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污水處理廠污泥的損失怎麼算污泥流量怎麼計算
按《室外排水設計規范》中要求計算生化剩餘污泥+沉澱池(如有)去除的懸浮內物的量+氣浮隔油(容如有並與生化泥共同處置)產生油泥量。原則上會根據含水率來計算損失,如在污泥濃縮池中含水率的變化、壓濾時產生的含水率變化和最終產泥的含水率共同計算。如詳細說明太復雜,還是有時間多看看規范等類似的書籍,會有幫助。
② 水處理技術總結:污水廠剩餘污泥的排放量計算
剩餘污泥排放是活性污泥工藝控制的關鍵環節,常用控制方法有污泥濃度(MLSS)、食微比(F/M)、污泥齡(SRT)及污泥沉降比(SV)法。下面詳細解析這些方法及其應用。
1. 污泥濃度(MLSS)法
利用MLSS控制排泥是指維持曝氣池內污泥濃度恆定,通過排除剩餘污泥降低MLSS值。公式計算排泥量:Vw = (MLSS0 - MLSS) * V / RSS。通過調整排泥量保持MLSS在目標值2000mg/L,結合實際數據計算應排放污泥量1250m3。此法適用於進水水質變化不大。
2. 食微比(F/M)法
控制F/M,保持曝氣池中微生物量,通過改變污泥濃度使F/M基本恆定。計算排泥量:VW = [(BODi * Q - MLVSS * Va) / F/M] - RSS * Q。適合進水水質波動較大或含有大量工業廢水的情況。控制F/M值需根據污水處理廠特點和溫度調整。
3. 污泥齡(SRT)法
SRT控制排泥方法要求准確計算系統內總污泥量MT,通過控制泥齡確保處理效果。當處理效率要求高、水質嚴格時,SRT宜控制大些,溫度高時可小些。MT包括曝氣池、二沉池和迴流系統內污泥量。計算公式:MT = Ma + Mc + MR。適用於處理要求較高的場合。
4. 污泥沉降比(SV)法
SV反映污泥沉降性能和濃度大小,通過調整SV控制排泥。當SV較高時,應排泥以降低濃度或改善沉降性能。控制排泥應逐漸進行,避免突然變化影響活性污泥系統。
以上控制方法各有側重,實際應用中需根據污水處理廠的具體條件選擇主控方法並輔以其他方法輔助核算,以確保高效穩定運行。
③ 一般的污水處理排泥量怎麼計算的
1剩餘污泥量計算方法
在活性污泥工藝中,為維持生物系統的穩定,每天需不斷有剩餘污泥排出。它們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一是由降解有機物BOD所產生的污泥增殖,二是進水中不可降解及惰性懸浮固體的沉積。因此,剩餘干污泥量可以用式(1)計算:
ΔX=(Y1+Kdθc)Q(BODi-BODo)+fPQ(SSi-SSo)(1)
式中ΔX———系統每日產生的剩餘污泥量,kgMLSS/d;
Y———污泥增殖率,即微生物每代謝1kgBOD所合成的MLVSSkg數;
Kd———污泥自身氧化率,d-1;
θc———污泥齡(生物固體平均停留時間),d;
Y1+Kdθc———污泥凈產率系數,又稱表觀產率(Yobs);
Q———污水流量,m3/d;
BODi,BODo———進、出水中有機物BOD濃度,kgBOD/m3;
fP———不可生物降解和惰性部分佔SSi的百分數;
SSi,SSo———進、出水中懸浮固體SS濃度,kgSS/m3。
德國排水技術協會(ATV)制訂的城市污水設計規范中給出了剩餘污泥量的計算表達式[1]。此式與式(1)本質相同,只是更加細致,考慮了活性污泥代謝過程中的惰性殘余物(約占污泥代謝量的10%左右)及溫度修正。綜合污泥產率系數YBOD(以BOD計,包含不可降解及惰性SS沉積項)寫作:
YBOD=0 6×(1+SSiBODi)-(1-fb)×0 6×0 08×θc×FT1+0 08×θc×FT(2)
FT=1 702(T-15)(3)
式中fb———微生物內源呼吸形成的不可降解部分,取值0 1;
FT———溫度修正系數。
比較(1),(2)兩式,可知在ATV標准中動力學參數Y,Kd分別取值0.6和0.08d-1,進水中不可降解及惰性懸浮固體(fP部分)占總進水SS的60%。由於剩餘污泥中揮發性部分所佔比例與曝氣池中MLVSS與MLSS的比值大體相當,因此剩餘干污泥量也可以表示成下式:
ΔX=YobsQ(BODi-BODo)f(4)
式中f=MLVSSMLSS;其他符號意義同前。
式(4)與式(1)是一致的,均需確定Yobs。
④ 污水處理控制排泥量各種計算公式
1剩餘污泥量計算方法
在活性污泥工藝中,為維持生物系統的穩定,每天需不斷有剩餘污泥排出。它們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一是由降解有機物BOD所產生的污泥增殖,二是進水中不可降解及惰性懸浮固體的沉積。因此,剩餘干污泥量可以用式(1)計算:
ΔX=(Y1+Kdθc)Q(BODi-BODo)+fPQ(SSi-SSo)(1)
式中ΔX———系統每日產生的剩餘污泥量,kgMLSS/d;
Y———污泥增殖率,即微生物每代謝1kgBOD所合成的MLVSSkg數;
Kd———污泥自身氧化率,d-1;
θc———污泥齡(生物固體平均停留時間),d;
Y1+Kdθc———污泥凈產率系數,又稱表觀產率(Yobs);
Q———污水流量,m3/d;
BODi,BODo———進、出水中有機物BOD濃度,kgBOD/m3;
fP———不可生物降解和惰性部分佔SSi的百分數;
SSi,SSo———進、出水中懸浮固體SS濃度,kgSS/m3。
德國排水技術協會(ATV)制訂的城市污水設計規范中給出了剩餘污泥量的計算表達式[1]。此式與式(1)本質相同,只是更加細致,考慮了活性污泥代謝過程中的惰性殘余物(約占污泥代謝量的10%左右)及溫度修正。綜合污泥產率系數YBOD(以BOD計,包含不可降解及惰性SS沉積項)寫作:
YBOD=0 6×(1+SSiBODi)-(1-fb)×0 6×0 08×θc×FT1+0 08×θc×FT(2)
FT=1 702(T-15)(3)
式中fb———微生物內源呼吸形成的不可降解部分,取值0 1;
FT———溫度修正系數。
比較(1),(2)兩式,可知在ATV標准中動力學參數Y,Kd分別取值0.6和0.08d-1,進水中不可降解及惰性懸浮固體(fP部分)占總進水SS的60%。由於剩餘污泥中揮發性部分所佔比例與曝氣池中MLVSS與MLSS的比值大體相當,因此剩餘干污泥量也可以表示成下式:
ΔX=YobsQ(BODi-BODo)f(4)
式中f=MLVSSMLSS;其他符號意義同前。
式(4)與式(1)是一致的,均需確定Yobs。
⑤ 污水處理廠污泥量的計算
單純數學題的話:
先要確定出水水質,出水假定20mg/l,那麼懸浮物去除量就是50-20=30mg/l
去除掉的就是產生內的干污泥量=30mg/lx10000m3/d=0.03kg/m3x10000m3/d=300kg/d
應該沒容算錯。出水假定都去除掉,或按10mg/l算,也可以。
當然這僅是SS去除所產生的泥量,具體設計中還有其他的。
⑥ 處理站污泥的產生量怎麼算
第一種根據COD減量,根據COD降解的量加上混凝葯劑,折算成干污泥量。然後根據出泥的含水率放大成污泥量。第二種是初略演算法,比如印染廢水處理的污泥大約是0.3%(含水率在80~85%)。污水處理中產生的污泥數量,依污水水質與處理工藝而異。城市生活污水按每人每天產生的污泥量計算。例如,當沉澱時間為1.5h,含水率為95%,每人每天產生初沉池污泥量為0.4~0.5L/d·人。污泥量也可通過物料平衡來推算,但實際上一般是通過經驗積累實測數據。日處理量10萬噸的污水處理廠每天會產生100噸的濕污泥。污水處理廠在選購污泥處理設備時首先要計算每日產生的污泥量,這里所說的污泥產生量包括污水處理每個工序產生的污泥,以及處理完最終產生的污泥。影響污水處理廠污泥產量的原因有許多方面,其中污水處理工藝,以及水質的影響比較大。投產的污水處理廠,一般一萬噸污水會產生10噸以上的污泥,這些污泥含水率較高,一般在80%以上。而污水處理廠都要求配有相應的污泥處理設備,對污泥減量化、無害化處理後,才可運輸到污水處理廠外。污泥壓干機、污泥壓濾機等經過多個污水處理廠使用,可將含水率90%以上的污泥壓干成含水率40%的泥餅,使污泥體積減小為原來的1/10,很大程度的實現了污泥的減量化,既便於運輸,又解決了佔地面積大、污染范圍大的難題。通過以上數據可粗略估算,如果一座污水處理廠日污水處理量為10萬噸,則會產生100噸的濕污泥。因此也需要處理量不小於100噸/日的污泥處理設備,才能順利運行,不因污泥堆置問題影響正常運營。當最低溫度T=15℃、出水NH3-N=5.0mg/L、DO=2.0mg/L、K0=1.3時,μ=0.28d-1,θ=1/μ=3.6d,安全系數取2.5,則設計污泥齡為9.0d。為保證污泥穩定,確定污泥齡為25d,μ=0.04d-1。
⑦ 每噸廢水產生多少污泥 如何計算
不同的污水,不同的COD背景,不同的凈化方法,污泥產量不一樣。
一般回以單位COD或BOD5凈化後產泥數量來答評價,每公斤COD或BOD產泥從幾公斤到零點零零幾公斤都有。
以催化氧化產泥最少,因為是直接無機化,甚至直接減少污水中的懸浮物SS。
厭氧產泥量相對也較少,是可以用在污泥減量上的工藝。
生物相發育較好的產泥也較少。
生物相發育不好、遭遇沖擊、發生污泥膨脹,產泥量就會很大。
⑧ 澶勭悊400鏂規薄姘存睜闇瑕佹姇鍔犲氬皯媧繪ф薄娉
澶勭悊400鏂規薄姘存睜闇瑕佹姇鍔犵殑媧繪ф薄娉ラ噺鍙栧喅浜庡氱嶅洜緔狅紝渚嬪傛薄姘寸殑鎬ц川銆佹俯搴︺乸H鍊箋佸勭悊宸ヨ壓絳夈傚湪瀹為檯搴旂敤涓錛岄氬父閫氳繃奼℃償瀹圭Н璐熻嵎錛圡LSS錛夋潵紜瀹氭薄娉ユ姇鍔犻噺銆侻LSS鏄鎸囧湪鍙嶅簲鍣ㄤ腑錛屾瘡鍗囨椿鎬ф薄娉ョ殑鎬誨共鐗╄川璐ㄩ噺錛屽崟浣嶄負mg/L錛堟鍏/鍗囷級銆備竴鑸鏉ヨ達紝MLSS鐨勯傚疁鑼冨洿鏄2000-5000mg/L銆
鏍規嵁涓婅堪鏁版嵁錛屽彲浠ユ寜鐓у備笅姝ラよ$畻澶勭悊400鏂規薄姘存睜闇瑕佹姇鍔犵殑媧繪ф薄娉ラ噺錛
1. 璁$畻璇ユ睜涓鎵鍚奼℃按鐨勬諱綋縐錛屽亣濡備負400鏂癸紱
2. 紜瀹氶傚疁鐨凪LSS嫻撳害錛屽亣濡備負3000mg/L錛
3. 璁$畻鎵闇鐨勬椿鎬ф薄娉ユ婚噺錛屽嵆400m³ 脳 1000L/m³ 脳 3000mg/L = 1,200,000g錛岀害鍚1.2鍚錛
4. 鏍規嵁瀹為檯闇瑕佽繘琛屽垎鎵規姇鍔狅紝浣挎睜鍐呯殑MLSS嫻撳害緇存寔鍦ㄩ傚疁鑼冨洿鍐呫
闇瑕佹敞鎰忕殑鏄錛屾椿鎬ф薄娉ユ姇鍔犻噺銆佹姇鍔犻戠巼鍜屾姇鍔犳柟寮忕瓑鍧囬渶鏍規嵁鍏蜂綋鎯呭喌榪涜岃皟鏁達紝浠ョ『淇濆勭悊鏁堟灉鍜岃繍琛岀ǔ瀹氭с傚悓鏃訛紝鍦ㄦ姇鍔犳椿鎬ф薄娉ヤ箣鍓嶏紝闇瑕佽繘琛屼竴緋誨垪鐨勫勭悊宸ュ簭錛屽傞勫勭悊銆佸幓闄ゆ偓嫻鐗┿佸幓闄ゆ潅璐ㄧ瓑錛屼互鎻愰珮媧繪ф薄娉ョ殑鎴愭椿鐜囧拰闄嶈В鏁堢巼銆
⑨ 污水處理中MLSS如何計算
污泥齡=1/aF-b,其中a、b可以取值,分別為污泥的增值系數和自生氧化率,F為污泥負荷。
MLSS,混合液污泥濃度,它表示的是在曝氣池單位容積混合液內所含有的活性污泥固體物的總重量(mg/L)。由於測定方法比較簡便易行,此項指標應用較為普遍混合液懸浮固體濃度MLSS是活性污泥處理系統重要的設計運行參數。
MLSS太高則說明生化池中的活性污泥過剩,超出生化處理的需求,在反應池後面的沉澱池中進行固液分離時過剩的污泥會影響出水水質,所以MLSS不能太高。
MLSS太低,說明生化池中的污泥負荷不夠,對於污水中的污染物的處理強度就會差了些,出水水質中的各項標准也會不達標,所以MLSS不能太低。而一般設計時不用純MLSS的值去衡量,而是MLVSS/MLSS的值。
(9)廢水站污泥的計算擴展閱讀:
混合液懸浮固體中的有機物量稱為混合液體揮發性懸浮固體以MLVSS(mg/l)表示,對一定的廢水而言,MLVSS與MLSS有一定的比值,例如生活污水的比值為0.7左右。
混合液懸浮固體濃度,也稱混合液污泥濃度,是計量曝氣池中活性污泥數量的指標。MLSS是具有活性的微生物(Ma)、微生物自身氧化的殘留物(Me)、吸附在污泥上不能被生物降解的有機物(Mi)和無機物(Mii)四者的總量。
MLSS:單位容積混合液內含活性污泥固體物質的總量(mg/L),MLVSS指混合液揮發性懸浮固體。生活污水一般MLVSS/MLSS=0.7。測MLSS需要定量濾紙(不能用定性的)、電子分析天平、烘箱、乾燥器等。
取100ml混合液用濾紙過濾,待烘箱中溫度升到103-105之間的設定值後,將濾干後的濾紙放入烘箱烘2小時,取出置於乾燥器中放置半小操作時。稱量後減去濾紙重量,並且測濾紙的重量也要採用上述同樣的步驟。該實驗必須嚴格按照上述操作,否則會入偏差。
⑩ 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量如何計算 最好詳細一些。
污水處理中產生的污泥數量,依污水水質與處理工藝而異。城市生活污水按每人每天產生的污泥量計算。例如,當沉澱時間為1.5h,含水率為95%,每人每天產生初沉池污泥量為0.4~0.5L/d·人。
也可通過物料平衡來推算,但實際上一般是通過經驗積累實測數據。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污泥量按照南方的多個城市統計;1萬噸污水處理廠年平均值1噸/日絕干污泥,摺合含含水率80%,產污泥5噸。10萬噸污水處理廠含水率80%,產污泥50噸/日。一般夏季多一點,冬季略少一點。
(10)廢水站污泥的計算擴展閱讀
分類
根據污泥從污水中分離的過程,可將其分為如下幾類:懸浮物濃度一般在1%~10%,低於此濃度常常稱為泥漿。由於污泥的來源及水處理方法不同,產生的污泥性質不一,污泥的種類很多,分類比較復雜。
1、按來源分
污泥主要有生活污水污泥,工業廢水污泥和給水污泥。
2、按處理方法和分離過程分
污泥可分為以下幾類:初沉污泥():指污水一級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沉澱物。
活性污泥(activitedsludge):指活性污泥法處理工藝二沉池產生的沉澱物;
腐殖污泥:指生物膜法(如生物濾池、生物轉盤、部分生物接觸氧化池等)污水處理工藝中二次沉澱池產生的沉澱物。
化學污泥:指化學強化一級處理(或三級處理)後產生的污泥。
3、按污泥的不同產生階段分
沉澱污泥(primarysettlingsludge):初次沉澱池中截留的污泥,包括物理沉澱污泥,混凝沉澱污泥,化學沉澱污泥。
生物處理污泥(biologicalsludge):在生物處理過程中,由污水中懸浮狀、膠體狀或溶解狀的有機污染物組成的某種活性物質,稱為生物處理污泥。生污泥(freshsludge):指從沉澱池(初沉池和二沉池)分離出來的沉澱物或懸浮物的總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污泥產生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