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養殖廢水調節池的設計計算

養殖廢水調節池的設計計算

發布時間:2025-01-08 12:58:55

㈠ 水庫網箱養魚利弊何在

三峽水庫網箱養殖利弊分析
簡介: 投餌式網箱養魚在在單純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對水域水質的影響較大,成為眾多湖庫水體富營養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給養殖水域帶來災難性的後果。本文通過分析長壽湖水庫網箱養魚對水體的污染,三峽水庫的漁業養殖條件以及水污染現狀,初步論證在三峽水庫限制投餌式網箱養魚的必要性,並對三峽水庫的漁業養殖發展提出了建議。
關鍵字:網箱養魚 富營養化 三峽水庫

1 前 言

多年來,我國的淡水漁業的養殖模式普遍以追求經濟效益為主,造成對江河湖泊和水庫的過度利用,導致水體富營養化和水環境質量下降,如追求高產而實施的化肥養魚直接增加了水體氮磷含量,為提高「家魚」成活率而過量捕撈食魚性魚類導致生態系統失衡等。目前我國淡水漁業的收入每年僅80多億元,而天然湖泊和水庫(即人工湖)的水體污染所造成的損失卻遠高於此。

據水利部最新的全國淡水資源質量評價,我國131個有養魚的大型湖泊中,達富營養化程度的湖泊67個。城市近郊水體富營養化程度普遍偏高,如杭州西湖、南京玄武湖、雲南滇池、合肥巢湖及武漢東湖等均達到高度富營養化程度。

三峽工程是一座具有防洪、發電、航運、環保以及養殖、供水等巨大綜合利用效益的特大型水利水電工程。2003年6月三峽水庫開始蓄水發電,水庫基本形成,水庫的水環境保護工作將面臨更加嚴峻的形勢。目前國家花費大量的國債資金治理庫區的城市污水、工業廢水,其它污染源如集鎮污水、垃圾治理、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等更艱巨的工作也將進一步展開。

三峽水庫建成後為網箱養魚創造了有利的水域條件,熊天壽提出了建立三峽庫區漁業經濟管理機構,發展名特優漁業養殖的構想;陳昌齊等人提出了在消落帶發展漁業,並對重慶庫區的漁業利用進行了經濟技術可行性分析。一些地方和部門已在庫區發展投餌式網箱養魚。

本文通過分析長壽湖投餌式網箱養魚的污染問題,論證在三峽水庫限制網箱養魚的必要性。長壽湖水庫的網箱養魚造成水質污染問題,已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重視。三峽水庫應該借鑒長壽湖水庫網箱養魚的教訓。對於投餌式網箱養魚,如果不加以限制,將為三峽水庫的水環境保護增加更大的難度。

2 網箱養殖對水質的污染

一些受污染的水庫、湖泊水體,除了受城市工業廢水、生活污水污染外,漁業對水體的過度利用也是重要污染源之一。根據測算,養殖一噸淡水魚,產生的糞便相當於20頭肥豬的糞便量,其中污染最重的是投餌式網箱養魚,例如北京的密雲水庫發展網箱養殖鯉魚,畝產在兩萬公斤以上。網箱養魚對局部水域污染的貢獻率達到31.3%,對水庫潛在富營養化的貢獻率達到32.1%。

網箱養殖對水域的過度開發,使原有的水草資源遭到破壞,使「草型湖泊」轉變為「藻型湖泊」。例如,陽澄湖原來水草的覆蓋率很高,水質清晰,而現在陽澄湖圍欄養蟹(300元/畝湖面),全湖布滿網圍,水草稀少,水質混濁,聞名全國的陽澄湖清水大閘蟹的命運令人擔憂。

3 長壽湖漁業養殖狀況及對水質的影響

3.1 長壽湖漁業養殖狀況

長壽湖位於重慶市長壽縣境內、龍溪河下游,水域面積約約10萬畝,總庫容為10.27億立方米,最大水深50米,平均水深約為10米,是重慶市最大的水庫,同時也是重慶市重要的淡水魚養殖基地之一。多年來,隨著養殖業的無序發展,長壽湖水質已受到嚴重污染,湖區水體富營養化狀況已很嚴重,湖泊的飲水、旅遊等綜合功能正在衰退,極大程度地限制了湖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長壽湖水質污染問題,已進一步加劇了區域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

按照長壽湖上游營養物質的輸入情況,湖區養殖業產量應在30公斤/畝左右,但隨著養殖業的迅猛發展,尤其是推廣實施肥水性網欄養殖後,養殖業產量迅速增加到300公斤/畝,使湖區水體受到嚴重污染,並出現了嚴重的富營養化現象。在八十年代末以前,長壽湖以淡水敞養為主,污染主要來源於上游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養殖污染較小,湖區水質總體上可達到III類水質。九十年代以來,隨著養殖業的發展,長壽湖主要的污染來源由上游的工業廢水和城市污水逐步轉變為養殖業污染。九十年代初,長壽湖實行大水面淡水養殖與網箱養殖並重的養殖方式。至1995年,網箱養殖達到高峰,規模為40畝左右,年投餌料9000噸,湖區水質由輕污染轉化為中度污染。「九五」期間,長壽湖養殖方式和規模再次發生較大變化,一是改良網箱養殖品種,逐步將網箱養殖規模減少到4畝;二是放棄大湖面淡水養殖,引進並推廣肥水養殖技術,在湖區6萬畝水域實行大面積肥水性網欄養殖。1998年,肥水性網欄養殖投放雞糞4000噸、化肥2000噸;1999年,投放雞糞2000噸、化肥5000噸。目前,由於全湖區大面積肥水性網欄養殖投放大量的雞糞、化肥,長壽湖水質已全面惡化,部分水域甚至變黑發臭。

3.2 長壽湖的富營養化現狀

監測表明,長壽湖總氮、總磷、化學耗氧量、非離子氨等污染指標嚴重超標;藍藻大量繁殖,湖區水體出現嚴重的富營養化,同時,湖區底泥中總氮、總磷含量急劇增加,污染嚴重,遠遠超出長壽湖的天然凈化能力。長壽湖養殖業的無序發展不僅使長壽湖養殖環境受到嚴重破壞,魚類出現崎變,對長壽湖旅遊業的發展以及飲用水源也構成嚴重威脅。

2002年6、7兩個月長壽湖出現大面積浮萍瘋長的情況,位置在板橋以下的岳家溝、趙家坡、高家屋脊、鶴尤糧站四處,總面積超過2000畝。對竹子灘、岳家溝、趙家坡口、趙家坡中等4處的采樣分析結果見表1,監測時間為2002年7月9日。

用湖泊(水庫)富營養化評價方法及分級技術規定[7]綜合營養狀態指數法對表1中的監測值的評價結果為:

竹子灘TLI(∑)=59.64(輕度富營養化)

岳家溝TLI(∑)=71.26(重度富營養化)

趙家坡口TLI(∑)=71.62(重度富營養化)

趙家坡中TLI(∑)=70.50(重度富營養化)

3.3 長壽湖的漁業養殖污染負荷

引起水體富營養化的物質有20餘種,其中氮、磷是最重要的控制因素。長壽湖流域氮、磷污染物來源主要是上游來水、漁業養殖投料,直接入庫的點源(生活和工業)、農業面源、大氣降塵及降雨很少,可以忽略不計。

進入長壽湖的氮、磷污染負荷見表2。上游來水主要是龍溪河,表1中的負荷是根據2001年對長壽湖上游龍溪河的監測值計算的。近年來長壽湖網箱養殖平均年投餌料4000噸,其氮含量為4.5%、磷含量為2.3%;投化肥3000噸,其中氮肥約佔70%,主要是碳酸氫銨和尿素,平均含氮量31%;磷肥約佔30%,主要是過磷酸鈣,平均含磷量7.3%。

從表2中可以看出,網箱養魚投料進入長壽的氮約占總量的17.1%、而磷負荷達到了54.6%。

表1 長壽湖水質監測數據

項目/地點 高錳酸鹽 葉綠素* 透明度 水溫 TP TN 深解氧

(mg/L) a(mg/m3) (米) (℃) (mg/L) (mg/L) (mg/L)

竹子灘 4.66 13.03 1.2 30 0.0369 3.58 9.94

岳家溝 4.93 52.34 0.65 30 0.148 3.20 9.94

趙家坡口 5.13 61.20 0.63 30 0.142 2.89 11.6

趙家坡中 5.05 52.30 0.62 30 0.135 2.6 11.1

表2 河流入湖污氮磷

項目總量 總氮含量 總氮負荷 總磷含量 總磷負荷

(t/a) (t/a)

上游來水 15.1億m3 2.67mg/L 4035 0.087mg/L 131.4

餌 料 4000t 4.50% 180 2.3% 92.0

氮 肥 2100t 31% 651

磷 肥 900t 7.30% 65.7

合 計 4866 289.1

養魚投料

投肥所佔比例(%) 17.1 54.6

4 三峽庫區發展網箱養殖的歷史和現狀

庫區內有魚類150多種,隸屬7目19科,占長江水系魚類總數的70%以上。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魚類有70餘種,有的是長江上游的特有種,表現出漁業資源豐富、魚類多樣性、地理分布與區系結構復雜的特點,為漁業資源的開發利用提供了寶貴的研究場所和發展空間。

20世紀50年代以來,四川盆地的一些長江流域的主要支流相繼築壩蓄水,江河的流速減緩,河面加寬,河水變深,人們注意到開發水庫的漁業潛力。20世紀70年代中期,提出把江河水域作為養殖水面看待,採取天然增殖和人工增殖的辦法,規定禁漁區和禁漁期,限制捕撈規格,取締有害的漁具漁法,並向江河投放大量的魚苗、魚種,增加了江河魚類資源的蘊藏量,這是利用河流型水域發展養魚的初步嘗試。近10多年來,又把水庫網箱養魚的技術移植到江河中來,開發江河水域的漁業潛力,如涪江百里網箱養魚長廊,具有一定規模。針對已經富營養化的支流水域,採取小型網箱養鰱、鱅,也有一定的效益。江河、池塘、稻田和水庫漁業構成了四大漁業基地。在江河網箱養魚實踐中,還創造了多種形式,如框架網箱、金屬網箱和船體網箱等。

2003年6月,三峽水庫開始蓄水到135米水位,以後逐步達到正常蓄水位175米。三峽水庫正常蓄水位175m的淹沒范圍從壩址至上游約660km的江津附近。水庫穿行於川東低山丘陵和川鄂中低山峽谷區,幹流庫面寬一般為700~1700m,寬於1300m的庫段分布在萬州至豐都約150km庫段;支流庫面寬一般為300~600m;三峽水庫是典型的河道型水庫[8]。

枯水期在175m蓄水位下,與天然狀況相比,壩前水位抬高了100多米,河道平均水面寬986m,比天然河道水面拓寬1.5倍;平均過水面積比天然河道增加9倍;斷面平均流速為0.17m/s左右,比天然河道平均流速減小了4倍,壩前深水區斷面平均流速只有0.04m/s左右,比天然河道流速減小了將近5倍。

豐水期,水庫在145m蓄水位下平均水面較天然河道拓寬0.2倍(20%),平均過水面積比天然狀況增大1倍,流速減小0.6倍。而在水庫淹沒區內,隨著水位抬高,流速減小顯著。壩前10km范圍內的深水區,145m蓄水位下斷面平均流速只有0.54m/s,而天然河道的流速為2.66m/s,蓄水後壩前流速比天然河道狀況減小了約4倍左右。

支流小江的回水末端開縣城區段,當三峽水庫壩前蓄水位達170~175 m時,開縣主城區河段呈水庫特性。由於小江開縣城區段地形平坦,水庫高水位運行時主城區基本形成大湖灣,開縣段河寬由原來的50~100m變成500~1200m,水域面積加大,水深增加,流速減緩,枯水期流速相對於天然情況要小得多。研究表明,南河在三峽水庫175 m正常蓄水位情況下的流量和流速值,最小月平均流量僅為2.45 m3/s、平均流速0.006 m/s;而天然情況下同期平均流量為2.45 m3/s時,其流速值為0.16 m/s,斷面平均流速比天然情況下的平均流速減小約26倍,接近天然湖泊的情況。

由此可見,三峽水庫建成後的水文條件變化,為發展網箱養魚創造了有利的水文條件,特別是在支流、庫彎等相對靜止的水域,適合發展網箱養魚。

5 發展三峽水庫漁業養殖的建議

長壽湖多年來的漁業發展雖然取得了較大的經濟效益,但造成的水質污染卻是災難性的,難以在短時間內治理好。

三峽水庫即將蓄水發電,為發展網箱養魚提供了有利的水文條件,特別是庫彎、支流河口等水流相對靜止的水域,適合網箱或圍欄養魚。另一方面,三峽庫區的庫灣和支流屬於比較敏感的水域。2003年三峽水庫蓄水以來,庫區部分支流已陸續出現短期的「水華現象」,需要引起重視。

目前在長江上的網箱養魚現象不多,僅在個別地方有少量的網箱養魚。三峽成庫後,如果一些個人或地區,為追求局部利益,利用庫區大面積發展投餌式網箱養魚或肥水性攔網養殖,將可能給三峽水庫水環境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在有效保護三峽水環境質量的前提下,如何利用三峽水庫形成的大水面,發展庫區漁業養殖,是當前十分緊迫和重要的課題。建議:

(1)加強對三峽水庫漁業養殖容量的研究,科學確定三峽水庫的漁業養殖容量。

養殖容量是針對水產養殖業飛速發展帶來的一系列問題提出的,如病害嚴重、產量下降、水質污染。從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養殖容量的概念[11]。針對三峽水庫的水質保護的重要性,我們提出的養殖容量是指特定養殖種群,在特定水域環境條件下,水環境條件和生態系統所能支撐的養殖量。這里強調,既要滿足生態系統的條件,還要滿足水庫水域功能區的水質要求。在確定三峽水庫養殖容量的基礎上,對養殖容量在庫區各區縣進行合理分配。

只有搞清三峽水庫漁業養殖容量,才能利用三峽水庫的水面養殖資源,避免盲目發展,保護水庫的水質安全和生態安全。

(2)發展庫區名特優漁業品種,禁止可能危害水庫生態安全的外來物種。

長江是我國淡水魚類最豐富的河流,具有苗種資源、名特優魚類資源、種質資源及水生野生動物資源的獨特優勢。長江流域有魚類350種,其中純淡水魚類324種,特有魚類佔142種。

三峽水庫位於長江中上游的結合部,三峽水庫的水產養殖必須以保護長江的種質資源庫為前提。因此,可以根據三峽水庫成庫後因自然條件變化帶來的庫區魚類組成的調整,因地制宜發展長江的名特優品種。

鼓勵大水面人工或自然增殖長江名特優魚類和不投餌網箱養殖,限制投餌式網箱養殖,禁止肥水性攔網養殖和長江以外的外來物種養殖。

建議在庫區適當地方,對於投餌式網箱養殖開展試驗示範研究,制定嚴格的養殖技術規范,取得成熟經驗後逐步推廣。同時,在已經發生「水華現象」的支流開展養殖慮食性魚類等生物措施治理「水華」的實驗研究。

(3)科學制定《三峽庫區漁業可持續發展規劃》。

在養殖容量的基礎下,科學制定《三峽庫區漁業可持續發展規劃》。根據三峽水庫的特點,綜合考慮庫區航運、供水、灌溉、旅遊等因素,科學劃定養殖區域、養殖品種、養殖方式和最大養殖數量等。

(4)制定詳細、可操作的《三峽水庫漁業養殖捕撈管理辦法》。

有了科學的規劃,還需要在此基礎制定具體的、可操作的《三峽水庫漁業養殖捕撈管理辦法》,並且嚴格執行,管理到位,才能保證三峽水庫漁業發展的有序進行。

隨著國內水利水電事業的不斷發展,水利資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梯級開發各個流域使得樞紐工程可能坐落於人煙稀少的偏僻地區甚至是人跡罕至的生態保護區。在這種情況下,施工工地的環境保護管理顯得尤為重要。只要做到科學規劃、嚴格管理、適度開發,就能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的「三贏」。

1 確立環境保護目標,建立環境保護體系

施工企業在施工過程中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做好施工區域的環境保護工作,對施工區域外的植物、樹木盡量維持原狀,防止由於工程施工造成施工區附近地區的環境污染,加強開挖邊坡治理防止沖刷和水土流失。積極開展塵、毒、噪音治理,合理排放廢碴、生活污水和施工廢水,最大限度地減少施工活動給周圍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

施工企業應建立由項目經理領導下,生產副經理具體管理、各職能部門(工程管理部、機電物資部、質量安全部等)參與管理的環境保護體系。其中工程管理部負責制定項目環保措施和分項工程的環保方案,解決施工中出現的污染環境的技術問題,合理安排生產,組織各項環保技術措施的實施,減少對環境的干擾;質量安全部督促施工全過程的環保工作和不符合項的糾正,監督各項環保措施的落實;其它各部門按其管轄范圍,分別負責組織對施工人員的環境保護培訓和考核,保證進場施工人員的文明和技術素質,嚴格執行有毒有害氣體、危險物品的管理和領用制度,負責各種施工材料的節約和回收等。

2 環境保護措施

工程開工前,施工單位要編制詳細的施工區和生活區的環境保護措施計劃,根據具體的施工計劃制定出與工程同步的防止施工環境污染的措施,認真作好施工區和生活營地的環境保護工作,防止工程施工造成施工區附近地區的環境污染和破壞。

質量安全部全面負責施工區及生活區的環境監測和保護工作,定期對本單位的環境事項及環境參數進行監測,積極配合當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施工區和生活營地進行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專項環境監督監測。

2.1 防止擾民與污染

(1)工程開工前,編制詳細的施工區和生活區的環境保護措施計劃,施工方案盡可能減少對環境產生不利影響。

(2)與施工區域附近的居民和團體建立良好的關系。可能造成噪音污染的,事前通知,隨時通報施工進展,並設立投訴熱線電話。

(3)採取合理的預防措施避免擾民施工作業,以防止公害的產生為主。

(4)採取一切必要的手段防止運輸的物料進入場區道路和河道,並安排專人及時清理。

(5)由於施工活動引起的污染,採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

2.2 保護空氣質量

(1)減少開挖過程中產生大氣污染的防治措施。

①盡量採用鑿裂法施工。工程開挖施工中,表層土和砂卵石覆蓋層可以用一般常用的挖掘機械直接挖裝,對岩石層的開挖盡量採用鑿裂法施工,或者採用鑿裂法適當輔以鑽爆法施工,降低產塵率。

②鑽孔和爆破過程中減少粉塵污染的具體措施。鑽機安裝除塵裝置,減少粉塵;運用產塵較少的爆破技術,如正確運用預裂爆破、光面爆破或緩沖爆破技術、深孔微差擠壓爆破技術等,都能起到減塵作用。

③濕法作業。鑿裂和鑽孔施工盡量採用濕法作業,減少粉塵。

(2)水泥、粉煤灰的防泄漏措施。在水泥、粉煤灰運輸裝卸過程中,保持良好的密封狀態,並由密封系統從罐車卸載到儲存罐,儲存罐安裝警報器,所有出口配置袋式過濾器,並定期對其密封性能進行檢查和維修。

(3)混凝土拌和系統防塵措施。混凝土拌和樓安裝了除塵器,在拌和樓生產過程中,除塵設施同時運轉使用。制定除塵器的使用、維護和檢修制度及規程,使其始終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

(4)機械車輛使用過程中,加強維修和保養,防止汽油、柴油、機油的泄露,保證進氣、排氣系統暢通。

(5)運輸車輛及施工機械,使用0#柴油和無鉛汽油等優質燃料,減少有毒、有害氣體的排放量。

(6)採取一切措施盡可能防止運輸車輛將砂石、混凝土、石碴等撒落在施工道路及工區場地上,安排專人及時進行清掃。場內施工道路保持路面平整,排水暢通,並經常檢查、維護及

保養。晴天灑水除塵,道路每天灑水不少於4次,施工現場不少於2次。

(7)不在施工區內焚燒會產生有毒或惡臭氣體的物質。因工作需要時,報請當地環境行政主管部門同意,採取防治措施,方可實施。

2.3 加強水質保護

(1)砂石料加工系統生產廢水的處理。生產廢水經沉砂池沉澱,去除粗顆粒物後,再進入反應池及沉澱池,為保護當地水質,實現廢水回用零排放,在沉澱池後設置調節池及抽水泵,將經過處理後的水進入調節池儲存,採取廢水回收循環重復利用,損耗水從河中抽水補充,與廢水一並處理再用。在沉澱池附近設置干化池,沉澱後的泥漿和細沙由污水管輸送到干化池,經干化後運往附近的渣場。

(2)混凝土拌和樓生產廢水集中後經沉澱池二級沉澱,充分處理後回收循環使用,沉澱的泥漿定期清理送到渣場。

(3)機修含油廢水一律不直接排入水體,集中後經油水分離器處理,出水中的礦物油濃度達到5mg/L以下,對處理後的廢水進行綜合利用。

(4)施工場地修建給排水溝、沉沙池,減少泥砂和廢渣進入江河。施工前制定施工措施,做到有組織的排水。土石方開挖施工過程中,保護開挖鄰近建築物和邊坡的穩定。

(5)施工機械、車輛定時集中清洗。清洗水經集水池沉澱處理後再向外排放。

(6)生產、生活污水採取治理措施,對生產污水按要求設置水溝塞、擋板、沉砂池等凈化設施,保證排水達標。生活污水先經化糞池發酵殺菌後,按規定集中處理或由專用管道輸送到無危害水域。

(7)每月對排放的污水監測一次,發現排放污水超標,或排污造成水域功能受到實質性影響,立即採取必要治理措施進行糾正處理。

2.4 加強雜訊控制

(1)嚴格選用符合國家環保標準的施工機具。盡可能選用低雜訊設備,對工程施工中需要使用的運輸車輛以及打樁機、混凝土振搗棒等施工機械提前進行雜訊監測,對雜訊排放不符合國家標準的機械,進行修理或調換,直至達到要求。加強機械設備的日常維護和保養,降低施工雜訊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2)加強交通雜訊的控制和管理。合理安排車輛運輸時間,限制車速,禁鳴高音喇叭,避免交通雜訊污染對敏感區的影響。

(3)合理布置施工場地,隔音降噪。合理布置混凝土及砂漿攪拌機等機械的位置,盡量遠離居民區。空壓機等產生高雜訊的施工機械盡量安排在室內或洞內作業;如不能避免須露天作業,建立隔聲屏障或隔聲間,以降低施工雜訊;對振動大的設備使用減振機座,以降低聲源雜訊;加強設備的維護和保養。

2.5 固體廢棄物處理

(1)施工棄渣和生活垃圾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為依據,按設計和合同文件要求送至指定棄渣場。

(2)做好棄渣場的綜合治理。要採取工程保護措施,避免渣場邊坡失穩和棄渣流失。按照批準的棄渣規劃有序地堆放和利用棄渣,堆渣前進行表土剝離,並將剝離表土合理堆存。完善渣場地表給排水規劃措施,確保開挖和渣場邊坡穩定,防止任意倒放棄渣降低河道的泄洪能力以及影響其他承包人的施工和危及下游居民的安全。

(3)施工後期對渣場坡面和頂面進行整治,使場地平順,利於復耕或覆土綠化。

(4)保持施工區和生活區的環境衛生,在施工區和生活營地設置足夠數量的臨時垃圾貯存設施,防止垃圾流失,定期將垃圾送至指定垃圾場,按要求進行覆土填埋。

(5)遇有含鉛、鉻、砷、汞、氰、硫、銅、病原體等有害成份的廢渣,經報請當地環保部門批准,在環保人員指導下進行處理。

2.6 水土保持

(1)按設計和合同要求合理利用土地。不因堆料、運輸或臨時建築而佔用合同規定以外的土地,施工作業時表面土壤妥善保存,臨時施工完成後,恢復原來地表面貌或覆土。

(2)施工活動中採取設置給排水溝和完善排水系統等措施,防止水土流失,防止破壞植被和其它環境資源。合理砍伐樹木,清除地表余土或其它地物,不亂砍、濫伐林木,不破壞草灌等植被;進行土石方明挖和臨時道路施工時,根據地形、地質條件採取工程或生物防護措施,防止邊坡失穩、滑坡、坍塌或水土流失;做好棄渣場的治理措施,按照批準的棄渣規劃有序地堆放和利用棄碴,防止任意倒放棄渣阻礙河、溝等水道,降低水道的行洪能力。

2.7 生態環境保護

(1)盡量避免在工地內造成不必要的生態環境破壞或砍伐樹木,嚴禁在工地以外砍伐樹木。

(2)在施工過程中,對全體員工加強保護野生動植物的宣傳教育,提高保護野生動植物和生態環境的認識,注意保護動植物資源,盡量減輕對現有生態環境的破壞,創造一個新的良性循環的生態環境。不捕獵和砍伐野生植物,不在施工區水域捕撈任何水生動物。

(3)在施工場地內外發現正在使用的鳥巢或動物巢穴及受保護動物,妥善保護,並及時報告有關部門。

(4)施工現場內有特殊意義的樹木和野生動物生活,設置必要的圍欄並加以保護。

(5)在工程完工後,按要求拆除有必要保留的設施外的施工臨時設施,清除施工區和生活區及其附近的的施工廢棄物,完成環境恢復。

2.8 文物保護

(1)對全體員工進行文物保護教育,提高保護文物的意識和初步識別文物的能力。認識到地上、地下文物都歸國家所有,任何單位或個人不能據為己有。

(2)施工過程中,發現文物(或疑為文物)時,立即停止施工,採取合理的保護措施,防止移動或破壞,同時將情況立即通知業主和文物主管部門,執行文物管理部門關於處理文物的指示。

施工工地的環境保護工作不僅僅是施工企業的責任,同時也需要業主的大力支持。在施工組織設計和工程造價中,業主要充分考慮到環境保護因素,並在施工過程中進行有效監督和管理。

㈡ 日常生活污水如何處理的,又排放到何處呢

日常生活污水如何處理的,又排放到何處呢?

日常生活污水經過污水廠的處理加工後二次利用,可以作為水體的補給水,灌溉田地或排放水回用。
1.生活污水定義:
指城市機關、學校和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廢水,包括廁所糞尿、洗衣洗澡水、廚房等家庭排水以及商業、醫院和游樂場所的排水等。
2.生活污水中的有害物質: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機物,如纖維素、澱粉、糖類和脂肪蛋白質等;也常含有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蟲卵;無機鹽類的氯化物、硫酸鹽、磷酸鹽、碳酸氫鹽和鈉、鉀、鈣、鎂等。總的特點是含氮、含硫和含磷高,在厭氧細菌作用下,易生惡臭物質。
3、生活污水活性污泥法處理工藝有:
(1)普通活性污泥法
(2)階段曝氣活性污泥法
(3)延時曝氣活性污泥法
(4)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
(5)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
(6)吸附-生物降解活性污泥法
(7)氧化溝
(8)間歇式活性污泥法
4、城市污水經過處理後,有下面幾條排放途徑:
(1)放納水體,作為水體的補給水。如下游的河道、湖泊、海邊等。排放收納水中是城市污水處理後最常採用的出路,但排出的處理後的水應達到國家或地方相關的排放標准,否早可能造成收納水體遭受污染。
(2)灌溉田地。灌溉田地可使處理後的水得到充分利用,但必須符合GB5084-1992《農田灌溉水質標准》使土壤與農作物免遭污染。
(3)排放水回用。排放水回用是最合理的出路,既可以有效地節約和利用有限的寶貴淡水資源,又可減少污水的排放量,減輕其對水環境的污染。城市污水經二級處理和深度處理後回用的范圍很廣,可以提供給企業工廠作冷卻水用,也可以回用於生活雜用,如景觀用水、園林綠化用水、澆灑道路、沖廁所等。

是通過下水管道,流到了大海里,有的則深埋,有的則經過處理,排放到大海里。

生活污水是如何處理的?

用特殊裝置啊!

生活污水如何處理到綜合排放一級標准

樓主所說的城市「生活污水」應該指「生活污水」,一般在水行業城市廢水包括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其中工業廢水是經過一定處理要求後排入污水管道進入污水處理廠的。
另外,樓主所說的「城市生活污水排放標准」應該是經過污水處理廠處理後排放到水體中的排放標准。
可參照下面的答案:
城市中工業單位排污與城市污水處理廠排污分別執行下列標准:
工業單位排污執行《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造紙、船舶、海洋石油、紡織、肉類、合成氨、鋼鐵、航天、兵器、磷肥、燒鹼行業除外。
排入GB3838Ⅲ類水域(劃定的保護區和游泳區除外)執行一級標准(Ⅲ類水域:主要適用於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級保護區、魚蝦類越冬場、洄遊通道、水產養殖區等漁業水域及游泳區);
排入GB3838Ⅵ、Ⅴ類水域執行二級標准(Ⅵ類水域主要適用於一般工業用水及人體非直接接觸的娛樂用水區,Ⅴ類水域主要適用於農業用水區及一般景觀要求水域);
排入設定二級污水處理廠的城鎮排水系統的污水,執行三級標准。
城市污水處理廠排污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GB18918-2002
一級標准分為A標准和B標准,城鎮污水處理廠出水排入國家和省確定的重點流域及湖泊、水庫等封閉或半封閉水域時,執行一級標准中A標准;
排入GB3838地表水Ⅲ類功能水域執行一級標準的B標准。
二級標准為出水排入GB3838Ⅵ、Ⅴ類水域時執行;
三級標准為非重點控制流域和非水源保護區的建制鎮的污水處理廠,根據當地經濟條件和水污染控制要求,採用一級強化處理工業時執行。但必須預留二級處理設施的位置,分期達到二級標准。
(註:GB3838是《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
內容比較煩瑣,如果樓主還有不明白的問題,可以新增問題補充,以便詳細為你解答。
回答補充:城市污水當然必須由城市管網排入城市污水處理廠處理後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GB18918-2002中規定的限值要求排放,排放區域也就是上面所說到的那幾類區域了。
收費沒有嚴格的標准,要根據各地各廠實際的電費、葯劑費、大修費、維護費、工資福利費、管理費、處理效率以及其他費用來衡定,一般1~10萬m3/d規模的二級處理廠收費標准為0.3~0.8元每立方米污水。不過一般在引用和計算中可以估算為0.5元每立方米。
濾池的主要作用是過濾懸浮物,但是在濾池也有脫氮除磷作用時,也能夠起到脫氮和除磷的作用

20人左右的工廠,排放的生活污水如何處理

1、活性污泥法:SBR、AO、AAO、氧化溝等
2、生物膜法: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池等
3、厭氧生物處理法:厭氧消化、水解酸化池、UASB等
4、自然條件下的生物處理法:穩定塘、生態系統塘、土地處理法

日100噸農村生活污水如何處理

像這樣的微型污水處理廠,必須建調節池,如果不考慮以後擴容的需求,直接按時平均流量就可以,4.17方/小時,建議按5方/小時設計。

日常生活污水怎麼處理?

污水經過城市下游,一部分處理迴圈利用,一部分流入河流,但按照歸定被處理的污水必須是環境達標的水

如何處理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

這要跟據水的性質如果可生化性好,優先採用生化。根據符合高低才用不同工藝

㈢ 為什麼水庫不能喂網箱魚

三峽水庫網箱養殖利弊分析
簡介: 投餌式網箱養魚在在單純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對水域水質的影響較大,成為眾多湖庫水體富營養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給養殖水域帶來災難性的後果。本文通過分析長壽湖水庫網箱養魚對水體的污染,三峽水庫的漁業養殖條件以及水污染現狀,初步論證在三峽水庫限制投餌式網箱養魚的必要性,並對三峽水庫的漁業養殖發展提出了建議。
關鍵字:網箱養魚 富營養化 三峽水庫

1 前 言

多年來,我國的淡水漁業的養殖模式普遍以追求經濟效益為主,造成對江河湖泊和水庫的過度利用,導致水體富營養化和水環境質量下降,如追求高產而實施的化肥養魚直接增加了水體氮磷含量,為提高「家魚」成活率而過量捕撈食魚性魚類導致生態系統失衡等。目前我國淡水漁業的收入每年僅80多億元,而天然湖泊和水庫(即人工湖)的水體污染所造成的損失卻遠高於此。

據水利部最新的全國淡水資源質量評價,我國131個有養魚的大型湖泊中,達富營養化程度的湖泊67個。城市近郊水體富營養化程度普遍偏高,如杭州西湖、南京玄武湖、雲南滇池、合肥巢湖及武漢東湖等均達到高度富營養化程度。

三峽工程是一座具有防洪、發電、航運、環保以及養殖、供水等巨大綜合利用效益的特大型水利水電工程。2003年6月三峽水庫開始蓄水發電,水庫基本形成,水庫的水環境保護工作將面臨更加嚴峻的形勢。目前國家花費大量的國債資金治理庫區的城市污水、工業廢水,其它污染源如集鎮污水、垃圾治理、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等更艱巨的工作也將進一步展開。

三峽水庫建成後為網箱養魚創造了有利的水域條件,熊天壽提出了建立三峽庫區漁業經濟管理機構,發展名特優漁業養殖的構想;陳昌齊等人提出了在消落帶發展漁業,並對重慶庫區的漁業利用進行了經濟技術可行性分析。一些地方和部門已在庫區發展投餌式網箱養魚。

本文通過分析長壽湖投餌式網箱養魚的污染問題,論證在三峽水庫限制網箱養魚的必要性。長壽湖水庫的網箱養魚造成水質污染問題,已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重視。三峽水庫應該借鑒長壽湖水庫網箱養魚的教訓。對於投餌式網箱養魚,如果不加以限制,將為三峽水庫的水環境保護增加更大的難度。

2 網箱養殖對水質的污染

一些受污染的水庫、湖泊水體,除了受城市工業廢水、生活污水污染外,漁業對水體的過度利用也是重要污染源之一。根據測算,養殖一噸淡水魚,產生的糞便相當於20頭肥豬的糞便量,其中污染最重的是投餌式網箱養魚,例如北京的密雲水庫發展網箱養殖鯉魚,畝產在兩萬公斤以上。網箱養魚對局部水域污染的貢獻率達到31.3%,對水庫潛在富營養化的貢獻率達到32.1%。

網箱養殖對水域的過度開發,使原有的水草資源遭到破壞,使「草型湖泊」轉變為「藻型湖泊」。例如,陽澄湖原來水草的覆蓋率很高,水質清晰,而現在陽澄湖圍欄養蟹(300元/畝湖面),全湖布滿網圍,水草稀少,水質混濁,聞名全國的陽澄湖清水大閘蟹的命運令人擔憂。

3 長壽湖漁業養殖狀況及對水質的影響

3.1 長壽湖漁業養殖狀況

長壽湖位於重慶市長壽縣境內、龍溪河下游,水域面積約約10萬畝,總庫容為10.27億立方米,最大水深50米,平均水深約為10米,是重慶市最大的水庫,同時也是重慶市重要的淡水魚養殖基地之一。多年來,隨著養殖業的無序發展,長壽湖水質已受到嚴重污染,湖區水體富營養化狀況已很嚴重,湖泊的飲水、旅遊等綜合功能正在衰退,極大程度地限制了湖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長壽湖水質污染問題,已進一步加劇了區域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

按照長壽湖上游營養物質的輸入情況,湖區養殖業產量應在30公斤/畝左右,但隨著養殖業的迅猛發展,尤其是推廣實施肥水性網欄養殖後,養殖業產量迅速增加到300公斤/畝,使湖區水體受到嚴重污染,並出現了嚴重的富營養化現象。在八十年代末以前,長壽湖以淡水敞養為主,污染主要來源於上游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養殖污染較小,湖區水質總體上可達到III類水質。九十年代以來,隨著養殖業的發展,長壽湖主要的污染來源由上游的工業廢水和城市污水逐步轉變為養殖業污染。九十年代初,長壽湖實行大水面淡水養殖與網箱養殖並重的養殖方式。至1995年,網箱養殖達到高峰,規模為40畝左右,年投餌料9000噸,湖區水質由輕污染轉化為中度污染。「九五」期間,長壽湖養殖方式和規模再次發生較大變化,一是改良網箱養殖品種,逐步將網箱養殖規模減少到4畝;二是放棄大湖面淡水養殖,引進並推廣肥水養殖技術,在湖區6萬畝水域實行大面積肥水性網欄養殖。1998年,肥水性網欄養殖投放雞糞4000噸、化肥2000噸;1999年,投放雞糞2000噸、化肥5000噸。目前,由於全湖區大面積肥水性網欄養殖投放大量的雞糞、化肥,長壽湖水質已全面惡化,部分水域甚至變黑發臭。

3.2 長壽湖的富營養化現狀

監測表明,長壽湖總氮、總磷、化學耗氧量、非離子氨等污染指標嚴重超標;藍藻大量繁殖,湖區水體出現嚴重的富營養化,同時,湖區底泥中總氮、總磷含量急劇增加,污染嚴重,遠遠超出長壽湖的天然凈化能力。長壽湖養殖業的無序發展不僅使長壽湖養殖環境受到嚴重破壞,魚類出現崎變,對長壽湖旅遊業的發展以及飲用水源也構成嚴重威脅。

2002年6、7兩個月長壽湖出現大面積浮萍瘋長的情況,位置在板橋以下的岳家溝、趙家坡、高家屋脊、鶴尤糧站四處,總面積超過2000畝。對竹子灘、岳家溝、趙家坡口、趙家坡中等4處的采樣分析結果見表1,監測時間為2002年7月9日。

用湖泊(水庫)富營養化評價方法及分級技術規定[7]綜合營養狀態指數法對表1中的監測值的評價結果為:

竹子灘TLI(∑)=59.64(輕度富營養化)

岳家溝TLI(∑)=71.26(重度富營養化)

趙家坡口TLI(∑)=71.62(重度富營養化)

趙家坡中TLI(∑)=70.50(重度富營養化)

3.3 長壽湖的漁業養殖污染負荷

引起水體富營養化的物質有20餘種,其中氮、磷是最重要的控制因素。長壽湖流域氮、磷污染物來源主要是上游來水、漁業養殖投料,直接入庫的點源(生活和工業)、農業面源、大氣降塵及降雨很少,可以忽略不計。

進入長壽湖的氮、磷污染負荷見表2。上游來水主要是龍溪河,表1中的負荷是根據2001年對長壽湖上游龍溪河的監測值計算的。近年來長壽湖網箱養殖平均年投餌料4000噸,其氮含量為4.5%、磷含量為2.3%;投化肥3000噸,其中氮肥約佔70%,主要是碳酸氫銨和尿素,平均含氮量31%;磷肥約佔30%,主要是過磷酸鈣,平均含磷量7.3%。

從表2中可以看出,網箱養魚投料進入長壽的氮約占總量的17.1%、而磷負荷達到了54.6%。

表1 長壽湖水質監測數據

項目/地點 高錳酸鹽 葉綠素* 透明度 水溫 TP TN 深解氧

(mg/L) a(mg/m3) (米) (℃) (mg/L) (mg/L) (mg/L)

竹子灘 4.66 13.03 1.2 30 0.0369 3.58 9.94

岳家溝 4.93 52.34 0.65 30 0.148 3.20 9.94

趙家坡口 5.13 61.20 0.63 30 0.142 2.89 11.6

趙家坡中 5.05 52.30 0.62 30 0.135 2.6 11.1

表2 河流入湖污氮磷

項目總量 總氮含量 總氮負荷 總磷含量 總磷負荷

(t/a) (t/a)

上游來水 15.1億m3 2.67mg/L 4035 0.087mg/L 131.4

餌 料 4000t 4.50% 180 2.3% 92.0

氮 肥 2100t 31% 651

磷 肥 900t 7.30% 65.7

合 計 4866 289.1

養魚投料

投肥所佔比例(%) 17.1 54.6

4 三峽庫區發展網箱養殖的歷史和現狀

庫區內有魚類150多種,隸屬7目19科,占長江水系魚類總數的70%以上。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魚類有70餘種,有的是長江上游的特有種,表現出漁業資源豐富、魚類多樣性、地理分布與區系結構復雜的特點,為漁業資源的開發利用提供了寶貴的研究場所和發展空間。

20世紀50年代以來,四川盆地的一些長江流域的主要支流相繼築壩蓄水,江河的流速減緩,河面加寬,河水變深,人們注意到開發水庫的漁業潛力。20世紀70年代中期,提出把江河水域作為養殖水面看待,採取天然增殖和人工增殖的辦法,規定禁漁區和禁漁期,限制捕撈規格,取締有害的漁具漁法,並向江河投放大量的魚苗、魚種,增加了江河魚類資源的蘊藏量,這是利用河流型水域發展養魚的初步嘗試。近10多年來,又把水庫網箱養魚的技術移植到江河中來,開發江河水域的漁業潛力,如涪江百里網箱養魚長廊,具有一定規模。針對已經富營養化的支流水域,採取小型網箱養鰱、鱅,也有一定的效益。江河、池塘、稻田和水庫漁業構成了四大漁業基地。在江河網箱養魚實踐中,還創造了多種形式,如框架網箱、金屬網箱和船體網箱等。

2003年6月,三峽水庫開始蓄水到135米水位,以後逐步達到正常蓄水位175米。三峽水庫正常蓄水位175m的淹沒范圍從壩址至上游約660km的江津附近。水庫穿行於川東低山丘陵和川鄂中低山峽谷區,幹流庫面寬一般為700~1700m,寬於1300m的庫段分布在萬州至豐都約150km庫段;支流庫面寬一般為300~600m;三峽水庫是典型的河道型水庫[8]。

枯水期在175m蓄水位下,與天然狀況相比,壩前水位抬高了100多米,河道平均水面寬986m,比天然河道水面拓寬1.5倍;平均過水面積比天然河道增加9倍;斷面平均流速為0.17m/s左右,比天然河道平均流速減小了4倍,壩前深水區斷面平均流速只有0.04m/s左右,比天然河道流速減小了將近5倍。

豐水期,水庫在145m蓄水位下平均水面較天然河道拓寬0.2倍(20%),平均過水面積比天然狀況增大1倍,流速減小0.6倍。而在水庫淹沒區內,隨著水位抬高,流速減小顯著。壩前10km范圍內的深水區,145m蓄水位下斷面平均流速只有0.54m/s,而天然河道的流速為2.66m/s,蓄水後壩前流速比天然河道狀況減小了約4倍左右。

支流小江的回水末端開縣城區段,當三峽水庫壩前蓄水位達170~175 m時,開縣主城區河段呈水庫特性。由於小江開縣城區段地形平坦,水庫高水位運行時主城區基本形成大湖灣,開縣段河寬由原來的50~100m變成500~1200m,水域面積加大,水深增加,流速減緩,枯水期流速相對於天然情況要小得多。研究表明,南河在三峽水庫175 m正常蓄水位情況下的流量和流速值,最小月平均流量僅為2.45 m3/s、平均流速0.006 m/s;而天然情況下同期平均流量為2.45 m3/s時,其流速值為0.16 m/s,斷面平均流速比天然情況下的平均流速減小約26倍,接近天然湖泊的情況。

由此可見,三峽水庫建成後的水文條件變化,為發展網箱養魚創造了有利的水文條件,特別是在支流、庫彎等相對靜止的水域,適合發展網箱養魚。

5 發展三峽水庫漁業養殖的建議

長壽湖多年來的漁業發展雖然取得了較大的經濟效益,但造成的水質污染卻是災難性的,難以在短時間內治理好。

三峽水庫即將蓄水發電,為發展網箱養魚提供了有利的水文條件,特別是庫彎、支流河口等水流相對靜止的水域,適合網箱或圍欄養魚。另一方面,三峽庫區的庫灣和支流屬於比較敏感的水域。2003年三峽水庫蓄水以來,庫區部分支流已陸續出現短期的「水華現象」,需要引起重視。

目前在長江上的網箱養魚現象不多,僅在個別地方有少量的網箱養魚。三峽成庫後,如果一些個人或地區,為追求局部利益,利用庫區大面積發展投餌式網箱養魚或肥水性攔網養殖,將可能給三峽水庫水環境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在有效保護三峽水環境質量的前提下,如何利用三峽水庫形成的大水面,發展庫區漁業養殖,是當前十分緊迫和重要的課題。建議:

(1)加強對三峽水庫漁業養殖容量的研究,科學確定三峽水庫的漁業養殖容量。

養殖容量是針對水產養殖業飛速發展帶來的一系列問題提出的,如病害嚴重、產量下降、水質污染。從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養殖容量的概念[11]。針對三峽水庫的水質保護的重要性,我們提出的養殖容量是指特定養殖種群,在特定水域環境條件下,水環境條件和生態系統所能支撐的養殖量。這里強調,既要滿足生態系統的條件,還要滿足水庫水域功能區的水質要求。在確定三峽水庫養殖容量的基礎上,對養殖容量在庫區各區縣進行合理分配。

只有搞清三峽水庫漁業養殖容量,才能利用三峽水庫的水面養殖資源,避免盲目發展,保護水庫的水質安全和生態安全。

(2)發展庫區名特優漁業品種,禁止可能危害水庫生態安全的外來物種。

長江是我國淡水魚類最豐富的河流,具有苗種資源、名特優魚類資源、種質資源及水生野生動物資源的獨特優勢。長江流域有魚類350種,其中純淡水魚類324種,特有魚類佔142種。

三峽水庫位於長江中上游的結合部,三峽水庫的水產養殖必須以保護長江的種質資源庫為前提。因此,可以根據三峽水庫成庫後因自然條件變化帶來的庫區魚類組成的調整,因地制宜發展長江的名特優品種。

鼓勵大水面人工或自然增殖長江名特優魚類和不投餌網箱養殖,限制投餌式網箱養殖,禁止肥水性攔網養殖和長江以外的外來物種養殖。

建議在庫區適當地方,對於投餌式網箱養殖開展試驗示範研究,制定嚴格的養殖技術規范,取得成熟經驗後逐步推廣。同時,在已經發生「水華現象」的支流開展養殖慮食性魚類等生物措施治理「水華」的實驗研究。

(3)科學制定《三峽庫區漁業可持續發展規劃》。

在養殖容量的基礎下,科學制定《三峽庫區漁業可持續發展規劃》。根據三峽水庫的特點,綜合考慮庫區航運、供水、灌溉、旅遊等因素,科學劃定養殖區域、養殖品種、養殖方式和最大養殖數量等。

(4)制定詳細、可操作的《三峽水庫漁業養殖捕撈管理辦法》。

有了科學的規劃,還需要在此基礎制定具體的、可操作的《三峽水庫漁業養殖捕撈管理辦法》,並且嚴格執行,管理到位,才能保證三峽水庫漁業發展的有序進行。

隨著國內水利水電事業的不斷發展,水利資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梯級開發各個流域使得樞紐工程可能坐落於人煙稀少的偏僻地區甚至是人跡罕至的生態保護區。在這種情況下,施工工地的環境保護管理顯得尤為重要。只要做到科學規劃、嚴格管理、適度開發,就能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的「三贏」。

1 確立環境保護目標,建立環境保護體系

施工企業在施工過程中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做好施工區域的環境保護工作,對施工區域外的植物、樹木盡量維持原狀,防止由於工程施工造成施工區附近地區的環境污染,加強開挖邊坡治理防止沖刷和水土流失。積極開展塵、毒、噪音治理,合理排放廢碴、生活污水和施工廢水,最大限度地減少施工活動給周圍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

施工企業應建立由項目經理領導下,生產副經理具體管理、各職能部門(工程管理部、機電物資部、質量安全部等)參與管理的環境保護體系。其中工程管理部負責制定項目環保措施和分項工程的環保方案,解決施工中出現的污染環境的技術問題,合理安排生產,組織各項環保技術措施的實施,減少對環境的干擾;質量安全部督促施工全過程的環保工作和不符合項的糾正,監督各項環保措施的落實;其它各部門按其管轄范圍,分別負責組織對施工人員的環境保護培訓和考核,保證進場施工人員的文明和技術素質,嚴格執行有毒有害氣體、危險物品的管理和領用制度,負責各種施工材料的節約和回收等。

2 環境保護措施

工程開工前,施工單位要編制詳細的施工區和生活區的環境保護措施計劃,根據具體的施工計劃制定出與工程同步的防止施工環境污染的措施,認真作好施工區和生活營地的環境保護工作,防止工程施工造成施工區附近地區的環境污染和破壞。

質量安全部全面負責施工區及生活區的環境監測和保護工作,定期對本單位的環境事項及環境參數進行監測,積極配合當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施工區和生活營地進行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專項環境監督監測。

2.1 防止擾民與污染

(1)工程開工前,編制詳細的施工區和生活區的環境保護措施計劃,施工方案盡可能減少對環境產生不利影響。

(2)與施工區域附近的居民和團體建立良好的關系。可能造成噪音污染的,事前通知,隨時通報施工進展,並設立投訴熱線電話。

(3)採取合理的預防措施避免擾民施工作業,以防止公害的產生為主。

(4)採取一切必要的手段防止運輸的物料進入場區道路和河道,並安排專人及時清理。

(5)由於施工活動引起的污染,採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

2.2 保護空氣質量

(1)減少開挖過程中產生大氣污染的防治措施。

①盡量採用鑿裂法施工。工程開挖施工中,表層土和砂卵石覆蓋層可以用一般常用的挖掘機械直接挖裝,對岩石層的開挖盡量採用鑿裂法施工,或者採用鑿裂法適當輔以鑽爆法施工,降低產塵率。

②鑽孔和爆破過程中減少粉塵污染的具體措施。鑽機安裝除塵裝置,減少粉塵;運用產塵較少的爆破技術,如正確運用預裂爆破、光面爆破或緩沖爆破技術、深孔微差擠壓爆破技術等,都能起到減塵作用。

③濕法作業。鑿裂和鑽孔施工盡量採用濕法作業,減少粉塵。

(2)水泥、粉煤灰的防泄漏措施。在水泥、粉煤灰運輸裝卸過程中,保持良好的密封狀態,並由密封系統從罐車卸載到儲存罐,儲存罐安裝警報器,所有出口配置袋式過濾器,並定期對其密封性能進行檢查和維修。

(3)混凝土拌和系統防塵措施。混凝土拌和樓安裝了除塵器,在拌和樓生產過程中,除塵設施同時運轉使用。制定除塵器的使用、維護和檢修制度及規程,使其始終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

(4)機械車輛使用過程中,加強維修和保養,防止汽油、柴油、機油的泄露,保證進氣、排氣系統暢通。

(5)運輸車輛及施工機械,使用0#柴油和無鉛汽油等優質燃料,減少有毒、有害氣體的排放量。

(6)採取一切措施盡可能防止運輸車輛將砂石、混凝土、石碴等撒落在施工道路及工區場地上,安排專人及時進行清掃。場內施工道路保持路面平整,排水暢通,並經常檢查、維護及

保養。晴天灑水除塵,道路每天灑水不少於4次,施工現場不少於2次。

(7)不在施工區內焚燒會產生有毒或惡臭氣體的物質。因工作需要時,報請當地環境行政主管部門同意,採取防治措施,方可實施。

2.3 加強水質保護

(1)砂石料加工系統生產廢水的處理。生產廢水經沉砂池沉澱,去除粗顆粒物後,再進入反應池及沉澱池,為保護當地水質,實現廢水回用零排放,在沉澱池後設置調節池及抽水泵,將經過處理後的水進入調節池儲存,採取廢水回收循環重復利用,損耗水從河中抽水補充,與廢水一並處理再用。在沉澱池附近設置干化池,沉澱後的泥漿和細沙由污水管輸送到干化池,經干化後運往附近的渣場。

(2)混凝土拌和樓生產廢水集中後經沉澱池二級沉澱,充分處理後回收循環使用,沉澱的泥漿定期清理送到渣場。

(3)機修含油廢水一律不直接排入水體,集中後經油水分離器處理,出水中的礦物油濃度達到5mg/L以下,對處理後的廢水進行綜合利用。

(4)施工場地修建給排水溝、沉沙池,減少泥砂和廢渣進入江河。施工前制定施工措施,做到有組織的排水。土石方開挖施工過程中,保護開挖鄰近建築物和邊坡的穩定。

(5)施工機械、車輛定時集中清洗。清洗水經集水池沉澱處理後再向外排放。

(6)生產、生活污水採取治理措施,對生產污水按要求設置水溝塞、擋板、沉砂池等凈化設施,保證排水達標。生活污水先經化糞池發酵殺菌後,按規定集中處理或由專用管道輸送到無危害水域。

(7)每月對排放的污水監測一次,發現排放污水超標,或排污造成水域功能受到實質性影響,立即採取必要治理措施進行糾正處理。

2.4 加強雜訊控制

(1)嚴格選用符合國家環保標準的施工機具。盡可能選用低雜訊設備,對工程施工中需要使用的運輸車輛以及打樁機、混凝土振搗棒等施工機械提前進行雜訊監測,對雜訊排放不符合國家標準的機械,進行修理或調換,直至達到要求。加強機械設備的日常維護和保養,降低施工雜訊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2)加強交通雜訊的控制和管理。合理安排車輛運輸時間,限制車速,禁鳴高音喇叭,避免交通雜訊污染對敏感區的影響。

(3)合理布置施工場地,隔音降噪。合理布置混凝土及砂漿攪拌機等機械的位置,盡量遠離居民區。空壓機等產生高雜訊的施工機械盡量安排在室內或洞內作業;如不能避免須露天作業,建立隔聲屏障或隔聲間,以降低施工雜訊;對振動大的設備使用減振機座,以降低聲源雜訊;加強設備的維護和保養。

2.5 固體廢棄物處理

(1)施工棄渣和生活垃圾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為依據,按設計和合同文件要求送至指定棄渣場。

(2)做好棄渣場的綜合治理。要採取工程保護措施,避免渣場邊坡失穩和棄渣流失。按照批準的棄渣規劃有序地堆放和利用棄渣,堆渣前進行表土剝離,並將剝離表土合理堆存。完善渣場地表給排水規劃措施,確保開挖和渣場邊坡穩定,防止任意倒放棄渣降低河道的泄洪能力以及影響其他承包人的施工和危及下游居民的安全。

(3)施工後期對渣場坡面和頂面進行整治,使場地平順,利於復耕或覆土綠化。

(4)保持施工區和生活區的環境衛生,在施工區和生活營地設置足夠數量的臨時垃圾貯存設施,防止垃圾流失,定期將垃圾送至指定垃圾場,按要求進行覆土填埋。

(5)遇有含鉛、鉻、砷、汞、氰、硫、銅、病原體等有害成份的廢渣,經報請當地環保部門批准,在環保人員指導下進行處理。

2.6 水土保持

(1)按設計和合同要求合理利用土地。不因堆料、運輸或臨時建築而佔用合同規定以外的土地,施工作業時表面土壤妥善保存,臨時施工完成後,恢復原來地表面貌或覆土。

(2)施工活動中採取設置給排水溝和完善排水系統等措施,防止水土流失,防止破壞植被和其它環境資源。合理砍伐樹木,清除地表余土或其它地物,不亂砍、濫伐林木,不破壞草灌等植被;進行土石方明挖和臨時道路施工時,根據地形、地質條件採取工程或生物防護措施,防止邊坡失穩、滑坡、坍塌或水土流失;做好棄渣場的治理措施,按照批準的棄渣規劃有序地堆放和利用棄碴,防止任意倒放棄渣阻礙河、溝等水道,降低水道的行洪能力。

2.7 生態環境保護

(1)盡量避免在工地內造成不必要的生態環境破壞或砍伐樹木,嚴禁在工地以外砍伐樹木。

(2)在施工過程中,對全體員工加強保護野生動植物的宣傳教育,提高保護野生動植物和生態環境的認識,注意保護動植物資源,盡量減輕對現有生態環境的破壞,創造一個新的良性循環的生態環境。不捕獵和砍伐野生植物,不在施工區水域捕撈任何水生動物。

(3)在施工場地內外發現正在使用的鳥巢或動物巢穴及受保護動物,妥善保護,並及時報告有關部門。

(4)施工現場內有特殊意義的樹木和野生動物生活,設置必要的圍欄並加以保護。

(5)在工程完工後,按要求拆除有必要保留的設施外的施工臨時設施,清除施工區和生活區及其附近的的施工廢棄物,完成環境恢復。

2.8 文物保護

(1)對全體員工進行文物保護教育,提高保護文物的意識和初步識別文物的能力。認識到地上、地下文物都歸國家所有,任何單位或個人不能據為己有。

(2)施工過程中,發現文物(或疑為文物)時,立即停止施工,採取合理的保護措施,防止移動或破壞,同時將情況立即通知業主和文物主管部門,執行文物管理部門關於處理文物的指示。

施工工地的環境保護工作不僅僅是施工企業的責任,同時也需要業主的大力支持。在施工組織設計和工程造價中,業主要充分考慮到環境保護因素,並在施工過程中進行有效監督和管理。

㈣ 工廠化養魚的PPT

1 工廠化養魚
工廠化養魚是指運用建築、機電、化學、自動控制學等學科原理,對養魚生產中的水質、水溫、水流、投餌、排污等實行半自動或全自動化管理,始終維持魚類的最佳生理、生態環境,從而達到健康、快速生長和最大限度提高單位水體魚產量和質量,且不產生養殖系統內外污染的一種高效養殖方式。
工廠化養魚是當今最為先進的養魚方式,具有佔地少、單產高、受自然環境影響小、可全年連續生產、經濟效益高、操作管理自動化等諸多優點,而且其中的封閉式循環流水養魚不易產生對海洋環境的污染,耗水少,是一種環境友好的綠色養殖方式。當今海水養殖正向以海洋環保為核心的可持續性發展方向進軍,因此,工廠化養魚是符合海水養殖發展趨勢的最佳養殖方式之一。工廠化養魚屬於高投入、高產出、高風險的產業,投資大、管理嚴格、技術性強,適合於資金雄厚、技術力量強、管理經驗豐富的大、中型企業生產。
我國的工廠化養殖起步較晚,技術裝備水平和自動控制水平較低,雖有所發展,但都屬於比較初級的高密度室內養殖,只是增加了充氣和流水,基本上屬於開放式、流水養殖,養殖品種有鮑魚、真鯛、牙鮃、美國紅魚等,但大多數品種的育苗方面基本都是採用工廠化方式培養,形成了配套體系。
一、工廠化養魚的類型
陸上工廠化養魚形式多樣,主要有普通流水養魚、溫流水養魚和循環流水養魚三種類型。
1、普通流水養魚
利用自然海水經過簡單處理後(如砂濾),不需加溫,直接流入養魚池中,用過的水直接排放入海的養魚方式。這種方式設備簡單、投資少,適合於南方適溫地區的短期或低密度養殖,為工廠化養魚的最低級階段。適合於鯛類、花鱸、石斑魚、牙鮃、河魨等海水肉食性魚類養殖。
2、溫流水養魚
20世紀60年代初最早由日本發展起來的一種工業化養魚方式,它利用天然熱水(如溫水井、溫泉水),電廠、核電站的溫排水或人工升溫海水作為養魚水源,經簡單處理(如調溫)後進入魚池,用過的水不再回收利用。由於地熱水、溫泉資源有限,因此此種養殖方式主要應用在工廠溫排水的綜合利用上。目前,溫流水養魚在日本、俄羅斯、美國、德國、丹麥、法國等國較為盛行。我國近年來發展較快,如山東省膠東地區現已建有溫流水養魚廠數十家,養魚面積約20萬m2,年產各種高檔海水魚1000t以上,養殖種類有牙鮃、石鰈、黑鰓、六線魚、鯛類等。這些養魚廠的調溫方式主要有三種:①燃煤鍋爐升溫+自然海水式,如山東省威海崮山養魚廠、榮成尋山養魚廠等;②電廠溫排水+自然海水式,如青島黃島電廠養魚、威海華能電廠養魚廠等;③溫水井+自然海水式,如榮成市丘家漁業公司養魚場和山東省蓬萊魚類養殖試驗廠等。這種養魚方式工藝設備簡單,產量低,耗水量大,為工業化養魚的初級階段。
3、循環流水養魚
又稱封閉式循環流水養魚,其主要特點是用水量少,養魚池排出的水需要回收,經過曝氣、沉澱、過濾、消毒後,根據不同養殖對象不同生長階段的生理需求,進行調溫、增氧和補充適量(1~10%)的新鮮水(系統循環中的流失或蒸發的部分),再重新輸入養魚池中,反復循環使用。此系統還需附設水質監測、流速控制、自動投餌、排污等裝置,並由中央控制室統一進行自動監控,是目前養魚生產中整體性最強、自動化管理水平最高、且無系統內外環境污染的高科技養魚系統,是工業化養魚的最高境界,必將成為工廠養魚的主流和發展方向。目前,世界上技術水平最高的地區是歐洲,一些國家已能輸出成套的養魚裝備。循環水養魚單產已達100~300kg/m2.a,高的750~1500kg/m2.a,僅補充用水1~10%,自動化凈水能力很強。
二、工廠化養魚設施
根據不同的海水養殖對象和對水質的要求,目前應用的工廠化養殖工藝技術線路各異,涉及的裝備繁多,各具特點,大致來說,普通流水養魚和溫流水養魚這兩種工廠化養魚方式要求設備數較少。普通流水養魚在普通池塘養殖的基礎上增加了砂濾池過濾抽提的海水或井水,而養殖後廢水直接排入大海。溫流水養魚則在流水養魚的基礎上增加了調溫設備和溫排水的預處理設備,如鍋爐,保溫大棚等;也不復雜。真正意義上的工廠化養魚是循環流水養魚,所需設備多,技術先進,下面我們重點介紹。

作者: jnjy_hym 2007-1-19 16:57 回復此發言

--------------------------------------------------------------------------------

2 工廠化養魚
海水工廠化養殖系統主要由以下幾個系統組成:(1)魚池系統;(2)水質凈化處理系統(3)自動監測系統等;(4)自動投餌系統等其它輔助系統。
1、魚池系統 包括魚池、進排水管道和攔魚設備等。魚池一般設在室內,混凝土結構或玻璃鋼水槽,形狀多為多角形、長方形、圓形,面積一般不超過50m2,池深1m左右,底部設計成一定的坡度以便於排污。進排水系統進水管道為塑料管,直徑依供水量而異,進水管口設在魚池(離上沿30cm)上部,排水管口設在池底部中央或底部一側,排出管與曝氣池或沉澱池相連。攔魚設備是設在排水口的金屬網片或柵箔,孔徑以利於排污但不逃魚為准。
2、水質凈化處理系統 水質凈化處理是整個循環水工廠化養魚中的關鍵。整個水質處理系統包括以下環節:1去除固體廢棄物;2去除水溶性有害物質;3殺菌消毒;4增氧;5調溫;6水質測控。
(1)固體廢棄物的去除 傳統的灘塗養殖池塘中,每年自凈後的沉積淤層厚度有10cm之多,工廠化養魚的密度相對要高,產生的固體廢棄物量就更大,其中包括魚糞、殘餌及其他雜物(纖維、顆粒、片塊狀),有機物含量佔80%左右,是養殖水體污染的主要來源,工廠化養殖的水循環系統中首先要將其及時清除,這樣才能減輕後道工藝環節的負荷和防止堵塞。
濾床過濾 採用濾床過濾是較普遍採用的一種方法。水從上層流向下層,稱為順過濾,從下層流向上層的稱為逆過濾。過濾效果差不多,但是順過濾易堵塞,逆過濾難以除去固體物質。
篩濾 較之砂濾器而言,篩濾在體積、安裝和反沖洗操作方面更具優越性。
固定篩過濾器 即快開式除污器,外型呈圓桶狀,內安置網籃,籃內設有篩網,水體流經篩網,大於網眼的固物被濾截,累積後由人工定時取籃排除。網孔根據海水養殖需求不同,配備60~200目/寸不等的規格。特點是安裝方便、操作簡單,在海水循環處理系統中較多用於泵前過濾顆粒大於0.5mm的固體物,單元過濾能力10~100m3/h。
旋轉篩過濾器 圓狀旋轉的篩網一部分浸沒於水中,水流經旋轉的篩網內面而濾雜,在水面以上部分的篩網內側安置排污槽,篩網外側對應處設噴嘴組,自動反沖洗時,噴嘴高壓水將網內濾出的固體物沖入下方的排污槽並裹帶排出。海水類型的網孔為80~150目/寸,反沖洗水壓0.2~0.6MPa,單元過濾能力14~400m3/h,功耗小於1.5KW/h。此外,還有鏈式移動篩、振動篩等。旋轉篩過濾在海水養殖工廠中有較佳應用效果,特點是可連續工作,防堵性能好。
自動清洗過濾器 一種綜合了固定篩結構操作特點和旋轉篩性能優點的新型全自動過濾器。外殼機構形似快開式除污器。中央設計了由11KW電機帶動的不銹鋼刷,其繞濾網內壁旋轉,刷除附著在網表面的濾出物,然後由排污閥受控排放。如以吸吮掃描器代替不銹鋼刷,掃描器的吸口在旋轉中可吸吮微粒雜質而將其排除。特點是反沖洗時不斷流,排污量極少。可根據壓差或定時控制進行清洗排放,清洗循環採用配計算晶元的電子監控。濾網材質分為不銹鋼316(孔徑0.2~3.5mm)和編織濾網(孔徑0.025~0.5mm)類型。適用於大流量(Qmax=1000m3)、大過濾面積(10000cm2)的過濾系統,是目前養殖工廠較為先進的篩網過濾器。
泡沫分離器 泡沫分離器能有效地去除水體中呈懸浮狀的溶質物,是處理篩濾後海水的關鍵技術之一。其原理是向被處理水體中通入空氣,使水中的表面活性物質被微小氣泡吸著,並隨氣泡一起上浮到水面形成泡沫,然後分離水面泡沫,從而達到去除廢水中溶解態和懸浮態污染物的目的。經應用試驗表明,泡沫分離器所聚集的污物含固率可達39%。對低濃度養殖水體特別有效,既排除蛋白質等產生氨氮的源頭又增氧,注入臭氧效果更佳。
(2)採用生物膜技術處理去除水溶性有害物質 排除固相物後,循環系統中的水溶性物質主要以「三氮」形式存在,氨態氮(NH3-N)的毒性很高,它能通過鰓和皮膚很快進入魚的血液,干擾魚體正常的三羧酸循環,改變魚體滲透壓以及降低魚體對水中氧的利用能力,影響魚類生長;亞硝酸鹽氮(NO-2-N)能迅速滲透到魚體,導致血液中和氧結合的亞鐵血紅蛋白失活,使之成為鐵血紅蛋白,從而失去攜氧功能,嚴重時危及生命;硝酸鹽氮(NO-3-N)一般被認為毒性很小,但隨氮代謝的不斷持續和氮總量的積累,濃度太高也會影響魚類生長,使魚體色變差,肉質下降。對這些水溶性物質,一般採取生物膜技術處理,裝備主要有浸沒式生物過濾罐、滴流濾槽、水凈化機和植物凈化裝置等。

作者: jnjy_hym 2007-1-19 16:57 回復此發言

--------------------------------------------------------------------------------

3 工廠化養魚
浸沒式生物過濾罐 罐體為襯膠碳鋼或纏繞式玻璃鋼,罐內布置空氣擴散器(氨的硝化量與耗氧量之比1:4.57)和生物填料,組成生物包(處理氨的能力114~200g/m3·d)。生物填料是硝化細菌的載體,分硬性和軟性,均要求無毒性。硬性填料為聚乙烯、聚丙烯生物球或蜂窩填料,或者為微孔陶瓷環、生物石。軟性填料為直徑7μm的維尼綸纖維製成,在水中能自由散開,比表面積達2000m2/m3,氨氮去除率80%強,缺點是易受水中其他因子干擾而結球,影響使用效果。此外,也有在添載入體中添加超細活性材料和將微生物固定化,增強了處理能力。生物包一般呈單元組布置,為增加處理效果,可添加有益凈水菌種,如NO-2、NO-3硝化菌及NO-2、NO-3還原酶等。
滴流濾槽 結構相似於浸沒式濾罐,二者體積比1:2,以滴灑的形式承接浸沒式濾罐的濾後水。上進下出,水位受控,使濾料(生物濾球、彈性填料等)處於氣水交替附著的潮濕狀態,水中氣態廢物(N2、CO2、CO)在滴濾中溢出。結構除罐式外,還有一種由多個塑料箱(底部有漏孔)層疊而成的滴濾池形式,經濟、合理、實用。
水凈化機 包括生物轉盤、生物轉球和生物轉筒。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吸附,形成生物膜,通過在空氣和水中交替轉動,既起到增氧作用,又可對有害的氨氮、亞硝酸鹽進行吸收硝化,部分有機物在酶的作用下,直接合成為微生物體內的有機物,從而凈化了水體,這類裝置具有浸沒式過濾和滴流過濾的功能。
魚菜共生裝置 主要是在養魚循環系統中串聯栽培盤、槽、缽、板和基質等,進行無土栽培蔬菜和花卉,利用植物根系對硝酸鹽的吸收作用而除掉硝酸態氮。這是目前解決全封閉養殖系統中氮循環的最有效關鍵技術,為實現零排放無廢生產提供了一條可行的途徑,具有良好的生態效應。適應海水環境的植物是一些耐鹽品種,或由一些淡水植物逐步耐鹽馴化而成。
(3)殺菌消毒 為避免化學葯物投放所產生的副作用,海水工廠化養魚中較多採用物理法殺菌消毒。
臭氧發生器 根據放電的原理產生臭氧, 臭氧極不穩定,會很快還原成氧氣, 有強烈的氧化能力,具有很強的殺菌作用。臭氧比氧重,能增加水中溶氧和調節水的pH值,特別是與紫外線組合使用,可較大的降低BOD、COD值,使亞硝酸鹽達到很低限度,將氨氮轉化為硝酸鹽,改善養殖水質。殺菌效率優於氯氣和次氯酸鈉。海水工廠化養殖的運用中,視具體養殖對象和水質條件確定投加量,一般養殖維護濃度(0.08~0.2) mg/L,治病濃度(1~1.5)mg/L。殘余臭氧的泄露問題可通過重復循環、活性碳吸附和加熱方法解決。
紫外線消毒器 將柱狀紫外燈管設計於過水管道中,通過紫外燈直接向周圍流動的水體放射230~270nm波長的紫外線, 可達到殺菌滅藻的效果。水質的透明度對照射效果有很大影響,照射厚度控制在20mm內,照射時間大於10s,照射量1.0×104mV·s/cm2。同時要注意防範紫外線的折射。
(4)增氧和調溫 在海水工廠化養殖系統中,魚池、泡沫分離、生物過濾均需要大量氧氣(每天每t魚約耗氧7.57kg左右),一般較多採用羅茨風機和旋渦式充氣機,其中三葉式羅茨風機有較好的平穩性和低噪音效果。葉輪式增氧機由於增氧效率強、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在水質調節池和養魚工廠的二級池中有較好的用途。近年來也有使用純氧、液態氧和分子篩富氧裝置(純度達到90%以上)來增加水體中的溶解氧的方法。採用高效氣水混合裝置,採用射流、螺旋、網孔擴散等氣水混合技術,使水氣分子變小,更易混合,使水體溶氧達到飽和與超飽和,提高氧氣的利用率,同時有殺菌、防腐作用。該裝置也可用於臭氧的氣水混合。
(5)調溫 除鍋爐管道加熱(使用熱水鍋爐為主)、電加熱(棒、管、線形式)外,還有採用組合式熱泵冷熱水機組等設備來調節水體的溫度。通過電腦來控制水溫,通過控制室內溫度來控制池水溫度,由於水量小而魚類密度大,控溫主要降溫而不是加熱。
(6)水質測控 工廠化養魚系統整體功能發揮和效果體現有賴於水質的監測和調控。採用現代化的自動監測系統能對水質進行全程監測和調控,實現自動監測、報警和自動啟動相關設備調控。此外,工廠化養殖系統中還涉及自動監控系統和自動投餌系統等,涉及電腦監控、水泵、自動投飼機、水底清掃機等裝備的應用。

作者: jnjy_hym 2007-1-19 16:57 回復此發言

--------------------------------------------------------------------------------

4 工廠化養魚
三、養殖技術
工廠化養魚與靜水池塘養魚的主要區別是:池塘面積小,池水持續流動和交換,池水溶氧來源依靠流水帶入或機械增氧,天然餌料生物少,魚類營養完全來源於人工投餌,池水中魚類排泄物等物質隨水流及時排出,故水質較清新;放養對象為吞食性魚類,種類較單純,密度和產量都較大。
1、魚種放養
適合於工廠化養殖的魚類,通常為肉食性優質種類,如鰻鱺、牙鮃、大菱鮃、石斑魚等,苗種規格一般為50~150g,這樣當年才能達到食用魚規格。
密度養殖密度的是否合理同樣決定著整個工廠化養殖的效益。養殖密度應依據水源、水質、基礎設施和技術、管理水平而定。普通流水養魚一般為50~200尾/m2,或5~10kg/m2,不宜超過20kg/m2。循環水養殖,例如養殖大菱鮃放養密度為0.63kg/m3,到第300天,養殖密度達到48.8kg/m3。據報道,大菱鮃可高密度養殖,達到25~30kg/m3,最高可達75kg/m3。
2、飼養管理
(1)水流調節和水質調控 ① 池水流量的調節 依據進排水中的含氧量和總氨氮、NO2--N等含量調節水流量。池水中一般溶解氧應保持4mg/L以上,出水口的水不低於3mg/L;魚池排水的總氨<1.5mg/L,NO2-<0.1mg/L。也可根據池魚攝食情況調節水流量,在水溫穩定情況下攝食下降,則應調大流量。流量控制在4個循環/24小時,每次投餌完畢後0.5~1小時後迅速換水,換水量80%左右。 ② 水溫的控制 根據不同魚類的適宜溫度的不同,控制好池水的溫度,使魚類始終生活在適宜的溫度范圍內,加速魚類的生長。例如13~18℃水溫是大菱鮃的適宜生長溫度;16~21℃是牙鮃的適宜生長溫度;大黃魚則應控制在最適水溫18~25度;石斑魚應控制在22~28度。 ③ pH調控 通常要使養殖池水pH偏鹼性,常用調控的方法有兩種,一是根據每個池的日餵食量求得每日鹼性物質添加量後,稱取每池所需數量,溶入水中,全池潑灑。二是在循環水池加入所需鹼性物質,如NaOH、Na2CO3(蘇打粉)NaHCO3(發酵粉)CaCO3(方解石、石灰石)CaO(生石灰)Ca(OH)2(熟石灰)等,通過水循環,把調節後的水注入每個池,達到調節pH的作用。在生產中要注意的兩個問題是:一要保證池內鹼性物質潑灑均勻,不得造成局部pH過高,以免灼傷魚體;二要注意安全,鹼性物質有較強的腐蝕性,操作時要小心,避免發生損傷。
(2)投飼 飼料多為人工配合顆粒飼料,不設餌料台。投餌次數較多,除白天外,傍晚和清晨也可適當投飼。在水溫23~28℃時,每天投餌6~10次,飼料計劃、月分配、投餌率及水溫關系投餌應變等可參考池塘養殖的有關部分。投飼也要用音響訓練魚,使形成集中搶食的條件反射。每次投餌量仍要堅持使魚達到八分飽的原則,以提高飼料利用率。一般在靠近水口處投餌。
投喂策略按定量投喂原則,避免飽食投喂對魚平均攝食量和餌料利用率造成負面影響。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投喂量。每月初稱取平均魚重,計算餌料系數,根據總重確定月初基礎日投餌量,根據餌料系數計算出每日投餌增量,每日遞增投喂量。
(3)檢查和護理工作 平時經常檢查進排水閘門和攔魚柵情況。

作者: jnjy_hym 2007-1-19 16:57 回復此發言

--------------------------------------------------------------------------------

5 回復:工廠化養魚
工業化養殖南美白對蝦,是傳統養殖方式的十倍產量或以上.歡迎參觀.絕對綠色環保! 具有劃時代意義,你的賺錢利器.工藝流程為:魚池的高速污水處理(主除亞硝酸鹽,氨氮)->殺菌消毒->高能水(出水每升含氧量在10~90毫克之間可調).漏斗式魚塘設計,贈送遠程紅外線魚池攝影系統.全電腦控制分析魚池水質參數和科學的自動投食量,保證魚蝦高速生長,參考資料:http://www.qiaolianghy.com/fish/fish_1.htm

㈤ 如何利用豬糞

認真看一下吧~~
提要 在國內外豬場糞污處理工藝調研的基礎上,通過對糞污粒徑分布、沉降性能和氣浮工藝適用性的試驗研究,確定了一種先進實用、可靠、易行的豬場糞污達標排放的處理工藝。

關鍵詞 糞污處理 沉降性能 氣浮工藝 固液分離 厭氧消化 好氧處理

近10年來,我國城郊菜籃子工程飛速發展。規模化豬場的數量和規模也在逐年增加。目前,全國生豬、家禽年產便總量高達5.8億t,糞水年排放總量高達60億t。然而,北京和上海市採用工程措施處理的糞水量,只佔各自排放量的3%和4%。大量糞污對周圍環境的污染日益嚴重。許多豬場臭氣熏天、蚊蠅成群,地下水的硝酸鹽嚴重超標。少數地區傳染病與寄生蟲病流行。規模化豬糞污污染已到非治理不可的地步。為此,「規模化豬場污處理關鍵設備的研製」被列為國家「九五」重中之重的科研攻關項目。
一、國內外豬場糞污處理工程概況
1、國外概況
1)小型豬場。有的採用各種節水措施,如日本和中國的台灣、香港地區的木屑養豬場法——每日排泄的豬尿不斷被鋪在舍內地面上由混有某些微生物的木屑層吸收、消化。每隔一段時間將其裝車外運作肥料,再換上新的木屑。有的將糞污經固液分離後,糞渣堆漚作肥料。污水經厭氧消化(即沼氣池)處理後,排至農田、魚塘。最近日本開始採用膜分離技術進行處理。
2)中型豬場。以法國和德為代表的西歐各國的中型豬場都與種植業相配套。豬牛糞利用自動化程度較高的沼氣裝置處理後,貯存在數個500~1000 m3鋼制罐內,待需要時用糞車運至農田作肥料;產出的沼氣作本農場的電力和熱源,從而成一個生物質多層次利用的良性循環的生態農場。
3)大型豬場。美國的一些大型豬場建在半沙漠地區的山坡上。平時,豬糞水順坡而下,等7~8 a後再將豬場移到它處。這樣既減少了糞污處理的大量費用,又改良了土壤、增加了肥力,也為今後種植農作物打下了基礎。
發達國家的豬場對環保十分重視。各大型豬一般都採用了固液分離、厭氧消化(即沼氣發酵)和沉澱等工藝單元。由於科技的發展,每個單元均有創新。例如:大型沼氣裝置過去是大型鋼混結構的紡綞形池,後發展為UASB(上流式厭氧污泥床反應器)技術的鋼混矩形池。近來澳大利亞又出現沒有頂蓋的採用特種膠布製成的三相分離器的UASB型池。在好氧工藝中,在傳統鼓風曝氣裝置上又發展了簡單實用的多種淺層射漢曝氣裝置。 為簡化工藝,提高懸浮物的去除率,澳大利亞一大型豬場污水處理工藝流程中,在糞水沉澱後立即採用添加一種高效絮凝的大型氣浮裝置,使出水的BOD降低到1800 mg/L(估計COD為3000 mg/L),然後排放到牧草地作灌溉之用。
2、國內概況 我國規模化豬場90%以上沒有糞污處理工程設施,連簡單的固液分離機都沒有。在採用工程設施處理糞污的豬場中,為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大多數是以能源與綜合利用為主要目的,即興建相應的沼氣工程。沼氣用於集中供氣(少數發電);沼液、沼渣用作農田、菜地、果樹和經濟作物的肥料以及牛和魚的飼料添加劑等。只有極少數是以環保為主要目的。其工藝流程與國外技術大致相同,即固液分離—厭氧消化—好氧處理—水生植物塘。有的工程為減少能源的消耗,降低運行費用,使厭氧消化的出水直接進入植物塘(坡、溝)進行處理後排放。例如:我院設計的上海嘉定種畜場和上海崇明江口鄉種畜的糞污處理工程,污水排放指標均達到並低於上海市畜禽場污水排放標准:COD≤350 mg/L,BOD≤180 mg/L,NH3-N≤80 mg/L。
3、國內外概況總結
1)國內外對於大中型豬場糞污處理的方法,基本有二:一是綜合利用,二是污水達標排放。有種植業和養殖業的農場、村莊和廣闊土地的單位,採用「綜合利用」的方法是可行,也是生物質能多層次利用、建設生態農業和保證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好途徑;反之,只有採用「污水達標排放」的方法,才能確保養豬業長期穩定的生存與發展。
2)對於豬場糞污,這種高濃度的有機廢水,必須採用厭氧消化(沼氣發酵)工藝,因為只有厭氧消化,才能針對可溶性有機物進行大量的去除(去除率可達85%~90%),而且可殺死傳染病源,有利防疫。這是固液分離、沉澱和氣浮工藝不可取代的。如果採用好氧工芤將要比其消耗近10倍的電能,一次性投資雖然可節省20%,但長期的運行費用將是個沉重的負擔。
3)對於「污水達標排放」的豬場,國內外的糞水處理工藝大致相同。根據我們的實踐經驗和對東南亞國家的考察,只要有一定的水面,應盡量利用「水生植物塘」對污水進行深度處理,其效果十分有效,而且投資省,幾乎沒有能耗。如果水面足夠,可替代耗能大的好氧處理工藝;水面不夠也可作為好氧處理工藝的補充。
二、規模化豬場糞水處理工藝的研究
1、豬場污水排放指標 鑒於國家沒有對本行業制定具體的排放標准,故採用上海市大中型畜禽場糞水排放暫行規定(滬環保農(1992)第101號): 水源保護區 非水源保護區 CODcr≤350 mg/L ≤400 mg/L BOD5≤180 mg/L ≤200 mg/L NH3-N≤80 mg/L ≤100 mg/L
2、豬場污水水質的確定 規模化豬場使用配合飼料的成年豬,每天每頭排有機物量為:COD含量,0.45 kg;DOD含量,0.11~0.18 kg;TS,0.44 kg;SS,0.35 kg;VS,0.33 kg。 目前,豬場有兩種清糞方式:一是水沖清糞方式,主要廣東等省;二是人工清糞為主、水沖為輔方式,主要在四川、湖北和湖南等,而且還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後一種方式是本項目研究的對象。 鑒於地區和氣候的不同,採用水沖方式的豬場,每頭豬的排污量分別為40,30和25 L/d。相對應的萬頭豬排污量分別為200,125 m3/d。其糞水水質見表1。 據我們在1996年底對四川、湖北兩省以人工清糞為主的豬場糞污排放情況的調查:豬糞尿的收集率為75%,每頭豬每天排污量為10 L,故該糞水中的有機物含量,與表1中「40 L/d」所列數值相當。所以該項目豬場糞水水質確定為該值。 由於各豬場的污水在排放時,先經過原有的化糞池和排污溝再進入污水處理單元,因此在污水處理工程進入處實測的COD值一般只有6000~7000 mg/L。所以上述確定值,留有一定餘量,作為本項目設計參數是可行的。
3、豬糞水粒度和沉降性能的測試 對鮮豬糞、水沖糞和人工清糞水進行測試,結果如下。
1)鮮豬糞含水率:70%左右。
2)豬糞顆粒粒度的分布見表2。 用40目的篩網進行篩分可將豬糞中82%—85%的顆粒去除,效果很好。
3)沉降性能測試。將篩分後的糞水經15min的沉降,其COD去除率如表3。 雖然靜態試驗與動態試驗的結果有誤差,但結果表明,豬糞水特別是新鮮糞水的沉降性能很好。
4、豬糞水的氣浮試驗 為了驗證氣浮對糞水的處理效果,我們將豬場原糞水和經厭氧處理後的上清液進行了氣浮試驗。其結果如下:
1)豬場原糞水不加葯氣浮試驗,COD去除率�10%。
2)厭氧出水不加葯氣浮試驗,其結果如表4。
3)原糞水加葯氣浮試驗,結果見表5。 可見,採用加葯氣浮法處理高濃度豬糞水效果較好,但處理成本高;不加葯氣法處理厭氧出水效果也不高,所以氣浮法在工藝中暫不予考慮。
5、豬糞水處理工藝流與參數的確定
1)工藝流程設計方案 根據上述試驗,以人工清糞方式的豬場糞水處理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
2)工藝流程中各工序的參數設計 其中括弧中的數值為去除率。
a. 原糞水水質 COD=11 250 mg/L,BOD=4 500 mg/L,SS=8 750 mg/L。
b.原糞水經固液分離和沉澱池後的水質 COD=6 750 mg/L(40%),BOD=3 300 mg/L(25%),SS=4 800 mg/L(45%)。
c.上述污水再經酸化調節池和厭氧池處理後的水質 COD=1 000 mg/L(85%),BOD=330 mg/L(90%),SS=480 mg/L(90%)。厭氧池HRT=3 d,酸化調節池HRT=0.5,厭氧出水水質與現有大型豬場污水處理工程厭氧出水水質基本相同。
d.上述污水再經SBR處理後的水質 COD=350 mg/L(70%),BOD=70 mg/L(80%),SS=145 mg/L(79%)。SBR的停留時間為0.5 d。至此,處理後的污水已達到了所研究的技術指標。如果再經小面積的水生植物塘深度處理,其結果將會更佳。
e.如果其豬場周圍有一定的水面可供利用,則厭氧出水經預曝氣池充氧後進入水生植物塘被過濾吸咐,也可達到排放指標。經計算,人工清糞的萬頭豬場,排污量為50 m3/d,只需0.5 hm2的水生植物塘。
三、結論
1)根據實驗和以往實際工程中的經驗,新鮮的沖洗糞水的沉降性能很好。即使在北方豬場,污水在豬舍糞溝溝沉積7—10 d,其沉性也較好,但沉降時間大約要延長到2—3 h,近一半的SS和COD可被去除。所以,在該工藝流程中,固液分離和沉澱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一種省投資、去除效果好的辦法。
2)根據徐潔泉等同志的小試結果,採用UASB、UBF和折流式厭氧反應器對豬糞水進行處理,對它們的有機物去除率進行比較。其結果表明:進水10 000 mg/L左右,在10,15和25℃發酵溫度下,有機負荷分別為2.29,2.59和5.59gCOD/(L·d)時,三種厭氧裝置差異很小,均在91%左右。由於折流式池的運行管理比UASB簡單,對高懸浮固體廢水的適應必較強,沒有三相分離器,工程投資較省,所以選用折流式池型是可行的。
3)由於糞水處理量很小,只有50m3/d,所以好氧處理採用間歇序批式完全混合的活性污泥法較為適宜。這樣不僅節省基建投資,而且可在保證污水排放達標的前提下,根據進水負荷的大小,調節曝氣時間,降低能耗。
4)由實際運行的效果來看,水生植物對糞水的深度處理十分有效。只要有足夠的水面,達到BOD≤50mg/L應沒有問題。即使沒有足夠的水面,在地區,作為好氧處理工藝的補充也是值得的。
5)溶氣氣浮工藝處理豬場糞水的試驗結果表明,不加葯的有機物去 效果較差;加葯的有機物去效果較好,但處理成本較高(大約0.4元/m3),豬場難以接受,而且氣浮也可採用共它工藝取代:所以在該工藝流程中不予採用。如果有低價高效的絮凝劑時,是否可取代厭氧節藝是今後進一步探討的課題。
總之,針對人工清糞方式的豬場糞水處理設計的該工藝流程方案,在目前情況下,是比較先進可靠、投資較省、運行管理方便的,是適合於我國國情的。 (本文來自:中國畜牧人論壇,http://www.xumuren.cn )

㈥ 如何根據停留時間計算池容

水力停留時間等於反應器有效容積與進水流量之比。所以反應器有效容積等於水力停留時間乘以進水流量。

調節池的容量取決於日排水量及排水量的變化規律,對於不同功能的構築物,日排水量及其排水規律有很大差異,根據日本「(JISA3302-1988)標准不同用途建築物合並處理凈化槽(即小型生活污水處理裝置)服務人數建設標准」計算。

部分公共建築每100立方米建築面積每日污水標准如下(噸):公共住宅1.0,影劇院1.6,賓館3.0,飲食店11-26,辦公樓1.6,集體宿舍1.4。

在設計前已具備准確的污水量和水量變化曲線情況下,可用圖解法求得理論調節容積,國內對各種建築物的污水處理量及變化規律還沒有準確的實地調查數據,故目前一般按平均小時流量的倍數即調節池停留時間的經濟值只來確定調解池容積。

也可按下式計算調節池容積V:

V=(Q/T-K*Q/24)*T

Q-設計污水量(立方米/day);T-建築物排水時間(hr/day);K-流量調節比(調節池出水流量與日平均流量之比)

如某辦公樓Q=400立方米/day,T=10hr/day,k=1.5,則V=(400/10-1.5*400/24)*10=150立方米,相當於停留時間t=150/400/24=9hr。

(6)養殖廢水調節池的設計計算擴展閱讀:

沼氣池容的計算方法:

沼氣池容積的確定是沼氣池設計的一個重要參數。容積過小,則不能充分利用原料和滿足使用要求;如果設計過大,又沒有充足的原料,勢必濃度降低,產氣率降低,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費。因此,沼氣池的容積應根據農戶所擁有的發酵原料、人口數量、發酵工藝、氣溫、用氣要求等因素合理確定。我國農村戶用沼氣池,根據目前一般的生活水平,每人每天平均用氣量為0.2~0.3立方米,沼氣池容積定為6立方米、8立方米、10立方米、12立方米。對於養殖規模較大的農戶,可採用以下公式計算沼氣池容積。

(1)根據人口數量計算沼氣池容積:滿足一個農戶全家人口生活用能的沼氣池池容,可用下列公式計算:

V =V1+V2=V1+0.15V=V1/0.85=n•k•r /0.85

式中:V —沼氣池總容積(立方米);

V1—發酵間容積(立方米),V1=0.85V ;

V2—貯氣間容積(立方米),V2=0.15V ;

n—氣溫影響系數,一般南方地區取0.8~1.0,中部地區取1.0~1.2,北方地區取1.2~1.5;

k—人口影響系數,2~3口之家取1.8~1.4,4~7口之家取1.4~1.1; r—每戶人口數。

沼氣池容積與人口的關系見表3-1。

表3-1 沼氣池容積與人口的關系

池容(立方米) 6 8 10

每天可產沼氣量(立方米) 1.2 1.6 2.0

可滿足全家人口數(個) 3 4~5 5~6

(2)根據養殖規模計算沼氣池容積:對於中小型養殖場和較大規模的庭院養殖戶,沼氣池容積應根據發酵原料的數量、一定溫度下發酵原料在池內停留的時間和投料濃度計算,其計算公式如下:

V =(G•Ts•HRT)/(r•m)

式中:G —每天可供發酵的原料濕重(千克);

Ts —原料中干物質含量的百分比(%);

HRT —原料在池中的滯留天數(水力滯留期);

r —發酵原料濃度換算成的容重(千克/立方米),r =原料濃度×發酵液容重,發酵液容重一般取水的容重,即1000千克/立方米;

m —池內裝料有效容積(%)。

例題:一養豬場,養豬250頭,每天可產鮮豬糞1000千克,其干物質含量為20%,發酵原料容重為6%×1000千克/立方米,在35℃條件下發酵滯留期為15天,要求池內只裝料85%,求需建多大的沼氣池?

解:V =(G•Ts•HRT)/(r•m)

=(1000×0.2×15)/(60×0.85)

=58.82 (立方米)

經過計算,修建60方米的沼氣池,即可滿足要求。

(3)根據生產用能計算沼氣池:如果規劃利用沼氣池所產生的沼氣,開動發動機可利用下列公式計算池容:

V =(t•u•Ne) /(a•Vo )

式中:V —沼氣池凈空容積(立方米);

t —加工機器工作時間(小時);

u —發動機耗氣量(立方米/千瓦•時);

Ne —發動機功率(千瓦)

a —沼氣池池容產氣率,[立方米/(立方米•天)]

V o —裝料容積(%)。

閱讀全文

與養殖廢水調節池的設計計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碳顆粒空調濾濾芯有什麼好處 瀏覽:238
污水處理工程績效評價 瀏覽:17
豪華牌凈水機多少錢一台 瀏覽:756
廢離子交換樹脂的用處 瀏覽:667
電鍍廢水的還原劑是什麼 瀏覽:526
本田雅閣空調濾芯在什麼地方 瀏覽:931
濟南樹脂井蓋專賣 瀏覽:384
石油廢水中污染物 瀏覽:73
碧水源廚下凈水器怎麼復位 瀏覽:239
農村污水水質超標是什麼原因 瀏覽:930
魚塘水質差用什麼凈水劑 瀏覽:48
菲特亞過濾材料 瀏覽:165
怎麼除花灑里的水垢 瀏覽:625
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主要有 瀏覽:826
蒸餾水加多少錢 瀏覽:786
沒有箭頭的空調濾芯怎麼分正反面 瀏覽:66
纖維素離子交換柱層析 瀏覽:437
飲水機發霉有什麼症狀 瀏覽:389
地暖用什麼牌子除垢劑好 瀏覽:125
南京市中心醫院污水處理運營招標 瀏覽: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