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索尼黑卡3是數碼相機還是卡片機
首先,數碼相機和卡片機的定位麻煩搞清楚……
數碼相機包括卡片機、單反、無反等。
卡片機里又分成常規卡片機、大底卡片機(CMOS尺寸大於1/2.33),類單反卡片機(機身造型接近,但是CMOS仍然處於卡片機大小,通常是為了大變焦設計)。
單反,就是我們常見的單反(。。。),全稱單鏡頭反光板結構數碼相機。當然隨之而來的還有早期的雙反,但是那個不屬於數碼相機范疇,是膠片攝影的產物。
無反,包括單電、微單等,還因為國人的口誤帶來了各種各樣詭異的稱呼,像什麼微電啦什麼的,都是官方不承認,在攝影圈子裡說出來只能起露怯作用的。單電這個名稱最早是由SONY提出的,將標准單反的結構轉化,反光板變成了半透膜,取景也變成了電子取景。好處是實時取景顯示最終拍攝效果,缺點是光線方面由於半透膜存在而有一定的缺失。操作和鏡頭結構什麼的都和單反一樣。而微單是最新的產物,雖然經過5年以上的發展也到了全畫幅的地步(SONY A7)。微單機身比單反小,重量輕,但是CMOS的尺寸是一樣的,當然也分全畫幅和非全畫幅。成像質量方面和同配置單反基本無區別。目前的缺點是鏡頭群發展不夠成熟,畢竟單反上百年的發展積累了很多優秀的鏡頭群。
卡片機與單反、無反的最大區別在於,是否可以更換鏡頭,以及感光元件(CMOS)的尺寸。其實一般以以下非常好判斷,只要能拆卸鏡頭的,基本都可以判斷為不是卡片機。
所以黑卡3根本就是數碼相機中的卡片機嘍~
Ⅱ ...單反、微單、單電都有什麼區別各自的優劣勢又是什麼
單反就是單鏡頭反光相機,最大特點就是取景使用的這塊反光鏡,它無需電源就能取景,並且直接通過鏡頭取景,所看到的影像和拍攝結果是基本一致的,但是入門級機器的取景范圍一般只有95%左右,所以周圍有一圈會被裁切掉,高端機器是100%的視野率,所看到的影像尺寸和拍攝結果完全一致。
由於單反取景不需要電源,相機只是在按下快門瞬間才會啟動感光元件和處理晶元,所以單反機身都非常省電,它一塊電池可拍攝800~1000張左右的照片,應付普通強度的拍攝足可以一天以上。由於SONY對這一分類申請了專利,將自家採用半透膜的機身命名為「單電」用於和自己的單反做區別。實際上半透膜技術存在很大的爭議,減弱了進入感光元件的光線,並且會將取景窗口的圖像又反投回半透膜,所以除了SONY採用其他廠商並未使用。「單電」可以看做是介於單反和無反相機之間的產品。
微單=微型+單鏡頭取景、拍攝+無反光鏡。微單的命名其實並不準確,第一個推出微單的OLYMPUS的產品EP1,其機身又大又重,完全不輸單反,但是後續型號逐漸縮小了體積,並且加上松下的參與,對於採用M4/3畫幅(M4/3=APS-C畫幅的50%大小,APS-C=全畫幅的50%大小,所以M4/3=25%全畫幅面積)的機身做了擴充豐富,真正具備了「微」的概念。現在的微單具有卡片機一樣的體積和遠超卡片機的畫質,但是距離全畫幅或者APS-C畫幅的畫質尚有差距。
本來微單和單反二者之間是一種對市場的細分,滿足不同需要的消費者,不存在重疊競爭關系。微單適用體積小、價格低、性能稍差的市場,單反適用專業、大體積、高性能的市場。本來是很理想的市場劃分。
但是,SONY的NEX橫空出現了。NEX系列將APS-C畫幅的感光元件做進了機身比OLYMPUS EP1還小的機身裡面,對微單市場做了顛覆性的革命,從SONY NEX開始微單除了對焦稍微慢一點和耗電大一點以外,具備了和普通單反一樣的畫質。然後SONY又推出了全畫幅的微單SONY A7(現在的最新型號是SONY A7 RII),這個相機畫質完全不輸頂級單反,體積卻小了很多,可以說是代表了未來相機發展的方向。現在連哈蘇都推出了中畫幅的微單X1D相機。
Ⅲ 索尼單反相機等級
索尼的單反我還是比較了解的,也用了好多年。
先說說歷史,他是靠收購了美能達相機部門才正式進入單反領域的,雖然他的卡片機很強勁。收購了以後,再加上SONY自己的感光部件和處理器的優勢,得以發揚光大。
在早些年,沒有微單和單電的年代,最早的一款單反是A100,是款半幅的機器,鏡頭群也很小,但是隨著機器和鏡頭的推出,和後來蔡司自動頭的加入,現在已經很強勁了。
不說微單,就單反來說,基本可以分3個檔次(單反都是3位數的型號)。以3開頭的,比如A350等,就是入門系列,後期出了5系列的,細分了市場。中端以前有A700(7字開頭,就這一款)。高端有2款A900(全幅),後來國外上市了A850,性能比900低,但是價格稍微便宜。
現在的SONY單反已經全盤放棄了放光板的結構,全部啟用半透膜結構,因此起了個新的名字叫單電。數字是2位數的。但也是用這樣的開頭形式,就現在開賣的機器,入門比如A37,稍微好點是A57和A65,參數上略有差別。A700的替代是A77。這些全是半幅。全幅的A99已經上市有段時間,性能還是很強的。
單反(單電)用的都是A卡口鏡頭。微單用的是E卡口鏡頭。兩種鏡頭不能直接互換,但是可以通過轉接環互換使用,還是很方便的。
Ⅳ 佳能600d索愛a58單反哪個更好點
600d更好。
a58是台有明顯問題的閹割機,不推薦購買。最主要的缺點:
一:機身的鏡頭卡口是塑料的。這是讓人費解的設計。因為可換鏡頭相機都是會經常拆卸或更換鏡頭用的,機身的鏡頭卡口使用塑料材質,用久了必然會出現變型和磨損的問題。。。除非永遠只用套頭,否則這個設計會成為a58一個可能會出故障而又很難修復的問題。
二:索尼單電的半透鏡本身就是個失敗的設計。雖然它能提供實時取景下的快速對焦,但這層半透膜本身卻會降低入射光線量,進而降低畫質。對高感的影響尤其大。a58的cmos並不比600d差,但實際出片的高感卻不如600d好,就是這個半透鏡造成的。(使用相同cmos的a3000畫質就比a58要好)
三:廉價鏡頭匱乏。索尼a口的鏡頭群普遍偏貴。缺乏類似於佳能58mmf1.8和40餅這類不到千元的高性價比定焦。高性價比的副廠頭對a卡口的支持數量也不如ef卡口。
四:索尼單電普及率低,二手難尋難出。而且可以交流的影友也很少。這對於玩相機來說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
當然,如果你會非常多的使用到視頻拍攝的自動對焦功能,那麼a58還是不錯的。(這也是單電相機相對單反相機最主要的優勢,並且,如果你確實需要這項功能,更推薦你買金屬卡口的a57,而不是a58)。但如果你主要為了拍照,並且需要一部高性價比、使用壽命長、運行穩定、畫質優異的相機,那麼600d更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