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透析的原理是什麼
通過小分來子經過半透自膜擴散到水(或緩沖液)的原理,將小分子與生物大分子分開的一種分離純化技術。
分類:用於醫學上的透析大致分為三大類: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結腸透析。
適用范圍:使體液內的成分(溶質或水分)通過半透膜排出體外的治療方法。常用於急性或慢性腎功能衰竭、葯物或其他毒物在體內蓄積的情況。常用的透析法有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
需要接受透析治療的情況:
透析療法是利用半滲透膜來去除血液中的代謝廢物和多餘水分並維持酸鹼平衡的一種治療方法。
一般來說,患者血肌酐濃度超過700,或者腎小球濾過率在15ml/min/1.73m2以下時,如果出現了水負荷過重(比如有水腫或腹脹的症狀)、嚴重的營養不良、葯物難以糾正的高鉀血症、高磷血症等,就需要做好隨時做透析的准備。
血透和腹透的區別:
血透更容易達到充分性,但對心血管要求條件高,透析時間相對固定,必須按時到醫院進行透析。
腹透禁忌證較少,不受時間限制,可以在家進行操作治療,但容易因衛生條件不佳或者操作不當誘發腹膜炎。
❷ 蛋白質的分離純化的根據蛋白質分子大小的差別的分離方法
透析法是利用半透膜將分子大小不同的蛋白質分開。
超濾法是利用高壓力或離心力,強使水和其他小的溶質分子通過半透膜,而蛋白質留在膜上,可選擇不同孔徑的瀘膜截留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質。 離子交換劑有陽離子交換劑(如:羧甲基纖維素;CM-纖維素)和陰離子交換劑(二乙氨基乙基纖維素;DEAE?FONT FACE=宋體 LANG=ZH-CN>纖維素),當被分離的蛋白質溶液流經離子交換層析柱時,帶有與離子交換劑相反電荷的蛋白質被吸附在離子交換劑上,隨後用改變pH或離子強度辦法將吸附的蛋白質洗脫下來。
根據蛋白質溶解度不同的分離方法 中性鹽對蛋白質的溶解度有顯著影響,一般在低鹽濃度下隨著鹽濃度升高,蛋白質的溶解度增加,此稱鹽溶;當鹽濃度繼續升高時,蛋白質的溶解度不同程度下降並先後析出,這種現象稱鹽析,將大量鹽加到蛋白質溶液中,高濃度的鹽離子(如硫酸銨的SO4和NH4)有很強的水化力,可奪取蛋白質分子的水化層,使之「失水」,於是蛋白質膠粒凝結並沉澱析出。鹽析時若溶液pH在蛋白質等電點則效果更好。由於各種蛋白質分子顆粒大小、親水程度不同,故鹽析所需的鹽濃度也不一樣,因此調節混合蛋白質溶液中的中性鹽濃度可使各種蛋白質分段沉澱。
影響鹽析的因素有:
1、溫度:除對溫度敏感的蛋白質在低溫(4度)操作外,一般可在室溫中進行。一般溫度低蛋白質溶介度降低。但有的蛋白質(如血紅蛋白、肌紅蛋白、清蛋白)在較高的溫度(25度)比0度時溶解度低,更容易鹽析。
2、pH值:大多數蛋白質在等電點時在濃鹽溶液中的溶介度最低。
3、蛋白質濃度:蛋白質濃度高時,欲分離的蛋白質常常夾雜著其他蛋白質地一起沉澱出來(共沉現象)。因此在鹽析前血清要加等量生理鹽水稀釋,使蛋白質含量在2.5-3.0%。
蛋白質鹽析常用的中性鹽,主要有硫酸銨、硫酸鎂、硫酸鈉、氯化鈉、磷酸鈉等。 其中應用最多的硫酸銨,它的優點是溫度系數小而溶解度大(25度時飽和溶液為4.1M,即767克/升;0度時飽和溶解度為3.9M,即676克/升),在這一溶解度范圍內,許多蛋白質和酶都可以鹽析出來;另外硫酸銨分段鹽析效果也比其他鹽好,不易引起蛋白質變性。硫酸銨溶液的pH常在4.5-5.5之間,當用其他pH值進行鹽析時,需用硫酸或氨水調節。
蛋白質在用鹽析沉澱分離後,需要將蛋白質中的鹽除去,常用的辦法是透析,即把蛋白質溶液裝入秀析袋內(常用的是玻璃紙),用緩沖液進行透析,並不斷的更換緩沖液,因透析所需時間較長,所以最好在低溫中進行。此外也可用葡萄糖凝膠G-25或G-50過柱的辦法除鹽,所用的時間就比較短。 用與水可混溶的有機溶劑,甲醇,乙醇或丙酮,可使多數蛋白質溶解度降低並析出,此法分辨力比鹽析高,但蛋白質較易變性,應在低溫下進行。
❸ 什麼是半透膜
透膜是一抄種只讓某些分子和離子擴散進出的薄膜,半透膜只允許離子和小分子物質通過,而生物大分子物質不能自由通過半透膜,原因是半透膜的孔隙的大小比離子和小分子大,但比生物大分子例如蛋白質、澱粉等小,如羊皮紙、玻璃紙等都屬於半透膜。
半透膜透過物質具有選擇性的薄膜,只允透過溶劑或溶劑和小分子溶質而不允許過大分子溶質。
如玻璃紙只允許水透過蔗糖溶液中,而蔗糖分子不能透過;動物的膀胱允許水透過,而不允許酒精分子過;灼熱的鈀或鉑允許氫透過,而氬分子不能透過。
半透膜可用多種高分子材料製成,用以分離不同分子量的物質,定滲透壓和氣體分壓等。半透膜主要應於膜分離技術中的反滲透和超濾。
應用反滲透過程時稱為反滲透膜,它是具有水性基團的薄膜,膜不僅具有篩濾作還有對水分子的優先吸附作用。常於反滲透的膜有醋酸纖維素膜、芳香聚胺膜、聚苯並咪唑膜等。
半透膜可以制板狀、管狀和中空纖維狀,也應用於擴滲析。
❹ 如何正確選擇實驗室透析的截留分子量(MWCO)
實驗室透析基於擴散原理,即小分子溶質通過半透性膜從高濃度溶液向低濃度溶液擴散,直到兩側滲透壓達到平衡。半透膜的選擇性特性使其允許小分子通過,而大分子則被阻隔。透析的效率可通過調整MWCO(分子量截留系數)來控制,以實現目標分子的分離。
實驗室透析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條件溫和,操作簡便,處理范圍廣泛,支持多種膜材質和不同的MWCO選擇。此外,成本較低,且使用一次性膜和裝置,便於清潔和使用。
透析在實驗室中有多種應用,例如:大分子純化,通過MWCO篩選特定分子大小;溶質組分的精準分離;pH調節和緩沖液置換,維持溶液穩定;電洗脫技術;蛋白濃縮;污染物清除,保持實驗環境清潔;脫鹽處理;以及結合研究,為科學研究提供有力工具。
選擇正確的MWCO至關重要。透析膜的孔徑等級,即MWCO,反映了其截留性能。一般來說,推薦選擇膜的MWCO為欲截留物質分子量的一半,或者兩倍於需要透過物質的分子大小,以確保最理想的分離效果。同時,還要考慮溶質的分子形狀、水合度、離子電荷和極性等因素,以確保透析過程的精確性和有效性。
❺ 透析袋分子量8000-14000什麼意思
該透析袋的截留分子量是8KD~14KD。
透析袋分子量8000-14000它代表的意思是小於8KD的分子一定會漏出透析袋,而大於14KD的分子一定會保留在透析袋之內,而8KD~14KD之間的分子可能會漏出也有可能會保留在透析袋內。
透析袋通常是由半透膜製成的袋狀容器。在生物大分子的制備過程中,除去鹽、少量有機溶劑、生物小分子雜質和濃縮樣品時都要用到透析的技術。
一般透析袋標注的分子量都是指截留分子量,至於為什麼不是一個值而是一個范圍是因為這個是透析袋廠家做測試時,很多測量值形成的一個正態分布的曲線。由於透析袋的孔析是會溶脹的,在不同的溶劑不同尺寸,所以只是一個參考值。
商品透析袋製成管狀,其扁平寬度為24 mm~50 mm不等。為防乾裂,出廠時都用10%的甘油處理過,並含有極微量的硫化物、重金屬和一些具有紫外吸收的雜質,它們對蛋白質和其它生物活性物質有害,用前必須除去。
可先用50%乙醇煮沸1小時,再依次用50%乙醇、0.01 mol/L碳酸氫鈉和0.001 mol/L EDTA溶液洗滌,最後用蒸餾水沖洗即可使用。
實驗證明,50%乙醇處理對除去具有紫外吸收的雜質特別有效。使用後的透析袋洗凈後可存於4℃蒸餾水中,若長時間不用,可加少量NaNO3,以防長菌。洗凈涼乾的透析袋彎折時易裂口,用時必須仔細檢查,不漏時方可重復使用。
❻ 透析是什麼
透析(Hemodialysis),臨床意指血液中的一些廢物通過半滲透膜除去。血液透析是一種較安全、易行、應用廣泛的血液凈化方法之一。透析是指溶質通過半透膜,從高濃度溶液向低濃度方向運動。血液透析包括溶質的移動和水的移動,即血液和透析液在透析器(人工腎)內借半透膜接觸和濃度梯度進行物質交換,使血液中的代謝廢物和過多的電解質向透析液移動,透析液中的鈣離子、鹼基等向血液中移動。如果把白蛋白和尿素的混合液放入透析器中,管外用水浸泡,這時透析器管內的尿素就會通過人工腎膜孔移向管外的水中,白蛋白分子較大,不能通過膜孔。這種小分子物質能通過而大分子物質不能通過半透膜的物質移動現象稱為彌散。臨床上用彌散現象來分離純化血液使之達到凈化目的的方法即為血液透析的基本原理。 血液透析所使用的半透膜厚度為10-20微米,膜上的孔徑平均為3納米,所以只允許分子量為1.5萬以下的小分子和部分中分子物質通過,而分子量大於3.5萬的大分子物質不能通過。因此,蛋白質、致熱原、病毒、細菌以及血細胞等都是不可透出的;尿的成分中大部分是水,要想用人工腎替代腎臟就必須從血液中排出大量的水分,人工腎只能利用滲透壓和超濾壓來達到清除過多的水分之目的。現在所使用的人工腎即血液透析裝置都具備上述這些功能,從而對血液的質和量進行調節,使之近於生理狀態。
❼ 什麼是半透膜
半透膜是一種根據粒子的直徑大小進行選擇性的通過,只給某種分子或離子擴散進內出的薄膜,而大分子粒容子是不被允許通過的。
半透膜是一種只允許離子和小分子自由通過的膜結構,生物大分子不能自由通過半透膜,其原因是半透膜的孔隙的大小比離子和小分子大但比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質和澱粉小。半透膜在化學中只允許溶液通過,膠體和濁液均不能通過。分散質粒子直徑濁液:大於100nm;膠體:1~100nm;溶液:小於1nm 。
(7)半透膜透析高分子需要多長時間擴展閱讀
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半透膜有雞蛋膜、雞的嗉囊、魚鰾、蠶豆種皮、玻璃紙、青蛙皮、動物膀胱、腸衣、蛋白質膠膜,火棉膠膜以及其他一些可從生物體上剝離的薄膜類物質。 活細胞內的生物膜只允許水分子自由通過,它所選擇的離子、小分子物質可以通過,而其他的離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不能透過,是嚴格的半透膜。細胞喪失活力後生物膜的選擇透過能力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