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城市污水進水水質CODCr =500mg/L,BOD5 =300mg/L,SS = 300mg/L,NH3-N = 35mg/L 要求出水水質達一級A標准
本工程處理的污水為典型的生活污水,究其BOD5/CODcr值在0.5左右,屬可生化性較好回,因此擬A/O(缺氧答、好氧)+深度凈化處理工藝,該工藝操作簡單,運轉費用低,處理效果好,運行穩定。是目前較為成熟的生活污水處理工藝,能有效地確保污水達標排放。
⑵ 現今的污水工藝是不是已經很少用到初沉池了傳統的活性污泥工藝是否設了曝氣沉砂池,就可不設初沉池呢
一般來說城市污水廠要設初沉池,工業廢水處理就很少用(要根據具體情況),當然城市污水也有不設初沉池的,與後面採用的工藝有關,如用AB法就不應該設初沉池。還有初沉池與沉砂池是有區別的。
以上問題解答由武漢權鼎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⑶ 沉砂池與沉澱池的作用
沉砂池主要用於去除污水中粒徑大於0.2mm,密度大於2.65t/立方米的砂粒,以保護管道、閥門等設施免受磨損和阻塞。其工作原理是以重力分離為基礎,故應控制沉砂池的進水流速,使得比重大的無機顆粒下沉,而有機懸浮顆粒能夠隨水流帶走。
沉澱作用為去除水中懸浮物的,凈化水質。利用水的自然沉澱或混凝沉澱的作用來除去水中的懸浮物。沉澱池按水流方向分為水平沉澱池和垂直沉澱池。沉澱效果決定於沉澱池中水的流速和水在池中的停留時間。為了提高沉澱效果,減少用地面積,多採用蜂窩斜管異向流沉澱池、加速澄清池、脈沖澄清池等。沉澱池在廢水處理中廣為使用。
(3)城市污水廠必須要沉砂池嗎擴展閱讀
沉砂池設計中,必需按照下列原則:
1、城市污水廠一般均應設置沉砂池,座數或分格數應不少於2座(格),並按並聯運行原則考慮。
2、設計流量應按分期建設考慮:
當污水自流進入時,應按每期的最大設計流量計算;當污水為用提升泵送入時,則應按每期工作水泵的最大組合流量計算;合流制處理系統中,應按降雨時的設計流量計算。
3、沉砂池去除的砂粒雜質是以比重為2.65噸/立方米,粒徑為0.2mm以上的顆粒為主。
4、城市污水的沉砂量可按每10萬立方米污水沉砂量為30立方米計算,其含水率為60%,容量為1500kg/立方米。
5、貯砂斗槔容積應按2日沉砂量計算,貯砂斗池壁與水平面的傾角不應小於55°排砂管直徑應不小於0.3m。
6、沉砂池的超高不宜小於0.3m 。
7、除砂一般宜採用機械方法。當採用重力排砂時,沉砂池和曬砂廠應盡量靠近,以縮短排砂管的長度。
沉澱池池體平面為矩形,進口設在池長的一端,一般採用淹沒進水孔,水由進水渠通過均勻分布的進水孔流入池體,進水孔後設有擋板,使水流均勻地分布在整個池寬的橫斷面。沉澱池的出口設在池長的另一端,多採用溢流堰,以保證沉澱後的澄清水可沿池寬均勻地流入出水渠。
堰前設浮渣槽和擋板以截留水面浮渣。水流部分是池的主體。池寬和池深要保證水流沿池的過水斷面布水均勻,依設計流速緩慢而穩定地流過。池的長寬比一般不小於4,池的有效水深一般不超過3米。污泥斗用來積聚沉澱下來的污泥,多設在池前部的池底以下,斗底有排泥管,定期排泥。
⑷ 沉砂池的設計原則
沉砂池設計中,必需按照下列原則:
(1)城市污水廠一般均應設置沉砂池,座數或分格數應不少於2座(格),並按並聯運行原則考慮。
(2)設計流量應按分期建設考慮:
a) 當污水自流進入時,應按每期的最大設計流量計算;
b)當污水為用提升泵送入時,則應按每期工作水泵的最大組合流量計算;
c) 合流制處理系統中,應按降雨時的設計流量計算。
(3) 沉砂池去除的砂粒雜質是以比重為2.65噸/立方米,粒徑為0.2mm以上的顆粒為主。
(4)城市污水的沉砂量可按每10萬立方米污水沉砂量為30立方米計算,其含水率為60%,容量為1500kg/立方米。
(5)貯砂斗槔容積應按2日沉砂量計算,貯砂斗池壁與水平面的傾角不應小於55°排砂管直徑應不小於0.3m。
(6)沉砂池的超高不宜小於0.3m 。
(7)除砂一般宜採用機械方法。當採用重力排砂時,沉砂池和曬砂廠應盡量靠近,以縮短排砂管的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