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基於遙感對污水治理

基於遙感對污水治理

發布時間:2024-09-24 08:25:48

Ⅰ 如何有效監管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

實時監測和預警
與以往在工業廢水的排污口安裝監控探頭不同,這套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監管系統採用物聯網技術,只需在污水處理池的排放口安裝一個流量計,就能對污水處理系統的運行狀況和治污成效進行遠程監測。環保工作人員的辦公室電腦和手機,都已經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監管系統連接,可以實時掌握全市污水處理狀況。
「每天我們登錄污水監管系統,點開流量監控模塊,就可以一目瞭然地看到每座污水處理池的狀況。」臨安市環保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藉助流量計,污水監管系統可以精確統計並儲存每座污水處理池每天、每周、每月、全年的尾水流量數據,一旦偏離系統允許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系統就會報警。比如超過最大值,說明污水管網有雨水或地下水浸入;低於最小值,那麼很可能是管網漏水或堵塞。
除了遙測排污口的流量,污水監管系統還能監控污水池電機是否正常工作。每個終端不僅安裝了電磁流量計,還同時安裝了COD水質分析儀,可以全面獲悉終端實時的處理池信息、流量曲線走勢、處理池排放水的水質信息,可以及時判斷尾水的pH值、生物需氧量、總磷、總氮、懸浮物等排放指標是否達標,一旦停運或超標排放,系統也會報警,並且以簡訊的形式,第一時間通知相關責任人。
2 ■一張地圖統領上千點位
□想看哪裡點哪裡
1700多個農村污水處理設施遍布臨安全境,怎麼實現方便的監管?污水監管系統用一張地圖盤活了所有問題。
通過街鎮方案進入區域地圖,點擊任何一個鎮區域,馬上可以獲悉當地的污水治理情況,並可對水質信息、水流量走勢、處理池信息、設備工作狀態信息等各種監管信息實時查看和監管。
繼續點擊地圖中的某個村,全村污水管網的布局、線路、走向、處理終端的具體位置、採用何種處理模式,以及凈污的工藝流程等,都清晰可見。點擊管網圖,還可獲悉污水處理池以及監控終端在管網中的具體部署位置。「無論哪個污水處理終端發生狀況,我們都可以及時掌握、及時處理。」臨安市環保局的工作人員表示。
記者隨手點擊一個編號為05009的處理池,看到一組信息:日
處理污水量25噸,總容積65立方米,處理工藝是微動力,建設地址是臨安市板橋鎮蔥坑村林家頭,處理流程是污水——格柵——集水沉澱——厭氧處理——好氧處理——厭氧處理——沉澱——排放。下方是污水流量曲線圖。
「這一系統不僅可以為主管部門運維污水處理設施提供參考服務,也可以為污水治理工程提供考核匯總數據。」臨安市環保局副局長金輝表示。
3 ■建設與管護並重
□全面推廣污水監管系統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三分建設、七分管護』」,金輝說:「由於面廣量大,下一步我們將積極依託數字化服務網路系統和監控平台,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出水水質的監管,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時進一步落實技術人員加強對數字化網路系統平台的監管。」
目前,污水監管系統已對臨安19個行政村的生活污水處置和排放情況實施遙測監管。臨安市「五水共治」辦公室相關部門負責人透露,下一步,臨安將在全市農村地區陸續推廣普及污水監管系統,確保全市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得好,還要真正用得上。
下一步,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臨安市將全面運用「互聯網+智能遙感」、雲計算等信息技術,建立數字化服務網路系統和監控平台,重點對日處理能力30噸(含)以上、受益農戶在100戶(含)以上和位於飲用水水源地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運行狀況進行在線監控,實時掌握污水治理設施的進出水量、出水水質、電機運作時間、耗電量等數據,以監控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的運維管理工作。

Ⅱ 海洋污染如何治理

油輪遇難出事故、航船排出殘油以及海上採油井漏油,都會造成海洋污染,其污染的嚴重性令世人擔憂。現在世界上防污染的兩個主要措施:一是進行檢查,及時報告,制定應急計劃,提倡相互合作;二是緊急處理污染物。為了緊急處理污染物,各國想方設法製造各種海上「清潔」船。
1984年在中東阿拉伯海灣清理油田時,美國用了海上浮油回收船,每小時可回收300噸浮油。這種船很有趣,沒有船尾,而是在船尾的位置安裝上一個叉型斜檔板。當回收船航行到目的地時,以船尾的叉型斜檔板當頭,反向航行,叉型檔板就把海面上的浮油匯攏起來,再由船上的泵把浮油抽到儲油艙內。
挪威開發的一種船,拖一個細長的圓形軟體容器,船側面有圍欄,當船在海上航行時,圍欄把浮油圍住,將油和水收集起來,並把油與水分離開,檢查純度之後,用泵打入袋內運走,以便處理。現在已有斯堪的納維亞、馬來西亞、新加坡、台灣等國家和地區使用。
日本兩家公司用3年時間花1億日元開發出圍欄式的回收浮油設備:用圍欄把浮油圍住,吸油嘴放在欄內,用泵把總輸油管抽成低壓,於是浮油就被吸入管內,流到儲油罐中。
德國的污油回收船是雙體船,長35米,寬18米。雙體船是將兩個大小相同的單體船用同一個甲板和上層建築聯接成一個整體。回收船的兩個單體船之間距離10米,在這中間安一個格篩,由它把浮油回收起來,每小時可回收600立方米的浮油。

Ⅲ 金海岸污水橫流,海洋生態還能挽救嗎

我國海洋面積廣闊,海域面積達 473 萬平方千米,廣闊的領土和漁場使我國在海洋資源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但同時,由於具體的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措施需要因地制宜,這也大大增加了我國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難度。近日,湛江一養殖場廢水直排大海 ,污水橫流惡臭難聞, 金海岸成黑沙灘。

其次,提高海洋生態的監測水平。對於污染事件的發生,重要的是監管不力。總的來說,我國的海洋環境監測還不足以完成海岸、海洋和空氣的三維監測和監測能力。因此,我國應盡快建立以航空遙感為主要手段的監測監測網路,實現我國管轄海域的全覆蓋;積極開展海洋溢油、赤潮、綠潮等海洋污染事件的實時監測取證工作。及時發布相關預報和警報;增加時空監測頻率,發展遠海監測能力,實現對中國整個海洋和海岸的全面監測。

Ⅳ 環境檢測包含哪些檢測內容

環境監測的過程分為抄:接受任務、現場調查和收集資料、監測計劃設計、優化布點、樣品採集、樣品運輸和保存、樣品預處理、分析測試、數據處理、綜合評價等環節。

環境監測是間斷或連續地測定環境中污染物的濃度,觀察、分析其變化和對環境影響的過程。目的:准確、及時、全面地反映環境質量現狀及發展趨勢,為環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環境規劃等提供科學依據。

(4)基於遙感對污水治理擴展閱讀

環境監測報告內容一般的內容包括:

報告標題及其他標志;監測性質(委託、監督等);報告編制單位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編制時間,采樣(監測)現場的地點(必要時)委託單位或受檢單位名稱、地址、聯系方式;報告統一編號(唯一性標志),總頁數和頁碼;監測目的、監測依據(依據的文件名和編號)。

Ⅳ 張家界市國土資源現狀航空遙感調查

13.2.1 用地現狀分類及評價

(一)用地現狀分類

開展城市用地現狀調查和編制城市用地現狀圖的基本依據是城市用地現狀分類,而該分類是否科學、合理,直接關繫到城市用地現狀調查的結果及其相關資料的使用價值。本次城市用地調查執行了國家頒布的GBJ137-90,即「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准」,擬定了如下分類原則:

(1)城市用地分類以適合城市規劃的需要為前提,以科學地反映各類用地性質及結構為目標,並以土地的現狀用途、使用性質為依據進行分類確定級別。

(2)根據有關標准級別分類的含義和從屬關系依次建立大類、中類、小類等三個層次的分類體系。

(3)城市用地分類採用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數字混合型代號,大類採用英文字母表示,中類、小類以阿拉伯數字表示在大類英文字母右下角。

(4)城市用地分類和代號執行GBJ137-90中的「表2-0-5」的規定。

根據張家界市用地現狀分類原則和用地類別的遙感解譯標志,以GBJ137-90為准則,採用三級分類和統一編碼,最終確定出一級10個大類、二級37個中類、三級9個小類(表略)。

(二)建設用地及用地結構評價

(1)建設用地評價

運用計算機統計,並對照GBJ137-90第4-2-1條規劃人均單項建設指標,張家界市建設用地情況為:人均居住用地46.38 m2/人超過指標(18.0~28.0 m2/人);人均工業用地3.60 m2/人小於指標(10.0~25.0 m2/人);人均道路廣場用地7.73 m2/人符合指標(7.0~15.0 m2/人);人均公共綠地用地5.37 m2/人小於指標(≥7.0m2/人)。

(2)用地結構評價

居住用地:居住用地面積293.5公頃,占建成區面積的47.60%,居住用地在城市用地佔據首位,超過了居住用地佔建設用地20%~32%的國家標准。居住用地中的三、四類居住用地合計面積為264.7公頃,占居住用地面積的90.19%。從人均居住用地計算為39 m2/人,用地指標高,但由於多數為低層建築,使得實際居住用地利用率不高,人均住房面積較低,因此建議市有關管理部門今後應適當建設多層單元式住宅。

工業用地:張家界市的主要工廠分布在城南,包括人造板廠、化工廠、水泥廠、化工二廠、造紙廠等。該市春、夏兩季主導風向為東南風,此時工廠排放的煙塵對市區影響較大;秋、冬兩季主導風向轉為西北風,此時城南部的工廠對市區影響較小,影響市區的是城區生活煙囪排放的煙塵。該市工業用地面積為22.8公頃,占建成區的3.69%,未超過國家規定的15%~25%的標准。

道路廣場用地:該市道路廣場用地面積為48.9公頃,占建成區面積的7.94%,基本達到了國家標准中道路廣場用地佔建成用地8%~15%的標准下界。城區道路呈格子狀分布,以環城路和主幹道為框架,次幹道為網路,總體構成了縱橫交織較為發達的公路交通體系。

綠地:該市綠地面積為50.0公頃,占建成區面積的8.10%,已達到了綠地應占建設用地8%~15%的國家標准。該市四面環山,開辟綠地場所迴旋餘地充足,伴隨該市風景旅遊業的發展和城區范圍的外擴,城市綠化及綠地建設將會迅速推進。

土地利用率:該市未能利用的土地面積為66.9公頃,占調查區總面積5.2%。未利用的土地中主要為澧水岸邊的斜坡地和局部灰岩裸地。調查區中含有已利用土地佔94.8%,所以張家界市的土地利用率較高。

13.2.2 大氣及地表水污染

(一)大氣污染源——煙囪

航攝控制的建成區范圍共解譯出水泥和磚砌結構煙囪13座(表13-1),其中工業煙囪9座,生活煙囪4座。本市分布煙囪的數量雖然不多,但由於市區范圍小,又均在航攝控制的建成區范圍內,故其排放出的廢氣對市區空氣質量影響較大。

表13-1 張家界市主要大氣污染源及廢氣排放量表

(二)污水排放口及污水流

通過航片解譯、資料收集和外業調查獲知,城區內確定了下列污水排放口和水體污染帶。

(1)甘溪河兩側排污口:位於圖區西南側外圍2 km處的仙人溪水庫北部的甘溪河兩旁,造紙廠、化工廠等多家單位的污水排放處構成的排污口群,主要向甘溪河中排放工業廢水,年排放量為60萬噸,主要污染物為化學需氧量(COD)和懸浮物。

(2)張家界鐵路沿線排污口:位於城區南部沿焦柳鐵路北側分布的張家界化工廠、張家界人造板廠、張家界南站(火車)等單位的排污渠構成了排污口群,以工業廢水為主通過排污渠在鷺鷥灣處流入澧水,年排放量為30萬噸,主要污染物為懸浮物和鎘。

(3)西門溪污水流:西門溪的明水流段在航片上顯示寬3~5 m的褐色和墨綠色彎曲的帶狀影像,顯然為污染水體的特徵。實際上該小河已變成城區的1條排污溝。小河內被排放了生活廢水和一部分工業廢水,每年通過西門溪入河口排入澧水的廢水達450萬噸,主要污染物是化學需氧量(COD)和懸浮物等。排入的廢水在靠近北岸的澧水水體中形成寬10~15 m,長度大於150 m的舌狀污染流,航片上顯示為灰色的條帶。

(4)東門溪污水流:東門溪水體在航片上呈墨綠色、灰綠色等深色彩,表明其為一條污水流。主要為城區排入的生活廢水和工業廢水,每年排放入澧水的廢水300萬噸,主要污染物為化學需氧量(COD)和懸浮物。東門溪排入的污水在澧水近岸處形成一條寬10~20 m,長達100 m的污染帶(航片上呈灰色、褐綠色條帶)。

13.2.3 綠地分類及綠化覆蓋率

(一)綠地分類及綠化現狀

根據建設部城建[1993]784號文《城市綠化規劃建設規定》和城市內具體存在的綠地種類、分布,將張家界市內綠地劃分為7類,並通過對張家界市綠化現狀遙感解譯和外業調查,確定了該市7類綠地的各自面積及其合計面積(表略)。

(1)公共綠地(GN1):面向公眾開放的公園、小游園、街頭綠地等和其范圍內的水域。

(2)單位附屬綠地(GN2):工廠、機關、學校、醫院、部隊等單位和公用設施附設的綠化用地。

(3)居住區綠地(GN3):除去區級公園、行道樹以外的居住區范圍的綠化用地。

(4)生產綠地(GN4):為城市綠化生產苗木、草皮、花卉和種子的圃地。

(5)防護綠地(GN5):用於隔離、衛生和安全的林帶及綠地

(6)風景林地(GN6):城市內依託自然地貌,美化和改善環境的林地。

(7)道路綠化用地(GN7):城市內林蔭道綠化及行道樹樹冠垂直投影覆蓋的用地。

張家界市天然彩色航空攝影控制綠化圖斑總面積為783.75 hm2,綠地面積總和為136.90 hm2。各類型綠地按其所佔的比例排列順序為:單位附屬綠地GN2(41.7%),公共綠地GN1(24.8%),居住區綠地GN3(23.0%),道路綠化用地GN7(4.1%),風景綠地GN6(2.5%),防護綠地GN5(2.4%),生產綠地GN4(1.6%)。

(二)綠化覆蓋率

通過對各綠化圖斑面積和綠化覆蓋面積的計算後,分別歸類統計出該范圍八級綠化覆蓋率各包括的圖斑數、綠地面積、圖斑面積(表13-2)。根據此表綠化分級中包括圖斑數量及分布,編製成湖南省張家界市綠化現狀遙感解譯圖。

根據建設部建城[1993]84號文件關於城市綠化現狀統計指標規定,對城市綠化覆蓋率、城市綠地率和人均公共綠地等三項指標在建成區的航攝控制范圍內予以計算。

通過城市建成區綠化現狀的調查和有關數據統計的結果與國家城市綠化標准對比分析,作出如下評價:人均公共綠地21.63m2/人,達到並超過了國家標准(10 m2/人);而綠化覆蓋率為17.47%,與國家標准(30%)尚有一定差距。

表13-2 張家界市綠化分級及綠地、圖斑面積統計表

13.2.4 構造活動及穩定性分區

(一)新構造及地震活動

(1)新構造活動:據區域資料,推測挽近以來,本區在總體隆升和北東—南西向的擠壓應力場作用下,使早期斷裂重新活動,以張性、張扭性為主,其中的王家界—古老灣斷裂帶活動最為顯著。該斷裂帶呈北東東向橫貫圖區,為花垣—大庸—慈利斷裂帶的中段部分,是中生代以來長期活動的斷裂帶。該斷裂帶也是省內一個重要的熱流值高異常及新構造活動帶,沿該斷裂帶分布的溫泉多達11處。

據野外觀察,該斷裂帶新生代以來活動跡象明顯,地貌宏觀上呈一塹壕式裂谷,走向北東東70°,總斷距西大東小,西邊大於2800 m,東邊在1000 m以下,具掀斜性質。微觀地貌上看,小沖溝沿著斷裂帶內的次級破裂面發育。在露頭上見主斷面及次級破裂面上有寬度不等的斷層泥,其中的片狀,條帶狀碎屑具輕微的定向排列,說明新生代以來該斷裂帶仍在活動,同時又有間歇性的反彈。

(2)地震活動:據史料記載:花垣、永順、大庸及慈利一帶1604年以來曾發生過18次地震。圖區位於該地帶中部,歷史上發生過或被波及的地震12次,大部分為無感地震,只有二次為有感地震。最大的一次於1786年12月28日發生於大庸(今張家界市),其烈度為6度,震級為5.1級,造成山崩地裂,河水堵塞而逆流數十里。圖區地震為構造地震,震源為花垣—大庸—慈利北東東向斷裂帶(即王家界—古老灣斷裂)。該斷裂帶挽近活動頻繁,根據有關部門資料,圖區的張家界市定為6級地震烈度區。

(二)穩定性分區

穩定性評價的主要因素有:

(1)構造穩定性:主要表現為斷裂構造現今活動的強度及其與地震活動頻度的關系;

(2)岩體土體的穩定性:主要指基岩岩性特徵和鬆散沉積物粒度、膠結特徵;

(3)地面穩定性:主要指岩石風化、剝蝕作用、水土流失、崩塌和滑坡等。

構造穩定性是確定穩定性的主要因素,是一級穩定性分區的主要依據,只有在構造穩定性相同情況下,後兩者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上升為重要因素。

從區域地質構造背景分析,本區位於湘西北地體中部,以花垣—大庸深大斷裂(王家界-古老灣斷裂帶為其一段)為界,把本區分為侏羅山式褶皺變形區與加里東褶皺逆沖變形區,而王家界-古老灣斷裂帶是中生代以來長期活動的斷裂帶,因此依據穩定性分區因素和評價原則,把本區分為三個區:(Ⅰ)次穩定區;(Ⅱ)較穩定區;(Ⅲ)穩定區。

13.2.5 機動車及非機動車交通流量

(一)機動車交通流量

通過航片量測與計算道路中機動車,確定了張家界市 13 條主、次幹道路機動車日(10∶00~15∶00)雙向平均流量和張家界市14 個交叉路口機動車日(10∶00~15∶00)雙向流量(表13-3)。編制了湖南省張家界市交通流量遙感解譯圖。

表13-3 張家界市主要交叉路口機動車雙向流量統計表

(二)非機動車交通流量

通過航片道路非機動車量測、計算檢驗確定了張家界市城區內13 條主、次幹道非機動車日(10∶00~15∶00)雙向平均流量和14個交叉路口非機動車日(10∶00~15∶00)雙向流量(表13-4)。

13.2.6 建築密度分級及類型

(一)建築密度分級

根據解譯和計算,可將張家界市建築密度劃分為7個級別。根據計算機視屏解譯並與同類「樣本區」建築密度對比,計算出各類圖斑的建築密度(表13-5)。

表13-4 張家界市主要交叉路口非機動車日雙向流量統計表

表13-5 張家界市建築密度圖斑百分比統計表

(二)建築密度類型

(1)高密度建築區:主要指建築密度>50%的區域(或圖斑),該類建築區總面積132.40 hm2,占圖區總建築區面積的19.80%,主要分布在沿澧水河兩岸的居住區和城北山前居住區。這類建築區多為低層舊式建築,容積率小,建築物之間間距小,道路狹窄,基礎設施較差,除保留一部分有文物、旅遊價值的體現民族風格特色舊建築區外,應逐步地將其改造或規劃重建,以充分利用城市土地資源,提高建築容積率,改善城市環境。其建設要體現沿河風光帶的風貌。

(2)中等密度建築區:主要指建築密度為25.01%~50.00%的區域(或圖斑),面積為292.81 hm2,占圖區總建築面積的43.80%。該類建築區主要分布在圖區北部主城區和南部鐵路沿線,是經過正規規劃設計建設的建築區,主要為機關、學校、工廠和商業以及新式居住區,以低中層建築為主,亦有新近建設的高層建築,其布局較為合理,設施較全,環境也較好,是現今張家界市的主體建築區,經濟、文化的主要載體群。

(3)低密度建築區:建築密度<25.00%的區域(或圖斑),總面積243.32 hm2,占圖區建築區總面積的36.40%。其主要為城區公園、澧水河南的市政府所在地南庄坪開發區、民航避暑山莊、南部散落民居住宅等。該類之中的建設新區,代表著張家界市建築的發展和未來,從遙感圖像可以看出,這是一些以全新的概念規劃設計的小區。如南庄坪新區,已經建築了整齊寬闊的高等級水泥路網,其小區輪廓已顯端倪。南部還有大片現為耕田菜地魚池的零建築區,現為城市蔬菜供應基地,如考慮基地外移,加上村莊社區規劃改造,將可為市區擴展提供大片建築用地。

13.2.7 城市旅遊資源開發

張家界市不但有武陵源和天子山砂岩峰林風景等極其豐富的自然旅遊資源,從遙感調查成果可以看出,張家界城區也蘊藏著豐富的旅遊資源,主要是以歷史的、近代的、現代的人文景觀為特色的旅遊資源。

張家界因旅遊而建市,也靠旅遊開發而興市。建市以來,市委市政府制定了「旅遊帶動戰略」,朝著「把張家界建設成為國內外知名的旅遊勝地」(江澤民,1995年3月28日)的目標,加強了規劃,加大了對外開放力度,逐漸地把旅遊資源優勢轉化成旅遊經濟優勢。在城區主要是加大了旅遊設施投入和建設,完成火車站、荷花機場、澧水新二橋等重點工程項目的建設,發展電訊廣播電視等信息產業,道路交通綠化等市政建設也迅速得到改善,健全了旅遊機構,興辦了旅遊教育,新建了一批旅遊賓館和商場,生態環境也得到治理和保護。這一切,極大地增強了張家界市城區的旅遊中心的功能和作用。

城區內的主要旅遊資源,有的已經得到保護和開發,如著名的普光禪寺、湘鄂川黔蘇區紀念館等,已成為人們必觀之地。但是另一些資源則可能還未進入規劃之列,尚有待開發。

(1)關於古城牆:據五十年代航空照片顯示,反映張家界歷史和極具旅遊價值的古城牆在解放後仍保存完整,可惜在以後的城建過程中將其拆除,建成了現在的城牆路。在我們此次調查中,發現其東南段一角尚存,因此建議:①這一段古城牆,應由文物保護部門進行保護,不準再予損壞;②組織有關部門進行勘察、規劃、立項開發,恢復古城牆原貌;③在城牆上建一座反映張家界古城風貌的樓閣。

此項目如能開發,相信會給張家界的城市旅遊增添一道新風景,增加一份古城韻。

(2)關於南正街、沿河街:近河的南正街、沿河街一帶仍完整地保留著民居老宅和舊商鋪,它過去曾是繁華的商業中心,是具古城風貌特色的地方。建議將這一古商業街按明清古風樣式統一規劃、整修,恢復古街原貌。在此經營者可著土家族、白族、苗族等民族服飾,可營建戲院、茶館作為大庸陽戲、儺願戲、圍鼓、擺手舞、刺綉、挑花、剪紙等民俗風情表演的場地。南正街、沿河街的古街原貌一旦恢復建成,必然成為張家界市城區的又一旅遊熱點。

(3)關於天門洞特技飛行表演賽:「99」張家界特技飛行表演在國內外引起了巨大的轟動效應,特飛賽帶給人們的是對旅遊資源開發的新思路、新形式、新內容。

其一,這是一次由張家界黃龍洞旅遊公司投資承辦的活動,改變了以往全由政府大包大攬的做法,這種組織方式在全省是首創,為今後類似的大型活動提供了一條新的思路。

其二,將機場優越的飛行條件與天門洞奇特的自然條件巧妙地組合在一起,成功地舉辦了飛行探險表演,這充分證明在實現旅遊資源的優化配置集成組合方面,群眾中蘊藏著無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其三,特飛賽時間的選擇也是值得稱贊的。正值旅遊淡季,此舉將遊客從四面八方吸引到張家界來,形成新的旅遊熱潮。這次活動啟示人們,如何突破氣候條件的限制,充分開發利用資源,使這里的旅遊事業四季興旺。

13.2.8 歷史變遷中的張家界市

(一)20世紀50年代大庸縣城

1958年航攝得到解放後大庸縣城(永定鎮)第一份遙感圖像,它真實地記錄了解放初期縣城的變化面貌。從圖像上可以看出,清代古城牆仍完整保存,城區保留了古城池和沿澧水河北岸商業區組成的基本建築格局。新的變化是拓修了道路和修建了政府辦公樓等一批基礎設施,建築面積擴大了0.54 km2。對外交通運輸仍以澧水航運為主(1951年修建了南門大碼頭)。1953年永順至大庸公路通車(通吉首、永順)。

(二)20世紀80年代初大庸縣城

1980年航攝的第二份遙感圖像,顯示縣城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

交通狀況變化:1978年焦柳鐵路呈近東西向通過縣城南面,設大庸南站和大庸北站,帶動了站區和城區建設。大庸南站是以貨運為主的客貨混合站,為湘、鄂、川、黔四省邊區貨物集散點,形成了以鐵路為主的運輸格局。

城市建設的發展:1978年古城牆大部分被拆除,沿西北段改建城牆路。1980 年重建的南北向街道有南正街、人民路、教場路、北正街、大橋路等,東西向的街道有A龍路、解放路、天門路、崇文路等。改擴建街道總長度達 8160 m,街道寬 20~25 m,道路面積255.5畝,合17 hm2。城區向東西兩個方向擴展,澧水南部以南、北兩火車站為中心出現新的建築群,建築物已經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城區建築面積已達1.29 km2 ,人口數已達26173人。

(三)現今的張家界市

採用微型超低空航空遙感技術所獲得的張家界市天然彩色影像圖,是張家界市歷史上第三份航空遙感資料,它詳盡反映了今日張家界市的新面貌、新景象。

城區范圍快速拓展: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區范圍急劇擴大,人口大量增加。據本課題用地現狀遙感調查統計資料,成圖范圍的建成區面積為6.16 km2,建成區面積是1980年的4.78倍,1954年的11.41倍,解放前的18.12倍。建成區人口為6.33萬人。

城市建設飛速發展:新建市委大院、市政府辦公大樓及市建委、交管等市直機關大樓;新建了張家界荷花機場,張家界火車站;新建了武陵高等專科學校等一批文化教育設施;新建了一批工廠;新建了一批道路、橋梁,如子午路(為一級瀝青路)、陵園路、教場路、機場路和澧水觀音大橋等;新建了一大批旅遊賓館,商貿大樓、農貿市場,旅遊管理、旅遊服務機構;新建了多個居住小區和現代樣式的住宿樓。

經過短短十餘年的建設,現今張家界市城區已成為一個具有一定規模、管理機構健全、有較發達的現代化交通、城市公用設施配套的現代化旅遊中心。

13.2.9 張家界市建成區規劃建議

本項目開展城市環境與資源遙感調查的最終目的之一是為市政府決策部門制定今後城市建設規劃提供科學依據。當前張家界市規劃設計應首先考慮的問題可概括如下:

興建二類居住區,澧水污染急治理;

拓寬城北環形路,建設防洪水泥堤;

栽樹種草綠化市,加速建築開發區;

變遷歷史須繼承,創建旅遊新內容;

建立遙感監測站,駛入信息快車道。

具體規劃建議歸結為下列9條:

(1)改造城區的三、四類居住用地,建造以中層樓為主的二類居住用地,進而建設環境優美和配套設施齊全的居住小區。

(2)先期治理地表水污染,嚴禁向澧水及其支流排放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疏通河道,建設游泳場,使城區范圍的澧水河段成為游樂性的沙灘、水域。同時,應逐步改造居民生產、生活燃料能源結構,治理人為大氣污染。

(3)對於橫貫城區的澧水,應完善其防洪堤壩建設,城區范圍的澧水兩岸應全部改土堤為水泥堤,此為防洪減災的重要舉措。

(4)在建設城區交通體系中,首先應擴建城北由子午路、陵園路(北段)、A龍路、天門路(西段)等組成的三角形環線。該環線的北線、東線已是高等級路面,施工擴寬西南線的天門路、A龍路即可完成環線建設。環線的建成既緩解了城區交通壓力,又造就了進入城區的第一道靚麗風景線。

(5)開發城區的北、西、南部,沿城區邊緣地帶栽種風景林木,建設森林公園;對城區主幹道街道補種行道樹,增加綠地、綠籬和綠島;在澧水兩岸建設沿江綠化風光帶。使張家界市成為名副其實的綠色生態城。

(6)改造城區內高密度的低層舊式建築,擴展中密度區的規劃性中層為主的建築,加速建設低密度區的南庄坪開發區。另外,張家界市建成區的擴展和開發地段皆處於「次穩定區」范圍,所以新區建設的建築設計應考慮抗震因素。

(7)城市歷史早期建築物的古城牆和古商業街是寶貴的歷史遺產,應繼承、保護、開發,使古城、古街煥發「青春」,成為新的旅遊熱點。提升城市歷史文化品位,使「人文景觀」和「天然景觀」兩種旅遊資源,交相輝映,融為一體。

(8)張家界特技飛行表演給城市旅遊資源開發提供了新思路,因此建議在開展風景旅遊的同時,多舉辦形式新穎、豐富多彩的旅遊活動,以加速發展城市旅遊事業。

(9)「三S(RS、GIS、GPS)」技術的「城市環境資源遙感監測系統」建設列入數字化張家界市建設規劃,使張家界市旅遊經濟及社會發展駛入新世紀信息公路的快車道。

Ⅵ 關於水污染的幾個問題

沒有食物,我們可以存活幾周,但是沒有水,我們幾天後就會死於脫水,我們身體三分之二多的部分是水,但大多數人卻並不清楚喝水的重要性。
水是生命之源,健康之本。醫學研究證明,胎兒時期體內有90%的水份,成年人體內有70%的水分,年老時水份降為60%以下,縱觀人體的一生,是喪失30%水份的過程,這就是醫學上所說的: 「乾燥是老化的主要表現」,生命最基本的活動一新陳代謝也要通過水的運動來實現,各種人體所齋要的營養物質、蛋白質、脂肪等,最終也要深溶於水才能被血液運送,被組織吸收。各內臟器官也有700%--80%由水構成。
從大的范圍來說:
水是工業生產中必不可少的一種原料,許多工業生產都要以水為載體和介質。農業生產更離不開水。
我國的現狀是人均水資源的擁有量是很低的,我國屬於水資源缺乏國家。而我國的水資源分布又呈南多北少的不均衡的狀態。因此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是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
如何保護水節約用水?從個人來說,生活中要注意點滴之處,做到人走水關,洗手時水開小點,要做到一水多用,比如用洗菜的水沖馬桶等等。
從國家的角度來說,要大力宣傳水的重要性,大力推廣節水的產品,比如節水龍頭節水馬桶等。要增加對污水處理的投入,加大對水污染的監管等等。
我國水資源短缺,人均佔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 1 /4,而且時空分布極不平衡,水資源有效利用率低,跑、冒、滴、漏現象普遍,水資源浪費嚴重。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城市用水量和廢水量不斷增加,造成城市水源水量日益不足,水資源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而且水質的污染也日趨嚴重,使原來具有良好水質的新鮮水供應受到限制。待開發的新鮮水源離集中供水點距離較遠,一次性投資費用高昂,這樣,一些缺水地區無力擴大供水能力,嚴重製約我國的經濟發展。

為了解決日益突出的水資源供需矛盾,一方面需要節約利用有限的水資源,另一方面更應積極推進污水的回收利用技術,走水資源利用的可持續發展道路。中水回用技術正是符合這一目標的技術,它有著投資省、見效快、運營成本低的特點。同時,城市污水的穩定來源和充足水量又為這一技術的實踐推廣提供了保證。經實踐證明,中水回用是一項行之有效的節水技術。這一技術的廣泛推廣,節約了寶貴的水資源,緩和了城市水資源的供需矛盾,減少了城市排水系統的負擔,控制了水污染,保護了生態環境,具有重要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並可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
水環境惡化的趨勢也沒有得到有效的遏制。全國水土流失面積367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38%。全國近一半河段和九成的城市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環境的惡化,破壞了生態系統,進一步加劇了水資源緊缺的矛盾。隨著我國人口的增加,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我國水資源形勢將更為嚴峻,以水資源緊張、水污染嚴重和洪澇災害為特徵的水危機已經成為我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成為實現新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具有基礎性、全局性和戰略性的重大問題。
值得警惕的是,中國近年來水污染事故頻發,特別是去年以來,太湖、巢湖、滇池相繼大規模暴發藍藻,一些重要的飲用水源受到污染,嚴重影響群眾的生產生活和社會穩定。
我國有82%的人飲用淺井和江河水,其中水質污染嚴懲細菌超過衛生標準的佔75%,受到有機物污染的飲用水人口約1.6億。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自來水是安全衛生的。但是,因為水污染,如今的自來水已不能算是衛生的了。一項調查顯示,在全世界自來水中,測出的化學污染物有2221種之多,其中有些確認為致癌物或促癌物。從自來水的飲用標准看,我國尚處於較低水平,自來水目前僅能採用沉澱、過濾、加氯消毒等方法,將江河水或地下水簡單加工成可飲用水。自來水加氯可有效殺除病菌,同時也會產生較多的鹵代烴化合物,這些含氯有機物的含量成倍增加,是引起人類患各種胃腸癌的最大根源。目前,城市污染的成分十分復雜,受污染的水域中除重金屬外,還含有甚多農葯、化肥、洗滌劑等有害殘留物,即使是把自來水煮沸了,上述殘留物仍驅之不去,而煮沸水中增加了有害物的濃度,降低了有益於人體健康的溶解氧的含量,而且也使亞硝酸鹽與三氯甲烷等致癌物增加,因此,飲用開水的安全系數也是不高的。據最新資料透露,目前我國主要大城市只有23%的居民飲用水符合衛生標准,小城鎮和農村飲用水合格率更低。水污染防治當務之急,應確保飲用水合格。為此應加大水污染監控力度,設立供水水源地保護區。
--寫在6.5世界環境日
1972年6月5日~16日,聯合國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了人類環境會議。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圍內研究保護人類環境的會議。這次會議提出了響遍世界的環境保護口號:只有一個地球!會議形成並公布了著名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宣言》(Declaration of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Human Environment),簡稱《人類環境宣言》)和具有109條建議的保護全球環境的"行動計劃",呼籲各國政府和人民為維護和改善人類環境,造福全體人民,造福子孫後代而共同努力。從1972年開始,每年的6月5日為"世界環境日"。
2003年世界環境日主題"水--二十億人生命之所系"。這一主題旨在號召每個人行動起來,共同保護地球上最珍貴的生存資源--水。根據聯合國在今年3月16日"第三屆水資源論壇大會"召開之前發表的最新報告(《世界水資源開發報告》)對180個國家和地區的水資源豐富狀況做出排名,中國以平均每人每年擁有近2260立方米用水統計數字排在第128位。按正常需要和不超采地下水,我國年缺水總量約為300~400億立方米。每年農田受旱面積700~2000萬公頃。全國669座城市中有400座供水不足,110座嚴重缺水。與此同時,水污染使水資源短缺問題變得更為突出,全國因污染不能飲用的地表水占監測水體的40%,流經城市的河段78%失去飲用水源價值。即使在南方城市,因污染導致的缺水量也占這些城市總缺水量的60%以上。合理利用水資源、切實保護水環境意義重大。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式,珍惜水、節約水、保護水刻不容緩。在國家要以完備的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法律體系為保障,促進政府、用水單位和公眾的共同參與,通過法律、行政、經濟、技術和工程等措施,結合社會經濟結構的調整,實現全社會在生產和消費用水上的高效合理,保持區域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在水資源管理部門要結合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建立基於水功能區達標的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體系,對原有污染源排污量進行等量削減;積極推行清潔生產;加快生活污染治理設施建設的速度,各司其職、團結合作、共同保護和管理水資源;在用水單位,要盡快實施清潔生產,切實保證"三同時"的貫徹落實,對廢污水作到依法按標准排放,並積極探索和運用削減廢污水排放量的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作為公民要在生活和生產過程中貫穿對水資源的節約和保護意識,從一點一滴做起、從自我做起,以實際行動節約和保護有限的水資源。
願我們通過今年的"世界環境日"主題,成為推動可持續發展和公平發展的積極行動者,使我們的祖國擁有一個安全而繁榮的未來。
人類對環境的保護歸根結底是基於保護地球上日益枯竭的資源,保護人類生存發展的最起碼條件——保護水資源首當其沖。下面筆者就現代生產和生活中如何保護水資源談一些粗淺的認識。

首先,要樹立惜水意識,開展水資源警示教育。長期以來,大多數人們普遍認為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聚寶盆」,使用中揮霍浪費,不知道自覺珍[被屏蔽廣告]惜。其實,地球上水資源並不是用之不盡的,尤其是我國的人均水資源量並不豐富,地區分布也不均勻,而且年內變化莫測,年際差別很大,再加上污染嚴重,造成水資源更加緊缺的狀況,黃河水多處多次斷流就是生動體現。國家啟動「引黃工程」、「南水北調」等水資源利用課題,目的是解決部分地區水資源短缺問題,但更應引起我們深思:黃河水枯竭時到哪裡「引黃」?南方水污染了如何「北調」?所以說,人們一定要建立起水資源危機意識,把節約水資源作為我們自覺的行為准則,採取多種形式進行水資源警示教育。

其次,必須合理開發水資源,避免水資源破壞。水資源的開發包括地表水資源開發和地下水資源開發。水資源屬於國家所用,因此,生產和生活用水的開發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的有關規定,作到全面規劃,統籌兼顧。在開采地下水的時候,由於各含水層的水質差異較大,應當分層開采;對已受污染的潛水和承壓水不得混合開采;對揭露和穿透水層的勘探工程,必須按照有關規定嚴格做好分層止水和封孔工作,有效防止水資源污染,保證水體自身持續發展。

現代水利工程,如防洪、發電、航運、灌溉、養殖供水等在發揮一種或多種經濟效益的同時,對工程所在地、上下游、河口乃至整個流域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都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也可能造成一定范圍內水資源破壞,因此,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許多國家對水利工程進行環境評價。我國要求在水利工程可行性研究階段即進行環境評價,大型工程和一般中型工程要編寫環境影響報告,對環境影響較小的中型工程和小型工程要編寫環境影響評價表。另外,一些采礦行業對水資源的破壞不容忽視,如煤炭開采中每采一噸煤要排漏0.88立方米水,按我省年採煤3億噸計算,每年僅因採煤損失地下水資源高達2.5億立方米,並對地下水體地質構造造成極大的破壞。又如,無限度的亂砍亂伐,造成植被嚴重破壞,對水土保濕及水資源的地表埋藏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第三,提高水資源利用率,減少水資源浪費。有效節水的關鍵在於利用「中水」,實現水資源重復利用。如果中水利用能在全社會范圍內通行,不僅能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又能令社會形成一種珍惜水資源的良好風氣。目前,許多大中型企業已經開發利用中水,如霍州煤電集團各個礦井都利用中水返回井下灑水和地面沖廁,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另外,利用經濟杠桿調節水資源的有效利用。由於水管理不到位,很多地方有長流水現象發生,而有些地方會「捧碗祈天」,因此,必須安裝有效的水計量裝置,執行多用水多計費的原則,達到節約用水的目的。城市用水定額管理是國際上通行的辦法,它是在科學核定用水量的前提下,堅持分類對待的原則,市民生活用水、工商企業用水、機關事業團體用水實行不同的水價,定額內平價,超額部分適當加價,以培養公民節約用水的習慣。

在節約用水資源的同時應避免無效浪費。北方的冬季,水管很容易凍裂,造成嚴重的漏水,應特別注意預防和檢查;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為了緩解水資源緊張的情況,除了大力抓好節約和保護水資源工作外,跨流域調水已經成為我國北方城市的必然選擇,跨流域調水必然帶來水資源供需關系的變化,所以水權交易必在實行;由於我國一直實行「福利水」制度,水沒有被當作一種經濟商品對待,所以,在水資源的配製上,市場機制通常被管制方法所替代,當前應當轉變觀念,認識到水資源的自然屬性和商品屬性,遵循自然規律和價值規律,確實把水作為一種商品,合理應用市場機制配置水資源,減少資源浪費。

第四、進行水資源污染防治,實現水資源綜合利用。水體污染包括地表水污染和地下水污染兩部分,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工業廢水、工業垃圾、工業廢氣、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都能通過不同滲透方式造成水資源的污染,長期以來,由於工業生產污水直接外排而引起的環境事件屢見不鮮,它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極壞影響,因此,應當對生產、生活污水進行有效防治。在城市可採取集中污水處理的途徑;工業企業必須執行環保「三同時」制度;生產污水據其性質不同採用相應的污水處理措施。總之,我們必須堅決執行水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制度,必須堅持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嚴格執行環保一票否決制度,促進企業污水治理工作開展,最終實現水資源綜合利用。

水是地球生物賴以存在的物質基礎,水資源是維系地球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首要條件,因此,保護水資源是人類最偉大、最神聖的天職。
滿臉滄桑的老人面對濁臭的涑水河悲憤交加。作為汾河的支流,涑水河原本也很清澈,沒有它,就不會有山西運城今日的繁華。可如今,涑水河卻令人蒙羞———沉默的老人端著的不僅僅是一瓢污水,更是涑水河如泣如訴的呼救。

天真無邪的孩子指著暗渠中被偷偷排出的污水對大人說,因為有了它,井水不能喝了,洗頭還要掉頭發。這個年幼的孩子,小腦袋居然禿了頂。 掛滿枝頭的不是青翠欲滴的綠葉,不是累累的碩果,而是千萬只迎風飄揚、花花綠綠的塑料袋。它看上去是那樣洋洋得意,正是人類的劣跡成就了它們的張狂。

辛辛苦苦養的一池魚,一股污水傾瀉進來,最終只剩下養殖者的一聲嘆息和一池死魚。

濃煙滾滾的工廠、被沙塵掩埋了的村莊、被人類驅趕得流離失所的天上地下的生靈……《生命之歌———中國環境警示教育大型攝影展》今天在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拉開帷幕。作為千瘡百孔的大自然的代言人,100多幅觸目驚心的照片在向人類吶喊。

攝影展是對中華環保世紀行活動開展10年後的一個全景式回顧,照片大多出自中華環保世紀行記者近年來的作品。過去的3650個日日夜夜,幾百位記者風雨兼程、辛勤耕耘,憑借著他們的職業敏感和強烈的責任心,用自己的鏡頭和筆,忠實地記錄了華夏大地生態環境變遷的歷史。

一幅幅揪動人心的照片在警示,地球,這個人類的家園,已經被人類自己毀得支離破碎。醒來吧!那些還在執迷不悟的破壞者。

展覽分為淮河吶喊、黃河歌謠、長江詠嘆、綠色變奏、藍色行板、金色合奏、希望所在等章節。

朝母親河走去,看見的是水塘龜裂,土地乾涸:沿黃用水已超過黃河水資源的承載能力,缺水嚴重。1972年至1998年,黃河有21年下游出現斷流,主河槽淤積加重。黃河下游的「地上懸河」越發危如累卵。

朝母親河走去,看見的是黑水肆虐流進母親河的動脈:近年來,黃河流域「十五小」污染企業發展迅猛,每年排入黃河干支流的污水量達42億立方米,污水日趨嚴重,很多河段流淌著的只是污水。

長江也是悲歌一曲。一片片一望無垠的黃沙地在哭泣痛訴:長江源的綠色在萎縮。據統計,長江源頭區草場退化達2.5萬多平方公里。由於受鼠害影響,10%已淪為「黑土灘」型次生裸地。人為的活動也加劇著草場的退化。據衛星遙感測定,青海省草場面積正以每年200萬畝的速度退化,而青海省草場載畜量卻以每年3%的速度增長。

許多參觀者被這幅照片震動了:數不清的藏羚羊的頭顱被堆在一起!

藏羚羊被稱為「高原精靈」,生活在「世界第三極」———青藏高原可可西里無人區,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50年前,在可可西里生活的藏羚羊有近百萬頭,當人們發現了它驚人的經濟價值(在國際市場上,一條藏羚羊羊絨披肩標價1.1萬美元,最高價甚至可以賣到4萬美元)後,幾十年間,藏羚羊竟瀕臨滅絕,現在僅剩下5萬只。據說,在盜獵最猖狂的1990年至1998年間,每年就有兩萬只藏羚羊倒在盜獵者的槍口下。為了羊絨披肩的高額利潤,至今仍有盜獵者鋌而走險。

在雲南迪慶天寶山上,有一大片林木被伐光的山地,一棵棵齊腰高、已經發黑的樹樁如同一塊塊墓碑,默默地立在青翠的草甸上。

那裡原本是一片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雖然在上個世紀末大規模的砍伐已被制止,但經過20多年肆無忌憚的砍伐,迪慶到底毀掉了多少原始森林,又有誰能說清楚?

海河、遼河、淮河、黃河、松花江、長江和珠江7大江河水系,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我國有三分之一的城市空氣質量超過三級標准。酸雨、沙塵暴盤旋在我們周圍揮之不去。

萬裏海疆形勢也不容樂觀,赤潮年年如期而至。在美麗的渤海灣,濁流迸濺,海面上漂浮的油污像一柄黑色火炬要燒毀海洋里的生命。

生態破壞愈演愈烈,土地退化、水土流失、湖泊萎縮、生物多樣性銳減,生態環境已經脆弱得不堪一擊。

年近古稀的曲格平是中國環境保護最早的吶喊者之一。老人在每一幅照片前都駐足觀看。他動情地說:「中國的生態環境保護依然任重道遠,社會大眾趕快行動起來吧!
水——20億人生命的源泉;水——世間萬物生存的希望;水——人類最渴望的目標。然而,這樣可貴、神聖的生命之水,卻因為人類的自私,人類的貪婪,在人類的摧殘下,毀壞了一切。

慢慢的,慢慢的,世界上缺水的國家,缺水的省、市、自治區越來越多。目前,世界上就有335000000人沒有足夠的水。隨著科學事業的逐漸發展,廠房高樓的逐漸增多,水短缺問題越來越嚴重。隨著人類的破壞,原來的那個蔚藍色的「水晶球」已經不再明澈,不再蔚藍了,即將乾枯。
雖然地球71%表面覆蓋的是水,但是其實淡水資源只佔了地球總水量的2%左右,而可被人類利用的淡水總量只佔地球上總水量的十萬分之三,占淡水總蓄量的0.34%。由此可見,地球上可被利用的水並沒有人類想像的那麼多,如果讓它們繼續遭到人類的摧殘,早晚有一天,它會消失的。因此,我們應該保護水資源,為保護水資源盡到自己的一份力。
雖然我還是一個12歲的小學生,但我要用我手中的那支神聖的筆,呼籲大家保護水資源。

水的自述
我是水,純凈的、美麗的、清雅的、高尚的水,我從雪地來,我從山中來,慢慢地、緩緩地,穿透高山,跨過平原,匯入大海。
我是水,晶瑩的雪,是我的前身,甜甜的雨,是我的兄弟,苦澀的淚,是我的姐妹。我的足跡遍布地球,我的臂膀愛撫著每個角落。
只因為有了我,生命才會如此完美;只因為有了我,世間萬物才如此完善。我不但是田地豐厚的「營養品」,是農作物的「增長劑」,更是人類必有的東西。淘米洗菜需要我,洗衣灌溉需要我,人們渴時喝的是我,臟時洗的是我,急時用的是我,但是不斷破壞的也是我。
我給人類帶來了幸福,可人類為什麼這樣對我?我默默地,無私地哺育著大地。我在山的腰間潺潺流動,在草原的中間快樂奔騰,在大海的懷抱中洶涌澎湃。我是善良的、忠誠的。我把一切都奉獻給人類,面對人類的冷漠無情,我會不由自主地發怒,泛濫成災,能夠主宰萬物的是人物,可破壞生態環境,也是人類當今中國正面臨著兩大問題:一是資源問題,二是環境問題,其中資源問題中,中國人均水資源佔有量是世界人均佔有量的一半。環境問題中,我的污染程度更是不言而喻了,我受到「侵犯」,就會影響水生物和家作物的生長,增加疾病疾病的傳播,危害人體的健康。因此,保護環境是刻不容緩的事實,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是是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然捷徑。人類只有一個家園,請愛護這個唯一的搖籃。
因此,我希望得到人類的珍惜,更希望得到人類的保護。請停手吧,不要再折騰我了!

青山綠水今何在?
幕幕往事,還是易如反掌地時時浮現。
記憶中的家鄉的水,很美!平淌靜如畫,與青山相互照應,所以青如山之綠;有的會成溪,隨處可見。那便是家鄉的水。
當你伸出手輕撫它時,它便從手指間滑過,柔柔的,清涼可人。在我第一次到那的時候,天天到那兒去用那水洗臉。那時正是炎夏,我便和爸爸在裡面游泳。「撲咚!」一聲跳進水裡,頓時洗去了所有的疲憊,清涼遍布全身,猶如在人間天堂一般。
又一次,在五年之後,我和爸爸、奶奶再次來到了這里。一到河邊,就被眼前的一切驚呆了。我竟難以相信這就是我深深難忘的家鄉水。
還有湖南著名的湘江也是
聽父母說,以前,湘江水特別明澈,一到炎夏就有很多人來游泳。人們親切的稱它為「綠色之河」。
然而現在,古老的湘江已經被吞噬了,只見河面上浮滿了塑料、葯瓶、白色污染……發出令人惡心的臭味。享有「綠色之河」之稱的湘江已成為了一條「死河」。
忽然,我明白了,今日的人們一味的追求發展,而忽視了保護環境,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
整條河上回響起河水的嘆息聲:「人們摧殘了我的軀體!」
唉!青山綠水今何在?

如果失去水……
人們啊人們!
如果失去了水,你喝什麼?用什麼來灌溉每一寸土地,用什麼來滋潤每一株小草?如果沒有如此美麗的水,又哪來蘇軾的千古佳句「水光瀲灧晴方好」?如果沒有水,世間萬物又何在?
當我們面對這樣的水時,您還會歌頌它的美麗,感嘆它的生機嗎?面對擺在眼前的事實,難道還不足以給人們敲響水之患的警鍾,敲醒人們的覺悟嗎?
俗話說:「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人們,難道真的要讓最後一滴水成為人類傷心欲絕、悔恨覺悟的眼淚嗎?請不要失去了後才懂得它的珍貴,到那時候恐怕後悔也沒用了。
請珍惜每一滴水吧!不要再對其進行糟踏了。就把這當作給水的報答吧!

閱讀全文

與基於遙感對污水治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塘沽污水處理公司工資 瀏覽:536
污水中的氟離子是什麼物質 瀏覽:751
陰離子交換樹脂化學式 瀏覽:107
污水停留時間怎麼看 瀏覽:822
拖拉機換濾芯轉不動怎麼辦 瀏覽:430
養豬場的污水攪拌機怎麼拆 瀏覽:356
海水提升塔泵 瀏覽:221
自來水水垢多會拉肚子嗎 瀏覽:638
愛惠浦牌凈水器出水小是什麼原因 瀏覽:808
污水管過路怎麼施工 瀏覽:941
樹脂鏡片怎麼用牙膏 瀏覽:714
屈臣氏蒸餾水營養成分 瀏覽:330
醫葯廢水工藝 瀏覽:204
提升機制動器有哪些組成的 瀏覽:241
水過濾吸塵器漏風 瀏覽:626
什麼濾芯可過濾水垢 瀏覽:899
富士山麓蒸餾所地址 瀏覽:164
假如細胞壁相當於半透膜是否會質壁分離 瀏覽:428
桐鄉市小區生活污水怎麼處理的 瀏覽:948
美的過濾飲水機不岀水是什麼原因 瀏覽: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