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耗材問題 > 100gdp反滲透膜

100gdp反滲透膜

發布時間:2024-10-16 12:12:38

A. RO膜 50gdp 75gdp是什麼意思

RO反滲透水設備,50gdp 75gdp是制水速度,每天50加侖,75加侖。
RO是英文Reverse Osmosis membrane的縮寫,中文意思是逆滲透專。一般水的流動方式是由低濃度屬流向高濃度,水一旦加壓之後,將由高濃度流向低濃度,亦即所謂逆滲透原理:由於RO膜的孔徑是頭發絲的一百萬分之五(0.0001微米),一般肉眼無法看到,細菌、病毒是它的5000倍,因此,只有水分子及部分有益人體的礦物離子能夠通過,其它雜質及重金屬均由廢水管排出。所有海水淡化的過程,以及太空人廢水回收處理均採用此方法,因此RO膜又稱體外的高科技"人工腎臟"。目前國內外,醫學軍用民用領域,都採取頂級RO膜進行高分子過濾
ro膜 50gdp 75gdp為RO膜的規格型號標注的組成部分,表示的是該產品的濾過能力或者說就是制水能力,分別為50G和75G(加侖)——每24小時連續工作的話可以制水50加侖或75加侖。

B. 新加坡哪些地理條件對工業發展不利

新加坡土地資源有限,水資源缺乏,對工業發展不利。

新加坡裕廊島的經驗:在沒有水的環境里怎樣發展工業(三)

設計高質量水廠的起點是工業用水水質。到目前為止,新加坡公用事業署(PUB)經營裕廊工業水網已長達20年,並積累了豐富的工業用水水質數據。

然而,就像其他許多下水道陳舊、地下水位高的海岸城市一樣,海水倒灌現象導致工業用水組分隨著潮位而急劇變化。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我們觀察到工業用水(IW)的電導率從低達800mS /cm可波動到高達1800mS/cm,有時甚至高達2000mS/cm。因此,為謹慎起見,應該提供安全設計度。在設計反滲透系統時,原水規范採用相當於 TDS1300毫克/升的最大電導率。另外,考慮到反滲透膜的逐漸污堵和鹽通量隨時間的增加,我們也提供了很高的安全設計余度。

建設三萬立方米的工業用水深度處理廠的項目在1997年初舉行招標,有10多家國際著名的水公司參與組織的投標。評標則基於每份標書的實際凈值進行(結合資金和長期運行成本的影響),同時考慮採用當時最可靠的先進技術。

提交的各種標槐雀前書大概可以歸類成三種基本不同的工藝:

―――填充式電滲析技術

―――用微濾膜作預處理的反滲透技術

―――用傳統雙介質過濾作預處理的反滲透技術

令新加坡公共事務局感到欣慰的是,位於印馬德拉斯的肥料有限公司,成功地將傳統雙介質過濾和標准陶氏反滲透膜結合使用多年,日產歲巧一萬兩千立方米產品水。因此,用傳統雙介質過濾(DMF)作預處理的反滲透(RO)方案被確定下來。

系統回收率及項目經濟性

由於公用事業署對新加坡使用的每噸工業用水徵收水費0.43新元,所以廢水回收廠只有採用最高的可行的回收率,方能使該項目經濟上可行。同時,消費者也盼望有一個具有競爭性的水價。因此,篩選剩下的標書必須採用介質過濾作為反滲透的預處理,而且反滲透裝置的回收率高達86%,結合預處理部分99%的回收率,最後整個系統的回收率達到85%。

新生水的里程碑意義
吳作棟總理日前為新生水主持推介儀式,新生水供應晶圓盤製造廠作為工業用途以及注入蓄水池作為間接食水供應,象徵新生水正式成為我國水供來源之一,更是我國在水供追求自給自足的努力寫下了新的一頁。

新生水是新加坡突破國家生存困境的活水泉源,特別是馬來西亞反復以水供合約要挾勒索的不穩定時局下,更具有安定民心和揚眉吐氣的積極作用。新生水為新加坡人開了一條不必後顧的新路。新加坡地小人稠,先天條件不足,難以在水供上獨立生存,在新生水計劃落實生產之前,即使我們不喜歡也得依賴馬來西亞的水供,否則也勢必要付出其他代價看其他國家的臉色。雖然有白紙黑字的合約保障,但馬國領導人處理雙邊課題反復無常的態度和高傲姿態,讓新加坡人總是有一種被掐住咽喉的難受。

此刻新生水計劃不但朝提供穩定水供的方向邁進,適時應付國人食水的基本生存需求,更在工業用水方面注入莫大信心。新加坡的工業用水佔用水量的幾乎一半,對水質尤其挑剔的晶圓廠能接受新生水,是新加坡爭取高科技工業投資的定心丸。

在我們驗收新生水成績單的同時,新馬關系也有望因去除了敏感的水供課題而可能有積極發展,正如吳作棟總理指出:「兩國就能把焦點放在互惠互利的合作關繫上。」新馬兩國的確應該同心協力面對其他經濟體的競爭和其他方面的挑戰。當然,對馬來西亞這些年來以及接下來履行合約供水,新加坡人是心存感激的,新加坡人飲水思源,也會同舟共濟。

然而,新生水的意義不單是從新加坡的利益角度思考。新生水計劃的成功除了漂亮地讓新加坡擺脫馬來西亞的羈絆與糾纏,更重要的是,為這個水資源嚴重不平衡分布也總是缺乏的地球,提供一個與水共生的新方向,特別是對先天地理條件不足的國家和都市而言,新生水證明了人定勝天的積極意義。

回頭看新生水在本地成功的經驗,我們發現,如果單靠技術,無法讓新生水成為提供生存的保障。新生水成功生產背後是新加坡過去處理污水(鉛清以排放入大海)的過程高度自律,遠超過國際標准,我們才得以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縮短污水和凈水之間的轉化距離,也才得以在成本相對低的條件下,把「比水更干凈的水」投入工業生產,也注入蓄水池。新加坡對環境的負責態度和不欺騙大自然的立場促成新生水的水到渠成。

誠然,水資源的寶貴不會因獲得的方便和科學的進步而有任何改變,新加坡人珍惜用水的觀念應該始終如一,更應該在體驗了水得來不易後,提高省水、惜水的意識。在水資源永遠匱乏的現實中求存,新加坡人還是必須節省用水,永遠謹記水的寶貴,即使是在我們不斷開拓具成本效益的新水源之際,節省用水始終必須是新加坡人的生活態度。

我們以創造力克服了生存的挑戰,新生水是新加坡生存的里程碑,對我國未來水供的影響深遠而意義重大。它是科技和人的意志戰勝環境的難得經驗,是自給自足的戰略概念,更是新加坡人學習逆境求存的寶貴的一堂課。

新加坡裕廊工業區的經驗啟示

新加坡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潔凈國家,也是經濟發展極為迅速的國家之一,從一個資源貧乏的島國一躍而成為世界發達國家,確實是一個奇跡。而在新加坡崛起的過程中,其20世紀60年代便開始創辦的裕廊工業區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裕廊工業區的基本情況

裕廊位於新加坡島西南部的海濱地帶,距市區約10多公里,面積為60平方公里。此地區原本為荒蕪之地,大部分地貌是沼澤和丘陵,但是具有建設現代化工業區的良好自然地理條件:有水深近12米的天然良港;臨近新加坡至馬來西亞的鐵、公路干線;新加坡西南部最大的河流——裕廊河橫貫區內,可以提供工業用水,基礎設施及工業原料齊備。

以原財政部長韓瑞生為代表的新加坡工業的奠基者們清醒的認識到,要使島國走上富裕之路,擺在面前的唯一辦法,只有進行大型工業化。他們選擇裕廊這個水網沼澤地帶作工業園出於三點考慮:第一,這個地帶位於新加坡的西南面,瀕臨大海,可建深水碼頭,以便運進工業原料,運出工業製成品;第二,這里土地荒涼,沒有居民遷移問題。土地國有,徵用費低廉;第三,這一帶多山丘,可添平沼澤,添海造地,平整土地容易進行。出於這種考慮,政府在裕廊劃定6480公頃土地發展工業園區,並撥出1億新元進行基礎建設。

裕廊工業區的發展建設分為前後兩階段。以1961開始大規模拓荒動工至1968階段,共開闢土地14.5平方公里,興建一批標准廠房,同時重點建設港口、碼頭、鐵路、公路、電力、供水等各種基礎設施。為吸引國內外資本到裕廊工業區投資,新加坡政府對投資廠商提供貸款及享受統一稅收的優惠政策等。但由於新加坡此一時期實行進口替代策略,再加上60年代初期政治方面的不穩定,因此到裕廊工業區投資的企業僅150多家,而且絕大多數是本國資本,外資所佔比例很小,這一階段實際上是裕廊工業區起步和摸索階段。

1968年6月新加坡政府成立裕廊鎮管理局,專門負責經營管理裕廊工業區和全國其它各工業區。此時,裕廊工業區的發展進入另一新階段,建設速度大大加快。到70年代中期,裕廊工業區的發展面積已達50平方公里,而到80年代上半期,整體發展建設已幾近完成。隨著宏觀策略的轉變和投資環境的日趨完善,外商紛紛來裕廊工業區投資設廠,許多國際知名的廠商都選擇此地作為其海外生產基地。經濟總量逐步上升,企業數量由1990年的2000多家上升到2003年的7000多家,平均每年完成GDP2000多億元,有力地拉動了新加坡整體經濟的發展。

裕廊工業區的成功經驗

1.合理的制度安排。裕廊工業區的制度安排有兩個重要的特色。首先,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合一的單一層次體制。園區是一項地方性工作。速度在很大意義上決定了交易的成本。一站式服務與其說是一種實際的服務方式,不如說是在投資決策過程中支持商業的一種表示。裕廊工業區的真正優勢在於,與政府相關的交易成本很低,其中包括投資許可、營業執照、城市規劃與建設設計許可、勞動力、稅收、進出口報關服務和其他監管活動。特別是在一些特殊工業領域的政府投資、集群政策、人力資本政策、資本合作和勞動力合作等,機構之間的協作變得簡易。信息流動被極大地簡化了,交易速度快於包括香港在內的幾乎世界上所有地區。縱觀國際上的主要城市,公共管制結構都要比新加坡更為復雜。東南亞聯盟國家的全國、省級和市級政府的結構模式就不能享受這種優勢。因此為工業區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制度保障。

2.工業區管理機構自主許可權較大。裕廊工業區的管理機構是1968年6月1日成立的裕廊管理局,該局成立後,接管了新加坡所有工業地區的規劃、建設、租賃和管理工作,當然也包括裕廊工業區在內。新加坡裕廊鎮管理局有很高的自主權,只要符合新加坡政府的工業政策,就有權吸引各種類型的投資者,盡管裕廊鎮管理局從本質上看只是一個房地產開發商,但是園區管理委員會有批准項目,批准城市規劃以及園區規劃的權力,同時能發放居民暫住證,管理貿易和市場,征稅,發放商業許可證等。它不僅是園區的開發者,同時也是工業區招商引資的推廣者。委員會同時還提供警察、稅收、海關、社會保障、教育、計劃生育、全民體育運動,以及社區發展、勞工等多項公共服務。同時,裕廊鎮管理局還控制著工業用地、科技園區和商業園區設施的供給。裕廊工業區的制度安排保證了較好的規模經濟,提供了較好的經濟發展空間,帶來了租金的下降,縮減了一些公用設施的成本,提供了免費的公共服務、有效率的推廣戰略和品牌、持續性和諸如創新的便利設施,更好的基礎設施等良好的供給前景。

3.綜合發展、合理規劃。新加坡政府從一開始就將裕廊定為全面發展的綜合型工業區,合理妥善地規劃。根據地理環境的不同,將靠近市區的東北部劃為新興工業和無污染工業區,重點發展電子、電器及技術密集型產業;沿海的西南部劃為港口和重工業區;中部地區為輕工業和一般工業區;沿裕廊河兩岸則規劃住宅區和各種生活設施。為充分發揮裕廊工業區的綜合功能,新加坡政府於1969年9月在裕廊碼頭內設立自由貿易區,使裕廊工業區既是工業生產基地,同時也是轉口貿易的活動場所。在整體發展建設過程中,環境保護問題也同時兼顧到,從一開始就有計劃地保留10%的用地用作建設公園和風景區。現已建成10多個公園,其中有世界著名的飛禽公園、中國式公園、森林公園等,使裕廊成為風光別致的工業區兼旅遊區,被稱為「花園工業鎮」。

4.完善基礎設施,同步發展生產生活。國際上工業區基礎設施建設一般有兩種模式:一是先招商建廠,根據生產的需要和擴展情況逐步解決交通、供水等問題。此種模式的優點是針對實際需要建設,切合性強,投入成本和風險小;缺點是基礎設施往往分散零亂,效率不高,阻礙生產的發展。另一種模式是從整個工業區發展全面出發,按照總體建設規劃的要求,先投入主要力量建成一完整的基礎設施,為工業區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這種模式的優點是計劃性較好,效率高,並可迅速改善投資環境,但投入成本和風險也較大。裕廊工業區是採取後一種模式,從一開始就把基礎設施建設作為發展的重點,投入大量資金,形成基礎設施系統,對裕廊工業區的發展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各種社會服務設施也同步發展,興建了學校、科學館、商場、體育館等,使裕廊工業區成為生產和生活綜合體。生產和生活相得益彰,對工業區的人才儲備起到了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5.積極引進跨國公司投資。新加坡原來長期依賴轉口貿易,工業基礎尚未建立,且國內市場狹小。針對這些不利條件,新加坡政府採取大力引進國外資本的策略,並明顯以跨國公司的投資為重點。裕廊工業區的迅速發展,就是能夠抓住機遇,大力引進跨國公司的投資,自20世紀60年代起陸續引進跨國公司設廠,如殼牌、美孚等跨國石油公司;荷蘭菲利浦公司;日本石川島播磨重工業公司、美國列明士頓公司等世界著名大造船廠商;迄今新加坡已成為世界第三大煤油中心、東南亞最大修造船中心及世界第二大海上石油平台生產圈,由此可見引進策略的成功。

對我國開發區發展的啟示

裕廊工業區的發展歷程以及其成功的經驗給了我們極大的啟示,我們應該從自身實際出發,吸收和借鑒優秀的經驗,為我所用,推動我國園區經濟的發展。

1.從整體經濟發展的角度出發,明確園區的設立目的和建設目標。新加坡60年代初期設立和發展裕廊工業區的主要目的是以此為龍頭,吸引外資以促進新加坡整體經濟的發展和整體工業化的實現,而不僅僅是為了發展裕廊這一地區,以後也一直是根據這一目的來規劃和管理裕廊工業區。裕廊工業區也一直發揮著帶動和促進全國經濟發展的作用,這一地位反過來又使它成為全國最佳的投資地區。因此,把握好角度和目的,實質上就是為整個工業園區的發展和管理奠定基礎,這是裕廊工業區成功發展的重要原因。我國目前有各種各樣的經濟技術開發區4600多家,發展處於十分不均衡的狀態,因此必須要明確自身的發展目的,以自身為龍頭,帶動區域整體經濟的發展,最終也是發展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推進國家競爭力的提高。

2.逐步完善管理體制,建立良好的制度保障。裕廊工業區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其完善的體制及自主管理的模式。我國目前的開發區管理大多還是處於政府直接管制之下,相對於依靠市場主體進行管理來說,其積極性以及辦事效率都要大打折扣,新加坡裕廊鎮管理局有很高的自主權,只要符合新加坡政府的工業政策,就有權吸引各種類型的投資者,盡管裕廊鎮管理局從本質上看只是一個房地產開發商,但是園區管理委員會有批准項目,批准城市規劃以及園區規劃的權力,同時能發放居民暫住證,管理貿易和市場,征稅,發放商業許可證等。它不僅是園區的開發者,同時也是工業區招商引資的推廣者。而在我國,目前還無法做到這一點,政府更多的履行著開發區管理者的職責,行使著管理的權力,開發區的管理主體本身就沒有做到真正意義上的與市場接軌,這對開發區的招商引資是一個非常大的阻礙,有必要進行改進。使得政府不作為工業區的開發主體,不直接參與具體管理,而是間接管理和調控;行政管理與發展管理分開,開發管理機構採取經營化方式。

3.明確自身優勢,促進產業升級和開發區主導發展方向。裕廊工業區在發展初期即選擇傳統加工區,但市場前景好,特別是適合發揮自己區位優勢的煤油業作為主導產業,重點發展,以後逐步推進升級,發展電子、通訊等高科技產業。所以,建立新工業園區前應先根據區位特點、國際產業發展的趨勢和機遇,仔細研究,以實際出發,建立產業結構和主導方向。反過來看我國的開發區,很多並沒有明確符合自身發展的產業模式到底是什麼,自身到底具有哪些優勢,盲目的引進外來資本,造成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費,對環境也造成了極大的污染,得不償失。因此我們必須注意這一點的重要性,因地制宜,明確自身的主導發展方向到底是什麼,然後進行下一步的運作與開發。同時需要我們轉換觀念,跳出現有的僵化的發展模式,促進優勢產業的發展和升級,帶動其它相關產業的發展,最終實現規模經濟。

4.加強開發區軟體建設,完善開發區的發展規劃。新加坡政府始終認為,硬體建設只是辦好工業園區的基礎,軟體建設則是保證工業園區正常運轉和健康發展的關鍵,裕廊工業區的成功在於有一套完整而實際可行的發展規劃。我國本身的國土面積很大,資源也非常豐富,發展開發區經濟應該是有非常大的優勢的,但是至今沒有形成規模經濟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軟體建設的滯後,過度關注於硬體建設和開發區的形象問題而忽視了人力資本、智力因素、先進的思維方式等軟體方面的建設,這對於一個還不成熟的開發區而言是很不利的,而對於一個已經較為成熟的開發區而言,其副作用很可能是毀滅性的,因此,我國的廣大開發區必須要注重軟體的建設,包括開發區的服務體系的建設與完善。同時,在開發區的整體規劃方面同樣需要慎重,其運行機制和操作規程也需要認真制定。一般而言,制訂運行機制和操作規程有兩種思路:一種是採取各種特殊政策,刻意創造出一個與宏觀經濟環境不同的小區域,另一種是在統一的宏觀經濟環境下,強調發揮區位優勢和營建產業集聚優勢。裕廊工業區選擇的是後一種的思路,而我國是一個宏觀調控手段使用較多的國家,因此同樣可以借鑒後一種思路,發展區域經濟和優勢產業經濟。

C. 新加坡哪些地理條件對工業發展不利

新加坡裕廊島的經驗:在沒有水的環境里怎樣發展工業(三)

設計高質量水廠的起點是工業用水水質。到目前為止,新加坡公用事業署(PUB)經營裕廊工業水網已長達20年,並積累了豐富的工業用水水質數據。

然而,就像其他許多下水道陳舊、地下水位高的海岸城市一樣,海水倒灌現象導致工業用水組分隨著潮位而急劇變化。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我們觀察到工業用水(IW)的電導率從低達800mS /cm可波動到高達1800mS/cm,有時甚至高達2000mS/cm。因此,為謹慎起見,應該提供安全設計度。在設計反滲透系統時,原水規范採用相當於 TDS1300毫克/升的最大電導率。另外,考慮到反滲透膜的逐漸污堵和鹽通量隨時間的增加,我們也提供了很高的安全設計余度。

建設三萬立方米的工業用水深度處理廠的項目在1997年初舉行招標,有10多家國際著名的水公司參與組織的投標。評標則基於每份標書的實際凈值進行(結合資金和長期運行成本的影響),同時考慮採用當時最可靠的先進技術。

提交的各種標書大概可以歸類成三種基本不同的工藝:

―――填充式電滲析技術

―――用微濾膜作預處理的反滲透技術

―――用傳統雙介質過濾作預處理的反滲透技術

令新加坡公共事務局感到欣慰的是,位於印馬德拉斯的肥料有限公司,成功地將傳統雙介質過濾和標准陶氏反滲透膜結合使用多年,日產一萬兩千立方米產品水。因此,用傳統雙介質過濾(DMF)作預處理的反滲透(RO)方案被確定下來。

系統回收率及項目經濟性

由於公用事業署對新加坡使用的每噸工業用水徵收水費0.43新元,所以廢水回收廠只有採用最高的可行的回收率,方能使該項目經濟上可行。同時,消費者也盼望有一個具有競爭性的水價。因此,篩選剩下的標書必須採用介質過濾作為反滲透的預處理,而且反滲透裝置的回收率高達86%,結合預處理部分99%的回收率,最後整個系統的回收率達到85%。

新生水的里程碑意義
吳作棟總理日前為新生水主持推介儀式,新生水供應晶圓盤製造廠作為工業用途以及注入蓄水池作為間接食水供應,象徵新生水正式成為我國水供來源之一,更是我國在水供追求自給自足的努力寫下了新的一頁。

新生水是新加坡突破國家生存困境的活水泉源,特別是馬來西亞反復以水供合約要挾勒索的不穩定時局下,更具有安定民心和揚眉吐氣的積極作用。新生水為新加坡人開了一條不必後顧的新路。新加坡地小人稠,先天條件不足,難以在水供上獨立生存,在新生水計劃落實生產之前,即使我們不喜歡也得依賴馬來西亞的水供,否則也勢必要付出其他代價看其他國家的臉色。雖然有白紙黑字的合約保障,但馬國領導人處理雙邊課題反復無常的態度和高傲姿態,讓新加坡人總是有一種被掐住咽喉的難受。

此刻新生水計劃不但朝提供穩定水供的方向邁進,適時應付國人食水的基本生存需求,更在工業用水方面注入莫大信心。新加坡的工業用水佔用水量的幾乎一半,對水質尤其挑剔的晶圓廠能接受新生水,是新加坡爭取高科技工業投資的定心丸。

在我們驗收新生水成績單的同時,新馬關系也有望因去除了敏感的水供課題而可能有積極發展,正如吳作棟總理指出:「兩國就能把焦點放在互惠互利的合作關繫上。」新馬兩國的確應該同心協力面對其他經濟體的競爭和其他方面的挑戰。當然,對馬來西亞這些年來以及接下來履行合約供水,新加坡人是心存感激的,新加坡人飲水思源,也會同舟共濟。

然而,新生水的意義不單是從新加坡的利益角度思考。新生水計劃的成功除了漂亮地讓新加坡擺脫馬來西亞的羈絆與糾纏,更重要的是,為這個水資源嚴重不平衡分布也總是缺乏的地球,提供一個與水共生的新方向,特別是對先天地理條件不足的國家和都市而言,新生水證明了人定勝天的積極意義。

回頭看新生水在本地成功的經驗,我們發現,如果單靠技術,無法讓新生水成為提供生存的保障。新生水成功生產背後是新加坡過去處理污水(以排放入大海)的過程高度自律,遠超過國際標准,我們才得以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縮短污水和凈水之間的轉化距離,也才得以在成本相對低的條件下,把「比水更干凈的水」投入工業生產,也注入蓄水池。新加坡對環境的負責態度和不欺騙大自然的立場促成新生水的水到渠成。

誠然,水資源的寶貴不會因獲得的方便和科學的進步而有任何改變,新加坡人珍惜用水的觀念應該始終如一,更應該在體驗了水得來不易後,提高省水、惜水的意識。在水資源永遠匱乏的現實中求存,新加坡人還是必須節省用水,永遠謹記水的寶貴,即使是在我們不斷開拓具成本效益的新水源之際,節省用水始終必須是新加坡人的生活態度。

我們以創造力克服了生存的挑戰,新生水是新加坡生存的里程碑,對我國未來水供的影響深遠而意義重大。它是科技和人的意志戰勝環境的難得經驗,是自給自足的戰略概念,更是新加坡人學習逆境求存的寶貴的一堂課。

新加坡裕廊工業區的經驗啟示

新加坡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潔凈國家,也是經濟發展極為迅速的國家之一,從一個資源貧乏的島國一躍而成為世界發達國家,確實是一個奇跡。而在新加坡崛起的過程中,其20世紀60年代便開始創辦的裕廊工業區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裕廊工業區的基本情況

裕廊位於新加坡島西南部的海濱地帶,距市區約10多公里,面積為60平方公里。此地區原本為荒蕪之地,大部分地貌是沼澤和丘陵,但是具有建設現代化工業區的良好自然地理條件:有水深近12米的天然良港;臨近新加坡至馬來西亞的鐵、公路干線;新加坡西南部最大的河流——裕廊河橫貫區內,可以提供工業用水,基礎設施及工業原料齊備。

以原財政部長韓瑞生為代表的新加坡工業的奠基者們清醒的認識到,要使島國走上富裕之路,擺在面前的唯一辦法,只有進行大型工業化。他們選擇裕廊這個水網沼澤地帶作工業園出於三點考慮:第一,這個地帶位於新加坡的西南面,瀕臨大海,可建深水碼頭,以便運進工業原料,運出工業製成品;第二,這里土地荒涼,沒有居民遷移問題。土地國有,徵用費低廉;第三,這一帶多山丘,可添平沼澤,添海造地,平整土地容易進行。出於這種考慮,政府在裕廊劃定6480公頃土地發展工業園區,並撥出1億新元進行基礎建設。

裕廊工業區的發展建設分為前後兩階段。以1961開始大規模拓荒動工至1968階段,共開闢土地14.5平方公里,興建一批標准廠房,同時重點建設港口、碼頭、鐵路、公路、電力、供水等各種基礎設施。為吸引國內外資本到裕廊工業區投資,新加坡政府對投資廠商提供貸款及享受統一稅收的優惠政策等。但由於新加坡此一時期實行進口替代策略,再加上60年代初期政治方面的不穩定,因此到裕廊工業區投資的企業僅150多家,而且絕大多數是本國資本,外資所佔比例很小,這一階段實際上是裕廊工業區起步和摸索階段。

1968年6月新加坡政府成立裕廊鎮管理局,專門負責經營管理裕廊工業區和全國其它各工業區。此時,裕廊工業區的發展進入另一新階段,建設速度大大加快。到70年代中期,裕廊工業區的發展面積已達50平方公里,而到80年代上半期,整體發展建設已幾近完成。隨著宏觀策略的轉變和投資環境的日趨完善,外商紛紛來裕廊工業區投資設廠,許多國際知名的廠商都選擇此地作為其海外生產基地。經濟總量逐步上升,企業數量由1990年的2000多家上升到2003年的7000多家,平均每年完成GDP2000多億元,有力地拉動了新加坡整體經濟的發展。

裕廊工業區的成功經驗

1.合理的制度安排。裕廊工業區的制度安排有兩個重要的特色。首先,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合一的單一層次體制。園區是一項地方性工作。速度在很大意義上決定了交易的成本。一站式服務與其說是一種實際的服務方式,不如說是在投資決策過程中支持商業的一種表示。裕廊工業區的真正優勢在於,與政府相關的交易成本很低,其中包括投資許可、營業執照、城市規劃與建設設計許可、勞動力、稅收、進出口報關服務和其他監管活動。特別是在一些特殊工業領域的政府投資、集群政策、人力資本政策、資本合作和勞動力合作等,機構之間的協作變得簡易。信息流動被極大地簡化了,交易速度快於包括香港在內的幾乎世界上所有地區。縱觀國際上的主要城市,公共管制結構都要比新加坡更為復雜。東南亞聯盟國家的全國、省級和市級政府的結構模式就不能享受這種優勢。因此為工業區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制度保障。

2.工業區管理機構自主許可權較大。裕廊工業區的管理機構是1968年6月1日成立的裕廊管理局,該局成立後,接管了新加坡所有工業地區的規劃、建設、租賃和管理工作,當然也包括裕廊工業區在內。新加坡裕廊鎮管理局有很高的自主權,只要符合新加坡政府的工業政策,就有權吸引各種類型的投資者,盡管裕廊鎮管理局從本質上看只是一個房地產開發商,但是園區管理委員會有批准項目,批准城市規劃以及園區規劃的權力,同時能發放居民暫住證,管理貿易和市場,征稅,發放商業許可證等。它不僅是園區的開發者,同時也是工業區招商引資的推廣者。委員會同時還提供警察、稅收、海關、社會保障、教育、計劃生育、全民體育運動,以及社區發展、勞工等多項公共服務。同時,裕廊鎮管理局還控制著工業用地、科技園區和商業園區設施的供給。裕廊工業區的制度安排保證了較好的規模經濟,提供了較好的經濟發展空間,帶來了租金的下降,縮減了一些公用設施的成本,提供了免費的公共服務、有效率的推廣戰略和品牌、持續性和諸如創新的便利設施,更好的基礎設施等良好的供給前景。

3.綜合發展、合理規劃。新加坡政府從一開始就將裕廊定為全面發展的綜合型工業區,合理妥善地規劃。根據地理環境的不同,將靠近市區的東北部劃為新興工業和無污染工業區,重點發展電子、電器及技術密集型產業;沿海的西南部劃為港口和重工業區;中部地區為輕工業和一般工業區;沿裕廊河兩岸則規劃住宅區和各種生活設施。為充分發揮裕廊工業區的綜合功能,新加坡政府於1969年9月在裕廊碼頭內設立自由貿易區,使裕廊工業區既是工業生產基地,同時也是轉口貿易的活動場所。在整體發展建設過程中,環境保護問題也同時兼顧到,從一開始就有計劃地保留10%的用地用作建設公園和風景區。現已建成10多個公園,其中有世界著名的飛禽公園、中國式公園、森林公園等,使裕廊成為風光別致的工業區兼旅遊區,被稱為「花園工業鎮」。

4.完善基礎設施,同步發展生產生活。國際上工業區基礎設施建設一般有兩種模式:一是先招商建廠,根據生產的需要和擴展情況逐步解決交通、供水等問題。此種模式的優點是針對實際需要建設,切合性強,投入成本和風險小;缺點是基礎設施往往分散零亂,效率不高,阻礙生產的發展。另一種模式是從整個工業區發展全面出發,按照總體建設規劃的要求,先投入主要力量建成一完整的基礎設施,為工業區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這種模式的優點是計劃性較好,效率高,並可迅速改善投資環境,但投入成本和風險也較大。裕廊工業區是採取後一種模式,從一開始就把基礎設施建設作為發展的重點,投入大量資金,形成基礎設施系統,對裕廊工業區的發展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各種社會服務設施也同步發展,興建了學校、科學館、商場、體育館等,使裕廊工業區成為生產和生活綜合體。生產和生活相得益彰,對工業區的人才儲備起到了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5.積極引進跨國公司投資。新加坡原來長期依賴轉口貿易,工業基礎尚未建立,且國內市場狹小。針對這些不利條件,新加坡政府採取大力引進國外資本的策略,並明顯以跨國公司的投資為重點。裕廊工業區的迅速發展,就是能夠抓住機遇,大力引進跨國公司的投資,自20世紀60年代起陸續引進跨國公司設廠,如殼牌、美孚等跨國石油公司;荷蘭菲利浦公司;日本石川島播磨重工業公司、美國列明士頓公司等世界著名大造船廠商;迄今新加坡已成為世界第三大煤油中心、東南亞最大修造船中心及世界第二大海上石油平台生產圈,由此可見引進策略的成功。

對我國開發區發展的啟示

裕廊工業區的發展歷程以及其成功的經驗給了我們極大的啟示,我們應該從自身實際出發,吸收和借鑒優秀的經驗,為我所用,推動我國園區經濟的發展。

1.從整體經濟發展的角度出發,明確園區的設立目的和建設目標。新加坡60年代初期設立和發展裕廊工業區的主要目的是以此為龍頭,吸引外資以促進新加坡整體經濟的發展和整體工業化的實現,而不僅僅是為了發展裕廊這一地區,以後也一直是根據這一目的來規劃和管理裕廊工業區。裕廊工業區也一直發揮著帶動和促進全國經濟發展的作用,這一地位反過來又使它成為全國最佳的投資地區。因此,把握好角度和目的,實質上就是為整個工業園區的發展和管理奠定基礎,這是裕廊工業區成功發展的重要原因。我國目前有各種各樣的經濟技術開發區4600多家,發展處於十分不均衡的狀態,因此必須要明確自身的發展目的,以自身為龍頭,帶動區域整體經濟的發展,最終也是發展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推進國家競爭力的提高。

2.逐步完善管理體制,建立良好的制度保障。裕廊工業區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其完善的體制及自主管理的模式。我國目前的開發區管理大多還是處於政府直接管制之下,相對於依靠市場主體進行管理來說,其積極性以及辦事效率都要大打折扣,新加坡裕廊鎮管理局有很高的自主權,只要符合新加坡政府的工業政策,就有權吸引各種類型的投資者,盡管裕廊鎮管理局從本質上看只是一個房地產開發商,但是園區管理委員會有批准項目,批准城市規劃以及園區規劃的權力,同時能發放居民暫住證,管理貿易和市場,征稅,發放商業許可證等。它不僅是園區的開發者,同時也是工業區招商引資的推廣者。而在我國,目前還無法做到這一點,政府更多的履行著開發區管理者的職責,行使著管理的權力,開發區的管理主體本身就沒有做到真正意義上的與市場接軌,這對開發區的招商引資是一個非常大的阻礙,有必要進行改進。使得政府不作為工業區的開發主體,不直接參與具體管理,而是間接管理和調控;行政管理與發展管理分開,開發管理機構採取經營化方式。

3.明確自身優勢,促進產業升級和開發區主導發展方向。裕廊工業區在發展初期即選擇傳統加工區,但市場前景好,特別是適合發揮自己區位優勢的煤油業作為主導產業,重點發展,以後逐步推進升級,發展電子、通訊等高科技產業。所以,建立新工業園區前應先根據區位特點、國際產業發展的趨勢和機遇,仔細研究,以實際出發,建立產業結構和主導方向。反過來看我國的開發區,很多並沒有明確符合自身發展的產業模式到底是什麼,自身到底具有哪些優勢,盲目的引進外來資本,造成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費,對環境也造成了極大的污染,得不償失。因此我們必須注意這一點的重要性,因地制宜,明確自身的主導發展方向到底是什麼,然後進行下一步的運作與開發。同時需要我們轉換觀念,跳出現有的僵化的發展模式,促進優勢產業的發展和升級,帶動其它相關產業的發展,最終實現規模經濟。

4.加強開發區軟體建設,完善開發區的發展規劃。新加坡政府始終認為,硬體建設只是辦好工業園區的基礎,軟體建設則是保證工業園區正常運轉和健康發展的關鍵,裕廊工業區的成功在於有一套完整而實際可行的發展規劃。我國本身的國土面積很大,資源也非常豐富,發展開發區經濟應該是有非常大的優勢的,但是至今沒有形成規模經濟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軟體建設的滯後,過度關注於硬體建設和開發區的形象問題而忽視了人力資本、智力因素、先進的思維方式等軟體方面的建設,這對於一個還不成熟的開發區而言是很不利的,而對於一個已經較為成熟的開發區而言,其副作用很可能是毀滅性的,因此,我國的廣大開發區必須要注重軟體的建設,包括開發區的服務體系的建設與完善。同時,在開發區的整體規劃方面同樣需要慎重,其運行機制和操作規程也需要認真制定。一般而言,制訂運行機制和操作規程有兩種思路:一種是採取各種特殊政策,刻意創造出一個與宏觀經濟環境不同的小區域,另一種是在統一的宏觀經濟環境下,強調發揮區位優勢和營建產業集聚優勢。裕廊工業區選擇的是後一種的思路,而我國是一個宏觀調控手段使用較多的國家,因此同樣可以借鑒後一種思路,發展區域經濟和優勢產業經濟。

閱讀全文

與100gdp反滲透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尿壺怎麼除垢 瀏覽:616
樹脂眼鏡鏡片變黃怎麼處理 瀏覽:565
離子交換膜反滲透膜 瀏覽:729
飲水機水開了是什麼燈 瀏覽:600
飲水機3級管是什麼樣子 瀏覽:714
污水池旁種什麼樹 瀏覽:87
水循環除銹除垢方法 瀏覽:176
反滲透排污率 瀏覽:819
一寸半污水泵出水量多少 瀏覽:824
飲水機溫控器壞了用什麼代替 瀏覽:468
廢水cod處理表格 瀏覽:899
安全無毒的凈水設備哪個好 瀏覽:719
八一公園污水處理廠 瀏覽:721
為什麼水能導電純水不導電 瀏覽:577
ao法處理生活污水工藝流程 瀏覽:476
卡西歐樹脂表帶剪 瀏覽:731
光固化樹脂醋 瀏覽:235
易二代濾芯多少錢一台 瀏覽:352
魚缸內壁水垢擦不掉 瀏覽:934
時光會過濾所有憂傷 瀏覽: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