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橄欖核雕刻師過飛有人知道嗎
給你提供一部分參考,現在能人輩出。 不過主要還是看作者的雕刻風格是不是自己喜歡的 夏白眼(明宣德年間1426~1435年) 因擅長橄欖核雕之技,被譽為「一時聖手」。當時的皇帝朱瞻基酷愛核雕,因此對他極為賞識。 明朝的高濂在《遵生八箋·燕閑清賞箋》中記載:在明朝宣德年間,工匠夏白眼所雕刻的各種東西,如烏欖核上雕了十六個娃娃,形狀只有半粒米大,眉毛、眼睛,喜和怒都具備。又如雕的荷花上九隻白鷺飛跑的樣子,雕在方寸的小核上,可說是絕一無二的精品。時間流傳久了,人們便把它珍藏起來,當成留世的一件寶物。 在文章的最後,他稱夏白眼的作品為「一代奇絕」。 封錫祿(嘉定人,以精於橄欖核雕而著稱於清乾隆朝。) 根據歷史記載,他的代表作是橄欖核雕《草橋驚夢》,表現的是當時的鄉間夜景:疏柳藏鴉,柴門卧犬,茅舍儼然,鄉民羅列,所有這一切全都在一枚小小的橄欖核上得到了完美地體現。其構思之精巧、布局之嚴謹、神韻之豐滿、人物之悠然,讓人嘆為觀止。 陳祖章(廣州人,清乾隆年間入宮。) 陳祖章以牙雕聞名天下,但其橄欖核雕之技同樣讓人嘆為觀止。 核雕中工藝精湛,難度更高的是雕刻核舟。 在核舟作品中,《東坡夜遊赤壁》歷來是雕刻工藝家們常用的題材。至清代,廣東的宮廷工藝家陳祖章在學習、借鑒前人的基礎上,創作《東坡夜遊赤壁》核舟,並在技藝、內涵上都有所發展,人物除蘇東坡外,有客人、客婦、艄公、書童等7人,個個刻畫精緻,人物神態自然、寧靜、超逸。 陳祖章的核舟有一件傳世,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上海文化出版社的《國寶大觀》上是這樣介紹的:「此舟呈稍深的橘紅色,高1.6厘米,長3.4厘米。舟上設備齊全,艙中備有桌椅,並擺著杯盤菜餚,小窗鏤空,可開可閉。舟上八人,異彩紛呈,為蘇東坡泛舟夜遊赤壁故事。舟底鐫刻著細字《後赤壁賦》全文,下有『乾隆丁巳五月臣陳祖掌』款。」 杜士元(清乾隆年間蘇州吳縣人,是擅長雕刻橄欖核舟的奇人。) 有關杜士元雕刻橄欖核的史料記載只有零星碎語,稱有「窮極工巧之能事」,當地人稱他之為「鬼工」。 《履園叢話》記載杜士元所雕核舟,每枚值銀50兩。即使如此,人們依然趨之若鶩。因他的技藝高超,被乾隆帝徵召至啟祥宮,讓他專為皇宮服務。據說他因被禁於皇宮之中,終日悶悶不樂,後來佯裝瘋癲,才被放歸故里。 常熟市博物館有枚迄今僅見的杜士元制《漁樂圖》橄欖核舟。核舟呈深棗紅色,雕刻者就著橄欖核天然外廓弧線隨形而雕刻出船底與船篷。橄欖核舟上,艙、篷、舟楫齊全,篷上鏤空的魚簍,船中數人大如米粒,有人曬網,有人烹茶,有人閑坐觀天,一幅船上漁家其樂融融的生活場景。核舟底有「乾隆乙丑(1745年)造,仙傳杜士元」行書雕款。此外,核舟另作水浪狀象牙底座以作承托,座底還有行書雕款:「皮肉生來有益長,其中將他造船行。網船家家多子孫,漁翁得樂嘗端陽。」 湛谷生(廣東增城新塘鄉人,清咸豐年間著名橄欖核雕藝人。) 據說,「雕刻的工具全是自製,雕刻的手法也很獨特。雕刻時,先把橄欖核含在口內,待濕透後才取出。每遇晴天早上,便對著東邊的窗檯,讓陽光照射著,精雕細琢。正午以後,他就休息了。這樣每天只刻三四個小時。」 如今,在增城縣博物館,珍藏著雕刻家湛谷生於咸豐四年(1854年)他53歲時的作品《蘇東坡夜遊赤壁舫》。 這件精美的藝術品的主體是一個小畫舫,長45毫米左右,工藝十分精巧,所雕的人物情態各異,栩栩如生;舫中置一桌、3人圍案而坐,旁邊還蹲著一個書童煮茶,船後有船娘把舵,船的兩旁有8扇通花窗,皆可開合;船頭的小鏈條也以橄欖核雕成,環環相扣,船底刻有蘇東城《前赤壁賦》全文共537個字;船艙上有兩扇可開可關的小花窗,艙前兩邊都開有小門,船艙鏤成兩層,拾級可下,船尾高掛一盞風雨燈,讓人油然而生羽化之思。 在2005年北京翰海的春拍上,他所雕刻的一件「清核雕先賢人物串」108粒以134.2萬元的高價成交,開創了核雕拍賣的新紀錄。這串核雕顆顆大小勻稱一致,包漿圓潤成棕黃色,每顆果核上所雕皆是秦漢至明初的忠臣良將、詩人儒士等共108位。每顆果核上還用陽文雕出人物的姓名,每個字約2毫米,字字清晰規整,讓人嘆為觀止。 殷根福 (?-1940 民國時吳縣舟山村人。) 蘇州著名橄欖核雕大師,吳縣舟山村人,其刀法雄健、形簡意賅,世稱「殷派」。殷根福初學竹雕,繼學牙雕,再學核雕。在上海老城隍廟開設永興齋,出售竹雕牙雕藝術品。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從廣東船工中獲得一些橄欖核,精心琢磨以後,決定隨形設計,用以雕成羅漢頭像,為此,他專程去羅漢堂內觀察羅漢形象,雕塑成後串成手串,在店內銷售,很受民眾的歡迎。藝品一上市,旋即售空。 此後,他專事核雕,專雕羅漢頭像,並成為殷氏的獨特藝術品。當時,上海僅此一家。以後,殷根福所雕的羅漢頭像,成為風行一時的核雕藝術品,求購者絡繹不絕。殷根福刻制的羅漢頭像,挺刀爽勁,厚朴凝重,臉部表情自然,雙眼傳神,十八個羅漢個個不同,神采各異,形象生動,被譽為「殷氏羅漢」。 殷氏開創的羅漢頭像與以往的雕刻相比亦有所創新。以往的雕刻技藝在雕刻前都要畫個草圖,如園林、人物、花鳥、走獸等,然後按圖雕刻。而殷氏羅漢則無需畫圖,只要吃准五刀,即鼻頭一刀,眼睛兩刀,耳朵兩刀,是為「定位」。 他的技藝後來傳於兒子殷榮生、女兒殷雪芸、弟子須吟笙等人。 殷雪芸 (1928-1996 女,吳縣舟山村人。) 自幼隨父學橄欖核雕。抗日戰爭後停工。1972年蘇州工藝美術局發現她有獨特技藝,安排她到蘇州工藝美術公司專做橄欖核雕,並培養了董蘭生等藝徒。1978年橄欖核雕作品曾參加全國工藝美術展覽,1979年又去西德、法國展出。作品有《壽星》、《三星》、《十八羅漢》等。 須吟笙(近代核雕名家,1924年生人) 寫意羅漢頭的鼻祖,羅漢頭的山峰,尚健在,蘇州光福舟山人,是蘇工核雕殷派第二代傳人,師從殷根福 (?-1940),和殷根福 之兒子殷榮生、女兒殷雪芸同時學藝橄欖核雕刻,作品有橄欖核雕《楊家將》三件. 須老先生已經八十多歲,少有作品上市,其實須老先生還雕東西,但只是為了應付宣傳做做樣子而已,眼神和腕力多有點不從心了,由於年齡的關系雕的東西和以前的也有了些差距,但須老先生的地位是不可以否認的,他的羅漢頭可算殷前輩十八羅漢雕刻開派以來十八羅漢頭雕刻的一個里程碑,現在的一些新人,包括一些所謂名家除了繼承還是繼承,沒有一點點的發揚,須老先生的東西不多,新的幾乎不出,現在仿他工的人也不多,因為須老先生的工藝境界已經不是常人能仿。他的作品已經很難覓得。我去了數次也未能如願。到是在民間還能看到他的作品。他的羅漢頭受到舟山所有雕刻者的肯定。 殷麗娟是須吟笙的唯一在舟山工藝品廠一帶一出來的徒弟(這一點鮮為人知)。其早年從事過木雕、石雕、牙雕,等。在橄欖核雕中除了雕刻羅漢頭之外還有偉人頭像為大家所知,還有一些其他題材的單子,但留存的已經很少。曾在舟山工藝品廠成立後在其中指導廠中學徒,可以說現在青壯年的雕刻者基本上都被其指導過 鍾年福 1927年臘月三十生人,故名年福。 14歲開始學習雕刻,師從殷小男,1970年成立舟山工藝品廠,1973年4月7日成立東山工藝美術廠。可以說為舟山的橄欖核雕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 鍾老刀法粗曠,作品特點鮮明,為了愛好而雕刻,受到舟山雕刻者的尊敬。無人能出其右。也從事過木雕和石雕等其他材質的雕刻。 大女兒鍾菊英(在89年後就不從事雕刻因為眼睛不好)、大兒子鍾耀源(在十多年前就不從事雕刻)、二女兒鍾菊仙(現在還在從事雕刻)。開門徒弟是鍾火元、其他徒弟有謝才元、鍾秀琴、周雪官、須培金等,在舟山工藝品廠時指導過很多的徒弟。代表作品就是十八羅漢頭。 謝才元 1957年生人,1973年進入舟山工藝品廠學徒,通過自己的努力練就了雕刻技巧,81年左右開始自己創作,其現在正當壯年,作品非常成熟。其作品十八羅漢頭能看到須吟笙老先生的影子。主要作品是十八羅漢頭和吉慶有餘等題材,在舟山工藝品廠時曾和須吟笙合作雕刻108粒羅漢相。開門徒弟是朱紅為,還有徒弟陶菊英、徐月明等。 鍾秀琴 1959年生人,師從鍾年福、鍾元慶、須吟笙。1973年進入東山工藝美術長,與須培金和周麟鳳同時開始學習核雕,可以講是舟山女工的代表人之一,受到老一輩核雕作者的推崇,女工的細膩中能透露出鍾年福的粗曠,須吟笙的寫意和鍾元慶的工整,可以說是集大家之所長,代表作品是走獸十八羅漢、走獸八仙、圓雕雲彩八仙及許多題材的單子雕刻。 周泉根 1959年出生於核雕之鄉舟山村。 師從顧仁笙,曾工作於舟山工藝品廠,在近三十年的工作中又不斷的深挖創新,終獲成功,創立了一種自己獨有的風格。尤其是在十八羅漢頭這樣很能體現一個藝人的基本工的題材上更是力求完美,並且對原料的要求也是及高,在1993年開發出鐵圓核、大四花等這樣核質非常高的原料。從不讓一條質量不好的作品流放到是市場上。在近三十年的藝術生涯中,雖然他本人也很少提起,但他確實帶出了不少優秀的徒弟,並且他的許多徒弟(如胡君偉、蕭艷萍、殷晨月等)現已揚名核雕界。 他的代表作品就是十八羅漢頭,各種規格都堪稱精品,從1.1cm~3.5cm,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1cm小籽和2.5cm鐵圓核羅漢頭,表情豐富、刀工細膩、神態各異。 周麟鳳 1961年出生,周泉根之妻,同周泉根一起加入舟山工藝品廠(當時有周雪官、須培金夫婦,周泉根、周麟鳳夫婦,謝才元、鍾秀琴夫婦),刀法精準而細膩,現在為了丈夫和愛子作出了非常大的犧牲,放棄了核雕工作,專心在家照顧愛人和孩子,非常可惜,只是在家務閑暇的時候雕刻一些小掛件,現在除了一些「壽桃」之類的小件,在市場上很難見到其作品。 丁國良(橄欖核雕刻新一代代表) 蘇州民間雕刻 工藝品---核雕 丁國良:光福舟山下中人,是蘇州雕刻橄欖核新一代雕刻藝人, 選核特別講究;他雕刻的作品單面十八羅漢採用大籽鐵頭核,選料精良,大小一致,顏色相同,純刀工、不打磨、不拋光、粗獷豪放、別具一格;在蘇工核雕中有著一定的影響,價格日見看漲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他的作品需要先付定金才能拿到, 是送禮、收藏之上品 07年6月前市場價:8888.00元 ======================================= 宋水官 蘇州工藝美術師、蘇州市工藝美術協會會員、蘇州市收藏家協會會員。 1946年生於蘇州核雕之鄉———光福舟山村。從小耳濡目染,愛上了核雕藝術。 1967年,與老一輩藝術家一起創建了舟山雕刻廠。 1973年被吳縣政府邀請到東山組建吳縣雕刻廠,專門負責牙雕生產。 2005年11月,被國家評審為美術工藝師職稱。 在近40年的核雕生涯中,培養傳授了一批又一批徒弟。另外,他還創作了許多作品,尤其是各種羅漢像,雕刻細巧精緻,個個栩栩如生,令人愛不釋手。他的作品得到了全國許多收藏家的青睞,並珍藏之。 ======================================= 周義清 (68年生) 85年開始學習橄欖核雕刻技術,他所雕刻的布袋佛很是有神,作品供不應求。 在當時一起學習的弟子中算是郊郊者,後工廠解體,轉到無錫靈山大佛,面佛修心九年,在這九年中仍潛心於橄欖核雕刻.從沒放棄為了讓普通玩家也玩得起的宗旨.於03年重操小刀面向大眾,做起了核雕中的老題材各種布袋佛的雕刻。在業界特別是上海很有名氣。他的布袋佛像,姿態各異,可愛可親,價位接近平民消費,很受各地客戶的推崇. 徐月明(1964年生人,自學成才) 80年畢業之後開始從事核雕的學習和雕刻,使用的原料非常好,工手非常細致,而且有創新性,作品不俗氣,在其作品阿福上就能體現出他的與眾不同,所以他的阿福受到眾多核雕愛好者的喜愛。代表作品有文財神、武財神、福祿壽、觀音、關公、以及眾所周知的阿福。 徐益明 1971出生在蘇州,曾經參過軍,做過生意,並且是中共員,如此復雜的經歷之後還能靜下心來從事雕刻很不容易,1998年開始學習核雕,師從周建明,2003年開始自己創業,其以往作品有非常濃重的殷派風格,固化,傳統,刀工規整,傳統題材非常之多。現而今他已經另闢新路,創作了許多新穎的題材,而且悟性很高,在作品中能充分體現心中所想,能化平面於立體,化呆板為靈巧,使作品活起來。主要作品有八仙系列,十八羅漢系列,觀音,鍾馗等。現創新作品有十八包衣羅漢和浮雕八仙過海。 胡君偉 1970年出生,蘇州藏書人,原本從事石雕,後迷戀核雕,決定改行!拜周全根學藝!先在其兒媳婦處學2月羅漢頭而後經師傅指點2周後回家自己琢磨!經過多年的潛心研究,他將原來的石雕工藝成功地引入了核雕工藝中。從而形成自己特有的藝術風格!簡潔,流暢,內涵豐富!給人想像的空間!並加入把玩要素!雕刻題材新穎,廣泛。有花鳥藤蔓,人物羅漢,動物風景等!作品非常強調新意,造型靈活,布局合理,刀法簡潔細膩流暢,在後期的拋光處理,尤被業內人士誇好! 他的代表作有達摩,祝福,三駝,龜龍,錢眼。生生不息,知足長樂,負荊請罪,和氣生財,十二金釵等等。收比較出名的徒弟有胡海生,吳麗君等,都在核雕行業中有一定的知名度! 鍾靜峰 生於舟山村,鍾火元長子,自幼深受父親核雕藝術的熏陶.1985年隨父學藝,1986年拜沖山佛像雕刻祖師李永良之子李榮壽為師,學習佛像雕刻。 從藝二十多年來,主要作品有橄欖核雕「老子出關」、「西廂記」,紅木雕筆海「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將」,紫檀木筆筒「紅樓夢十二金釵」、「八仙過海」等,其作品人物鮮明,刀功簡練醇厚,深受大眾喜愛。 曾獲蘇州市渦區工藝美學會會員助理工藝師 帥道富 1972年出生於江西省奉新一個偏僻的小山村裡。自幼家境貧困,於1988年綴學在家務農。一個偶然的機遇,在1991年他拜師朱紅偉,到蘇州學習核雕技藝,從基本功的三刀開始;那時的市場並不景氣,一天下來只能賺十幾元。於是從一起拜師學藝的有十二人,到目前為止只剩下他一個人還在執著於核雕藝術。 1994年出師後他被招女婿在 下 中 村,之後更加潛心鑽研核雕技藝,謙虛認真的向前輩們討教,得到過鍾年福、須吟笙等老前輩的指教。有時遇到了難題,會特意叫車請須老來家裡指導。(同行中有人曾刻意的說:「須吟笙根本不認識帥道富這個人。」那是因為大家都叫他作「小江西」的緣故,他本人一直也沒有特意的跟前輩們報過自己的大名,可見其為人本分和謙虛,他家裡還保留有須老和其他幾位師傅的教學作品。說起「小江西」,「須老」一定記得這個聰明好學的弟子。)經過十六年的歷練,加上前輩師傅們的細心指導和教誨,帥道富的作品慢慢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其十八羅漢等作品在上海、北京、天津、還有台灣等地很受歡迎。 朱東琴 女,1975年出生於核雕之鄉光福舟山。1992年學習山水畫,1994年開始跟帥道富學習橄欖核雕。 至今從事核雕也有十多個年頭了;由於有繪畫的功底加上勤奮好學,她逐漸摸索出了一套以山水為背景的風景十八羅漢,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她雕的仕女、四大天王、嬰戲圖等在市場上也很受歡迎。大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之勢」,每一件作品她都用心雕刻、追求質量而不是數量,其作品中蘊涵了江南女子的特有細膩與精緻,所以價格也已經超過了夫婿帥道富作品的價格,為蘇州橄欖核雕新生代女性代表人物之一。 鍾勤鋒 生於舟山村,鍾火元次子,自幼受父親藝術熏陶,隨父學藝至今,其主要作品有「七星高照」、「鍾馗」等。 曾獲蘇州市渦區工藝美術學會會員助理工藝師 周志堅 周泉根之子,師從其父,作品秉承其家的特點,規整細膩,沒有偷工減料之嫌,對原料的要求也像其父一樣非常嚴格,早期雕刻過十八羅漢頭,因為個人喜好原因已經很久沒有雕此題材,現在主要的作品就是「七星高照」及「彌勒」,「七星高照」全部使用大粒鐵圓核來雕刻,核肉飽滿渾圓,自然顏色通紅,加上精細的刀工,令人眼前一亮。 何志清. 1980年出生,周志堅之妻,師從其公,作品一樣秉其家特點,原料優秀,精細而傳神,其主要作品為小籽十八羅漢頭,看其所雕題材就能知道其作品具有相當水準,能和其公雕刻十八羅漢頭,就能證明周泉根對其兒媳的羅漢頭雕刻也是認知的。 肖艷紅 生於1980年,師從表姐肖艷萍,從藝至今已有十餘年,但短短幾年的時間內進步非常快,從她出現在市場上的第一條作品之後往下看,會發現雕工明顯細致,而且會看出是用心琢磨來改進的,在其姐的耐心指導下會越做越好。其主要作品有十八羅漢頭(單面和雙面)、暗八仙、風景八仙、福字壽字等,她的作品風格接近肖艷萍,刀口清晰,神態自然,受許多核雕愛好者青睞,而且帶著女工特有的細膩和精巧,很有發展。 周春毅 1986年生於舟山村這個核雕之鄉,自小沉浸在核雕的氛圍之中,耳濡目染,再加上天資聰穎,5歲就可以磨出像樣的歸,6歲就會雕刻羅漢頭。 入門導師是其父周泉興,曾經師從周泉根、蕭艷萍、周雪官、須培金,雙面十八羅漢頭為其首創。 其代表作品為十八羅漢頭單面和雙面、壽星頭、喜怒哀樂等,其雕刻的羅漢頭風格迥異,形式新穎,充分體現出人生百態,究其源頭就是他腦中有千百顆羅漢頭的形象為其做素材,所以他的作品能擁有自己獨立的風格,不落俗套,尤其在單面羅漢頭這個題材上他要求自己十分嚴格。年輕、有朝氣,肯創新,悟性高。 吳建東(蘇工核雕刻新人,蘇州高新區東渚人) 原從事筆筒雕刻,刀功深厚,做工精緻,現從事橄欖核雕刻,他的作品極具欣賞價值,雖然做橄欖核雕刻只有幾個月,但他的作品一經面市就得到了很高的評介,價格日見看漲,加上他年輕,升值潛力極大,是個人收藏和送禮的首選之作。實乃核雕中之佳品,個人特長:雕刻各種神態的八仙類人物 陸小琴 1976年生於蘇州光福鎮,十八歲高中畢業後從事兩年刺綉工作,二十歲後做紅木傢具·紫檀木筆筒雕刻,後因喜歡橄欖核工藝品,開始雕刻橄欖核。 經過多年潛心研究,形成自己的風格,他的作品構思精巧,人物眉目清秀,表情祥和自然,造型飄逸,富有動感。每件作品都透著一個『雅』,既不喧鬧也不過分沉寂,靈動中透著穩重,高雅中透著輕盈。刀口處理干凈細致。 代表作有《觀音》《四大美女》《清者自清---蓮花》《八寶觀音》《福祿壽》《浮雕八仙》《逍遙游--船》《文殊菩薩》等
『貳』 玉上雕刻老頭和一個魚簍什麼意思
大寓意思是,
老人與海,捕
魚翁。
『叄』 裝飾品的裝飾品的種類
木雕工藝品,樺樹皮工藝品,麥秸工藝品 木雕工藝品是人們喜愛、收藏的藝術品類之一,在中國藝術史上佔有重要席位。它的種類很多,分類方法也不統一,在形形色色的木雕中,充分展現出其中蘊藏的由環保材質和工藝創造出的立體之美與手藝之巧。
據專家介紹,木雕可以分為工藝木雕和藝術木雕兩大類。 而工藝木雕又可分為觀賞性和實用性兩種。
觀賞性是指陳列、擺設在桌台、幾、案、架之上的供人觀賞的藝術品。它是利用立體圓雕的工藝技術雕刻而成,比如飛禽走獸、花鳥魚蟲、海洋生物、十二生肖等;實用性是指利用木雕工藝裝飾的、實用與藝術相結合的藝術品,如宮燈、鏡框、筆架、筆筒、首飾盒、儲蓄罐以及傢具雕刻等。
藝術木雕通常是指構思巧妙、內涵深刻、能反映作者審美觀和藝術技巧的作品,充分體現出木雕藝術的趣味和環保的材質美。
藝術木雕是雕刻家心靈手巧的產物,而且也是裝飾、裝潢、美化環境、陶冶情操的藝術品,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比如我們常見的根雕。
圓雕就是模擬實動物雕刻,又稱立體雕刻,可以多方位、多角度欣賞的三維立體雕刻,圓雕是藝術在雕件上的整體表現,觀者可以從不同角度看到物體的各個側面,從前後左右上中下進行雕刻的。
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形象的一種雕塑,是介於圓雕和繪畫之間的藝術表現形式。
根雕,是以樹根(包括樹瘤、竹根等)的自然形態及畸變形態為藝術創作對象,通過構思立意藝術加工及工藝處理創作出人物、動物、器物等藝術形象做的。
根雕藝術是發現自然美而又顯示創造性加工的造型藝術,所謂「三分人工,七分天成。」 樺樹皮工藝品又稱樺樹皮製品,以樺樹皮為主要原料,純手工製作,做工精細,設計簡單,風格各異,色澤自然,新穎別致,是中國獨具風格的工藝品之一。
一、工藝:將樺木切成段,經過蒸煮、剝皮、捆成捆擠壓、選料、裁剪、粘接、縫制等工序做成。
二、特點:質地柔韌、易塑造、不怕水、不怕碰撞、防腐耐潮、經久耐用,攜帶方便。
三、用途:家居裝飾、日用擺設、個人飾品。四、形狀:各式各樣,規格大小不等。
五、種類:100多種。如水壺、酒壺、酒盒包裝、名車鑰匙扣、木相框、文件夾、花盆、筆筒、茶葉盒、首飾盒、杯子、鞋墊、杯墊、首飾、生肖首飾、魚簍、樹皮船等。 是中國傳統的手工藝品種類之一,在中國麥秸工藝已有兩千餘年歷史。 麥秸工藝品是以麥稈為原料,經過選料、染色、裱平、設計、純手工製作而成。經過剪、貼、熨燙等工藝,製作出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動物、花鳥、亭台樓閣等工藝品,產品色澤鮮艷、品種繁多、大小規格不一,有成套的,有單個的、形狀不同、圖案千變萬化,無毒無污染、綠色環保。現在,麥秸工藝品使用的麥秸片是由麥秸稈經過熏、蒸、燙、漂、剖開整平製成的。過去,使用的麥秸主要產於山東掖縣(今萊州)。現在,主要來自河南和甘肅。
麥秸工藝品具有獨特的品質和藝術特徵,能保持上千年質地不老化、不退色具有很高的觀賞和收藏價值。傳統民間手工藝技藝精湛,工藝品大多為不定型產品,獨創性強。麥秸工藝品因手工製作工藝嚴格,老的藝人大部分退休。同時,民間願意學習和傳承麥秸手工技藝的人員逐年減少,保護傳承麥秸手工技藝令人堪憂。 冰晶畫的圖片合成完全採用現在先進的玻璃影像合成專利技術,利用物理成像原理輔以化學生成技術,瞬間實現圖像與玻璃、密度板等材質的完美結合。冰晶畫技術簡單,冰晶畫製作設備投資小,適合前期製作資金不足的朋友經營。冰晶畫設備主要是固化箱,基本是手工操作。
應用領域:
1、影樓大幅面婚紗掛像。
2、大幅面個性家裝畫或大眾化家裝畫。
3、大幅廣告招牌。
4、家電配件的運用。如冰箱門、冰櫃門等。
5、影視牆、床頭壁畫等。
6、傢具門,如衣櫃,壁櫥,櫥櫃等。
7、家裝移門,屏風,隔斷等。
『肆』 急求桃核雕刻原料桃核產地
明清時期,大型雕塑藝術無大發展,小型雕塑品和工藝品的裝飾製作卻富於創造性。果核(桃、杏核和橄欖核)雕刻即是頗有特色的品種,
作品構思和雕刻達到極高的工藝水平和藝術境界。當時江浙一帶官宦商賈中流行玩賞竹木牙雕等奇珍,精湛而玲瓏多竅的核雕藝術品是人們搜羅的熱門之一。
據了解,明代的核雕最早的核材是桃核與杏核。據存世的核雕看,清初至乾隆年間出現用橄欖核和胡桃核雕刻的花船和人物等核雕。明代桃核、
杏核雕刻多是神仙人物、避邪神獸、吉祥物等等,精巧玲瓏,是一種垂掛在衣帶或紈扇或綉袋下面的墜物,作為裝飾和點綴,亦可玩賞。清中期始,
核雕物品多用橄欖核和胡桃核雕刻,專門供文人雅士或富家子弟手裡摩挲把玩。用橄欖核雕刻的各種花船小船還可配上鏤空雕刻的象牙、紅木座架,
陳設在微型博古架上欣賞。
明人魏學洢美文《核舟記》,記述天啟年間常熟藝人王毅用一枚小小桃核雕刻《東坡泛舟赤壁》,令人讀後拍案叫絕。王毅所制桃核舟未見傳世。
數年前,寧波一家報紙披露浙江鎮海發現一枚《東坡泛舟赤壁》桃核舟,經權威專家鑒定,認為很可能是明代王毅所制的幾枚桃核舟中倖存於世的一枚。
從報載圖片看,此桃核舟雕刻並不十分精緻,船上人物神態及開合自如的艙窗等都末得到更為精湛細致的刻畫。這或許與明代追崇簡潔的風尚有關,
或許由於桃核和杏核的表面較為粗糙,且高低不平,其質地遠不如橄欖核那麼堅實細膩,不易刻畫展示微雕藝術中最細致人微的部分。
明清時期的核雕流行於江浙、廣東和山東地區。蘇州地區是核雕發源地,古往今來,以蘇州為主的江南地區玩賞核雕小品的藏風興盛。
本人多年一直關注收集明清時期的各類核雕精品,孜孜以求,雖收效甚微,但也
有幸得到數枚精品佳作。明晚期的桃核雕《八仙藍采和》,桃核只有成人的拇指般大小,方寸天地間展盡了微雕藝人的神技。這枚表面高低凹凸不平的桃核,
藝人依杏核的形態與質地奏刀巧雕巧作,將八仙中藍采和的面容神態、頭上發髻及肩背的花籃和腳下的海浪紋雕鏤得惟妙惟肖。核雕藝人似乎採用了明代竹雕中
的圓雕、深雕、毛雕和陷地雕刻等多種刀法,人物大輪廓形態精準,凹凸分明;人物和物品的細部纖毫人微,連藍采和頭上發髻的一絲絲頭發、背上花籃的藤編
條紋和花瓣都絲絲人扣,清晰可見。這枚桃核雕刻作品歷數百年的沉積,核面呈深褐色,但一層歲月的包漿卻烏光鋥亮。核上未留名家款識,不過,此枚桃核雕
與滬上著名文物鑒賞家蔡國聲先生曾著文介紹過的一枚明代八仙「藍采和」杏核雕十分相似。據蔡國聲先生介紹,那枚明末清初的八仙「藍采和」杏核雕背後有
「喬林」二字小篆款識。史載,喬林系明末清初江蘇如皋人,核雕高手。喬林多才藝,書畫雕刻各臻其妙,雕刻與印章篆刻亦為他之所長。可以想見,喬林雕刻
的核雕其技藝和品位都是不低的。
清乾隆年間蘇州吳縣杜士元是擅長雕刻橄欖核舟的奇藝人。有關杜士元雕刻橄欖核的史料記載只有零星碎語,稱有「窮極工巧之能事」,吳地人稱之
為「鬼工」。《履園叢話》記載杜士元所雕核舟,每枚值銀50兩。常熟市博物館有枚迄今僅見的杜士元制《漁樂圖》橄欖核舟。核舟呈深棗紅色,雕刻者就著橄
欖核天然外廓弧線隨形而雕刻出船底與船篷。橄欖核舟上艙篷舟楫齊全,篷上鏤空的魚簍,船中數人大如米粒,有人曬網,有人烹茶,有人閑坐觀天,一幅船上
漁家其樂融融的生活場景。核舟底有「乾隆乙丑(1745年)造,仙傳杜士元」行書雕款。此外,核舟另作水浪狀象牙底座以作承托,座底還有行書雕款:「皮肉
生來有益長,其中將他造船行。網船家家多子孫,漁翁得樂嘗端陽」。
清中晚期至民國年間,各種核雕品種日趨豐富,但精湛細膩程度和其文化內涵等已不及明晚期和清初期。江浙一帶仍有不少擅雕能刻的核雕高手,如史
料上可查詢的吳地金老、民國初年殷根福及子女殷雪芸、鍾年福等。有的以官船花船等為主,有的以羅漢頭、八仙等題材的核雕珠串見長,有的則以單枚的「
關公」、「鍾馗」等歷史和傳說人物等為特色。這些核雕製品都較精緻,且有各自的刀法及藝術特點。如一枚清中晚期的核雕官船,橄欖核材料體型碩大,
船體富麗雅緻。船首一老蹺足而坐,持杯品茗,小童捧壺而立,艙中桌上擺著杯盤菜餚,一老翁憑桌而坐,似在飲酒觀景,旁邊書童憑欄遠望。船尾小童正
在搬弄酒壇。作品布局有致,刀法細膩,雕刻精湛,是清中晚期不可多得的核舟佳作。另有一枚同為清中晚期,其雕刻技法較相近的橄欖核雕《山景》也
顯示了細膩精湛而不俗的微雕技藝。此橄欖核雕呈褐色,包漿自然。核上四周環雕著山林峭崖、蒼松岩穴和亭廊屋舍等山中名勝,讓人感覺小小一枚核上
展現著一片世外桃源般的奇山勝景。古時的文人有嚮往山林野趣的「隱逸」情趣,這一時期一批表現奇山勝景和桃源天地題材的核雕也常有問世,供文
人雅士玩賞品味。
清末民初時期,蘇州地區核雕製品,除人物雕和祥獸雕之類的手串、珠串較為熱門外,還有些傳統題材的單枚核雕掛件,如「騎馬關公」、
「騎驢鍾馗」、「劉海戲金蟾」等等。這類展現雕技的橄欖核雕講究雕刻物品形態的生動有致,刀法技藝嫻熟細膩,把玩於手間要經得住再三品味。如
一枚《騎馬關公》,雕刻者利用一枚小小的橄欖核有限的體積,巧妙地構思布局,將關公的坐騎神馬、衣著盔甲及其神態風采展現得淋漓盡致。關公所
騎的赤兔馬與他手持的偃月刀形神兼備,安排處理位置恰到好處。整件作品人物舉止神態不亂一分,前後左右不虛一筆,細微之處不省一刀,區區微微
一件核雕小品,沒有混沌無序之嫌,游刃有餘,得心應手。像「關公」之類題材的核雕因藝人們數百上千回地雕刻與研習,早已熟稔其布局和刀法,所
制出的物品自然耐人尋味,也無可挑剔。
核雕雖微,微中見宏。自古至今,核雕以其特有的藝術魅力讓無數藏物玩物者驚嘆和入迷,行情日趨看好。現在,精湛的核雕能夠賣得起
價錢,這也激發了心靈手巧且傳承了前輩手藝的藝人們的創作熱情和才智。在明清兩朝核雕手藝盛行的江南水鄉,如今繼承這門手藝的年輕人不下百
餘人,名聞海內外的核雕奇女陳素英和清末民初核雕藝人殷根福的後代殷毅軍等都有諸如「東坡赤壁夜遊」、「漁家樂」、「雙層客船」等核舟精
品和「蘇州園林」、「八仙祝壽」、「桃園三結義」等題材的核雕問世。部分精品被各地及港澳台收藏家購藏,部分核雕在上海幾家拍賣行上拍。
核雕這種精緻而小巧玲瓏的微型工藝品,只要雕刻者雕鏤技藝精湛,創作的題材符合當代賞玩和收藏者們的口味,又具有一定的新意和品位,
這樣的核雕永遠受人青睞和珍愛。
『伍』 橄欖核兒雕刻宏遠是名家嗎
不算,給你提供一部分參考,現在能人輩出。
不過主要還是看作者的雕刻風格是不是自己喜歡的
夏白眼(明宣德年間1426~1435年)
因擅長橄欖核雕之技,被譽為「一時聖手」。當時的皇帝朱瞻基酷愛核雕,因此對他極為賞識。
明朝的高濂在《遵生八箋·燕閑清賞箋》中記載:在明朝宣德年間,工匠夏白眼所雕刻的各種東西,如烏欖核上雕了十六個娃娃,形狀只有半粒米大,眉毛、眼睛,喜和怒都具備。又如雕的荷花上九隻白鷺飛跑的樣子,雕在方寸的小核上,可說是絕一無二的精品。時間流傳久了,人們便把它珍藏起來,當成留世的一件寶物。
在文章的最後,他稱夏白眼的作品為「一代奇絕」。
封錫祿(嘉定人,以精於橄欖核雕而著稱於清乾隆朝。)
根據歷史記載,他的代表作是橄欖核雕《草橋驚夢》,表現的是當時的鄉間夜景:疏柳藏鴉,柴門卧犬,茅舍儼然,鄉民羅列,所有這一切全都在一枚小小的橄欖核上得到了完美地體現。其構思之精巧、布局之嚴謹、神韻之豐滿、人物之悠然,讓人嘆為觀止。
陳祖章(廣州人,清乾隆年間入宮。)
陳祖章以牙雕聞名天下,但其橄欖核雕之技同樣讓人嘆為觀止。
核雕中工藝精湛,難度更高的是雕刻核舟。
在核舟作品中,《東坡夜遊赤壁》歷來是雕刻工藝家們常用的題材。至清代,廣東的宮廷工藝家陳祖章在學習、借鑒前人的基礎上,創作《東坡夜遊赤壁》核舟,並在技藝、內涵上都有所發展,人物除蘇東坡外,有客人、客婦、艄公、書童等7人,個個刻畫精緻,人物神態自然、寧靜、超逸。
陳祖章的核舟有一件傳世,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上海文化出版社的《國寶大觀》上是這樣介紹的:「此舟呈稍深的橘紅色,高1.6厘米,長3.4厘米。舟上設備齊全,艙中備有桌椅,並擺著杯盤菜餚,小窗鏤空,可開可閉。舟上八人,異彩紛呈,為蘇東坡泛舟夜遊赤壁故事。舟底鐫刻著細字《後赤壁賦》全文,下有『乾隆丁巳五月臣陳祖掌』款。」
杜士元(清乾隆年間蘇州吳縣人,是擅長雕刻橄欖核舟的奇人。)
有關杜士元雕刻橄欖核的史料記載只有零星碎語,稱有「窮極工巧之能事」,當地人稱他之為「鬼工」。
《履園叢話》記載杜士元所雕核舟,每枚值銀50兩。即使如此,人們依然趨之若鶩。因他的技藝高超,被乾隆帝徵召至啟祥宮,讓他專為皇宮服務。據說他因被禁於皇宮之中,終日悶悶不樂,後來佯裝瘋癲,才被放歸故里。
常熟市博物館有枚迄今僅見的杜士元制《漁樂圖》橄欖核舟。核舟呈深棗紅色,雕刻者就著橄欖核天然外廓弧線隨形而雕刻出船底與船篷。橄欖核舟上,艙、篷、舟楫齊全,篷上鏤空的魚簍,船中數人大如米粒,有人曬網,有人烹茶,有人閑坐觀天,一幅船上漁家其樂融融的生活場景。核舟底有「乾隆乙丑(1745年)造,仙傳杜士元」行書雕款。此外,核舟另作水浪狀象牙底座以作承托,座底還有行書雕款:「皮肉生來有益長,其中將他造船行。網船家家多子孫,漁翁得樂嘗端陽。」
湛谷生(廣東增城新塘鄉人,清咸豐年間著名橄欖核雕藝人。)
據說,「雕刻的工具全是自製,雕刻的手法也很獨特。雕刻時,先把橄欖核含在口內,待濕透後才取出。每遇晴天早上,便對著東邊的窗檯,讓陽光照射著,精雕細琢。正午以後,他就休息了。這樣每天只刻三四個小時。」
如今,在增城縣博物館,珍藏著雕刻家湛谷生於咸豐四年(1854年)他53歲時的作品《蘇東坡夜遊赤壁舫》。 這件精美的藝術品的主體是一個小畫舫,長45毫米左右,工藝十分精巧,所雕的人物情態各異,栩栩如生;舫中置一桌、3人圍案而坐,旁邊還蹲著一個書童煮茶,船後有船娘把舵,船的兩旁有8扇通花窗,皆可開合;船頭的小鏈條也以橄欖核雕成,環環相扣,船底刻有蘇東城《前赤壁賦》全文共537個字;船艙上有兩扇可開可關的小花窗,艙前兩邊都開有小門,船艙鏤成兩層,拾級可下,船尾高掛一盞風雨燈,讓人油然而生羽化之思。
在2005年北京翰海的春拍上,他所雕刻的一件「清核雕先賢人物串」108粒以134.2萬元的高價成交,開創了核雕拍賣的新紀錄。這串核雕顆顆大小勻稱一致,包漿圓潤成棕黃色,每顆果核上所雕皆是秦漢至明初的忠臣良將、詩人儒士等共108位。每顆果核上還用陽文雕出人物的姓名,每個字約2毫米,字字清晰規整,讓人嘆為觀止。
殷根福 (?-1940 民國時吳縣舟山村人。)
蘇州著名橄欖核雕大師,吳縣舟山村人,其刀法雄健、形簡意賅,世稱「殷派」。殷根福初學竹雕,繼學牙雕,再學核雕。在上海老城隍廟開設永興齋,出售竹雕牙雕藝術品。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從廣東船工中獲得一些橄欖核,精心琢磨以後,決定隨形設計,用以雕成羅漢頭像,為此,他專程去羅漢堂內觀察羅漢形象,雕塑成後串成手串,在店內銷售,很受民眾的歡迎。藝品一上市,旋即售空。
此後,他專事核雕,專雕羅漢頭像,並成為殷氏的獨特藝術品。當時,上海僅此一家。以後,殷根福所雕的羅漢頭像,成為風行一時的核雕藝術品,求購者絡繹不絕。殷根福刻制的羅漢頭像,挺刀爽勁,厚朴凝重,臉部表情自然,雙眼傳神,十八個羅漢個個不同,神采各異,形象生動,被譽為「殷氏羅漢」。
殷氏開創的羅漢頭像與以往的雕刻相比亦有所創新。以往的雕刻技藝在雕刻前都要畫個草圖,如園林、人物、花鳥、走獸等,然後按圖雕刻。而殷氏羅漢則無需畫圖,只要吃准五刀,即鼻頭一刀,眼睛兩刀,耳朵兩刀,是為「定位」。
他的技藝後來傳於兒子殷榮生、女兒殷雪芸、弟子須吟笙等人。
殷雪芸 (1928-1996 女,吳縣舟山村人。)
自幼隨父學橄欖核雕。抗日戰爭後停工。1972年蘇州工藝美術局發現她有獨特技藝,安排她到蘇州工藝美術公司專做橄欖核雕,並培養了董蘭生等藝徒。1978年橄欖核雕作品曾參加全國工藝美術展覽,1979年又去西德、法國展出。作品有《壽星》、《三星》、《十八羅漢》等。
須吟笙(近代核雕名家,1924年生人)
寫意羅漢頭的鼻祖,羅漢頭的山峰,尚健在,蘇州光福舟山人,是蘇工核雕殷派第二代傳人,師從殷根福 (?-1940),和殷根福 之兒子殷榮生、女兒殷雪芸同時學藝橄欖核雕刻,作品有橄欖核雕《楊家將》三件.
須老先生已經八十多歲,少有作品上市,其實須老先生還雕東西,但只是為了應付宣傳做做樣子而已,眼神和腕力多有點不從心了,由於年齡的關系雕的東西和以前的也有了些差距,但須老先生的地位是不可以否認的,他的羅漢頭可算殷前輩十八羅漢雕刻開派以來十八羅漢頭雕刻的一個里程碑,現在的一些新人,包括一些所謂名家除了繼承還是繼承,沒有一點點的發揚,須老先生的東西不多,新的幾乎不出,現在仿他工的人也不多,因為須老先生的工藝境界已經不是常人能仿。他的作品已經很難覓得。我去了數次也未能如願。到是在民間還能看到他的作品。他的羅漢頭受到舟山所有雕刻者的肯定。
殷麗娟是須吟笙的唯一在舟山工藝品廠一帶一出來的徒弟(這一點鮮為人知)。其早年從事過木雕、石雕、牙雕,等。在橄欖核雕中除了雕刻羅漢頭之外還有偉人頭像為大家所知,還有一些其他題材的單子,但留存的已經很少。曾在舟山工藝品廠成立後在其中指導廠中學徒,可以說現在青壯年的雕刻者基本上都被其指導過
鍾年福
1927年臘月三十生人,故名年福。
14歲開始學習雕刻,師從殷小男,1970年成立舟山工藝品廠,1973年4月7日成立東山工藝美術廠。可以說為舟山的橄欖核雕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
鍾老刀法粗曠,作品特點鮮明,為了愛好而雕刻,受到舟山雕刻者的尊敬。無人能出其右。也從事過木雕和石雕等其他材質的雕刻。
大女兒鍾菊英(在89年後就不從事雕刻因為眼睛不好)、大兒子鍾耀源(在十多年前就不從事雕刻)、二女兒鍾菊仙(現在還在從事雕刻)。開門徒弟是鍾火元、其他徒弟有謝才元、鍾秀琴、周雪官、須培金等,在舟山工藝品廠時指導過很多的徒弟。代表作品就是十八羅漢頭。
謝才元
1957年生人,1973年進入舟山工藝品廠學徒,通過自己的努力練就了雕刻技巧,81年左右開始自己創作,其現在正當壯年,作品非常成熟。其作品十八羅漢頭能看到須吟笙老先生的影子。主要作品是十八羅漢頭和吉慶有餘等題材,在舟山工藝品廠時曾和須吟笙合作雕刻108粒羅漢相。開門徒弟是朱紅為,還有徒弟陶菊英、徐月明等。
鍾秀琴
1959年生人,師從鍾年福、鍾元慶、須吟笙。1973年進入東山工藝美術長,與須培金和周麟鳳同時開始學習核雕,可以講是舟山女工的代表人之一,受到老一輩核雕作者的推崇,女工的細膩中能透露出鍾年福的粗曠,須吟笙的寫意和鍾元慶的工整,可以說是集大家之所長,代表作品是走獸十八羅漢、走獸八仙、圓雕雲彩八仙及許多題材的單子雕刻。
周泉根
1959年出生於核雕之鄉舟山村。
師從顧仁笙,曾工作於舟山工藝品廠,在近三十年的工作中又不斷的深挖創新,終獲成功,創立了一種自己獨有的風格。尤其是在十八羅漢頭這樣很能體現一個藝人的基本工的題材上更是力求完美,並且對原料的要求也是及高,在1993年開發出鐵圓核、大四花等這樣核質非常高的原料。從不讓一條質量不好的作品流放到是市場上。在近三十年的藝術生涯中,雖然他本人也很少提起,但他確實帶出了不少優秀的徒弟,並且他的許多徒弟(如胡君偉、蕭艷萍、殷晨月等)現已揚名核雕界。
他的代表作品就是十八羅漢頭,各種規格都堪稱精品,從1.1cm~3.5cm,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1cm小籽和2.5cm鐵圓核羅漢頭,表情豐富、刀工細膩、神態各異。
周麟鳳
1961年出生,周泉根之妻,同周泉根一起加入舟山工藝品廠(當時有周雪官、須培金夫婦,周泉根、周麟鳳夫婦,謝才元、鍾秀琴夫婦),刀法精準而細膩,現在為了丈夫和愛子作出了非常大的犧牲,放棄了核雕工作,專心在家照顧愛人和孩子,非常可惜,只是在家務閑暇的時候雕刻一些小掛件,現在除了一些「壽桃」之類的小件,在市場上很難見到其作品。
丁國良(橄欖核雕刻新一代代表)
蘇州民間雕刻 工藝品---核雕
丁國良:光福舟山下中人,是蘇州雕刻橄欖核新一代雕刻藝人, 選核特別講究;他雕刻的作品單面十八羅漢採用大籽鐵頭核,選料精良,大小一致,顏色相同,純刀工、不打磨、不拋光、粗獷豪放、別具一格;在蘇工核雕中有著一定的影響,價格日見看漲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他的作品需要先付定金才能拿到, 是送禮、收藏之上品
07年6月前市場價:8888.00元
=======================================
宋水官
蘇州工藝美術師、蘇州市工藝美術協會會員、蘇州市收藏家協會會員。
1946年生於蘇州核雕之鄉———光福舟山村。從小耳濡目染,愛上了核雕藝術。
1967年,與老一輩藝術家一起創建了舟山雕刻廠。
1973年被吳縣政府邀請到東山組建吳縣雕刻廠,專門負責牙雕生產。
2005年11月,被國家評審為美術工藝師職稱。
在近40年的核雕生涯中,培養傳授了一批又一批徒弟。另外,他還創作了許多作品,尤其是各種羅漢像,雕刻細巧精緻,個個栩栩如生,令人愛不釋手。他的作品得到了全國許多收藏家的青睞,並珍藏之。
=======================================
周義清 (68年生)
85年開始學習橄欖核雕刻技術,他所雕刻的布袋佛很是有神,作品供不應求。
在當時一起學習的弟子中算是郊郊者,後工廠解體,轉到無錫靈山大佛,面佛修心九年,在這九年中仍潛心於橄欖核雕刻.從沒放棄為了讓普通玩家也玩得起的宗旨.於03年重操小刀面向大眾,做起了核雕中的老題材各種布袋佛的雕刻。在業界特別是上海很有名氣。他的布袋佛像,姿態各異,可愛可親,價位接近平民消費,很受各地客戶的推崇.
徐月明(1964年生人,自學成才)
80年畢業之後開始從事核雕的學習和雕刻,使用的原料非常好,工手非常細致,而且有創新性,作品不俗氣,在其作品阿福上就能體現出他的與眾不同,所以他的阿福受到眾多核雕愛好者的喜愛。代表作品有文財神、武財神、福祿壽、觀音、關公、以及眾所周知的阿福。
徐益明
1971出生在蘇州,曾經參過軍,做過生意,並且是中共員,如此復雜的經歷之後還能靜下心來從事雕刻很不容易,1998年開始學習核雕,師從周建明,2003年開始自己創業,其以往作品有非常濃重的殷派風格,固化,傳統,刀工規整,傳統題材非常之多。現而今他已經另闢新路,創作了許多新穎的題材,而且悟性很高,在作品中能充分體現心中所想,能化平面於立體,化呆板為靈巧,使作品活起來。主要作品有八仙系列,十八羅漢系列,觀音,鍾馗等。現創新作品有十八包衣羅漢和浮雕八仙過海。
胡君偉
1970年出生,蘇州藏書人,原本從事石雕,後迷戀核雕,決定改行!拜周全根學藝!先在其兒媳婦處學2月羅漢頭而後經師傅指點2周後回家自己琢磨!經過多年的潛心研究,他將原來的石雕工藝成功地引入了核雕工藝中。從而形成自己特有的藝術風格!簡潔,流暢,內涵豐富!給人想像的空間!並加入把玩要素!雕刻題材新穎,廣泛。有花鳥藤蔓,人物羅漢,動物風景等!作品非常強調新意,造型靈活,布局合理,刀法簡潔細膩流暢,在後期的拋光處理,尤被業內人士誇好!
他的代表作有達摩,祝福,三駝,龜龍,錢眼。生生不息,知足長樂,負荊請罪,和氣生財,十二金釵等等。收比較出名的徒弟有胡海生,吳麗君等,都在核雕行業中有一定的知名度!
鍾靜峰
生於舟山村,鍾火元長子,自幼深受父親核雕藝術的熏陶.1985年隨父學藝,1986年拜沖山佛像雕刻祖師李永良之子李榮壽為師,學習佛像雕刻。
從藝二十多年來,主要作品有橄欖核雕「老子出關」、「西廂記」,紅木雕筆海「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將」,紫檀木筆筒「紅樓夢十二金釵」、「八仙過海」等,其作品人物鮮明,刀功簡練醇厚,深受大眾喜愛。
曾獲蘇州市渦區工藝美學會會員助理工藝師
帥道富
1972年出生於江西省奉新一個偏僻的小山村裡。自幼家境貧困,於1988年綴學在家務農。一個偶然的機遇,在1991年他拜師朱紅偉,到蘇州學習核雕技藝,從基本功的三刀開始;那時的市場並不景氣,一天下來只能賺十幾元。於是從一起拜師學藝的有十二人,到目前為止只剩下他一個人還在執著於核雕藝術。
1994年出師後他被招女婿在 下 中 村,之後更加潛心鑽研核雕技藝,謙虛認真的向前輩們討教,得到過鍾年福、須吟笙等老前輩的指教。有時遇到了難題,會特意叫車請須老來家裡指導。(同行中有人曾刻意的說:「須吟笙根本不認識帥道富這個人。」那是因為大家都叫他作「小江西」的緣故,他本人一直也沒有特意的跟前輩們報過自己的大名,可見其為人本分和謙虛,他家裡還保留有須老和其他幾位師傅的教學作品。說起「小江西」,「須老」一定記得這個聰明好學的弟子。)經過十六年的歷練,加上前輩師傅們的細心指導和教誨,帥道富的作品慢慢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其十八羅漢等作品在上海、北京、天津、還有台灣等地很受歡迎。
朱東琴
女,1975年出生於核雕之鄉光福舟山。1992年學習山水畫,1994年開始跟帥道富學習橄欖核雕。
至今從事核雕也有十多個年頭了;由於有繪畫的功底加上勤奮好學,她逐漸摸索出了一套以山水為背景的風景十八羅漢,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她雕的仕女、四大天王、嬰戲圖等在市場上也很受歡迎。大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之勢」,每一件作品她都用心雕刻、追求質量而不是數量,其作品中蘊涵了江南女子的特有細膩與精緻,所以價格也已經超過了夫婿帥道富作品的價格,為蘇州橄欖核雕新生代女性代表人物之一。
鍾勤鋒
生於舟山村,鍾火元次子,自幼受父親藝術熏陶,隨父學藝至今,其主要作品有「七星高照」、「鍾馗」等。
曾獲蘇州市渦區工藝美術學會會員助理工藝師
周志堅
周泉根之子,師從其父,作品秉承其家的特點,規整細膩,沒有偷工減料之嫌,對原料的要求也像其父一樣非常嚴格,早期雕刻過十八羅漢頭,因為個人喜好原因已經很久沒有雕此題材,現在主要的作品就是「七星高照」及「彌勒」,「七星高照」全部使用大粒鐵圓核來雕刻,核肉飽滿渾圓,自然顏色通紅,加上精細的刀工,令人眼前一亮。
何志清.
1980年出生,周志堅之妻,師從其公,作品一樣秉其家特點,原料優秀,精細而傳神,其主要作品為小籽十八羅漢頭,看其所雕題材就能知道其作品具有相當水準,能和其公雕刻十八羅漢頭,就能證明周泉根對其兒媳的羅漢頭雕刻也是認知的。
肖艷紅
生於1980年,師從表姐肖艷萍,從藝至今已有十餘年,但短短幾年的時間內進步非常快,從她出現在市場上的第一條作品之後往下看,會發現雕工明顯細致,而且會看出是用心琢磨來改進的,在其姐的耐心指導下會越做越好。其主要作品有十八羅漢頭(單面和雙面)、暗八仙、風景八仙、福字壽字等,她的作品風格接近肖艷萍,刀口清晰,神態自然,受許多核雕愛好者青睞,而且帶著女工特有的細膩和精巧,很有發展。
周春毅
1986年生於舟山村這個核雕之鄉,自小沉浸在核雕的氛圍之中,耳濡目染,再加上天資聰穎,5歲就可以磨出像樣的歸,6歲就會雕刻羅漢頭。
入門導師是其父周泉興,曾經師從周泉根、蕭艷萍、周雪官、須培金,雙面十八羅漢頭為其首創。
其代表作品為十八羅漢頭單面和雙面、壽星頭、喜怒哀樂等,其雕刻的羅漢頭風格迥異,形式新穎,充分體現出人生百態,究其源頭就是他腦中有千百顆羅漢頭的形象為其做素材,所以他的作品能擁有自己獨立的風格,不落俗套,尤其在單面羅漢頭這個題材上他要求自己十分嚴格。年輕、有朝氣,肯創新,悟性高。
吳建東(蘇工核雕刻新人,蘇州高新區東渚人)
原從事筆筒雕刻,刀功深厚,做工精緻,現從事橄欖核雕刻,他的作品極具欣賞價值,雖然做橄欖核雕刻只有幾個月,但他的作品一經面市就得到了很高的評介,價格日見看漲,加上他年輕,升值潛力極大,是個人收藏和送禮的首選之作。實乃核雕中之佳品,個人特長:雕刻各種神態的八仙類人物
陸小琴
1976年生於蘇州光福鎮,十八歲高中畢業後從事兩年刺綉工作,二十歲後做紅木傢具·紫檀木筆筒雕刻,後因喜歡橄欖核工藝品,開始雕刻橄欖核。
經過多年潛心研究,形成自己的風格,他的作品構思精巧,人物眉目清秀,表情祥和自然,造型飄逸,富有動感。每件作品都透著一個『雅』,既不喧鬧也不過分沉寂,靈動中透著穩重,高雅中透著輕盈。刀口處理干凈細致。
代表作有《觀音》《四大美女》《清者自清---蓮花》《八寶觀音》《福祿壽》《浮雕八仙》《逍遙游--船》《文殊菩薩》等
『陸』 知道橄欖核雕刻名人嗎
給你提供一部分參考,現在能人輩出。
不過主要還是看作者的雕刻風格是不是自己喜歡的
夏白眼(明宣德年間1426~1435年)
因擅長橄欖核雕之技,被譽為「一時聖手」。當時的皇帝朱瞻基酷愛核雕,因此對他極為賞識。
明朝的高濂在《遵生八箋·燕閑清賞箋》中記載:在明朝宣德年間,工匠夏白眼所雕刻的各種東西,如烏欖核上雕了十六個娃娃,形狀只有半粒米大,眉毛、眼睛,喜和怒都具備。又如雕的荷花上九隻白鷺飛跑的樣子,雕在方寸的小核上,可說是絕一無二的精品。時間流傳久了,人們便把它珍藏起來,當成留世的一件寶物。
在文章的最後,他稱夏白眼的作品為「一代奇絕」。
封錫祿(嘉定人,以精於橄欖核雕而著稱於清乾隆朝。)
根據歷史記載,他的代表作是橄欖核雕《草橋驚夢》,表現的是當時的鄉間夜景:疏柳藏鴉,柴門卧犬,茅舍儼然,鄉民羅列,所有這一切全都在一枚小小的橄欖核上得到了完美地體現。其構思之精巧、布局之嚴謹、神韻之豐滿、人物之悠然,讓人嘆為觀止。
陳祖章(廣州人,清乾隆年間入宮。)
陳祖章以牙雕聞名天下,但其橄欖核雕之技同樣讓人嘆為觀止。
核雕中工藝精湛,難度更高的是雕刻核舟。
在核舟作品中,《東坡夜遊赤壁》歷來是雕刻工藝家們常用的題材。至清代,廣東的宮廷工藝家陳祖章在學習、借鑒前人的基礎上,創作《東坡夜遊赤壁》核舟,並在技藝、內涵上都有所發展,人物除蘇東坡外,有客人、客婦、艄公、書童等7人,個個刻畫精緻,人物神態自然、寧靜、超逸。
陳祖章的核舟有一件傳世,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上海文化出版社的《國寶大觀》上是這樣介紹的:「此舟呈稍深的橘紅色,高1.6厘米,長3.4厘米。舟上設備齊全,艙中備有桌椅,並擺著杯盤菜餚,小窗鏤空,可開可閉。舟上八人,異彩紛呈,為蘇東坡泛舟夜遊赤壁故事。舟底鐫刻著細字《後赤壁賦》全文,下有『乾隆丁巳五月臣陳祖掌』款。」
杜士元(清乾隆年間蘇州吳縣人,是擅長雕刻橄欖核舟的奇人。)
有關杜士元雕刻橄欖核的史料記載只有零星碎語,稱有「窮極工巧之能事」,當地人稱他之為「鬼工」。
《履園叢話》記載杜士元所雕核舟,每枚值銀50兩。即使如此,人們依然趨之若鶩。因他的技藝高超,被乾隆帝徵召至啟祥宮,讓他專為皇宮服務。據說他因被禁於皇宮之中,終日悶悶不樂,後來佯裝瘋癲,才被放歸故里。
常熟市博物館有枚迄今僅見的杜士元制《漁樂圖》橄欖核舟。核舟呈深棗紅色,雕刻者就著橄欖核天然外廓弧線隨形而雕刻出船底與船篷。橄欖核舟上,艙、篷、舟楫齊全,篷上鏤空的魚簍,船中數人大如米粒,有人曬網,有人烹茶,有人閑坐觀天,一幅船上漁家其樂融融的生活場景。核舟底有「乾隆乙丑(1745年)造,仙傳杜士元」行書雕款。此外,核舟另作水浪狀象牙底座以作承托,座底還有行書雕款:「皮肉生來有益長,其中將他造船行。網船家家多子孫,漁翁得樂嘗端陽。」
湛谷生(廣東增城新塘鄉人,清咸豐年間著名橄欖核雕藝人。)
據說,「雕刻的工具全是自製,雕刻的手法也很獨特。雕刻時,先把橄欖核含在口內,待濕透後才取出。每遇晴天早上,便對著東邊的窗檯,讓陽光照射著,精雕細琢。正午以後,他就休息了。這樣每天只刻三四個小時。」
如今,在增城縣博物館,珍藏著雕刻家湛谷生於咸豐四年(1854年)他53歲時的作品《蘇東坡夜遊赤壁舫》。 這件精美的藝術品的主體是一個小畫舫,長45毫米左右,工藝十分精巧,所雕的人物情態各異,栩栩如生;舫中置一桌、3人圍案而坐,旁邊還蹲著一個書童煮茶,船後有船娘把舵,船的兩旁有8扇通花窗,皆可開合;船頭的小鏈條也以橄欖核雕成,環環相扣,船底刻有蘇東城《前赤壁賦》全文共537個字;船艙上有兩扇可開可關的小花窗,艙前兩邊都開有小門,船艙鏤成兩層,拾級可下,船尾高掛一盞風雨燈,讓人油然而生羽化之思。
在2005年北京翰海的春拍上,他所雕刻的一件「清核雕先賢人物串」108粒以134.2萬元的高價成交,開創了核雕拍賣的新紀錄。這串核雕顆顆大小勻稱一致,包漿圓潤成棕黃色,每顆果核上所雕皆是秦漢至明初的忠臣良將、詩人儒士等共108位。每顆果核上還用陽文雕出人物的姓名,每個字約2毫米,字字清晰規整,讓人嘆為觀止。
殷根福 (?-1940 民國時吳縣舟山村人。)
蘇州著名橄欖核雕大師,吳縣舟山村人,其刀法雄健、形簡意賅,世稱「殷派」。殷根福初學竹雕,繼學牙雕,再學核雕。在上海老城隍廟開設永興齋,出售竹雕牙雕藝術品。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從廣東船工中獲得一些橄欖核,精心琢磨以後,決定隨形設計,用以雕成羅漢頭像,為此,他專程去羅漢堂內觀察羅漢形象,雕塑成後串成手串,在店內銷售,很受民眾的歡迎。藝品一上市,旋即售空。
此後,他專事核雕,專雕羅漢頭像,並成為殷氏的獨特藝術品。當時,上海僅此一家。以後,殷根福所雕的羅漢頭像,成為風行一時的核雕藝術品,求購者絡繹不絕。殷根福刻制的羅漢頭像,挺刀爽勁,厚朴凝重,臉部表情自然,雙眼傳神,十八個羅漢個個不同,神采各異,形象生動,被譽為「殷氏羅漢」。
殷氏開創的羅漢頭像與以往的雕刻相比亦有所創新。以往的雕刻技藝在雕刻前都要畫個草圖,如園林、人物、花鳥、走獸等,然後按圖雕刻。而殷氏羅漢則無需畫圖,只要吃准五刀,即鼻頭一刀,眼睛兩刀,耳朵兩刀,是為「定位」。
他的技藝後來傳於兒子殷榮生、女兒殷雪芸、弟子須吟笙等人。
殷雪芸 (1928-1996 女,吳縣舟山村人。)
自幼隨父學橄欖核雕。抗日戰爭後停工。1972年蘇州工藝美術局發現她有獨特技藝,安排她到蘇州工藝美術公司專做橄欖核雕,並培養了董蘭生等藝徒。1978年橄欖核雕作品曾參加全國工藝美術展覽,1979年又去西德、法國展出。作品有《壽星》、《三星》、《十八羅漢》等。
須吟笙(近代核雕名家,1924年生人)
寫意羅漢頭的鼻祖,羅漢頭的山峰,尚健在,蘇州光福舟山人,是蘇工核雕殷派第二代傳人,師從殷根福 (?-1940),和殷根福 之兒子殷榮生、女兒殷雪芸同時學藝橄欖核雕刻,作品有橄欖核雕《楊家將》三件.
須老先生已經八十多歲,少有作品上市,其實須老先生還雕東西,但只是為了應付宣傳做做樣子而已,眼神和腕力多有點不從心了,由於年齡的關系雕的東西和以前的也有了些差距,但須老先生的地位是不可以否認的,他的羅漢頭可算殷前輩十八羅漢雕刻開派以來十八羅漢頭雕刻的一個里程碑,現在的一些新人,包括一些所謂名家除了繼承還是繼承,沒有一點點的發揚,須老先生的東西不多,新的幾乎不出,現在仿他工的人也不多,因為須老先生的工藝境界已經不是常人能仿。他的作品已經很難覓得。我去了數次也未能如願。到是在民間還能看到他的作品。他的羅漢頭受到舟山所有雕刻者的肯定。
殷麗娟是須吟笙的唯一在舟山工藝品廠一帶一出來的徒弟(這一點鮮為人知)。其早年從事過木雕、石雕、牙雕,等。在橄欖核雕中除了雕刻羅漢頭之外還有偉人頭像為大家所知,還有一些其他題材的單子,但留存的已經很少。曾在舟山工藝品廠成立後在其中指導廠中學徒,可以說現在青壯年的雕刻者基本上都被其指導過
鍾年福
1927年臘月三十生人,故名年福。
14歲開始學習雕刻,師從殷小男,1970年成立舟山工藝品廠,1973年4月7日成立東山工藝美術廠。可以說為舟山的橄欖核雕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
鍾老刀法粗曠,作品特點鮮明,為了愛好而雕刻,受到舟山雕刻者的尊敬。無人能出其右。也從事過木雕和石雕等其他材質的雕刻。
大女兒鍾菊英(在89年後就不從事雕刻因為眼睛不好)、大兒子鍾耀源(在十多年前就不從事雕刻)、二女兒鍾菊仙(現在還在從事雕刻)。開門徒弟是鍾火元、其他徒弟有謝才元、鍾秀琴、周雪官、須培金等,在舟山工藝品廠時指導過很多的徒弟。代表作品就是十八羅漢頭。
謝才元
1957年生人,1973年進入舟山工藝品廠學徒,通過自己的努力練就了雕刻技巧,81年左右開始自己創作,其現在正當壯年,作品非常成熟。其作品十八羅漢頭能看到須吟笙老先生的影子。主要作品是十八羅漢頭和吉慶有餘等題材,在舟山工藝品廠時曾和須吟笙合作雕刻108粒羅漢相。開門徒弟是朱紅為,還有徒弟陶菊英、徐月明等。
鍾秀琴
1959年生人,師從鍾年福、鍾元慶、須吟笙。1973年進入東山工藝美術長,與須培金和周麟鳳同時開始學習核雕,可以講是舟山女工的代表人之一,受到老一輩核雕作者的推崇,女工的細膩中能透露出鍾年福的粗曠,須吟笙的寫意和鍾元慶的工整,可以說是集大家之所長,代表作品是走獸十八羅漢、走獸八仙、圓雕雲彩八仙及許多題材的單子雕刻。
周泉根
1959年出生於核雕之鄉舟山村。
師從顧仁笙,曾工作於舟山工藝品廠,在近三十年的工作中又不斷的深挖創新,終獲成功,創立了一種自己獨有的風格。尤其是在十八羅漢頭這樣很能體現一個藝人的基本工的題材上更是力求完美,並且對原料的要求也是及高,在1993年開發出鐵圓核、大四花等這樣核質非常高的原料。從不讓一條質量不好的作品流放到是市場上。在近三十年的藝術生涯中,雖然他本人也很少提起,但他確實帶出了不少優秀的徒弟,並且他的許多徒弟(如胡君偉、蕭艷萍、殷晨月等)現已揚名核雕界。
他的代表作品就是十八羅漢頭,各種規格都堪稱精品,從1.1cm~3.5cm,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1cm小籽和2.5cm鐵圓核羅漢頭,表情豐富、刀工細膩、神態各異。
周麟鳳
1961年出生,周泉根之妻,同周泉根一起加入舟山工藝品廠(當時有周雪官、須培金夫婦,周泉根、周麟鳳夫婦,謝才元、鍾秀琴夫婦),刀法精準而細膩,現在為了丈夫和愛子作出了非常大的犧牲,放棄了核雕工作,專心在家照顧愛人和孩子,非常可惜,只是在家務閑暇的時候雕刻一些小掛件,現在除了一些「壽桃」之類的小件,在市場上很難見到其作品。
丁國良(橄欖核雕刻新一代代表)
蘇州民間雕刻 工藝品---核雕
丁國良:光福舟山下中人,是蘇州雕刻橄欖核新一代雕刻藝人, 選核特別講究;他雕刻的作品單面十八羅漢採用大籽鐵頭核,選料精良,大小一致,顏色相同,純刀工、不打磨、不拋光、粗獷豪放、別具一格;在蘇工核雕中有著一定的影響,價格日見看漲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他的作品需要先付定金才能拿到, 是送禮、收藏之上品
07年6月前市場價:8888.00元
=======================================
宋水官
蘇州工藝美術師、蘇州市工藝美術協會會員、蘇州市收藏家協會會員。
1946年生於蘇州核雕之鄉———光福舟山村。從小耳濡目染,愛上了核雕藝術。
1967年,與老一輩藝術家一起創建了舟山雕刻廠。
1973年被吳縣政府邀請到東山組建吳縣雕刻廠,專門負責牙雕生產。
2005年11月,被國家評審為美術工藝師職稱。
在近40年的核雕生涯中,培養傳授了一批又一批徒弟。另外,他還創作了許多作品,尤其是各種羅漢像,雕刻細巧精緻,個個栩栩如生,令人愛不釋手。他的作品得到了全國許多收藏家的青睞,並珍藏之。
=======================================
周義清 (68年生)
85年開始學習橄欖核雕刻技術,他所雕刻的布袋佛很是有神,作品供不應求。
在當時一起學習的弟子中算是郊郊者,後工廠解體,轉到無錫靈山大佛,面佛修心九年,在這九年中仍潛心於橄欖核雕刻.從沒放棄為了讓普通玩家也玩得起的宗旨.於03年重操小刀面向大眾,做起了核雕中的老題材各種布袋佛的雕刻。在業界特別是上海很有名氣。他的布袋佛像,姿態各異,可愛可親,價位接近平民消費,很受各地客戶的推崇.
徐月明(1964年生人,自學成才)
80年畢業之後開始從事核雕的學習和雕刻,使用的原料非常好,工手非常細致,而且有創新性,作品不俗氣,在其作品阿福上就能體現出他的與眾不同,所以他的阿福受到眾多核雕愛好者的喜愛。代表作品有文財神、武財神、福祿壽、觀音、關公、以及眾所周知的阿福。
徐益明
1971出生在蘇州,曾經參過軍,做過生意,並且是中共員,如此復雜的經歷之後還能靜下心來從事雕刻很不容易,1998年開始學習核雕,師從周建明,2003年開始自己創業,其以往作品有非常濃重的殷派風格,固化,傳統,刀工規整,傳統題材非常之多。現而今他已經另闢新路,創作了許多新穎的題材,而且悟性很高,在作品中能充分體現心中所想,能化平面於立體,化呆板為靈巧,使作品活起來。主要作品有八仙系列,十八羅漢系列,觀音,鍾馗等。現創新作品有十八包衣羅漢和浮雕八仙過海。
胡君偉
1970年出生,蘇州藏書人,原本從事石雕,後迷戀核雕,決定改行!拜周全根學藝!先在其兒媳婦處學2月羅漢頭而後經師傅指點2周後回家自己琢磨!經過多年的潛心研究,他將原來的石雕工藝成功地引入了核雕工藝中。從而形成自己特有的藝術風格!簡潔,流暢,內涵豐富!給人想像的空間!並加入把玩要素!雕刻題材新穎,廣泛。有花鳥藤蔓,人物羅漢,動物風景等!作品非常強調新意,造型靈活,布局合理,刀法簡潔細膩流暢,在後期的拋光處理,尤被業內人士誇好!
他的代表作有達摩,祝福,三駝,龜龍,錢眼。生生不息,知足長樂,負荊請罪,和氣生財,十二金釵等等。收比較出名的徒弟有胡海生,吳麗君等,都在核雕行業中有一定的知名度!
鍾靜峰
生於舟山村,鍾火元長子,自幼深受父親核雕藝術的熏陶.1985年隨父學藝,1986年拜沖山佛像雕刻祖師李永良之子李榮壽為師,學習佛像雕刻。
從藝二十多年來,主要作品有橄欖核雕「老子出關」、「西廂記」,紅木雕筆海「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將」,紫檀木筆筒「紅樓夢十二金釵」、「八仙過海」等,其作品人物鮮明,刀功簡練醇厚,深受大眾喜愛。
曾獲蘇州市渦區工藝美學會會員助理工藝師
帥道富
1972年出生於江西省奉新一個偏僻的小山村裡。自幼家境貧困,於1988年綴學在家務農。一個偶然的機遇,在1991年他拜師朱紅偉,到蘇州學習核雕技藝,從基本功的三刀開始;那時的市場並不景氣,一天下來只能賺十幾元。於是從一起拜師學藝的有十二人,到目前為止只剩下他一個人還在執著於核雕藝術。
1994年出師後他被招女婿在 下 中 村,之後更加潛心鑽研核雕技藝,謙虛認真的向前輩們討教,得到過鍾年福、須吟笙等老前輩的指教。有時遇到了難題,會特意叫車請須老來家裡指導。(同行中有人曾刻意的說:「須吟笙根本不認識帥道富這個人。」那是因為大家都叫他作「小江西」的緣故,他本人一直也沒有特意的跟前輩們報過自己的大名,可見其為人本分和謙虛,他家裡還保留有須老和其他幾位師傅的教學作品。說起「小江西」,「須老」一定記得這個聰明好學的弟子。)經過十六年的歷練,加上前輩師傅們的細心指導和教誨,帥道富的作品慢慢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其十八羅漢等作品在上海、北京、天津、還有台灣等地很受歡迎。
朱東琴
女,1975年出生於核雕之鄉光福舟山。1992年學習山水畫,1994年開始跟帥道富學習橄欖核雕。
至今從事核雕也有十多個年頭了;由於有繪畫的功底加上勤奮好學,她逐漸摸索出了一套以山水為背景的風景十八羅漢,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她雕的仕女、四大天王、嬰戲圖等在市場上也很受歡迎。大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之勢」,每一件作品她都用心雕刻、追求質量而不是數量,其作品中蘊涵了江南女子的特有細膩與精緻,所以價格也已經超過了夫婿帥道富作品的價格,為蘇州橄欖核雕新生代女性代表人物之一。
鍾勤鋒
生於舟山村,鍾火元次子,自幼受父親藝術熏陶,隨父學藝至今,其主要作品有「七星高照」、「鍾馗」等。
曾獲蘇州市渦區工藝美術學會會員助理工藝師
周志堅
周泉根之子,師從其父,作品秉承其家的特點,規整細膩,沒有偷工減料之嫌,對原料的要求也像其父一樣非常嚴格,早期雕刻過十八羅漢頭,因為個人喜好原因已經很久沒有雕此題材,現在主要的作品就是「七星高照」及「彌勒」,「七星高照」全部使用大粒鐵圓核來雕刻,核肉飽滿渾圓,自然顏色通紅,加上精細的刀工,令人眼前一亮。
何志清.
1980年出生,周志堅之妻,師從其公,作品一樣秉其家特點,原料優秀,精細而傳神,其主要作品為小籽十八羅漢頭,看其所雕題材就能知道其作品具有相當水準,能和其公雕刻十八羅漢頭,就能證明周泉根對其兒媳的羅漢頭雕刻也是認知的。
肖艷紅
生於1980年,師從表姐肖艷萍,從藝至今已有十餘年,但短短幾年的時間內進步非常快,從她出現在市場上的第一條作品之後往下看,會發現雕工明顯細致,而且會看出是用心琢磨來改進的,在其姐的耐心指導下會越做越好。其主要作品有十八羅漢頭(單面和雙面)、暗八仙、風景八仙、福字壽字等,她的作品風格接近肖艷萍,刀口清晰,神態自然,受許多核雕愛好者青睞,而且帶著女工特有的細膩和精巧,很有發展。
周春毅
1986年生於舟山村這個核雕之鄉,自小沉浸在核雕的氛圍之中,耳濡目染,再加上天資聰穎,5歲就可以磨出像樣的歸,6歲就會雕刻羅漢頭。
入門導師是其父周泉興,曾經師從周泉根、蕭艷萍、周雪官、須培金,雙面十八羅漢頭為其首創。
其代表作品為十八羅漢頭單面和雙面、壽星頭、喜怒哀樂等,其雕刻的羅漢頭風格迥異,形式新穎,充分體現出人生百態,究其源頭就是他腦中有千百顆羅漢頭的形象為其做素材,所以他的作品能擁有自己獨立的風格,不落俗套,尤其在單面羅漢頭這個題材上他要求自己十分嚴格。年輕、有朝氣,肯創新,悟性高。
吳建東(蘇工核雕刻新人,蘇州高新區東渚人)
原從事筆筒雕刻,刀功深厚,做工精緻,現從事橄欖核雕刻,他的作品極具欣賞價值,雖然做橄欖核雕刻只有幾個月,但他的作品一經面市就得到了很高的評介,價格日見看漲,加上他年輕,升值潛力極大,是個人收藏和送禮的首選之作。實乃核雕中之佳品,個人特長:雕刻各種神態的八仙類人物
陸小琴
1976年生於蘇州光福鎮,十八歲高中畢業後從事兩年刺綉工作,二十歲後做紅木傢具·紫檀木筆筒雕刻,後因喜歡橄欖核工藝品,開始雕刻橄欖核。
經過多年潛心研究,形成自己的風格,他的作品構思精巧,人物眉目清秀,表情祥和自然,造型飄逸,富有動感。每件作品都透著一個『雅』,既不喧鬧也不過分沉寂,靈動中透著穩重,高雅中透著輕盈。刀口處理干凈細致。
代表作有《觀音》《四大美女》《清者自清---蓮花》《八寶觀音》《福祿壽》《浮雕八仙》《逍遙游--船》《文殊菩薩》等
『柒』 空間裝飾品的概念、定義
英文:decoration
裝飾品就是人們所喜歡的些東西
它可以人一個人變的更加高貴.年輕.漂亮...
裝飾品可以起到點綴和襯托的作用.
木雕工藝品,樺樹皮工藝品,麥秸工藝品
木雕工藝品
木雕工藝品是人們喜愛、收藏的藝術品類之一,在中國藝術史上佔有重要席位。它的種類很多,分類方法也不統一,在形形色色的木雕中,充分展現出其中蘊藏的由環保材質和工藝創造出的立體之美與手藝之巧。據專家介紹,木雕可以分為工藝木雕和藝術木雕兩大類。
而工藝木雕又可分為觀賞性和實用性兩種。觀賞性是指陳列、擺設在桌台、幾、案、架之上的供人觀賞的藝術品。它是利用立體圓雕的工藝技術雕刻而成,比如飛禽走獸、花鳥魚蟲、海洋生物、十二生肖等;實用性是指利用木雕工藝裝飾的、實用與藝術相結合的藝術品,如宮燈、鏡框、筆架、筆筒、首飾盒、儲蓄罐以及傢具雕刻等。
藝術木雕通常是指構思巧妙、內涵深刻、能反映作者審美觀和藝術技巧的作品,充分體現出木雕藝術的趣味和環保的材質美。藝術木雕是雕刻家心靈手巧的產物,而且也是裝飾、裝潢、美化環境、陶冶情操的藝術品,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比如我們常見的根雕。
圓雕就是模擬實動物雕刻,又稱立體雕刻,可以多方位、多角度欣賞的三維立體雕刻,圓雕是藝術在雕件上的整體表現,觀者可以從不同角度看到物體的各個側面,從前後左右上中下進行雕刻的。
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形象的一種雕塑,是介於圓雕和繪畫之間的藝術表現形式。
根雕,是以樹根(包括樹瘤、竹根等)的自然形態及畸變形態為藝術創作對象,通過構思立意藝術加工及工藝處理創作出人物、動物、器物等藝術形象做的。根雕藝術是發現自然美而又顯示創造性加工的造型藝術,所謂「三分人工,七分天成。」
樺樹皮工藝品
樺樹皮工藝品又稱樺樹皮製品,以樺樹皮為主要原料,純手工製作,做工精細,設計簡單,風格各異,色澤自然,新穎別致,是中國獨具風格的工藝品之一。
一、工藝:將樺木切成段,經過蒸煮、剝皮、捆成捆擠壓、選料、裁剪、粘接、縫制等工序做成。
二、特點:質地柔韌、易塑造、不怕水、不怕碰撞、防腐耐潮、經久耐用,攜帶方便。
三、用途:家居裝飾、日用擺設、個人飾品。
四、形狀:各式各樣,規格大小不等。
五、種類:100多種。如水壺、酒壺、酒盒包裝、名車鑰匙扣、木相框、文件夾、花盆、筆筒、茶葉盒、首飾盒、杯子、鞋墊、杯墊、首飾、生肖首飾、魚簍、樹皮船等。
麥秸工藝品
麥秸工藝品是中國傳統的手工藝品種類之一,在中國麥秸工藝已有兩千餘年歷史。 麥秸工藝品是以麥稈為原料,經過選料、染色、裱平、設計、純手工製作而成。經過剪、貼、熨燙等工藝,製作出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動物、花鳥、亭台樓閣等工藝品,產品色澤鮮艷、品種繁多、大小規格不一,有成套的,有單個的、形狀不同、圖案千變萬化,無毒無污染、綠色環保。
現在,麥秸工藝品使用的麥秸片是由麥秸稈經過熏、蒸、燙、漂、剖開整平製成的。過去,使用的麥秸主要產於山東掖縣(今萊州)。現在,主要來自河南和甘肅。
麥秸工藝品具有獨特的品質和藝術特徵,能保持上千年質地不老化、不退色具有很高的觀賞和收藏價值。傳統民間手工藝技藝精湛,工藝品大多為不定型產品,獨創性強。麥秸工藝品因手工製作工藝嚴格,老的藝人大部分退休。同時,民間願意學習和傳承麥秸手工技藝的人員逐年減少,保護傳承麥秸手工技藝令人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