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污水處理存在問題及整改措施
法律分析:(一)細化整改方案。各地要按照「一廠一策」的要求,進一步細化鄉鎮污水處理廠運行實施方案,安排工作計劃和資金,制定管網建設時間表和鄉鎮污水處理廠運行時間表。
(二)完善運行條件。加強污水收集管網建設改造力度,因地制宜完善運行條件,老城區充分利用和改造現有雨污合流管道和明渠,新城區加快污水管道建設力度,充分收集污水,力爭項目高負荷運行。
(三)保障運行經費。所有已建成污水處理廠的鄉鎮都要開征污水處理費。若徵收的污水處理費不足以保障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轉,由各地財政按比例予以補貼。各地政府要明確相關部門和單位在徵收、管理、撥付污水處理費等方面的職責,實行污水處理費徵收管理責任制,切實做到專款專用。
(四)加強運營監管。建立鄉鎮污水處理運行監管體制,實行三級監管,市直相關部門負責鄉鎮污水處理廠運行工作的監督指導;縣市區責任部門負責鄉鎮污水處理廠運行機制的落實;鄉鎮政府負責鄉鎮污水處理廠建設及運行相關工作的實施。爭取年底前正式投入運轉的4個鄉鎮污水處理廠運行負荷率達到60%以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第二十七條 排放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必須依照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申報登記。
第二十八條 排放污染物超過國家或者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的企業事業單位,依照國家規定繳納超標准排污費,並負責治理。
水污染防治法另有規定的,依照水污染防治法的規定執行。
❷ 建污水處理廠,如何科學規劃
建設鄉鎮污水處理廠,不能一建了之。
如何將近期需要與遠期發展兼顧,考驗人們的智慧。
彈性規劃,才能避免「過剩」
地點:秭歸縣歸州鎮
秭歸縣歸州鎮污水處理廠緊鄰長江,有兩條生產線,設計處理能力是每天3000噸。
記者看到,兩條生產線中,只有一條在運轉。「2016年前10個月,處理污水44萬多噸,平均每天處理1482噸。」歸州鎮建設環保中心主任朱道清說,該廠2007年正式運行,至今已近10年,一直沒有滿負荷運行過。歸根結底,是鎮上人口減少。
最初設計時,該廠按1.2萬人的規模設計,然而移民政策發生變化,原計劃進鎮安置的移民大部分外遷,鎮區人口少於預期。目前,全鎮區7632人。
秭歸縣12個鄉鎮,已有7個鄉鎮建成污水處理廠,2個鄉鎮的污水處理廠正在試運行,還有3個鄉鎮待建,預計今年可實現鄉鎮污水處理全覆蓋。那些新近建設的廠,由於吸取了以往經驗,處理規模和技術路徑更切合實際。「鄉鎮污水處理廠前期規劃很重要,處理能力要為未來發展變化留出餘地。」秭歸縣住建局村鎮科負責人譚子松說,當地每個污水處理廠每年需要20多萬元財政經費補貼,如不精打細算,將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柳暗花明,「兼並」破解尷尬
地點:江陵縣熊河鎮
江陵縣熊河鎮污水處理廠,自2009年建成後,閑置6年,廠內設備風吹日曬,已生銹。
2015年,鎮上花幾十萬元,將處理廠徹底改造,換新工藝、新設備,終於可以正常運轉。記者看到,廠內已整修一新,機器設備也在正常運轉。
然而,改造又帶來新問題,該處理廠原本設計處理能力是1500噸/日,但改造新工藝後,處理能力下降為500噸/日,剛剛能滿足現有需要。
由於沿江工業園拆遷,一個還建小區很快要在鎮上修建,污水處理量還將上升。但處理廠左邊是農田,右邊是校舍,沒有地方擴建了。
更尷尬的是,這幾年江陵縣城不斷擴大,熊河鎮距離縣城新區的主污水管網只有2公里左右了。江陵縣住建局初步設想,以後把鎮上管網和縣城管網接通,污水交由縣城污水處理廠處理。「縣污水處理廠處理規模達到1.9萬噸/日,熊河鎮的污水對它完全不是問題。」該縣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真要到了那時,熊河鎮的污水就有了去處。但耗巨資建設、翻修改造的處理廠,就面臨著「下崗」。
因地制宜,實現全域覆蓋
地點:鄂州市梁子湖區
在鄂州梁子湖區的一些村莊,可以看到一些小小的污水處理站。
如東溝鎮茅圻村塹下鍾灣,用的是「無動力快速沉澱厭氧一體化反應器+人工濕地」技術,每天可處理污水10噸,5萬元就可建起來。
在沼山鎮湖瓢村周胡談灣,用的是「多層微生物濾池工藝」,每噸污水處理只需0.1元左右,出水指標達到一級A標准。
這些處理站由湖北聯凈水務投資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全域廠網一體建設、運營。梁子湖區政府授予該公司特許經營權30年,對排污管網服務採取逐年付費的方式購買。
都是污水處理站,為何採用的工藝各不相同?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解釋說:「每個污水處理站覆蓋的村灣不一樣,污水的主要成分也不相同,要因地制宜,有的放矢。」
2014年開始,鄂州率先在全省提出並啟動城鄉一體污水全收集、全處理、全覆蓋體系建設,目前全市已有8座城鎮污水處理廠建成運行或試運行,農村已建成400多座污水處理設施。主城區、新區、集鎮、村灣「四位一體」的全域覆蓋的污水處理體系初具雛形。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鄉鎮乃至村灣的生活污水主要成分也發生了變化,不能一套設備打天下了。在農村地區建設污水處理設施必須因地制宜,既包括工藝手段,又包括維保方面的技術力量。」該負責人表示。
鄂州市住建局介紹,今年該市將建設城鎮污水處理廠15座,農村自然灣污水處理裝置1117個,確保農村污水處理率達80%以上。
❸ 鄉鎮污水處理廠審批流程
1、由市規劃建設局制定該污水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作為審批建設項目任務書(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法定附件;
2、經市國土資源局審核,同意項目的用地預審;
3、當地政府管委會向市發展和改革局請示污水處理工程項目的立項,確定業主建設單位取得中標通知書後才能投資啟動項目;
4、開展環保設施的建設,項目竣工;
5、向市環保局(辦公室文秘)提交試運轉申請,具體材料有: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表)、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審批意見、防治污染設施設計方案、竣工工藝流程圖、治理合同及治理技術方案已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案(或審查)的證明材料。
6、經環保局審核材料、組織現場檢查,同意項目試運轉,期限為90天。特殊工程經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批同意,可適當延期,但最長不得超過150天。試運轉的最後30天為驗收臨測報告期;
7、試運轉期滿後,提交竣工驗收申請。試運轉成功的項目,應在試運轉期結束後的20天內向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提交驗收申請,並提交以下材料(一式3份):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申請報告、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臨測報告、污染治理工作總結(應包含工程設計、投資、施工、試運轉情況及以及運行費用等內容)、環境保護管理制度、防治污染設施操作規程;
8、由環保局組織現場檢查、驗收。現場檢查內容有:防治法治設施現場運行情況、防治污染設施試運轉運行記錄、是否裝有排污計量裝置,具備臨測采樣條件,排污口設置專門標志、是否有不合理短路排污口、周圍環境的生態恢復情況、其它防治污染措施的落實情況;
9、取得環保合格驗收。其條件有:建設工程環境影響審查批復手續齊備、污染
防治設施委託有資質的環保治理單位進行設計、施工,並進行方案評估,技
術資料齊全、施工過程嚴格遵守有關環保法律、法規,並按照環境影響評價
報告和環保審批意見要求,落實各項污染防治措施、防治污染設施穩定、正
常運行,符合交付使用的條件、外排污染物達到規定的環境標准、有規范化
排污口、建設過程受到破壞並可恢復的環境已經得到恢復。
10、再出具驗收意見,發放排污許可證。其內容有:對驗收合格的環境保護設施,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出具同意驗收意見,與其相對應的建設項目可正式投入生產或者使用,並發放排污許可證;
11、對驗收不合格的環境保護設施,建設單位須按環保行政主管部門的要求進行整改,整改完畢後重新申請驗收。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在受理申請後30天內組織現場再次檢查驗收後出具驗收意見,發放排污許可證。
❹ 鄉鎮污水處理廠出水標准
當進水COD大於350mg/L時,去除率應大於60%;BOD大於160mg/L時,去除率應大於50%。
《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是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於2003年7月1日實施的法律法規。
相關標准:根據城鎮污水處理廠排入地表水域環境功能和保護目標,以及污水處理廠的處理工藝,將基本控制項目的常規污染物標准值分為一級標准、二級標准、三級標准。一級標准分為A標准和B標准。部分一類污染物和選擇控制項目不分級。
❺ 鄉鎮污水處理站算是公共污水收集管網嗎
隨著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步伐不斷加快,農村經濟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各類工廠投入建設及養殖項目產業化的發展,使農村的生態環境遭到了破壞,讓我國鄉鎮生活污水排放量及處理難度呈現逐年上升趨勢,水資源缺乏和水環境惡化的問題也日益突出,因此受到了人們的關注。
一、鄉鎮生活污水特點
1.水量、水質特徵
工業化水平較低,廚房炊事用水、沐浴、洗滌和沖洗廁所排放水,這些水的分散排放及公共衛生服務設施的污水排放是廢水污水的主要組成部分,且鄉鎮人口居住分散,水量相對較少,相應產生的生活污水量也較小。居民生活規律相近,水量不穩定,晝夜變化大,早晚比白天大,夜間排水量小,呈不連續狀態。水質具有易生化處理,總水量小,水中基本不含有毒有害物質和重金屬的特點。
2.污水收集
鄉鎮居民環保意識薄弱,且受到區域的限制,很多生活污水廢水的排放沒有任何收集的設施,任由其隨地表流入河流、湖沼、溝渠、池塘、水庫等地表水體和地下水體,對周邊環境造成嚴重污染。
二、鄉鎮污水處理模式
鄉鎮污水處理模式可分兩種:(1)利用土壤過濾、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的原理,又稱為生態處理系統,常用有人工濕地處理系統。(2)集中式建設模式,即通過在村內鋪設污水管網,將污水收集到污水處理站後集中處理,(3)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是將目前較為成熟的生化處理技術組合在一起並埋在地下以進行污水綜合處理的設備,其具有噪音低、投資省、佔地面積小等很多的優點,該技術可分為人工快滲系統、A/O法、A2/O法等在鄉鎮地區的應用前景很好。以下我們可以進行簡單的探討。
1.人工濕地處理系統的優缺點
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技術是一種基於自然生態原理,使污水處理達到工程化、實用化的新技術。主要由鋪設於構築物底部的填料與具有良好污水處理效果、成活率高、生長周期長的水生植物組成,將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土壤經常處於飽和狀態、生長有蘆葦、等沼澤植物的土地上,利用植物根系的吸收和微生物的作用,實現物理、化學、生物協同作用對污水的凈化處理,將污水凈化的天然與人工處理相結合。
人工濕地處理系統的凈化機理是多方面的,包括:物理過濾、物理吸附與沉積、植物吸附吸收、微生物代謝、有機物的生物降解等,其中填料一般由土壤、細沙、礫石、灰渣等構成,為植物和微生物提供生長介質。人工濕地系統具有基建投資費用低、運行能耗低、出水水質穩定、兼顧環境效應與經濟效應。
然而,該工藝也很多不足之處。如人工濕地管理技術不完善,不同環境條件下的人工濕地系統管理方法不盡相同。由於目前我國的人工濕地大都採取託付當地有關部門管理的方式,而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較低,因此,不可能有良好的工程管理。同時,人工濕地的建設存在需要土地面積大,開挖量大,易產生淤積、衛生問題,建設時隨意性較大,對惡劣氣候條件抵禦能力弱,凈化效果受作物生長情況影響大等不足之處。
2.集中式建設模式的優缺點
集中式污水處理方式有很多優點,它的佔地面積極小、運行既安全又可靠、出水的水質穩定、抗沖擊能力強。適用於村莊布局相對密集、地勢平緩、規模大、處於水源保護區內的污水處理。能對水廠或污水處理廠進行可靠且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既有利於用戶,也有利於環境保護。
但它也有很多不足,需要較大的工程費用來建立復雜的排水收集管網,同時集中式建設通常需要長遠規劃,設計的處理水量通常為遠期規劃水量,近期內的污水排放量可能大大低於設計水量,從而形成「大牛拉小車」的狀況,造成資源浪費。
3.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的優缺點
3.1人工快滲系統
人工快滲系統有很多優點:一是該系統操作簡單,建設投資成本和運行費用低,易於管理和維護;二是不產生活性污泥,節約處置費用,不會引起二次污染;三是CRI系統停止運行較長時間後,經3~5天的翻曬保養即可迅速恢復正常運行;四是出水效果優於傳統活性污泥法,一般可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出水一級A或B標。
同時人工快滲系統也存在一些缺點:在實際運行時因考慮基建成本,往往在設計時大多偏向使用手動閥門控制污水進入快滲池,由於該系統需要干濕交替地運行,造成手動閥門頻繁使用,不僅加大了工作量,也減少閥門壽命以及後續的維修費用。其次微生物在填料中的生長情況,無法定性衡量。再者快滲池長草迅速,需頻繁翻曬,會加大勞動力的投入。
3.2A/O工藝
現場人員曝氣操控不好,會造成填料損失,活性污泥流失,若無污泥迴流系統,曝氣池中污泥減少,會導致生化系統出現異常。由於無法達到同時脫氮除磷,可能導致出水不能滿足新排放標准。
3.3A2/O工藝
A2/O工藝的主要特點有:(1)在同時脫氧除磷、去除有機物的工藝中,該工藝流程最為簡單,水力停留時間也少於同類其他工藝。(2)在厭氧—缺氧—好氧交替運行下,絲狀菌不會大量繁殖,不會發生污泥膨脹。污泥中磷含量高,一般在2.5%以上。
但不足的是,A2/O反應池容積比A/O脫氮工藝還要大;污泥內迴流量大,能耗較高;用於小型污水處理廠費用偏高;沼氣回收利用經濟效益差;污泥滲出液需要化學除磷。脫氮效果受混合液迴流比例影響,脫氮除磷效率不會很高。(3)污染物去除效率高,運行穩定,有較好的耐沖擊負荷的能力,污泥沉降性能好。(4)厭氧、缺氧、好氧三種不同的環境條件和不同種類微生物菌群的有機配合,能同時具有去除有機物、脫氮除磷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