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苯類物質的危害
苯系物對區域特別是城市大氣環境具有嚴重的負面影響。由於多數苯系物(如苯、甲苯等)具有較強的揮發性,在常溫條件下很容易揮發到氣體當中形成揮發性有機氣體。在廢水的污染中,苯系物廢水對人類危害也很大。
人類長期接觸可以導致人體患上貧血症和白血病。另外,許多苯系物具有刺激性氣味,相當一部分物質例如苯乙烯能產生使人很不愉快但很難說是臭味的味道,降低了人們的生活環境質量。
苯系物的來源:
苯系物的來源廣泛,比如汽車尾氣,建築裝飾材料中有機溶劑,如油漆的添加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膠粘劑,人造板傢具等都是苯系化合物的污染來源。不同來源苯系物的組成和特性差異也較大,並且不同排放源的苯系物排放量也各不相同。
在苯系物的固定排放源中,交通工具排放的苯系物佔有最大比例,使用有機溶劑產生的苯系物排放量也佔有相當大的比例。
㈡ 人類創造出來的東西,有哪些是永遠無法降解的
人類創造出的無法降解的東西,主要為有機污染物
目前,我們應用的大部分塑料產品(聚乙烯,聚氯乙烯),如塑料購物袋,塑料餐具等都屬於「一次性不可降解」,源於石油基化工原料,不僅資源消耗和污染環境大,長期使用對人體的健康也不利。
如(1)多氯聯苯,是人工合成的有機物,在工業上用作熱載體,絕緣油和潤滑油等,極難溶於水而易溶於脂肪和有機溶劑,並極難降解。(2)二惡英,塑料製品焚燒產物,單環有機化合物,極難自然降解消除,並且是人類一級致癌物之一。
㈢ 污水如何處理要詳細的資料,過程及操作方法
按污水來源分類,污水處理一般分為生產污水處理和生活污水處理。生產污水包括工業污水、農業污水以及醫療污水等,而生活污水就是日常生活產生的污水,是指各種形式的無機物和有機物的復雜混合物,包括:①漂浮和懸浮的大小固體顆粒;②膠狀和凝膠狀擴散物;③純溶液。
按污水的性質來分,水的污染有兩類:一類是自然污染;另一類是人為污染。當前對水體危害較大的是人為污染。水污染可根據污染雜質的不同而主要分為化學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類。污染物主要有:(1)未經處理而排放的工業廢水;(2)未經處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3)大量使用化肥、農葯、除草劑的農田污水;(4)堆放在河邊的工業廢棄物和生活垃圾;(5)水土流失;(6)礦山污水。
污水是怎樣處理的,下面我們詳細介紹其處理技術。
目前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已是我國城市水的主要污染源,城市生活污水處理是當前和今後城市節水和城市水環境保護工作的重中之重,這就要求我們要把處理生活污水設施的建設作為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內容來抓,而且是急不可待的事情 。
污水現在直接利用情況: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污水的直接利用已成為可能,使用污水源熱泵系統對城市原生污水進行利用。
所謂原生污水就城市直接排放未經處理的生活或者是工業廢水,現階段的利用發放是原生污水直接進入污水源熱泵系統進行換熱,在消耗少量電力的情況下為城市建築物室內製冷供暖。污水再利用有幾個技術難點需要克服:堵塞,腐蝕,換熱效率。
污水源熱泵系統是有污水換熱器和污水源熱泵兩部分構成。城市原生污水直接進入污水換熱器進行換熱後,換取的熱量由污水源熱泵內部的熱泵做功傳遞到室內。
對城市原生污水再利用,優點是:節能環保,無污染。
現代污水處理技術,按處理程度劃分,可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處理。
一級處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污染物質,物理處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級處理的要求。經過一級處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達不到排放標准。一級處理屬於二級處理的預處理。
二級處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質(BOD,COD物質),去除率可達90%以上,使有機污染物達到排放標准。
三級處理 進一步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氮和磷等能夠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可溶性無機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澱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析法等。
常用處理方法
生產廢水
微電解技術是目前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的一種理想工藝,又稱內電解法。它是在不通電的情況下,利用填充在廢水中的微電解材料自身產生1.2V電位差對廢水進行電解處理,以達到降解有機污染物的目的。當系統通水後,設備內會形成無數的微電池系統,在其作用空間構成一個電場。在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新生態[H] 、Fe2 + 等能與廢水中的許多組分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比如能破壞有色廢水中的有色物質的發色基團或助色基團,甚至斷鏈,達到降解脫色的作用;生成的Fe2 + 進一步氧化成Fe3 +,它們的水合物具有較強的吸附- 絮凝活性,特別是在加鹼調pH 值後生成氫氧化亞鐵和氫氧化鐵膠體絮凝劑,它們的吸附能力遠遠高於一般葯劑水解得到的氫氧化鐵膠體,能大量吸附水中分散的微小顆粒,金屬粒子及有機大分子。其工作原理基於電化學、氧化- 還原、物理吸附以及絮凝沉澱的共同作用對廢水進行處理。該法具有適用范圍廣、處理效果好、成本低廉、操作維護方便,不需消耗電力資源等優點。該工藝用於難降解高濃度廢水的處理可大幅度地降低COD和色度,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同時可對氨氮的脫除具有很好的效果。傳統上微電解工藝所採用的微電解材料一般為鐵屑和木炭,使用前要加酸鹼活化,使用的過程中很容易鈍化板結,又因為鐵與炭是物理接觸,之間很容易形成隔離層使微電解不能繼續進行而失去作用,這導致了頻繁地更換微電解材料,不但工作量大成本高還影響廢水的處理效果和效率。另外,傳統微電解材料表面積太小也使得廢水處理需要很長的時間,增加了噸水投資成本,這都嚴重影響了微電解工藝的利用和推廣。
反應公式:陽極: Fe - 2e →Fe2+ E(Fe / Fe2+)=0.44V
陰極: 2H﹢ + 2e →H2 E(H﹢/ H2)=0.00V
當有氧存在時,陰極反應如下:
O2 + 4H﹢ + 4e → 2H2O E (O2)=1.23V
O2 + 2H2O + 4e → 4OH﹣ E(O2/OH﹣)=0.41V
技術特點:1) 反應速率快,一般工業廢水只需要半小時至數小時;(2) 作用有機污染物質范圍廣,如:含有偶氟、碳雙鍵、硝基、鹵代基結構的難除降解有機物質等都有很好的降解效果;(3) 工藝流程簡單、使用壽命長、投資費用少、操作維護方便、運行成本低、處理效果穩定。處理過程中只消耗少量的微電解反應劑。微電解劑只需定期添加無需更換,添加也無需進行活化直接投入即可;(4) 廢水經微電解處理後會在水中形成原生態的亞鐵或鐵離子,具有比普通混凝劑更好的混凝作用,無需再加鐵鹽等混凝劑,COD去除率高,並且不會對水造成二次污染;(5) 具有良好的混凝效果,色度、COD去除率高,同量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6) 該方法可以達到化學沉澱除磷的效果,還可以通過還原除重金屬;(7) 對已建成未達標的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工程,用該技術作為已建工程廢水的預處理,在降解COD的同時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可確保廢水處理後穩定達標排放。也可對生化後廢水進很行微電解或微電解聯合生物濾床的工藝進行深度處理;(8) 該技術各單元可作為單獨處理方法使用,又可作為生物處理的前處理工藝,利於污泥的沉降和生物掛膜。
適用廢水種類:本技術特別針對有機物濃度大、高毒性、高色度、難生化廢水的處理,可大幅度地降低廢水的色度和COD,提高B/C比值即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可廣泛應用於印染、化工、電鍍、制漿造紙、制葯、洗毛、農葯、酒精等各類工業廢水的處理及處理水回用工程。 具體參見http://www.dowater.com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⑴ 染料、印染廢水;焦化廢水;石油化工廢水;
------上述廢水在脫色的同時,處理水中的BOD/COD值顯著提高。
⑵ 石油廢水;皮革廢水;造紙廢水、木材加工廢水;
------上述廢水處理水後的BOD/COD值大幅度提高。
⑶ 電鍍廢水;印刷廢水;采礦廢水;其他含有重金屬的廢水;
------可以從上述廢水中去除重金屬。
⑷ 有機磷農業廢水;有機氯農業廢水;
------大大提高上述廢水的可生化性,且可除磷,除硫化物。
生活污水
1.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方法
針對農村生活污水怎樣處理,可以進行以下操作:
生活污水→化糞池→厭氧池→人工濕地(種植根系發達、喜濕、吸收能力強的美人蕉、水蔥、菖蒲等植物)經「過濾」後排放的方法進行處理,主要適用於農村分散生活污水處理,建成後運行費用基本為零,使用壽命在10年以上。
2.城市生活污水治理方法
針對城市生活污水怎樣處理,可以進行以下操作:
將城市生活污水輸送到城市周圍的農村,利用農村廣闊的土地來凈化城市生活污水。將是一勞永逸與一舉多得的好方法。以日供應生活用自來水100W立方的大中型城市為例:普通的污水處理設施造價1000元/立方。建設成本10億,年運營成本100W立方/天×365×0.5元/立方=1.8億.採用土壤凈化法建設成本1000元/立方,年運營成本100W立方/天×365×0.1元/立方=0.4億.同時年節約農用水資源3.6億立方,節約化肥約1萬噸/年,減少農葯用量5噸/年,綜合效益可觀。
㈣ 電子行業的廢水的主要處理方法有哪些
電子行業廢水比較復雜,除酸鹼液外,一般還會有清洗、刻蝕、剝離等生產工藝中產生的廢水,其中含有多種有機物和無機物,而且一些特種 有機物在常規的檢測方式中(BOD5,COD),並不能體現出其實際的濃度。電子行業廢水中常見的污染物包括:染料、四甲基氫氧化銨、丙二醇甲醚醋酸酯、5-氨基四唑、磷酸鹽、硝酸鹽、 氟化物等。
電子行業廢水具有水質波動大、含有有毒物質、處理難度大等特點。電子行業廢水的處理基本採用物化法(酸鹼調節、加葯沉澱)處理,達到當地污水排放標准後排入附近水體或排入污水處理廠與生活污水混合進行處理,回用難度較大。
㈤ pcb是什麼對環境有什麼影響
過期的印刷電路板是難以降解。難處理,含有重金屬的污染物,對其的隨意處置會造成PCB污染, 印製電路板設計生產主要是在覆銅板上去掉多餘的銅並形成線路,多層印製板還需要連接導通各層。由於電路板越來越精細微小,因此加工精度日益提高,造成印製板生產越來越復雜。其生產過程有幾十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化學物質進入廢水。印製電路板設計生產廢水中的污染物如下: 一、銅。由於是在覆銅板上除去多餘的銅而留下電路,因此銅是印製電路板設計廢水中最主要的污染物,銅箔是主要來源。除此之外,由於雙面板、多層板各層的線路需要導通,在殲衫岩基板上鑽孔並鍍銅,使得各層電路導通塌腔,而在基材(一般為樹脂)上首層鍍銅和中間過程中還有化學鍍銅,化學鍍銅採用絡合銅,以控制穩定的銅沉積速度和銅沉積厚度。一般採用EDTA-Cu(乙二胺四乙酸銅鈉),也有未知的成分。化學鍍銅後印製板的清洗水中也含有絡合銅。除此之外,印製板生產中還有鍍鎳、鍍金、鍍錫鉛,因此也含有這些重金屬。 二、有機物。在製作電路圖形、銅箔蝕刻、電路焊接等等工序中,使用油墨將需要保護的銅箔部分覆蓋,完畢之後又將其退掉,這些過程產生高濃度的有機物,有的COD高達10~20g/L。這些高濃度廢水大約占總水量的5%左右,也是印製板生產廢水COD的主要來源。 三、氨氮。根據生產工序不同,有的工藝在蝕刻液中含有氨水、氯化銨等,它們是氨氮的主要來源。 四、其他污染物。除了以上主要的污染物以外,還有酸、鹼、鎳、鉛、錫、錳、氰根離子、氟。在印製板生產過程中使用有硫酸、鹽酸、硝酸、氫氧化鈉,各種商品葯液如蝕刻液、化學鍍液、電鍍液、活化液、預浸液等幾十種,成分繁雜,除了大部分成分已知外,還有少量未知成分,這使得廢水處理更加復雜和困難。氏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