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超濾能去除二價以上的離子嗎,去除率有多大
超濾主要是過濾膠體類物質,大分子,就連COD去除率都有限,一般感覺文獻中COD去除率版也就40%,而且超濾權不是過濾離子的,超濾超濾膜的公稱孔徑一般都是0.02微米,所以去除率很低,你要是過濾離子就得上反滲透,都在98%以上。如果你非要超濾,那麼最好把金屬離子膠體化,這樣效率很高,基本都可以90%以上,但是你如果單純說水溶性金屬離子,效果非常低,他只能處理部分吸附在膠體上的重金屬,具體數值與你的膠體含量有關。
Ⅱ 為什麼一些工廠用mbr膜生物反應器而不用超濾反滲透
首先你需要知道這兩種膜的區別
膜生物反應器( MBR )、超濾( UF )作為反滲透( RO)的預處理工藝在實際中的應用日益廣泛。為給RO工藝提供優質、穩定的水質,比較了兩個工藝的出水水質和運行穩定性。
工藝部分
UF系統由於選用了內壓式中空纖維膜, 為防止懸浮固體干擾其正常運行, 故對二沉池出水進行了氣浮、過濾等預處理, 並以預處理後的出水作為UF系統的進水。
UF系統的工藝參數:設計膜通量為68L/(m2/h),循環倍比為2系統回收率為90%,跨膜壓力為0.04~ 0.12MPa。
MBR系統由於選用了外壓式中空纖維膜, 無需單獨增設預處理設備,只用常規格柵分離後進行調解處理後的出水作為MBR系統的進水。
MBR系統的工藝參數:設計膜通量為40L/(m2/h),平均污泥濃度(MLSS)6.66g/L,水力停留時間(HRT)為7~ 8h氣水比為16:1跨膜壓力為0.016~ 0.02MPa。
結論與建議
MBR與UF系統用於深度處理廢水,其出水水質良好。UF系統出水濁度平均為0.18NTU, COD平均為22.1mg /L, SDI平均為2.50; MBR系統出水濁度平均為0.14 NTU, COD平均為20.1 mg /L, SDI平均為2.22。
在對濁度的去除上, MBR系統無論是出水濁度平均值還是出水濁度的穩定性均優於UF系統。在對 COD的去除上, UF系統對預處理工藝出水的COD去除效果不明顯; MBR系統耐COD沖擊負荷的能力較強, 但對經純氧曝氣工藝處理後的剩餘難生物降解COD的去除效果不佳。
針對廢水的水質特點,為滿足RO工藝對進水水質及其穩定性的要求,可在純氧曝氣池後設置一個水力停留時間較短的膜分離池(池內維持較高的污泥濃度)代替二沉池,以提高系統的出水水質和抗沖擊負荷能力。
Ⅲ 超濾膜能去除水中有機物嗎
超濾膜能否去除水中的有機物?
答案是否定的。超濾可以很容易的去除水中的有機物,這是一種誤解。
1、關於水中有機物的形態
按形態來分,水中有機物也和水中無機物一樣,可以分為懸浮態、膠態和溶解態三大類。
對溶解態有機物的定義,是依據測定方法來理解。目前普遍應用的測定方法是將水樣通過0.45μm(或0.15μm)濾膜過濾,通過濾膜後的水中有機物作為溶解態有機物,沒有通過濾膜的有機物作為懸浮態和膠態有機物。有人選用0.15μm濾膜,這是因為在無濁度水制備中將透過0.15μm濾膜的水作為零濁度水。試驗表明,水通過0.45μm或0.15μm濾膜後,對水中有機物量影響不大,所以目前一般均將通過0.45μm濾膜的水中有機物作為溶解態有機物。
根據這種觀點,水分析中測定的COD,也可以分為懸浮態和膠態有機物的COD和溶解態有機物的COD二部分。原水都是先經過混凝、澄清、過濾之後才作為離子交換的進水,反滲透的進水在過濾之後還要再經過二次混凝或細砂過濾,這樣的水,應該說其中的懸浮態和膠態有機物已大部分去除,水的COD中大部分是溶解態有機物的COD。試驗表明,原水在混凝、澄清、過濾階段,對水中溶解態有機物去除甚微,有時甚至為0,而對水中懸浮態和膠態有機物去除率可以達到90%以上。
所以,我們籠統講某種處理方法可以去除水中多少有機物,即COD去除率為多少是不確切的,也不全面的。水處理中面臨的困難不是總的有機物(COD)的去除率能提高到多少,因為在懸浮態和膠態有機物含量高的水中,應用一般的混凝、澄清、過濾的方法,就可以把總有機物(COD)去除率提高到很高的數值。
因此,反滲透(或離子交換)進水中的有機物主要是溶解態有機物,反滲透(或離子交換)進水的COD指標也主要是指溶解態有機物的COD。要使反滲透(或離子交換)進水的COD達到標准,其主要任務也是降低水中溶解態有機物的量。
Ⅳ bodcod對超濾膜的使用有影響嗎bodcod在什麼范圍才可以進超濾膜
bodcod反映的是水中有機物污染的程度,說明溶解性有機物的含有情況,這兩個數值高肯定對膜不好,影響使用壽命,因此在進入膜前應加設預處理設施盡可能降低溶解性有機物對膜的影響。
Ⅳ 超濾膜的應用領域有哪些
超濾膜的應用領域復
1.純水和超純水的制制備工藝用於超純水的反滲透預處理和末端處理。
2.用於分離工業水中的細菌、熱源、膠體、懸浮物和大分子有機物。
3.飲用水和礦泉水的凈化;
3.發酵、酶制劑工業和制葯工業的濃縮、純化和澄清;
4.果汁濃縮和分離;
5.大豆、乳製品、製糖業、白酒、茶汁、醋等的分離、濃縮和澄清;
6.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凈化和回收;
7.用於分離、濃縮和凈化生物製品、醫葯產品和食品工業;
8.還可用於血液處理、廢水處理和超純水制備中的末端處理裝置。
Ⅵ 納濾能否有效去除水中的COD BOD5和TOC
首先,納濾膜(Nanofiltration Membranes)是80年代末期問世的一種新型分離膜,其截留分子量介於反滲透膜和超濾膜之間,約為-2000Da,由此推測納濾膜可能擁有lnm左右的微孔結構,故稱之為「納濾」。納濾膜大多是復合膜,其表而分離層由聚電解質構成,因而對無機鹽具有一定的截留率。國外已經商品化的納濾膜大多是通過界面縮聚及縮合法在微孔基膜上復合一層具有納米級孔徑的超薄分離層。
納濾膜能截留納米級(0.001微米)的物質。納濾膜的操作區間介於超濾和反滲透之間,截留溶解鹽類的能力為20%-98%之間,對可溶性單價離子的去除率低於高價離子,納濾一般用於去除地表水中的有機物和色素、地下水中的硬度及鐳,且部分去除溶解鹽,在食品和醫葯生產中有用物質的提取、濃縮。納濾膜的運行壓力一般3.5-30bar。
納濾過程的關鍵是納濾膜。對膜材料的要求是:具有良好的成膜性、熱穩定性、化學穩定性、機械強度高、耐酸鹼及微生物侵蝕、耐氯和其它氧化性物質、有高水通量及高鹽截留率、抗膠體及懸浮物污染,價格便宜且採用的納濾膜多為芳香族及聚酸氫類復合納濾膜。復合膜為非對稱膜,由兩部分結構組成:一部分為起支撐作用的多孔膜,其機理為篩分作用;另一部分為起分離作用的一層較薄的緻密膜,其分離機理可用溶解擴散理論進行解釋。對於復合膜,可以對起分離作用的表皮層和支撐層分別進行材料和結構的優化,可獲得性能優良的復合膜。膜組件的形式有中空纖維、卷式、板框式和管式等。其中,中空纖維和卷式膜組件的填充密度高,造價低,組件內流體力學條件好;但是這兩種膜組件的製造技術要求高,密封困難,使用中抗污染能力差,對料液預處理要求高。而板框式和管式膜組件雖然清洗方便、耐污染,但膜的填充密度低、造價高。因此,在納濾系統中多使用中空纖維式或卷式膜組件。
在我國,對納濾過程的理論研究比較早,但對納濾膜的開發尚處於初步階段。在美國、日本等國家,納濾膜的開發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達到了商品化的程度,如美國Filmtec公司的NF系列納濾膜、日本日東電工的NTR-7400系列納濾膜及東麗公司的UTC系列納濾膜等都是在水處理領域中應用比較廣泛的商品化復合納濾膜。
對於一般的反滲透膜,脫鹽率是膜分離性能的重要指標,但對於納濾膜,僅用脫鹽率還不能說明其分離性能。有時,納濾膜對分子量較大的物質的截留率反而低於分子量較小的物質。納濾膜的過濾機理十分復雜。由於納濾膜技術為新興技術,因此對納濾的機理研究還處於探索階段,有關文獻還很少。但鑒於納濾是反滲透的一個分支,因此很多現象可以用反滲透的機理模型進行解釋。關於反滲透的膜透過理論[2]有朗斯代爾、默頓等的溶解擴散理論;里德、布雷頓等的氫鍵理論;舍伍德的擴散細孔流動理論;洛布和索里拉金提出的選擇吸附細孔流動理論和格盧考夫的細孔理論等。
納濾膜的過濾性能還與膜的荷電性、膜製造的工藝過程等有關。不同的納濾膜對溶質有不同的選擇透過性,如一般的納濾膜對二價離子的截留率要比一價離子高,在多組分混合體系中,對一價離子的截留率還可能有所降低。納濾膜的實際分離性能還與納濾過程的操作壓力、溶液濃度、溫度等條件有關。如透過通量隨操作壓力的升高而增大,截留率隨溶液濃度的增大而降低等。
所以,納濾膜可以去除大部分COD及BOD和TOC
Ⅶ 生活污水超濾膜能做到cod達標排放嗎
是不可以的。超濾可以很容易的去除水中的有機物,這是一種誤解。
Ⅷ 超濾膜在焦化廢水深度處理中對COD有去除作用嗎
有.焦化廢水在生化二沉池後有機物分子量並不大,所以超濾膜在焦化廢水處理中對COD的去除主要體現在了對膠體和微生物上面.
Ⅸ 用超濾膜處理水樣,監測的指標為,色度、酸度、總鐵、COD
因為超濾不吸收色素、鐵、酸度這些離子。COD偏高應該是誤差或者超濾膜材質的問題
Ⅹ 超濾膜在焦化廢水深度處理中對COD有去除作用嗎
有。焦化廢水在生化二沉池後有機物分子量並不大,所以超濾膜在焦化廢水處理中對COD的去除主要體現在了對膠體和微生物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