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超濾
超濾是一種利用中空纖維過濾技術和壓力驅動的膜分離技術。以下是關於超濾的詳細解釋:
主要目標:超濾的主要目標是分離大分子與小分子。其微孔孔徑小於0.01微米,能有效過濾自來水中的細菌、鐵銹、膠體等有害物質,同時保留水中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
工作原理:在壓力驅動下,溶質在流動狀態下被截留。只有小於膜孔的水和小分子能透過膜,而大分子則被留在膜的一側,形成濃縮液。這個過程是動態的,能夠實現高效的物質分離。
歷史與發展:超濾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748年。隨著技術的發展,它在20世紀60年代以後逐漸成熟,並在我國80年代末開始大規模應用。現代超濾膜技術已經發展出各向異性不對稱超濾膜,如擴散膜,具有高通透性和機械強度,適用於特定的工業需求。
裝置形式:超濾裝置有多種形式,如板式、管式、卷式和中空纖維式。關鍵在於減輕濃差極化現象,即在膜表面截留的溶質導致的透水量下降。通過提高水流速度、物理或化學洗滌等方式,可以確保超濾的高效運行。
性能指標:超濾膜的性能指標包括水通量、截留率和化學物理穩定性。適當的使用和維護可以保證膜的穩定性和使用壽命,通常可以連續使用1至2年。在不需要時,可以存儲在特定的溶液中以保持其性能。
『貳』 超濾膜孔徑多少微米 超濾膜能過濾哪些物質
超濾膜孔徑范圍在0.001-0.02微米之間,具體孔徑根據品牌、型號、材質有所不同。超濾膜通過孔徑大小有效過濾水中的膠體、雜質、水銹、細菌、藻類、病毒及大分子有機物。盡管孔徑不是最小,但超濾膜在保留水中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方面表現出色,而反滲透膜則會過濾掉這些有益物質。
超濾膜的截留分子量通常介於1000至500000Dal之間。孔徑大小直接影響其過濾性能,孔徑越小,截留能力越強,成本也越高。實際應用中需考慮水質和成本,不同應用領域對孔徑選擇也有要求。例如,濃縮蛋白質時需選擇比該蛋白質孔徑更大的超濾膜。
超濾膜能有效去除水中的二價離子,對一價離子的去除率可達95~99%,對低分子量有機物的去除率可達100%。超濾系統能除去99%以上的礦物質、細菌、病毒、熱原及細菌內毒素。
超濾膜廣泛應用於飲用水、礦泉水凈化;工業廢水與生活污水凈化和回收;發酵、酶制劑和制葯工業中的濃縮、純化與澄清;生物製品、醫葯製品和食品工業中的分離、濃縮、純化;血液處理、廢水處理和超純水制備中的終端處理;工業用水中分離細菌、熱源、膠體、懸浮雜質及大分子有機物。
超濾膜作為反滲透預處理和超純水終端處理,在純水與超純水制備工藝中發揮重要作用。在工業用水中,超濾膜用於分離細菌、熱源、膠體、懸浮雜質及大分子有機物。
『叄』 腎小球超濾什麼意思
腎小球超濾就是腎小球處於一個高濾過,高灌注狀態, 病變早期往往表現為一個超濾狀態
『肆』 什麼是超濾
超濾是一種過濾技術。
超濾是一種在壓力驅動下,使液體通過半透膜進行分離的過濾技術。其原理是通過膜表面的微孔結構對物質進行選擇性分離,達到過濾的目的。超濾膜的孔徑通常在納米級別,可以截留分子量較大的物質,如蛋白質、細菌、病毒等,同時允許小分子溶劑和水通過。
詳細解釋如下:
1. 超濾的基本原理:
超濾是在一定壓力下,利用半透膜的選擇性滲透特性,將液體中的小分子和大分子進行分離的技術。當液體在壓力作用下通過超濾膜時,水和小分子物質會透過膜,而較大的分子、膠體、細菌等則被截留。
2. 超濾膜的特點:
超濾膜的孔徑范圍通常在幾納米到幾十納米之間。這種納米級的孔徑結構使得超濾膜具有較高的選擇性。其結構特點保證了高效的過濾效果和良好的穩定性。超濾膜材料有多種選擇,如聚合物材料,可以滿足不同工業和商業領域的需求。
3. 超濾的應用領域:
超濾技術廣泛應用於飲用水處理、工業廢水處理、食品飲料製造等領域。在飲用水處理中,它可以去除水中的微生物和有害物質,提高水質;在食品飲料製造中,它可以確保產品的純凈度和安全性。此外,超濾技術還可以用於制葯、生物技術等領域。
總的來說,超濾作為一種高效的過濾技術,以其選擇性高、過濾效果好等特點,在工業和商業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伍』 什麼是超濾
超濾膜屬於毛細管式中空纖維膜,是以高分子材料經特殊的膜製造工藝生產的不對稱半透回膜,它是答一種不產生相變的分離方法,其所用的制膜材料為改性PVC、PAN或者PVDF,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能和耐熱、耐化學性能以及較強的抗污染能力。它的切割分子量為10萬道爾頓,超濾膜絲內徑0。 9mm,外徑1。6mm,屬內壓式過濾,即原液先進入中空膜絲內部,經壓力差驅動,沿徑向由內向外滲透過中空膜絲,從而濾除原液中的各種細菌、膠體、雜質等大分子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