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廚房與污染源的間距
1. 廚房應與糞坑、污水池、暴露垃圾場(站)、旱廁等污染源保持一定距離。
2.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及《餐飲業食品衛生管理方法》,經營場所需遠離污染源,距離暴露垃圾場、坑式廁所、糞池、污水坑塘等開放式污染源應不少於25米,確保周圍環境衛生。
3. 請記住,25米是法定最低標准。實際廚房設計與布局時,還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評估和判斷。
4. 在考慮污染源間距的同時,還應確保廚房位置便於食品存儲和製作,並符合其他相關衛生標准和規定。
② 廚房下水管道應接污水管道還是雨水管道
廚房下水管是應該連接污水管道的,一般把衛生間和廚房排水在室外污水井匯集,經化糞池沉澱流入市政污水管網。
在一般樓盤里,下水系統有兩套,一個是污水管,另一個是雨水管。其中,污水管道與生活用水(包括馬桶、廚房等)相連,雨水管是與屋頂陽台相連。 污水管是接到污水處理廠的,而雨水管收集雨水並就近直接排進河道湖泊里的。像洗衣污水裡富含磷,直接排進河湖後,就會使水富營養化,使水質惡化。
一般城市排水管理條例中都有規定:新建、改建、擴建排水設施,必須按照雨水、污水分流的要求建設。在要求實行雨水、污水分流的地區,禁止雨水管 道和污水管道混接。同時,在法律責任中明確指出,在要求實行雨水、污水分流的地區,將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混接的,由排水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採取補救措施。
污水管道中的污水含有一定數量的有機物和無機物,其中相對密度小的漂浮在水面並隨污水漂流;較重的分布在水流斷面上並呈懸浮狀態流動;最重的沿管底移動或淤積在管壁上,這種情況與清水的流動略有不同。但總的來說,污水中含水率一般在99%以上,所含懸浮物質的比例較少,因此可假定污水的流動一般遵循水流流動的規律,並假定管道內水流是均勻流。但對污水管道中水流流動的實測結果表明,管內的流速是變化的。
這主要是因為管道小,水流流經彎道、交叉、變坡、變徑、跌水等地時,水流狀態發生變化,流速也就不斷變化,可能流量也在變化,因此在上述條件下,污水管道內水流不是均勻流。但除上述情況外,在直線管段上,當流量沒有很大變化且無沉澱物時,管內污水的水力要素(速度、壓強、密度等)均不隨時間變化,可視為恆定流,且管道斷面、形狀、尺寸不變,流線為相互平行的直線,其的流動狀態可視為均勻流。如果在設計與施工中,注意改善管道的水力條件,則可使管內水流盡可能接近均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