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高鹽廢水的生化處理
高含鹽廢水生物處理流程的選擇高含鹽廢水生物處理流程與普通生物處理流程基本一樣,主要包括調節池、曝氣池、二沉池、污泥迴流、剩餘污泥脫水、投加營養鹽等。
(1)調節池。含鹽廢水調節池考慮的主要因素是廢水鹽濃度的變化,除生產波動周期、沖擊因素外,應重點考慮水中鹽濃度的變化和如何進行調整,如低含鹽水量的減少或過高含鹽來水的沖擊。
(2)曝氣池。根據廢水中含鹽類型不同,曝氣池選擇也應有所不同。生物處理含CaCL2較高的廢水,應採用傳統曝氣方式。鈣離子能增加活性污泥的絮體強度,高CaCL2可使污泥中灰分達到40%~50%,污泥密度增加,曝氣池中的污泥濃度可在5000mg/L以上。因此,應採用提升力較大的傳統曝氣、深井曝氣、流化床曝氣等曝氣方法。曝氣也應選用氣泡較大、提升力較強的散流曝氣器等曝氣方式。不可採用氣泡較小的微孔曝氣器和可變孔曝氣器,防止曝氣孔被無機鹽堵塞,不利於曝氣池的攪動。在水量小於1000m3條件下也可以採用射流曝氣,射流曝氣氧的傳遞效率高,而且不易堵塞曝氣設備。曝氣強度也應大於普通生物處理,在10m3/(m2·h)左右,或用中心管來增加提升和攪拌能力。高含鹽情況下氧的傳遞速度增加對高污泥濃度有利,只要菌膠團不解體,即使產生絲狀菌,污泥也不會上浮流失。含磷營養鹽應注意投加位置,以免產生的磷酸鈣鹽沉澱不僅影響使用效果,而且產生結垢易堵塞管線。
在用SBR工藝處理高鹽廢水時,由於SBR是瀑氣,沉澱一體,所以在設計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沉澱時間,尤其是在處理含高濃度的鈉鹽的廢水,含鈉鹽的廢水沉澱效果差,故沉澱時間應該相應延長,再就是在為了減少潷水器對沉澱的污泥的干擾,潷水的深度也應該相應減小。在處理鹽度波動較大的廢水的時候,仍然需要設置調節池。
生物膜工藝是處理高鹽度廢水的理想工藝,如瀑氣生物濾池工藝,接觸氧化工藝曝氣等,在處理鈣鹽含量高的廢水時,要注意填料或者濾料的選擇,在瀑氣生物濾池中要設計較大的反沖洗強度和時間。接觸氧化池的填料也宜採用空隙率較高的類型,填料的安裝要考慮到易於拆卸和沖洗,防止廢水處理過程中形成的碳酸鈣堵塞填料。含NaCl較高的廢水生物處理時,污泥灰分含量低於含CaCL2廢水,而含鹽廢水密度大,在污泥膨脹或曝氣池受到沖擊污泥解體時,菌膠團比含CaCL2廢水容易上浮流失,因此含NaCl較高的廢水生物處理最好採用生物膜法。
(3)二沉池。二沉池表面負荷應有一定的餘量,主要是考慮廢水密度增加,不利於污泥沉澱,尤其是含NaCl廢水。處理水量較大時,特別是含CaCL2廢水,最好採用周邊傳動式刮泥機,以適應污泥濃度高、密度大的特點。在採用傳統活性污泥法處理高CaCL2廢水時,應適當加大污泥迴流量,以減少廢水波動造成的沖擊,提高系統的穩定性。
(4)污泥脫水。由於含CaCL2廢水生物處理的剩餘污泥含鈣鹽多,有利於脫水,可不用加絮凝劑。經濃縮後的污泥濃度可大於50g/L。剩餘污泥量與普通廢水處理的剩餘污泥類似,設計參數可參考普通污泥脫水。
在處理鈣離子濃度高的廢水時,由於活性污泥中的無機成分高,有機物去除能力較低,較低的負荷污情況下運行,染物的去除率要高於高負荷條件下,但是延時曝氣又不太適合處理高鹽廢水,因為污泥齡長,水力停留時間長,活性污泥容易老化,絮凝性能變差,最終影響出水效果。
❷ 二級生化廢水中含有氯化鈣 會結垢嗎
水中含有鈣、鎂離子以及碳酸根、碳酸輕根、硫酸根等。當水達到專一定溫度,其中的鈣、鎂屬離子與酸根結合,生成碳酸鈣、碳酸鎂、硫酸鈣等析出沉澱,從而形成水垢。所以氯化鈣是溶於水的,若水溫適合生成碳酸鈣,硫酸鈣就有水垢了。
水垢的成分:
組成:水垢的組成一般比較復雜,是由許多化合物組成的。一般用質量分數表示水垢的化學成分。
分類:水垢按其主要化學成分分成:鈣鎂水垢、硅垢、磷酸鹽垢、鐵垢和銅垢等。
❸ 硝酸鹽廢水如何處理
若廢水中有硝酸鹽,在處理過程中要格外注意,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版種:
一、反滲透 採用反權滲透膜對硝酸鹽進行去除,去除率不是很高,還要防止反滲透膜出現結垢現象,這種處理方法成本比較高。
二、催化脫氮 將硝酸鹽進行還原,能夠將硝酸鹽完全去除,這種處理方法對溫度和酸鹼值有一定的要求,處理過程可進行自動控制,適用於小規模的水處理。
以上就是硝酸鹽廢水的幾種處理方法,希望您看了之後有所了解。
❹ 高含鹽廢水處理方法
1、馴化處理:
在鹽度小於2g/L條件下,可能通過馴化處理含鹽污水。但是馴化鹽度濃度必須逐漸提高,分階段的將系統馴化到要求鹽度水平。突然高鹽環境會造成馴化的失敗和啟動的延遲。
2、稀釋進水鹽度:
既然高鹽成為微生物的抑制和毒害劑,那麼將進水進行稀釋,使鹽度低於毒域值,生物處理就不會收到抑制。這種方法簡單,易於操作和管理;其缺點就是增加處理規模,增加基建投資,增加運行費用,浪費水資源。
3、蒸發濃縮除鹽:
在鹽度大於2g/L時,蒸發濃縮除鹽是最經濟也是最有效的可行辦法。其它的方法如培養含鹽菌等的方法都存在工業實踐難以運行的問題。
4、生物方法:
許多研究表明,生物方法可以處理高含鹽廢水。但由低鹽到高鹽,微生物有一個適應期。從淡水環境到高鹽環境時,由於鹽的變化可能引起微生物代謝途徑的改變,菌種選擇的結果使適應高鹽的菌種較少,只有當微生物經培養馴化後,才能產生適應高鹽的菌種,以耐受一定的鹽濃度。
(4)廢水中產生的鹽會結垢嗎擴展閱讀:
高含鹽廢水的生化處理:
高含鹽廢水生物處理流程的選擇高含鹽廢水生物處理流程與普通生物處理流程基本一樣,主要包括調節池、曝氣池、二沉池、污泥迴流、剩餘污泥脫水、投加營養鹽等。
(1)調節池。含鹽廢水調節池考慮的主要因素是廢水鹽濃度的變化,除生產波動周期、沖擊因素外,應重點考慮水中鹽濃度的變化和如何進行調整,如低含鹽水量的減少或過高含鹽來水的沖擊。
(2)曝氣池。根據廢水中含鹽類型不同,曝氣池選擇也應有所不同。生物處理含CaCL2較高的廢水,應採用傳統曝氣方式。鈣離子能增加活性污泥的絮體強度,高CaCL2可使污泥中灰分達到40%~50%,污泥密度增加,曝氣池中的污泥濃度可在5000mg/L以上。因此,應採用提升力較大的傳統曝氣、深井曝氣、流化床曝氣等曝氣方法。曝氣也應選用氣泡較大、提升力較強的散流曝氣器等曝氣方式。
(3)二沉池。二沉池表面負荷應有一定的餘量,主要是考慮廢水密度增加,不利於污泥沉澱,尤其是含NaCl廢水。處理水量較大時,特別是含CaCL2廢水,最好採用周邊傳動式刮泥機,以適應污泥濃度高、密度大的特點。在採用傳統活性污泥法處理高CaCL2廢水時,應適當加大污泥迴流量,以減少廢水波動造成的沖擊,提高系統的穩定性。
(4)污泥脫水。由於含CaCL2廢水生物處理的剩餘污泥含鈣鹽多,有利於脫水,可不用加絮凝劑。經濃縮後的污泥濃度可大於50g/L。剩餘污泥量與普通廢水處理的剩餘污泥類似,設計參數可參考普通污泥脫水。
❺ 鋼鐵工業廢水如何除鹽
鋼鐵工業作為我國工業發展的基礎產業, 既是用水大戶也是排污大戶。隨著現代化工業的迅速發展, 用水量劇增,水資源短缺,已成為鋼鐵工業發展的瓶頸。要解決這一問題, 鋼鐵企業僅靠節水是不夠的, 必須要尋求新的供水來源,而最直接、 最經濟、 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將綜合排放的廢水處理後循環利用。鋼鐵工業廢水回收利用技術及設備研究工作是一項極具有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工作。但是在鋼鐵企業的廢水處理過程中, 如果不涉及脫鹽工藝,處理後的水的含鹽量會很高,仍不能滿足工業循環水系統補充水的要求。循環水經高倍濃縮後, 水中各種離子濃度增加, 會產生一系列物理、化學變化, 導致管道系統腐蝕、 結垢嚴重, 影響設備正常運行,甚至縮短設備的使用壽命。因此,在鋼鐵工業廢水處理技術中,研發高效低耗的新型除鹽技術具有積極意義。目前鋼鐵廠廢水脫鹽技術主要有3 種: 即離子交換工藝(陽床+ 陰床+ 混床)、 膜法除鹽工藝(超濾和反滲透)和電吸附除鹽工藝。長期實踐已證明,離子交換是一種成熟有效的水處理工藝,脫鹽效果好。但該工藝存在設備佔地面積大、 系統操作維護頻繁復雜、 出水水質呈周期性波動的缺陷,並且需要投加絮凝劑和耗費大量的酸鹼,不利於環境保護;膜法除鹽工藝和電吸附除鹽工藝集技術性、 可靠性、 環保性、 經濟性為一體,比離子交換工藝更具有綜合優勢,目前得到廣泛重視,下面對這兩種工藝分別進行介紹。1、膜法除鹽工藝的應用雙膜法工藝主要指超濾+ 反滲透( RO) 的處理工藝,該工藝主要採用膜分離技術製取脫鹽水。超濾原理是一種膜分離過程原理, 是利用一種有機或無機超濾膜,在外界推動力(壓力) 作用下截留水中膠體、 顆粒和大分子量的的物質,而水和小的溶質顆粒透過膜的分離過程。當水通過超濾膜後,可將水中含有的大部分膠體硅除去,同時可去除大量的有機物等。超濾的採用大大提升了預處理的效果,增強了對反滲透系統的產水率,並且延長了膜的使用壽命。反滲透是用足夠的壓力使溶液中的溶劑(一般是水)通過反滲透膜而分離出來,這個過程和自然滲透的方向相反,因此稱為反滲透。經過反滲透處理, 使水中雜質的含量降低, 提高水的純度,其脫鹽率可以達到99%以上, 並能將水中大部分的細菌、 膠體、 大部分鹽類和有機物去除。反滲透法能適應各類含鹽量的原水, 尤其是在高含鹽量的水處理工程中,能獲得很好的經濟效益。目前, 超濾及反滲透裝置已經實現模塊化設計,可任意拆卸、 組裝,配置靈活,安裝調試方便;且設備結構緊湊,佔地少,重量輕,便於運輸和安裝調試。採用反滲透脫鹽工藝,以超濾作為反滲透的預處理,設計出一套試驗裝置。並且考察了用該裝置處理某鋼鐵企業總排口污水的效果,確定了水通量、 回收率、 清洗周期及清洗葯劑配方和葯劑最佳濃度。實驗證明, 雙膜法在鋼鐵工業綜合污水處理回收應用中是可行的。此外,還對太原鋼鐵集團, 邯鄲鋼鐵集團和首鋼集團採用的膜法脫鹽技術的優缺點進行了分析,提出了用超濾代替傳統的多介質過濾器、 活性炭過濾器等作為反滲透的預處理方法, 可為反滲透系統提供更優良的進水水質, 並可以減輕膜污染,延長膜的使用壽命。就全通量陶瓷膜在國內鋼鐵企業污水深度脫鹽處理中,作為超濾的應用前景做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討, 指出了全通量陶瓷膜具有合適的機械強度和高滲透通量,對理想的滲透組分具有選擇性, 在工業污水預處理方面,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漣鋼中心軟水站改擴建工程採用了反滲透系統,其工藝設計、 設備選型及材料的選用, 均能夠保證工藝流程的前後協調和脫鹽水制備過程的正常運行, 產水水質、水量穩定。該工藝運行平穩可靠, 實現了整套工藝自動化控制, 具有產水質量高、 自動控製程度高、 易於操作控制等特點。整套工藝處理中膜分離不發生相變化,與其它分離方法相比能耗低,沒有三廢排放(濃鹽水回收集中處理) , 不會對周圍反滲透造成二次污染。超濾加反滲透的脫鹽工藝已經逐步應用於鋼鐵企業污水的深度處理中,為企業減少新水消耗開辟了新途徑。與傳統法處理工藝相比,有著很大的經濟、 技術和環保優勢。鑒於鋼鐵企業高含鹽量水質特點以及回收利用要求, 許多鋼鐵企業採用膜法處理技術及相應的配套設施, 對回收利用水進行脫鹽處理, 以保持企業循環系統的水質、水量能滿足要求, 膜法工藝已經被實踐證明是一種合適的鋼鐵工業廢水脫鹽方法。但需要指出的是, 膜法工藝也有其不足之處: 對進水水樣要求高,抗沖擊能力小,膜損傷不易修復等缺點,同時膜法出水在使用過程中需要使用大量阻垢劑等化學葯劑。
甘**度**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