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鹽廢水的來源、組成、特點及主要處理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增長,工業領域產生大量的高鹽廢水,這不僅對水資源構成浪費,還對環境產生重大影響。高鹽廢水中的高濃度鹽分,如氯化物、硫酸鹽等,對水質、土壤生態系統以及人類生活均構成威脅。因此,高效處理高鹽廢水的技術亟需研究與開發。
高鹽廢水主要來源於化工、制葯、石油、造紙、奶製品加工和食品罐裝等行業。這些廢水含有大量有機污染物及鈣、鈉、氯、硫酸根等離子。沿海城市直接利用海水作為工業用水或冷卻水,雖不含有大量有毒物質,但因水量大、含鹽量高,處理難度大。
高鹽廢水中的有機物種類及化學性質各異,鹽類物質主要包括Cl-、SO42-、Na+、Ca2+等,對微生物生長具有促進作用,但濃度過高時,會產生抑制和毒害作用。高含鹽量有機物、高鹽濃度及高滲透壓對微生物細胞產生脫水作用,導致細胞原生質分離;鹽析作用降低脫氫酶活性,氯離子過高對細菌有害。
高鹽廢水處理技術中,蒸發法是最廣泛使用的主流技術。通過加熱使水汽化,從而濃縮廢水並實現減量化處理。低溫蒸發器技術控制最高蒸發溫度在30℃左右,回收率高達95%,是目前主流技術之一。蒸發過程中,廢液在低溫蒸發缸體中自動吸入,開啟抽真空和加溫,負壓達到-97KPa時,廢液開始蒸發,蒸氣進入冷凝缸後冷凝成再生水,經曝氣處理後,排入再生水桶收集,濃縮液則自動排入收集桶進行委外處理。
整個工藝處理流程全封閉負壓狀態工作,無廢氣排放,實現單次連續蒸發和多次連續蒸發。再生水桶內的再生水根據客戶回用要求和環保排放要求,可進入後置處理系統進行進一步過濾凈化。這一技術不僅有效解決了高鹽廢水處理難題,還實現了資源的循環利用,為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2. 求用聚丙烯醯胺處理污水詳細方法
聚丙烯醯胺型絮凝劑是高分子有機物,它們的溶解方法與無機的小分子鐵鹽、鋁鹽混凝劑有很大區別。一般來說,要遵循如下原則:
1、 顆粒狀聚丙烯醯胺絮凝劑不能直接投加到污水中。使用前必須先將它溶解於水,用其水溶液去處理污水。
2、 溶解顆粒狀聚合物的水應該是干凈(如自來水),不能是污水。常溫的水即可,一般不需要加溫。水溫低於5℃是溶解很慢。水溫提高溶解速度加快,但40℃以上會使聚合物加快降解,影響使用效果。一般自來水都適合於配製聚合物溶液。強酸、強鹼、高含鹽的水不適於用來配製。
3、 聚合物溶液濃度的選擇,我公司建議為0.1%—0.3%,即1升水中加1g—3g聚合物粉劑。
濃度選擇要考慮如下因素:
配製罐小而每天用葯量大,建議配的稍濃一些(如0.3%)。
聚合物分子量很高時,建議配的稍稀一些(如0.1%)。
聚合物溶液投到污水中,如因設備原因分散狀況不太好時,建議配的稍稀一些。
總之,聚合物濃度過大,會造成攪拌器馬達負荷過大,也會造成進入污水後分散狀況不好,影響使用效果。配得稀一些有助於提高使用效果。
4、 配成的溶液不要用離心泵轉移,以免高速旋轉的葉片造成聚合物的剪切降解。配製的具體方法如下:
在溶器(如實驗室的燒杯,工廠的配製罐)中加入一定量的清水,按清水量及濃度計算所需的粉狀聚合物量,稱出聚合物。
開啟電動攪拌器,將清水攪拌出漩渦,攪拌器葉片末端的線速度不要超過8米/秒,以免造成聚合物降解,但也不能太慢,以免聚合物顆粒浮在水面上,或在水中沉澱、結團。
將聚合物緩緩均勻的撒如水的漩渦中,直到撒完。注意聚合物顆粒進入水中後不能互相粘連、結團。然後再攪拌一段時間,使聚合物顆粒充分溶解,最後成為均勻、透明、粘稠的溶液,無肉眼可見的團塊。這段時間按下面方法確定:
A:在夏季水溫較高時,陰、陽離子型聚合物需攪拌40分鍾左右,非離子型聚合物需攪拌90分鍾左右;
B:在冬季水溫較低時,陰、陽離子型聚合物需攪拌60分鍾左右,非離子型聚合物需攪拌120分鍾左右;
還有配製濃度越高,聚合物溶解速度越快。溶解不均勻或不充分會影響使用效果。
顆粒狀的聚丙烯醯胺在乾燥、陰涼的地方可以存放兩年以上,但配成溶液後,其存放時間就很有限。一般說,溶液濃度為0.1%時,非、陰離子型聚合物溶液不超過一周;陽離子型聚合物溶液不超過一天。溶液穩定性與濃度有關,配得越濃(如3%—5%)的溶液存放時間越長。但3%—5%的溶液不能直接去處理污水,使用前還要稀釋。陽離子型溶液在PH小於5時穩定,PH大於6時會因水解而迅速失效。它對鐵離子和鈣、鎂離子比陰離子聚合物敏感。
鐵離子是造成所有聚丙烯醯胺化學降解的催化劑,因此,在配製、轉移、儲存聚丙烯醯胺溶液時,要盡量避免鐵離子進入。與溶液接觸的設備最好用不綉鋼、塑料、玻璃鋼或表面塗漆的碳鋼製造。
QQ158968703
3. 污水處理的廢泥能在鍋爐里燒嗎
解決方法如下:
污水處理過的廢泥含水量是非常高的,而且,對於工業內廢水所產生的污泥里的熱值也是比較容低,不建議使用一般的鍋爐去燒。
利用機器進行的污水處理里的污泥含水量也是高達80%的,為了將污泥中的水分烘乾所需要的燃料很多,而且污泥本身的熱值也不高,用鍋爐燒是不符合經濟的。
現在常用的污泥處理工藝是污泥焚燒法,這是利用焚燒爐將脫水污泥進行加溫乾燥後,再用高溫氧化污泥中的有機物,進而使污泥成為少量灰燼,這種工藝可將污泥中水分和有機雜質完全去除,並殺滅病原體,但這也需要對整個系統進行合理的設計才可以進行焚燒。
4. 氨氮廢水怎麼處理
高氨氮廢水如何處理,我們著重介紹一下其處理方法:
物化法
1. 吹脫法
在鹼性條件下,利用氨氮的氣相濃度和液相濃度之間的氣液平衡關系進行分離的一種方法,一般認為吹脫與溫度、PH、氣液比有關。
2. 沸石脫氨法
利用沸石中的陽離子與廢水中的NH4+進行交換以達到脫氮的目的。應用沸石脫氨法必須考慮沸石的再生問題,通常有再生液法和焚燒法。採用焚燒法時,產生的氨氣必須進行處理,此法適合於低濃度的氨氮廢水處理,氨氮的含量應在10--20mg/L。
3.膜分離技術
利用膜的選擇透過性進行氨氮脫除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操作方便,氨氮回收率高,無二次污染。例如:氣水分離膜脫除氨氮。氨氮在水中存在著離解平衡,隨著PH升高,氨在水中NH3形態比例升高,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NH3的氣態和液態兩項達到平衡。根據化學平衡移動的原理即呂.查德里(A.L.LE Chatelier)原理。在自然界中一切平衡都是相對的和暫時的。化學平衡只是在一定條件下才能保持「假若改變平衡系統的條件之一,如濃度、壓力或溫度,平衡就向能減弱這個改變的方向移動。」遵從這一原理進行了如下設計理念在膜的一側是高濃度氨氮廢水,另一側是酸性水溶液或水。當左側溫度T1>20℃,PH1>9,P1>P2保持一定的壓力差,那麼廢水中的離子氨NH4+,就變為游離氨NH3,並經原料液側介面擴散至膜表面,在膜表面分壓差的作用下,穿越膜孔,進入吸收液,迅速與酸性溶液中的H+反應生成銨鹽。
4.MAP沉澱法
主要是利用以下化學反應:Mg2++NH4++PO43-=MgNH4PO4
理論上講以一定比例向含有高濃度氨氮的廢水中投加磷鹽和鎂鹽,當[Mg2 + ][NH4+][PO43 -]>2.5×10–13時可生成磷酸銨鎂(MAP),除去廢水中的氨氮。
5.化學氧化法
利用強氧化劑將氨氮直接氧化成氮氣進行脫除的一種方法。折點加氯是利用在水中的氨與氯反應生成氨氣脫氨,這種方法還可以起到殺菌作用,但是產生的余氯會對魚類有影響,故必須附設除余氯設施。
生物脫氮法
傳統和新開發的脫氮工藝有A/O,兩段活性污泥法、強氧化好氧生物處理、短程硝化反硝化、超聲吹脫處理氨氮法方法等。
1.A/O工藝將前段缺氧段和後段好氧段串聯在一起,A段DO不大於0.2mg/L,O段DO=2~4mg/L。在缺氧段異養菌將污水中的澱粉、纖維、碳水化合物等懸浮污染物和可溶性有機物水解為有機酸,使大分子有機物分解為小分子有機物,不溶性的有機物轉化成可溶性有機物,當這些經缺氧水解的產物進入好氧池進行好氧處理時,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提高氧的效率;在缺氧段異養菌將蛋白質、脂肪等污染物進行氨化(有機鏈上的N或氨基酸中的氨基)游離出氨(NH3、NH4+),在充足供氧條件下,自養菌的硝化作用將NH3-N(NH4+)氧化為NO3-,通過迴流控制返回至A池,在缺氧條件下,異氧菌的反硝化作用將NO3-還原為分子態氮(N2)完成C、N、O在生態中的循環,實現污水無害化處理。其特點是缺氧池在前,污水中的有機碳被反硝化菌所利用,可減輕其後好氧池的有機負荷,反硝化反應產生的鹼度可以補償好氧池中進行硝化反應對鹼度的需求。好氧在缺氧池之後,可以使反硝化殘留的有機污染物得到進一步去除,提高出水水質。BOD5的去除率較高可達90~95%以上,但脫氮除磷效果稍差,脫氮效率70~80%,除磷只有20~30%。盡管如此,由於A/O工藝比較簡單,也有其突出的特點,目前仍是比較普遍採用的工藝。
2.兩段活性污泥法能有效的去除有機物和氨氮,其中第二級處於延時曝氣階段,停留時間在36小時左右,污水濃度在2g/l以下,可以不排泥或少排泥從而降低污泥處理費用。
3.強氧化好氧生物處理其典型代表有粉末活性炭法(PACT工藝)
粉末活性碳法的主要特點是向曝氣池中投加粉末活性炭(PAC)利用粉末活性炭極為發達的微孔結構和更大的吸附能力,使溶解氧和營養物質在其表面富集,為吸附在PAC 上的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從而提高有機物的降解速率。
近年來國內外出現了一些全新的脫氮工藝,為高濃度氨氮廢水的脫氮處理提供了新的途徑。主要有短程硝化反硝化、好氧反硝化和厭氧氨氧化等。
4. 短程硝化反硝化
生物硝化反硝化是應用最廣泛的脫氮方式,是去除水中氨氮的一種較為經濟的方法,其原理就是模擬自然生態環境中氮的循環,利用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聯合作用,將水中氨氮轉化為氮氣以達到脫氮目的。由於氨氮氧化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氧氣,曝氣費用成為這種脫氮方式的主要開支。短程硝化反硝化是將氨氮氧化控制在亞硝化階段,然後進行反硝化,省去了傳統生物脫氮中由亞硝酸鹽氧化成硝酸鹽,再還原成亞硝酸鹽兩個環節(即將氨氮氧化至亞硝酸鹽氮即進行反硝化)。該技術具有很大的優勢:①節省25%氧供應量,降低能耗;②減少40%的碳源,在C/N較低的情況下實現反硝化脫氮;③縮短反應歷程,節省50%的反硝化池容積;④降低污泥產量,硝化過程可少產污泥33%~35%左右,反硝化階段少產污泥55%左右。實現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脫氮技術的關鍵就是將硝化控制在亞硝酸階段,阻止亞硝酸鹽的進一步氧化。
5. 厭氧氨氧化(ANAMMOX)和全程自養脫氮(CANON)
厭氧氨氧化是指在厭氧條件下氨氮以亞硝酸鹽為電子受體直接被氧化成氮氣的過程。
厭氧氨氧化(Anaerobicammoniaoxidation,簡稱ANAMMOX)是指在厭氧條件下,以Planctomycetalessp為代表的微生物直接以NH4+為電子供體,以NO2-或NO3-為電子受體,將NH4+、NO2-或NO3-轉變成N2的生物氧化過程。該過程利用獨特的生物機體以硝酸鹽作為電子供體把氨氮轉化為N2,最大限度的實現了N的循環厭氧硝化,這種耦合的過程對於從厭氧硝化的廢水中脫氮具有很好的前景,對於高氨氮低COD的污水由於硝酸鹽的部分氧化,大大節省了能源。目前推測厭氧氨氧化有多種途徑。其中一種是羥氨和亞硝酸鹽生成N2O的反應,而N2O可以進一步轉化為氮氣,氨被氧化為羥氨。另一種是氨和羥氨反應生成聯氨,聯氨被轉化成氮氣並生成4個還原性[H],還原性[H]被傳遞到亞硝酸還原系統形成羥氨。第三種是:一方面亞硝酸被還原為NO,NO被還原為N2O,N2O再被還原成N2;另一方面,NH4+被氧化為NH2OH,NH2OH經N2H4,N2H2被轉化為N2。厭氧氨氧化工藝的優點:可以大幅度地降低硝化反應的充氧能耗;免去反硝化反應的外源電子供體;可節省傳統硝化反硝化反應過程中所需的中和試劑;產生的污泥量極少。厭氧氨氧化的不足之處是:到目前為止,厭氧氨氧化的反應機理、參與菌種和各項操作參數不明確。
全程自養脫氮的全過程實在一個反應器中完成,其機理尚不清楚。Hippen等人發現在限制溶解氧(DO濃度為0.8·1.0mg/l)和不加有機碳源的情況下,有超過60%的氨氮轉化成N2而得以去除。同時Helmer等通過實驗證明在低DO濃度下,細菌以亞硝酸根離子為電子受體,以銨根離子為電子供體,最終產物為氮氣。有實驗用熒光原位雜交技術監測全程自養脫氮反應器中的微生物,發現在反應器處於穩定階段時即使在限制曝氣的情況下,反應器中仍然存在有活性的厭氧氨氧化菌,不存在硝化菌。有85%的氨氮轉化為氮氣。鑒於以上理論,全程自養脫氮可能包括兩步第一是將部分氨氮氧化為亞硝酸鹽,第二是厭氧氨氧化。
6. 好氧反硝化
傳統脫氮理論認為,反硝化菌為兼性厭氧菌,其呼吸鏈在有氧條件下以氧氣為終末電子受體在缺氧條件下以硝酸根為終末電子受體。所以若進行反硝化反應,必須在缺氧環境下。近年來,好氧反硝化現象不斷被發現和報道,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一些好氧反硝化菌已經被分離出來,有些可以同時進行好氧反硝化和異養硝化(如Robertson等分離、篩選出的Tpantotropha.LMD82.5)。這樣就可以在同一個反應器中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同步硝化反硝化,簡化了工藝流程,節省了能量。
7.超聲吹脫處理氨氮
超聲吹脫法去除氨氮是一種新型、高效的高濃度氨氮廢水處理技術,它是在傳統的吹脫方法的基礎上,引入超聲波輻射廢水處理技術,將超聲波和吹脫技術聯用而衍生出來的一種處理氨氮的方法。將這兩種方法聯用不僅改進了超聲波處理廢水成本較高的問題,也彌補了傳統吹脫技術去除氨氮不佳的缺陷,超生吹脫法在保證處理氨氮的效果的同時還能對廢水中有機物的降解起到一定的提高作用。技術特點(1)高濃度氨氮廢水採用90年代高新技術——超聲波脫氮技術,其總脫氮效率在70~90%,不需要投加化學葯劑,不需要加溫,處理費用低,處理效果穩定。(2)生化處理採用周期性活性污泥法(CASS)工藝,建設費用低,具有獨特的生物脫氮功能,處理費用低,處理效果穩定,耐負荷沖擊能力強,不產生污泥膨脹現象,脫氮效率大於90%,確保氨氮達標。
5. 什麼方法可以讓屋裡暖和可以洗澡
除了浴霸,還可以通過暖風機、地暖、暖氣片、空調取暖器等解決衛生間冬天洗澡冷的問題。
1、浴霸
工作原理是靠特製的紅外線石英加熱燈泡作為熱源,借用輻射升溫室內空氣。
優點:不需預熱,可在短時間獲取最大范圍的取暖效果,性價比高,價格便宜,熱效率好。
缺點:環境很潮濕導致存在安全隱患,且燈泡的強光很是刺眼,家裡有嬰兒的時候不適合使用浴霸採暖,因為強烈的光線對嬰兒的眼睛會造成傷害。浴霸是輻射熱,如果空氣溫度低,人站在浴霸下面,被照的一面烤得慌,背面凍得慌,冰火兩重天。
2、暖風機
利用風機鼓動空氣流動,冷空氣從進風口進來經過PTC陶瓷加熱元件,吹出去就變成了暖風,熱風循環流動帶動室內升溫。
優點:暖風機是借著強行對流式暖風來提高室內溫度的。它體積小、重量輕,比較適合小面積的浴室取暖。缺點:價格比浴霸類高些,如果室內溫度較低的話,升溫相對較慢,3-5平方米的浴室也需要提前預熱5-10分鍾。
3、地暖
地暖是衛生間取暖一種較好的方式,地暖是通過地面自下而上以輻射的形式來傳熱的。
優點:舒適度高,地暖是從地面向上均勻散熱的,因此,在洗浴時熱量從腳底滲入全身,可以給人良好的舒適感和滿足感。祛濕和除霉,可以解決衛生間的潮濕問題,有效防止黴菌的產生。缺點:浴室散熱面積大,為滿足洗浴要求,熱量要求比其它房間高,容易出現地暖供熱不足的問題。
衛生間的地暖分為電暖和水暖等方式,不管用採用何種方式,衛生間防水一定要做好,另外衛生間使用地暖施工工藝要求較高,一定要找資質可靠的廠家施工。
4、暖氣片
暖氣片是北方採暖的傳統方式。靠表面空氣對流循環,從而使室內快速升溫。
優點:技術十分成熟,對地面材料沒有要求,可隨心所欲的選自己喜歡的地面材料。相對地暖來說不佔層高,給予足夠的高度。缺點:暖氣片有一定的體積,佔用一定空間。
5、空調取暖器
空調取暖器採用的是立體暖房效應,通過空調PTC發熱送風,從而使室內溫度上升達到全空間取暖的效果。
空調取暖器沒有光源,沒有輻射,也就避免了強光以及燈暖頭熱腳涼的弊端。另外,也有別於市場上普通的陶瓷PTC風暖,空調取暖器升溫速度快,四五平方米的衛生間只需3-5分鍾左右溫度就可升到25攝氏度以上。
空調取暖器安全系數高。空調取暖的PTC上裝配著絕緣外殼防護,其發熱晶元即使在電源開啟前提下,灑水觸摸也不會導電。而且它的PTC與普通的陶瓷PTC不同,其發熱體用鋁片完整包裹起來,避免了與氧氣接觸,大大降低了熱衰減,使用壽命可以達到20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