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淮安四季青污水處理廠簡介
淮安市四季青污水處理廠是我市第一座大型城鎮污水處理廠。始建於1992年,一期工程規模3.5萬噸/天,一級處理(物理處理);二期工程於2001年建成投產,二級生化處理,採用AB法工藝(生物吸附-降解),規模6.5萬噸/天,出水達到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二級排放標准(COD120、BOD30、SS30),該工程於2002年度先後獲江蘇省市政示範工程獎、國家市政示範工程金杯獎。
2006年3月1日,根據淮安市政府與清華同方所屬淮安同方水務有限公司簽訂的《特許經營協議》,由淮安同方水務有限公司以TOT的形式正式接管運營四季青污水處理廠,接管以來一直運行良好。目前該廠已滿負荷運行。
自2001年建成投產以來,由於城市的不斷發展,隨著GDP的增長,不僅接入四季青廠處理的污水量在不斷增加,而且接入污水的水質濃度也在不斷變大,目前已經滿負荷運轉的四季青污水處理廠不僅不能完全處理來水量,而且針對濃度不斷變大的進水水質也已不堪重負,能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的二級排放標准已實數不易。
但自2002年國家頒布並開始執行《污水排放標准(GB 18918-2002)》後,二級排放標准中COD指標由原來的120mg/l調整為100mg/l,並江蘇省自2007年的太湖藍藻事件後,更是對污水的氨氮與總磷提出嚴格要求,而四季青污水處理廠的AB法工藝根本不具備脫氮除磷的功能,因此目前的出水水質已經嚴重不能滿足現行要求。
在目前全國都在高喊「節能減排」的形勢下,作為淮安市的一個重要窗口單位,四季青污水處理廠的改擴建已經迫在眉睫。
經改造後,不僅可以為淮安市的環境服務做出巨大貢獻,而且僅現有的6.5萬噸/天的規模就可一舉完成淮安市區全年的COD減排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