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腸桿菌檢測方法國標是用什麼方法檢測的
大腸桿菌檢測方法分為三種:
1、細菌分離鑒定法
分離培養與鑒定:糞便標本直接接種腸道桿菌選擇性培養基。血液先經肉湯增菌,然後轉種血瓊脂平板。其他標本同時接種血瓊脂平板和腸道桿菌選擇性培養基。
37℃孵育18~24小時後,觀察菌落塗片染色鏡檢。腸致病性大腸桿菌須先作血清學定型試驗。必要的時候檢定腸黴毒素。
2、衛生細菌學檢查法
大腸桿菌會不斷隨糞便排出體外,污染周圍環境水源、食品等。取樣檢查時,樣品中大腸桿菌越多,則表示樣品被糞便污染的越嚴重,表明樣品中存在腸道致病菌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大腸菌數指數:指每立升中大腸菌群數,採用乳糖發酵法檢測。中國衛生標準是每1000ml飲水中不得超過3個大腸菌群,瓶裝汽水和果汁中每100ml大腸菌群不能超過5個。
3、全自動微生物定量分析儀(TEMPO)檢測法
全自動微生物定量分析(TEMPO)儀大腸桿菌群計數檢測有TEMPOTC和TEMPOCC兩種方法。
TEMPOTC的開發是為獲得NF ISO4832標准相當性能水平。
TEMPOCC法是TEMPO儀器上根據BAM方法專門用於24h計數食品中大腸桿菌群方法。
(1)污水處理糞大腸菌檢測方法擴展閱讀:
大腸桿菌在生物技術中的應用
這些菌株由於失去了細胞壁等重要組分,所以在自然條件下已無法生長。甚至普通的清潔劑都可以輕易地殺滅這類菌株。即便由於操作不慎導致活菌從實驗室流出,也不易導致生化危機。
生物工程用的菌株基因組都被優化過,使之帶有不同基因型(例如β半乳糖苷酶缺陷型),可以更好的用於分子克隆實驗。
真核基因在大腸桿菌中表達,必須有合適的表達載體(Vector),常用載體:pBV220,pET系統。
目的基因在大腸桿菌中表達的情況:
大腸桿菌更適合原核基因的表達,外源基因表達產量與單位體積產量是正相相關的,外源基因拷貝數和表達 產物產量之間存在動態平衡,單個細胞的產量又與外源基因拷貝數,基因表達效率,表達產物的穩定性和細胞代謝負荷等因素有關。
❷ 如何判斷飲用水是否受到糞便污染用什麼方法檢測判斷標准如何
生活飲用水受糞便污染最直接的指標肯定是大腸桿菌的數量,當然糞便中肯定含有COD、BOD等指標,不過大腸桿菌的數量已經足夠說明問題。
其中的標準是《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GB 5749-2006)
大腸桿菌的監測方法有相關的標准:
大腸菌群測定的操作細則
大腸菌群系指一群能發酵乳糖、產酸產氣、需氧和兼性厭氧的革蘭氏陰性無芽胞桿菌。該菌主要來於人畜糞便,故以此作為糞便污染指標來評價食品的衛生質量,推斷食品中有否污染腸道致病菌的可能。
食品中大腸菌群數系以100mL(g)檢樣內大腸菌群最可能數(MPN)表示。
1 設備和材料
1.1 溫箱:36±1℃。
1.2 冰箱:0~4℃。
1.3 恆溫水浴 :44.5±0.5℃。
1.4 天平。
1.5 顯微鏡。
1.6 均質器或乳缽。
1.7 平皿:直徑為90mm。
1.8 試管。
1.9 吸管。
1.10 廣口瓶或三角燒瓶:容量為500mL。
1.11 玻璃珠:直徑約5mm。
1.12 載玻片。
1.13 酒精燈。
1.14 試管架。
2 培養基和試劑
2.1 乳糖膽鹽發酵管:按GB 4789.28中4.9規定。
2.2 伊紅美藍瓊脂平板:按GB 4789.28中4.25規定。
2.3 乳糖發酵管:按GB 4789.28中4.10規定。
2.4 EC 肉湯:按GB 4789.28中4.11規定。
2.5 磷酸鹽緩沖稀釋液:按GB 4789.28中3.22規定。
2.6 生理鹽水。
2.7 革蘭氏染色液:按GB 4789.28中2.2規定。
3 操作步驟
3.1 檢樣稀釋
3.1.1 以無菌操作將檢樣25mL(或g)放於有225mL滅菌生理鹽水或其他稀釋液的滅菌玻璃瓶內(瓶內予置適當數量的玻璃珠)或滅菌乳缽內,經充分振搖或研磨做成1:10的均勻稀釋液。固體檢樣最好用均質器,以8 000-10 000 r/min的速度處理1min,做成1:10的均勻稀釋液。
3.1.2 用1mL滅菌吸管吸取1:10稀釋液1mL,注入含有9mL滅菌生理鹽水或其他稀釋液的試管內,振搖試管混勻,做成1:100的稀釋液。
3.1.3 另取1mL滅菌吸管,按上條操作依次做10倍遞增稀釋液,每遞增稀釋一次,換用1支1mL滅菌吸管。
3.1.4 根據食品衛生標准要求或對檢樣污染情況的估計,選擇三個稀釋度,每個稀釋度,接種3管。
3.2 乳糖發酵試驗
將待檢樣品接種於乳糖 膽鹽發酵管內,接種量在1mL以上者,用雙料乳糖膽鹽發酵管,1mL及1mL以下者,用單料乳糖膽鹽發酵管。每一稀釋度接種3管,置36±1℃ 溫箱內,培養24±2h,如所有乳糖膽鹽發酵管都不產氣,則可報告為大腸菌群陰性,如有產氣者,則按下列程序進行。
3.3 分離培養
將產氣的發酵管分別轉種在伊紅美藍瓊脂平板上,置36±1℃ 溫箱內,培養18-24h,然後取出,觀察菌落形態,並做革蘭氏染色和證實試驗。
3.4 證實試驗
在上述平板上,挑取可疑大腸菌群菌落1-2個進行革蘭氏染色,同時接種乳糖發酵管,置 36±1℃溫箱內培養24±2h,觀察產氣情況。凡乳糖管產氣、革蘭氏染色為陰性的無芽胞桿菌,即可報告為大腸菌群陽性。
3.5 報告
根據證實為大腸菌群陽性的管數,查MPN檢索表,報告每100mL(g)大腸菌群的MPN值。
4 糞大腸菌群(faecal coliform)
4.1 用接種環將所有產氣的乳糖膽鹽發酵管培養物(見3.2條)轉種於EC肉湯管內,置44.5±0.2℃水浴箱內(水浴箱內的水面應高於EC肉湯液面),培養24±2h,經培養後,如所有EC肉湯管均不產氣,則可報告為陰性;如有產氣者,則將所有產氣的EC肉湯管分別轉種於伊紅美藍瓊脂平板上,置 培養18-24h,凡平板上有典型菌落者,則證實為糞大腸菌群陽性。
4.2 結果報告
根據證實為糞大腸菌群的陽性管數,查MPN檢索表,報告每100mL(g)糞大腸菌群的MPN值。
❸ 污水處理廠出水檢測大腸桿菌,如何取樣
1、對的,要用專門的殺菌過的,良好密封性的取樣瓶,
2、如果是外檢的話,你可以去外版檢公司直接領一權個取樣瓶,並且盡快取好水樣後,給他檢測。
3、注意:這種取樣瓶,打開後就要用,不用的話,重新密封也沒用了。
4、其實:按照現況,很少見到操作很規范的人。一般不會那麼嚴謹。
❹ 關於水中糞大腸菌群數的測定
看來我們使用的方法是一樣的,區別是你沒有操作過,對吧
按你提問的順序分列
一、 試管的規格大約為長度--cm,直徑2--2.5cm,小玻璃管的長度大約2-3cm直徑約0.3-0.5cm。操作的時候是把小的玻璃管(一端封閉)開口的一端朝大試管底部放入,至於需要多少支。要看你一次做幾個樣品,幾個倍數,我們一般准備30--50套。
二、不管是什麼培養基,我們都是自己配製,試劑商店裡可以買到的(按方法中所列試劑品種購買。
三、肯定要加塞子的,我們用的塞子是軟材料(好像是軟橡膠?白色的,塞子中間另有一個可以活動的塞子,能保證加塞後的試管透氣,其實用什麼材料不重要的。
四、需要的儀器設備為:生化培養箱、無菌操作台(空氣精華級別100)、高壓滅菌鍋、冰箱、乾燥箱。
❺ 水中糞大腸菌群的測定
化妝品檢測項目中糞大腸菌群的檢測流程:
10g/mL樣品+90mL滅菌生理鹽水 →10mL+10mL雙倍乳糖膽(含中和劑)培養基→糞大腸菌群 44.5℃,48h培養
註:在化妝品檢測項目中,如果樣品含有油脂性的成分,如精油,在樣品前處理中需加入液體石蠟、吐溫80、生理鹽水進行均質,使樣品能夠均勻分散開來。
糞大腸菌群又是一個什麼樣的微生物呢?下面我們來詳細介紹下:
大腸菌群:大腸菌群並非細菌學分類命名,而是衛生細菌領域的用語,它不代表某一個或某一屬細菌,而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組與糞便污染有關的細菌,這些細菌在生化及血清學方面並非完全一致。
定義(GB2010):在一定培養條件下能發酵乳糖、產酸產氣的需氧和兼性厭氧革蘭氏陰性無芽孢桿菌。
糞大腸菌群:大腸菌群的一種,又稱耐熱大腸菌群,培養溫度:44.5±0.5℃,糞大腸菌群是化妝品檢測項目中必檢的微生物項目。
大腸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 )通常稱為大腸桿菌。根據不同的生物學特性將致病性大腸桿菌分為5類:
致病性大腸桿菌(EPEC)、
腸產毒性大腸桿菌(ETEC)、
腸侵襲性大腸桿菌(EIEC)、
腸出血性大腸桿菌(EHEC)、
腸黏附性大腸桿菌(EAEC)。
您可能感興趣的檢測服務:
❻ 關於水中糞大腸菌群數的測定
1.管的規劃不定,最好是帶蓋子的10-50ml的玻璃管,一般要最少做5個平行。
2.培養基都可以自己配的,建議用簡單的lb培養基即可,葯品為蛋白腖和nacl(固體用agar)。
3.塞子或蓋子都可以,但一定要加。
4.需要超凈台、高壓滅菌鍋、調溫搖床這些必備儀器。
糞大腸菌群是生長於人和溫血動物腸道中的一組腸道細菌,隨糞便排出體外,約占糞便乾重的1/3以上,故稱為糞大腸菌群。糞大腸菌群不是細菌學上分類命名,而是根據衛生學方面的需要,而設定的一類與糞便污染有關的一組細菌,是能在44.5℃24h內發酵乳糖產酸產氣的需氧和兼性厭氧的革蘭氏陰性無芽孢桿菌。糞大腸菌群為一群需氧及兼性厭氧的菌群,呈革蘭氏陰性反應,能在普通培養基上生長繁殖;其生化活動能力較強,能發酵多種糖類,產酸產氣,其特點是能較快發酵乳糖,糞大腸菌群在乳糖培養基中於.37℃下進行培養,在24h內能使乳糖發酵產酸,還有甲酸解氫酶進行分解甲酸,生成氫氣和二氧化碳,產生大量氣體,這時,若加入伊紅美蘭指示劑,分解乳糖所產生的酸(帶陽電荷)與伊紅相染呈紫色且有金屬光澤,故常用此特性來鑒定識別糞大腸菌群。
具體操作如下:
(1)發酵(產酸產氣)試驗
將試樣液以無菌接種於雙倍乳糖膽鹽發酵管(其內放有倒置的小玻璃管,以收集氣體)內,置44'e培養箱中培養24—48h,由於乳糖膽鹽培養基是一種具有選擇作用的培養基,其中膽鹽具有抑製革蘭氏陽性菌的作用,若觀察到發酵管內不產酸(有酚紅指示劑指示)不產氣,則報告試樣為糞大腸菌群陰性,未檢出,檢測結束。
若發酵管內產酸產氣,則繼續進行下列檢測。
(2)鑒別培養
將有產酸產氣的發酵管內試樣培養液接種到伊紅美蘭瓊脂培養基平皿上,置37℃培養18~24h;同時將該培養液接種到蛋白腖水中,置44℃培養24h。
(3)驗證實驗
菌落觀察:在上述平皿培養基上,仔細觀察菌落生長情況:大腸菌群在伊紅美蘭瓊脂培養基上其典型菌落是呈深紫色、圓形、邊緣整齊、表面光滑、濕潤、常具有金屬光澤,或呈紫黑色不帶或略帶金屬光澤及粉紫色,中心較深的菌落。
革蘭氏染色、鏡檢:將以上典型的(或近似的)大腸菌群菌落進行革蘭氏染色、鏡檢,若革蘭氏染色呈陽性(紫色)反應,則報告糞大腸菌群呈陰性,未檢出。若革蘭氏染色呈陰性,檢測還需進行下一試驗,以待進一步證實。
靛基質試驗(吲哚試驗):對前已培養好的蛋白腖水中,滴人靛基質試劑(對二甲基氨基苯甲醛試劑),進行靛基質反應,若液面呈玫瑰紅色,呈陽性反應,則報告糞大腸菌群呈陽性,檢出;若液面仍是棕黃色,則報告糞大腸菌群呈陰性,未檢出。
(4)檢測程序
將上述檢測糞大腸菌群的操作步驟可歸結為以下程序圖示。
(5)檢驗報告
當發酵管內產酸產氣,觀察試液平皿上為典型糞大腸菌群菌落,並經革蘭氏染色、檢鏡試驗為陰性(—)及靛基質試驗為陽性,則報告該試液經檢測檢出糞大腸菌群。其他結果均為未檢出糞大腸菌群。
❼ 糞大腸菌群的測定
糞大腸菌群
Fecal Coliforms
1 定義
本規范採用下列定義
糞大腸菌群(Fecal coliforms)系一群需氧及兼性厭氧革蘭氏陰性無芽胞桿菌,在44.5℃±0.5℃培養24h~48h能發酵乳糖產酸並產氣。
該菌直接來自糞便,是重要的衛生指示菌。
3 儀器
3.1 恆溫水浴箱或隔水式恆溫箱:44℃±0.5℃。
3.2 溫度計。
3.3 顯微鏡。
3.4 載玻片。
3.5 接種環。
3.6 電磁爐。
3.7 三角瓶,250mL。
3.8 試管:15×150mm。
3.9 小倒管。
3.10 pH計或pH試紙。
3.11 高壓滅菌器。
3.12 滅菌吸管,10mL、1mL。
3.13 滅菌平皿:直徑90mm。
4 培養基和試劑
4.1 雙倍乳糖膽鹽(含中和劑)培養基
成分:蛋白腖 40g
豬膽鹽 10g
乳糖 10g
0.4%溴甲酚紫水溶液 5mL
卵磷脂 2g
吐溫80 14g
蒸餾水 1000mL
製法:將卵磷脂、吐溫80溶解到少量蒸餾水中。將蛋白腖、膽鹽及乳糖溶解到其餘的蒸餾水中,加到一起混勻,調pH到7.4,加入0.4%溴甲酚紫水溶液,混勻,分裝試管(每支試管中加一個小倒管)。68.95kPa(115℃ 10 lb)20min滅菌。
4.2 伊紅美蘭(EMB)瓊脂
成分:蛋白腖 10g
乳糖 10g
磷酸氫二鉀 2g
瓊脂 20g
2%伊紅水溶液 20mL
0.5%美藍水溶液 13mL
蒸餾水 1000mL
製法:先將瓊脂加到900mL蒸餾水中,加熱溶解,然後加入磷酸氫二鉀蛋白腖,混勻,使之溶解。再以蒸餾水補足至1000mL。校正pH值為7.2~7.4,分裝於三角瓶內,103.43kPa(121℃ 15 lb)15min高壓滅菌備用。臨用時加入乳糖並加熱融化瓊脂。冷至60℃左右無菌操作加入滅菌的伊紅美藍溶液,搖勻。傾注平皿備用。
4.3 蛋白腖水(作靛基質試驗用)
成分:蛋白腖(或胰蛋白腖) 20g
氯化鈉 5g
蒸餾水 1000mL
製法:將上述成分加熱融化,調pH值為7.0~7.2,分裝小試管,103.43kPa(121℃ 15 lb)15min高壓滅菌。
4.4 靛基質試劑
柯凡克試劑:將5g對二甲氨基苯甲醛溶解於75mL戊醇中,然後緩慢加入濃鹽酸25mL。
試驗方法:接種細菌於蛋白腖水中,於44℃±0.5℃培養24h±2h。沿管壁加柯凡克試劑0.3mL~0.5mL,輕搖試管。陽性者於試劑層顯深玫瑰紅色。
註:蛋白腖應含有豐富的色氨酸,每批蛋白腖買來後,應先用已知菌種鑒定後方可使用。
4.5 革蘭氏染色液:
4.5.1 染液制備
4.5.1.1 結晶紫染色液:
結晶紫 1g
95%乙醇 20mL
1%草酸銨水溶液 80mL
將結晶紫溶於乙醇中,然後與草酸銨溶液混合。
4.5.1.2 革蘭氏碘液:
碘 1g
碘化鉀 2g
蒸餾水加至 300mL
將碘與碘化鉀先進行混合,加入蒸餾水少許,充分振搖,待完全溶解後,再加蒸餾水至300mL。
4.5.1.3 脫色液:95%乙醇。
4.5.1.4 復染液:
a 沙黃復染液:
沙黃 0.25g
95%乙醇 10mL
蒸餾水 90mL
將沙黃溶解於乙醇中,然後用蒸餾水稀釋。
b 稀石碳酸復紅液:稱取鹼性復紅10g,研細,加95%乙醇100mL,放置過夜,濾紙過濾。取該液10mL,加5%石碳酸水溶液90mL混合,即為石碳酸復紅液。再取此液10mL加水90mL,即為稀石碳酸復紅液。
4.5.2 染色法
4.5.2.1 將塗片在火焰上固定,滴加結晶紫染色液,染1min,水洗。
4.5.2.2 滴加革蘭氏碘液,作用1min,水洗。
4.5.2.3 滴加95%乙醇脫色,約30s,或將乙醇滴滿整個塗片,立即傾去,再用乙醇滴滿整個塗片,脫色10s,水洗。
4.5.2.4 滴加復染液,復染1min,水洗,待干,鏡檢。
4.5.3 染色結果
革蘭氏陽性菌呈紫色,革蘭氏陰性菌呈紅色。
註:如用1:10稀釋石碳酸復紅染色液作復染,復染時間僅需10s。
5 操作步驟
5.1 取10mL 1:10稀釋的檢液,加到10mL雙倍乳糖膽鹽(含中和劑)培養基中,置44℃±0.5℃培養箱中培養24h~48h,如不產酸也不產氣,則報告為糞大腸菌群陰性。
5.2 如產酸產氣,劃線接種到伊紅美藍瓊脂平板上,置36℃±1℃培養18h~24h。同時取該培養液1~2滴接種到蛋白腖水中,置44℃±0.5℃培養24h±2h。
經培養後,在上述平板上觀察有無典型菌落生長。糞大腸菌群在伊紅美藍瓊脂培養基上的典型菌落呈深紫黑色,圓形,邊緣整齊,表面光滑濕潤,常具有金屬光澤。也有的呈紫黑色,不帶或略帶金屬光澤,或粉紫色,中心較深的菌落,亦常為糞大腸菌群,應注意挑選。
5.3 挑取上述可疑菌落,塗片作革蘭氏染色鏡檢。
5.4 在蛋白腖水培養液中,加入靛基質試劑約0.5mL,觀察靛基質反應。陽性者液面呈玫瑰紅色;陰性反應液面呈試劑本色。
6 檢驗結果報告
根據發酵乳糖產酸產氣,平板上有典型菌落,並經證實為革蘭氏陰性短桿菌,靛基質試驗陽性,則可報告被檢樣品中檢出糞大腸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