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鄰居破壞市政工程下水管道、樓房石頭地基應當如何投訴
住宅小區和市政、城管等城市管理單位管理許可權的分界一般是項目紅線,也就是一般住宅小區的外側圍牆,圍牆內的各項事宜原則上是小區內建設單位、物業單位的管理許可權,以上事宜劃分管理責任如下:
小區內污水管砸破,應屬於小區物業單位的管理范圍,物業單位不應允許業主私自進行管道改造,如果物業單位不作為,可向其主管單位物業辦反映。物業辦在各地區的設置不同,有設置在房管局的,也有設置在建設局的,需要按當地情況咨詢確定。
小區內污水管網屬於小區建設竣工驗收資料內容之一,應在竣工驗收時由小區建設單位交當地城建檔案館備案。
如出現漏水、地基下沉等情況影響居住,視情節輕重分別有不同的單位負責:漏水、牆體輕微裂縫等不影響結構安全的事宜由物業單位負責維修;地基結構斷裂、地基下沉等影響結構安全的事宜由小區建設單位、物業單位共同維修;如建設單位不作為,可向當地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反映。
㈡ 衛生間污水管漏水誰的責任
法律分析:如果是人為因素導致排污管出現漏水問題,則由損壞者來維修。如果是新房階段由於管道質量問題導致的漏水隱患或施工因素,則由開發商負責維修。如果是在小區老化之後形成的排污管漏水問題,雖然是由物業負責維修,但費用則是從公共維修基金當中提取。
法律依據:《物業管理條例》第二條 業主通過選聘物業服務企業,由業主和物業服務企業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約定,對房屋及配套的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進行維修、養護、管理,維護物業管理區域內的環境衛生和相關秩序的活動。
㈢ 老小區污水管道壞了誰負責
法律分析:如果不是樓下住戶人為破壞,那應該是樓上的住戶負責。如果對樓下有造成損傷,樓上住戶也要負相應的賠償責任。這個肯定有職責了。物業就是服務共用范圍共用設施的維修、養護的。主管道雖然是在每個樓層住戶中的,但也是同樓戶型的業主共用的,物業有職責維修。通常經過的每戶有義務保護好主管的完好。只要不是人為破壞的,物業都有職責維修的。向管道破洞、破碎可能是裝修不注意惹起的,物業可能是不會修的,需要同樓宇有裝修活動的業主分攤。要只是因為老化介面脫膠滲水,物業有職責進行修復,住戶要予以方便。像封閉管道的裝飾要自己清理出可施工的空間。要是新買的房,在保修期的。只要裝修無違規做法是開發商負責保修的。
法律依據:《物業管理條例》
第十條 同一個物業管理區域內的業主,應當在物業所在地的區、縣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或者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的指導下成立業主大會,並選舉產生業主委員會。但是,只有一個業主的,或者業主人數較少且經全體業主一致同意,決定不成立業主大會的,由業主共同履行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職責。
第十一條 下列事項由業主共同決定:
(一)制定和修改業主大會議事規則
(二)制定和修改管理規約
(三)選舉業主委員會或者更換業主委員會成員
(四)選聘和解聘物業服務企業
(五)籌集和使用專項維修資金
(六)改建、重建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
(七)有關共有和共同管理權利的其他重大事項。
第十二條 業主大會會議可以採用集體討論的形式,也可以採用書面徵求意見的形式是,應當有物業管理區域內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過半數的業主且占總人數過半數的業主參加。
業主可以委託代理人參加業主大會會議。
業主大會決定本條例第十一條第(五)項和第(六)項規定的事項,應當經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2/3以上的業主且占總人數2/3以上的業主同意定本條例第十一條規定的其他事項,應當經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過半數的業主且占總人數過半數的業主同意。
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的決定,對業主具有約束力。
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作出的決定侵害業主合法權益的,受侵害的業主可以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銷。
㈣ 物業管道返污水糾紛要怎麼維權
若用戶發現自家管道返污水,可以找物業來進行修理查看,看漏水的水管是否屬於在物業管理的范圍內,若在物業范圍內,就屬於物業管理范圍。業主可以對照物業公司是否履行了相應服務,來判斷物業公司是否應承擔責任。一、物業管道返污水糾紛要怎麼維權
可以要物業公司來進行修理,若協商解決不成,就可以去報案。物業公司應當定期疏通下水管道,對管道進行檢修、維護。同時,污水井和化糞池也應當進行定期檢查和清掏。在業主家中發生返水事故後,也應及時為業主進行疏通及檢測,避免損失擴大。
另外,如果堵塞物能明顯辨認是裝修垃圾的,還應當根據物業公司是否已經履行對樓上裝修業主的裝修監管義務,是否對業主不當裝修行為進行了及時制止,並採取了相關有效措施。
綜合以上物業公司的服務,就能初步判斷物業公司是否已經履行了相應義務,是否要對返水損失承擔責任。
二、若物業公司已經盡到了相應義務,業主還能怎麼做
其實下水管道返水的原因很多,除了物業公司沒有履行相應義務外,還有可能是樓上業主過失或故意丟棄雜物堵塞主管道造成,或者私自改動下水管道結構造成,這樣業主可以直接向相關侵權的業主主張權利。
另外,開發商下水管道設計缺陷也可能導致下水管道返水,業主也可以通過專業的鑒定機構進行鑒定,看是否屬於下水管道設計的問題。
最後,作為物業管理公司,應當在日常的服務中做好相關設施的維修、養護工作,確保排水系統的正常運轉,最大限度避免業主因返水造成損失;而作為小區業主,也應文明、正確使用下水管道,不要隨意傾倒雜物,特別是在裝修期間,應督促裝修公司避免裝修過程中裝修垃圾掉落下水管道。同時,在日常使用中,業主也應實時關注相關設施是否使用正常,如有問題及時向物業公司報修處理,雙方共同防範和遏制各類事故的發生。
綜上所述,若業主家裡遭到了管道返污水,可以要去物業來進行修理排查,若在物業的管理范圍內,必須要求物業負起相應的責任。若為鄰里造成的泄露,找相應的人進行賠償。
㈤ 小區污水管道壞了誰出資維修
法律分析:物業管理公司與業主的維修范圍與維修責任一般在雙方簽訂的物業管理合同中約定。一般來說,在保修期內,物業對房屋的質量問題都有維修責任;若過了保修期,則由業主自行承擔,主要是包括:室內的部位和設備,包括水、電、氣等戶內管線,設施和自用陽台等。另外,物業公司對共用部位和共用設備、公共建築和共用設施,包括房屋的外牆面、樓梯間、通道、屋面、上下水管道、共用水箱、加壓水泵、電梯、機電設備、共用天線、消防設施、綠地等承擔維修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業管理條例》 第五十一條 供水、供電、供氣、供熱、通信、有線電視等單位,應當依法承擔物業管理區域內相關管線和設施設備維修、養護的責任。前款規定的單位因維修、養護等需要,臨時佔用、挖掘道路、場地的,應當及時恢復原狀。
㈥ 污水總管道堵了,誰負責
室內共用下水管道堵塞由業主或物業負責。單元房主下水管堵塞由使用管道的業主負責,小區主下水管堵塞由物業負責,物業接受業主委託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或合同的約定,侍行對特定區域實行專業化管理。哪談山
《民法典》第二百八十五條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根據業主的委託,依照本法第三編有關物業服務合同的規定管理建築區劃內的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接受業李中主的監督,並及時答復業主對物業服務情況提出的詢問。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應當執行政府依法實施的應急處置措施和其他管理措施,積極配合開展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