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滲透 半透膜面積 蔗糖溶液濃度 高度 公式
(1)由分析可知,實驗一和實驗二分別探究的是蔗糖溶液濃度和半透膜面積對滲回透裝置中漏斗液面上答升高度的影響.
(2)實驗二的自變數為半透膜的面積,則無關變數應保持相同且適宜,則根據實驗一中數據可知,所用蔗糖溶液的濃度最好是0.5 g/mL.
(3)實驗一表格數據顯示,蔗糖溶液濃度越大,液面上升的高度就越大,即影響蔗糖溶液液面上升高度的因素是蔗糖溶液濃度;而在不同時間點記錄液面上升高度,由此確定實驗中探究的另一因素影響的是液面上升的速率.
(4)實驗二的測量與記錄過程存在不足之處,在5min記錄的數值有的已達到最大,應縮短記錄的間隔時間.
(5)如果不用蔗糖溶液,而改用NaCl溶液做實驗,由於鈉離子和氯離子可以通過半透膜,因此與上述實驗結果會不相同.
故答案為:
(1)蔗糖溶液濃度和半透膜面積
(2)0.5 g/mL
(3)蔗糖溶液濃度速率
(4)縮短記錄的間隔時間
(5)結果不會相同,原因是鈉離子和氯離子可以通過半透膜
『貳』 某興趣小組設計了兩套滲透裝置來探究關於滲透作用的問題.(1)圖1所示的甲、乙、丙三個滲透裝置中,三個
(1)①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三個滲透裝置半透膜的面積和所盛蔗糖溶液的專體積不同,屬所以該實驗的研究課題為探究溶液上升速率與半透膜面積和溶液體積的關系.
②根據如圖2所示結果,不難得出該實驗的結論,即溶液上升速率與半透膜面積和溶液的體積有關,成正比例關系.
(2)①由於B溶液濃度大於C溶液,所以於B溶液與清水的濃度差大於C溶液與清水的濃度差,因此B中液面上升的高度比C中的高.
②當液面不再上升時,兩溶液濃度大小的關系仍為B>C.
③同樣道理,由於B溶液與清水的濃度差大於C溶液與清水的濃度差,所以A中水分子擴散到B的速率大於A中水分子擴散到C的速率.
故答案為:
(1)①溶液上升速率半透膜面積溶液體積(後倆空順序可以顛倒)
②2、3、1溶液上升速率與半透膜面積和溶液的體積有關,成正比例關系
(2)①大於②B>C③大於
『叄』 半透膜的表面積大小為什麼可以影響玻管內液面高度變化速率
用表面積/體積可以視為是一個球體
所以體積越大,速率越慢
這也是細胞不能無限增大的原因
『肆』 透析器膜面積越大越好嗎搞懂這點才能越透越好!
透析器的透析效果並非膜面積越大就越好,讓我們深入探討這個關鍵點,以確保透析的質量和安全!
一、透析膜的揭秘</
透析器的核心,透析膜,就像一道精密的濾網,它在治療中與血液親密接觸。這個中空的半透膜至關重要,決定著透析的充分性和安全性,它負責濾過體內的毒素和多餘水分,影響著治療的最終效果。
二、膜面積與透析效果的微妙關系</
一些腎友誤以為,大膜面積就意味著更好的透析效果。實際上,理論上有道理,大膜面積能更有效地清除毒素。然而,研究顯示,過大的膜面積可能僅對中分子物質如β2-微球蛋白的清除率有所提升,對於整體透析效果的提升並非顯著。
相反,選擇不當的大膜面積,可能會引發凝血、堵管、貧血和營養不良等並發症,對健康造成威脅。
三、透析器膜面積的種類與選擇</
透析器膜面積通常以特定型號標注,如HF15、HF18等。常見的膜面積有1.4、1.6和1.8,極小的1.0和超大的2.0則較為罕見。選擇時需根據個人情況進行綜合判斷。
四、如何挑選適配的膜面積</
決定膜面積的關鍵因素包括干體重、血流量、透析失衡綜合征、心血管功能、營養狀態和毒素清除效率。
總而言之,透析器膜面積的選擇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根據個人的生理狀況和醫生的專業指導進行個性化定製,以實現最理想的透析效果和生活質量。
『伍』 如圖1所示的甲、乙、丙三個滲透裝置中,三個漏斗頸的內徑相等,漏斗內盛有濃度相同的蔗糖溶液,且漏斗內
結合圖與表分析如下:由於水分子可以透過半透膜,蔗糖分子不能透過,甲、乙裝置的蔗糖溶液體積相同,甲裝置半透膜的面積是乙裝置半透膜的面積的2倍,故相對乙裝置而言,甲裝置在單位時間內,水分子由燒杯透過半透膜進入漏斗內的數量較多,導致液面上升速度較快,但由於兩裝置漏斗內蔗糖溶液的體積相同,最終漏斗頸的液面高度持平,則甲對應曲線2,乙對應曲線3;甲和丙兩裝置半透膜面積相同,但丙裝置漏斗內蔗糖溶液的體積是甲裝置的2倍,故相對甲裝置而言,丙裝置在單位時間內,水分子由燒杯透過半透膜進入漏斗內的數量較多,導致液面上升速度較快,但因丙裝置漏斗內蔗糖溶液的體積較多,漏斗頸的液面高度最終比甲裝置高,則丙對應曲線1.
故選: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