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RO膜反沖洗時電導率和PH值都升高是什麼原因影響PH值的因素有哪些
系統故障概述產水量和脫鹽率是反滲透、納濾系統的基本性能參數,如果這兩項指標達不到系統原設計要求,產水量小或者脫鹽率低,就需要找到問題發生的原因。由於進水TDS和溫度的波動以及系統機械性能等原因,即使完全沒有污染傾向的系統,基本性能指標也會在小范圍波動。下面是我們判別系統運行出現故障的參考標准值。1 參考指標反滲透、納濾系統的主要性能參數變化達到以下指標范圍時,要及時進行故障分析,並進行相應的處理。● 在正常給水壓力下,產水量較正常值下降10~15%;● 為維持正常的產水量,經溫度校正後的給水壓力增加10~15%;● 產水水質降低10~15%(產水電導率增加10~15%;)● 給水壓力增加10~15%;● 系統各段之間壓力降明顯增加。
2 設計提示遠離故障最好的辦法是從開始就消滅發生故障的可能,在進行系統設計時盡量考慮做到:● 設計系統時要依據完整的水質分析。對於地表水源要考慮到季節變化的影響,對於普通市政水源要考慮到原水變化的影響,要確認拿到的報告是最新的有效數據。● 測定RO進水的SDI值,確定膠體污染的可能性。● 保證預處理的效果。● 存在污染的可能時,一定要選擇較為保守的系統通量。水質潔凈的地下水的設計通量可以高一些,地表水的設計通量一定不要超過設計導則規定的數值。降低單位面積的膜通量可以減少污染物在膜面上的沉積。● 選擇較為保守的系統回收率。回收率較低時濃水的污染物濃度也相應較低。● 膜元件的錯流速率要盡量大。較高的錯流速率能增加鹽分和污染物向進水水流的擴散,降低膜面的濃度。● 選擇適當的膜元件類型。
3 故障原因基本類型系統發生產水量減少和水質下降問題的原因比較復雜,可以簡單歸納出幾種類型:1)進水TDS增加、水溫波動、運行參數調整等原因造成的性能變化不屬於故障范圍。2)系統硬體故障:O型圈密封泄漏、膜氧化、機械故障等;需要更換或修理故障元器件。如果是膜氧化,要找到氧化的原因,消除氧化劑來源,更換膜元件。3)膜污染:膜污染是處理系統故障的核心工作,需要確定污染物類型、污染程度和污染分布,在此基礎上進行清洗恢復。4)系統設計失誤,系統設計問題可能與前面的幾項都有關。對於有設計失誤的系統,在恢復系統元器件性能之後,一定要對系統進行改造,糾正原有錯誤設計或運行參數。
運行參數對系統性能的影響在系統發生問題時,首先要做的是確認問題的性質,消除溫度、進水TDS、產水量和回收率的影響,獲得標准化性能參數。依據上述標准判斷系統是否處於故障狀態,是不是發生了膜污染。系統操作參數的變化對與系統的性能有影響。比如, TDS每增加100ppm,由於滲透壓增加了,進水壓力要增加0.07bar,產水電導也會相應上升。進水溫度增加6.6℃,進水壓力降低15%。提高回收率會提高濃水濃度和產水電導(回收率為50%、75%和90%時,濃水的濃度分別為進水的2倍、4倍和10倍)。在回收率相同時,降低產水量會提高產水電導,原因是用來稀釋透過鹽分的水量少了。要通過數據的標准化來確定系統是否有問題。可以藉助海德能的系統數據標准化軟體ROdata.xls,來求得標准化的產水量、脫鹽率和進水—濃水壓力降。通過標准化消除了溫度、進水TDS、回收率和進水壓力的影響。將系統目前的標准化性能參數與與運行第一日的標准化數據進行對比,就可以確定系統性能的變化情況。以下將列舉的是運行參數對膜的性能有正常影響,這些影響可能會導致產水流量和水質的下降。1 產水量下降下列運行參數的變化將降低系統中膜的實際產水量:● 進水泵壓力不變時進水溫度下降;● 用節流閥降低RO進水壓力;● 進水泵壓力不變時增加產水背壓;● 進水TDS(或電導率)增加,這會增加產水通過膜時所必須克服的滲透壓;● 系統回收率增加,這會增加系統的平均進水/濃水的TDS,從而增加滲透壓;● 膜表面發生污染;● 進水流道網格的污染導致進水-濃水壓力降(ΔP)增加,從而降低了元件末端的NDP(凈驅動壓力)。2 產水品質下降下列運行參數變化會導致實際產水水質劣化,即產水的TDS和電導率增加:● 進水溫度上升時通過調節運行參數保持系統產水量不變;● 系統產水量下降,這會降低膜通量,導致原來稀釋透過膜的鹽分所需的純水量減少;● 進水TDS(或電導率)增加,脫鹽率不變,但產水鹽度隨之增加;● 系統回收率增加,這會增加系統的進水/濃水TDS濃度;● 膜面污染;● O型圈密封損壞;● 望遠鏡現象,進水—濃水壓力降過大,膜元件外皮脫落;● 膜面損壞(比如受到氯的影響)致使膜的透鹽率增加。
發生故障的常見原因 系統故障可以劃分為兩個類型:產水量小,脫鹽率低。回答以下問題會有助於找到發生故障的原因。1 產水量下降時膜污染會造成產水量下降,檢查以下提問來尋找發生問題的原因。● 是否正常關閉系統?在一些情況下,要在裝置關閉之前要用反滲透產水沖洗系統濃水,否則無機污染物會在膜面上沉積。● 停機保護是否得當?在系統停機期間沒有採取適當的保護措施,會導致嚴重的微生物生長(特別是在溫暖的環境中)。● 加酸或阻垢劑是否達到了要求的pH值或飽和指數?● 進水和濃水之間的壓力降是否超過了15%?壓力降增加標志著進水流道受到了污染,膜面水流被限制。檢查各段的壓力降情況,確定發生問題的位置。● 在海水系統中,關機時是否對系統進行了產水沖洗?快速沖走膜面的高濃度鹽分,可以防止離子從溶液中沉澱出來。● 保安過濾器是否污染?2 脫鹽率低● 低脫鹽率時,產水電導率高。可能的原因有膜污染、膜降解和O型圈損壞。確認產水電導增加是否超過了15%。● 各段膜組件的產水電導率一樣嗎?逐段測試產水電導,盡可能對每個膜組件測試產水電導率。產水電導率明顯高的組件可能有O型圈或膜元件損壞。要對該組件進行探測和檢查。● 膜元件是否與氯或其它強氧化劑有接觸?任何氧化物質的接觸都會損壞膜元件。● 儀器經過校準了嗎?確認所有的儀器都經過校準。● 膜元件的外觀有變色或損壞嗎?觀察膜元件污染物及損壞物理情況。● 進水的實際電導率和溫度與原設計指標有差別嗎?如果實際進水的TDS或溫度高於原設計指標,產水水質達不到設計值是正常的。要對進水、濃水和產水進行取樣分析,與海德能設計數件的結果標進行對比。● 發生過產水壓力超過進水壓力的情況(產水背壓)嗎?如果產水要提升到較高位置,管道上又沒有安裝逆止閥,停機時產水壓力會超過進水,膜葉會膨脹破裂。● O型圈有問題嗎?O型圈會因老化而失去彈性或破裂,導致泄漏。周期性更換O型圈,或者定期探測膜組件。3 膜污染 如果以上問題都解決了,而系統依然沒有恢復,還要考慮以下提問:● 一旦排除了所有機械故障,就需要確定污染物並實施清洗。● 分析清洗出來的污染物及清洗液的顏色和pH的變化。重新投運系統可以確認清洗效果。● 如果不知道是什麼污染物又缺乏現場經驗,可以委託專用清洗劑供應商對膜元件進行分析並提出清洗方案。● 如果所有嘗試都沒有結果,就需要對膜元件進行解剖。打開膜元件進行膜面分析和污染物分析,以確定發生問題的原因和解決方案。● 一些污染物影響系統的前端,一些污染物在後端更為嚴重。
故障診斷一覽表(表-1)對於判斷污染物的性質非常有用。表-1 膜系統故障診斷一覽表污染種類可能污染位置 壓降 進水壓力 脫鹽率下降 金屬氧化物污染(Fe,Mn,Cu,Ni,Zn)一段,最前端膜元件 迅速增加 迅速增加 迅速增加 膠體污染(有機和無機混合物)一段,最前端膜元件 逐漸增加 逐漸增加 輕度增加 礦物垢(Ca,Mg,Ba,Sr)末段,最末端膜元件 適度增加 輕度增加 一般增加 聚合硅沉積物末段,最末端膜元件 一般增加 增加 一般增加 生物污染任何位置,通常前端膜元件 明顯增加 明顯增加 一般增加 有機物污染(難溶NOM)所有段 逐漸增加 增加 降低 阻垢劑污染二段最嚴重 一般增加 增加 一般增加 氧化損壞(Cl2,Ozone,KMnO4)一段最嚴重 一般增加 降低 增加 水解損壞(超出pH范圍)所有段 一般降低 降低 增加 磨蝕損壞(碳粉等)一段最嚴重 一般降低 降低 增加 O型圈滲漏(內連接管或適配器)無規則(通常在給水適配器處) 一般降低 一般降低 增加 膠圈滲漏(由於產水背壓造成)一段最嚴重 一般降低 一般降低 增加 膠圈滲漏(在清洗或沖洗時由關閉產水閥而造成)最末端元件 增加(污染初期和壓差升高) 增加(污染初期和壓差升高)增加
探針法——壓力容器內脫鹽率下降原因的診斷RO裝置的產水是由裝置內所有壓力容器產水匯集而成的。RO裝置脫鹽率下降有時是由於個別壓力容器脫鹽率下降引起的,故而應首先檢查各個壓力容器的出水電導,找出產水水質異常的壓力容器,然後對這些壓力容器進一步檢查確定原因。一支壓力容器內串聯有若干支膜元件,兩端的膜元件由適配器與壓力容器端板連接,中間各支膜元件由產水連接管連接,適配器與連接管均裝有橡膠O型圈密封。故一支壓力容器出水水質異常的原因有以下幾種:1.膜元件損壞、滲漏;2.適配器損壞或O型圈泄漏;3.連接管損壞或O型圈泄漏;為確定上述原因,可用探針法進行探測,所謂探測是將一支塑料軟管插入位於壓力容器端板中心的產水管口,在不同插入長度處引出產水並測量電導率,以確定電導偏高的位置。以8英寸壓力容器為例,探測步驟如下:1.停止RO裝置的運行,2.拆除被測壓力容器端板上產水管口的堵頭,3.在原來堵頭的位置上安裝一個球閥,4.准備一根外徑8~12mm,有足夠長的塑料軟管,並在軟管沿長度方向上,每隔0.5m作一刻度標記,5.啟動RO裝置,低壓運行15分鍾後打開球閥,插入塑料軟管,一直插到壓力容器另一端的端板處,6.一分鍾後測量軟管中流出的產水電導,7.將軟管拔出0.5m,等待一分鍾後再次測量產水電導並記錄軟管插入長度,8.重復步驟7直至測量完壓力容器全長,9.比較全長度方向上電導值,找出電導異常的位置。9.5 膜元件分析
系統故障處理一般步驟1)數據分析、現場調查數據分析和現場調查工作是進行診斷、排除系統故障的基礎,要對系統運行實際數據進行全面分析,跟蹤系統性能指標變化的細微過程,掌握現場運行過程中所有相關事件的具體情況。● 開始變化的時間點及相關事件,查閱系統運行日誌或記錄。● 進水水質或水源的變化:TDS、溫度、SDI、余氯、個別離子濃度、pH。● 系統運行參數的調整及結果。● 系統性能變化時相關的特殊事件,比如開關機、關機保護措施(關機系統快沖、停機保護、高壓泵前中間水箱停留時間等)、更換保安過濾器濾芯、產水用水量變化及操作人員變化等。● 系統加葯的變化:阻垢劑、分散劑、還原劑、加酸、預處理系統加葯,包括葯劑供應商的變化。● 變化的方式,比如緩慢的平穩變化,較快的但均勻的變化,加速的變化和突變。2)數據標准化 確認系統性能參數下降的實際值,排除水質及運行參數變化對系統性能的影響。3)運用海德能RO設計軟體進行模擬計算核查系統設計的合理性,檢查系統預置參數可能存在的問題。膜元件選型、膜元件排列方式、泵配置、系統運行參數、結垢傾向、濃差極化、預測產水水質等。4)壓力容器探測發現問題膜元件,繪制系統脫鹽率分布圖,了解系統脫鹽率下降的規律性,為污染性質判斷提供依據。5)O型圈檢察更換損壞O型圈。6)膜元件污染觀察分析 首末端膜元件端頭目測觀察,膜元件稱重,污染物化學分析和儀器分析,確定污染物的物理化學特性。7)污染原因分析 查明系統污染的原因,盡量從源頭控制膜污染。8)清洗方案根據污染物及污染狀況分析,制定化學清洗方案。9)清洗試驗對於大系統或污染嚴重的膜系統,需要在實施系統清洗之前進行試驗清洗,清洗試驗結果作為系統清洗方案的直接依據。10)系統清洗注意事項● 注意控制清洗流量,化學清洗初期應低流量,然後逐步增加流量。化學清洗後期特別是水漂洗時應保證足夠大的流量,應達到8英寸膜6~9 m3/h,4英寸膜1.3~2.3 m3/h。● 提高清洗溫度(如35℃)可加快化學反應速度,保證清洗效率。● 在一般情況下,首先使用低pH清洗液,並優先選用檸檬酸。● 在局部污染明顯時可以採用分段清洗。● 為了提高清洗效果,可以適當延長浸泡時間,必要時可浸泡過夜。
其它常見故障1)膜元件安裝躥動:膜元件與壓力容器的安裝尺寸可能會有一定誤差,如果膜元件之間或膜元件與適配器之間留有間隙,會造成膜元件躥動,導致O型圈及連接部位損傷。潤滑劑使用不當:使用凡士林或油質潤滑劑會導致嚴重的負面影響。使用警告:任何時候不允許使用石油類(如化學溶劑、凡士林、潤滑油及潤滑脂等)的潤滑劑用於O 型圈、 連接管、接頭密封圈及濃水密封圈的潤滑!!允許使用的潤滑劑為水溶性潤滑劑,如丙三醇(甘油)等。2)系統調試初期沖洗時間不夠海德能膜元件出廠時使用亞硫酸氫鈉保護液,如果沖洗時間不夠,殘留保護液成份會致使產水電導率高於設計指標。正常情況下應沖洗30分鍾以上。3)預處理故障漏砂、漏碳、鐵錳超標、絮凝劑殘余、SDI高。 4)產水染菌由於RO產水中沒有任何抑菌性成份,如果產水與染菌空氣接觸,便會在產水管道、膜元件中心管內及產水流道中形成感染。在產水中會發現不明絲狀懸浮物。產水染菌現象一般發生在不規則間歇運行的小型系統中。處理方法:產水系統消毒。用反滲透產水配置1%食品級亞硫酸氫鈉溶液,灌滿產水系統管道,包括膜元件產水流道。浸泡過夜後排放,運行沖洗2小時以上,直到產水電導率達標。
膜污染物及清洗對策無論反滲透系統設計的如何完美,以及所採取的措施如何完善,膜污染都是不可避免的。當反滲透系統性能下降至已不能接受,且已排除其它影響因素,則可以斷定膜已受到了污染,需要清洗以恢復其性能。目前,依靠經驗確定膜污染,以及選擇不同的清洗劑進行反復嘗試,這種方法通常隱含著較多主觀的內容,其結果對膜均有不同程度的損壞。眾所周知,膜污染物一般為泥砂、微粒、膠體、脂肪、油、蛋白質、難溶鹽、高分子多聚糖以及胞外聚合物等等。從實際情況分析,膜污染物往往不是單一性的,而是多元性的復雜沉積物,那種將膜污染物進行各種各樣的歸類分析,是一種理想化的做法。成功的實踐表明:不僅依靠經驗簡單判斷膜污染物,而且還需要科學的檢測技術,如採用原子吸收光譜、電鏡掃描、傅里葉紅外光譜、X-Ray衍射、色譜質譜聯用以及DNA檢測等,來准確鑒別實際的膜污染物,從而正確地選擇膜清洗劑以及清洗過程。同濟公司承諾能為你做到這一切。
超濾工藝與傳統工藝的比較超濾工藝 傳統過濾工藝工藝適應性強,原水濁度為15-20度均可採用。膜過濾精度高於傳統,可去除大於0.1微米的膠體和顆粒物,對大分子有機物有較好的去除效果,受原水波動小,出水水質穩定(產水SDI小於2)設備佔地空間小,僅為傳統工藝的1/5-1/3,可全自動運行,可顯著提高反滲透產水通量,節省反滲透用膜量大幅度降低反滲透清洗頻率,提高反滲透的效率及穩定性工藝佔地空間大,操作強度大,運行管理不便。出水水質受原水波動大。特別處理高濁度,高污染水源時,SDI很難滿足反滲透進水要求(SDI小於5)。該工藝系統為模塊設計,各組件互相獨立,可單獨拆卸而不影響整個系統其他組件。該工藝採用一般鋼制設備,濾料密封其中,填裝及更換難度大系統模塊採用塑料材質,設備拆卸,更換方便該工藝系統設備龐大,金屬管道多,管徑大,檢修維護難度大完全實現自動控制,工人只需要在控制室監控操作即可,勞動強度大大降低。一般採用人工操作,工人勞動強度大,人員配置多。新興水處理技術,發展迅速,技術日趨成熟,是反滲透處理的首選工藝水處理傳統工藝,從目前反滲透系統處理工藝的應用來看,傳統工藝將逐漸被超濾工藝所取代。
⑵ 反滲透膜原理是什麼及如何清洗
反滲透膜的原理:
反滲透膜的工作需要藉助外力對膜的一側的溶液施加壓力,當這個壓力超過它的滲透壓時,溶劑會逆著自然滲透的方向作反向滲透,在壓力的作用下反滲透膜的膜孔只有0.0001微米,一些雜質分子化學離子和細菌、真菌、病毒體等等不能通過,就會留在濃液溶的一側,然後排出。
從而在膜的低壓側可以得干凈的溶液,也就是滲透液。高壓側得到濃縮的溶液,就是濃縮液。若是用在海水淡化的行業,在膜的低壓的一側可以得到淡水,在高壓側得到的就是鹵水,由於反滲透膜使用簡單,過濾效果好,所以在水處理行業使用廣泛
化學清洗反滲透膜的方法:
1.檸檬酸溶液,在高壓或低壓下,用1%-2%的檸檬酸水溶液對膜進行連續或循環沖洗,這種方法對Fe(OH)3污染有很好的清洗效果。
2.檸檬酸銨溶液,檸檬酸的溶液中加入氨水或配成不同PH值的溶液,也可在檸檬酸銨的溶液中加HCL,調節PH值至2-2.5,例如在190L去離子水中,溶解277g檸檬酸胺,用HCL調節溶液PH值為2.5,用這種溶液在膜系統內循環清洗6小時,效果很好,若將該溶液加溫到35-40℃,清洗效果更好,該溶液對無機物的污染清洗效果均很好,但清洗時間較長。
3.加酶洗滌劑,用加酶洗滌劑處理膜,對有機物污染,特別是對蛋白質,油類等有機物污染特別有效,若在50℃-60℃下清洗效果更好,[本文來自凈水器官網}一般的在運行10天或半個月後用1%的加酶洗滌劑在低壓下對膜進行一次清洗,由於所用加酶洗滌劑濃度較低,所以要求浸漬時間長一些。
4.濃鹽水,對肢體污染嚴懲的膜採用濃鹽水清洗是有效的,這是由於高濃度鹽水能減弱膠體間的相互作用,促進膠體凝聚形成膠團。
5.水溶性乳化液,用於清洗被油和氧化鐵污染的膜十分有效,一般清洗30-60分鍾。
6雙氧水溶液,例如將0.5L,30%的H2O2用12L去離子水稀釋,然後清洗膜表面,這種方法對有機物污染特別有效。
7.次氯酸鈉和甲醛溶液,對於細菌的污染,要視不同的膜採取不同的處理措施,對芳香聚醯胺膜可用1%(重量)的甲醛溶液清洗,同時要經常分析反滲透濃水中保持0.2-0.5mg/l的余氯,以防止細菌繁殖。
8.草酸和EDTA溶液,對於反滲透膜上的金屬氧化物沉澱,用草酸和EDTA溶液清洗為好。
⑶ 反滲透膜的原理是什麼
RO反滲透膜是一種對透過的物質具有選擇性的半透膜,只能透回過溶劑而不能透過溶質答的薄膜稱之為理想半透膜,RO反滲透膜基本上算是理想的半透膜。當相同體積的稀溶液(例如淡水)和濃溶液(例如鹽水)分別置於RO反滲透膜的兩側時,稀溶液中的溶劑將自然穿過半透膜而自發地向濃溶液一側流動,這一現象即為滲透。
當滲透達到平衡時,濃溶液側的液面會比稀溶液的液面高出一定高度,即形成一個壓差,此壓差即為滲透壓。滲透壓的大小取決於溶液的固有性質,即與濃溶液的種類、濃度和溫度有關而與半透膜的性質無關。若在濃溶液一側施加一個大於滲透壓的壓力時,溶劑的流動方向將與原來的滲透方向相反,開始從濃溶液向稀溶液一側流動,這一過程稱為反滲透。
反滲透是滲透的一種反向遷移運動,是一種在壓力驅動下,藉助於反滲透膜選擇性截留作用將溶液中的溶質與溶劑分離。RO反滲透膜已廣泛應用於各種液體的提純與濃縮,其中最普遍的應用實例便是在水處理工藝中,用反滲透技術將原水中的無機離子、細菌、病毒、有機物及膠體等雜質去除,以獲得高質量的純凈水。
⑷ 反滲透進水前微生物的檢測方法實驗室
反滲透膜元件作為深層的過濾手段,其表面不可避免的會殘留有膠體、微生物、雜質顆粒及難溶鹽類在其表面的析出,因此,在多種領域使用的反滲透裝置,一旦投入使用,最終都需要清洗,只是清洗周期的長短不同而已。然而,在線清洗作為一種反滲透系統清洗保養、沖擊性殺菌以及定期保護的手段,在面臨反滲透膜元件重度污染時就顯得無能為力,這個時候就需要對反滲透膜元件進行離線清洗。
1. 反滲透膜元件重度污染的原因、特徵
雖然反滲透系統的設計中都會有一定程度的富裕量,以保證在緊急時刻不至於因為反滲透系統的產水量或脫鹽率下降、反滲透系統壓差升高而使得供水不足而對安全生產造成威脅,但實際上也正是由於這些富裕量的存在才使得有時候隱藏的故障不能夠及時的表現出來,這樣最終可能就演變為反滲透膜元件的重度污染。
2. 反滲透膜元件重度污染的概念
指反滲透系統進水中所含的懸浮物、膠體、有機物、微生物及其它顆粒對RO膜產生的表面附著、沉積污染或者水中的化學離子成分在膜表面因濃差極化等因素導致的離子積大於溶度積後的化學垢類生成等現象。重度污染則指污染後的單段壓差大於系統投運初期單段壓差值的2倍以上、反滲透系統產水量下降30%以上或者單支反滲透膜元件重量超過正常數值3公斤以上的情況。
3. 反滲透膜元件的離線清洗方式及步驟
3.1 首先用性能優良的備用膜元件替換反滲透系統上的待清洗膜元件, 以保證反滲透系統不停止運行,保證整個生產工藝的持續穩定。
3.2 反滲透膜元件性能測試:
對每一支膜元件單獨測試其各項性能指標,包括:脫鹽率、產水量、壓差、重量等,並作好測試前記錄脫鹽率、產水量和壓差測試條件:符合不同類型膜廠商提供的標准。
3.3 系統清洗前了解系統目前運行狀況。
3.4 採集運行反滲透系統的各參數指標,作好原始記錄。
3.5 根據用戶原水全分析報告、性能測試結果及所了解的系統信息判斷清洗流程。
3.6 污染物的鑒定。首先根據3.5的分析結果初步判定,再通過特殊的設備、器具作進一步的驗證,以確定具體污染物類型。
3.7 根據3.5、3.6的分析結果,確定所需清洗配方。當RO膜上的污染物確定後,我們可以選擇膜製造商提供的系列配方,選擇較為合適的一種或兩種配方;或者選擇特殊配方(當 RO 膜被特殊的污染物污染時,採用普通的配方效果欠佳,或者從經濟性角度比較時,特殊配方較為經濟)。目前,國內外有許多反滲透膜元件清洗的專用葯劑。
3.8 在反滲透專用清洗設備上用以上清洗劑結合物理處理清洗手段進行試驗性清洗,以選擇恰當的清洗配方和清洗程序。
3.9 確定清洗方法,對以上所有膜元件進行處理。
3.10 對清洗後的膜元件進入測試平台進行測試並作記錄,不符合要求的將重新送入清洗設備進行處理。
3.11 整理清洗數據資料,寫出清洗總結報告。
在反滲透的污染控制中,最根本的措施在於以反滲透為核心的水處理系統的設計及製造安裝過程、反滲透系統各種耗材的選擇、運行管理水平等方面的控制。這些方面的良好把握對反滲透系統的安全健康運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當然,當反滲透系統發生嚴重污染時,首先採取的措施一定是要分析污染的原因、查找解決污染的方法,並通過恰當的途徑在最短的時間內對反滲透系統進行清洗,因為隨著時間的延長,意味著清洗難度的下降。
⑸ 反滲透膜元件
反滲透膜系統故障判斷和排除 反滲透膜系統主要存在兩大類故障:(1)系統初始運行(調試)時產水量和脫鹽率異常。(2)RO系統初始運行情況正常,經過一段時間後出現產水量和脫鹽率降低的情況。下面針對此兩大類故障進行討論。 反滲透膜系統初始運行(調試)的故障排除 反滲透膜系統初始調試時,可以把系統實際性能與VONTRON ROdesign系統輔助設計軟體計算結果(污堵系數=1)進行對比,判斷系統初始性能是否有異常。 產水量低,壓力高 出現此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⑴儀器儀表讀數誤差壓力表、流量計使用前沒有校正,讀數不準確。壓力表安裝位置離壓力容器兩端較遠,其讀數含有管路的壓力損失,但被作為進水壓力則導致進水壓力偏低,產水量偏低。 ⑵溫度進水溫度比初始設計時低,進水溫度每降低3℃產水量約降低10%。 ⑶進水電導(或TDS)進水電導(或TDS)比設計值高很多,對於NaCL溶液TDS每增加1000ppm則滲透壓增加約11.4psi(0.8bar),相同進水壓力下,產水量將降低。 ⑷產水側壓力相同進水壓力下,由於產水側設置憋壓或者產水管路偏小輸送點遠、高造成阻力較大,導致凈壓力減少,產水量降低。 ⑸壓差正常情況,對於6芯裝8040膜元件,兩段壓差約3~4bar。管路設計不合理導致壓力損失較大或者二段濃水排放閥不完全關閉,這些都將導致凈壓力減少,從而導致產水量降低。 ⑹膜元件通量衰減濕膜元件保存不到位或濕膜元件裝入系統後未採取保護措施,使膜元件變干,導致通量大幅衰減或無通量,從而導致系統產水量低。膜元件裝入系統前沒有確認進水是否達標,導致用含有陽離子、中性、兩性表面活性劑或含有其它與膜不兼容的化學品的進水浸泡沖洗膜元件,致使膜元件通量衰減,從而導致系統產水量低。 脫鹽率低,產水電導高 ⑴儀器儀表讀數誤差電導儀(或TDS儀)沒有進行校正,讀數誤差較大,導致計算出的脫鹽率低。 ⑵膜元件連接器或壓力容器端板連接適配器密封泄露安裝膜元件過程中,連接器上的『O』型圈扭傷或脫落,導致高含鹽水進入產水中。判斷:首先測出每支壓力容器的產水電導,若有某個壓力容器的產水電導偏高,再用『探針法』判斷露鹽點的具體位置,若露鹽點在連接器處則可以重新安裝膜元件予以糾正;若露鹽點在膜元件處,則須更換有問題的膜元件。 ⑶進水pH值反滲透膜比較理想的脫鹽率范圍為6~8,過低或過高的pH值對整個系統的脫鹽率都有影響。 ⑷進水為地下水,水中碳酸氫根(HCO3-)含量較高地下水鹼度較高,其HCO3-含量較高,由於HCO3-被脫除後,此平衡(CO2 + H2O à HCO3- + H+)將向右進行,導致系統產水pH變低,電導升高。 ⑸膜元件被氧化膜元件裝入系統之前沒有對預處理出水的達標情況進行檢查,致使余氯超標或含有其它氧化劑的進水進入膜系統,造成膜的氧化,使膜元件脫鹽率降低。另外陽離子、中性、兩性表面活性劑也會造成膜元件脫鹽率的降低。 反滲透膜系統運行一段時間後出現的故障排除 此類故障通常至少出現下列情況之一: 1.標准化後產水量下降,通常需要提高運行壓力來維持額定的產水量; 2.標准化後脫鹽率降低,在反滲透系統中表現為產水電導率升高; 3.壓降增加,在維持進水流量不變的情況下,進水與濃水間的壓差增大; 膜系統出現上述故障時,分析處理的步驟如下: ⑴根據故障的症狀、位置及日常運行的數據記錄初步判斷污染屬於哪一類型(污堵、結垢、微生物等);若無日常運行記錄,則需對原水及濃水進行水質分析及預處理出水控制指標進行檢測,幫助分析故障可能<
⑹ 陶氏反滲透膜質量有問題,在哪裡檢測
陶氏反滲透膜元件在運行過程中難免遇見一些故障,對於陶氏反滲透膜遇回見故障有兩種檢查答方法,一種為在線查找,一種為離線查找。
在線查找
如果一件容器透鹽率超出制定的標准時,這時候我們需要對每一個陶氏反滲透膜元件產品電導率來確定問題的起源進行一下研究。我們需要取樣測量電導率通過使用一根塑料或不銹鋼管在產品水管不同位置,取樣管要在上面做上記號。這些記號位置也就是需取樣位置。
取樣管先插入到產品水管最遠端,用來取樣測試電導率,然後一段段向回抽得到電導率變化曲線。當給水流過壓力容器濃度增加時,水的濃度也會增加。取樣電導率膜元件之間的電導率就會變化為百分之二十。如果某一點位置電導率介躍變化,說明機械泄露出現泄漏。從分析的數據就可以找出陶氏反滲透膜元件運行故障。
離線查找
陶氏反滲透膜捲曲膜元件的非破壞性離線研究只有一種方式,那就是真空試驗法。如果真空破壞超出每分鍾20kPa汞柱則表明陶氏反滲透膜元件已經泄漏不能使用。如果試驗還是不能解決問題,則需要檢查陶氏反滲透膜元件內部情況,對部分元件進行檢查和污染物分析。
⑺ 反滲透膜的原理及效果怎麼樣
反滲透膜是一種模擬生物半透膜製成的具有一定特性的人工半透膜,是反滲透技術的核回心構件。反滲透技答術原理是在高於溶液滲透壓的作用下,依據其他物質不能透過半透膜
而將這些物質和水分離開來。反滲透膜的膜孔徑非常小,因此能夠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鹽類、膠體、微生物、有機物等。系統具有水質好、耗能低、無污染、工藝簡單、操作簡便等優點。
反滲透膜應具有以下特徵:(1)在高流速下應具有高效脫鹽率;(2)具有較高機械強度和使用壽命;(3)能在較低操作壓力下發揮功能;(4)能耐受化學或生化作用的影響;(5)受pH值、溫度等因素影響較小;(6)制膜原料來源容易,加工簡便,成本低廉。
⑻ 工業反滲透膜有哪些試驗方法
一般最常用來的就是動態模擬實驗。自還有壓力測試等測試方法。
動態模擬實驗就是模擬反滲透膜的運行環境,來檢測反滲透膜的各種數據。
壓力測試一般是測試反滲透設備能夠達到的最大承壓,以及根據壓力來檢測產水流量。
為了保證反滲透膜正常運行以及延長壽命,一定要添加殺菌劑,殺菌滅藻葯劑,要定期保養清洗。要想獲得更多反滲透膜的知識,網路搜索欣格瑞即可。
⑼ 如何檢測反滲透膜破了
檢查反滲透膜組件穿透或者滲漏的方法:
1、操作壓力急劇下降。
2、出水水質急劇下降和進水差不多
3、出水水量急劇下降
4、濃水排放急劇增多
一般就這些表象,希望幫助到你!
⑽ 反滲透設備如何探針取樣
准備材料:軟管。取一根6mm或8mm的塑料軟管,將管的一端用刀切成斜狀,備用﹔
電導儀(專手持或台式均可)屬
操作過程:
1,拆除需檢測RO設備的中心出水管的管堵,假如只需測一根膜殼,則可只拆一個即可。
2,開啟反滲透,依正常操作流程產水,將軟管一直插入到膜的另一端,當然這里需要估計下總長度,以插到另一端頂為止﹔
3,塑料軟管會引出水樣(從管中取),測試電導﹔
4,將塑料軟管拉出約30公分,再測一次電導,依此操作,一支反滲透膜的長度大約為1米,你可以自己設定拉出的長度,大約三次長度相當於一支膜的長度即可,依此操作,一直到拉出全部塑料軟管為止
5,這樣就可以知道哪一段電導率會突然上升,進而知道是膜殼兩端的聯軸器發生斷裂或是膜與膜之間連接的密封膠圈破損導致出水電導升高
這種方法是反滲透測試產水電導的常用方法,希望這樣解釋會讓你明白如何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