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赤地水危機廢水污染

赤地水危機廢水污染

發布時間:2025-04-23 19:25:28

① 50分,什麼東西的用途最廣它都有哪些用途

(一)追本索源,「水」的用途最廣,水是生命之源,沒有了誰就沒有了一切......

(二)水的用途幾乎涵蓋了一切,請看圖片
http://image..com/i?z=0&cl=2&ct=201326592&sn=&lm=-1&cm=1&sc=0&bu=&tn=image&word=%CB%AE%B5%C4%D3%C3%CD%BE&rn=21&pn=0

(三)再看看「水」的解釋吧
水的性質
水(H2O)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無機物,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在自然界,純水是非常罕見的,水通常多是酸、鹼、鹽等物質的溶液,習慣上仍然把這種水溶液稱為水。純水可以用鉑或石英器皿經過幾次蒸餾取得,當然,這也是相對意義上純水,不可能絕對沒有雜質。水是一種可以在液態、氣態和固態之間轉化的物質。固態的水稱為冰;氣態叫水蒸氣。水汽溫度高於374.2℃時,氣態水便不能通過加壓轉化為液態水。

分子結構: 水分子是V形分子、極性分子。

在20℃時,水的熱導率為0.006 J/s?cm?K,冰的熱導率為0.023 J/s?cm?K,在雪的密度為0.1×103 kg/m3時,雪的熱導率為0.00029 J/s?cm?K。水的密度在3.98℃時最大,為1×10^3kg/m3,溫度高於3.98℃時,水的密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 ,在0~3.98℃時,水不服從熱脹冷縮的規律,密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加。水在0℃時,密度為0.99987×10^3kg/m3,冰在0℃時,密度為0.9167×10^3kg/m3。因此冰可以浮在水面上。

水的熱穩定性很強,水蒸氣加熱到2000K以上,也只有極少量離解為氫和氧,但蒸餾水在通直流電的條件下會離解為氫氣和氧氣。具有很大的內聚力和表面張力,除汞以外,水的表面張力最大,並能產生較明顯的毛細現象和吸附現象。純水沒有導電能力,普通的水含有少量電解質而有導電能力。

水本身也是良好的溶劑,大部分無機化合物可溶於水。

在-213.16℃,水分子會表現出現厭水性。

物理性質:

摩爾質量:18.0153g/mol

密度:水0.998g/cm3(20度) 冰0.92g/cm3

熔點:0度273.15k

沸點:100攝氏度373.15k(1標准大氣壓下)

比熱:4.184J/(g.K)
水循環
生物圈可以分為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水在以上幾個區域作如下循環:

1.從海洋或其他水體中也可以從動植物體內蒸發進入空氣;

2.從天空中下沉進入海洋,從陸地徑流進入海洋;

3.大多數水蒸氣從海洋蒸發又返回海洋,但是風將水蒸氣颳走穿過陸地從陸地徑流流回海洋,大約每年36Tt。水從陸地上蒸發每年71Tt。每年有107Tt的降水,有如下幾種形式:最普通的是降雨,冰雹,霧和露水。濃縮的水可以反射陽光形成彩虹。
水的影響
1、對氣候的影響

水對氣候具有調節作用。大氣中的水汽能阻擋地球輻射量的60%,保護地球不致冷卻。海洋和陸地水體在夏季能吸收和積累熱量,使氣溫不致過高;在冬季則能緩慢地釋放熱量,使氣溫不致過低。

海洋和地表中的水蒸發到天空中形成了雲,雲中的水通過降水落下來變成雨,冬天則變成雪。落於地表上的水滲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地下水又從地層里冒出來,形成泉水,經過小溪、江河匯入大海。形成一個水循環。

雨雪等降水活動對氣候形成重要的影響。在溫帶季風性氣候中,季風帶來了豐富的水氣,形成明顯的干濕兩季。

此外,在自然界中,由於不同的氣候條件,水還會以冰雹、霧、露水、霜等形態出現並影響氣候和人類的活動。

2、對地理的影響

地球表面有71%被水覆蓋,從空中來看,地球是個藍色的星球。水侵蝕岩石土壤,沖淤河道,搬運泥沙,營造平原,改變地表形態。

地球表層水體構成了水圈,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沼澤、冰川、積雪、地下水和大氣中的水。由於注入海洋的水帶有一定的鹽分,加上常年的積累和蒸發作用,海和大洋里的水都是鹹水,不能被直接飲用。某些湖泊的水也是含鹽水。世界上最大的水體是太平洋。北美的五大湖是最大的淡水水系。歐亞大陸上的裏海是最大的鹹水湖。

地球上水的體積大約有 1 360 000 000 立方公里。海洋佔了1 320 000 000立方公里(或97.2%);冰川和冰蓋佔了25 000 000立方公里(或1.8%);地下水佔了13 000 000立方公里(或者0.9%);湖泊,內陸海,和河裡的淡水佔了250 000 立方公里(或0.02%);大氣中的水蒸氣在任何已知的時候都佔了13 000立方公里(或0.001%)。

3、對生命的影響

地球上的生命最初是在水中出現的。水是所有生命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體中水佔70%;而水母中98%都是水。水中生活著大量的水生植被等水生生物。

水有利於體內化學反應的進行,在生物體內還起到運輸物質的作用。 水對於維持生物體溫度的穩定起很大作用。
水的分類
根據水質的不同,可以分為:

軟水:硬度低於8度的水為軟水。(不含或較少含有鈣鎂化合物)

硬水:硬度高於8度的水為硬水。(含較多的鈣鎂化合物).硬水會影響洗滌劑的效果;鍋爐用水硬度高了十分危險,不僅浪費燃料,而且會使鍋爐內管道局部過熱,易引起管道變形或損壞;人長期引用危害健康.硬水加熱會有較多的水垢

飲用水根據氯化鈉的含量,可以分為:

淡水

鹹水

生物水:在各種生命體系中存在的不同狀態的水。

天然水:

土壤水:貯存於土壤內的水

地下水:貯存於地下的水

超純水:純度極高的水,多用於集成電路工業

結晶水:又稱水合水。在結晶物質中,以化學鍵力與離子或分子相結合的、數量一定的水分子。

重水的化學分子式為D2O,每個重水分子由兩個氘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重水在天然水中占不到萬分之二,通過電解水得到的重水比黃金還昂貴。重水可以用來做原子反應堆的減速劑和載熱劑。

超重水的化學分子式為T2O,每個重水分子由兩個氚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超重水在天然水中極其稀少,其比例不到十億分之一。超重水的製取成本比重水還要高上萬倍。

氘化水的化學分子式為HDO,每個分子中含一個氫原子、一個氘原子和一個氧原子。用途不大。

水的利用和水資源現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類對水資源的需求量不斷增大。本世紀以來全世界淡水用量增長了8倍,其中農業用水增長了7倍,城市用水增長了12倍,工業用水增長了20倍,而且世界淡水用量以每年 5%的速度遞增。目前世界上大約有90個國家,40%的人口出現缺水危機,30億人缺乏用水衛生設施,每年有300萬到400萬人死於和水有關的疾病。到2025年,水危機將蔓延到48個國家,35億人為水所困。水資源危機帶來的生態系統惡化和生物多樣性破壞,也將嚴重威脅人類生存。過去50年中,由水引發的沖突共507起,其中37起有暴力性質,21起演變為軍事沖突。專家警告:隨著水資源日益緊缺,水的爭奪戰將愈演愈烈。水資源的危機已成為全世界關注的問題。世界氣象組織1996年初指出:缺水是全世界城市面臨的首要問題,估計到2050年, 世界2/3以上的人口將生活在城市,而全球有46%的城市人口缺水,必須平衡社會經濟發展和城市淡水供應管理二者之間的關系,進行水資源的儲存 、輸送和管理的大規模工程建設。英國《獨立報》稱,世界上的大河正以令人擔憂的速度枯竭斷流,給人類、動物及地球的未來造成毀滅性的後果。雪上加霜的是,全世界最長的20條河流均遭到大壩攔截。1/5的淡水魚群已經或瀕臨絕跡。 2006年3月16日,第四屆世界水資源論壇在墨西哥開幕。聯合國在向大會提交的《世界水資源發展報告》中說,我們已嚴重改變了全球河流的自然規律。 而同樣出自聯合國的一項名為「綜合評估世界淡水資源」的研究報告說:如果人們繼續像現在這樣不加節制的話,30年後貧水人口數將可能達到2/3。據媒體報道,一些第三世界國家城市中有60%的飲用水管道蝕損嚴重,流失了許多水量。聯合國一項調查稱,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市供水管網的漏耗水量已接近其總供水量的58%;在管理措施較好的新加坡,也存在著8%的管網漏耗率;美、英兩國管網漏耗率均為12%;中國這一數字是20%。毫無疑問,淡水本應當是一種稀缺資源,然而,在相當數量的國家和人群里,這個觀念尚未真正形成。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興修水利,與水澇害和洪水等自然災害作斗爭。因此形成了一些專門與水有關的研究領域,如水力學,水文科學,水處理等,甚而產生了以水為生的產業水產業。

據英國《衛報》在2月15日報道,雖然地球70%的表面積是水,然而只有3%是淡水資源。其中,僅有1%的淡水是人類可以利用的,其餘的大部分要麼冰凍在地球的極地地區,要麼深藏在地下,難以開采。從20世紀40年代以來,人類對水的需求翻了兩番,並且還在無休止地增加。

據統計,全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即11億人目前得不到安全的飲用水,另有24億人缺乏良好的衛生設施。每年有500萬人因此喪生,其中每15秒鍾就有1名兒童死亡。

在20世紀,世界上一半的濕地永遠消失,而地下水資源因受到污染或者被過度開采而枯竭殆盡。水資源危機正威脅著世界上的每一個國家和地區。比如,英國已經成為歐洲水資源危機最嚴重的國家。

工業生產和化工生產大量使用這種廉價的原料。但未經處理的廢水的任意排放就會造成水污染。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污水的處理就變得十分必要。

世界國家水資源指標排序

1 .水資源量前10名

巴西、俄羅斯、美國、印尼、加拿大、中國、孟加拉國、印度、委內瑞拉、哥倫比亞

2 .人均水資源量後10名

科威特、利比亞、新加坡、沙烏地阿拉伯、約旦、葉門共和國、以色列、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蒲隆地、

3 .用水量前10名

中國、美國、印度、巴基斯坦、俄羅斯、日本、烏茲別克、墨西哥、埃及

4 .人均用水量前10名

土庫曼、烏茲別克、吉爾吉斯坦、塔吉克、亞塞拜然、巴基斯坦、美國、阿富汗

5 .人均年用水量後10名

索羅門群島、海地、剛果共和國、赤道幾內亞、幾內亞比索、剛果、蒲隆地、烏干達、中非共和國、貝南

據統計,我國水資源總量為2.8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人均佔有量2340立方米,僅為世界人均佔有量的1/4,排在世界第109位,被列為世界13個貧水國家之一。我國640多個城市中,缺水城市300多個,嚴重缺水城市108個。

淡水短缺問題與對策

地球上水總儲量約為1.36x1018m3,但除去海洋等鹹水資源外,只有2.5%為淡水。淡水又主要以冰川和深層地下水的形勢存在,河流和湖泊中的淡水僅佔世界總淡水的0.3%。

世界氣象組織於1996年初指出:缺水是全世界城市面臨的首要問題,估計到2050年,全球有46%的城市人口缺水。對於水資源稀少的地區來說,水已經超出生活資源的范圍,而成為戰略資源,由於水資源的稀有性,水戰爭爆發的可能性越來越高。

為讓全世界都關心淡水資源短缺的問題,第47屆聯合國大會確定每年3月22日為世界水日。

水和農業的發展
1.古中國人早已把水靈活運用到農業中:為保證水稻生活的環境濕潤,他們在田沿築起土埂,防止田內余水流失,大大提高了水稻產量。他們還使用桔槔,桔槔是在一根豎立的架子上加上一根細長的杠桿,當中是支點,末端懸掛一個重物,前段懸掛水桶。當人把水桶放入水中打滿水以後,由於杠桿末端的重力作用,便能輕易把水提拉至所需處。桔槔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相當普遍,而且延續了幾千年,是中國農村歷代通用的舊式提水器具。

2.古代亞述國王在其首都四周種滿珍稀植物。為了灌溉這些植物,他修了一條長長的運河,用來從附近的水源處引水灌溉這些植物。

3.在墨西哥前首都特諾奇幕特蘭四周有許多湖,阿茲泰克人在湖中建台田。他們挖出湖裡的淤泥鋪在田上,再種上作物。阿茲泰克人在台田周圍挖了溝渠,類似於中國的水田用於灌溉。

4.以色列位於沙漠之中,農作物卻難以死亡,因為以色列人於作物的下方的土中埋有鐵管,在作物的根部處打一小孔,滴水灌溉,又有灌溉效果,還防止水分蒸發。這種方法就是滴灌。
水對人體的作用
水是生命的源泉。人對水的需要僅次於氧氣。人如果不攝入某一種維生素或礦物質,也許還能繼績活幾周或帶病活上若干年,但人如果沒有水,卻只能活幾天。

人體細胞的重要成分是水,水占成人體重的60~70%。水份有什麼作用呢?

1.人的各種生理活動都需要水,如水可溶解各種營養物質,脂肪和蛋白質等要成為懸浮於水中的膠體狀態才能被吸收;水在血管、細胞之間川流不息,把氧氣和營養物質運送到組織細胞,再把代謝廢物排出體外,總之人的各種代謝和生理活動都離不開水。

2.水在體溫調節上有一定的作用。當人呼吸和出汗時都會排出一些水分。比如炎熱季節,環境溫度往往高於體溫,人就靠出汗,使水分蒸發帶走一部分熱量,來降低體溫,使人免於中暑。而在天冷時,由於水貯備熱量的潛力很大,人體不致因外界溫度低而使體溫發生明顯的波動。

3.水還是體內的潤滑劑。它能滋潤皮膚。皮膚缺水,就會變得乾燥失去彈性,顯得面容蒼老。體內一些關節囊液、漿膜液可使器官之間免於摩擦受損,且能轉動靈活。眼淚、唾液也都是相應器官的潤滑劑。

4.水是世界上最廉價最有治療力量的奇葯。礦泉水和電解質水的保健和防病作用是眾所周知的。主要是因為水中含有對人體有益的成分。當感冒、發熱時,多喝開水能幫助發汗、退熱、沖淡血液里細菌所產生的毒素;同時,小便增多,有利於加速毒素的排出。

5.大面積燒傷以及發生劇烈嘔吐和腹瀉等症狀,體內大量流失水分時,都需要及時補充液體,以防止嚴重脫水,加重病情。

6.睡前一杯水有助於美容.上床之前,你無論如何都要喝一杯水,這杯水的美容功效非常大。當你睡著後,那杯水就能滲透到每個細胞里。細胞吸收水分後,皮膚就更嬌柔細嫩。

7.入浴前喝一杯水常葆肌膚青春活力.沐浴前一定要先喝一杯水。沐浴時的汗量為平常的兩倍,體內的新陳代謝加速,喝了水,可使全身每一個細胞都能吸收到水分,創造出光潤細柔的肌膚。

古代世界觀中的水
在文明的早期,人們開始探討世界各種事物的組成或者分類,水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古代西方提出的四元素說中就有水;佛教中的四大也有水;中國古代的五行學說中水代表了所有的液體,以及具有流動、潤濕、陰柔性質的事物。

水崇拜

在人類的童年時期,對於水兼有養育與毀滅能力、不可捉摸的性情,產生了又愛又怕的感情,產生了水崇拜。通過賦予水以神的靈性,祈禱水給人類帶來安寧、豐收和幸福。

中國傳統上的龍王就是對水的神格化。凡有水域水源處皆有龍王,龍王廟、堂遍及全國各地。祭龍王祈雨是中國傳統的信仰習俗。

水的來源

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中唯一被液態水所覆蓋的星球。地球上水的起源在學術上存在很大的分歧,目前有幾十種不同的水形成學說。有觀點認為在地球形成初期,原始大氣中的氫、氧化合成水,水蒸氣逐步凝結下來並形成海洋;也有觀點認為,形成地球的星雲物質中原先就存在水的成分。另外的觀點認為,原始地殼中硅酸鹽等物質受火山影響而發生反應、析出水分。也有觀點認為,被地球吸引的彗星和隕石是地球上水的主要來源,甚至現在地球上的水還在不停增加。

當我們打開世界地圖時,當我們面對地球儀時,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大部分面積是鮮艷的藍色。從太空中看地球,我們居住的地球是一個橢圓形的,極為秀麗的蔚藍色球體。水是地球表面數量最多的天然物質,它覆蓋了地球70%以上的表面。地球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大水球。

水的相關問答
水為什麼是生命之源?人體水含量的比重是多少?水的特殊性質?你喝的水安全嗎?老人和兒童長期飲用純凈水是否有利?人類疾病的多少與飲水有關?水污染給人類造成的主要疾病有哪些?水污染造成的疾病具有哪些特徵? 長壽村長壽的秘密?優質飲用水的標准?哪些人體內易缺水?口渴了如何喝水?不渴也要喝水嗎?老人更應多喝水嗎?老年人飲水最佳時間?

1、水為什麼是生命之源?

人體75%是水,地球表面75%是水,這宇宙中偶然的巧合嗎?民以食為天,食以飲為先。飲食飲食,先「飲」後「食」。水是宏量營養素,沒有哪種營養物質能像水一樣廣泛地參與人體功能。人體的每一個器官都含有極其豐富的水,血液和腎臟中的水佔83%,心臟為80%,肌肉為76%,腦為75%,肝臟68%,就是骨頭也含有22%的水分。

生命由細胞組成,細胞必須「浸泡於水」才得以成活。乾燥是老化的主要表現。年輕人細胞內水分佔42%,老年人則只佔33%,故此產生皺紋,皮下組織漸漸萎縮。人老的過程就是失去水分的過程。人可以幾天不吃飯,但不可以一天不飲水,人體如果失去體重的15%—20%的水量,生理機能就會停止,繼而死亡。

2、人體水含量的比重是多少?

眾所周知,人體接近70%為水分。亦即體重為六十公斤的人,水分就佔了四十公斤強。如果是嬰兒,則在80%以上,還在母體的胎兒水的比例還更高。老人體內含水量只有50%—60%。

3、早晨喝水注意事項:

1.喝什麼?

新鮮的白開水是最佳選擇。白開水是天然狀態的水經過多層凈化處理後煮沸而來,水中的微生物已經在高溫中被殺死,而開水中的鈣、鎂元素對身體健康是很有益的。有研究表明,含鈣、鎂等元素的硬水有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晨起就喝淡鹽水是錯誤的。人在整夜睡眠中未飲滴水,然而呼吸、排汗、泌尿卻仍在進行中,這些生理活動要消耗損失許多水分。早晨起床如飲些白開水,可很快使血液得到稀釋,糾正夜間的高滲性脫水。而喝鹽水則反而會加重高滲性脫水,令人更加口乾。早晨是人體血壓升高的第一個高峰,喝鹽水會使血壓更高。

早上起來的第一杯水最好不要喝果汁、可樂、汽水、咖啡、牛奶等飲料。汽水和可樂等碳酸飲料中大都含有檸檬酸,在代謝中會加速鈣的排泄,降低血液中鈣的含量,長期飲用會導致缺鈣。而另一些飲料有利尿作用,清晨飲用非但不能有效補充肌體缺少的水分,還會增加肌體對水的需求,反而造成體內缺水。

2.什麼溫度?

晨起喝水,喝與室溫相同的開水最佳,天冷時可喝溫開水,以盡量減少對胃腸的刺激。研究發現,煮沸後冷卻至20-25℃的白開水,具有特異的生物活性,它比較容易透過細胞膜,並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凡是習慣喝溫、涼開水的人,體內脫氧酶的活性較高,新陳代謝狀態好,肌肉組織中的乳酸積累減少,不易感到疲勞。在頭天晚上晾開水時一定要加蓋,因為開水在空氣中暴露太久會失去活性。

3.喝多少?

一個健康的人每天至少要喝7—8杯水(約2.5升),運動量大或天氣炎熱時,飲水量就要相應增多。清晨起床時是新的一天身體補充水分的關鍵時刻,此時喝300毫升的水最佳。

4.怎麼喝?

清晨喝水必須是空腹喝,也就是在吃早餐之前喝水,否則就收不到促進血液循環、沖刷腸胃等效果。最好小口小口地喝水,因為飲水速度過猛對身體是非常不利的,可能引起血壓降低和腦水腫,導致頭痛、惡心、嘔吐。

人類身體對飲用水的要求
一般而言,人每天喝水的量至少要與體內的水分消耗量相平衡。人體一天所排出尿量約有1500毫升,再加上從糞便、呼吸過程中或是從皮膚所蒸發的水,總共消耗水分大約是2500毫升左右,而人體每天能從食物中和體內新陳代謝中補充的水分只有1000毫升左右,因此正常人每天至少需要喝1500毫升水,大約8杯左右。

很多人往往在口渴時才想起喝水,而且往往是大口吞咽,這種做法也是不對的。喝水太快太急會無形中把很多空氣一起吞咽下去,容易引起打嗝或是腹脹,因此最好先將水含在口中,再緩緩喝下,尤其是腸胃虛弱的人,喝水更應該一口一口慢慢喝。

喝水切忌渴了再喝,應在兩頓飯期間適量飲水,最好隔一個小時喝一杯。人們還可以根據自己尿液顏色來判斷是否需要喝水, 一般來說,人的尿液為淡黃色,如果顏色太淺,則可能是水喝得過多,如果顏色偏深,則表示需要多補充一些水了.睡前少喝、睡後多喝也是正確飲水的原則,因為睡前喝太多的水,會造成眼皮浮腫,半夜也會老跑廁所,使睡眠質量不高。而經過一個晚上的睡眠,人體流失的水分約有450毫升,早上起來需要及時補充,因此早上起床後空腹喝水有益血液循環,也能促進大腦清醒,使這一天的思維清晰敏捷。

要多喝開水,不要喝生水。煮開並沸騰3分鍾的開水,可以使水中的氯氣及一些有害物質被蒸發掉,同時又能保持水中對人體必須的營養物質。喝生水的害處很多,因為自來水中的氯可以和沒燒開水中的殘留的有機物質相互作用,導致膀胱癌、直腸癌的機會增加。

要喝新鮮開水,不要喝放置時間過長的水。新鮮開水,不但無菌,還含有人體所需的十幾種礦物質。但如果時間過長或者飲用自動熱水器中隔夜重煮的水,不僅沒有了各種礦物質,而且還有可能含有某些有害物質,如亞硝酸鹽等。由此引起的亞硝酸鹽中毒並不鮮見。

白開水是最好的飲料 ,白開水不含卡路里,不用消化就能為人體直接吸收利用,一般建議喝30攝氏度以下的溫開水最好,這樣不會過於刺激腸胃道的蠕動,不易造成血管收縮。

喝水不當會「中毒」 ,「水中毒」是指長期喝水過量或短時間內體必須借著尿液和汗液將多餘的水分排出,但隨著水分的排出,人體內以鈉為主的電解質會受到稀釋,血液中的鹽分會越來越少,吸水能力隨之降低,一些水分就會很快被吸收到組織細胞內,使細胞水腫。開始會出現頭昏眼花、虛弱無力、心跳加快等症狀,嚴重時甚至會出現痙攣、意識障礙和昏迷。因此有些女孩子想靠超大量喝水減肥的方法是很危險的。

一天當中飲水的4個最佳時間:

第一次:早晨剛起床,此時正是血液缺水狀態。
第二次:上午8時至10時左右,可補充工作時間流汗失去的水分。
第三次:下午3時左右,正是喝茶的時刻。
第四次:睡前,睡覺時血液的濃度會增高,如睡前適量飲水會沖淡積壓液,擴張血管,對身體有好處。

② 我國環境污染的現狀

按人類活動分
工業環境污染、城市環境污染、農業環境污染。
按造成環境污染的性質來源分
化學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雜訊污染、放射性污染、電磁波污染等)固體廢物污染、液體廢物污染、能源污染。[3]
陸地污染:垃圾的清理成了各大城市的重要問題,每天千萬噸的垃圾中,很多是不能焚化或腐化的,如塑料、橡膠、玻璃等人類的第一號敵人。
海洋污染:主要是從油船與油井漏出來的原油,農田用的殺蟲劑和化肥,工廠排出的污水,礦場流出的酸性溶液;它們使得大部分的海洋湖泊都受到污染,結果不但海洋生物受害,就是鳥類和人類也可能因吃了這些生物而中毒。
空氣污染::是指空氣中污染物的濃度達到或超過了有害程度,導致破壞生態系統和人類的正常生存和發展,對人和生物造成危害。這是最為直接與嚴重的了,主要來自工廠、汽車、發電廠等放出的一氧化碳和硫化氫等,每天都有人因接觸了這些污濁空氣而染上呼吸器官或視覺器官的疾病。
水污染:是指水體因某種物質的介入,而導致其化學、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污染等方面特性的改變,從而影響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體健康或者破壞生態環境,造成水質惡化的現象。
噪音污染是指所產生的環境雜訊超過國家規定的環境雜訊排放標准,並干擾他人正常工作、學習、生活的現象。
放射線污染是指由於人類活動造成物料、人體、場所、環境介質表面或者內部出現超過國家標準的放射性物質或者射線。
污染物質的濃度和毒性會自然降低,這種現象叫做環境自凈。如果排放的物質超過了環境的自凈能力,環境質量就會發生不良變化,危害人類健康和生存,這就發生了環境污染 。

土壤污染
環境污染會降低生物生產量,加劇環境破壞。

閱讀全文

與赤地水危機廢水污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地下污水管子有影響嗎 瀏覽:64
凈化器什麼牌子好價格 瀏覽:806
黑炭灰是否可以過濾污水 瀏覽:236
戶外超濾 瀏覽:253
樓層水管井裡的廢水管是干什麼用 瀏覽:83
a8l空調濾芯在什麼位置 瀏覽:599
養魚樹脂盆 瀏覽:379
叉車邊的濾芯叫什麼 瀏覽:122
松香樹脂氧化 瀏覽:845
純凈水管如何安裝 瀏覽:698
廣州凈水器哪裡有 瀏覽:447
蒸餾水電導率是標准 瀏覽:495
有必要設置雨水提升泵么 瀏覽:736
深圳龍源水處理有限公司 瀏覽:888
廣元市反滲透殺菌劑批發 瀏覽:345
過濾盒安裝視頻 瀏覽:771
制劑用蒸餾水機 瀏覽:581
東莞ro純水設備大約多少錢 瀏覽:84
近視鏡片樹脂有好壞之分嗎 瀏覽:786
池塘的污水怎麼清理 瀏覽: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