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知識 > 北京中水回用淺綠

北京中水回用淺綠

發布時間:2023-10-28 16:47:45

① 北京市中水回用工程現狀分析及遠景預測

北京市中水回用工程現狀分析及遠景預測具體包括哪些內容呢,下面中達咨詢招投標老師為你解答以供參考。
我國是世界上21個最缺水的國家之一。淡水資源總量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佔有淡水量僅居第108位,水資源已成為我國最嚴重的資源問題之一。北京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城市,對於水資源的利用關繫到首都經濟和社會可持續性發展,是維系北京首都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隨著近年來北京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也越來越認識到環境問題的嚴重性,不節約用水和無節制的污水排放使得可用的新鮮水源越來越少,負責供應北京用水的幾大水庫的庫容在逐年縮小,其中最大的密雲水庫按目前的儲量只能再供水六年,北京已敲響了水危機的警鍾。為了緩解缺水的現狀,一方面應努力開采新水源並強調節約用水,另一方面要在污水回用上做文章。所以科學合理地利用水資源成為首要解決的問題之一,早在1987年,市政府就推出了「中水工程建設試運行辦法」,把用中水替代新鮮水源這一積極的節水措施提到了議事日程上來。
所謂中水,是污水處理廠將收集來的生活污水、工業廢水、雨水等城市污水,在污水廠中經過傳統的活性污泥法,達到去除有機物、重金屬離子等目的,使污水水質達到河湖排放標准,然後將水送到深度處理廠,經過混凝、沉澱、過濾、消毒傳統工藝過程或利用膜技術深度處理,從而得到的水稱為中水。在城市生活、生產用水中,約有40%的水是與人們生活緊密接觸的,例如洗浴、飲用等,這些方面對水質要求很高,不能被中水替代;還有多達60%的水是用在工業用水、農業灌溉、環衛用水、沖洗地面和綠化用水等方面,其中部分對水質要求不高,若使用中水不僅在水質上完全符合用水標准,而且將節約大量的新鮮水源,有著極好的發展前景。今天,回用水的資源利用問題已經提高到新辟水源的高度上來認識。
高碑店污水處理廠處理水資源化再利用工程就是為了實現中水回用這一目的而建設的項目,是2000年全市50項重點工程之一。工程利用高碑店污水處理廠處理後的水作為水源,東起高碑店污水處理廠,西至西便門。工程一期完工後供水量為30萬m3/d,二期完工後供水量47萬m3/d.一期供水30萬m3/d,其中20萬m3/d中水通過管線向北輸送到高碑店湖中,供第一熱電廠冷卻循環用水的補充水源;另10萬m3/d經水源六廠深度處理後用於市政雜用水。其中5萬m3/d供給下游龍潭湖、天壇、陶然亭、大觀園四個公園和環衛、園林部門,用於公園的綠化和二環路沿線的道路沖刷降塵。另外5萬m3/d供給東郊工業區用於工業生產。工程總投資3.36億。目前整個工程按原設計要求已於5月份全部完成,並於今年6月10日起在市政管委的主持下開始試運行至今。每日向高碑店湖供水20萬噸,以保證第一熱電廠冷卻水的補充之用,同時向水源六廠按需量供水,每日約2-3萬噸。
為了盡早把中水事業推向市場,在總結了近一段工作的基礎上,我們認為有以下幾個問題值得我們共同研究。
一、中水的用途
在城市生活中、生產用水中,約40%的水是與人們生活緊密接觸的,對水質要求嚴格。而多達60%的水使用在工業用水,農業灌溉,環衛用水和綠化用水等方面,如將這部分用中水替代,在水質標准上是完全允許的,同時節約了大量的新鮮水源。目前工業冷卻用水與工廠的運轉聯系緊密,用水量相對穩定。而隨著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發展,相應的環衛、綠化、景觀等方面的市政雜用水也隨之增加,對於用水便捷性和供水形式多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水潛力比較大。我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推廣使用中水:
1、園林綠化用水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綠化用水據園林、綠化部門提供的綠化用水量測算依據為:每天每平方米用水0.002m3.各公園實際調查用水量是根據多年公園水表計量的平均數估算出來的。實際上公園綠化用水量標准達不到園林部門規定的每天每平方米0.002 m3/d.m2的標准,在夏季用水高峰的一個月內用水量要高於這個值,在其他的時間里要小於這個值,尤其在冬天是不澆水的,所以平均實際用水量僅為0.00153 m3/ d.m2.由於目前公園均以湖水或地下水用作綠化,價格偏低。而中水水價難以降到湖水或地下水的水平,因此建議政府應有效限制河湖水、地下水用於綠化,並規定合適的中水價格,使中水用於綠化即經濟合理又是可行而必要的。
二、河湖補水為了保持各公園湖面水質良好和北京市一定的防洪調蓄的能力,每年護城河都要向各公園按期補水若干次。按北京市總體規劃2000年至2010年每年河道換水6-8次,每次換水1米深。
北京市每年都要用密雲水庫的新鮮水源給護城河補水,且用水量巨大。通過實測現況河湖水質與「地面水環境質量標准」的對比分析,現況河湖水只能達到Ⅴ類標准,要使河湖水質達到Ⅳ類,就應加大湖水的流動性,在頻繁的替換中保持水質的新鮮,避免湖中厭氧情況的出現。目前中水管線已鋪到了各公園的湖邊,這樣就為連續補水提供了可能,使每年6-8次的補水量平均分配到每周或更小的時間段內,使湖體在不斷流動中自我更新。另一方面,河湖補水只能來源於上游密雲、懷柔等水庫高質量水體,用於大量補充觀賞用水是對水資源極大浪費。若用中水代替新鮮水源給河湖補水,在水質上完全可以滿足要求,又為國家節約大量的新鮮水源,而且用水不受季節影響。中水使用受到用戶的影響,如沒有工業用水和河湖補水,在冬季就要面臨無用水戶的問題。所以在中水項目規劃階段應保證一定量的河湖補水,確保在一年內的中水使用效率,避免資產閑置。
三、公園內沖洗廁所中水的另一用途就是沖洗廁所,可在衛生間實現雙路供水。中水用於沖洗廁所可以節約大量清潔水源。為了改變北京市公共廁所衛生條件差的現狀,也是為了北京市舉辦2008年奧運會的需要,建議應該大力提倡對二類廁所(人工清洗一天兩次)的改造,特別是外國友人常去的幾大公園應盡快實施,這樣公園內的廁所用水量還會不斷的增加。若使用中水完全可以滿足要求。
四、公園內道路沖洗為了實現公園內的道路沖刷,應加強設備投資,為各公園配備水車等設施,園林綠化部門制定完善的路面沖洗計劃,實現每天一次中水沖洗路面,以提高公園內的道路景觀水平。
2、配合城市環境綜合治理,發揮中水效應空氣含塵量高是導致我市空氣污染較嚴重的一個重要原因,目前可吸入顆粒物已經成為北京市大氣污染的首要污染物,而且根據國家氣象局專家預測,我國已進入了沙塵暴多發階段。我們應採取有力的措施有效的降低空氣中的可吸入顆粒物,在治理沙源的同時應加強人工降塵。目前人工降塵的方法是環衛部門定時派水車澆灑路面,由於受水車載水體積所限澆灑范圍達不到理想的壓塵目的。所以我們不妨借鑒國外的方法,在城市主要幹道沿線鋪設中水管線,並配設相應的噴頭,在保證用水量充足的前提下,可將現行的水車噴灑改為中水沖洗路面,提高壓塵效果。可先選定特定路段進行試點,採用水車與噴頭相結合的方式,逐步實現中水降塵。真正實現北京市水清、天藍,為2008年綠色奧運提供保證。中水工程一期工程完成後,主要供應二環路環衛用水及公園綠化用水,中水使用范圍比較小。隨著將來二期工程的上馬和城市不斷發展,我們應把中水的使用推廣至三環及四環路沿線。四環路全長約65km,沿線左右各100m范圍為四環百米綠化帶,其綠化噴灌工作主要由朝陽園林局、海淀園林局負責,其中由朝陽園林局負責的東四環部分,從四元橋至小紅門一段長20.5km,沿線綠化總面積380萬m2,綠化用水量3900m3/d.本工程在水源六廠前穿過東四環,這就給在四環路使用中水提供了可能。我們建議在管線與四環路接合部增設取水口,並從水源六廠向北沿四環增鋪中水管線。同時應開發酒仙橋污水處理廠中水回用項目,也引至四環供應環衛、綠化部門用水,與本工程形成南北同時供應中水,充分滿足四環路用水量,並使用水調配自如。四環百米綠化工程是北京市未來的綠色屏障,也是申奧工作的一部分,它的建成將為北京提出的「綠色奧運」的申奧精神提供有力的證明,如果使用中水綠化,將會大大增強北京市的環保形象,應與四環綠化工程同期進行。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② 污水處理中水回用是什麼意思啊

中水,字面上理解就是介於污水和自來水之間的水。
中水可以用於沖廁所,澆灑綠地,補充景觀河道等等,主要就是在不和人體直接接觸的地方。
它是污水經過處理後產生的。最起碼比正常污水處理要多「過濾」、「消毒」的工藝。
所以比正常污水處理花錢多、處理工藝多,所以更難些。

③ 2008北京奧運會都有那些創新

北京是一個缺水城市,利用創新手段節約用水,不僅是綠色奧運理念的體現,還將有效緩解北京水資源短缺的現狀。奧運場館污水處理與中水回用是科技人員創新的一套科學利用系統。 據北京市2008工程建設指揮部辦公室丁建明介紹:該系統採用雨洪利用、中水回用、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等技術,可對奧運場館污水和中水進行科學處理和重復利用, 使奧運場館區平均雨水綜合利用率超過80%,奧運場館中水回用、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率達到100%。不僅做到污水「零排放」,還令中水、污水「資源化」。 電 大量採用綠色環保技術發電節能,是奧運場館建設中利用科技創新手段的又一個特色。太陽能、風能和地熱等綠色能源技術的應用,使奧運場館綠色能源供應比例達到了26%以上,是綠色奧運理念的具體實踐。 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楊偉光告訴記者:在奧運村微能耗建築整體設計中,利用了太陽能光電、光熱、地熱、污水熱能、風能、綠色照明、樓宇自控等20多項先進技術,大大降低了能耗,其採暖指標僅為北京市規定採暖指標的四分之一,利用可再生能源的貢獻率為65.7%,實現節能83% 。 而眾多場館建設中,太陽能利用效果更為可佳。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已在國家體育館等7個奧運場館中得到應用,總裝機容量 600 多千瓦,年發電量58萬千瓦時,可滿足北京市近萬人口一年的生活消費用電。相當於節約標煤17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70噸。 據悉,北京奧運場館是世界上利用太陽能發電量最多的建築群之一。 風 專業化、人性化設計,這是北京奧運場館建設中科技創新的第三個特色。承擔2008年奧運會羽毛球、藝術體操比賽項目的北工大體育館,是一個對空間環境設計要求很高的場館。比如,羽毛球比賽中的揮球,藝術體操比賽中的拋綵帶、拋綵球等動作對風速都有著嚴格的限制。而在北京最炎熱的八月,在場內觀眾多達7500人的情況下,實現對場館內風速和溫度的嚴格控制,勢必將造成室溫的提升。 在場館建設中,工程設計人員大膽創新,對體育館採用了分層空調和席下送風的氣流組織設計。通過對比賽廳的氣流、氣溫的模擬模擬研究,實行了氣流分區合理管理。於是,既減少了大空間的能源消耗,又可把比賽大廳內距地9米內的氣流速度嚴格控制在每秒0.2米以內,溫度控制在25攝氏度,有效解決了觀賽環境的舒適性要求與比賽對風速溫度嚴格限制之間的矛盾。 奧運場館的建設,把科技創新和工程設計、施工、管理有機地結合,充分體現了中國人的智慧。據初步統計,已經受理及已經批下來的專利,已達50項左右。這些從結構設計到新型材料,從施工工藝到質量檢測標准等各方面形成的一批自主創新的成果,將對我國創新型國家建設產生重要的促進作用。

④ 淺談中水回用工藝及其可行性分析

現階段,我國的水資源短缺問題正面臨著嚴峻的考驗,水,這個看起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自然資源正在隨著工業社會的發展而供不應求。保護水資源、節約水資源已成為主題,而中水回用技術則能很好地緩和缺水這個大問題。
1、我國水資源現狀
全世界的淡水資源僅占其總水量的2.5%,在這僅有的2.5%中,又有70%以上被凍結在南極和北極的冰蓋中,再加上高山冰川和永凍積雪,有86%的淡水資源難以利用。由此可見,人類可利用的水資源少之又少。而我國更是成為了世界13個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國家之一,且水資源分布極不均勻,南多北少,東多西少是我國水量分配的特點。
據監測,目前全國多數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點狀和面狀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趨勢。日趨嚴重的水污染不僅降低了水體的使用功能,還加劇了水資源短缺的矛盾,並嚴重威脅到城市居民的飲水安全和人民群眾的健康。此時,中水回用就顯現出了它的重要性。
2、中水回用的可行性分析
中水,開始時稱「中水道」,來於日本,因其水質及其設施介於上水道和下水道之間而得名。「中水」的定義有多種解釋,在污水工程方面稱其為「再生水」,工廠方面稱為「回用水」,中水的劃分界限一般都以水質為標志,其主要是指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經處理後可循環利用的非飲用水。
中國可開發利用的水資源大部分已開發利用,新增水源開發難度大且開發成本高,水資源緊缺形勢日趨嚴峻。而每年大量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排放,不僅污染了環境,也浪費了寶貴水資源。因此,實施中水回用是提高中國水資源利用率的必要措施之一。
中水在多個領域都可以被廣泛應用,在國外,已有很多國家在大范圍使用中水系統,而隨著我國經濟、科技的快速發展,中水系統在我國部分地區也已投入使用。比如在建築領域,中水系統在發達城市中應用廣泛。建築領域因其供水范圍大,生活用水量和環境用水量都很大,可使用中水系統來滿足各用戶的用水需求。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很多達到一定規模的住宅小區都被要求設有中水系統,可將生活污水處理到非飲用水標准,用作與人體非直接接觸的景觀用水、清洗及消防等,有效的實現了水的循環利用,節約了水資源。在建築小區中,可用作中水水源的種類有很多,可選取小區內建築物雜排水,小區生活污水,小區或城市污水處理廠經生物處理後的出水以及小區內的雨水等作為建築中水水源。
中水回用在生產和生活中能起到很好的節水作用,其具有較低的水質及水價,可用來代替生活飲用水沖洗衛生潔具、綠化等,這樣便可節約很大部分高質水,提高人們的可用水量。同時它還可以減少城市供排水系統的壓力,加強了城市綠化和環境保護工作,保護了地下水源。因中水回用處理工藝較污水處理相對簡單,故中水回用對減少城市污水處理廠的負荷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昂貴的理設施費用減低的同時還可降低其日常運行費用。
中水若想投入使用,其水質必須要滿足以下要求:第一對人體的健康不能造成危害。第二要滿足人們感觀要求,即無不快的感覺,以解除人們使用中水的心理障礙,其衡量指標主要有濁度、色度、臭味等。第三要滿足衛生要求,其指標主要有BOD5、細菌總數、余氯量等。最後還要滿足設備構造方面的要求,即水質不易引起設備、管道的嚴重腐蝕和結垢。
3、中水回用存在的問題
雖然中水具有諸多優點,但其在投入使用中仍存在許多問題,那麼為什麼中水回用作為一項節水工程卻不能得到很好的推廣呢?其在經濟、社會、技術等方面都存在問題。
首先是人們的意識問題,雖然中水經過復雜的處理,已達到可循環使用而不危害人健康的標准,但在人們的潛意識里中水永遠劣於生活用水。調查表明,大部分居民不願意使用中水,尤其是在水量豐富的南方地區,人們對中水缺乏客觀科學的認識,認為中水的水質不達標,感官性狀差,故加強民眾對中水的認識是推進中水回用這一舉措的重中之重。
在經濟效益方面,由於中水處理技術的繁復性及運行費用等因素,中水的價格普遍偏高,有的地區其水價甚至高於自來水,在水價相同的情況下,居民肯定傾向於選擇自來水而不是中水。
在監管體制方面,我國缺乏相對健全的對於中水的管理體制,目前國家只出台了一個《關於加強工業節水工作的意見》的政策,對中水回用的相關規定還不完善,導致無法可依。另外,中水自身也存在水質問題,其實中水水質並不穩定,在輸送過程中也會因其水質不穩定出現結垢現象。
4、中水回用工藝
中水回用有兩種處理按其用途不同可分為兩種處理方式,一種是將其處理到飲用水的標准而直接回用到日常生活中,即實現水資源直接循環利用,這種處理方式適用於水資源極度缺乏的地區,但投資高,工藝復雜。另一種是將中水處理到非飲用水的標准,主要用於不與人體直接接觸的用水,如便器的沖洗,地面、汽車清洗,綠化澆灑,消防,工業普通用水等。
選擇相適應的處理工藝時需要根據水質、水量、回用條件的不同來選擇。中水系統一般由污水收集、調節、預處理單元、深度處理單元、中水貯存、中水輸配等部分組成。中水工藝包括預處理工藝、生物處理工藝、混凝工藝、過濾工藝、活性炭工藝、膜分離工藝等。
預處理主要是去除固體物和毛發,可在系統的最前段設置格柵以截留大的污染物。對於以洗浴水為主的處理中,由於毛發太多,故一般設置毛發過濾器,可有效地去除毛發。生物處理工藝用於去除水中可溶性有機物,可使用生物接觸氧化、生物轉盤、曝氣生物濾池、土地處理。大多數生物處理設施需要向生物反應池中供氣,可採用噪音較低的曝氣設備。另外,中水處理的停留時間應大於2小時以取得良好的處理效果。混凝工藝主要去除原水中懸浮狀和膠體雜質,可用聚合鋁和聚合鐵作為混凝劑。過濾的功能是去除水中微小的懸浮顆粒,常用的濾池有普通快濾池、V型濾池、虹吸濾池等。
中水處理採用傳統的給水處理工藝,二級處理廠出水經泵提升,加入混凝劑後進入反應池,形成絮體後進入沉澱池沉澱,上層清液在V型過濾池中過濾,加氯消毒後送至清水池,再由泵送到用水點,處理流程簡單易操作,可行性良好。
5、結語
為解決我國水資源極度緊缺且不平衡的現狀,中水回用技術正在以迅猛的發展速度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作為污水資源化的重要途徑,其對社會的進步與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⑤ 中水回用水質標準是什麼

生活雜用水水質標准

廁所便器沖洗,城市綠化洗車,掃除濁度,度105溶解性固體,mg/l12001000懸浮性固體,mg/l105色度,度3030臭無不快感覺無不快感覺ph值6.5~9.06.5~9.0bod5,mg/l1010codcr,mg/l5050氨氮(以n計),mg/l2010總硬度(以caco3計),mg/l450450氯化物,mg/l350300陰離子合成洗滌劑,mg/l1.00.5鐵,mg/l0.40.4錳,mg/l0.10.1游離余氯,mg/l管網末端水不小於0.2總大腸菌群,個/l33

生活雜用水的水質不應超過上表所規定的限量。

生活雜用水管道、水箱等設備不得與自來水管道、水箱直接相連。生活雜用水管道、水箱等設備外部應塗淺綠色標志,以免誤飲、誤用。

生活雜用水供水單位,應不斷加強對雜用水的水處理、集水、供水以及計量、檢測等設施的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放水、清洗、消毒和檢修等制度及操作規程,以保證供水的水質。

(5)北京中水回用淺綠擴展閱讀:

水質的檢驗方法,應按《生活雜用水標准檢驗法》執行。

生活雜用水集中式供水單位,必須建立水質檢驗室,負責檢驗污水再生設施的進水和出水以及出廠水和管網水的水質。

分散式或單獨式供水,應由主管部門責成有關單位或報請上級指定有關單位負責水質檢驗工作。

以上水質檢驗的結果,應定期報送主管部門審查、存檔。

中水水源一般不是單一水源,大多有三種組合方式:

1)盥洗排水、淋浴排水、循環冷卻水稱為優質雜排水,應優先選用;

2)沖廁排水以外的生活排水稱為雜排水;

3)生活污水,即所有生活排水的總稱,這種水質最差。

中水用於沖廁、道路清掃、消防、城市綠化、車輛沖洗、建築施工等雜用的水質,按《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雜用水質》(GB/T18920-2002)中城市雜用水類標准執行。

中水用於景觀環境用水,其水質應符合國家標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觀環境用水水質》(GB/T18921-2002)的規定。

⑥ 淺議中水回用發展趨勢及處理技術

下面是中達咨詢給大家帶來關於施工臨時用電的存在問題及正確做法的相關內容,以供參考。
一、國內外中水回用現狀
日本是開展污水回用研究較早的國家之一,它以處理後的污水作為小區和建築生活雜用水,並配以專門管道進行輸送,該系統即稱為中水回用系統。對於「中水」這個術語的定義有多種多樣的解釋,如在污水處理方面稱為「再生水」;工業方面稱為「循環水」或「回用水」,一般以水質要求作為區分的標志。中水亦即專指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經處理後達到一定的水質標准,可在一定范圍內重復使用的人體不直接接觸的雜用水,其水質介於生活飲用水與排放水之間。中水是一種水資源有效利用的節水技術。
我國對城市污水處理與利用的研究,早在1958年就開始列入國家科研課題。60年代關於污水灌溉的研究達到了一定水平;70年代中期進行了城市污水以回用為目的的污水深度處理小試;80年代初,青島、大連、太原、北京、天津、西安等缺水的大城市相繼開展了污水回用於工業、民用的試驗研究,其中有些城市已修建了回用試點工程並取得了積極的成果。1986年北京市人民政府第56號文件就明確規定:今後凡新建建築面積2萬m2以上的旅館、飯店、公寓及修築面積3萬m2以上的機關、科研單位、大專院校和大型文化、體育等建築,應配套建設中水設施並應與主體建築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交付使用。十多年的發展,也驗證了建立各種形式的中水回用系統,是解決缺水地區水資源的戰略需要。
污水深度處理及回用不僅緩解了供水不足、水污染和改善生態環境等問題,而且提高了回用水的水質、水量及其經濟附加值,使之具有更廣泛的應用空間,從而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
二、中水回用技術的發展趨勢
污水回用體現了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和合理配置的重要磨亮旅戰略意義。國內鍵迅已有許多成功的經驗,如:我國沿海缺水城市大連,在1992年率先建成了污水回用示範工程,取得了實效。2002年,北京完成了高碑店污水處理廠規模為47萬m3/d中水回用工程,每天將20萬m3處理水送到高碑店湖,作為北京第一熱電廠的冷卻水。事實證明城市污水的再生回用可以有效的解決水資源不足和水環境污染這對矛盾,對水質型缺水的無錫地區具有現實意義。
依照目前的發展趨勢,要以污水處理廠為主體開展中水回用,就必須完成城市二級污水處理廠的技術升級,完善的污水回用處理技術是促進污水回用進一步發展的保證。目前二級出水經混凝、沉澱、過濾、消毒等深度處理後,可達到市政、生活雜用和中水水質要求,可滿足更多用途的回用。綜上所述,城市污水處理廠二級出水水質已經達到一般工業冷卻水和農灌水質標准,如果再經適當深度處理,將可達到更高要求的水質標准。因此,城市污水再生回用是完全可行的。
三、中水回用處理技術
處理水水質不同,回用用途不同,選用的處理方法和工藝也不同。
中水處理技術按處理機理不同可分為物理化學處理法、生物處理法、膜處理法三大類。
1、物理化學處理法
物理化學處理法是以混凝沉澱(氣浮)技術和過濾吸附技術相結合的基本方式,主要用於處理優質雜排水。該處理法適用於處理規模較小的中水工程,主要特點是處理工藝流程短,運行管理簡單、方便,佔地相對較小;但相對生物處理來講,運行費用較大,並且出水水質受混凝劑種類和數量的影響,有一定的波動性。
工藝流程為:
原水→格柵→調節池→混凝沉澱池→超濾膜→消毒→中水
2、生物處理法
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質和無機物質,污水的常規生物處理主要是去除污水中可降解的有機物質,利用好氧微生物的吸附、氧化作用,降解污水中的有機物質。生物處理法包括好氧生物法、厭氧生物法和兼性生物氧化法,中水回用一般多採用好氧生物膜微生物處理技術,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接觸氧化法等。生物處理法的特點是適用於較大規模的處理工程,但近年來隨著水處理技術的不斷發展,也開發出了一些小型的生物處理設施,適用於較小水量的工程,可同樣獲得較好的經濟效果;生物處理法的出水水質較為穩定,運行費用相對較少,尤其對於大型污水處理工程,生物處理法顯得尤為突出。
工藝流程為:
原水→格柵→調節池→接觸氧化池→沉澱池→過濾→消毒→中水
生物處理法可分為好氧生物處理和厭氧生物處理兩大類。瞎凳
3、膜處理法
膜處理法屬於物理處理或物理化學處理方法,是指利用膜技術來處理水,使之符合一定的水質標准。當前膜處理方法主要有兩種,即連續微濾和膜生物反應器。連續微濾系統是以微濾膜為中心處理單元,配以特殊設計的管路、閥門、自清洗單元、加葯單元和自控單元等,形成一閉路連續操作系統。當污水在一定壓力下通過微濾膜時,就達到了物理分離的目的。連續微濾系統的特點有:設備控制簡單,系統可自動運行;佔地小、結構緊湊,模塊化設計可根據用戶需求靈活地擴大或縮小;高抗污染的聚偏氟乙烯膜材料,耐氧化,使用壽命長;運行費用較低。膜生物反應器處理原理在於使污水中的大分子等難降解成分在體積有限的生物反應器內有足夠的停留時間,從而達到較高的去除效果。高濃度生物量使膜生物反應器工藝能以緊湊的系統獲得較高的有機物去除率,可以有效的克服與污泥沉降性能有關的限制,並起到了取代二沉池的作用,同時還能達到澄清和防菌的目的。對於已建成的污水處理廠,若改用膜生物反應器工藝,在不增加反應器容積的情況下,可使處理水量大大提高。膜生物反應器工藝具有出水水質好、佔地少、易於實現自動控制等許多常規工藝無法比擬的優勢,其在污水處理與回用中所起的作用也越來越大,並具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膜處理的主要特點是處理水質穩定、可靠,但工程投資較大、處理成本較高。
工藝流程為:
原水→格柵→調節池→膜生物反應器→超濾膜→消毒→中水
上述三種基本處理方法,在中水處理中經常被採用。由於原水水質、中水水質要求、處理場地、環境條件、投資條件及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響,各種處理設備裝置或構築物都要精心設計和選擇,有時需通過試驗來確定最佳方案。
四、結論
中水回用,實現污水資源化,是目前解決節水治污問題的最有效途徑之一。高效的、可行的中水回用形式,應該得到大力的推行。在推行過程中難免會遇到的一些問題,如工藝的改進,雜用水的水質標準的制定,如何讓人們接受中水,都是亟待解決的難題。但隨著工藝的進一步發展,政策的修訂,中水回用的有著廣闊的前景。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⑦ 建築小區中水回用技術組合的選擇與應用


建築小區中水回用技術組合的選擇與應用具體內容是什麼,下面中達咨詢為大家解答。
1建築小區中水
中水是一種介於污水和自來水之間,能夠在一定領域內使用的非飲用水,城市中的中水經常用作綠化用水、道路清掃以及建築沖廁,也被越來越多的大中城市當作城市第二水源。中水的主要水源包括:城市污水、冷卻排水、盥洗排水、廚房排水、廁所排水等。
中水處理回用[1]是一種污水的分散處理方法,對於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及管道無法實施或成本高昂時,分散處理是保護水環境、節約水資源的一種選擇,比如景區、鄉村、小鎮等。建築小區是設置污水處理裝置的最小單位,有穩定的污水來源,也是具有大量非飲用水,如綠化、道路沖洗、水景等用水需求。隨著國家和地方對水資源和水環境的保護,相比於城市污水集中管網和集中處理,小區就地處理回用污水具有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也得到許多城市的政策支持,如大連市就規定2014年後市內新建住宅小區必�建設中水設施[2]。
與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相比,建築小區中水回用技術需要具備3個條件,一是技術效果的穩定性,變化的進水水質和既定回用途徑要求回用技術需要穩定的出水水質;二是設備和技術的可操作簡易性,通常由物業部門維護運行回用設施設備,過於復雜的系統和技術組合不利於設施的正常運行,能夠實現自動化、無人化處理回用是一個方向;三是設備和運行的經濟性,小區中水回用的經濟性應優於直接利用自來水,以保證業主和物業管理公司的經濟利益。
2技術組合的選擇
2.1核心技術
水處理核心技術直接決定了出水的水質及其穩定性、經濟性。分散式水處理技術中,膜生物反應器、生物濾池、接觸氧化是常用的核心技術[3]。
膜生物反應器是膜分離技術與生物處理技術有機結合的廢水處理系統,以膜組件取代傳統生物處理技術末端二沉池,在生物反應器中保持高活性污泥濃度,提高生物處理有機負荷,從而減少污水處理設施佔地面積,並通過保持低污泥負荷減少剩餘污泥量。膜生物反應器佔地面積小、出水水質好、無須設置二沉池,且運行、維護簡單。其中的平板膜MBR 工藝[3]又因其污泥濃度高達 15000~20000 mg/L、佔地面積更小、並可實現在線清洗、污泥產生量更少等特點比中空MBR 工藝更受青睞。但是膜易污染的特點[6]使膜生物反應器的使用受到一定限制,大量曝氣和頻繁地清洗並使其運行成本較高。大部分應用於城市污水處理的處理能力范圍為小於387.5 m3/d,曝氣分別佔分體式和一體式MBR總能耗的20 %~50 % 和80 %~100 %[7]。
生物濾池是由碎石或塑料製品填料構成的生物處理構築物,以土壤自凈原理為依據,使污水與填料表面上生長的微生物膜間隙接觸,使污水得到凈化的人工生物處理技術[8]。生物濾池的處理效果好,不產生二次污染,且微生物能夠依靠填料中的有機質生長,無須另外投加營養劑,生物濾池緩沖容量大,能自動調節濃度高峰使微生物始終正常工作,耐沖擊負荷的能力強。可以採用全自動控制,非常穩定,可以實現無人操作。生物濾池的池體採用組裝式,便於運輸和安裝;同時能耗非常低,在增加處理容量時只需添加組件,易於實施,也便於氣源分散條件下的分別處理。但是生物濾池的污水流動速度較慢,水處理量較小,設備佔地較大,是它的一個明顯缺陷。另外,生物濾池由於很難創造好氧厭氧交替的環境,除磷效果較差[9]。
接觸氧化法是一種介於活性污泥法與生物濾池之間的生物膜法工藝,其特點是在池內設置填料(分散式或懸掛式),池底曝氣對污水進行充氧,並使池體內污水處於流動狀態,以保證污水與填料充分接觸.生物接觸氧化法能去除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首先填料和生物膜對有機物具有吸附阻留作用,然後在微生物作用下對有機物進行好氧分解。生物接觸氧化法具有剩餘污泥量少、耐沖擊負荷強、運行管理簡便等優點[4]。研究表明[5]:生物接觸氧化法處理生活污水,在處理效果、動力消耗、經濟效益和維護管理方面都明顯優於活性污泥法,在處理有機廢水和小區生活污水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以上3種核心技術各有優缺點,在建築與小區中水處理工程實踐中也都有應用。可根據小區中水規模、可用地塊的大小、物業管理的專業性等因素進行選擇。
2.2消毒技術
消毒步驟是污水處理的必要步驟,在小區中水處理利用過程中,消毒也是重要的後處理步驟。消毒方式通常由化學葯劑(固體、液體、氣體)、紫外線等,污水再生過程廣泛使用的主要有次氯酸鈉、紫外、臭氧3種消毒技術。不同的工藝適用的消毒技術有所不同。砂濾出水的消毒宜選用臭氧與次氯酸鈉組合消毒工藝,且可以大大降低了出水使用的生態安全風險。MBR出水的消毒採用次氯酸鈉、紫外、臭氧單獨消毒對微生物都有很好的去除效果[10]。
消毒技術或消毒劑的選用除了效果,也要考慮到建築與小區的特殊性。次氯酸鈉是一種強鹼,形態可以是液體或固體粉末,其使用和保存要避免光照和熱源,在使用過程中,也要避開人群。該消毒劑使用廣泛,消毒能力較強,在建築小區中使用較多。紫外燈具有良好的殺菌消毒效果,而且通過設備設計和遮擋,可以最小化對環境和人的影響,但需要有較大的消毒區域,滿足其透射深度和輻照時間的要求。臭氧消毒具有良好的操作性[11],易於實現自動控制,佔地面積小、反應速度快,是優異的建築小區中水消毒技術。 2016年6月綠色科技第12期
彭麗,等:建築小區中水回用技術組合的選擇與應用
環境與安全
3小區中水回用技術的應用
建築小區的中水回用已經在各地有了大量的工程應用,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小區中水回用技術的工程應用情況見表1,包括核心技術和消毒技術、運行成本、出水水質標准、水量等。
由表1可以看出,接觸氧化和MBR技術是工程上主要應用的核心技術,而消毒技術則以臭氧消毒為主。兩級串聯的接觸氧化增強了系統的抗沖擊負荷能力,保證了出水水質。據報道[20],2000年北京市對在一年間建設的項中水工程進行調查和評估發現,有項工程採用了生物接觸氧化法,佔比例達85 %。
小區中水的水源多是小區的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後的出水作為中水原水,而洗浴、盥洗、洗衣、雨水等污染較輕的廢水,在收集系統許可的條件下也是一種很好的中水原水。而中水的用途大多為景觀、綠化用水或沖廁等生活雜用,回用水質標准也多採用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標准( GB/T 18920-2002),也會根據需要採用農業灌溉生產用水等相關標准。
現在,中水處理系統的運行、管理、維護和商業模式還並不完善。很多中水系統跟建築小區一起進行設計、施工,但系統的運行主體為物業公司、開發商或政府部門,涉及的成本、收益和產權並不清晰,由此可導致運行管理問題。民間資本可以通過獨立供給和BOT、TOT
4結論
建築小區中水處理工藝的核心工藝主要有膜生物反應器、接觸氧化和生物濾池。膜生物反應器的出水水質好、佔地小、操作方便,但膜容易被污染,運行成本較高;接觸氧化具有佔地小、運行管理簡單、運行成本低等優點,適合作為建築小區中水處理的核心工藝。臭氧消毒易於實現自動控制,佔地面積小,即開即用,是優異的建築小區中水消毒技術。
建築小區的中水回用已經在各地有了大量的工程應用,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工程中,大部分採用了接觸氧化,原水來自小區生活污水,回用水質標准也多採用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標准。中水處理系統的運行、管理、維護和商業模式還並不完善,民間資本和市場化機制具有進入的可能性和條件。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⑧ 中水回收再利用淺談

下面是中達咨詢給大家帶來關於中水回收再利用的相關內容,以供參考。
本文首先明確了中水的概念及其利用范圍,然後分析了中水利用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重要意義,最後指出由於我國水資源嚴重緊缺,中水利用勢在必行。
我國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國家,解決水資源短缺的主要辦法有三種:節水、蓄水和調水。而節水是三者中最可行和最經濟的。節水主要有兩種手段:總量控制和再生利用。中水利用則是再生利用的主要形式,是緩解城市水資源緊缺的有效途徑,是開源節流的重要措施,是解決水資源短缺的最有效途徑,是缺水城市勢在必行的重大決策。
1中水的概念及中水利用的范圍
1.1中水的概念
「中水」的概念源於日本,主要指生活和部分工業用水經一定工藝處理後,回用於對水質要求不高的農業灌溉、市政園林綠化、車輛沖洗、建築內部沖廁、景觀用水及工業冷卻水等方面的水,由於其介於上水(自來水)和下水(污水)之間,故稱為中水。
在我國,關於中水的概念,建設部1995年發布的《城市中水設施暫行辦法》第二條規定:中水是指部分生活優質雜排水經處理凈化後,達到《生活雜用水水質標准》,可以在一定范圍內重復利用的非飲用水。
北京、大連、深圳等地的《城市中水設施管理辦法》關於中水的定義與建設部基本相近,僅將其中的「部分生活優質雜排水」表述為「生活污水」。山東省濟南市於2002年8月發布的《濟南市城市中水設施建設管理暫行辦法》對中水的范圍進行了進一步的拓展,將中水表述為城市污水和廢水經凈化處理後,達到國家《生活雜用水水質標准》或者工業用水水質標准,可在一定范圍內重復使用的非飲用水。
由於我國目前面臨缺水威脅的不僅僅是大中城市,許多城鎮、村鎮及農村也面臨同樣的問題,作為法律概念,其定義應該具有前瞻性和普適性。因此,中水的概念可以表述為:在生活、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污水和廢水經凈化處理後,達到國家《生活雜用水水質標准》或者工業用水水質標准,可在一定范圍內重復使用的非飲用水。
1.2中水利用的范圍
對於中水的利用范圍,按照建設部《城市中水設施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主要用於廁所沖洗,綠地、樹木澆灌、道路清潔、車輛沖洗、基建施工、噴水池以及可以接受其水質標準的其他用水,《昆明市城市中水設施建設管理辦法》以及《濟南市城市中水設施建設管理暫行辦法》等地方法規則增加了設備冷卻用水和工業用水。從擴大水資源利用范圍,減少浪費的角度出發,後者所規定的范圍顯然更為科學。
1.3中水利用與中水回用
對於中水利用,還有一個「中水回用」的概念。中水回用是指將小區居民生活廢水(沐浴、盥洗、洗衣、廚房等)集中起來,經過適當處理達到一定的標准後,再回用於小區的綠化澆灌、車輛沖洗、道路沖洗以及家庭坐便器沖洗等方面,從而達到節約用水的目的。從其概念可以看出,中水回用只是中水利用的一個方面。
2目前在我國大力推進中水利用的必要性
2.1水資源緊缺,形勢嚴峻
我國目前668座城市中有400多座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缺水,其中136座城市嚴重缺水,日缺水量達1600萬立方米,年缺水量60億立方米,由於缺水每年影響工業產值2000多億元人民幣。尤其是北方城市普遍缺水,水資源已成為這些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限制性因素之一。
根據我國城市化的進程預計,到21世紀中葉,我國城市人將由目前不足4億增加到9億左右,城市數量將增加到1000個以上,城市水資源的供需問題將會在目前的尖銳態勢下變得更加尖銳。
2.2水資源污染嚴重
我國的水源污染長久以來得不到有效控制,據全國7大水系和內陸河流110多個重點河段統計,符合《地面水環境質量標准》I、Ⅱ類的佔32%,Ⅲ類的佔29%,屬於Ⅳ、V類的佔39%。主要污染指標為氨氮、COD、揮發酚和BOD等。黃河、松花江、遼河屬Ⅳ、V類水質的河段已超過60%;淮河枯水期的水質已達到Ⅲ類,其大部分支流的水質,常年在V類以上。長江和珠江的水質Ⅳ、V的河段已超過20%。同時,城市內及附近的湖泊普遍存在嚴重富營養化。97%的大中城市地下水受到嚴重污染,地下水污染物一般以酚、氰、砷、硝酸鹽為主,鉻、硫、汞次之。目前,我國80%的水域、45%的地下水受到污染,90%以上的城市水源污染嚴重。
2.3水資源浪費現象嚴重
城市家庭日常生活中的洗滌用水(主要包括洗衣服、洗菜等用水),其排放量占生活污水排放量的75%-80%。而另一方面,大多數城市在城市綠化、道路路面噴灑用水、汽車沖洗、廁所沖洗用水、消防用水等方面都是用的自來水,僅沖廁一項,我國每年就消耗大約100多億立方米自來水,這相當於50座中型城市的年自來水用量!事實上,並非所有用水場合都需要優質水,而只須滿足一定的水質要求即可。以生活用水為例,有相當一部分不需要與人體直接接觸的生活雜用水並不需要太高的水質要求。如果將城市生活污水在原有處理工藝的基礎上,進行深度處理,使其符合一定的水質標准,然後回用於對水質要求不高、需求量又很大的行業,如工業冷、園林綠化、汽車沖洗、居民生活雜用等,既可以節省大量的潔凈水,緩解了城市用水的供需矛盾,又可以減少排污,實現污水資源化,在經濟、社會、環境效益方面都具有現實和長遠意義。可見對缺水城市來說,這種水源是一筆寶貴財富。這種潛力的開發非常值得。
2.4中水利用的必要性
解決我國城市大面積缺水的對策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開源」,即通過修建引水工程、開采地下水、海水淡化乃至從國外進口淡水等方法增加水資源的供應量。二是「節流」,即通過各種方法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減少水資源的利用效率。
我們必須注意的是,各種「開源」措施在滿足城市供水需求的同時也造成了很大的副作用,修建引水工程不僅耗資巨大,耗日持久,同時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和破壞;而大規模開采地下水更是導致地下水位降低,形成地質漏斗、地面沉降、地裂縫等嚴重的地質災難;海水淡化不僅成本較高,同時適用范圍也僅限於沿海城市;從國外進口淡水更是遠水難解近渴。相比較而言,解決城市缺水問題「開源」只是治標,治本還得通過「節流」來解決。在各種「節流」措施中,在城市中推行中水利用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方面,是解決水資源短缺的最有效途徑,是缺水城市勢在必行的重大決策。
3目前在我國大力推進中水利用的可行性
3.1國家政策支持
2000年國務院召開的《全國城市供水節水與水污染防治工作》提出:大力提倡城市污水回用等非傳統水資源的開發利用,並納入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調配。由此可見,城市污水處理率的提高,大量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回用政策的逐步完善,為城市污水回用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中水利用的確是大有市場和大有可為,潛力很大,前景廣闊。
3.2技術可行
我國近十幾年來有關院校和科研部門組織科技攻關,在城鎮和住宅小區的中水回用;城市污水凈化後回用與園林綠化、市政景觀、道路噴灑等;大型賓館及娛樂場所的中水回用系統;城市中水回用與工業冷卻水系統及工藝用水等方面的研究中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而且也興建了若干示範工程。隨著科技的進步,任何污水都可以通過不同的工藝技術加以處理,滿足任何需要。一般來說,二級出水經消毒處理後,用做市政雜用水,生活雜用水、農業用水和景觀用水等;在這基礎上,經混凝過濾處理,可作為工業循環冷卻水等;再經進一步處理,如用膜技術處理或用活性炭吸附後,就可作為工業上工藝用水或地面水,地下水回灌補充水等。
國內外已經有了很多成熟的經驗。在天津市,僅中水洗車一項每年節約自來水超過500萬噸。在大連,大連機車車輛廠1998年投資150萬元對污水處理廠進行了改造,實施了中水回用工程。現在日回用中水800立方米,工廠綠化、沖廁及冷卻水等都用上了中水,年節約水20萬噸。美國1926年首次回收水,1971年已有358家工廠企業利用處理後的城市污水,回收量5.1億立方米。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每年利用凈化污水2.7億立方米,相當於100萬人口一年的用水量。1985年,前西德城市75%~80%的污水已經過二級處理後加以利用。通過大規模推進中水利用,發達國家的許多城市在城市發展擴大的同時實現了用水需求的零增長甚至是負增長。因此,從技術上說是比較成熟的。
3.3經濟可行
中水利用在城市水資源規劃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並且具有非常可觀的經濟價值。
(1)提供新水源:中水利用在對健康無影響的情況下,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經濟的新水源。減少了由於遠距離引水引起的數額巨大的工程投資。
(2)中水回用在提供新水源的同時,可以減少新鮮自來水用量,因此相應減少了城市自來水處理設施的投資。
(3)中水利用還可以減少污水排放數量,減少控制水體污染引起的治理費用。這些經濟效益都是促使國內外許多城市採用中水利用的因素。
據國內專家的統計,當採用小區污水為中水水源時,人口大於1萬或中水用水量達到750m3/d以上為經濟;在城市污水處理廠增設中水回用系統,主要是新建一個凈水間,其投資只是新建一個凈水廠投資的30%,發達國家的經驗證明,在城市污水處理廠增設中水回用系統是最可行、有效的互益工程。
4中水利用的重要意義
首先,比遠距離引水造價低。由於小區中水回用處理裝置安裝在小區內,減少了輸水管線的基建投資和運行費用,將污水處理到雜用水程度,其基建投資只相當於從30千米外引水,若處理到可回用作較高要求的工藝用水,其基建投資相當於從40-60千米外引水。
其次,比海水淡化經濟。由於小區生活污水污染物濃度較低(小於0.1%),可生化性較好,處理難度較小,而且可用深度處理方法加以去除。因此,當生活污水的排水作為中水水源時,主要污染物的濃度指標COD、BOD5、SS、NH3-N可滿足處理技術要求。而海水則含有3.5%的溶解鹽和大量有機物,其雜質含量為污水二級處理出水的35倍以上,因此無論基建費或單位成本,海水淡化都超過污水回用。
小區污水回用開辟了第二水源,降低了小區新鮮水取用量,經處理後的污水回用於小區,減少了污水的排放量,減輕了受納水體的污染,也減少了治理環境污染的投資。所以污水回用既節約了水資源,也消除了環境污染,具有多重效益。
5結語
中水利用,實現污水資源化,是目前解決水資源緊缺的最有效的途徑,是缺水城市勢在必行的重大決策,可行性很強,具有重大意義和多重效益。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⑨ 淺談城市中水回用的結論與建議

所謂中水是相對於上水(自來水)和下水(污水)而言的,是指生活污水經處理後,達到規定的水質標准,可在一定范圍內重復使用的非飲用水。如廁所沖洗、綠地澆灌、景觀河湖、環境用水、農業用水、工廠冷卻用水、洗車用水等。

中水系統大致可分三類:一是城市污水處理廠出水處理回螞稿用的城市中水系統;二是若干建築群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回用的小區中水系統;三是單棟的建築物生活污水處理回用的建築中水系統。

在此以自已的觀點談一下城市中水回用的結論與建議:

1、因地制宜,推廣應用

一般建造中水設施一次性投入較自來水高2~5倍,並且日常運行成本又高於自來水,所以很少有人會放棄使用便宜、安全、方便的自來水而去用中水,已建的中水設施停止運行也就理所當然了。1996年深圳已建的中水設施93%停用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北方由於水資源緊缺,人均水資源量747m3,尤其是黃淮海三流域人均水資源量僅500m3,在這種地區和沿海城市開發中水回用比長距離引水、海水淡化和人工降雨在經濟上更具優勢。以大連為例,海水淡化成本8.5元/m3,引碧入連2.3元/m3,引英入連3.6元/m3,中水回用2.0元/m3.

南方地區人均水資源量3,480m3,屬於水資源相對豐富的地區,該地區1997年人均年用水咐指量447m3,僅占人均水資源量的12.8%,可見當地水資源的開發尚有很大潛力。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水污染日益嚴重。由於城市化發展過快,城市排水設施的建設跟不上,污水超標排放和任意排放使城市周圍的地表和地下水源受到嚴重污染,水質惡化使可供利用的水資源急劇減少,部分城市出現污染型缺水,治污才是首要任務。要在加強城市排水系統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加強水體的污染整治。對不具備納入城市污水總衡物配管條件的建築物,為減輕水體污染,必須就地建造中水回用設施,保護水環境。

2、健全法規,統一管理

對於中水價格,政府有關部門可制定相應的配套政策,如已建污水處理回用設施的,其所交納的排水費根據對應的設施處理能力予以返回中水設施管理部門,貼補日常運行管理;同時也可借鑒國外的收費浮動政策,適當調高自來水水價,但也不宜人為過分抬高自來水價,一般將中水水價控制在自來水水價75%~80%左右較適宜。中水系統涉及部門頗多,住宅、環保、水務、衛生等部門都有各自的管理職責,由於污水集中處理通常較分散處理成本低、回用用途廣、易管理、水質易控制,所以城市中水系統、小區中水系統和建築物中水系統,大、中、小系統宜合理搭配,以防止建成的設施閑置或設備運行能力不足。建議小區中水系統和小區發展規劃應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同時,各地應制定統一的管理辦法,由水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管理中水系統的設計、建設、運行,防止中水設施建設市場出現雜亂無章的現象,水行政主管部門應對中水處理裝置和施工單位進行產品認定和施工資質審定,並負責各中水站出水水質監測。

3、完善設計,制定標准

1996年以前建造的中水處理設施大多採用常規工藝,一般自動化程度不高、操作復雜、設備質量也不盡如人意,導致建成後的設施根本無法運行或不能正常運行。如北京採用物化法處理的18套設施,因設計方面的問題,導致50%的設施根本無法運行,其餘的設施出水水質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問題。隨著水處理技術的發展,應組織有關專家,借鑒國外先進的中水技術,對現行的《建築中水設計規范》進行重新修訂,提高中水設備的成套化、標准化、自動化及電子化等整體水平;對不同用途的中水,制定更詳盡的最低標准;由於一般水處理成本與水處理量成反比,而已建的中水設施在100m3/日以下的為數不少,有的甚至只有20m3/日,為提高資金利用率,建議制定最小經濟規模流量供設計參考。中水的處理成本與所採用的處理工藝和原水的水質有關,一般全污水(灰水+黑水)處理比灰水處理運營成本高近1倍。所以建議可先將灰水作為中水的原水,這樣處理成本可降低一半,水質也易控制,處理後的水可優先考慮用來澆綠化和洗車、掃除、景觀用水,而後考慮排管入戶沖廁。

4、組織培訓,持證上崗

中水處理工藝通常規模小、技術高、費用高,它要求高水平的處理,獨立的配水系統,特殊的用戶管道、閘門系統和熟練的操作。而目前中水設施管理人員大多是兼職,專業水平、管理水平有限,兼之各中水處理站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中水設施不能得以長期穩定運行,出水水質難得到保證。為保證中水水質,水行政主管部門應定期對中水運行管理人員,進行日常操作、水質化驗、應急措施等培訓,培訓合格者方可持證上崗,提高管理隊伍素質。

⑩ 北京市中水回用問題淺析

摘要:北京市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城市,水資源短缺已成為制約北京市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北京市已敲響了水危機的警鍾,為了緩解缺水現狀, 中水回用被提上日程。本文從北京市資源短缺、經濟發展和環境改善三個方面論述了北京中水回用的必要性,並對中水回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指出了北京市政府必須解決的中水回用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多種解決方案。

關鍵詞:北京市;中水回用;存在問題;解決方案;建議

北京市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城市,人均水資源不足300立方米/人,是全國人均水平的八分之一,世界人均水平的三十分之一,水資源短缺已成為制約北京市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隨著近年來北京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也越來越認識到環境問題的嚴重性,不節約用水和無節制的污水排放使得可用的新鮮水源越來越少,負責供應北京用水的幾大水庫的庫容在逐年縮小,其中的密雲水庫按目前的儲量只能再供水6年,北京市巳敲響了水危機的警鍾。對於水資源的利用關繫到首都經濟和社會可持續性發展,是維系北京首都地位的重要因素。為了緩解缺水的現狀,北京市政府必須解決中水回用中存在的問題。

1 中水簡介

1.1 中水定義

所謂中水是指將城市生活廢水經過集流再生處理後,使其水質指標高於污水允許排入地表和地巧尺下水的排放標准,但低於城市給水中的飲用水水質標準的可在一定范圍內重復使用的非飲用水。

1.2 中水水源

中水水源包括:冷卻排水、淋浴排水、盥洗排水、廚房排水、廁所排水、城市污水廠二沉池出水等。

1.3 中水水質

中水作為生活雜用水,其水質必須滿足下列基本條件:(1)衛生上安全可靠,無有害物質;(2)外觀上無不快的感覺;(3)不引起設備、管道等嚴重腐蝕以及不造成維護管理的困難。

1.4 中水用途

在城市生活中有多達50%~60%的水是用在工業用水、農業灌溉、環衛用水、沖洗地面和綠化用水等方面,其中部分對水質要求不高。若採用適當的處理工藝,中水不僅在水質上敗寬畢可以達到用水標准,而且將節約大量的新鮮水源,大大減小排污量,進一步削減排放到自然水域的污染物負荷,有利於環境保護,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1].

2 北京市使用中水的必要性

2.1 水資源短缺的需要

北京市的水資源緊缺形勢日趨嚴峻。北京市域范圍內可開發利用的水資源大部分已開發利用,新增水源巳相當困難。加之北京市每年排放污水量約12億立方米,其中約有8O%的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既污染了環境,又浪費了寶貴的水資源。因此,污水再生回用是解決北京市缺水問題的必要措施。如果中水普及進入家庭,預計北京市全年節水將達到1O億立方米左右。而據有關方面預測,到2005年,在大力節水的前提下,北京遇枯水年仍將缺水8億立方米。中水回用節約的水資源是2005年預測缺水量的100%還要多[2].

2. 2 經濟發展的需要

化工廠、熱電廠、蒸汽廠等企業也可通過使用中水,大大減輕水價高給企業帶來的成本負擔。如北京華能熱電廠利用中水進行熱能發電,一年通過此項工程就實現利潤一千多萬元。

2. 3 改善環境的需要

為了改善北京市的環境質量,給人們提供一個清潔優美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北京市正在實施大規模綠化和環境整治。除大幅度增加市區公共綠地外,還將用三年時間在市區中心區和邊緣地帶之間建設240平方公里綠化隔離帶,需要增加大量綠化用水。北京市區另一項環境整治工程是疏挖襯砌河道,實施污水截流[3].為了使河道保持良好環境,維持一個常水位,也需要增加河道景觀用水。因此中水回用也是改善環境的需要。

3 北京中水回用的現狀與回顧及存在問題

3. 1 中水回用的現狀與回察芹顧

3.1.1 污水灌溉

北京市對於城市污水的利用是從污水灌溉開始的。20世紀50年代初期在石景山區利用石景山鋼鐵廠的工業廢水進行灌溉,隨著市區污水管道和污水泵站的建設,污水灌溉面積不斷擴大。目前,沿市區清河、壩河、通慧河、涼水河四條通道,分布著大大小小十幾條灌渠,污水灌溉主要集中在位於市區下游的豐台區、朝陽區、大興縣以及通州區。2001年北京市農業總用水量中,再生水和污水利用量為0.46億方米,占農業總用水量的2.8%.

3.1.2 建築中水設施

將污水處理後回用於城市是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的。中水回用首先在單棟建築內實施。1987年,北京市政府制定並頒布了《中水工程建設試運行辦法》,這一辦法進一步推動了建築中水設施的建設。2005年北京市運行的建築中水設施約400座,主要集中在賓館飯店如新世紀飯店等,大專院校如北京服裝學院等,居民小區如中加花園等,部分工業企業如北

京木材廠等,規模一般在150-500立方米/日。另外還建設了部分區域中水利用設施如東城區南館公園、柳蔭公園等,規模在1000立方米/日左右。目前在建的還有100多座,主要是居民小區。隨著新建建築嚴格執行節水「三同時」制度,對有條件的舊建築物進行改造,自來水價格的上漲以及相關鼓勵政策的出台,預計每年將新增自建的中水設施100座以上[4-6].

3.1.3 區域性再生回用

20世紀90年代,北京市區污水處理廠的建設進度加快,為城市污水再生回用創造了更好的條件。1999年編制了《高碑店污水處理廠再生污水綜合利用規劃》,將高碑店污水處理廠的二級出水一部分送到華能高碑店熱電廠和第一熱電廠作為電廠冷卻水,還有一部分送到第六水廠,經進一步處理後一部分供東南郊工業區作為工業冷卻水,其餘部分送到南城地區作為公園綠地綠化用水和道路澆灑用水,污水總回用量為30萬立方米/日。該工程目前已經建成投入運行。2005年北京使用中水9000萬立方米,節約了大量的新鮮水源。

中水成本與以自然水為原水相比省去了水資源費,以及取水與遠距離輸水的能耗與建設費用。綜上所述,我們明顯地看到中水對緩解北京市缺水現狀的巨大貢獻和光明前景[7].

3. 2 北京市中水回用存在的問題以及阻礙中水回用的主要因素

雖然北京市在中水利用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並且越來越為社會所認可和支持,但是在推進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難和問題,阻礙了中水利用的發展。

3.2.1 從對中水重視程度分析

目前,相對於北京市水資源緊缺程度,中水利用水平有較大的差距。中水還沒有作為重要的水資源充分開發和利用,中水處理設施和管網系統建設也沒有完全納入城市基礎設施的一部分進行嚴格要求、統一規劃和建設,也沒有建立完整而系統的管理體系[8].

3.2.2 從中水系統方面分析

建設城市中水系統必須新建中水管道,但目前的大多數道路和建築在建設時未考慮安排中水管道位置,有些道路和建築已經無法安排中水管道,還有的道路和建築雖然可以安排,但建設難度很大。

3.2.3 從中水融資渠道方面分析

建設資金困難,投資回收慢是城市中水系統建設的又一大困難。目前,小區內部及工廠內部的小型污水處理及再生回用實施由業主自籌資金建設;城市中水系統暫時由北京市排水集團中水公司投資建設。由於資金沒有保障,中水回用系統建設緩慢。

3.2.4 從中水的資金回收方面分析

用於城市河湖、環境、綠化等相當一部分中水,收繳水費困難,影響供水企業的積極性。由於缺乏市場運作的基礎,影響中水利用的進程。

3.2.5 從中水價格方面分析

水價問題。目前中水的水價偏低,市發改委核定的市政中水價格為1元/噸,而對建築中水沒有定價,只能參照執行。現在各小區收費價格不統一,最低的1元/噸,大多數情況下中水運行成本高於中水價格。

3.2.6 從中水回用技術方面分析

另外中水系統運行不穩定,有些工藝、設備不過關,達不到預想效果,同時對系統的運行管理水平不高,出現問題不能及時解決,使用戶難以放心使用[9].

閱讀全文

與北京中水回用淺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哪裡有買小米凈水器 瀏覽:76
清洗水垢用什麼化學方程式 瀏覽:959
200克純凈水有多少 瀏覽:119
中空纖維過濾器怎麼拆濾芯 瀏覽:640
白醋去除水垢奇石 瀏覽:600
污水處理為什麼要設置兩組格柵 瀏覽:681
蚌埠洗煤廢水壓濾機多少錢 瀏覽:965
空調過濾網會導致空調不涼嗎 瀏覽:296
污水泵自動停不下來是什麼情況 瀏覽:212
許昌食品污水處理 瀏覽:769
濮陽通用凈水分公司在哪裡 瀏覽:993
畜禽糞便污水處理方法 瀏覽:34
刨花板刷環氧樹脂 瀏覽:192
半掛車上的汽油濾芯多少錢 瀏覽:83
太陽能熱水器安除垢 瀏覽:541
wq15一3o一3新界污水泵價格 瀏覽:624
固化劑NCO與樹脂 瀏覽:95
蒸餾燒瓶內為啥加自來水 瀏覽:417
高流量機油濾芯有什麼優缺點 瀏覽:512
柳州哪裡有賣施爾凈水器 瀏覽: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