接近或超過50%。⑨這些都對農村生態環境造成巨大威脅。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小城鎮和鄉村聚居點人口迅速增加,城市化傾向日趨明顯。但與城市相對規范的規劃、較完善的基礎設施相比,小城鎮和鄉村聚居點在這些方面明顯落後,絕大部分城鎮的生活污水未經處理而直接排入河道,成為農村內河水污染的主要來源。據統計,全國農村生活污水日排放量為2320.5萬噸,其中總氮日排放量約為283.1噸,總磷約為56.6噸。⑩另外,大多數村鎮沒有無害化垃圾填埋場,生活垃圾被隨意拋棄在河塘或低窪地,不僅影響城鎮衛生,而且造成河流淤積,污染水體。此外,大量的秸稈被焚燒或拋棄於河湖溝渠或道路兩側,浪費了大量資源,污染大氣和水體。這些已經成為環境保持的突出問題和影響人體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
隨著農葯、化肥以及地膜等的大量採用,對自然環境造成污染,敲響了生態災難的警鍾。2000年,全國農葯使用量128萬噸(成葯),平均每公頃用量約14公斤,比發達國家高出1倍,但利用率不足30%,比發達國家低20%。農葯大部分進入水體、土壤中,使自然環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農葯污染破壞生態平衡,威脅生物多樣性。目前我國化肥年使用量達4124萬噸,按播種面積計算,平均每公頃化肥施用量達400公斤以上,遠遠超過發達國家為防止化肥對水體污染而設置的每公頃225公斤安全上限。紒紜矠但化肥有效利用率很低,氮肥平均利用率為30~40%,磷肥10~20%,鉀肥35~50%。化肥流失加劇了湖泊和海洋等水體的富營養化,造成地下水和蔬菜中硝態氮含量超標,影響土壤自凈能力。農業面臨污染對人類健康的影響不容忽視,據調查,累積於飲用水源特別是井水中的化肥氮磷和農葯對至少13個省份、數以百萬計居民的健康構成威脅。近20年來,我國農用塑料使用量猛增,特別是地膜的用量和覆蓋面積已居世界首位。目前平均每年有45萬噸地膜殘留於土壤中。由於農膜很難降解,影響土壤通氣和水肥傳導,造成糧食減產。
我國迅速發展起來的規模化畜禽養殖帶來的污染問題也日漸突出。據統計,1999年全國畜禽糞便產生量約為19億噸,而當年全國產生的工業固體廢物為7.8億噸,畜禽糞便產生量是工業固體廢棄物產生量的2.4倍。其中規模養殖產生的糞便相當於工業固體廢棄物的27%;山東、廣東、湖南等地區規模化畜禽養殖物的糞便產生量已相當於本地區工業固體廢物的40%。全國畜禽糞便的COD總量達7118萬噸,遠遠超過工業廢水和生活廢水COD排放量之總和。紒紝矠由於絕大多數養殖場沒有污水處理設施直接超標排入農業環境,畜禽污染造成了水體富營養化,水質惡化,致使土壤板結和鹽漬化。此外我國農村醫療垃圾污染也很嚴重。
農業生態環境惡化導致農產品污染加劇,濫用飼料添加劑導致畜產品中有害物質不斷超標,極大地影響食品安全,危害人體健康。據披露,每年我國消費者因食物殘留農葯和化學添加劑中毒的人數超過10萬人。從南方的「瘦肉精」到北方的「有毒菜」,近年來,一波波有關食品安全的新聞不絕於耳。據農業部對工礦企業區、污染灌溉區等重點區域主要農畜產品污染情況調查,其污染物超標率達18.5%,2000年對部分省會城市農貿市場果菜的抽樣檢測結果表明,水果、蔬菜農葯超標率為20%左右。
二、加強農村生態環境保持的對策
如上所述,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種類繁多,分布面廣,治理難度大,它已不是農民自己能解決的問題。如不及早重視,防範和治理,將會造成比現在城市生態環境更復雜、更有害、更難治理和恢復的被動局面。各級政府和職能部門應將加強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擺上重要位置,制訂政策,研究措施,落實目標責任。
(一)從戰略高度關注農村生態環境安全
針對我國農村生態環境的嚴峻形勢,國家必須強化社會公眾的農村生態環境危機意識,大力宣傳農村生態環境安全的內涵、特點、迫切性以及未來國家農村生態環境安全發展趨勢,將當前與今後存在的生態環境問題和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利影響與嚴重性告訴公眾,使公眾認識到農村生態環境的進一步惡化將對人類生存和發展構成廣泛和嚴重的威脅,同國防與軍事安全一樣,農村生態環境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國家生存和發展的安全基礎性部分。基於此,必須從我國農村生態環境安全與糧食安全,經濟安全以及社會安全相互關聯的角度增進對農村生態環境安全的認識,增強全民生態環境意識與參與意識。必須突破傳統、封閉的農業生態安全觀,樹立經濟、生態、社會、政治、文化全面和諧的科學發展觀,從片面追求農業和農村經濟增長,轉變為農村經濟、生態、社會、政治、文化全面和諧發展。
(二)建立全面協調平衡的農業生態系統
為了控制農業生產過程中所造成的資源浪費、環境污染問題,有利於農業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利用,應積極建立全面協調平衡的農業生態系統。為此,要正確運用生態學原理,盡力避免或淘汰那些有害於生態平衡和良好環境的農業措施,以逐步改善農村生態環境。要科學分析農業生態系統中各種資源組合的特點以及其相互作用變化的規律,選擇最優要素組合,以發揮資源的優化組合功能。要根據各地的自然地理條件和農業產業結構實際要求,建立各具特色的持續平衡的農業生態體系,在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相兼顧的前提下,探索最少投入、最大產出的各種構成模式(如生態農業、立體農業、有機農業等),提高綜合效益,促進農業生產的持續穩定發展。要逐步對主要農業土地、水資源、森林、草地、生物資源進行合理開發利用,並形成科學的監測管理系統,把開發利用、保護治理、資源增值三個方面有機結合起來,使有限資源得以永續利用,使可再生效益獲得更多的增值。紒紟矠當前,尤其要進一步治理整頓土地市場秩序,堅決清理整頓各類名目繁多的開發區,落實最嚴格的土地保護制度,嚴格保護耕地,特別是嚴格保護基本農田。
(三)健全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法規制度
縱觀各國對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的防治,都是運用法律和制度手段,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將生態環保政策作為一種經濟發展政策,強調生態環境措施的多樣性、創新性和靈活性。為了從源頭上防止農村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或者即使產生也可以採取治理措施把問題減少到最小限度,需要政府一系列的法律保障和制度設計。首先,要建立健全與農村生態環保有關的法規,切實執行《水法》、《水土保持法》、《森林法》、《清潔生產法》、《環境保護法》,加快制定《自然資源法》、《防治沙漠化》、《有機廢棄物排放法》等與農村生態環境相關的法律並嚴格執行,在宏觀政策層面做到有的放矢。其次,要建立公共政策農村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制度,以從政策源頭上把關,控制生態環境問題產生。第三,建立綜合決策和協調機制,把農村生態環保的內容切實納入國民經濟整體戰略規劃和各級政府計劃中,加強集成。第四,制定國家「十一五」農村生態環保專項規劃,實施「農村小康環保行動計劃」,開展創建文明生態村活動。第五,建立對農村和農村經濟的綠色統計及審計制度,改變過去忽視生態環境效益的評價方法,開展綠色經濟核算,扣除農業資源和農村環境損耗。第六,強化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功能,以解決農村自身難以消除的外部不經濟問題,利用各種手段激發農村生態環保的內在動力。第七,建立健全農村生態環境的治理制度,如積極運用環境資源稅、公共財政、財政補貼、低息貸款等經濟手段建立國家農業生態補償機制;綜合運用排污許可證制度、排污權交易制度、抵押返還制度、環境損害責任保護制度、垃圾處理轉移支付等制度,控制農村城市化、農業工業化過程中污染產業的發展對農村生態環境的破壞。第八,科學地構建農村生態環境的安全體系,提高農村生態環境災害的應急能力,減輕災難的損失。為此,盡快建立健全國家和區域兩個層次的農村生態環境安全監測和評估系統以及預警和應急系統。
(四)為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提供科技支撐
科學技術對於我國農村生態環境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為科技的發展,可以為緩解資源短缺、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提供有效的手段,並且生態環境資源問題也是科技問題,今後許多生態環境資源問題的解決將更依賴於科技的發展。我國農村生態環境科技的發展戰略思路應以統籌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為指導,以解決我國農村生態環境中的重大問題和改善生態環境為基本出發點,以轉變不可持續的生產和消費方式,提高資源生產率為核心,區域和系統的綜合防治為重點,通過自主創新與綜合集成研究,建立與農村全面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並符合我國國情的生態環境科學理論和技術體系,為農村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和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科技支撐。當前,尤為迫切的是,通過科技進步相對減少農業經濟增長對資源特別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的需求,用現代科技克服農村生態環境在協調發展中的限制因素,減輕經濟活動對自然環境的過載壓力,形成或再造新的環境承載力。同時,努力實現農業生產技術生態化、生產過程清潔化、生產產品無害化。積極推廣控制農業面源污染的施肥和施葯新技術,提高化肥和農葯的效率,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大力推廣病、蟲、草、鼠害的綜合防治技術,加強生物防治技術,逐步形成高效益、低成本、無公害的綜合防治系統。積極推廣秸稈還田技術、玉米秸稈養牛、養羊過腹還田技術和秸稈種植菇類技術。大力開發適合農村污染物控制的生態技術。大力加強技術推廣體系建設,改進對農民的技術服務支持,全面形成保障農村生態環境質量有明顯改善的科技能力。
(五)加大對農村生態環境的管理力度
農村各級領導,尤其是縣、鄉鎮領導要重視本地區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將生態環保提到政府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上來。要統籌規劃,在編制農業區域規劃,城鄉建設規劃時充分考慮本地的生態環境資源和存在的環境問題,協調制定有關規劃。要抓住重點,堅持把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同水利工程建設結合起來,開展小流域綜合治理,控制水土流失。要落實責任,開展鄉鎮企業環境綜合整治,尤其對鄉鎮企業發達地區,進行區域污染防治,實行總量控制與濃度控制,落實目標責任。要按生態城鎮的標准和要求,搞好城鎮基礎設施建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涉及經濟、政治、文化各個領域及組織、管理、考評等一系列問題,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為確保農村生態不斷地得到改善,必須建立健全一套長效的建設管理機制,使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不因領導人的更換而停滯,不因領導人的偏好或注意力的轉移而改變。為此,應當通過探索建立權責明確的組織指揮體系和目標考核機制,協調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依法管理農村公共事務的機制等,使農村生態環保工作規范化、經常化、制度化。這是搞好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保證。

一、保護生態環境的意義

農村生態環境的保護,是關系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事,不僅直接影響當代人民的生活環境,而且將影響子孫後代的健康,因此,農村生態習;境狀況研究應是農業區劃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天津市同國內許多地方——樣,存在著環境污染從城市向農村轉移的趨勢,農村的環境保護已成為不可忽視的環境保護工作的戰略重點。

為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國務院指出;「當前我國的環境污染和自然資源、生態平衡的破壞已相當嚴重,影響人民生活,妨礙生產建設.成為國民經濟發展中一個突出的問題」。實踐告訴我們:對於農村環境,水、氣、土壤和作物的污染。以及水土流失、鹽鹼化、地面下沉等自然生態的破壞,一旦出現,要恢復原有環境狀況就十分困難,有些甚至是不可逆轉的。

天津市農村生態環境狀況,在1986-1993年八年間,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環境保護事業的加強,農村生態環境污染發展的趨勢得到一定程度地控制和緩解,通過對城鄉企業的污染控制和管理,綠化工程的建設,生態農業的推廣。無疑對改善農村生態環境起到積極作用。但是,也應當看到我市局部地區的土壤、作物、蔬菜污染相當嚴重,部分農、畜、漁產品品質有所下降。地面水污染、地面下沉問題還很嚴重。這就需要認真貫徹「預防為主,防重於治」的環境保護基本方針,從宏觀和微觀兩個角度去調整控制污染.才能促使我市的農村生態環境逐步改善,實現農業良性循環。

二、水環境的污染與控制

天津市水源不足,矛盾已十分突出。隨著工農業經濟的發展,對水的需求不斷增加,防治水體污染,改善水環境的質量,更成為農村環境保護的一個重要問題。

(—)地表水體的污染情況

1.河流的污染

天津市地表水體從天津市環保監測中心的歷年水質監測來看.除作飲用水源的引灤輸水系統(包括輸水河道和水庫)水質處於良好狀況外、其它水體(海河、水定新河、獨流減河、北京排污河、馬廠減河、南運河、金鍾河、青龍灣河、北運河.

永定河、薊運河、還鄉新河、潮白新河、子牙河、洵河、大清河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問題。

(1)引灤河道的水質狀況 灤河水是天津及大部分農村的飲用水源。主要水質指標高錳酸鉀指數、氨氮、氯化物等保持和接近地面水二級標准。是目前我國大城市中水質最好的飲用水源之一。1986年以來監測數據表明,八年來水質變化不顯著。但是,河北省和天津市引灤沿線工業和城鎮污水、明渠泄漏污水以及於橋、爾王莊水庫的人為活動等,對水質的污染影響不容忽視,特別是引灤上游水土流失問題,是引灤水源保護值得重視的重大問題。

(2)海河的污染狀況 海河為天津市備用水源和灌溉水源。是我市重要的一

級河道。上游來水很少,海河水量呈季節性變化,受沿河兩岸城鎮排污和下游的海水上溯及天津鹼廠污染影響,河水水質污染較重。

海河污染的主要特徵是:咸污染和有機污染。主要污染指數為PH、氯化物、高錳酸鹽指數、生化需氧量和氨氮等。海河上遊河段水體氯化物、高錳酸鹽指數自上而下呈梯度增強。油污染在河段呈兩頭高、中間低勢。海河下遊河段水體污染以咸為制約水質質量的主要因素,但有機污染和氮污染較重。總之,海河水體基本上處於富營養狀態、夏季藻類滋生,局部河段曾產生「水華」,並有惡臭現象(見表3-l、表3—2)。

表3—2 海河上游(三岔口—二道閘)水質綜合質量指數歷年比較

(3)其它重要河流污染狀況 全市其它15條重要河流為農灌用水和輸水河道,均已受到污染。河流的水體污染是以咸和耗氧有機污染為特徵的。河水中氯化物、PH、氨氮、高錳酸鹽指數、生化需氧量是主要污染物。油類、酚、砷、六價鉻,亦有檢出。15條河流河水氨氮普遍超標,超標變幅6.7—95.8%;11條河流高錳酸鹽指數超標變幅10.3~100%;13條河流氯化物超標變幅14~100%,同時,氨氮高錳酸鹽指數、氯化物污染面廣。

在15條河流中,以永定新河、青龍灣河、北京排污河、獨流減河、北運河、南運河、金鍾河水質污染較重。年際變化中,永定新河、獨流減河、北京排污河、青龍灣河污染有加重趨勢(見表3—3)。

河流水質污染主要原因,是近幾十年來華北地區年降雨量偏少,河流無瀝水由流補給,河水量偏少,很低的河床水位長年處於滯流狀態,有的河流上遊河段出現乾涸.下遊河段水量甚少,部分河流連年接納城鎮工業和生活污水,污染物隨水進入河流污染水體,使水體富營養化程度提高。特別是利用河流蓄納污水,引用污水灌溉,瀝水入河影響了水質質量。另外,多數河流下游位於濱海河口地區。由於倒地理地質環境的影響,使水體處於污染狀態。

表3—3 重要河道1989—1992年水質綜合污染指數

⑶ 人均每天污水排放量是好多

城市居民(成年人)24小時正常生活污水量 200L
農村居民(成年人)24小時正常生活污水量 120--180L

⑷ 人均生活污水量

城市居民(成年人)24小時正常生活污水量 200L
農村居民(成年人)24小時正常生活污水量 120--180L

⑸ 四川農村人均污水日排放量是多少

農村居民(成年人)24小時正常生活污水量 120--180L。
污水是指受一定污染的來自生活和生產的排出水。喪失了原來使用功能的水簡稱為污水。主要是生活上使用後的水,其含有有機物較多,處理較易。
2021年1月,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部門印發《關於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的指導意見》,部署全面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

⑹ 4.7萬人的鄉鎮污水排放每天多少噸啊

樓上的用水量定得太小了,污水量按照每人每天150L設計也不會大。如果是核算污水處理廠的設計污水量,乘上0.8的收集率系數。

⑺ 農村人均污水日排放量是多少最好提供權威出處。謝謝!

100升 因為農村用的是井水,不要錢

⑻ 農村污水處理設備的處理量和排放標准關系是怎樣的

我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備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各項指標不僅有所差異,且與農村污水處理設備的處理量相掛鉤。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出水排放去向可分為直接排入水體、間接排入水體、出水回用三類。各地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標准按照分區分級、寬嚴相濟、回用優先、注重實效、便於監管的原則,分類確定控制指標和排放限值。因此不同規模農村污水處理設備的排放標准存在差異也符合村鎮污水治理實際需求的。

通常500立方/天是農村污水處理項目的分水嶺,目前業內在農村污水處理排放標准方面基本達成了一致。處理規模達到500立方/天的農村污水處理設備和設施多參照《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GB 18918-2002)。

5-500立方/天的農村污水處理設備是應用最多的產品。這個區間單位內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備污染物排放管理,各省均頒布了符合本省情況的需求。

小於5立方/天的農村污水處理設備如:中國罐、凈化槽等小型分散污水處理設備,通常都要求達到一級B排放標准,且對總氮、總磷等指標沒有太多嚴格的要求。

⑼ 黑龍江省鶴崗市農村生活每戶日生活污水排放數量是多少

三十升污水。黑龍江省鶴崗市農村生活每戶日生活污水排放數量是三十升污水,一住戶大部分是三人,每天的污水包括洗菜的污水,洗鍋碗的污水,洗衣服的污水,洗臉的污水,洗腳的污水,洗澡的污水,沖廁所的污水等,一家三囗人,每人每天排放污水十升,一住戶每天排放污水就是三十升。

閱讀全文

與農村生活污水每天排放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鐵質下水道除垢 瀏覽:493
奔奔款奇瑞發動機油濾芯什麼樣的 瀏覽:776
永源凈化器怎麼打開前蓋視頻 瀏覽:920
和娼年類似的劇 瀏覽:688
中文影院免費看的電影 瀏覽:159
管道超濾反沖洗安裝圖片 瀏覽:325
提升泵可以大便嗎 瀏覽:725
環氧樹脂樓地面每平米用量 瀏覽:35
凈水器哪個在前哪個在後 瀏覽:626
坐便器浮漂水垢 瀏覽:24
空氣凈化器濾網正反怎麼安裝 瀏覽:306
sbs防水漏水處理方案 瀏覽:303
局長和一個女的偷渡是什麼電影 瀏覽:994
環保污水整改完畢免於處罰 瀏覽:689
天津白峰污水處理廠 瀏覽:901
污水處理分離器一套多少錢 瀏覽:440
如何接100污水管 瀏覽:628
李采潭美容院 瀏覽:543
愛愛的電影名 瀏覽:30
立式污水泵的價格 瀏覽: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