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污水後生化池加澱粉作用

污水後生化池加澱粉作用

發布時間:2024-09-17 17:20:25

『壹』 污水廠活性污泥怎樣培養

現在一般污水廠的活性污泥都是從附近廠運輸過來間接培養而來的,回如果你沒那樣的答條件,一般都是生活污水進入生物池後,加入牛糞、麵粉等悶曝,培養硝化菌,同時間斷進水換水排泥而成,你可以參考一些網上的教學和書籍,具體情況要根據你們的進水及構築物情況、工藝類型等情況而定。

『貳』 污水處理活性污泥培養方法

活性污泥有多種培養方法,但不同的方法所要求的培養時間和人力物力均不同。應根據廢水水質、氣候、實際許可的條件等情況來選擇培養方法。
1.培養前的准備工作
(1)各構築物建成,並經清池清除建築垃圾,靜壓試驗證明無滲漏,無下沉位移,最後按有關規程驗收合格。
(2)電器、機械、管路等全部設備建成並經單機試車、聯動試車正常。最後按有關規程(說明書)驗收合格。
(3)根據日後運行管理需要,有條件的污水處理廠(站)需進行最基本的常規化驗測試,如pH、水溫、COD、生物相等,用以指導活性污泥的培養過程和日常運行。
(4)基礎數據的調查摸底,包括污水流量晝夜變化情況,水質(pH、水溫、COD、含氮、含磷、有毒物質等)及其變化情況,各種設施和設備的技術參數。有條件的地方最好對受納水體(如接納排污的河流等)本底水質調查備案,以便考察若干年後對受納水體的影響提供依據。
(5)根據處理水質狀況備足必需的營養物(碳源、氮源、磷源),以備缺什麼補什麼。採用接種培菌法還需備足污水性質相似其他污水處理廠(站)的干(或濃縮)污泥作為活性污泥微生物培養用的菌種。
(6)操作人員應熟悉整個系統的管道布置和公用工程方面的情況,了解污泥培養的基本過程和控制要求。
(7)人員到位,自培養和馴化後一般應使系統連續運行,不能脫人。
(8)編制必要的化驗和運轉的原始記錄報表以及初步的建章立制。從培菌伊始,逐步建立較規范的組織和管理模式,確保啟動與正式運行的有序進行。
2.自然培菌
自然培菌,也稱直接培菌法。它是利用廢水中原有的少量微生物,逐步繁殖的培養過程。城市污水和一些營養成份較全、毒性小的工業廢水,如食品廠、肉類加工廠廢水,可以考慮這種培養方法,但培養時間相對較長。自然培菌又可分為間歇培菌和連續培菌二種。
(1) 間歇培菌。將曝氣池注滿廢水,進行悶曝(即只曝氣而不進廢水),數天後停止曝氣,靜置沉澱1 h ,然後排出池內約1/5的上層廢水,並注入相同量的新鮮污水。如此反復進行悶曝、靜沉和進水三個過程,但每次的進水量要比上次有所增加,而悶曝時間要比上次縮短。在春秋季節,約二、三周就可初步培養出污泥。當曝氣池混合液污泥濃度達到1克/升左右時,就可連續進水和曝氣。由於培養初期污泥濃度較低,沉澱池內積累的污泥也較少,迴流量也要少一些,此後隨著污泥量的增多,迴流污泥量也要相應增加。當污泥濃度達到工藝所需的濃度後,即可開始正常運行,按工藝要求進行控制。
(2) 連續培菌。先將曝氣池進滿廢水,然後停止進水,悶曝半天至一天後可連續進水。連續曝氣,進水量從小到大逐漸增加,連續運行一段時間(與間歇法差不多),就會有活性污泥出現並逐漸增多。曝氣池污泥量達到工藝所需的濃度時,按工藝要求進行控制。
由於自然培菌法是用廢水直接培養活性污泥,其培菌過程也是微生物逐步適應廢水性質並獲得馴化的過程。
3.接種培菌
接種培菌法的培養時間較短,是常用的活性污泥培菌方法,適用於大部分工業廢水處理廠。城市污水廠如附近有種泥,也可採用此法,以縮短培養時間。接種培養法常用的有如下二種:
(1) 濃縮污泥接種培菌。採用附近污水處理廠的濃縮污泥作菌種(種泥或種污泥)來培養。城市污水和營養齊全、毒性低的工業廢水處理系統的活性污泥培養,可直接在所要處理的廢水中加入種泥進行曝氣,直至污泥轉棕黃色時就可連續進污水(進水量應逐漸增加),此時沉澱池也投入運行,讓污泥在系統內循環。為了加快培養進程,可在培養過程中投加未發酵過的大糞水或其它營養物。活性污泥濃度達到工藝要求值即完成了培菌過程。從經濟上講,種泥的量應盡可能少,一般情況下控制在稀釋後使混合液污泥濃度在0.5g/L以上。
對有毒工業廢水進行培菌時,可先向曝氣池引入河水,也可用自來水(需先曝氣一段時間以脫去其中的余氯),然後投入種污泥和未經發酵的大糞水進行曝氣,直至污泥呈棕黃色後停止曝氣,讓污泥沉降並排掉一部分上清液,再次補充一定量的大糞水繼續曝氣,待污泥量明顯增加後,逐步提高廢水流量。在培菌的後期,污泥中微生物已能較好地適應工業廢水水質。
(2)干污泥接種培菌。「干污泥」通常是指經過脫水機脫水後的泥餅,其含水率約為70~80%。本法適用於邊遠地區和取種污泥運輸距離較遠的情況。
干污泥接種培菌的過程與濃縮污泥培菌法基本相同。接種污泥要先用剛脫水不久的新鮮泥餅,投加至曝氣池前需加少量水並搗成泥漿。干污泥的投加量一般為池容積的2~5%。
干污泥中可能含有一定濃度的化學葯劑(用於污泥調理),如葯劑含量過高、毒性較大,則不宜用作為培菌的種泥。鑒定污泥能否作接種用,可將少量泥塊搗碎後放入小容器(如燒杯或塑料桶)內加水曝氣,經過一段時間後如果泥色能轉黃,就可用於接種。

『叄』 哪些污水處理技術可以處理澱粉廢水

粉廢水是以玉米、馬鈴薯、小麥、大米等農產品為原料生產澱粉或澱粉深加工產品(澱粉糖、葡萄糖、澱粉衍生物等)的工業產生的廢水,一般都屬於高濃度有機廢水,是造成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本文將詳細分析澱粉廢水的污水處理工藝,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主要處理工藝選擇

近日,環保部新發布了澱粉廢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 2043-2014)。此標准以我國現行的污染物排放標准和污染控制技術為基礎,規定了以玉米、小麥和薯類等為原料生產澱粉及後續產物的生產廢水治理工程設計、施工、驗收和運行維護等技術要求。

澱粉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HJ 2043-2014)標准為首次發布。其中明確了澱粉生產廢水來源及主要處理工藝選擇:

澱粉生產廢水的來源

以玉米為原料生產澱粉時,廢水主要來源於玉米浸泡、胚芽分離與洗滌、纖維洗滌、浮選濃縮、蛋白壓濾等工段蛋白回收後的排水,以及玉米浸泡水資源回收時產生的蒸發冷凝水。

以薯類為原料生茶澱粉時,廢水主要來源於脫汁、分離、脫水工段蛋白回收後的排水、以及原料輸送清洗廢水。

以小麥為原料生產澱粉時,廢水由兩部分組成:沉降池裡的上清液和離心後產生的黃漿水。

以澱粉為原料生產澱粉糖時,廢水主要來源於離子交換柱沖洗水、各種設備的沖洗水和洗滌水、液化糖化工藝的冷卻水。

澱粉廢水主要污染物有懸浮物(SS)、化學需氧量(COD)、氨氮(NH3-N)、總氮(TN)和總磷(TP)。

澱粉廢水治理工藝路線的選擇應根據現行國家和地方有關排放標准、污染物來源及性質、排水去向確定澱粉廢水處理程度,選擇相應的處理工藝。

澱粉廢水治理總體上宜採用「預處理+厭氧生物處理+好氧生物處理+深度處理」的污染治理工藝,工藝流程圖如下:澱粉企業額根據澱粉生產的原料和產品種類、廢水性質選擇合適的廢水工藝路線和單元技術。

預處理工序中,澱粉生產廢水應通過格柵、沉澱、氣浮等工藝去除懸浮物後進入調節池,進行水量調節;馬鈴薯澱粉生產廢水應在沉澱池前設置消泡設施;薯類澱粉廢水中的原料輸送清晰廢水應通過沉沙等工藝去除污水中的沙粒後進入調節池。

厭氧生物處理可選用升流式厭氧污泥床反應器(UASB)、厭氧顆粒污泥膨脹床反應器(EGSB)、內循環厭氧反應器(IC)等工藝;廢水在進入厭氧反應器前應先進行PH調節和溫度調節;澱粉糖及變性澱粉生產廢水需投加營養鹽調節碳氮比後在進行厭氧生物反應。

好氧生物處理可選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缺氧-好氧(A/O)+二沉池、氧化溝+二沉池等工藝。

深度處理可選用混凝沉澱、砂濾、膜生物反應器(MBR)等工藝;根據用水需求可通過納濾反滲透處理後回用。根據回用目的的不同,回用時可選擇超濾、超濾+反滲透(RO)、超濾+RO+混合離子交換床等工藝。其中,可採用MBR代替好氧生物處理(脫氮除磷)+深度處理,也可將MBR作為深度處理工藝。

澱粉廢水處理方案

一、項目概況

(一)項目背景

某某有限公司在紅薯澱粉加工過程中產生大量高濃度酸性有機廢水,廢水主要來源於澱粉加工過程中的洗滌、壓濾、濃縮等工藝段。廢水中含有大量溶解性的有機污染物,如澱粉、蛋白質、糖類、碳水化合物、脂肪、氨基酸等,其次是含N、P的無機化合物,另外還含有一定量的揮發酸、灰分等,屬生化性較好的高濃度有機廢水,但由於氨氮和鹽份含量高,較難處理。這些有機廢水排入水體要消耗大量的溶解氧,如不經治理直接排放,將會對環境造成污染。

澱粉生產大約有80%是以紅薯為原料,其餘以玉米、小麥、大麥、燕麥以及其他富含澱粉的植物塊根等為原料。原料中除含有澱粉以外還含有其他的多種成分—蛋白質、纖維素、機鹽等。在澱粉生產由原料處理、浸泡、粉碎、過篩、分離澱粉、洗滌、乾燥等幾個主要工序組成。但具體操作上因原料的不同存在著一些差異,廢水的主要來源也因澱粉生產原料的不同而異。

(二)污水排放

水量及排放規律

根據業主的要求,參考對國內眾單位多年積累的設計資料和在食品污水處理方面的成功經驗,同時考慮到雨水倒灌和生產高峰情況,該社區污水處理量按2m3/H設計。

該污水處理站設備運行採用全自動兼人職守操作,每天工作24小時,年生產按365天計。

位於山西平定縣一農村社區,該食品企業處理的生產廢水所含COD、SS、BOD5均較高。廢水間歇排放,排放量為20 m3/d左右,日均水質波動較大。且該生產廢水中含有多種高指標的有機污染物,但污水的B/C為0.5,可生化性能較好,因此採用水解酸化池+生物接觸氧化+MBR膜工藝處理為主體工藝,消毒處理為輔助處理。該組合處理工藝對此類生產廢水處理效果穩定、操作簡單、剩餘污泥產量少,且具有很強的耐沖擊負荷能力。經過處理的廢水最終出水水質要求執行《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中的一級標准,其原始廢水水質情況及排放標准要求如表 1所示。

表1廢水水質及排放標准

(三)污水水質狀況

根據一般食品生產污水水質監測報告和實際情況,該廢水水質狀況如下:

二、本方案編制的依據、原則和范圍

(一)編制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2、企業提供的水質、水量及相關情況;

3、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中的一級排放標准;

4、《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J14—47;

5、國家現行的有關工程設計規范。

(二)編制原則

1、認真貫徹國家關於環境保護工作的方針和政策,符合國家的有關法規、規范、標准;

2、嚴格執行國家有關環保的各種法規,保證出水水質達到國家及地方污染物排放標准。

3、積極穩妥地採用先進可靠的處理技術,為節省建設資金和合理利用資金創造條件。

4、貫徹經濟性和可靠性並重的設計原則,在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造價和運行費用的同時,合理的兼顧運行操作條件和管理維護條件。

5、需要與可能相結合的原則,充分考慮當地的實際情況與可觀條件,因地制宜、積極穩妥地採用先進適用的工藝技術,使工程各項指標都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6、經廢水處理工程處理後出水水質,應能滿足國家和地方環保部門有關標准。

7、廢水處理規模應留有一定餘地,以滿足生產發展需要,布局緊湊,盡量少佔土地,實行科學管理。

8、選用的工藝流程處理效果好,技術先進成熟穩妥可靠,適應性強,經濟合理,在確保達標排放的前提下,力求簡單實用,以方便管理操作;

9、盡量降低一次性投入,力求運行成本降低,具有可持續發展性;

10、創建良好的生產和生活環境,努力創建現代化花園式污水處理工程。

(三)編制范圍

1、本方案只涉及廢水處理站內的設計和施工概算;

2、消防設計、冬季保暖及廢水處理站外的管網設計、供電系統設計和概算由企業自行安排。

三、排放廢水特點概述

該食品企業的生產廢水排放屬中等偏低濃度的有機廢水,主要含有有機污染物質,不含有毒物質,廢水的BOD5/CODcr為0.6左右,可生化性好,易於生化處理。在澱粉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生產廢水含有澱粉、糖類、蛋白質、有機酸等溶解性有機物質,小顆粒澱粉、纖維等不溶性細小顆粒有機物及泥砂等無機物。為了減輕後續處理構築物的處理負荷,保護後續處理設施,應在輸送、清 洗排放的廢水預處理處理設施的後端安裝氣浮設備,以截留原污水中較大的懸浮物或漂浮物、去除廢水中沉澱物。

該企業廢水屬高濃度可生化有機廢水,故可採用生化處理方法。由於原水的BOD較高,要求達到的處理效果也較高,擬採用厭氧一好氧的處理路線。廢水中難降解的COD經厭氧處理後轉化為較易降解的COD,高分子有機物轉化為低分子有機物,好氧生物處理法工藝成熟、穩定性好、出水水質較好。因此,採用厭氧一好氧的處理路線較合理。

四、廢水治理工藝選擇

(一)工藝選擇

根據該企業現場實際,建議採用一體化的鋼體結構,具有佔地面積小、靈活、耐用、基本無噪音和運行費用低等優點,相對投資不大,處理工藝仍採用生化處理。

一體化澱粉廢水處理設備,採用以厭氧工藝、好氧工藝為主的處理工藝。前置預處理工藝,應設置格柵、調節池或沉澱池等,以盡量降低進入生物處理構築物的懸浮物,確保後續工藝正常運行。綜合分析考慮,確定使用氣浮法+水解酸化池+生物接觸氧化+MBR膜工藝處理+消毒處理工藝處理該廢水。

污水經由調節池隔油調節池提升進入混凝加絮凝裝置,依次投加PAC和PAM。充分進行混凝、絮凝反應。經混凝、絮凝反應好後的廢水進入高效組合氣浮,除去大部分油和SS,出水基本達標,經過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去除水中的COD、BOD、氨氮、PH值等,最後一道工序加二氧化氯進行最終消毒,出水達標排放。

氣浮裝置去除參數:

廢水經氣浮設備處理後流入調節池進行初步的勻質、勻量,主要是因為在調節池內對廢水進行預曝氣及攪拌可以盡可能地避免大量SS在調節池內堆積和發酵,同時還能夠將廢水中的低分子有機污染物吹脫氧化。隨後由潛污泵提升至水解酸化池。在水解酸化池中得到馴化、培養的大量厭氧微生物,則直接將廢水中所含的大部分高分子有機污染物破碎降解為小分子有機污染物,進而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有效地緩解後續好氧生化處理工序的處理壓力。廢水經水解酸化處理後自流進入接觸氧化池,接觸氧化池中的好氧微生物種群及硝化菌菌群在池內羅茨鼓風機曝氣充氧的情況下,大量的有機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種群氧化降解為CO2和H2O,廢水中的氨氮則被氧化為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得以去除。經接觸氧化池處理後的出水進行最終的混凝沉澱反應,作用是使廢水中不易沉澱的細小顆粒絮體凝聚形成大顆粒絮體,混合液隨後進入二沉池內進行固液分離,保證最終出水水質穩定達到排放標准要求。固液分離後的上清液溢流進入出水流量堰可達標排放,剩餘污泥則排入污泥濃縮池進行污泥濃縮處理。

膜-生物反應器(MBR)

主要作用:利用微生物去除污水中大量的可溶性有機物,大量降低廢水的COD和氨氮,由於膜的高度分離特性科使出水基本不含的懸浮物。經過MBR的處理使廢水完全達標排放,其出水水質由於國家所要求的污水排放標准。

污泥處理工藝流程簡述

沉澱池底部集泥斗內的沉澱污泥由氣提裝置抽入污泥濃縮池,隨後在污泥濃縮池內進行污泥重力濃縮處置,污泥斗凝聚濃縮後的污泥由污泥泵加壓泵入廂式壓濾機,再進行後續的壓濾脫水處理。最終污泥濃縮池上清液及廂式壓濾機濾液則統一迴流至調節池進行處理。脫水後的污泥經收集後由專用污泥運輸車外運至衛生填埋場進行處理。

(二)生物處理技術

在生物處理技術中,我們選擇了近年來發展最為迅速的一種好氧生物處理技術——生物接觸氧化法+MBR膜工藝。

該法屬於生物膜法的一種,該法的生物載體主要是池內裝置的優質生物填料。與其它生物處理方法相比,其主要特點是:

1.由於填料的比表面積大,池內的充氧條件良好,生物接觸氧化池內單位體積的生物固體量(10~20g/L)都遠遠高於活性污泥法曝氣池的生物量(1.5~3.0g/L)。因此,生物接觸氧化池具有較高的容積負荷(3.0~6.0kgBOD5/m3˙d),是活性污泥法的6~7倍。

2.由於相當一部分微生物固著生長在填料表面,不存在令人頭痛的污泥膨脹問題,運行管理方便。

3.由於生物接觸氧化池內生物固體量多,水質屬完全混合型,因此生物接觸氧化池對水質水量的驟變有較強的適應能力。

4.由於生物接觸氧化池內生物固體量多,有機容積負荷較高,其F/M(有機基質F 與微生物M 的比值)可以保持在一定水平,因此污泥產量低於活性污泥法。

5.處理能力大,佔地面積小,容積負荷高,池子容積小,相當於活性污泥法和氧化溝的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

6.氧的利用率高(15%以上)運行動力省。

在生物接觸氧化法工藝中,有兩種供氧方式,一種是鼓風曝氣,一種是射流曝氣。這兩種方式相比,鼓風曝氣具有氧利用率高、能耗省等特點,因此本方案決定採用《鼓風曝氣生物接觸氧化法》工藝對該企業廢水進行生化處理。

該技術具有投資少、效益高、運行費用低、操作管理方便、耐沖擊負荷強等特點。

7.MBR膜的清洗方法一般根據膜的性質和處理液的性質來確定。無機膜的分離對象是活性污泥混合液。生物反應器中的微生物對餐飲業污水中的有機物降解是一個動態、連續的過程。餐飲污水中的營養成分主要是油、澱粉、蛋白質等,經過微生物的分解、吸收作用,將其轉變成能量和自身的一部分。微生物正常代謝會產生粘性多糖類物質、粘性多肽分子和蛋白質分子等.細菌死亡後,這些物質一部分可被其它微生物所利用,一部分可能存在於活性污泥混合液中。同樣,來自餐飲污水的少量無機鹽也會部分被細菌等微生物攝人,剩餘部分也存在於活性污泥混合液中。這些殘留在污泥混合液中的成分,最終到達膜表面,形成了堵塞膜的凝膠層。

五、污水處理站設計技術方案

(一)工程地點

污水池排水口右側空置區域。

(二)設計參數

1.設計處理能力:Q=20m3/d,每天24小時運行,設計:1m3/h。

2.設計進水水質(見表1)

表1-設計進水水質-進入綜合污水池後

3.設計出水水質(採用GB8978-1996《污水綜合排放標准》中的一級標准)。(見表2)

表2-設計出水水質

(三)工藝流程說明

廢水經氣浮設備除去漂浮物及漂浮油,流入調節池進行水質與水量的調節預處理,然後,再進入一級和二級接觸氧化池進行生化處理,同時對一級和二級接觸氧化池的水用鼓風機進行曝氣。經過二級接觸氧化池進行生化處理之後的水含有殘余的生物膜,必須經行沉澱,經MBR膜工藝處理,經沉澱後的上清液排出,此時的出水水質達到GB8978-1996一級標准。經沉澱池後產生的污泥回化糞池進行厭氧處理。經過化糞池進行厭氧處理後的上清液再流入調節池進行處理,如此循環。

(四)本工藝流程中採用的特色技術

1.本工藝對產生的污泥經過巧妙設計,不需要外排處理,而是進行厭氧消化。這樣大大改善了污水處理站的環境。由於整個污水處理實施全部埋在地下,基本做到不佔地。

2.生物接觸氧化池:該裝置為整個廢水處理工藝中關鍵技術,這里應用了目前國內最先進的不會堵塞的曝氣裝置——可變孔曝氣軟管和新型的組合式多孔環生物填料。保證了生化系統的高效運行。

(五)廢水處理效果預測

表2 工程運行監測結果

由此可見 ,處理後水質達到GB8978-1996一級標准。該處理後水質再經過濾處理完全可回用於企業辦公樓、住宅樓沖廁、澆花草、灌溉農田等。

(六)主要構築物及設備概述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的組成:

1、格柵:在綜合污水進入調節池前設置一道格柵,用以去除生產污水中的軟性纏繞物、較大固顆粒雜物及飄浮物,從而保護後續工作水泵使用壽命並降低系統處理工作負荷。

2、調節池:綜合污水經格柵處理後進入調節池進行水量、水質的調節均化,保證後續生化處理系統水量、水質的均衡、穩定,並設置預曝氣系統,用於充氧攪拌,以防止污水中懸浮顆粒沉澱而發臭,又對污水中有機物起到一定的降解功效,提高整個系統的抗沖擊性能和處理效果。

3、提升泵;調節池內設置潛污泵,經均量,均質的污水提升至後級處理。

4、A級生物池:將污水進一步混合,充分利用池內高效生物彈性填料作為細菌載體,靠兼氧微生物將污水中難溶解有機物轉化為可溶解性有機物,將大分子有機物水解成小分子有機物,以利於後道O級生物處理池進一步氧化分解,同時通過迴流的硝炭氮在硝化菌的作用下,可進行部分硝化和反硝化,去除氨氮。

5、O級生物池:該池為本污水處理的核心部分,分二段,前一段在較高的有機負荷下,通過附著於填料上的大量不同種屬的微生物群落共同參與下的生化降解和吸附作用,去除污水中的各種有機物質,使污水中的有機物含量大幅度降低。後段在有機負荷較低的情況下,通過硝化菌的作用,在氧量充足的條件下降解污水中的氨氮,同時也使污水中的COD值降低到更低的水平,使污水得以凈化。

6、二沉池;進行固液分離去除生化池中剝落下來的生物膜和懸浮污泥,使污水真正凈化

7、消毒池:二沉池出水流入過濾消毒池進行消毒,使出水水質符合衛生指標要求,合格外排。

8、鼓風機:供A/O級生化池、調節池中充氧曝氣,攪拌、和污泥提升、污泥消化。

9、污泥提升泵:調節池內設置潛污泵,經均量,均質的污水提升至後級處理。

更多污水處理技術文章參考易凈水網http://www.ep360.cn/

『肆』 澱粉的廢水怎麼處理好呢

方法有很多,我這邊用的是「CLEAR NITE 污水處理劑」,網路搜下就能找到。
(1)沉澱分離法

澱粉不溶於冷水,可直接通過物理沉澱使廢水中懸浮物沉澱下來,一般使用沉澱池或沉澱塘。澱粉廢水含有蛋白質、澱粉,糖類及懸浮物,屬高分散系的親水膠體,這種膠體一般比較穩定,當池中產生厭氧反應時,生成的有機酸使廢水pH值下降,處於膠體狀態的蛋白質,將形成絮凝體而沉澱,能夠提髙分離效果。

沉澱池(塘)HRT約2~7d,每噸原料需要設沉澱池(塘)容積1.5~1.6m3。沉澱池(塘)的凈化效果,SS去除率一般在70%左右,效果好的可達90%,BOD5的去除率可達20%~30%。

(2)化學絮凝法

直接採用自然沉澱,處理時間長,BOD5的去除率低,如果加入葯劑,採用化學混凝法,破壞膠體的穩定作用,使分散狀態的有機物脫穩、凝聚,形成聚集狀態的粗顆粒物質從水中分離出來。混凝沉澱法比物理沉澱法去除效果好,處理時間短。通過混凝可以除去分子量較大的有機物,而分子量較小的有機物可通過活性炭吸附法除去。

(3)生物處理法

澱粉生產廢水屬於髙濃度有機廢水,不含有毒物,可生化性好,因此,國內外常用的澱粉廢水處理方法是生化法,包括活性污泥法、厭氧生物法、生物膜法、生物穩定塘等。由於澱粉廢水有機物含量高,採用好氧生物法處理能耗大,處理費用高,而厭氧生物法無需供氧,處理費用低,應用廣泛。

『伍』 求知澱粉污水處理設備用什麼工藝來處理效果明顯

先預處理、再酸化,再進UASB厭氧罐,沉澱,再進OA好氧,沉澱,排放。技術已經很成熟了。

『陸』 澱粉污水產生污泥如何處理好

主要為格柵井、均化調節池、厭氧池、接觸氧化池、二沉池和消毒池。項目共設一粗一細兩道格柵,粗格柵主要攔截水中大的漂浮物,細格柵主要攔截水中較小的漂浮物;調節池主要把不同種類和不同濃度的廢水集中到一個相應的水池中使之充分混合,使廢水勻質、恆量,並減少對後續設備的沖擊負荷,也可以把大顆粒的沉砂得到沉降。廢水自提升泵由調節池進入厭氧池,在厭氧菌作用下,污水中的有機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使可生化性加強,再進入接觸氧化池,通過鼓風嚗氣,在好氧狀態下,通過微生物的作用,使廢水中有機污染物得到分解和凈化,然後經過二沉池凈化處理,活性污泥沉澱後迴流到接觸氧化區,上清液經二沉池自流至消毒池,經投加二氧化氯接觸溶解消毒,殺滅水中有害菌種後達標外排。
技新沃華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為您排解煩惱

『柒』 處理生產馬鈴薯澱粉產生的廢水

馬鈴薯主要是在我國東北地區有很多農民在種植,九月份到十月份是最佳加工時期,這幾個月氣溫很低,十月末好會有霜凍現象,氣溫已經跌落到零下,這就給馬鈴薯生產商造成了很大困擾,因為產生的廢水更是難以處理,而且給環境造成了特別大的破壞。
目前處理馬鈴薯澱粉廢水的主要方法及弊端
我國國內對這類型廢水一級處理方法還存在很多弊端,採取的工藝如下三種:(1)單純曝氣法,(2)自然處理法;(3)生物處理法。單純曝氣法由於處理成本高,停留時間長,處理效果低,而限制了它的推廣;採用自然處理法需要一定的農業灌溉用地和乾旱的氣候條件,這種方法受到很多自然因素的影響,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它的大面積推廣;生產澱粉的原料以馬鈴薯為主,馬鈴薯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溶解性懸浮的以呈膠體狀態的有機污染物,且不含有毒物質,可生化性良好有機廢水處理設備,採用生物法處理,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以馬鈴薯為原料的澱粉生產,在生產工藝,季節等方面有其自身的特點。

『捌』 污水處理接觸氧化池怎樣培菌最好

在工業廢水處理工程中常用培養活性污泥(菌種)的方法為:
1. 向好氧池注入清水(同時引入生活污水)至一定水位,並注意水溫。

2. 按風機操作規程啟動風機,鼓風。
3. 向好氧池投加經過濾的濃糞便水(當糞便水不充足時,可用化糞池和排水溝內的污泥補充。),使得污泥濃度不小於1000mg/L,BOD達到一定數值。
4. 有條件時可投加活性污泥的菌種,加快培養速度。
5. 按照活性污泥培養運行工藝對反應池進行曝氣、攪拌、沉降、排水。
6. 通過鏡檢及測定沉降比、污泥濃度,注意觀察活性污泥的增長情況。並注意觀察在線PH值、DO的數值變化,及時對工藝進行調整。
7. 測定初期水質及排水階段上清液的水質,根據進出水NH3-N、BOD、COD、NO3-、NO2-等濃度數值的變化,判斷出活性污泥的活性及優勢菌種的情況,並由此調節進水量、置換量、糞水、NH4Cl、H3PO4、CH3OH的投加量及周期內時間分布情況。
8. 注意觀察活性污泥增長情況,當通過鏡檢觀察到菌膠團大量密實出現,並能觀察到原生動物(如鍾蟲),且數量由少迅速增多時,說明污泥培養成熟,可以進生產廢水,進行馴化。
活性污泥的馴化步驟
1. 通過分析確認來水各項指標在允許范圍內,准備進水。
2. 開始進入少量生產廢水,進入量不超過馴化前 處理能力的20%。同時補充新鮮水、糞便水及NH4Cl。
3. 達到較好處理後,可增加生產廢水投加量,每次增加不超過10~20%,同時減少NH4CL投加量。且待微生物適應鞏固後再繼續增生產廢水,直至完全停加NH4Cl。同步監測出水CODcr濃度等指標,並觀察混合液污泥性狀。在污泥馴化期還要適時排放代謝產物,即泥水分離後上清液。
4. 繼續增加生產廢水投加量,直至滿負荷。滿負荷運行階段,由於池中已培養和保持了高濃度、高活性的足夠數量的活性污泥,池中曝氣後混合液的MLSS達到5000mg/1,此過程同步監測溶解氧,控制曝氣機的運行,並進行污泥的生物相鏡檢。
調試期間的監測和控制
在調試及運行過程有許多影響處理效果的因素,主要有進水CODcr濃度、pH值、溫度、溶解氧等,所以對整個系統通過感官判斷和化學分析方法進行監測是必不可少的。根據監測分析的結果對影響因素進行調整,使處理達到最佳效果。
1、溫度
溫度是影響整個工藝處理的主要環境因素,各種微生物都在特定范圍的溫度內生長。生化處理的溫度范圍在10~40℃,最佳溫度在20~30℃。任何微生物只能在一定溫度范圍內生存,在適宜的溫度范圍內可大量生長繁殖。在污泥培養時,要將它們置於最適宜溫度條件下,使微生物以最快的生長速率生長,過低或過高的溫度會使代謝速率緩慢、生長速率也緩慢,過高的溫度對微生物有致死作用。
2、pH值
微生物的生命活動、物質代謝與pH值密切相關。大多數細菌、原生動物的最適pH值為6.5~7.5,在此環境中生長繁殖最好,它們對pH值的適應范圍在4~10。而活性污泥法處理廢水的曝氣系統中,作為活性污泥的主體,菌膠團細菌在6.5~8.5的pH值條件下可產生較多粘性物質,形成良好的絮狀物。
3、營養物質
廢水中的微生物要不斷地攝取營養物質,經過分解代謝(異化作用)使復雜的高分子物質或高能化合物降解為簡單的低分子物質或低能化合物,並釋放出能量;通過合成代謝(同化作用)利用分解代謝所提供的能量和物質,轉化成自身的細胞物質;同時將產生的代謝廢物排泄到體外。
水、碳源、氮源、無機鹽及生長因素為微生物生長的條件。廢水中應按BOD5∶N∶P=100∶4∶1的比例補充氮源、含磷無機鹽,為活性污泥的培養創造良好的營養條件。
4、懸浮物質SS
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懸浮物,通過預處理懸浮物已大部分去除,但也有部分不能降解,曝氣時會形成浮渣層,但不影響系統對污水的處理。
5、溶解氧量DO
好養的生化細菌屬於好氧性的。氧對好氧微生物有兩個作用:①在呼吸作用中氧作為最終電子受體;②在醇類和不飽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中需要氧。且只有溶於水的氧(稱溶解氧)微生物才能利用。
在活性污泥的培養中,DO的供給量要根據活性污泥的結構狀況、濃度及廢水的濃度綜合考慮。具體說來,也就是通過觀察顯微鏡下活性污環保泥的結構即成熟程度,測量曝氣池混合液的濃度、監測曝氣池上清液中CODCr的變化來確定。根據經驗,在培養初期DO控制在1~2mg/l,這是因為菌膠團此時尚未形成絮狀結構,氧供應過多,使微生物代謝活動增強,營養供應不上而使污泥自身產生氧化,促使污泥老化。在污泥培養成熟期,要將DO提高到3~4mg/l左右,這樣可使污泥絮體內部微生物也能得到充足的DO,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在整個培養過程中要根據污泥培養情況逐步提高DO。
特別注意DO不能過低,DO不足,好氧微生物得不到足夠的氧,正常的生長規律將受到影響,新陳代謝能力降低,而同時對DO要求較低的微生物將應運而生,這樣正常的生化細菌培養過程將被破壞。
6、混合液MLSS濃度
微生物是生物污泥中有活性的部分,也是有機物代謝的主體,在生物處理工藝中起主要作用,而混合液污泥MLSS的數值即大概能表示活性部分的多少。對高濃度有機污水的生物處理一般均需保持較高的污泥濃度,本工程調試運行期間MLSS范圍在:4.4~5.6g/l之間,最佳值為4.8g/l左右。
7、進水CODcr濃度,進水中有機物濃度對處理影響很大。
8、污泥的生物相鏡檢
活性污泥處於不同的生長階段,各類微生物也呈現出不同的比例。細菌承擔著分解有機物的基本和基礎的代謝作用,而原生動物〈也包括後生動物〉則吞食游離細菌。污水調試運行期間出現的微生物種類繁多,有細菌、綠藻等藻類、原生動物和後生動物,原生動物有太陽蟲、蓋纖蟲、累校蟲等,後生動物出現了線蟲。調試運行後期混合液中固著型纖毛蟲,如累校蟲的大量存在,說明處理系統有良好的出水水質。
9、污泥指數SVI,正常運行時污泥指數在801/mg左右。

閱讀全文

與污水後生化池加澱粉作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污水廠缺氧ph值是多少 瀏覽:437
廢水中廢水量怎麼檢測 瀏覽:878
如何提取廢水中的苯酚 瀏覽:680
污水處理預曝氣調節池 瀏覽:247
污水處理行業稅率 瀏覽:709
水垢分散劑配方 瀏覽:499
蒸餾法測乙醇加水為什麼 瀏覽:779
凈水器為什麼要用飲水機燒水 瀏覽:295
大魚缸水垢怎麼清理 瀏覽:703
有樹脂腔的中葯 瀏覽:696
什麼情況下原生質層相當於半透膜 瀏覽:815
跑步軌跡過濾演算法 瀏覽:572
學生用飲水機用什麼消毒 瀏覽:83
水處理工業臭氧機 瀏覽:289
過濾嘴掉色怎麼回事 瀏覽:800
碟管式反滲透DTRO膜原理 瀏覽:799
不用換濾芯的水凈化器怎麼用 瀏覽:184
重慶廢水處理 瀏覽:745
凈水器orp標準是多少 瀏覽:436
小米空氣凈化器不能開機怎麼辦 瀏覽: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