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污水處理中塔式生物濾池具有哪些特點
在生物濾池的基礎上,參照化學工業中的填料塔方式,建造了直徑與高度比為1:6~1:8,高達8~24米的濾池。由於它的直徑小、高度大、形狀如塔,因此稱為塔式生物濾池,簡稱為「塔濾」biotower。這種濾池在石油化工、焦化、化纖、造紙、冶金等行業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塔式生物濾池是利用好氧微生物處理污水的一種構築物,是生物膜法處理生活污水和有機工業污水的一種基本方法。通過近幾年的實踐表明,塔式濾池對處理含氰、酚、腈、醛等有毒污水效果較好,處理出水能符合要求。
塔式生物濾池具有以下特點:首先,負荷高。塔式生物濾池的水量負荷比較高,是一般高負荷生物濾池的2倍-10倍,BOD負荷也很高,是一般生物濾池的2倍-3倍。
其次,塔式生物濾池的構造形狀如塔,高達8m-24m,直徑1m-5m,使濾池內部形成較強的拔風狀態,因此通風良好。水與生物膜接觸好。由於高度大,水量負荷大,使濾池內水流紊動強烈,廢水與空氣及生物膜的基礎非常充分。
再次,生物膜更新快。由於BOD負荷高,使生物膜生長迅速,也使生物膜受到強烈的水力沖刷,從而使生物膜不斷脫落、更新。微生物種群不同。在塔式生物濾池的各層生長著種屬不同但又適應流至該層廢水性質的生物群。
以上特徵都有助於微生物的代謝和增殖,有助於有機污染物質的降解。因此塔式生物濾池不需專設供養設備而且對於沖擊負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因此常用於高濃度工業廢水二段生物處理的第一段,大幅度地去除有機污染物,保證第二段處理經常能夠取得高度穩定的效果。
② 生物濾池參數選擇注意事項
生物濾池參數選擇是確保污水處理效果的關鍵。在設計碳氧化濾池與硝化濾池時,出水中的溶解氧控制在3.0~4.0mg/L是合適的。濾速增加對碳氧化過程不利,建議濾速保持在6m/h,以保證有機物的降解效率。然而,在特定容積負荷范圍內,濾速的增加反而能提高曝氣生物濾池的去除率,主要因為高濾速能增強內部傳質效率,增加空氣、污水和生物間的接觸機會,促進生物膜的更新,從而增強生物活性。低濾速下,濾料容易堵塞,頻繁反沖洗對硝化細菌不利。
對於濾池的容積負荷,根據不同出水要求,推薦值為3.5~5.0kgBOD5/(m‧d)用於碳氧化,當目標出水BOD5=10~20mg/L;對於5~10mg/L的目標,容積負荷則推薦為2.5~3.2kgBOD5/(m‧d)。在同時進行碳氧化和硝化時,容積負荷需控制在BOD5≦3.0 kgBOD5/(m‧d),以防止氨氮去除效率下降。
出水CODcr控制在60mg/L時,進水負荷應在4.0~5.0 kgCODcr/(m‧d);當CODcr≦50mg/L時,進水負荷需控制在3.0 kgCODcr/(m‧d)以下。濾池在有硝化和反硝化脫氮需求時,建議硝化和反硝化的容積負荷分別小於2.0 kgNH3-N/(m‧d)和5.0 kgNO3-N/(m‧d),推薦值為0.3~0.8 kgNH3-N/(m‧d)和0.8~4.0 kgNO3-N/(m‧d)。
前置反硝化工藝適合BOD5含量偏低的廢水或污水處理廠改造升級時使用,前置反硝化能利用污水中的有機物作為碳源,減少外加碳源需求,確保碳氧化/硝化池的硝化能力,並降低系統的曝氣量和污泥量。而後置反硝化工藝則適用於BOD5含量明顯偏低的工業廢水,或污水廠出水BOD5偏低、氨氮較高的情況。
為避免除碳對硝化的影響,建議在預處理階段除去部分BOD5,C/N池設計濾速為6~10m/h,硝化負荷根據進水BOD5量調整。後置反硝化工藝的推薦反硝化負荷為0.4~0.5 kgNO3-N/(m‧d),濾速需大於等於10m/h。通常,DN池對BOD5的去除率不超過60%,對CODcr的去除率不超過70%,剩餘的CODcr需進入硝化反應器,以確保N池的硝化能力,同時控制CODcr的負荷在2.0kgCODcr/(m‧d)以下,以保障系統的整體效能。
③ 什麼是C/N 濾池
你所說的C/N濾池就是BAF-C/N濾池,DN沉澱池就是BAF-DN沉澱池,作用參考下面
曝氣生物濾池工藝(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簡稱BAF),是一種採用顆粒濾料固定生物膜的好氧或缺氧生物反應器,集生物接觸氧化與懸浮物濾床截留功能於一體,可有效去除水中SS、 CODcr、BOD5、NH3-N、TN、TP、AOX(有害物質)及硬度、濁度、色度等,適用於市政 污水、工業污水、再生回用水深度處理及給水污染水源的預處理等。由於BAF具有其它工藝無法 比擬的諸多特點,近年來已在國內外取得廣泛採用。
不同BAF單元可滿足以下各種用途的要求:
BAF-C,用於去除CODcr,BOD 5、SS等
BAF-C/N,同時去除有機污染物並硝化
BAF-N,用於硝化,去除NH3 -N
BAF-DN,用於反硝化,去除TN,可前置或後置
BAF-DN+P,同時用於反硝化及化學除磷
另有些參考資料:
曝氣生物濾池
曝氣生物濾池是一種膜法生物處理工藝,微生物附著在載體表面,污水在流經載體表面時,通過有機營養物質的吸附、氧向生物膜內部的擴散以及生物膜中所發生的生物氧化等作用,對污染物質進行氧化分解,使污水得以凈化。 生物膜的吸附作用主要是由於在生物膜的表面附著一層薄薄的水層,水中的有機物被生物膜所氧化(其濃度要比濾池進水中有機物的濃度低很多),當廢水在濾料表面流動時,有機物就會從運動著的廢水中轉移到附著在生物膜表面的水中去,被生物膜所吸附。空氣中的氧通過水層而進入生物膜。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在氧的參與作用下對有機物進行分解和機體的新陳代謝,產生了包括二氧化碳等無機物,它們又沿著相反的方向,即從生物膜經過附著水層排到流動著的廢水及空氣中去。生物濾池中廢水的凈化過程是很復雜的,它包括廢水中復雜的傳質過程。生物膜是由微生物細胞組成的復雜混合物的微生態系統,細胞鑲嵌在胞外聚合物的基質中,並且附著在固體表面。
④ 污水爆氣池反消化怎麼處理
有前置反硝化和後置反硝化兩種方法。
1、前置反硝化的前提是滿足系統反硝化的碳源要求,廢水首先經胡喊過DN濾池或濾池的DN段(把反硝化和硝化組合在1個濾池中,通過對不同濾料中的組合達到硝化和反硝化的目的)。然後經過好氧濾池或濾池的好氧段,好氧池出凱做迅水迴流到反硝化濾池,硝化濾池的出水NO-3-N迴流到反硝化濾池,反硝化菌利用進水中的有機物作為電子供體,NO-3-N作為電子受體,進行電子轉移,終轉化為N2轉移至空氣中,達到廢水脫氮的目的。
2、後置反硝化是廢水首先經過硝化濾池或濾池的好氧段,出水進入DN濾池盯此或濾池的DN段,後置脫氮技術不利的一面是需要外加碳源,運行成本相對較高,同時如何投加適當劑量的碳,需要可靠的控制和穩定的進水濃度,同時出水需要進行曝氣去除過量的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