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柑橘樹脂病的病原是什麼
柑橘樹脂病的病原為:有性階段稱柑橘間座殼,屬子囊菌亞門間座殼屬真菌。專無性階段稱柑屬橘擬莖點霉,屬半知菌亞門擬莖點霉屬真菌。
子囊殼球形,單生或群生,埋生於樹皮下黑色子座中,具長喙,偶有分枝,基部略粗,先端漸細,突出於子座外,呈毛發狀,肉眼可見。子囊無色,無柄,長棍棒狀。內含子囊孢子8個。
子囊孢子無色,雙胞,隔膜處縊縮,長橢圓形或紡錘形,內含油球4個。分生孢子器在表皮下形成,球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具瘤狀孔口。
分生孢子有兩種類型:一為卵形,無色,單胞,內含1~4個油球,一般2個;另一種為絲狀或鉤狀,無色,單胞。前者易萌發,後者則否。
Ⅱ 柑橘樹脂病的症狀、病原、發病規律及防治方法怎樣
樹脂病是真菌性病害,為害枝、干、葉片和果實,導致樹勢減弱,嚴重時可使植株死亡。
【症狀】
有流膠、乾枯、砂皮、蒂腐4種類型。
①流膠。病部皮層組織松軟,呈灰褐色,滲出褐色膠液並有酸臭。在高溫乾燥情況下發展緩慢,病部逐漸乾枯下陷,最後病部停止發展。病斑周緣產生癒合組織,已死的皮層有時會開裂剝落。多發生在主幹。
②乾枯。病部皮層變為紅褐色,乾枯,略下陷,微有裂縫,初時緊貼木質部不立即剝落。在病健部交界處,有一條明顯的隆起界線。多發生在主幹或主枝。病菌侵入木質部,可供其變成淺灰褐色,在病、健部交界處有1條黑褐色或黃褐色線狀帶,枝條枯死。
③沙皮。果實染病在果皮上有散生或密集成片的黑褐色硬膠質小粒點,葉片上有紫褐色的點粒或連接成片的斑塊,表面粗糙不平,通稱沙皮。有一種粒點會呈「星狀」爆裂,主要是過遲噴布銅劑農葯防治沙皮病所致,稱作「星狀」沙皮病。
④蒂腐。發病位始於蒂部,病斑褐色,周圍油漬狀,病斑向臍部迅速擴大,最後全果腐爛。發生在成熟的果實,在采後特別是貯運過程中發生較多。
【病原】
樹脂病的病原為Diaporthe mesaea屬子囊菌亞門。有性世代一般少見,通常見到的無性世代屬半知菌亞門,學名為Phomopsis cytosporella。分生抱子器呈球形或不整形,具瘤狀孔口,黑色,分生孢子卵圓形或紡錘形,有透明油球,無色,單孢。
【發病規律】
該病的病原菌是一種弱寄生菌,只能從傷口侵入為害,因此傷口(凍傷或機械傷)是它流行的首要條件。病菌的分生孢子主要靠風雨傳播,還必須有水膜的條件下才能萌發和進行侵染,故要在雨季才能發生流行。病菌發育最適溫度為20℃左右的不冷不熱天氣,遇雨水多、傷口多時會嚴重發生流行。不適當使用農葯時會導致「星狀」沙皮病出現。
【防治方法】
①加強栽培管理,重視施用有機質肥料,增強樹勢,提高植株抗病力,有凍害的地區要注意防凍。栽培管理操作過程中盡量減少主幹和主枝的傷口。
②結合修剪,清除病源。采果後將病枝、枯枝剪除,清除地面枯枝、落葉,集中燒毀。
③治理病部。先用小刀刮干凈病部,傷口用1:1:10的波爾多漿或50倍液的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敷塗病部。也可用新鮮牛糞70%,黃泥30%、加入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倍液,也可再加入適量的毛發塗病部。或用縱劃病部塗葯法,即先用利刀縱劃枝幹上病部,深達木質部,縱劃上下要超出病組織1厘米左右,各縱劃線間隔寬約0.5厘米,然後均勻塗葯3~4次,1周左右1次。目前比較有效的葯劑是: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或80%代森鋅50~100倍液。
④樹干刷白,夏天防日灼,冬天防凍。刷白劑可用石灰1千克、食鹽50~100克、水4~5千克配成。
⑤春芽萌發前、花落2/3時,以及幼果期噴1次,可選用如下葯劑:0.5%波爾多液,77%可殺得800倍液,80%必備可濕性粉劑400~600倍液,80%山德生(大生M-45)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
Ⅲ 柑橘樹脂病的症狀有什麼特點
為害症狀
流膠型:甜橙、溫州蜜柑等品種枝幹被害,初期皮層組織松軟,有小的裂內紋,水漬容狀,並滲出褐色膠液,並有類似的酒糟味。高溫乾燥情況下,病部逐漸乾枯、下陷,皮層開裂剝落,木質部外露,疤痕四周隆起
乾枯型:在早橘、本地早、南豐密橘、朱紅等品種上,枝幹病部皮層紅褐色乾枯略下陷,微有裂縫,不剝落,在病健部交界處有明顯的隆起線,但在高濕和溫度適宜時也可轉為流膠型。病菌能透過皮層侵害木質部,被害處為淺灰褐色,病健部交界處有一條黃褐色或黑褐色痕帶。
砂皮或黑點型:幼果、新梢和嫩葉被害,在病部表面產生無數的褐色、黑褐色散生或密集成片的硬膠質小粒點,表面粗糙,略為隆起,很像黏附著許多細砂。
Ⅳ 柑橘樹脂病的發病條件
在有水濕的情況下,孢子才能萌發和侵染。分生孢子形成、萌發和侵染的適宜溫度為15~25℃。此病內菌為弱寄生性,孢容子萌發產生的芽管只能從寄主的傷口(凍傷、灼傷、剪口傷、蟲傷等)侵入,才能深入內部。在沒有傷口、活力較強的嫩葉和幼果等新生組織的表面,病菌的侵染受阻於寄主的表皮層內,形成許多膠質的小黑點。因此,只有在寄主有大量傷口存在,同時雨水多,溫度適宜時,枝幹流膠和乾枯及果實蒂腐才會發生流行。而黑點和砂皮的發生則僅需要多雨和適溫,在雨水較多的柑橘產區,常年黑點和砂皮均可流行。
Ⅳ 化學防治柑橘樹脂病的方法是什麼
對樹脂病的葯劑防治一般採取5次常規用葯的方法,用葯時間分別是專:30%春芽萌發達屬0.3cm左右時、花落2/3時、幼果直徑1.5~2.0cm時、梅雨季節過後和8月天氣悶熱潮濕時。果實自幼果期至膨大期應重點進行該病的防控,若遇上梅雨期超長或者梅雨季節過後持續降水應增加防病次數,具體防治指標為在4~9月中若遇持續5天以上降水即應搶降水間隙用葯防治。
Ⅵ 柑橘樹脂病的發病條件是怎樣的
柑橘樹脂病的發病條件:春、秋兩季適合本病的發生和流行。冬季柑橘遭受凍害後,是本病猖獗流行的主要原因。
Ⅶ 柑橘樹什麼時候打葯好
柑橘是世界第一大水果,品類豐富種植面積非常廣,但是柑橘種植種問題多病蟲害多。光病害就有黃龍病、樹脂病、潰瘍病、脂點黃斑病、碎葉病、衰退病等十幾種,蟲害也有木虱、紅蜘蛛、銹壁虱、潛夜蛾、果實蠅、根結線蟲等,怎麼科學地防治這些病蟲害是每個果農都需要了解的,這里給出柑橘全年各月份打葯時間表給大家參考。
1 – 3 月
除了某些早熟或晚熟品種,大部分柑橘都是在 1 月份左右採收上市,從採收到春天萌芽這段時間打葯主要是打清園殺菌葯。
首先打石硫合劑,又能殺菌又能殺蟲,效果好成本低。可以選擇購買石硫合劑晶體,也可以自己熬制,現熬現用的效果更好。注意石硫合劑要在萌芽前打,否則會灼傷嫩芽。
打完石硫合劑還可以打礦物油、松脂合劑或者根據果園的實際情況打其他殺菌殺蟲葯劑。比如松鹼合劑 8 – 10 倍液,炔蟎特乳油1500 – 2000 倍液
4 – 6 月
這段時間柑橘主要打控花控梢葯,根據樹勢的不同來打。花多葉少的樹,打崔康生力 600 倍液,或者打多效唑 250 倍液。花蕾露白時打崔康花果靈 1200 倍液。根據品種的不同,臍橙打 920 和芸苔素進行保果。
病蟲害方面這段時期主要打吡蟲靈可濕性粉劑 2000 – 3000 倍液,防治蚜蟲和木虱,也可以打蚜蟲靈或滅蟲乳油等。紅蜘蛛防治要打噠蟎靈乳油 2000 倍液或四蟎凈 2000 倍液等。對於蚧殼蟲粉虱等害蟲,可選用綠穎乳油、銳蚧超微可濕性粉劑等來打。
7 – 9 月
7 月開始果園容易出現銹壁虱,可以使用尼索朗 1500 倍液噴砂防治,為了提高打葯效果,可以跟克蝠特交替來打。同時為了防治紅蜘蛛,還可以打 三唑錫1500倍液、克蟎特乳油2000倍液等。
潛夜蛾也是夏季多發的蟲害,可以用丁硫克百威、氟氯氰菊酯、呋蟲胺等葯劑進行防治。銹壁虱可以打丁硫克百威、阿維菌素等來防治。
夏季打葯還有一個注意避開高溫,防止產生葯害。
10 – 12 月
進入 10 月,可以打多效唑促進秋梢老熟,秋梢老熟後可以噴施多效唑+大益康促進花芽分化。
到 12 月時主要通過打葯預防褐腐病、果實蠅。褐腐病可以打苯醚甲環唑或者嘧菌酯,果實蠅可以打吡蟲啉,啶蟲脒和噻蟲嗪葯劑。
柑橘全年管理中農事操作較多,以上打葯時間表可能有不完善的地方,僅供參考。
中國農技推廣協會理事單位——天天學農
Ⅷ 柑橘樹脂病的發病症狀有哪些
柑橘樹脂病又稱沙皮病,為害柑橘枝、干、葉和果實。枝幹受害,常發生於主幹分叉專處或主屬幹部。病部皮層組織松軟、壞死,呈灰褐色或紅褐色,滲出褐色的膠液,具惡臭。在高溫乾燥情況下,病部乾枯下陷,微有裂縫,皮層開裂剝落,木質部外露,四周隆起的疤痕,有的皮層不剝落,但病、健交界處,有明顯隆起的界線。病部生出許多小黑粒點。葉與未成熟果實受害,病部表面生有許多紫黑色膠質狀小粒點,略隆起,表面粗糙,狀若沙粒,故又稱沙皮病。貯運期間侵害果實,常自蒂部開始發病。病部初呈水漬狀,黃褐色,革質,並向臍部擴展,邊緣呈波紋狀,褐色。果心腐爛較果皮快,當果皮變色延及果面1/3~1/2時,果心已全部腐爛,故有「穿心爛」之稱。病果味酸苦,病菌可穿透種皮,種子變褐色。
Ⅸ 柑橘樹脂病的危害症狀是什麼
此病是上海地區柑橘的最主要病害,能危害枝幹、葉片和果實。專因發生部位不同又被稱為流屬膠病、黑點病、砂皮病或褐色蒂腐病。發生在枝幹上時有流膠和乾枯的症狀,病斑呈褐色,常流出褐色有異味的膠質黏液,高溫乾燥的情況下,病部逐漸乾枯、下陷,皮層開裂剝落,疤痕四周隆起;發生在幼果、新梢和嫩葉上時表現出黑點或砂皮的症狀,在病部表面產生無數的褐色、黑褐色散生或密集成片的硬膠質小粒點,表面粗糙,略為隆起,像黏附著許多細沙;發生在果實貯藏期間常自蒂部開始發病,初呈水漬狀、黃褐色的圓形病斑,後期病斑邊緣呈波紋狀,深褐色,最後全果穿心爛。
Ⅹ 柑橘樹脂病怎麼防治。
柑橘樹脂病又叫砂皮病、蒂腐病,是我國柑橘的重要病害之一。全國各橘區均有分布。本病原菌侵染枝幹所發生的病害叫樹脂病;侵染果實使其在儲藏時腐爛叫蒂腐病;侵染葉片、枝及幼果,使之發生黑斑,叫砂皮病。3種病均屬同一病原,可以互相感染。
柑橘樹脂病又可分為流膠型和乾枯型兩種。流膠型症狀在發病部位有褐色膠液流出,皮層呈褐色,組織松軟,病斑乾枯後下陷,死皮開裂脫落,露出木質部。多在甜橙類、溫州蜜柑和槾橘等品種上發生。乾枯型症狀與流膠型的不同之處,在病部乾枯下陷後,皮層開裂不嚴重,被害層保持較長時間不脫落,病斑四周有明顯的隆起疤痕。這種症狀多在本地早、早橘、朱紅、乳橘和南豐蜜橘等寬皮柑橘上發生。兩種類型症狀的病原菌,均能很深地侵入木質部,使木質部變為淺灰褐色,在病部與健部交界處,有1條很明顯的褐色帶痕;將患病木質部切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時,可見到大量的褐色膠液和菌絲體,使植物輸導組織功能喪失,引起病株死亡。
由同一病原菌引起的柑橘砂皮病,主要為害新葉、嫩枝和未成熟的果實。在患病組織表面有許多散生或密集的紫褐色至黑褐色硬質膠點,略突起,如砂粒附著。病菌僅為害表皮及表皮下的5~6層細胞。因此,發病遲的對果樹影響不大,發病早的則使患病組織發育不良;有時在果皮表面還會出現龜紋狀或流淚狀症狀。另一種由同一病原菌引起的柑橘蒂腐病,本書在果實病害部分已經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