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評報告範本3篇精選
自評報告就是自我評價的報告,針對這一段時間以來你在各方面做的怎樣,來一次總結,歸納,做一個是深入仔細的總結,以下是我整理的自評報告範本,歡迎大家參閱。
第1篇:地基驗收自評報告範本
xxxxx樓工程由xxxxxx置業有限公司興建,xxxx設計院設計,xxxxx公司監理,xxxx公司總承包。
一、工程概況
該工程二期總建築面積10.8萬平米,xxxx樓為高層框剪結構,地下一層建築高度5.55米,建築高度53.7米,本工程22#樓自2014年9月15日至2014年10月20日地基工程施工完畢。2014年10月 24日,匯同四方責任主體單位對地基部分進行了驗收。
二、土方開挖
開挖前測量放線,根據建設單位所給的坐標點軸線位置及基坑尺寸放出基槽的灰線和水準標志。灰線放出後進行復核建築物位置、軸線無誤後進行開挖,a、基槽槽底外圍開挖要求以基礎底板外邊為准向外擴270㎜導牆(240㎜頁岩磚加內側15㎜+15㎜抹灰兩層)+500㎜排水溝+200㎜寬工作面。b.當槽深小於2M時放坡1:1, 當槽深大於2M時放坡1:1.5,根據情況,必要時應加設擋土牆。c.排水溝要求低於承台底300㎜—500㎜找坡,溝內回填寸石,寸石與槽土接觸處設置塑料編織袋,以防泥漿竄入堵塞水路。d.外圍排水溝內每隔15-20M增設排水井1個,排水井做法可採用磚砌或直接設管。基槽內要求在集水坑內設排水井;高層要求在消防電梯基坑中增設,消防電梯基坑內排水井底標高低於臨邊電梯集水坑1.5M,且臨邊集水坑墊層下回填200厚滲水寸石,所有採用無砂管增設的排水井要求無砂管周邊300㎜均填寸石,寸石與槽土接觸處設置塑料編織袋,管底要求採用20㎜厚多層板封底,以防泥漿竄入堵塞水路。開挖後經復核基槽的幾何尺寸放坡均符合設計要求。基槽降水均符合施工規范要求。
三、樁頭處理
按照設計要求,主樓基礎樁需要嵌入基礎承台、地梁50mm,並需要做好防水處理。為了保證地下室工程整體防水效果,所以樁頭處理是很關鍵的一個環節。樁為¢600砼灌注樁,因地質的原因高層灌注樁均高出設計標高1.8M,樁頭處理除試樁需直接截樁處理外,其它預制樁均可按常規截樁焊接錨固筋,具體方法:
a.先將樁頭標高測出,將樁邊土挖至墊層底標高;
b.在樁頭截樁標高部位準確作出明顯標記;
c.在明顯標記處用雲石機沿樁頭四邊切30mm深槽(樁主筋保護層5mm),注意不可損傷主筋。
d.用風鎬從樁頭頂破至距槽50mm處;
e.最後派專人用手錘剔鑿至樁頭標高處,要求剔鑿後樁頭平整、密實,清掃干凈,不得有鬆散砼渣塊,標高控制在比設計低0—10mm之間。預留鋼筋錨固長度350*350,¢600高層灌注樁¢14*40d ≥560mm。
預制350*350單樁承台CT-1、樁頂相對標高-6.25M;兩樁承台CT-2,樁頂相對標高-6.30M。高層灌注樁頂標高電梯集水坑4根為-8.65M ,民用電梯基坑4根為-8.00M; 其它除圖紙註明外均為為-6.4M。為有效控制電梯基坑的有效高度,要求從樁頭標高部位起嚴格控制電梯基坑處樁頭標高、基坑底板厚度等。樁頭施工結束後,經復核均復核規范要求。
四、樁偏位處理措施
針對開槽後出現個別灌注樁在規范內偏位的現象,我單位按照一期設計要求處理如下:
1、 樁偏位≤50mm的,按圖施工;
2、 樁偏位>50mm≤100mm,加大地梁斷面且要求上下各加一根與樑上下縱向相同的配筋,同時相應加大箍筋。
五、資料
本工程各種施工方案齊全,工程質量控制資料、安全功能資料齊全,報送及時。
六、評定結果
本工程嚴格堅持質量控制為主,經過實體自檢,達到合格驗收標准,並符合設計及施工規范規定要求,特此向建設方申請地基驗收,請予以備案。
第2篇:排水工程自評報告範本
一、 工程概況:
工程名稱、工程類別及施工范圍 :本工程為太平片區B10線三標排水工程,位於武侯區永豐鄉太平村區域內。 本排水工程設污水管道一根和雨水管道二根,污水位於道路中以北9.0m,雨水位於道路中以南15.0m,以北13.0m;污水主管管徑d800,沿黃忠大道排向紅星路南延線污水干管,排向三瓦窯污水處理廠;雨水主管管徑d500~d1000,分別排入A9線雨水管道排入欄桿堰及直接排入欄桿堰。 本工程污水管道總長733.86m,雨水管道總長1018.6m,檢查井68座,其中污水檢查井24座、雨水檢查井44座。污水主管道d800—467.78m,支管d400—240m,φ1000檢查井11座, φ1250檢查井12座,矩形90°四通井檢查井1座;雨水主管道d600—54m,d700—186m,d800—129m, d1000—511.6m,支管d500—82m,d700—56m,φ1000檢查井12座,φ1250檢查井10座,φ1500檢查井20座,雨水進水井98座;雨水出水口2座。
本工程污水管道為d400~d800鋼筋砼承插管,雨水管道為d500~d1000鋼筋砼承插管;污雨水均採用180°砂石基礎,採用滑動膠圈介面的承插口管,污水每段管帶井閉水。
二、 施工過程及質量控制
本工程於201x年10月20日正式進場動土。施工時,根據測量放線和道路紅線寬度,清除建渣,為管道溝槽土方開挖及道路施工准備條件。
由於本工程溝槽開挖先施工污水後雨水,管道施工先污水,後雨水。根據管徑、深度確定開挖寬度→管道溝槽土方開挖→基槽(撿平)驗收砂石基礎→安管→介面→砼檢查井→閉水→結構驗收→溝槽回填。
1、溝槽開挖:根據不同的開挖深度確定邊坡的放坡系數,溝槽底寬B=D+2*工作面(D代表管道外徑)。用挖掘機挖土,人工下溝槽控制開挖深度,挖至基底標高並預留30cm用人工撿底。溝槽形成後,經自測槽底地基承載力≥0.1MPa,並經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後再進行安管施工。
2、管道安裝:安裝前首先對管道軸線、180°的砂石基礎寬度、井位尺寸、標高進行了再次復測,無誤後再進行安管。管道軸線、高程採用管頂龍門架控制;管道安裝就位穩固後,再次進行軸線標高復測,無誤後進行滑動膠圈介面,檢查井支模、砼澆注;施工過程中能夠作到管道墊穩、縫寬均勻、介面表面平整密實;檢查井砼平整無蜂窩麻面、梯步位置安裝正確、抹面平整壓光。待檢查井砼達到一定強度後,即進行帶井閉水(雨水管道抽查閉水),閉水符合GB50268-97標准。
3、溝槽回填:污雨水溝槽均在行車道上,因此溝槽回填質量是決定路床質量的關鍵。回填採用8%的灰土進行回填並對壓實機具進行了選擇;回填時嚴格按設計要求及施工規范進行分層夯實,分層厚度由測量及質檢人員在檢查井壁、溝槽邊坡上標定。管道胸腔部分對稱回填,人工夯實,管頂50cm以內用人工夯實,根據工期及質量要求,50cm以上採用人工攤鋪,機械碾壓(壓路機)分層壓實,按每層每井段檢測壓實度。壓實度標准符合GB50268-97標准。同時,由於路基形成後緊接著進行路面施工,根據設計文件要求,在溝槽回填時,路基面以下0.5m范圍內采天然砂夾石加強。
在整個排水工程施工過程中,項目部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制,實行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全面質量管理體系。定期召開技術、質量工作例會,從材料、成品、半成品的質量開始控制;項目部質檢人員隨時旁站、監測、指導,對不符合規范要求的工序堅決返工處理;混凝土、砂漿嚴格按照規范頻率取樣,所有檢測項目均按規范要求進行檢測;在自檢合格的基礎上,請監理工程師抽檢;在滿足設計規范要求的基礎上,力爭做到內實外美。
我們認為,在該工程施工過程中,我們能嚴格按照施工規范和設計要求進行施工,做到了溝槽開挖符合規范,槽底高程和基礎寬度滿足設計要求;安管、檢查井砼澆築及閉水符合設計、規范、質量要求,滿足驗收標准。
綜上所述,該分部工程滿足設計和使用功能,並符合驗收要求,故我們自評該分部工程質量優良,同意驗收。
第3篇:橋工程自評報告範本
一、工程概況:
本工程位於武侯區永豐鄉太平村,橋中心樁號為09+43.341。 本橋寬度40米, 凈跨度6米; 橋梁設計荷載為城-A。橋梁結構由單跨簡支板橋組成。本橋上部構造採用預應力砼預制空心板,板厚100cm,全橋共有40塊板。人行道寬度為3.2米,欄桿寬度為0.3m。橋梁下部結構橋台採用U型重力式橋台,橋台台基厚2×100cm,基礎為150cm×60cm砼。基礎持力層為中密卵石層,地基容許承載力得大於200Kpa。
二、施工過程及質量控制
本工程於201x年11月正式進場動土。施工時,根據測量放線為基坑土方開挖及基礎、台身等施工准備條件。
1、基坑開挖:根據地勘報告,放出基礎開挖線,基礎開挖採用履帶式挖掘機進行開挖,挖至稍密卵石層,基礎開挖土方外棄至指定地方進行堆放。 開挖至設計標高上30cm時,採用人工清至設計標高。施工時嚴格按照《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及設計圖進行施工。模板採用組合式鋼模板或膠合板,以扣件固定,布置鋼筋再澆築砼。
2、橋台台身施工:首先對橋台進行恢復定線,台身模板採用定型鋼模或大塊膠合板,外以Φ5cm鋼管及扣件固定,模板面塗一層脫模劑,使拆模後更美觀; 台身按沉降縫分段澆築,沉降縫一定要上下對稱、垂直,沉降縫填料應符合設計要求;使用泵送砼澆築台身,砼要振搗密實,不得發生蜂窩或離析現象。澆砼後必須進行加蓋濕草袋或塑料薄膜並經常灑水濕潤進行養護。
3、台帽施工:利用台身施工時所預埋的水平鋼筋(Φ22)安裝台帽模板,模板和鋼筋安裝完畢後,使用泵送砼澆築台帽,砼要振搗密實,不得發生蜂窩或離析現象。
4、橋板施工:橋板採用具有專業資質廠家進行訂做。
5、橋面鋪裝施工:注意平整度,拉紋及切縫的時間的掌握。
7、欄桿和分隔帶施工。
在整個欄桿堰小橋工程施工過程中,項目部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制,實行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全面質量管理體系。定期召開技術、質量工作例會,從原材料、鋪助材料、成品、半成品的質量開始控制,對不合格材料嚴格控制在場外;施工過程中,項目部、質檢人員隨時旁站、監測、指導,對不符合規范要求的工序堅決返工處理;混凝土、砂漿嚴格按照規范頻率取樣,所有檢測項目均按規范要求進行檢測;在自檢合格的基礎上,請監理工程師抽檢;在滿足設計規范要求的基礎上,力爭做到內實外美。
綜上所述,該工程各項檢測指標均按《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公路工程施工及驗收標准》進行要求,均達到了設計要求。
我們認為:在小橋及河堤的施工過程中,我們能嚴格按照施工規范和設計要求進行施工,基礎、台身及河堤的砌築等工序的高程、斷面尺寸等滿足設計要求;橋板及欄桿安裝符合設計、規范、質量要求,滿足驗收標准。 綜上所述,該分部工程滿足設計和使用功能,並符合驗收要求,故我們自評該分部工程質量優良,同意驗收。
(本文素材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2. 市政道路施工步驟
市政道路復的施工流程如下:
1、施工制准備,工程將修建便道進行物料運輸,從而使工程的交通較為便利。
2、溝槽開挖,施工時在人行道邊設置臨時排水溝,以保證排水通暢,以保證開挖基坑不被雨水浸泡而造成基坑的質量問題。在基坑開挖時須在溝槽外兩側築小土堤截水,以防地表水倒灌入施工溝槽內。溝槽內兩側設排水溝和積水井,以碎石填充,當地下水豐富或遇雨天時用抽水機抽水。
3、排水管道施工,開挖時用挖掘機進行、人工配合。溝槽開挖土方調至填方區填土或用自卸式汽車外運詳細交底。在挖土過程中管理人員應在現場指揮並應經常檢查溝槽的凈空尺寸和中心位置,確保溝槽中心偏移誤差符合規范要求。
4、管坑回填,砂墊層應先將碎石、砂拌勻後鋪設,鋪築墊層時應邊鋪邊檢平。
5、路基施工,土方開挖按設計要求自上而下進行,不得亂挖和超挖,對沿線的村道口及居民范圍內採取有效的措施,保證當地居民及施工人員的安全,在必要的道口提供便道和便橋。
6、路面結構施工,推土機攤鋪,平地機精平,灑水車灑水,壓路機壓實,灌砂法進行壓實度結果的檢測方法進行。
3. 預埋套管是什麼東西給排水的電氣的還是暖通的
預埋套管是為了管子穿過磚牆、砼梁、砼牆等構件預留的孔洞。適用於人防,地下工程,化工,鋼鐵,自來水,污水處理等管路穿牆壁要求嚴密防水之處。一般預埋套管的管徑比要穿越構件的管子的管徑大兩個規格。
預埋套管既有排水用的,輸送電氣用的,也有輸送暖氣用的,通常分三種:
1、普通套管,比要用的管道粗2-4厘米固定在牆或板內,管道從中通過。
2、柔性防水套管,就是在套管與管道之間用柔性材封堵起到密封效果。
3、剛性防水套管,就是套管與管道間用鋼性材料封堵以達到密封效果。如果穿越的部位無防水要求,預埋的是一般套管,如有防水要求,則要預埋防水套管。
(3)地梁忘了預埋污水管道擴展閱讀:
一、預埋套管的設計要求:
1、在長期工作電壓下不發生局部放電或熱擊穿。
2、在工頻耐壓試驗時不發生滑閃放電。
3、在工頻和沖擊電壓試驗時不發生擊穿或閃絡。
二、預埋套管的類型:
套管的種類較多,按結構特點和主要絕緣介質不同,可分為單一絕緣材料套管(包括純瓷套管、樹脂套管)、復合絕緣套管(包括充油套管、充氣套管)和電容式套管(包括油紙電容式套管、膠紙電容式套管)三類純瓷套管以電瓷和空氣為絕緣的套管。
由於結構比較簡單,廣泛用於35kV及以下的穿牆套管和10kV及以下的電器套管。為保證有足夠的爬電距離,瓷套的戶外部分還設有棱。為防止瓷套內空氣發生電暈,常在瓷套的表面噴以金屬塗層和加大導桿直徑,以改善電場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