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關於水的基本知識
水的基本知識
——
1、水的物理特性
1.1水的形態、冰點、沸點
純凈的水是無色、無味、無嗅的透明液體。
水在1個大氣壓時(105Pa),溫度在0℃以下為固體(固態水),0℃為水的冰點。從0℃~100℃之間為液體(通常情況下水呈現液態),100℃以上為氣體(氣態水),100℃為水的沸點。
1.2水的比熱
把單位質量的水升高1℃所吸收的熱量,叫做水的比熱容,簡稱比熱,水的比熱為4.2×103[焦/(千克·C)]
1.3水的汽化熱
在一定溫度下單位質量的水完全變成同溫度的汽態水(水蒸汽)所需要的熱量,叫做水的汽化熱。(水從液態轉變成氣態的過程叫做汽化,水表面的汽化現象叫做蒸發,蒸發在任何溫度下都能夠進行。
1.4冰(固態水)的溶解熱
單位質量的冰在熔點時(0℃)完全熔解在同溫度的水所需要的熱量,叫做冰的熔解熱。
1.5水的密度
在1個大氣壓下(105Pa),溫度為4℃時,水的密度為最大,每立方厘米質量為1克,當溫度低於或高於4℃時,其密度均小於1。
1.6水的壓強
水對容器的底部和側壁都有壓強。(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做壓強)水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在同一深度,水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深度增加,水壓強增大;水的密度增大,水壓強也增大。
1.7水的浮力
水對物體向上和向下的壓力的差就是水對物體的浮力。 浮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上的。
1.8 水的表面潛力
水的表面存在著一種力,使水的表面有收縮的趨勢,這種水表面的力叫做表面漲力。
1.9水的其它力學性質
范德華引力
對一個水分子來說,它的正電荷重心偏在兩個氫原子的一方,而負電荷重心偏在氧原子一方,從而構成極性分子,所以當水分子相互接近時,異極間的引力大於相距較遠的同極間的斥力,這種分子間的相互吸引的靜電力稱范德華引力。
2、水的化學特性
水是由氫氧二種元素組成的(二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組成一個水分子),其中氫和氧的質量比為1:8,水中氫佔11.11%,氧佔88.89%。由於水分子間還生成較強的氫鍵,使液態水中有(H2O)2、(H2O)3等諦合水分子。
② 膜分離技術歷史與現狀
膜分離技術作為一項高效節能的新型分離技術,其發展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期。最早對膜分離現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然界中,特別是生物體內,但真正將其應用於工程領域是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1960年,洛布和索里拉金教授製成了第一張高通量和高脫鹽率的醋酸纖紙素膜,這標志著反滲透技術從實驗室走向了工業應用。此後,各種新型膜材料陸續問世,如1967年美國杜邦公司研發的以尼龍-66為膜材料的中空纖維膜組件,以及1970年推出的以芳香聚醯胺為膜材料的「Pemiasep B-9」中空纖維膜組件,進一步推動了反滲透技術的發展。
膜分離技術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廣泛應用,微濾和超濾技術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在中國,膜科學技術的發展從1958年研究離子交換膜開始,進入開創階段後,1965年開始探索反滲透技術,1967年開始的全國海水淡化會戰大大促進了膜科技的發展。進入70年代,微濾、電滲析、反滲透和超濾等各種膜和組器件相繼研究開發出來,80年代跨入了推廣應用階段。80年代又是氣體分離和其他新膜開發階段,期間膜科學技術得到了飛速發展。
隨著中國膜科學技術的發展,相應的學術和技術團體相繼成立,對規范膜行業的標准、促進膜行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半個世紀以來,膜分離技術從實驗室走向大規模工業應用,成為一項高效的新型分離技術。自1925年以來,幾乎每十年就有新的膜過程在工業上得到應用。
由於膜分離技術的優越性能,世界各國對其給予了高度重視。在能源緊張、資源短缺、生態環境惡化的今天,膜過程被視為二十一世紀工業技術改造中的一項極為重要的新技術。膜技術在食品加工、海水淡化、純水、超純水制備、醫葯、生物、環保等領域得到了較大規模的開發和應用。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和自然科學基金中也有關於膜的課題。這一行業正在以蓬勃的激情挑戰市場,為眾多企業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展望未來,膜分離技術已取得了巨大進展,但仍處於上升發展階段,需要我們繼續努力。21世紀的膜科學與技術將進一步改進和完善已有的膜過程,不斷探索和開拓新的過程與材料,並不斷擴充原有的應用領域,使膜技術發揮更大的作用。我們需要將新興的膜分離技術與傳統的工藝技術有機地結合起來,不斷將膜技術的研究成果推向產業化應用。同時,致力於研究新的膜材料,開發新的聚合膜材料,研究新的成膜工藝,進一步制備超薄、高度均勻、無缺陷的非對稱膜皮層技術與工藝。同時,要將無機膜的發展推向前進,因為無機膜具有耐酸、鹼、耐有機溶劑,化學穩定性好,機械強度大,抗微生物污染能力強,耐高溫,孔徑分布窄,分離效率高等優點,受到學術界和工業化應用的越來越多的關注。在以後的發展過程中,研究無機膜的新材料、新工藝將是必然的趨勢。在學術和工業化應用中,微濾、超濾、納濾、反滲透、電滲析、氣體分離、滲透汽化等課題的研究都將是重中之重。
膜分離技術是指在分子水平上不同粒徑分子的混合物在通過半透膜時,實現選擇性分離的技術,半透膜又稱分離膜或濾膜,膜壁布滿小孔,根據孔徑大小可以分為:微濾膜(MF)、超濾膜(UF)、納濾膜(NF)、反滲透膜(RO)等,膜分離都採用錯流過濾方式。
③ 如何自製果酒
大家好,我們介紹過葡萄酒的製作方法,下面我們為大家介紹其他果酒的製作方法,今天主要介紹用桔子做果酒的方法。
以前干媽家開一個大酒鋪子,賣各種糧食酒,每到過年總會送我一大堆泡製好的葯酒果酒,幾百塊錢的原料就可以賣到幾錢塊錢一大瓶~當然給我喝是免費啦~於是我也跟著學到好多泡酒的方法。
如果是泡葯酒,度數高點60以上的最好了,如果是果酒之類的40到50就可以啦~
原料可以用各種水果,我喝過最好喝的是山楂酸酸甜甜很開胃,其次好喝的是甜杏泡的,再其次是水蜜桃和紅棗泡的。
今天給大家教最普遍的葡萄酒,當然如果嚴格的把口感和法國專業產地里的比根本不行,因為純正葡萄酒對葡萄的光照,生長,品種,製作方式,工序,儲藏溫度,濕度,光度都有好嚴格的要求,但是肯定比超市裡賣的那些幾十塊到幾百塊的要好喝很多,而且是我們親手放的水果,貨真價實,不像超市裡百元以下的基本都是勾兌的香精什麼~
我用的是杜康酒,北京打折清貨,原價68的,現在10塊錢,而且幾個品酒高手品過和原先正價時候我們喝的一樣,只是因為商標產權問題一度不景氣,所以開始了打折回報老顧客~我買了好幾十瓶子,打算儲藏五六年喝,剩下的泡果酒葯酒送人~
原料用紫黑色飽滿甜甜的葡萄,新鮮的小蜜橘,去掉果殼的桂圓~白酒,冰糖用攪拌機打成粉,平日里做菜喝糖放入會馬上融化:)
把原料都洗凈處理好,放一層葡萄撒一層冰糖粉,再放一層桂圓(桂圓量要比葡萄少一半)最後把酒倒入密封,放閉光,恆溫地方儲藏,三個月後就果香四溢可以喝拉,但最佳口感是在六個月時間。如果夏天四個月就可以喝啦:)
橘子的那個要挑很甜的砂糖橘味道才好,橘子皮香味濃郁可以增加酒醇厚的感覺,但最後少放幾個就可以啦,免的增加苦味,其餘的都剝掉皮放進去:)
可以在和BF第一次KISS紀念日的時候泡一壺玫瑰杏子酒,來年兩個人一起喝,多浪漫啊~
節儉小提示:橘子皮都要曬幹了存放起來哦,可以做成五香陳皮煮肉煮湯的時候放進去些,冬天泡熱水澡的時候也可以放進去一大把洗個橘子浴,微波爐里有味道可以把新鮮的橘子皮放進去加熱幾分鍾,打開後橘香四溢哦:)
還可以做紅灑哦,原料是葡萄大家可以試試哦~
其他參考方法:
水果的選擇:水果酒在製作時須挑選新鮮且外表無損傷的果實為最佳,果實須確實洗凈,並在陰涼處風乾,以避免在辛苦製作完成後因而引發的成品變質,盡量選擇酸味越強烈的水果,製作出來的果酒風味越佳。
容器的選擇:最好選擇能夠密封且寬口的瓶子,並以透明為最佳,這樣比較容易看見內部的情形,材質以玻璃製品為優先,果酒在泡製
時其容量為到達容器的八分滿即可,切記勿超過以避免果酒在泡製的過程中溢出至容器外面。
酒的選用:以市售酒精濃度在35度的白酒最適合,太高或太低均不適合,酒味太濃易將水果的風味蓋住,另外對於酒的用量亦須加以注意。
糖的選擇:以冰糖為最佳,因冰糖是所有糖類中最易取得,且純度最高的不易造成水果酒的顏色變化,並且最能維持水果的原來風味。另日期的標記及果肉的取出時機,在水果酒的泡製過程中均須詳細加以留意,以避免對色,香,味所造成的破壞。
以下列出數種水果的泡製及取出時間。
材料種類 梅子 蘋果 梨子 奇異果 草莓 桃子 藍莓 紅莓 李子
泡製時間(月)6 6 6333636
取出時間(月)x 3 311131x
材料種類 荔枝 葡萄 檸檬 金橘 枇杷 楊桃 桑椹 香瓜 鳳梨
泡製時間(月)666633336
取出時間(月)6x x 31x x 1 x
注:有x記號為不須取出果肉
還有一種不需要放白酒的方法,如楊梅酒
材料:楊梅、白糖
一斤楊梅大約加4兩白糖的分量,蓋蓋密封,放在常溫下,每天記得搖勻幾次。15天以後就可以喝了,時間長些味道更醇厚。
泡果酒不要用太高度的米酒,高度酒味也大把果香都蓋了。最好用32度左右的米酒,要使口感更純,加點冰糖。楊梅櫻桃泡酒都好喝。把櫻桃洗凈後晾乾水放已燙過晾乾的玻璃瓶中,倒入米酒加點冰糖,密封放蔭涼處。桃酒一個月左右就能喝了。當然泡久點更好。可以加點枸杞同泡。
草莓果酒的製作
1 、選料
選擇充分成熟、色澤鮮艷、無病和無霉爛的果實為原料,去掉雜質並沖洗干凈表面的泥土。
2 、破碎
用破碎機將洗凈的草莓破碎,並將果梗和萼片從果漿中分離出去。把果漿倒入發酵桶,每 100 公斤加入 6% 的亞硫酸 100 克,以殺滅果實表面的微生物和空氣中的雜菌。
3 、調糖
按生成 1 度酒精需要 1。7 克糖的比例進行調糖,這樣才能釀成 10 度以上的草莓果酒,因此,要先測定果漿的含糖量,不足時要加入砂糖,使每 100 克果漿含糖 20 — 25 克,酵母菌活動最適宜環境為每升果漿含果酸 8 — 12 克,果酸不足可加檸檬酸。
4 、發酵
把調好的果漿裝入容器內,溫度保持在 25 — 28 度, 1 — 2 天即開始發酵。過 3 — 5 天,當殘糖降至 1% 時發酵結束,除去果渣,將酒液移入另一容器內。置於 12 度的環境中貯存,通過汽化的酶化使果酒成熟,成熟期約需 1 年,中間需更換容器。
5 、澄清
澄清劑可用 0。04% 的碳酸鈣。先將瓊脂浸 3 — 5 小時後加熱融化,至 60 — 70 度時倒入酒中,攪勻後採用過濾機過濾即可。
6 、調酸
主要是調糖、酸和酒度。一般甜酒含糖量應達 12% — 16% ,含酸 0。5% ,酒精 12 — 14% ,不足時可加入砂糖、檸檬酸和脫臭
蘋果酒 (CIDER)
配料:1升蘋果酒, 2根桂皮枝, 1-2杯褐色的糖製作方法:
將蘋果酒倒進一個大壺(最好不是金屬的)里在爐上加熱,加入褐色的糖攪拌,直到充分溶解。加入桂皮枝。用中火加熱備用。小心不要使之完全沸騰。若沸騰先從火上拿開一會兒。蘋果酒會燒出一些殘渣,如果加熱時間太長就沒有味道了。加熱時間大約為1小時。然後整個房間都會彌漫著聖誕的氣息!!
水果雞尾酒
材料:(6-8人份):
草莓12顆、葡萄柚1個、奇異果2個、白酒一杯半、蘇打水(汽水)一杯半、砂糖3大匙、冰塊適量。
1、葡萄柚剝皮切成小塊備用,草莓洗凈切半,奇異果也去皮切成小塊備用。
2、用2大匙熱水把砂糖先溶化,在雞尾酒的容器內放入糖水、酒、蘇打水(汽水)及切好的水果攪解剖學,再放入適量的冰塊即可。
梅子果酒
把梅子洗凈用涼開水過一下晾乾水。放入玻璃瓶中倒入二十幾度的白酒。(米酒)。加冰糖。比例可以是梅子:酒:冰糖=1:1:0。5。糖分幾次添加。不要一次加完。糖多可以減低酒的度數。不喝酒的可適當加多點。泡果酒的白酒度數不要太高。否則味道太濃口感也不好。
④ 水處理中常用的膜分離技術有哪些
膜分離完成了從實驗室到大規模工業應用的轉變,成為一項高效節能的回新分離技術。膜分答離技術在水處理方面的應用既保護環境,又回收有用物資。除上述應用外,膜分離技術在電鍍廢水、電泳漆廢水、纖維工業廢水、食品加工、醫療醫葯、攝影廢水和放射性廢水等方面也都有很多應用。
⑤ 反滲透膜的發展史
80年代發明的復合膜,由超薄反滲透膜、多孔支撐層、織物增強自疊加而成,透水量極大,除鹽率高達99%,是理想的反滲透膜。反滲透膜在分離小分子有機化合物時也特別有效,因此對有機化工、釀造工業、三廢處理等領域也得到了很好的應用。
在21世紀以前,反滲透膜技術都是被國外所壟斷,而中國是直到90年代末期才開始掌握了反滲透膜的生產技術.這個歷史要追述到建國初期,當時我們國家的領導人已經意識到海水淡化的前景和將來在社會中的作用。
早在1958年,石松研究員等首先在中國開展離子交換膜電滲析海水淡化研究。而在此前1953年美國C.E.Reid建議美國內務部將反滲透研究列入國家計劃。
隨後1967年,國家科委組織全國海水淡化會戰,組織全國在水處理和分析化學、材料化學、流體力學等各個學科的精英會戰海水淡化。
1970年,會戰主力匯集中國浙江省的杭州市,組織了全國第一個海水淡化研究室。此期間,他們一直用電滲析技術進行海水淡化,研製成功海洋監測專用微孔濾膜,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電滲析海水淡化站——西沙永興島海水淡化站。一度在海水淡化方面成為世界領軍人物。
1982年,中國海水淡化與水再利用學會經中國科協學會部批准在杭州成立。但是,因為經歷了十年浩劫,畢竟還是衰弱下去了,此時,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的全芳香族聚醯胺復合膜及其卷式元件已經赫然問世。
1984年,國家海洋局以海水淡化研究室為主體,組建國家海洋局杭州水處理技術研究開發中心,中國開始對膜技術重視了,但是,美國海水淡化用復合膜及其卷式元件已經大面積商業化了,投入到了國家和民用中去了。
1992年,國家為了追趕膜方面技術與世界的差距,,國家科委軍頂,以「中心」為依託,組建國家液體分離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並開始悄悄研製國產反滲透膜。
直到2001年,「中心」實行集團化分體管理,所轄三個控股的中外合資公司,兩個中資公司和一個研發中心。同年,杭州北斗星膜製品有限公司正式公開問世,從此,中國有了自己的反滲透膜產品,享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由中國製造、具有民族品牌的高性能復合膜元件開始投放市場,中國成為世界上第四個掌握自主反滲透膜技術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