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農村污水治理技術分析

農村污水治理技術分析

發布時間:2024-12-11 21:58:50

① 淺談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的建設

目前,各地城鎮污水處理廠隨著的對環保的關注應運而生,但各地污水處理廠及配套污水收集系統的現狀處理能力僅能滿足城鎮污水處理需求,暫且不能顧及農村的污水處理需求,因此有很多農村地區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附近河道水體。其污染負荷超過了周邊水系的自凈能力,河水體的污染已日趨嚴重,水體污染,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環境,並直接影響當地水廠的取水安全。由此而知,做好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的建設顯得尤為重要和緊迫。
2.農村污水處理工程建設基礎工作
農村地區污水管網和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滯後,農村生活污水的水質水量也各不相同,污水處理工程的建設需根據當地環境和自然條件現狀、經濟承受能力等條件因地制宜做好調研基礎工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踏勘工程范圍內各技術方案所涉及的地形地物,調查工程范圍內內居民區分布、道路系統、河道現狀和發展規劃,走訪相關部門,聽取各部門的意見和要求,搜集社會經濟、城市發展、交通運輸以及地形、氣象、水文、區內給排水現狀和相關建設項目等基礎資料,並對資料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選取、比較污水處理工藝方案,聯系設備廠家、索取有關產品特點、性能、價格等技術經濟信息和資料,經過工藝計算、造價估算等。
3.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技術探討
農村污水處理工程的建設和運行不但耗資大,而且受多種因素的制約和影響,其中處理工藝的優化選擇,對於污水處理工程的建設、確保污水處理的效果和降低運行費用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根據確定的標准和一般原則,從整體優化的觀念出發,結合設計規模、污水水質特性以及當地的實際條件和要求,選擇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的處理工藝技術,經全面技術經分析後,優選出適宜工藝為最佳方案,以此進行設計。
生活污水的處理方法有生物法、化學法、物理法以及土地法等。
從技術經濟比較,生物法與其它方法相比,具有處理效率高,運行費用低,處理效果好,運行穩定、運行經驗豐富等優點。所以,生物法被廣泛應用。生物法主要分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其中活性污泥法又因其具有處理效果穩定、運行經驗豐富的特點而被更加廣泛應用。活性污泥法自本世紀初被發明以來,發展迅速,變化很快。選擇已經有許多種不同形式的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技術,主要包括以下工藝:傳統活性污泥法、缺氧好氧脫氮活性污泥法、厭氧好氧除磷活性污泥法、厭氧缺氧好氧脫氮除磷活性污、AB 兩段活性污泥法、接觸氧化活性污泥法、氧化溝法SBR以及CASS等。
如若對污水的出水標准要求較高,污水在經過生化反應並由沉澱池沉澱後的上清液還需要進行再處理以保證出水水質達到設計標准,目前廣東省常用的後處理工藝包括人工濕地、穩定塘、快速滲濾池等。在以往的工程實例中,人工濕地受到青睞因其具有處理效果好,維護方便,工程基建和運轉費用低,具有美學價值等優點。
4.工程案例
4.1 工程概況
某村莊總戶數239 戶,常住人口1066 人,外來人口425 人。用水量按200L/人・日,污水量為298.2m3/d。污水處理設計量取300m3/d,污水處理設施24小時運行。廢水處理前污染物濃度及出水要求如表1。
4.2 本項目的重點、難點及注意事項
①對於磷的出水標准要求較高,採用化學除磷的方法。消毒採用次氯酸鈉消毒的方法。②產生臭氣的單元需覆蓋並收集臭氣,將收集的臭氣引入後面的好氧生物處理池進行處理,盡量減少氣味對周邊居民的影響。
4.3 污水收集管網的布置
生活污水收集管布置採用DN300雙壁波紋管。居民的生活污水經各自的排水管接入至附近的收集管,收集管匯集至收集總管,採用DN400雙壁波紋管。然後自流至污水處理站。收集管道坡度按1‰布置。收集管網轉角位置均設置一個Φ1000 的檢查井,並每隔30m 設置一個Φ1000 的檢查井。
4.4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見圖1)
4.5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簡述
①污水經粗細格柵進入調節池進行水質水量調節,在調節池中設置潛水攪拌機,以防止污水在調節池中產生異味,同時充分均衡水質水量。②主體工藝採用厭氧+缺氧+好氧工藝。厭氧池內設置潛水攪拌機,二沉池1 底泥迴流至厭氧池,釋磷及快速吸收可溶性COD,可生化降解的大分子有機物在兼性厭氧的發酵細菌作用下轉化為揮發性的脂肪酸。隨後污水進入缺氧池,缺氧池採用升流式缺氧池形式,污水在缺氧池中與填料充分接觸。反硝化細菌利用好氧池迴流的混合液帶來的硝態氮作為底物,同時利用污水中的有機物進行反硝化,達到同時降低有機物和脫氮的目的。隨後污水進入生物接觸氧化池,進行好氧處理。③生活污水經生化處理後,進入二沉池1,進一步降低污水中的污染物含量,二沉池1 底泥迴流至厭氧池,出水自流進入二沉池2。為了達到除磷的目的,在二沉池2 前設置加葯裝置。④二沉池2分離出來的污泥用吸糞車定期清理外運處理。⑤二沉池2出水進入消毒池後通過投加次氯酸鈉達到消毒目的後排入水體。
4.6 臭氣處理工藝
由於廢水量比較小,產生的臭氣量也相對較少,將收集的臭氣引入後面的好氧生物處理池,利用裡面的廢水進行吸收臭氣中的成分,並進行稀釋,從而不影響周邊的環境。
4.7 整體外觀設計
污水處理設施主體池體均為地埋式,控制、加葯間(上鎖)為框架結構、外牆貼瓷片、房頂琉璃瓦內牆塗料、地面鋪瓷片。池體上面回填土方後種植草坪,並安裝適當數量的石凳、石椅,方便附近的居民或工人休息。
5.結語
農村污水處理,相對於城市集中污水處理,難度更大,而農村水污染情況日益嚴重,已對農村地區的水體、土地等自然環境產生嚴重影響著眼長遠,合理規劃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也更需要引起重視。為建立和諧新農村,為農村居民創造更好的居住環境,保障農村生活質量提高,縮小城鄉差距,我們應該要重視農村污水的治理,讓農村河道變得水清魚肥,使居民的生活水平大大的提高。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② 現在農業面源污染最常用的治理技術是什麼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技術
近20年來, 國外在農業面源污染控制實踐中,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研究得到了較大發展。國內在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 對生活污水處理技術進行了集成及創新, 尤其針對我國農村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 開展了技術研究與工程實踐, 取得了較好進展。
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是一種研究較為廣泛的污水處理系統。它是在自然濕地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污水處理生態工程技術, 利用自然生態系統中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的三重協同作用來實現對污水的凈化[5−6]。澳大利亞科學和工業研究組織(CSIRO)研製的「FILTER」污水處理系統則是一種「過濾、土地處理與暗管排水相結合的污水再利用系統」。其特點是過濾後的污水都匯集到地下暗管排水系統中, 並設有水泵, 可以控制排水暗管以上的地下水位以及處理後污水的排出量[7]。「FILTER」系統對生活污水的處理效果好, 其運行費用低, 特別適用於土地資源豐富、可以輪作休耕的地區, 或是以種植牧草為主的地區。毛細管滲濾溝污水處理, 是一種基於土地的地下污水滲濾處理系統, 它利用了自然凈化能力, 是一種簡單、高效的小規模污水處理工藝, 特別適用於污水管網不完備的地區, 是一項處理分散排放的污水的實用技術。
蚯蚓生態濾池處理系統是近年在法國和智利發展起來的一項針對農村生活污水的處理技術, 該工藝僅通過向土壤處理系統中接種蚯蚓, 改善生態濾池的處理環境, 提高污水處理效率, 適宜用於農村生活污水處理[8]。李軍狀等[9]採用塔式蚯蚓生態濾池處理系統對集中型農村生活污水進行處理, 該系統對COD、NH4+-N、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別為86.7%、91.3%、72.4%和96.2%。不過, 如何長期保持蚯蚓良好的活性, 是該技術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另外, 對蚯蚓生態濾池處理系統的長期運行效果, 尚需檢驗。
穩定塘處理系統是由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Oswald提出的, 是一種利用天然凈化能力的生物處理構築物的總稱, 主要利用菌藻的共同作用處理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10]。Babu等[11]的研究證明, 其建造的藻類穩定塘的主要除N機理是硝化−反硝化、藻類對N的利用以及礦化作用。趙學敏等[12]對滇池流域大清河生物穩定塘系統中的水質凈化效果進行了分析, 結果表明, 生物穩定塘系統對TN、TP、NH4+-N、BOD5和COD的去除率分別達29.29%、48.68%、33.68%、68.14%和71.25%。
生物膜處理技術是近幾十年來得到迅速發展的污水處理方法。生物膜法就是利用微生物分解功能, 採取人工措施來創造更有利於微生物生長和繁殖的環境, 使微生物大量繁殖, 以提高對污水中有機物的氧化降解效率。吳迪等[13]對改進後的「一體化生物膜技術」處理農村生活污水進行了實際應用, 監測結果表明, 其對COD、BOD、NH4+-N、TN、TP和SS平均去除率分別為75.6%、85.9%、86.7%、63.9%、69.3%和85.5%。吳永紅等[14]系統研究了自然生物膜對於N、P等營養元素的去除效果和機理。其N、P去除機理首先是生物膜利用沉積於膜上的有機物為營養物質, 將一部分物質轉化為細胞物質, 進行生長繁殖, 成為生物膜中新的活性物質; 其次由於生物膜的蓬鬆的絮狀結構, 微孔多, 表面積大, 具有很強的吸附能力。
2.2 生活垃圾和農業廢棄物處理技術
生活垃圾、農作物秸稈、畜禽養殖廢棄物等是我國農村主要的固體廢棄物, 實現農村固體廢棄物的資源化是當前農村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內容。由於生活垃圾來源和成分復雜, 目前的主要處理方式以「村收集−鎮轉運−縣(市)集中處理」為主, 大部分被集中填埋或焚燒, 少部分與農作物秸稈、畜禽養殖廢棄物等進行堆肥化處理。高溫堆肥過程中如何減少N的損失是高溫堆肥要解決的關鍵技術。
農作物秸稈是農村主要的固體廢棄物, 目前其資源化率還比較低, 部分地區農作物秸稈的焚燒已導致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 尤其在我國的東部地區。目前, 農作物秸稈的處理以還田為主, 包括部分還田或全量還田。隨著作物收獲機械的改進, 秸稈全量還田已成為主要還田方式。此外, 秸稈打捆收獲後用作能源、建築材料、花卉盆缽等新型資源化方式也已形成一定的規模。
畜禽糞便是農業面源污染的主要來源, 已經成為經濟發達地區或水環境敏感地區優先控制的污染源。在中國的傳統農業中, 畜禽糞便是優質的農家肥, 不僅能提供農作物生長所需的養分, 也能改善土壤物理化性質, 是中國農業數千年持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畜禽糞便資源化的主要途徑是農肥化, 固體部分經發酵後生產優質有機肥, 再進行還田以實現循環利用。液體部分目前主要處理方式包括厭氧發酵生產沼氣, 或直接進入污水處理工程進行凈化, 或與農村的固體廢棄物如秸稈、生活垃圾等進行聯合發酵。其中沼液的安全處置是當前急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2.3 農業化學品減量化技術 2.3.1 化肥減量化技術
我國是世界上化肥施用量最多的國家, 肥料的平均利用率只有30%左右, 大多數養分隨徑流、滲漏和揮發等途徑損失掉了, 不僅浪費了資源, 而且
加劇了水體富營養化。因此, 根據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研究減量施肥技術具有重大的意義。目前主要的化肥減量技術有以下幾種:
氮肥運籌優化技術: 在施氮量相等的情況下, 合理調整基追肥的分配比例, 如太湖流域的稻田土壤, 基於目前常規施肥量, 將基肥施用量削減20%, 可有效地協調當地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15]。Qiao等[16]的研究證實, 在太湖地區水稻產區通過兩年連續試驗, 消減50%的施氮量(相對於常規施氮量)並未顯著影響水稻產量。何傳龍等[17]在巢湖地區根據蔬菜地養分供應能力和甘藍的營養特性, 運用減量平衡施肥技術, 使肥料施用量減少30%, N、P、K肥利用率分別提高27.3%、23.4%和23.5%, N、P淋失量分別減少90.0%、78.4%。但是此類研究一般局限於較短時間, 對於長期減量施肥對作物產量有何影響, 尚需進一步探明。
種植制度優化技術: 比如稻麥輪作制中引入豆科綠肥, 既可降低旱季的施氮量, 又可補充稻季的氮素。在太湖地區進行的水稻−紫雲英輪作試驗結果表明, 冬季將小麥改為紫雲英, 稻季不施用化學氮肥, 水稻產量可達到農戶常規產量的95%左右, 如果補充農戶施氮量的30%, 則可獲得與農戶正常產量相當的產量, 或略有增產[16]。王靜等[18]在滇池流域蔬菜產地的調查表明, 合理的輪作模式可減少蔬菜地N、P的盈餘量。
緩控釋等新型肥料技術: 緩控釋肥料中養分的釋放與作物養分需求比較吻合, 養分的釋放供應量前期不過多, 後期不缺乏, 具有「削峰填谷」的效果, 可以大大降低向環境排放的風險。田琳琳等[19]在太湖流域大田蔬菜地的試驗結果表明, 在蔬菜生產中, 「低量控釋肥+低量化肥」是兼具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施肥模式。但是目前緩控釋肥費用相對普通化肥較高, 限制了其廣泛使用。
施加土壤改良劑控制N、P流失: 生物質炭(biochar)由於其良好的吸附性能、低廉的成本以及良好的生物親和性, 將其運用於農田營養鹽釋放控制, 受到研究人員的關注[20]。Ding等[21]在農田表層20 cm的土壤施加0.5%的生物質炭, 可以減少15.2%的NH4+-N損失量。姬紅利等[22]以滇池設施農業土壤和坡耕地土壤為研究對象, 採用外源施用土壤改良劑(硫酸亞鐵、硫酸鋁和聚丙烯醯胺)和土壤消毒劑(五氯硝基苯)的辦法, 研究了土壤改良劑對土壤解吸過濾液中TP和TDP濃度變化的影響。野外田間試驗表明: 施加改良劑後, 徑流雨水中TP和TDP值明顯降低, 上述土壤改良劑的施用對降低P流失具有明顯效果。但是其經濟性與環境風險如何尚待進一步研究。 2.3.2 農葯減量化與殘留控制技術
在化學農葯減量施用方面, 當前主要發展趨勢是由化學農葯防治逐漸轉向非化學防治技術或低污染的化學防治技術。近年來, 江蘇省多家單位聯合開展水稻化學農葯污染控制技術研究, 針對水稻螟蟲、灰飛虱、條紋葉枯病與紋枯病等重大病蟲害, 研究開發了多項無公害關鍵技術, 在水稻核心示範區減少了30%農葯用量。盧仲良等[23]選用高效低毒的三唑磷、丙溴磷、井岡黴素、噻嗪酮、毒死蜱等葯劑進行施葯, 增產6.97%。在農葯殘留生物降解方面, 國內外做了很多研究工作, 包括細菌、真菌、放線菌等各種降解農葯的微生物菌株相繼被分離和鑒定, 用以降解有機磷、有機氯和三嗪類除草劑、氨基甲酸酯類、擬除蟲菊酯類等多種農葯。近年來伴隨著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學的發展, 構建高效工程菌是當前研究的熱點, 將高效降解農葯酶的基因構建到載體上, 經轉化獲得工程菌, 以期提高具降解作用的特定蛋白或酶的表達水平, 從而提高降解活性。但是目前的研究仍然存在不足, 大多數研究以實驗室研究為主, 降解機理研究不夠深入, 中間產物難以檢測, 技術零散、集成度低、配套性差和展示度低等仍然是目前我國集約化農田農葯減量化與殘留控制需求中的突出問題。
2.4 污染物質的生態攔截技術
農業面源污染物質大部分隨降雨徑流進入水體, 在其進入水體前, 通過建立生物(生態)攔截系統, 有效阻斷徑流水中的N、P等污染物進入水環境, 是控制農業面源污染物的重要技術手段。國外主要是設置寬廣的生物隔離帶來控制N、P的徑流遷移, 如加拿大一種「草地−樹木過濾帶系統」, 可以顯著降低徑流的污染物含量[25]。楊林章等[26]結合太湖地區實際情況提出了生態攔截型溝渠系統, 它主要由工程部分和植物部分組成, 能減緩流速, 促進流水攜帶顆粒物質的沉澱, 有利於構建植物對溝壁、水體和溝底中逸出養分的立體式吸收和攔截, 從而實現對農田排出養分的控制。溝渠系統對農田徑流中TN、TP的去除效果分別達到48.1%和40.2%。但是, 在生態溝渠的農田規劃和設計標准、兩側及岸邊植物品種篩選及空間配置技術、水生經濟植物的品種篩選及空間配置技術、浮床植物的肥葯管理技術、浮床植物殘體的再利用技術以及植物的高效N、P利用機制等的研究還需要進一步拓展和深化。

③ 村鎮污水處理傳統工藝

探討了傳統A/O、A/A/O及改良式AAO工藝在村鎮分散污水處理中的應用及一體化污水處理技術的發展進程,分析了傳統工藝在城鎮分散污水處理中的優缺點,闡述了一體化污水處理技術的發展,提出了一體化污水處理技術在低碳氮比村鎮污水處理中的應用研究建議,為研發簡便、可靠、高效、節能環保的一體化污水處理工藝提供參考。
城鎮污水由於分散、規模小,傳統的污水原處理工藝對管網的基礎設施、工藝等方面的要求較高等原因,導致城鎮污水對村鎮環境造成了污染,村鎮分散污水處理已成為傳統污水治理之後的又一個熱點,其治理成效將影響我國黑臭水體治理效果及生態環境狀況。因此,研發適合村鎮污水處理工藝對改善城鎮化過程中人居環境具有重要的意義。
1村鎮污水處理概況
1.1村鎮污水特徵
村鎮污水主要包括居民生活污水、養殖廢水,學校、醫院、服務機構及各種公共設施排水,以及部分工業廢水和雨水等。具有以下明顯特點[1]。(1)生活污水的比重較大,受地區生活習慣、環境管理、設施完善程度等因素的影響,水質有較大的不均勻性。(2)村鎮人口相對較少,污水水量小且分散,水量不穩定,不易收集;市場對某種行業或是產品的社會需求量不同也會影響廢水量的變化;受雨季及用水的影響,水量的變化系數較大。(3)污染物主要含有TOC、TN、TP,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氮和磷,有機物濃度相對較低,屬於典型的低碳氮比污水。
1.2村鎮污水處理工藝概述
隨著我國對水環境質量要求的提高,修訂後的《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特別對出水氮、磷含量加嚴了要求,現有污水處理設施重點考慮達到氮、磷排放標准,由此研發了多種脫氮除磷工藝[2]。而針對我國村鎮分散污水處理的工藝技術應滿足以下要求:低碳氮比污染物處理效果好,出水氮磷達標;投資少,能耗低;佔地面積小,一體化設計;污泥排放量少,運行和維護簡單,操作管理方便。
1.2.1A/O工藝
20世紀80年代初開發的A/O(Anoxic/Oxic)工藝是目前較為廣泛使用的一種脫氮工藝。在缺氧反硝化時,反硝化菌以污水中的有機碳為碳源,以硝化迴流液為電子受體,進而完成反硝化脫氮[3]。主要優點:硝化反應消耗鹼度可通過反硝化產生鹼度得到一定的補充;缺氧、好氧池的順序有利於減輕好氧池負荷,提高有機物的去除率;以原污水為碳源,降低了建設運行費用。主要缺點:由於沒有獨立的污泥迴流系統,培養出的污泥不能去除難降解的物質;較大的內循環比加大了運行費用;內循環液攜帶一定的溶解氧,進而破壞了嚴格的缺氧環境,影響反硝化脫氮效果。
1.2.2A/A/O工藝
A/A/O(Aerobic/Anoxic/Oxic)工藝是在A/O工藝的基礎上增設厭氧池而開發的具有同步脫氮除磷功能的工藝,可用於二級污水處理、三級污水處理、中水回用,具有較好的脫氮除磷效果[4]。出水進入二沉池進行泥水分離,上清液及一部分剩餘污泥進行排放,一部分污泥迴流至厭氧反應器。污水與含磷迴流污泥進入厭氧區,在釋磷菌作用下釋放磷並產生能量,同時降解部分有機物。
1.2.3改進AAO工藝
為解決AAO工藝碳源競爭及同步脫氮除磷的矛盾,研究者做了大量的工藝改進,開發了以下工藝:解決硝酸鹽干擾釋磷問題的UCT工藝;針對碳源不足而改變進水方式提出的倒置AAO工藝,及新型同步硝化反硝化脫氮除磷工藝,如Dephanox[6]等。南非開普敦大學[7](Uni-versityofCapeTown)提出的UCT脫氮除磷工藝將污泥迴流由厭氧區改到缺氧區,使污泥經反硝化後再迴流至厭氧區,減小了硝酸鹽對厭氧區釋磷的影響。UCT工藝的缺氧池分為兩部分接受二沉池迴流污泥和好氧區硝化混合液,使污泥的脫氮與混合液的脫氮分開進行,進而減少反硝化不充分的硝酸鹽進入厭氧區[8]。同濟大學高廷耀[9]等為了解決AAO工藝中碳源競爭矛盾,把缺氧區放在工藝最前端,厭氧區置後,開發了對常規除磷脫氮工藝提出一種新的碳源分配方式的倒置AAO工藝。
2一體化村鎮分散污水處理工藝發展
現代分散污水處理技術發展的總趨勢是趨向於一體化設計,一系列一體化污水處理新工藝得到較好的開發應用,該類工藝大大減少了佔地面積,改變了傳統工藝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布置形式,並大大簡化了水處理工藝的流程,適合用於處理城鎮污水。該類工藝根據空間和時間可以歸結為兩類[12]:一類是對反應器的內部空間進行合理分區,如對空間上的厭氧區-缺氧區-好氧區進行一體化設計等。另一類是將反應、沉澱等工序按時間順序進行調配的一體化氧化溝工藝等。M.Ro[13]等研究的一種厭氧-缺氧-好氧復合反應器,污水依次通過厭氧區、缺氧區和好氧區,取得了較好的一體化污水處理效果。由Pasveer[14]研製的一體化氧化溝(OmbinedOxidationDitch)成功的將集曝氣、沉澱、泥水分離和污泥迴流實現一體化,開發後迅速得到發展。比利時史格斯清水公司開發的UNITANK是專利技術,無需二次沉澱池、污泥迴流系統簡單且容易實現自動控制,建成投產後效果良好[15]。
以上由中達咨詢搜集整理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④ 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情況匯報

1. 報告概述:
本報告旨在介紹黃州區在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的工作情況。黃州區住建局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積極響應中央、省、市、區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決策部署,以提升城鄉環境質量為目標,致力於農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工作。
2. 基本情況:
黃州區近年來在農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區委、區政府將農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作為建設強富美善都市區和統籌城鄉一體發展的重要舉措,全面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啟動並推進了陳策樓鎮、堵城鎮、陶店鄉三個鄉鎮集鎮生活污水收集管網建設。全區城鎮化率和城市管理績效持續位居全市第一。
3. 主要做法:
(1)大力推進:區委、區政府多次召開會議研究部署,成立相關工作領導小組,分期分批組織鄉鎮街道、區直有關部門黨政主職和群眾代表赴外地參觀考察學習,多次召開有關部門和鄉鎮農村污水治理工作協調推進會。
(2)「大家」規劃:制定《黃州區城鄉環境衛生保潔體系長效機制建設的實施意見》,委託相關機構編制城鄉生活垃圾統籌治理規劃,邀請專家為污水處理廠建設提出指導性意見,編制可研性報告。
(3)大額投入:投入資金保障基礎設施項目,購置垃圾清運車輛和垃圾箱體,申請省級債券資金用於生活污水管網建設,區政府將村級環衛保潔經費納入政府預算,實行以獎代補。
(4)大眾參與:組織編印《農村環境衛生宣傳手冊》和《村民公約》,開展評選活動,成立鄉鎮保潔公司和村組保潔隊,形成垃圾轉運處理機制,實現全民參與保潔。
4. 下步工作計劃:
2018年是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關鍵年。黃州區將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的決策部署,在區人大常委會的監督支持下,著力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進一步鞏固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成果,全面推進集鎮污水管網建設和農村污水治理體系建設,為建設強富美善都市區貢獻住建人的力量。
5. 指導思想:
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按照「政府主導、企業運營、因村制宜、全面覆蓋」的思路,加大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改善和提升農村環境質量,建設美麗宜居新農村。
6. 基本原則:
(1)城鄉統籌,生態為本。
(2)一村一策,因地制宜。
(3)重點先行,穩步推進。
(4)建管並重,同步實施。
7. 目標任務:
通過推廣低成本、低能耗、少維護、高效率的污水處理技術,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收集管網和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推進生態清潔型小流域、人工濕地建設,推行生態處理模式,全面落實河長制,整鄉整村推進農村河道綜合治理。到年底,基本實現生活污水有序排放,村內小流域和流經河、溝及河道兩岸有效治理。
8. 重點工作:
(1)制定治理規劃。
(2)明確排放標准。
(3)強化分類實施。
(4)確保工程質量。
(5)加強運營管理。
(6)提升治理績效。
9. 推進農村污水治理工作的重要性:
推進農村污水治理工作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及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推動鄉村綠色發展的重要抓手。對於實現「創建生態彭澤,共建美麗家園」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0. 農村污水處理現狀: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覆蓋率低,治理效果不明顯,建成農村污水處理設施運行不規范,建設資金缺乏,認識不到位,創新適合我縣實際的處理技術。
11. 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
污水管網建設不到位,建成設施運行管理費用難保障,建成設施監督管理不規范,村民環保意識有待提高,個人原因剖析。
12. 建議及對策:
加強宣傳,形成合力提高對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認識,科學規劃,因地制宜建設農村污水處理設施,政策激勵,加大對農村生活污水的資金投入,建立制度,探索處理設施市場化長效管護模式。

⑤ 如何開展農村環境治理工作

當前,我市農村環境形勢十分嚴峻,點源污染與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業污染疊加,各種新舊污染相互交織。因此, 重視農村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 對於促進農業和經濟社會環境的協調發展, 推進我市新農村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為進一步落實科學發展觀,阿勒泰市環保局於四月九日至四月十九日就展開了實地調研,以點帶面,初步梳理出了我市農村環境污染的突出問題。一、 農村生活環境污染的問題突出通過調查剖析,影響新農村建設環境污染的因素雖然很多,但歸納起來,大致可概括為以下「四難」。1、部分村民環衛意識差,亂丟亂甩制止難。因為農村地面大,空間廣,一般村民的生活垃圾、舊農用薄膜、空農葯瓶等雜物亂丟亂甩已習以為常,誤認為丟了甩了不影響什麼,也不礙於大事。然而時間一長,「亂扔物」腐爛發霉,散發出一種臭氣,不僅污染了空氣質量,而且又嚴重威脅著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即使有覺悟的群眾出來制止,但農村畢竟不比城市,想制止也制止不了,更制止不好。2、農村居住分散,垃圾集中處理難。農村不僅地面廣,而且地形差異決定了居住的分散型,然而對農村的垃圾物處理也是一件棘手難事。農戶分散居較多,特別是部分偏遠鄉,單家獨戶甚多,加上交通又不十分方便,集中清運處理垃圾可比是「藍紙上寫藍字,難上加難」。北屯、紅敦鎮、阿葦灘鎮、克木齊鄉配備了垃圾箱,其它鄉鎮修建了垃圾池,雖然解決了一些問題,但數量遠遠不夠,效果也不理想。3、六畜未實行集中圈養,糞便收揀難。據調查摸底,邊遠村畜禽都未實行集中圈養,作為一種低級動物的畜禽,亂拉亂灑已成本性,只要到農村走一走,畜禽糞便無處不見,即使有人經常清掃,也不能長久,這個問題對農村來說,已成了一種「不治之症」。在這次調查中,我們走訪部分村民,他們說這個問題在農村已成習慣,我們一是沒有人手,二是沒有那麼勤快。的確如此,要把農村所有畜禽實行集中圈養,不是一下子能解決的問題。4、化肥農葯的大量施用,水質凈化難。80年代以後,我國由於受西方石油農業的影響,片面追求高能量的投入,形成了高投入、高產出、高污染的生產模式,化肥、農葯開始了大量施用。由於化學肥料、農葯的大量施用,而過量的肥料、農葯滲入淺層地下水中,使地下水硝酸鹽含量增加,加重了水質的污染,造成水質凈化出現了新的難度。二、土壤污染的總體形勢相當嚴 土壤是各種污染物最終的集結地, 90%的污染物最終滯留在土壤內。土壤中的污染物質會向水體中遷移或流失,附著其上的重金屬能夠進入大氣,通過大氣環流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傳播。土壤中的有害物質不僅通過食物和水體影響人體健康,重金屬元素還會附著在土壤顆粒上,通過呼吸進入人體。土壤污染不同於大氣污染和水污染,直接關乎到地表水體和地下水安全,可能導致糧食、蔬菜等食品品質下降,影響人體健康。土壤環境面臨嚴峻形勢,呈現以下特點: 1.污染重。土壤污染在一些地方呈嚴重態勢,甚至出現了土壤重污染區和高風險區; 2.污染類型多。土壤污染類型多樣,新老污染物並存、無機有機復合污染; 3.污染途徑多。土壤污染途徑多,原因復雜,控制難度大; 4.防治、監管土壤污染不足。污染土壤環境監督管理體系不健全,土壤污染防治投入不足,全社會土壤污染防治的意識不強; 5.引發新的社會問題。由土壤污染引發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和群體性事件逐年增多,成為影響群眾身體健康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因。土壤的污染,一般是通過大氣與水污染的轉化而產生,它們可以單獨起作用,也可以相互重疊和交叉進行,屬於點污染的一類。隨著農業現代化,特別是農業化學化水平的提高,大量化學肥料及農葯散落到環境中,土壤遭受非點污染的機會越來越多,其程度也越來越嚴重。在水土流失和風蝕作用等的影響下,污染面積不斷地擴大。根據污染物質的性質不同,土壤污染物分為無機物和有機物兩類:無機物主要有汞、鉻、鉛、銅、鋅等重金屬和砷、硒等非金屬;有機物主要有酚、有機農葯、油類、苯並芘類和洗滌劑類等。以上這些化學污染物主要是由污水、廢氣、固體廢物、農葯和化肥帶進土壤並積累起來的。(一)污水灌溉對土壤的污染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中,含有氮、磷、鉀等許多植物所需要的養分,所以合理地使用污水灌溉農田,一般有增產效果。但污水中還含有重金屬、酚、氰化物等許多有毒有害的物質,如果污水沒有經過必要的處理而直接用於農田灌溉,會將污水中有毒有害的物質帶至農田,污染土壤。例如冶煉、電鍍、燃料、汞化物等工業廢水能引起鎘、汞、鉻、銅等重金屬污染;石油化工、肥料、農葯等工業廢水會引起酚、三氯乙醛、農葯等有機物的污染。(二)大氣污染對土壤的污染大氣中的有害氣體主要是工業中排出的有毒廢氣,它的污染面大,會對土壤造成嚴重污染。工業廢氣的污染大致分為兩類:氣體污染,如二氧化硫、氟化物、臭氧、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等;氣溶膠污染,如粉塵、煙塵等固體粒子及煙霧,霧氣等液體粒子,它們通過沉降或降水進入土壤,造成污染。例如,有色金屬冶煉廠排出的廢氣中含有鉻、鉛、銅、鎘等重金屬,對附近的土壤造成污染;生產磷肥、氟化物的工廠會對附近的土壤造成粉塵污染和氟污染。(三)化肥對土壤的污染施用化肥是農業增產的重要措施,但不合理的使用,也會引起土壤污染。長期大量使用氮肥,會破壞土壤結構,造成土壤板結,生物學性質惡化,影響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過量地使用硝態氮肥,會使飼料作物含有過多的硝酸鹽,妨礙牲畜體內氧的輸送,使其患病,嚴重的導致死亡。(四)農葯對土壤的影響農葯能防治病、蟲、草害,如果使用得當,可保證作物的增產,但它是一類危害性很大的土壤污染物,施用不當,會引起土壤污染。噴施於作物體上的農葯(粉劑、水劑、乳液等),除部分被植物吸收或逸入大氣外,約有一半左右散落於農田,這一部分農葯與直接施用於田間的農葯(如拌種消毒劑、地下害蟲熏蒸劑和殺蟲劑等)構成農田土壤中農葯的基本來源。農作物從土壤中吸收農葯,在根、莖、葉、果實和種子中積累,通過食物、飼料危害人體和牲畜的健康。此外,農葯在殺蟲、防病的同時,也使有益於農業的微生物、昆蟲、鳥類遭到傷害,破壞了生態系統,使農作物遭受間接損失。(五)固體廢物對土壤的污染工業廢物和城市垃圾是土壤的固體污染物。例如,各種農用塑料薄膜作為大棚、地膜覆蓋物被廣泛使用,如果管理、回收不善,大量殘膜碎片散落田間,會造成農田「白色污染」。這樣的固體污染物既不易蒸發、揮發,也不易被土壤微生物分解,是一種長期滯留土壤的污染物。三、農村生態破壞嚴重環境存在的問題主要有:生態環境保護仍然很薄弱,生態功能退化;規模化種植、畜禽養殖業對農村生態環境污染逐漸加大;生活與工業垃圾的隨意堆放對農村生態環境造成破壞;生活污水無序排放對生態環境影響日益嚴重。1、生態環境保護仍然很薄弱,生態功能退化。調查中反映亂砍濫伐現象較為嚴重,這主要是一些群眾只顧眼前經濟利益的驅動,出現亂砍濫伐的行為;調查中發現有些村莊為了鋪設「村村通」水泥路等農村公益事業建設,把村大量的集體林木賣掉,這使得水土保持能力差,這些破環自然行為導致了農村生態功能退化。2、規模化種植、畜禽養殖業對農村生態環境的污染逐漸加大。根據調查完成的村莊問卷表中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調查表,許多的村莊相對規模的養豬場、養鴨場等排污方式都處於任意排放狀態,基本上也沒有相關污水處理設施。同時農葯、化肥和農業用地膜等農用化學品的大量使用,促進農業增產的同時,也給農村生態環境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如:高毒、高效農葯和除草劑的大量使用,殘留問題突出,導致農村小溪流中魚蝦資源銳減;導致土地對化肥的依賴性越來越大,造成了肥力下降;三是養殖業產生的廢棄物,如豬、羊、雞、鴨的糞便,直接倒入溝渠、水塘,使有些水渠變成了污水溝或堆積場,還生成了大量病菌與蚊子影響村民健康與村容。3、生活與工業垃圾的隨意排放對農村生態環境的破壞。根據調查許多的農村生活垃圾基本處於隨意堆放狀態,工業污染也處於無序排放狀態。雖然有些生活垃圾通過保潔員得到收集,但直接丟棄與隨意堆放仍是農村生態環境的重要污染源;而且其中部分的生活垃圾通過填埋與野外焚燒方式進行處理,產生的二次污染又加劇了農村土壤污染和大氣污染。4、生活污水的無序排放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日益嚴重。根據調查可以看到農村的生活污水基本處於無序排放狀態。這對土壤、農作物造成了污染,也對村民的生活環境造成影響。另外許多農村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溝渠,其污染程度不亞於工業污水,比如生活污水的洗衣粉中磷的污染。這些農村土地面源污染問題的存在,再加上許多農村環保經費投入不足、鄉鎮環保工作機構的空白、環保基礎設施薄弱以及村民環境保護意識不強等因素制約,致使當前我省農村生態環境資源保護形勢更加嚴峻、環保任務更加艱巨。 四、農村飲用水安全保障程度較低我市農村飲用水的水源主要以地下水為主,飲用地表水、集中式供水、散式供水為輔,根據《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GB5749-2006作為評價標准,農村飲用水污染指標主要是微生物,飲水中因細菌總數和總大腸菌群所引起的水質超標率為25.92%;集中式供水中有消毒設備的僅佔29.18%,分散式供水基本採取直接採用原水。目前,部分鄉鎮集中供水設施極端老化,水質處理與水質化驗檢測設施空缺,水源安全保護和水源地安全保護措施不到位,部分地方沒有達到飲用放心水標准。(二)影響我市農村飲用水安全的主要原因 1.環境污染逐漸從城市向農村轉移。隨著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力度的不斷加強,很多位於城區的污染企業搬遷至農村,污染源分散,涉及面廣,污染物濃度高,治理難度大。加大了環境監管的難度,並對農村飲用水安全產生極大的隱患。近年來興起的農村生態旅遊,帶動農村經濟發展的同時產生農村環境污染問題,也不容小視。 2.工礦污染急速加劇。我市礦產資源豐富,多分布在農村地區。有些地方未能合理、有序地開采,並在采選技術未成熟的條件下盲目開采,不僅嚴重浪費了資源,而且嚴重污染農村的水環境。展大規模調查研究農村飲用水和環境衛生狀況亟待改善。 3.農業面源污染日趨嚴重農村面源污染具有種類繁多、發生量大、分布廣、影響因素多、治理難等特點。農業生產中氮肥的利用率為30-35%,氮肥的地下滲漏損失為10%,農田排水和暴雨徑流損失為15%;磷肥利用率為10-25%,大量的氮和磷營養元素隨農田排水或雨水而進入到河流湖泊,導致水質惡化。農葯的施用過程中,一般來講,只有10-20%的農葯附著在農作物上,而80-90%則流失在土壤、水體和空氣中,在灌水與降水等淋溶作用下污染地下水。 4.農業固體廢棄物未得到合理回收和利用。農作物秸稈是農業主要固體廢物之一,大都沒有經過綜合利用,與生活垃圾一起四處堆放,在降雨的沖刷下,其大量滲濾液排入水體或直接被沖入河道。5.畜禽養殖業迅猛發展所帶來的污染問題日趨嚴重。據測定,一個萬只養雞場年生產糞便360噸,一個百頭養牛場年產糞便680噸,一個千頭養豬場年產糞便達2000噸以上。畜禽養殖排放的污水包括尿、沖洗物、部分糞便和食物殘渣,其中含有大量有機物、病源微生物。寄生蟲及蟲卵和重金屬等。這些未經處理的污水排放後會污染地表水、地下水。 6.大多數農村飲用水採用直接飲用原水的方式,集中供水率低,且對飲用水質量沒有必要監測手段,水質無法得到基本的保證,(三)農村飲用水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1.安全意識較差。部分領導對飲用水安全問題的嚴峻形勢認識不足;而廣大農民對飲用水安全意識更差。2.生活飲用水安全的法律、法規分散且不健全。目前,我國有關生活飲用水的法律法規分散在環保、衛生、建設等法律法規中,執行主體基本上各行其是。3.資金投入不足。農村改水是一項政策性強、涉及面廣的社會系統工作,建設項目多,資金投入大,資金短缺一直是影響改水工程建設的一個主要原因。 4.農村飲用水源水質監測基本上還是空白,尤其是地下水的監測。在廣大農村地區,由於水源地分散,規模小,水質水量不穩定,開展例行監測工作難度很大,且目前也不具備開展農村飲水安全監測的能力。 5.科技力量相對薄弱。目前,對農村飲用水源開展的科研工作較少,沒有針對飲用水源開展過系統全面的調查與評價,沒有開展過系統研究。 五、農村環境保護建設的對策建議(一)切實保護好農村飲用水源地 把保障飲用水安全作為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首要任務,依法科學劃定農村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監測和監管,堅決依法取締水源保護區內的排污口,禁止有毒有害物質進入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嚴防養殖業污染水源,嚴禁直接或者間接向河流排放超標的工業污水。制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應急預案,強化水污染事故的預防和應急處理,確保群眾飲水安全。 (二)加大農村生活污染治理力度 因地制宜處理農村生活垃圾、污水。按照農村環境保護規劃的要求,採取分散與集中處理相結合的方式,處理農村生活垃圾、污水。居住比較分散、不具備條件的地區可採取分散處理方式處理生活垃圾、污水;人口比較集中、有條件的地方要推進生活垃圾、污水集中處理。新村莊建設規劃要有環境保護的內容,配套建設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防治設施。優化農村生活用能結構,積極推廣沼氣、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等清潔能源,控制散煤和劣質煤的使用,減少大氣污染物的排放。 (三)嚴格控制農村地區工業污染 採取有效措施,提高環保准入門檻,禁止工業和城市污染向農村轉移。嚴格執行國家產業政策和環保標准,淘汰污染嚴重的落後的生產能力、工藝、設備。強化限期治理制度,對不能穩定達標或超總量的排污單位實行限期治理,治理期間應予限產、限排,並不得建設增加污染物排放總量的項目;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務的,責令其停產整治。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建設項目未履行環評審批程序即擅自開工建設的,責令其停止建設,補辦環評手續,並予以處罰。對未經驗收,擅自投產的,責令其停止生產,並予以處罰。加大對各類工業開發區的環境監管力度,對達不到環境質量要求的,要限期整改。加快推動農村工業企業向園區集中,鼓勵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四)加強畜禽水產養殖污染防治 科學劃定禁養、限養區域,改變人畜混居現象,改善農民生活環境。各地要結合實際,確定時限,限期關閉、搬遷禁養區內的畜禽養殖場。新建、改建、擴建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必須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確保污染物達標排放。對現有不能達標排放的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實行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務的,責令其停產整治。鼓勵生態養殖場和養殖小區建設,通過發展沼氣、生產有機肥等綜合利用方式,實現養殖廢棄物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依據土地消納能力,進行畜禽糞便還田。根據水質要求和水體承載能力,確定水產養殖的種類、數量,合理控制水庫、湖泊網箱養殖規模,堅決禁止化肥養魚。 (五)控制農業面源污染 1. 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農村環境綜合治理, 胡錦濤總書記在2005年的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上指出:「要啟動農村小康環保行動計劃,把防治土壤污染提上重要議程,科學使用化肥、農葯,加大水產養殖和畜禽養殖業的污染防治力度,保證農產品品質。加大農村沼氣建設推廣的力度,使廣大農民向文明衛生的生活方式轉變」。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是實現農村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保障, 發展循環型農業是實現農業技術創新的重要途徑。農業循環經濟是生態化的農業經濟, 是保護和改善農村的生產、生活環境、有效利用農業資源的重要手段。發展農業循環經濟能有效改善農村的生態環境, 其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農業循環經濟以「無害化、低排放、零破壞、高效益、可持續」為原則指導農業生產, 提高農業資源的循環利用, 能夠減少農業廢棄物的排放, 有利於農業資源的保護, 有效降低對農業生態環境的破壞。例如, 通過普及沼氣來改善生態環境。農牧民生活燃料主要靠薪柴, 每年都要砍伐胡楊、紅柳、梭梭、草根等荒漠植被。據統計,一家三、五口人一年的生活燃料, 只要建一個8立方米的沼氣池就足夠了, 每年可以節約薪柴115噸或節煤1噸。用沼氣可照明、燒水做飯, 糞便入池, 家裡庭院衛生干凈。這種「農作物秸稈喂牲畜———牲畜糞便變沼氣 ———沼液沼渣還田種植農作物———農作物秸稈再來飼養牲畜」的農家庭院循環經濟模式, 充分利用了農村種植業、養殖業產生的廢棄物, 變廢為寶, 化害為利, 真正做到了「吃干、榨凈、無害回歸自然」。二是提倡綠色農業、生態農業, 遏制了大量使用化肥農葯與機械作業, 可以避免耕地污染、土壤肥力下降。採取綜合措施控制農業面源污染,指導農民科學施用化肥、農葯,積極推廣測土配方施肥, 推行秸稈還田,鼓勵使用農家肥和新型有機肥。鼓勵使用生物農葯或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葯,推廣作物病蟲草害綜合防治和生物防治。鼓勵農膜回收再利用。加強秸稈綜合利用,發展生物質能源,推行秸稈氣化工程、沼氣工程等,禁止在禁燒區內露天焚燒秸稈。 (六)積極防治農村土壤污染 胡錦濤總書記在2005年的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上指出:「要啟動農村小康環保行動計劃,把防治土壤污染提上重要議程,科學使用化肥、農葯,加大水產養殖和畜禽養殖業的污染防治力度,保證農產品品質。加大農村沼氣建設推廣的力度,使廣大農民向文明衛生的生活方式轉變」。做好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工作,摸清情況,把握機理,逐步完善土壤環境質量標准體系,建立土壤環境質量監測和評價制度,開展污染土壤綜合治理試點。加強對污灌區域、工業用地及工業園區周邊地區土壤污染的監管,嚴格控制主要糧食產地和蔬菜基地的污水灌溉,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積極發展生態農業、有機農業,嚴格對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的環境監管。 (七)加強農村自然生態保護 堅持生態保護與治理並重,重點控制不合理的資源開發活動。優先保護天然植被,堅持因地制宜,重視自然恢復。嚴格控制土地退化和草原沙化。保護和整治鄉村現有水體,努力恢復河溝池塘生態功能,提高水體自凈能力。加強對礦產資源、水資源、旅遊資源和交通基礎設施等開發建設項目和活動的環境監管,努力遏制新的人為破壞。 (八)加強農村環境監測和監管 建立和完善農村環境監測體系,加強農村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自然保護區、重要生態功能保護區、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和重要農產品產地的環境監測。嚴格建設項目環境管理,開發建設活動必須依法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防止產生新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加大環境監督執法力度,對不執行環境影響評價、違反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三同時」制度、不正常運轉治理設施、超標排污、在自然保護區內違法開發建設和開展旅遊或者違規采礦造成生態破壞等違法行為,嚴格查處。 (六)加強組織領導和隊伍建設隨著環保工作力度的加大,我市環保工作也列入鄉黨委政府議事日程,根據國務院和省政府有關鄉鎮機構改革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2008年在八鄉兩鎮先後成立了10個環境管理服務站,每個環境管理站設3個工作人員。使基層環保工作有專人負責抓落實。但環保助理人員基本全是兼職,不能全身心投入到環保工作當中,而且鄉鎮環保管理人員均是從此其他業務部門調配的兼職人員,專業能力較差,缺乏環保專業人才,難以適應當今農村環保工作需要,給農村環境保護工作帶來一定影響。因此,要想有效地對農村生態環境實施監控,首先要統籌城鄉發展, 定機構 定編制 定職責,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機制和體系,使環境治理的重點要向農村傾斜, 其次要制定明確的農村環境檢測的相關標准, 加強農村環境監控部門的管理力度, 提高監控人員的素質。通過標准化建設, 嚴格農村環境監控的規范性、公正性和權威性。要把農村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作為一個整體考慮, 同步推進生態建設和污染防治, 形成農村、城市生態環境良性優化機制, 使農村生態環境逐步向良性循環發展。 (七)大宣傳力度, 鼓勵公眾參與。 如果離開廣大農民的積極參與, 單靠環保部門來抓農村環境治理是不夠的。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主體在農民, 只有讓農民明白其科學道理和經濟效益, 才可能變為自覺行動, 提高農民保護生態環境的自覺性。為此, 應加大保護生態環境的宣傳力度: 一是普及資源綜合利用和環境保護的科學和法律知識, 制定有關農村環境保護的鄉規民約, 增強農民合理利用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意識和責任感; 二是建立保護生態環境的示範點, 在一些基礎好的地區率先進行試點, 以點帶面, 結合新農村建設的大環境來建設一批「生態文明村」, 通過示範點的示範作用帶動其他地區農民保護生態環境的積極性, 推動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三是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路等媒體,廣泛宣傳和普及農村環境保護知識,及時報道先進典型和成功經驗,揭露和批評違法行為,提高農民群眾的環境意識,調動農民群眾參與農村環境保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維護農民群眾的環境權益,尊重農民群眾的環境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農村環境質量評價結果應定期向農民群眾公布,對涉及農民群眾環境權益的發展規劃和建設項目,應當聽取當地農民群眾的意見。 農村生態環境的綜合治理是一條漫長而繁雜的工作,需要各方的配合和重視。這次實踐中所發現問題和進行的分析都是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的,也希望可以對生態環境的治理工作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希望農村的生態環境可以進入一條良性發展的道路,與經濟發展相協調,向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方向發展,為我市的可持續發展掃除障礙。

⑥ 農村生活污水怎麼處理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中國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有回了很大提高。由答於農村供水事業不斷發展,沖廁、淋浴、洗衣機等衛生設施的普及,導致農村生活污水越來越多,污水排放量巨大。根據調查顯示,96%的村沒有排水溝和污水處理系統,生活污水未經過處理就沿道路邊溝或路面排放到臨近的水體,這對農村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危害。因此,急需採取措施對我國農村污水進行有效治理。

採用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可以緩解市政管道的建設壓力。另外,對於分流制排水系統,經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處理過的污水可以直接排入雨水管道或就近排入水體,既不污染環境,也不增加污水管道的壓力。而且,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具有投資低、能耗少、處理效率高、佔地面積小、管理方便等一系列優勢,在這樣的形勢下,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更應該在廣大的農村地區得到推廣。

⑦ 淺議農村污水處理方法探討


淺議農村污水處理方法探討具體內容是什麼,下面中達咨詢為大家解答。
一 我國農村污水處理方法
1活性污泥法。長期以來,城市生活污水多採用活性污泥法,它是世界各國應用最廣的一種生物處理流程。具有處理能力高,出水水質好的優點。該方法主要由曝氣池、沉澱池、污泥迴流和剩餘污泥排放系統組成。廢水和迴流的活性污泥一起進入曝氣池形成混合液。曝氣池是一個生物反應器,通過曝氣設備充入空氣,空氣中的氧溶入混合液,產生好氧代謝反應,且使混合液得到足夠的攪拌而呈懸浮狀態,這樣,廢水中的有機物、氧氣同微生物能充分接觸反應。隨後混合液進入沉澱池,混合液中的懸浮固體在沉澱池中沉下來和水分離,流出沉澱池的就是凈化水。
2生物膜法。在污水生物處理的發展和應用中,活性污泥和生物膜法一直占據主導地位。生物膜法主要用於從廢水中去除溶解性有機污染物,主要特點是微生物附著在介質「濾料」表面,形成生物膜,污水同生物膜接觸後。溶解的有機污染物被微生物吸附轉化為H2O、CO2、NH3和微生物細胞物質,污水得到凈化,所需氧化一般直接來自大氣。生物膜法處理系統適用於處理中小規模的城市廢水,採用的處理構築物有高負荷生物濾池和生物轉盤,生物濾池在我國南方更為適用。隨著新型填料的開發和配套技術的不斷完善,與活性污泥法平行發展起來的生物膜法處理工藝在近年來得以快速發展。由於生物膜法具有處理效率高、耐沖擊負荷性能好、產泥量低、佔地面積少、便於運行管理等優點,在處理中極具競爭力。
3氧化法。氧化法是目前廣泛採用並極具發展潛力的城市生活污水預處理方法之一。根據氧化劑的種類及反應器的類型。氧化法可分為化學氧化法、催化氧化法、(催化)濕式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超臨界氧化法等。化學氧化法雖然操作簡單,但由於其處理效果並非十分理想,而且由於其運行成本較高,因此,在城市生活污水處理應用中使用並不很多。為了達到提高處理效果,同時降低運行成本的目的,人們開發了一些其他的氧化技術。光催化氧化法設備簡單、運行條件溫和、氧化能力強、殺菌作用強、處理徹底,因此,在水的深度處理及對難生物降解的有機廢水的處理具有極好的應用前景,目前已成為國內外非常活躍的研究課題,有專家預測,氧化法將成為21世紀廢水處理中重要的方法之一。
4人工生物凈化:人工生物凈化,是人為地創造條件使微生物大量繁殖,人工馴化微生物,利用微生物質新陳代謝降解水中有機物的方法,是目前國內外對生活污水二級處理的主體工藝。
5自然生物凈化處理:主要利用土壤中的微生物和植物根系或水塘中的微生物作用使水中的污染物濃度降低。
6人工生物凈化與自然生物凈化:在土地資源豐富,地價相對便宜的農村,採用人工生物凈化與自然生物凈化處理相結合的方法,在經濟不發達地區有其實際意義。
二 我國農村污水處理發展趨勢
1「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經濟發展與污水處理事業協調發展
城市污水是城市綜合體經濟發展的產物,污水的增加和城市經濟發展還是同步的,城市經濟發展越快污水的處理工作也就越重。我們不能過分的注重經濟的發展而忽視對水資源的保護。人們的生活離不開水,工農業的發展也離不開水,所以政府有關職能能部門要拿出部分資金來支持水資源保護。如果顧此失彼就會給生態環境造成嚴重污染,最終影響經濟的發展。在以今後的城市建設中要堅持生產線和污水治理同步進行,堅持和鼓勵綠色產品的開發和投入;對已經建成投產的生產線而沒有污染治理措施的要提出限期治理的要求,要幫助它制定有可操作性的實施方案。
2改變污水處理行業的運營機制,由事業型向企業經營型轉變
改變污水處理行業機制的原因有兩方面,第一方面的原因是許多城市的污水處理企業還是事業單位,缺乏現代化的管理手段,政企不分,在崗人員效率低下,責任心較差,嚴重影響行業的發展;另方面原因是污水處理行業耗資較大,當地政府可承擔其運行費用比較困難,所以發展的趨勢逼迫污水處理廠的運營機制由事業型轉變為企業經營型,企業按照市場經濟模式自己去收費。國家對該收費有了明確的規定,地方政府應按照本地區污水處理行業所需要的經費及當地工廠企業、居民承受的能力,給予加大收費力度的政策。
3污泥最終處置要向無害化、資源化方向邁進
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在最終處置上,可以根據污泥的分類和本地區的實際情況進行可以用化處置;比如純生活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經過無害化處理後,可用做農肥;工業廢水與生活污水混合污水的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也要經過無害化處理後可製作用於園林、綠化、鮮花的肥料;純工業廢水在進行無機化過程和有毒害氣體的處理後,污泥可作為建築材料的原料。
三 我國農村污水處理現狀分析
1.農村污水處理工作的重要性及迫切性。隨著城鎮經濟的迅速發展和人口的增加,城鎮的污水排放量不斷增加,由於缺乏必要的污水收集和處理設施,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一同排入水體,使得絕大多數農村的水環境污染日益嚴重,成為區域性水環境的重要污染源頭。農村污水治理已成為我國水污染控制的重點,對它的治理問題呀迫在眉睫。
2.對農村污水設施項目的基本情況。農村污水設施項目建設基本情況並不容樂觀,在其質量和數量上都不能達到一定的標准,根據《「十二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的要求,到2015年縣城的污水處理率平均要達到70%,建制鎮的污水處理率平均要達到30%。截止2010年底縣城和建制鎮的實際污水處理率與預計的目標存在較大的差距,我國的農村污水處理設施還需進一步的發展和推進。
3.廢水所產生的的沖擊負荷較大。廢水所產生的的沖擊負荷較大是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很多對環境污染較大的企業會將廠房選擇在農村,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在實際生產中這些工業企業未嚴格執行有關生產廢水預處理的規定,將高濃度的工業廢水排入農村的下水道,這對農村的環境危害是十分明顯的,再加上農村污水處理廠正處於建設初期規模較小,承受污染物負荷沖擊的能力較大,在一定程度上企業用這種方法降低生產的成本嚴重影響了農村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行。
4.運行成本較高。農村污水處理出現運行成本較高的問題,農村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均按標准執行,執行標准時得到國家的大力支持,很多項目由國家直接劃撥經費建設,因為運行成本太高,所以在建設中的建設經費難以達到標准,直接影響了工程的建設質量,有些工程的實際運行水量低於設計的水量,還有不少失望工程不及而終了。很多農村的污水處理設施都需不斷的降低成本,更有益推廣和發展。
綜上所述:目前農村生活污水任意排放,造成流域等水體污染,同時農村經濟發展趕不上城鎮,地區特點突出等,因此新農村污水處理系統建設迫切需要經濟、高效、自動化高的一體化處理系統,以適應我區農村污水的多樣性等。在選擇工藝時,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如水質、水溫、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綜合考慮確定具體工藝。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⑧ 村鎮生活污水常用處理工藝簡介與對比

村鎮生活污水的無序排放是村鎮水環境污染的原因之一,是造成黑臭水體的重要因素,村鎮生活污水的治理十分緊迫。分析了村鎮生活污水的主要特點和經處理後的排放要求,介紹了5種村鎮生活污水常用處理工藝的特點,並針對適用范圍和優缺點進行橫向對比。為村鎮生活污水處理工藝選擇提供參考。
由於村鎮人口數量眾多,而且基礎建設落後,村鎮幾乎沒有任何生活污水收集系統和處理措施,生活污水往往沒有任何形式的處理,直接排放到水體中,成為村鎮水環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未經處理的生活污水排入河道後會造成水體富營養化,當排入水體的污染物超過河道自凈能力後,過度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導致河道忠的水生動植物因缺氧而死亡,生態系統被徹底破壞,最後變為黑臭水體,嚴重影響了周邊的環境和居民的身體健康。因此村鎮生活污水的處理現在看來十分必要。
1村鎮生活污水的主要特點
我國村鎮設施建設嚴重不足,幾乎沒有建設任何污水收集和處理設施,村鎮日常生活和工業生產產生的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基本是未經任何處理直排進入周邊的河道,溝渠和水塘等水體[1]。
村鎮生活污水的來源較多,主要包括人的糞尿、廚房廢水、清潔洗滌和洗浴廢水等,此外還有部分畜禽養殖廢水。村鎮生活污水具有以下特點:排放點十分分散;污染區域大;污水排放時間比較集中,一般集中在早中晚;污水水質、水量不均勻一般高峰流量為時平均流量的2~8倍。
村鎮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氨基酸、脂肪等有機物,一般不含有毒物質。水質具有氨氮含量高,可生化性強,含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較少等特點。
2村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出水標准
目前,村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排放標准在國家層面尚沒有統一規定,大部分地區已建的村鎮污水處理設施一般參考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GB 18918—2002)中一級B水質指標的要求。
部分地區制定有地方排放標准,例如廣州地區鼓勵村鎮污水處理設施的出水水質指標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GB 18918—2002)一級A的要求;四川地區自2017年1月1日要求岷江、沱江流域內城鎮污水處理廠出水達到《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標准》(DB51/1311-2016)。
表1村鎮生活污水出水水質指標(mg/L)
註:表格中NH3-N指標中括弧內數值為水溫不大於12℃時的控制指標,括弧外數值為水溫大於12℃時的控制指標。
3村鎮生活污水常用處理工藝
村鎮缺乏專業技術人員,運行管理能力薄弱,因此生活污水處理工藝必須遵循「投資低、成本低、管理方便、效率高」的原則,盡量做到無人值守。近年來,隨著村鎮生活污水的治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國內在村鎮生活污水處理等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涌現了一批較為成熟的處理工藝。
目前國內已建村鎮生活污水處理工程常用工藝主要有以下5種工藝:AO→人工濕地工藝、改良A2/O→人工濕地工藝、厭氧濾池→氧化塘→生態溝渠工藝、凈化槽工藝和MBR(膜生物反應器)工藝。下面對上述工藝分別進行介紹,並對比其優缺點和適用范圍。
3.1 A/O→人工濕地工藝
A/O→人工濕地工藝是在常規A/O工藝作為生化處理去除有機物的基礎上,其後增加人工濕地處理工藝進行深度處理。A/O工藝由缺氧和好氧兩部分反應組成。污水、迴流污泥同時進入缺氧池,同時好氧池內已經充分反應的一部分硝化液迴流至缺氧池,缺氧池內的反硝化細菌在缺氧狀態下利用污水中的有機物作為碳源,將迴流的硝化液中硝態氮還原為氮氣釋放出來,達到脫氮的目的。之後混合液進入好氧池,完成有機物的氧化、氨化和硝化反應。
人工濕地系統是指由人為因素形成的濕地。人工濕地的處理原理是在特定的填料(如礫石、砂石等)上種存活率高、去污能力強的特定的植物(如美人蕉、蒲草、蘆葦等),形成「填料—微生物—植物」的復合生態系統,當污水流過填料時,經沙石、土壤過濾,以及濾料和植物根際附著的多種微生物共同作用,去除水中的污染物。
該工藝對於廠區地勢有一定要求,要求收納水體的水位較低,人工濕地處理後的污水能夠自流出水,處理規模不宜超過200m3/d。
工藝流程如下:
圖1A/O→人工濕地工藝流程圖
3.2改良A2/O→人工濕地工藝
改良A2/O→人工濕地處理工藝是在改良A2/O脫氮除磷工藝基礎上增加人工濕地系統作為深度處理一種工藝。改良A2/O工藝是在常規A2/O法基礎上改進而成,在常規A2/O法的厭氧區前增加一個預缺氧區,來自二沉池的迴流污泥首先進入預缺氧區,與大約20%的原污水混合,可以進一步消除迴流污泥中的溶解氧,減少厭氧區的不利影響,提高P的出去效率;同時,改良A2/O工藝保留混合液的內迴流,好氧區的混合應迴流至缺氧池在反硝化細菌作用下,硝態氮還原成氮氣,保證了脫氮效果。
此工藝可以根據進水水質調整各池的水力停留時間,達到脫氮除磷的的效果,該工藝具有工藝成熟、系統抗沖擊性強,能耗低、運行成本低、出水水質穩定的特點。改良A2/O工藝出水能夠達到一級B標准,在經過人工濕地的深度處理指標可以達到一級A標准。適用於處理要求較高,處理規模較大,四季氣候變化大的村莊。
工藝流程如下圖:
圖2改良A2/O→人工濕地工藝流程圖
3.3厭氧濾池→氧化塘→生態溝渠工藝
生活污水首先經過厭氧濾池,大部分有機物被厭氧濾池濾料截流,在厭氧條件下進行發酵,被分解成穩定的雜質沉澱;污水經厭氧濾池處理後進入氧化塘,有機物在氧化塘內被氧化分解;氧化塘出水進入生態溝渠,生態溝渠利用溝渠內生長的水生植物,進一步吸收氮磷,削減有機物含量。
該工藝採用生物處理、生態工藝相結合的技術,可利用依據地勢而建,使污水自流經過各個處理工序,動力消耗極小。厭氧濾池可在現狀沼氣池基礎上改建,在沼氣池內投加供微生物生長附著的填料,氧化塘可利用現狀的魚塘改建,生態溝渠可利用現狀的排水溝渠或者灌溉溝渠改建。生態溝渠中種植一些污能力強的特定的植物(如美人蕉、蒲草、蘆葦等)提高處理能力。
適用范圍:該工藝適用於現場有池塘或者溝渠的村鎮,處理規模一般不能超過200m3/d。
工藝流程如下:
圖3厭氧濾池→氧化塘→生態溝渠工藝流程圖
3.4凈化槽工藝
凈化槽是一種人工強化生物處理的小型生活污水處理裝置,主要用於分散生活污水的就地處理。該技術起源於日本,具備使用壽命長、維護簡單、運營費用低等顯著特點。凈化槽組合了物理、化學和生物處理技術,通過化學絮凝反應、物理沉澱和微生物分解來削減污水中污染物的量[3]。污水經凈化槽處理後其出水水質指標可滿足《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GB18918-2002)一級B標準的要求。該工藝適用於規模較小且處理要求一般的村莊,處理規模不宜超過150m3/d。
圖4凈化槽工藝流程圖
3.5 MBR(膜生物反應器)工藝
MBR(膜生物反應器)是將膜分離技術與生物處理技術結合產生的新型污水處理工藝。該工藝利用膜組件取代傳統活性污泥法的二沉池,提高了固液分離效率,膜的截留作用使曝氣池能夠維持較高的活性污泥濃度以及富集一些特效菌(特別是優勢菌群),從而提高了生化反應速率,同時反應器對進水負荷(水質及水量)的各種變化具有很好的適應性,耐沖擊負荷能力較強。該工藝出水水質標准高並且穩定,容積負荷高佔地較小,剩餘污泥產量少等優點,但該工藝運行維護較復雜,維護成本高。
污水通過該工藝處理後的出水的基本可達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GB/T 18920-2002)的標準的要求。該工藝適用於出水水質要求較高或者有回用需求的村鎮,處理規模不宜超過500m3/d。
3.6工藝對比
以上不同工藝的各有不同的適用范圍以及優缺點,具體見下表:
表2不同工藝適用范圍及各自優點對比表
4結語
近年來,隨著村鎮水環境的不斷惡化,村鎮生活污水處理越來越受到重視。我國村鎮數量眾多,每個地區特點迥然不同,村鎮生活污水處理工藝不能一概而論,需要因地制宜,根據每個地區的實際情況選用適應本地、工藝成熟、運行成本低、操作維護簡便,出水水質能達到排放要求的工藝。
相信經過以上的介紹,大家對村鎮生活污水常用處理工藝簡介與對比也是有了一定的認識。歡迎登陸中達咨詢,查詢更多相關信息。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閱讀全文

與農村污水治理技術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edi經濟全球化 瀏覽:763
沁園1004超濾膜濾芯第四 瀏覽:363
中國樹脂設備網 瀏覽:448
廢水廢渣廢氣如何處理 瀏覽:660
過濾器可以豎著裝么 瀏覽:910
達到滲透平衡時半透膜兩側溶液濃度相等 瀏覽:7
凈化器裝在房間有什麼壞處 瀏覽:115
瓦爾塔電瓶如何來蓋加蒸餾水視頻 瀏覽:850
污水記賬表格圖片 瀏覽:389
歐洲反滲透膜認證 瀏覽:361
購買污水泵計到什麼科目 瀏覽:250
用陶粒怎麼做過濾器 瀏覽:617
半透膜與濾紙的區別 瀏覽:132
如何更換空調濾芯別克英朗 瀏覽:642
施特勞斯納濾機 瀏覽:132
反滲透膜的壓力范圍 瀏覽:604
回用垃圾袋大號 瀏覽:87
污水怪獸 瀏覽:560
工業用純水機過濾裝置的更換 瀏覽:333
20米污水池厚度多少 瀏覽: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