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反滲透膜怎樣清洗
1、若一周內不使用反滲透膜,應進行封膜處理:避免將膜取出,通常若超過一周未使用,可用1~2%的亞硫酸氫鈉溶液填充裝有膜的容器,使膜在膜殼內浸泡,防止細菌滋生。同時,每隔1~2周檢查濃水和產水的PH值,若發現有0.5的變化,表明NaHSO3已發生變化,細菌已生成,此時需排放所有溶液,重新進行封膜。
2、短期停用時,可進行低壓沖洗,以保持壓力容器內水質新鮮。通常每天沖洗半小時即可。長期停用時,建議加入亞硫酸氫鈉進行保護,在保護前需進行系統清洗。
3、當進水參數保持不變時,若透過液的電導率增加10%,建議清洗反滲透膜。
4、進水溫度不變時,若高壓泵出口壓力需增加8~10%以上才能保持膜通量不變,建議清洗膜。
5、進水流量和溫度不變時,若反滲透裝置的進出口壓差增加20~30%,建議清洗。
6、在惡劣進水條件下運行2~3個月,或在正常進水條件下運行5~6個月,應進行清洗(具體時間視用水量和客戶水質而定)。
(1)清洗反滲透膜安全措施擴展閱讀:
反滲透膜的影響因素:
1、進水壓力對反滲透膜的影響:進水壓力不會影響鹽透過量,但能增加凈壓力,從而提高產水量。產水量的增加會稀釋鹽分,降低透鹽率,提高脫鹽率。然而,當進水壓力超過一定值時,過高的回收率會導致濃差極化加劇,從而增加鹽透過量,抵消產水量的增加,使脫鹽率不再提高。
2、進水溫度對反滲透膜的影響:進水溫度對反滲透膜產水的電導率有顯著影響。水溫升高會導致產水量線性增加,但進水溫度每升高1℃,產水量增加2.5%~3.0%(以25℃為標准)。
3、進水PH值對反滲透膜的影響:進水PH值對產水量影響較小,但對脫鹽率有較大影響。PH值在7.5~8.5范圍內,脫鹽率達到最高。
4、進水鹽濃度對反滲透膜的影響:進水鹽濃度越高,滲透壓差越大,透鹽率上升,導致脫鹽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