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污水處理池頂蓋通氣孔的作用
防反涌泄水,保持通暢。
1、防反涌泄水:通氣孔可用於防反涌泄水,保證大水量時污水管道運行的安全。
2、保持通暢:可以避免井蓋小孔被全部堵塞,保持管道內部與大氣連通,平衡管道內外氣壓,有利於保持污水運輸的通暢。
2. 污水處理廠安全事故案例盤點
在污水處理廠快速發展的十年中,發生了諸多安全事故。這些事故主要源於硫化氫氣體、沼氣、病菌和寄生蟲卵等風險。硫化氫氣體,這種劇毒且具有臭雞蛋味的氣體,輕度接觸可能導致頭昏、乏力,中度接觸則會引發更嚴重的症狀,甚至危及生命。長期接觸則會導致嗅覺減退和神經衰弱。在污水處理廠的各個車間,特別是難以通風的管道井底、池底,硫化氫氣體的濃度非常高。另外,污泥消化池中產生的沼氣,即甲烷,雖無色無味,卻易燃易爆,對環境構成極大威脅。污水中還藏匿著各種病菌和寄生蟲卵,一旦不慎接觸,將對人造成傷害。
污水處理廠的環境風險主要來自非正常運行狀況下可能發生的事故,包括原污水排放、污泥膨脹、氯氣泄漏、沼氣泄漏、惡臭物質排放等。這些事故可能導致地表水、地下水的嚴重污染,甚至因地震等自然災害引發的污水管道、處理構築物損壞,造成大量污水外溢。活性污泥的異常情況,如污泥膨脹或解體,也會導致處理效果降低。此外,惡臭氣體的處理裝置運行不正常,以及消毒用液氯泄漏等,都是潛在的環境風險。
以下是幾個實際發生的事故案例:
案例一:2017年5月,河北辛集一皮革廠污水處理系統發生中毒事故,造成4人死亡、2人住院治療。事故原因是企業污水處理廠檢修過程中,職工在更換曝氣池電機時未採取防護措施,導致硫化氫氣體積存發酵產生中毒。
案例二:2017年5月,廣西南寧蕭山賓陽縣大橋金玉紙業發生中毒窒息事故,造成3人死亡。事故發生在清理廢水回收池時。
案例三:2015年6月,哈爾濱某污水處理廠發生集體中毒事故,導致27人反應異常,幸得及時救治,未造成人員傷亡。
事故背後的原因主要在於人員安全意識不足、防護措施不到位和緊急救援響應機制不健全。預防措施包括確保人員在接觸硫化氫環境時使用防護裝備,制定明確的應急預案,定期檢查設備的嚴密性,設置氯氣報警裝置和事故廢氣收集設施等。
為了應對可能的風險,污水處理廠應制定應急預案,確保在發生事故時能夠迅速響應。此外,應定期檢查消化池、沼氣罐及管道系統的安全性,確保設備的運行狀態良好。對於液氯泄漏,應設置專門的收集和處理設施。在進行消毒時,應採取安全措施,防止鹽酸腐蝕地面,並確保有足夠的圍堰容量。
多瑞電子提醒:在所有工作中,確保工人的人身安全是首要任務。一旦發生事故,應立即採取緊急救援措施,為生命爭取寶貴時間。了解更多信息,歡迎關注多瑞電子微信號。
3. 污水處理系統中水作為循環水使用時的利與弊
污水處理系統中的水作為補充水回用循環水系統時,其利弊主要體現在氨氮、鹼硬度、電導率以及余氯和COD的影響上。
首先,氨氮對循環水系統的影響不容忽視。氨氮超標會使得循環水的pH偏低,增加系統的腐蝕風險,同時也增加異養菌的控制難度,導致管道內生物黏泥的產生,影響換熱效果並促進垢下腐蝕。同時,氨氮會降低循環水殺菌劑的使用效果,增加殺菌劑的投加量,進而提高生產成本,加劇設備腐蝕。
其次,鹼硬度的變化同樣對循環水系統產生影響。鹼度的高低直接影響循環水的容忍度,超過控制界限會導致系統結垢風險加劇,並可能引起循環水pH偏高,進而增加循環水的結垢風險。
電導率的增加也是值得關注的問題。中水電導率的提高會使得循環水電導率迅速上升,一旦超過控制界限,循環水場需要進行排污換水,浪費新鮮水,增加了葯劑費用,同時濃縮倍數降低,進一步增加水耗。
余氯的監測和控制也存在挑戰。中水余氯監測的不規律性和操作者差異導致余氯值檢測的准確性降低,過量投加強氯精會引發中水余氯值的波動,影響循環水的安全運行。
COD作為中水的重要控制指標,其超標會對循環水水質產生一定影響。循環水場在回用COD超標的中水後,會增加殺菌劑的耗量,同時促進微生物的滋生,影響系統黏泥量,降低換熱效率,並引發生物腐蝕。
綜上所述,污水處理系統中的水作為循環水使用時,需要仔細控制各項指標,以減少對循環水系統的不利影響。氨氮、鹼硬度、電導率、余氯和COD的影響都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合理調整處理工藝,確保循環水系統的穩定運行。
4. 污水管道清理的注意事項
在處理污水管道時,首先要注意的是確保通風。無論是哪個地區的污水管道,它們都存在通風不良的問題,這可能帶來一定的危險。因此,在開始清理工作之前,首要步驟是打開井蓋,讓新鮮空氣進入管道。如果情況不允許,應考慮使用大功率通風設備,提前向管道內輸送新鮮空氣。
對於井下作業的工人來說,安全同樣至關重要。在進入井下工作之前,工人應當腰系安全繩,以防萬一需要緊急救援時能夠迅速獲救。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應該為工人准備全套防污染橡膠服裝,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工人受到的污染風險。對於較深的井下作業,還必須配備防毒面具,以應對可能發生的有毒氣體泄漏等突發情況。
除了安全措施外,清理工作本身也非常重要。清理工作的目標是及時、徹底地完成,以避免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這需要專業的設備和工具,以及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來執行。在清理過程中,應仔細檢查管道內部,確保沒有殘留物和污染物。清理完成後,還應對現場進行徹底清理,確保沒有任何污染物殘留。
在進行污水管道清理時,除了上述安全措施外,還需要注意其他方面的問題。比如,在清理過程中應避免使用對環境有害的化學品,盡可能選擇環保的清潔劑。同時,清理工作完成後,應立即封閉井口,防止有害物質泄漏。此外,還應定期對污水管道進行維護和檢查,確保其正常運行,避免潛在的安全隱患。
總之,污水管道清理是一項復雜且危險的工作,需要充分的准備和周到的計劃。只有確保了安全措施到位,並且採用科學的清理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環境的影響,保障工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