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知識 > 定遠國清污水處理廠

定遠國清污水處理廠

發布時間:2024-08-02 17:45:35

1. 2010年滁州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的2009年工作回顧

2009年,是滁州幹部群眾應對危機、化危為機的一年,是滁州上下各方迎難而上、奮力爬坡的一年,是滁州經濟社會加快發展、全面突破的一年,是滁州外界影響持續擴大、廣獲好評的一年。一年來,全市上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市委的直接領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雙超」和「追宿遷、超千億、進前列」的目標,打好「三張牌」,建設「三個園」,銳意進取,奮力拚搏,較好地完成了市四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
(一)主要指標全面突破,在實現「雙超」發展目標上取得了重要進展
預計全市實現生產總值595億元,比上年增長13.5%,超年度計劃2.5個百分點,超全省平均增長水平;財政收入68.3億元,增長22.9%,超年度計劃7.9個百分點,超全省平均增幅5.9個百分點;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30億元,增長47.2%,超年度計劃7.2個百分點,超全省平均增幅8個百分點;金融機構新增貸款余額106億元,比上年增長1.7倍,是年度計劃的2.4倍,增幅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95億元,增長23.9%,超年度計劃6.4個百分點,超全省平均增幅2.9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3.5億元,增長18.8%,超年度計劃2.8個百分點,超全省平均增幅0.1個百分點。主要經濟指標多年來首次全面超過全省平均增長水平,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銀行貸款余額的增速都進入全省前列。
廣招商、重投資,掀起了項目建設新高潮。保增長是去年工作的主旋律,擴大投資需求是實現保增長的關鍵舉措。市政府圍繞投資謀項目、搶機遇,圍繞項目廣招商、尋合作,積極開展「項目建設推進年」、「招商引資攻堅年」等活動。一是百業並舉謀項目。全市上下緊緊圍繞國家和省產業振興規劃和我市現有產業、資源,集中時間和力量編制項目。在歷年已有的3000多個項目的基礎上,去年又編制了涵蓋工業、農業、服務業和基礎設施等各行各業項目1700多個,總投資1200億元,有效地擴充和優化了「項目庫」,同時狠抓重點項目的前期工作,保障項目拿得出、用得上。二是百計千方爭項目。認真研究國家政策,充分利用人脈資源,向上爭取項目資金。共獲得中央和省擴大內需項目投資15.54億元,佔全省十分之一以上。新增省「861」行動計劃項目182個,總投資1631億元,規模居全省第二位。大唐聯合電廠、滁河綜合治理、寧滁城際輕軌等對滁州未來發展具有較大牽動力的項目前期工作取得重大進展。三是百團出擊招項目。全市共組織招商分局和小分隊457個,專兼職招商人員近千人,常年在外招商,全年招商引資到位資金420億元,比上年增長35%。四是百日行動引項目。積極開展與中央企業合作,8月下旬開始大幹一百天,爭取中央企業來我市投資,共簽約合作項目32個、協議總投資778億元,分別居全省第二位和第五位。五是「三百」攻堅上項目。自九月份開始集中開展「百個在談項目抓簽約、百個簽約項目抓開工、百個在建項目抓投產」的「三百」攻堅行動,強力推進項目的上馬、開工和運營,新合作簽約1000萬元以上項目332個,新開工建設項目328個,新竣工投產項目300個。同時也支持、激發和推動了本土企業的投資興業。六是百強共育大項目。全市新批和結轉億元以上項目204個,其中5億元以上項目31個;世界500強ABB、西門子和GLG,國內的百強企業和行業的龍頭企業如康佳、碧桂園、盼盼、雨潤、欖菊、中材、中建材、晉煤等企業集團紛紛落戶滁州或在滁擴大投資,這些知名企業集團駐滁發展,對培育「太陽級」工程、建設「月亮型」項目、實現「千億元」產業和吸引更多投資商落戶滁州,促進產業招商、以商引商,意義重大。
保企業、壯支柱,促進了工業經濟上台階。保企業就是保增長成為全市上下共識。全年工業增加值突破200億元,達到230億元,增長20%,實現利潤22.5億元,增長17.2%。全市一、二、三產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22.7:44.7:32.6,其中二產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2.5%。面對去年上半年工業經濟發展的頹勢,迎難而上,主動作為,多管齊下。一是幫扶解困一批。召開高規格動員大會,出台幫扶政策,派出解困工作組,密集開展銀政企對接,實施「五緩四減三補貼」政策,為企業減負7664萬元,全年工業企業虧損面下降了1.5個百分點。二是招商發展一批。預計全年引進工業項目1551個,總投資921億元,500萬元以上項目新投產516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突破1000戶,達到1007戶,其中天長市達到268戶,來安縣、全椒縣和市開發區都分別超過100戶。三是技改壯大一批。全年技改完成投資130億元,增長46.1%。天大石油管材二期、長豐揚子皮卡車、安興彩纖、富達電機、明光潤海高科、來安金禾精細化工、琅琊華潤啤酒、鳳陽華眾玻璃等項目建成投產,定遠鹽化工、全椒海螺水泥、南譙恆昌機械等項目加快推進。全市產值超億元企業由上年121戶上升到140戶,天大、博西華、全柴、滁煙4戶企業超20億元。四是規劃集聚一批。先後制定了家電信息、石英硅能、鹽化工三個千億元產業規劃和機械汽車、農副產品深加工等一批百億元產業規劃,吸引了新申花、傑事傑、金帥、台玻等龍頭企業入駐,促進了產業集聚。支柱產業中有3個產業產值超過百億元,其中家電信息產業130億元(規模以上企業達131家),機械汽車產業190億元,農副產品加工業115億元。五是園區擴充一批。市開發區二期建設全面啟動,來安汊河、天長秦欄、鳳陽板橋3個工業園區被批准籌建省級工業園區,全市省級開發區和工業園區總數達到12個,開發面積達到75平方公里;琅琊工業集中區完成了規劃調整並啟動建設,各地通過培植經濟強鎮建設了一批鄉鎮工業集中區。
抓農業、強基礎,保障了農村經濟穩發展。農業生產能力進一步增強。大力推進「百億糧倉」建設,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繼續推進江淮分水嶺綜合治理開發,不斷提高農機化水平,農業生產獲得新豐收。糧食總產84.5億斤,再創歷史新高;肉類總產33.1萬噸,水產品總產27萬噸,分別比上年增長6.9%和7%。農業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優質糧油生產擴大到80%,畜禽規模養殖比重提高到65%以上,養殖業在大農業中的比重達到42.5%,完成植樹造林11.9萬畝,苗木花卉發展到6萬畝。農業產業化經營進一步推進。雨潤集團定遠縣200萬頭生豬和全椒縣3000萬只家禽屠宰加工、正大100萬頭生豬產業化示範園、隆平高科100萬畝超級稻示範基地和盼盼、樂天、威廉等項目相繼簽約或開工建設。農民專業合作社超過1000個,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發展到275個,都位居全省前列。農村發展亮點進一步增多。各地把村莊歸並、土地整治和建設用地置換作為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抓手,全年完成土地置換近3萬畝,走在全省前列;中小水庫除險加固數量佔全省一半;解決了18.5萬農村人口安全飲水問題,定遠縣「集中供水」模式受到水利部肯定,被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報道,引發全國關注;17個鎮被列入省擴權強鎮試點,總量居全省第二;農民收入突破5000元大關,首次趕上了全國平均水平,達到5038元,增長10.9%,超出全省平均水平400元以上。勞務收入對農民增收的貢獻超過50%。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穩步發展鞏固了縣域經濟基礎。全年縣域財政收入達43億元,增幅高於全市平均水平2個百分點,佔全市財政收入比重63%,提高1個百分點;12個鄉鎮財政收入超過5000萬元,其中天長市銅城鎮突破3億元。天長市成為全省唯一的連續十年十強縣。
活流通、拓服務,形成了三產發展好氛圍。一手抓傳統商貿流通的提升。深入開展「萬村千鄉」農家店建設和「家電下鄉」、地產工業品對接等活動,實現家電下鄉銷售額2.7億元。一手抓旅遊、物流、金融、房地產等現代服務業的拓展。加快發展旅遊業。組建了旅遊經濟和琅琊山旅遊區建設指揮部,成立琅琊山風景區管委會,將琅琊山旅遊區范圍從115平方公里擴大到240平方公里;九天峰等旅遊度假項目建設繼續推進,建成白鷺島溫泉公園和舜耕生態農業園一期工程,鳳陽韭山森林公園獲批國家地質公園,小崗村獲批國家4A級景區,金地大酒店晉升為五星級酒店;全年接待遊客513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32.4億元。積極推進物流業。皖東國際車城、金太陽國際裝飾城、宇航物流園等建設加快推進,華東農貿食品城、瑤海農機大市場、五洲國際商城、財富廣場、義大利名品商貿中心等相繼開工建設。大力拓展金融業。全市成立14家中小企業貸款擔保公司,擔保額達12億元;開業和批准籌建、申報籌建的小額貸款公司12家,徽商銀行天長支行開業,滁州和明光農村合作銀行通過初審上報待批籌建。金融保險機構和保險業務持續擴大。穩步發展房地產業。舉辦首屆房地產業高峰論壇,出台相關支持政策。全市房地產業累計完成投資66億元,同比增長35%;新開工面積25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2%;銷售面積16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75%。
(二)城鄉建設強力推進,在統籌城鄉共同發展上取得了重大進展
大滁城建設如火如荼。2009年,大滁城「131」組團完成投資61億元,超過「九五」「十五」累計投資的總和。規劃修編成果豐碩。聘請了院士級著名專家擔任顧問,編制了清流河景觀帶、豐樂亭景區、龍蟠河公園、城南新區核心區、高鐵站前區、城東工業園、城北新區、南譙新區、「滁來全」空間管制等9項區域性規劃和城市公交、供排水、教育、衛生等19項專項規劃。城市路網進一步完善。新建續建城市道路158公里,城區路網覆蓋面積達到60平方公里;高標准完成了滁全路景觀大道改造和滁寧快速通道滁州段建設,為「131」組團發展和與南京同城化發展創造了條件。城市功能進一步完善。滁州中學、實驗小學新校區等項目加快建設,武警支隊新營區、龍蟠河主題公園、菱溪湖公園、「一校兩團」(市藝術學校、歌舞團、戲劇團)等工程相繼開工,西撇洪溝具備了行洪能力,明光路跨線橋建設啟動實施,新增城市燃氣用戶1.1萬戶,新鋪供水管道50公里,新增公交車50輛。房屋拆遷、安置房建設和商品房開發均超歷史。廣大市民顧全大局,以實際行動支持大滁城建設,拆遷面積和安置房建設面積雙雙突破百萬平方米。國有土地出讓7000畝,土地出讓金12.9億元,是前三年的總和。房地產投資25億元,新開工面積120萬平方米。片區開發改造步伐加快。城南新區政務中心等公共設施和居民小區建設加快推進;老城區高標准實施了小鐵路拆遷改造和琅琊古道改造,高桿燈、原滁州劇院、原二紡機、西水銀庄等改造建設穩步實施,南湖改造二期拆遷建設全面啟動。深入開展「五城聯創」活動,新增城市綠化120萬平方米,超過建國以來綠化工程面積的總和。運用現代技術對琅琊大道、南湖公園等實施了亮化,加強城市管理,市容市貌不斷改善。
縣鄉村建設高潮迭起。以豐樂杯城鎮建設競賽、培植經濟強鎮、新農村建設為抓手,加快全市城鎮化步伐。大滁城三個副中心全椒縣城、來安縣城、南譙烏衣新區全面融入對接大滁城,路網框架迅速拉開,重點項目啟動實施。新規劃的琅琊新區建設前期工作強力展開。其它縣市也積極呼應、加快建設。天長市總投資15億元的34個城建重點項目相繼開工,明光市新明城十大重點工程加快建設,定遠縣城東新區現代化氣息初步顯現,鳳陽縣新城區建設進展良好。全市所有鄉鎮總體規劃全部完成,村莊規劃完成了62%,通過村莊整治建設新居民點800多個,新建沼氣池5556口,新農村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城鄉面貌有了新的改觀。
水電路建設深入推進。完成水利建設投入7.3億元,列入2008年國家、省計劃的72座小型水庫和10座中型水庫除險加固任務全面完成,列入2009年國家、省計劃的20座中型水庫、70座小型水庫全面開工建設,滁河堤防應急加固、沿淮窪地治理等工程全面完成。大力推進交通對接工程和村村通工程,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11.2億元,在建項目總數、建設里程和投資規模均居全省第一。104國道滁汊段、205省道天冶段、合蚌路定鳳段、滁定路改造基本完成;明徐高速開工建設,滁馬高速和蚌淮高速鳳陽段前期工作進展順利;修建「村村通」水泥路1381公里,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規劃。電力建設完成投資5.63億元,完成6個110千伏以上電網建設項目,開工建設110千伏以上電力項目2個。3G通信工程全面啟動。
(三)改革開放繼續深化,在創新工作體制機制上取得了積極進展
各項改革深入推進。市交通、建設、二輕、商業、農機等系統企業改制加速推進,成功引進省交通集團對市汽運總公司等3家運輸企業進行了重組,市供銷、物資等系統和匯龍電子公司、皖東水泥廠、市房地產開發公司等11家市直企業改制基本完成。各縣市區企業改制力度進一步加大。積極推進行政體制改革。新一輪市政府機構改革全面啟動,內部「三定」正在推進,縣級政府機構改革方案已批復各縣市區。完成了市區財政管理體制和城市管理體制調整。開展了市區教育管理體制改革。依法完善了食品葯品安全管理體制。土地流轉等農村改革進一步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基本完成,惠民直達工程試點深入推進。開展了司法監獄體制改革,制定了文化體制改革方案,天長市、琅琊區基層醫葯衛生體制省級改革試點工作進展順利。
對外開放加快步伐。堅持東向發展,從東引力,與東接軌。緊緊抓住建設皖江城市帶產業轉移示範區機遇,高水平編制規劃,努力把我市打造成為東部產業轉移的「第一站」和「首選地」。市開發區先後與南京、無錫高新技術開發區和上海莘庄、漕河涇工業園區簽訂了合作協議,南譙區、琅琊區分別與上海浦東新區川沙功能區和寶山區大場鎮簽訂了園區合作協議。加強對外經貿交流與合作,積極改善外貿環境。滁州海關和商檢局正式獲批籌建,天長市商檢辦事處成立。海關滁州工作組積極創新「屬地申報、口岸放行」等模式,為企業通關提供便利。在全國、全省進出口大幅度下降的情況下,博西華、天大等骨幹企業進出口穩中有升,穩定了全市外貿形勢。年末全市外資企業189家,新增37家。預計全市進出口額完成6.88億美元,雖然比上年下降2%,但增幅仍高於全省平均水平23個百分點,出口額進入全省前三名。
(四)社會事業明顯加強,在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上取得了顯著進展
堅持以民生工程為抓手推動社會事業發展。省、市實施的32項民生工程投入資金26億元,其中地方配套5.1億元全部足額到位。優先發展教育。圍繞城市建設和鄉鎮村撤並,調整優化教育布局,促進城鄉教育尤其是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完善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城鄉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績效工資和學生學雜費免除、免費提供農村中小學生教科書、向農村貧困寄宿生和高校及中職學校貧困生提供資助等政策全部落實到位。招聘中小學教師820名,重點向農村傾斜。全面完成中小學校舍抗震安全排查和鑒定工作。滁州科教園區規劃建設全面啟動,滁州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區二期、滁州學院南校區二期、一職高和縣市區職業高中擴建工程加快建設。積極推動科技進步。市高新技術創業中心二期竣工,組建了家電產業公共信息平台和重點實驗室,與上海交大、合肥工大等簽署了產學研合作協議,全市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1家,先後獲批省級、國家級現代家電高新技術產業基地。衛生事業穩步發展。全力做好甲型H1N1流感和手足口病等防控和救治工作。爭取並開工建設擴大內需衛生項目78個,已竣工72個。加強醫療衛生機構標准化建設。完成27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28所鄉鎮衛生院和205個村衛生室建設任務。免費提供婚前檢查12032對。開工建設兩個縣級婦幼保健機構。市一院、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定遠縣總醫院、明光市中醫院、天長市人民醫院門診樓等重點工程建設進展順利。新招錄衛技人員570人,主要充實農村基層。計劃生育工作面對困難求突破,進一步拉升標桿、主攻後進、細化任務、狠抓督查,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4.02%。,整體形勢明顯好轉。發展文化廣電事業。隆重舉行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慶祝活動。第二屆中國農民歌會和第八屆安徽花鼓燈會在我市成功舉辦,廣獲好評,進一步提高了滁州的知名度。建設鄉鎮綜合文化站20個、農家書屋303家。完成531個通電自然村廣播電視開通任務。競技體育和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雙向推進。完成了67個村的農民健身工程建設。重視發展環保事業。突出抓好節能減排和污染防治,節能減排指標超額完成省下達任務。市和6個縣市污水處理廠全部建成投入使用。進一步整治滁城浴室燃煤鍋爐污染。軍分區遷建工程進展順利。駐軍服務、國防動員、人民防空、預備役建設、雙擁優撫工作得到加強。統計、氣象、防震、檔案、保密、地方誌、婦女兒童和老齡工作投入加大、事業發展。民族、宗教和外事、僑務、工商聯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績。
堅持以就業和社會保障為抓手促進社會和諧。落實積極就業政策,多層次安排就業援助,建成15個農民工創業園,帶動8500人就業;完成新型農民培訓5.1萬人次、農民工技能培訓4.2萬人次;發放創業小額貸款8476萬元,向18戶承諾不裁員企業發放補助資金850萬元;全市新增就業人數3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保持在4.2%以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3296元,增長8.5%。積極擴大城鄉基本保障的覆蓋面。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失業保險的參保人數分別擴大到22.4萬人和20.3萬人,城市低保和農村低保人數分別擴大到7.5萬人和14.3萬人;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現全覆蓋,保障水平尤其是大病救助水平明顯提高,城市廉租住房保障范圍擴大到人均住房不足15平方米和人均月收入不足320元的家庭,開工建設廉租房30萬平方米,發放廉租補貼1723萬元,農村因災倒房重建工作基本完成。積極開展社會救助,全市發放春荒救助金1000多萬元;農村五保人數擴大到2.8萬人,新改建敬老院38所,集中供養率提高6個百分點;向7376名農民發放了計劃生育獎扶資金;15.3萬大中型水庫移民享受到後期扶持直補;城鎮未參保集體企業退休人員全部被納入基本生活補助范圍;向3.5萬名城鄉重度殘疾人提供生活救助2286萬元;為1170名貧困白內障患者免費實施了復明手術。政策性農業保險參保面積562萬畝,參保牲畜18萬頭。全方位、立體化的社會保障和社會救助機制正在形成。
堅持以服務和管理為抓手維護社會穩定。自下而上立體排查信訪隱患,深入開展大接訪活動,突出抓好問題解決和矛盾化解,暢通信訪渠道,全市信訪總量穩中有降。突出60周年國慶等重要節點抓好安保工作。保持對違法犯罪的嚴打攻勢,集中開展禁賭、打擊傳銷、「掃黃打非」、打擊涉槍涉爆等專項行動,強化治安巡邏和視頻監控建設,積極推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平安滁州」建設得到加強。深入開展非煤礦山、煙花爆竹和建設、交通等領域安全生產隱患排查,層層建立掛牌督辦制度,妥善處置雲南水富縣農民工矽肺病、鳳陽6·21爆炸和南洛高速滁州段10·7特大交通事故等,強化了安全生產監管。建立健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處置體系和管理機制,有效地維護了社會大局的穩定。
(五)自身建設得到加強,在提高行政服務能力上取得了有效進展
根據市委的統一部署,政府系統深入開展了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進一步增強了貫徹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自覺接受和堅決服從市委的統一領導,有力促進了滁州的政治生態建設。依法行政深入推進。堅持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主動接受市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聽取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人民團體的意見,高度重視吸納社情民意,及時辦理人大工委和政協專委的專題調研意見。市政府全年共辦理人大議案2件、人大代表建議69件、人大常委會審議意見12件、政協提案325件、政協建議案5件,辦結率均為100%,並努力提高辦理質量;加強「五五」普法,增強法治意識;加強行政執法,突出抓好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的規范運用。效能建設深入開展。全面實施了重點工作推進、重大項目聯系、目標績效考評、幫辦服務體系等12項體制機制創新,企業登記注冊、基建聯合審批、「3+1」聯網服務、信息公開發布四大平台全面建成運行;取消市本級行政審批項目60項,合並20項,暫緩審批4項;對省下放的211個行政審批項目,取消36項,進一步下放29項,合並18項,暫緩審批11項;整合黨委、政府和紀委督辦機構,集中督辦力量,創新督辦機制,強力推進工作落實;加強「12345」市長熱線工作,暢通政風行風熱線,開辟《效能觀察》欄目,增強效能輿論監督;開展基層站所評優評差活動,拓展社會監督渠道。黨風廉政建設深入落實。認真落實黨風廉政責任制,深入開展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重點治理等活動,進一步擴大政府招標采購統一管理范圍,加強政務公開,強化行政問責,開展監察和審計監督,查處了一批違法違紀案件。
2009年,我們共同經歷了很多困難,我們攜手戰勝了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挑戰,保持了經濟快速發展,實現了社會和諧穩定,成績來之不易。這是全市上下在科學發展觀的正確指引和省委、省政府與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共同努力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市委、市人大、市政協、市紀委、市軍分區等各大班子及其各位領導,向全市450萬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黨代會代表,向離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各人民團體,向駐滁解放軍指戰員、武警消防官兵,向國家和省駐滁單位,向廣大來滁投資客商和建設施工人員,向長期以來所有參與、支持和關心滁州發展的海內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不少值得重視的問題。從外部看,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還沒有完全過去,宏觀經濟回升的基礎還不鞏固,將繼續給我市部分行業、部分企業帶來困難;隨著經濟逐步回暖,區域經濟競爭將更加激烈。從自身看,一是經濟總量不夠大,結構不夠優,工業缺乏大企業、大項目、高新技術項目支撐,競爭力不強,現代農業發育不足,新興服務業發展不快,對外開放度不高,縣市區之間和行業之間、園區之間發展不平衡,發展質量還有待盡快提高;二是城鎮化建設雖然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但總體水平還不高,中心城市和縣城功能不夠完善,帶動力不夠強,農村小城鎮發展比較慢;三是財政實力還比較弱,保障能力不強,社會事業欠賬比較多,社會保障水平不高,幹部工資標准和群眾收入水平還比較低,部分群眾生活比較困難;四是政府自身建設還存在薄弱環節,政府機關在服務意識、工作作風上還存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現象,政府幹部的市場經濟意識、創新工作能力、應對復雜局面經驗等都還存在不足,廉政建設方面也還有需要重視和改進的地方。這些困難和問題我們將認真對待,積極採取措施逐步加以解決。

2. 請問有誰比較了解中鐵四局的概況各個方面的最好是詳細的告訴我,先謝過了!

中鐵四局集團有限公司是國有大型企業,局機關駐安徽省合肥市望江東路96號。

[中鐵四局集團有限公司旗]

中鐵四局集團有限公司旗
中國中鐵四局集團有限公司是具有綜合施工能力的大型建築企業,是世界500強企業-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的骨幹成員,持有鐵路工程總承包特級資質,公路、市政、房建、機電安裝工程總承包一級資質,鐵路鋪軌架梁工程、鐵路電務工程、鐵路電氣化工程、電信工程、公路路基、公路路面、公路交通工程、橋梁工程、隧道工程、建築裝修裝飾工程、鋼結構工程、消防設施工程、環保工程、水工隧洞工程專業承包一級資質,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專業承包資質,特種專業工程資質,環保工程甲級資質,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甲級資質,建築行業(建築工程)甲級設計資質,國外承包工程資質和對外經營權。同時經營范圍還包括建築勘察設計,新型材料生產,高速鐵路大型鋪架設備設計製造,鐵路運營服務,施工機械租賃、修理,汽車檢測,設備及材料出口,房地產開發,國家基礎建設投資等多個領域。
秉承中國中鐵「勇於跨越、追求卓越」和中國中鐵四局集團「勇於爭先、永不滿足」的企業精神,中國中鐵四局集團有限公司先後新建、改建、擴建了9800多公里鐵路干線、支線,建成12個大型鐵路樞紐,並在高速公路、市政、汽車試驗場、城市軌道交通、高層建築、大型廠房、高爾夫球場、電氣化工程等施工領域取得輝煌業績和卓著信譽。同時,公司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企業國際化水平顯著提高。在20個國家和地區完成或正在施工鐵路、公路、房建、水利等工程百餘項。先後有15項工程獲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11項工程獲詹天佑土木工程大獎;13項工程被評為全國用戶滿意建築工程;5項工程被評為國家「市政金杯示範工程」;12項工程被評為全國優秀焊接工程;8項工程獲中國建築鋼結構金獎;9項工程榮獲國家優質工程獎; 160項工程獲省部級優質工程獎;82項成果榮獲國家級科技進步獎,92項成果榮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所編制的工法,有12項被評定為國家級工法,有78 項被評定為省部級工法;擁有國家專利25項。
中國中鐵四局集團有限公司為高新技術企業,設有國家認定的企業技術中心。目前,員工總數 22000餘人,擁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0400餘人,其中具有高中級技術職稱人員3800餘人(包括55名專家享受國家、部、省特殊津貼,38名教授級工程師);博士4人,建立了博士後工作站。裝備有總功率達49萬千瓦的各類先進機械設備9800餘台(套)。近年來,由於良好的管理和卓越的信譽,中國中鐵四局集團有限公司連續9次在鐵路信用評級中位居A類企業行業,銀行授信額度達212億元;多次榮獲「全國優秀施工企業」稱號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先後被評為「全國重合同守信用企業」、「全國工程建設質量管理優秀企業」、「全國建築科技進步與技術創新先進單位」、「全國思想政治工作優秀企業」、「全國模範勞動關系和諧企業」、「中國文化管理先進單位」。
發展歷程
伴隨著共和國前進的腳步,中鐵四局集團走過了半個多世紀的風雨征程。五十多年來,經過抗美援朝戰爭炮火的洗禮,鐵路建設艱苦歲月的磨礪和市場經濟的嚴峻考驗,中鐵四局集團現已成為以工程承包為主,跨行業、跨國經營的大型企業集團。
1950年11月,為保障戰時軍需運輸,中央軍委、鐵道部以東北鐵路特派員辦事處工程總隊為主體、從全國各鐵路局抽調部分骨幹力量,正式組建中國人民志願軍鐵道工程總隊,跨過鴨綠江,承擔京義(平壤-新義州)、定清(定州-清水)鐵路線的搶修任務。1953年11月,鐵道工程總隊凱旋迴國。此後,經過鐵道部西北鐵路工程局(咸陽)和鐵道部華北鐵路工程局兩部分11次較大規模分立、組合的機構演變,至1965年1月,以福州鐵路局工程指揮部調入華北鐵路工程局為標志,基本形成了鐵道部第四工程局的主體。
鐵道部西北鐵路工程局(咸陽)部分:1950年11月16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鐵道工程總隊組建,機關設址朝鮮新安州。1954年1月,鐵道工程總隊與鐵道部新建鐵路工程總局第八工程局合並組建新的鐵道部新建鐵路工程總局第六工程局,機關設址陝西省寶雞市,後遷址西安市。1955年1月,鐵道部新建鐵路工程總局第十一工程局成建制並入鐵道部新建鐵路工程總局第五工程局。1957年5月,鐵道部新建鐵路工程總局第五工程局成建制並入鐵道部新建鐵路工程總局第六工程局。1958年9月,鐵道部新建鐵路工程總局第六工程局撤銷後改編為鐵道部西寧鐵路局,機關設址青海省西寧市;部分施工隊伍調入鐵道部西安鐵路局,機關部分人員調出與北京、濟南、成都、西寧、太原等其他鐵路局抽調的人員合並組建鐵道部青藏鐵路工程局,機關設址青海省格爾木市。1961年1月,鐵道部西寧鐵路局撤銷改編為鐵道部西北鐵路工程局,機關設址陝西省咸陽市,原調入鐵道部西安鐵路局的部分施工隊伍及鐵道部青藏鐵路工程局機關人員均調回鐵道部西北鐵路工程局。1963年9月,為抗擊蔣介石反攻大陸,鐵道部西北鐵路工程局撤銷後南下福建前線,隊伍及機關成建制調入鐵道部福州鐵路局,並在福建省南平市成立鐵道部福州鐵路局工程指揮部,受鐵道部和福州鐵路局雙重領導。
鐵道部華北鐵路工程局部分:1961年11月,由鐵道部北京地下鐵道工程局、鐵道部電氣化鐵道工程局和鐵道部北京鐵路局豐沙工程指揮部合並組建鐵道部華北鐵路工程局,機關設址北京市王府井口。主要施工力量亦可上溯至建國初期的鐵道部西北鐵路干線工程局、中國人民解放軍鐵路工程第八師、鐵道部西南鐵路工程局,及其隨後演變的鐵道部新建鐵路工程總局所屬的第三工程局,機關設址內蒙古自治區集寧市,後遷址包頭市;鐵道部新建鐵路工程總局第六工程局,機關設址黑龍江省伊春市;機械築路工程公司、建廠工程公司、通信信號工程公司(機關設址都在北京市)等單位的主體施工隊伍。1953年12月,鐵道部新建鐵路工程總局機械築路工程公司成建制並入鐵道部新建鐵路工程總局第三工程局;1958年3月,鐵道部新建鐵路工程總局通信信號工程公司撤銷,改編為鐵道部電務工程局,機關設址北京市。同年9月,鐵道部北京地下鐵道工程局成立。同年10月,鐵道部電務工程局劃分改建為鐵道部電氣化鐵道工程局和鐵道部電務工程總隊;鐵道部新建鐵路工程總局第四工程局撤銷,組建為鐵道部武漢鐵路局。同年11月,鐵道部新建鐵路工程總局第三工程局撤銷,組建為鐵道部呼和浩特鐵路局。1960年12月,鐵道部從所屬的呼和浩特鐵路局、武漢鐵路局、西寧鐵路局等單位抽調成建制施工隊伍到北京鐵路局,組建鐵道部北京鐵路局豐沙工程指揮部。1965年1月,完成戰備任務的福州鐵路局工程指揮部調入鐵道部華北鐵路工程局,機構演變的兩大部分正式融合。1965年5月,原鐵道部北京地下鐵道工程局的機關人員和施工隊伍仍按原建制調出鐵道部華北鐵路工程局,組建新的鐵道部北京地下鐵道工程局;1965年6月和1966年3月,鐵道部華北鐵路工程局建築處及所屬單位先後成建制調往鐵道部第五勘測設計院,後改編為鐵道部建廠工程局。
1966年8月,鐵道部華北鐵路工程局正式更名為鐵道部第四工程局;為貫徹執行西南三線鐵路建設的國防戰略,經過20天的千里搬遷,局機關從繁華的北京市遷址雲南省富源縣。1970年6月,鐵道部第四鐵路工程局與鐵道部第四設計院合並,組建新建制的鐵道部第四鐵路工程局,機關設址湖北省武漢市。1974年1月,交通部第四鐵路工程局電氣化工程處調出與交通部電務工程總隊、交通部第三鐵路設計院電氣化設計處合並,組建交通部鐵路電氣化工程局,機關設址北京市;1977年1月,鐵道部第四工程局按原局、院建制重新組建鐵道部第四工程局和鐵道部第四設計院;3月7日,新建的局、院就地分開辦公;經過3個月的搬遷,鐵道部第四工程局在安徽省合肥市新址正式辦公。1984年10月,鐵道部第四工程局在「撥改貸、利改稅」的改革中,更名為鐵道部第四工程公司,成為具有法人資格、獨立經營、自負盈虧的經濟實體。1985 年9月,鐵道部第四工程公司又更名為鐵道部第四工程局。2000年6月28日,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鐵道部第四工程局在與鐵道部正式脫鉤的基礎上,由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和中鐵四局集團有限公司職工持股會作為兩個投資主體,設立中鐵四局集團有限公司,建立了以股東會為權力機構,以董事會為決策機構,以監事會為監督機構,以總經理、副總經理、三總師為執行層的法人治理結構。集團公司與其投資控股的各子公司形成了中鐵四局集團,現代企業制度初步建立。
中鐵四局集團建制沿革的演變過程,是幾代建設者為祖國建設事業四海為家、服從大局、無私奉獻、艱苦創業的縮影,也是企業與時俱進、順應市場、開拓創新、不斷發展的歷程。
在這半個多世紀的歷程中,中鐵四局集團廣大員工以汗水、鮮血以至生命的代價,為祖國的建設和發展,立下了不朽的功績。在抗美援朝時期近三年的浴血奮戰中,志願軍鐵道工程總隊萬余名官兵,面對敵機的狂轟濫炸,以血肉之軀,築起了一條「打不爛,炸不斷」的鋼鐵運輸線。此間,200餘位英雄兒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在和平建設時期,四局人先後成功修建了蘭青、寶成、成昆、枝柳、皖贛、京九、西康、朔黃、洛湛、內昆、渝懷、株六、膠新、西南、京秦、青藏等65條鐵路干線,京廣、津浦、淮南、京包、寶蘭、菏日、黎南等26條鐵路復線和32條鐵路支線,14個大型鐵路樞紐,159條鐵路專用線,共計11960公里。同時參加了越南、坦贊鐵路的援建。改革開放後,中鐵四局先後參加了滬嘉、莘松、濟青、深汕、武黃、滬寧、合寧、滬杭、京珠等高速公路建設達1780多公里,佔全國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的1/25。先後承建了上海、廣州、深圳、北京地鐵工程和武漢、天津輕軌工程。同時,還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在21個國家和地區承建鐵路、機場、公路、水壩、工業廠房、民用建築等工程100餘項。在立足鐵路主戰場,開拓社會大市場的過程中,中鐵四局集團有限公司廣泛涉足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城市立交橋、高速公路、汽車試驗場、機場、碼頭、電力、通信、信號、體育館、高層建築、汽車試驗場、高爾夫球場、給排水及環保建築市場,並打出自己的「拳頭」產品,先後建成了解放軍總裝備部、交通部、上海大眾三座具有國際先進水準的汽車試驗場,中國第一座上海國際賽車場,崑山大上海、光明及上海濱海等三座具有亞洲一流水準的高爾夫球場,以及南京、合肥、巢湖等國內大型的污水處理工程。其修建或參與修建的京九鐵路阜陽樞紐、徐州鐵路樞紐、解放軍總裝備部定遠汽車試驗場、京九鐵路阜九段、崑山鈔票紙廠、合肥王小郢污水處理廠、蕪湖長江大橋等7項工程榮獲中國建築工程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京九鐵路阜陽鐵路樞紐、交通部北京汽車試驗場分別被授予首屆和第二屆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大獎;京九鐵路阜陽樞紐、宿州國家糧食儲備庫、黃山體育館、安慶體育館、淮北斜拉橋5個工程獲「全國用戶滿意建築工程」;西康鐵路4標段獲「國家現場保護百佳工程」;交通部北京汽車試驗場還獲國家質量獎;淮安市四季青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獲國家「市政金杯示範工程」獎;51項工程榮獲省部級優質工程獎;7項市級優質工程獎;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優質工程57個;國家科技成果獎22個;省部級科技進步獎28項;獲國家優秀QC小組成果獎13項、省(部)級優秀QC小組成果獎 52項。
作為跨行業、跨國經營的國有控股大型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具有鐵路工程總承包特級資質,公路、市政、房建、機電安裝工程總承包一級資質,橋梁、公路路基、公路路面、鐵路鋪軌架梁、建築裝修裝飾、鋼結構工程專業承包一級資質,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專業承包資質,環保工程甲級資質,國外承包工程資質和對外經營權,已通過質量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企業改制4年來,先後二次被評為「全國優秀施工企業」、二次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並被授予「全國重合同守信用企業」稱號,資金信用被中國建設銀行評定為AAA級。通過幾代建設者的無私奉獻和不懈追求,中鐵四局集團奠定了在市場經濟大潮中搏風擊浪的堅實基礎。
新時期市場競爭要求我們充分挖掘、提煉、總結和傳播反映深厚文化傳統底蘊,體現時代精神的企業文化,推動企業在制度、科技、管理等各個方面的持續創新,適應日益變化和發展的企業內外環境,保證企業的永久生命力。
企業資質
中國中鐵四局集團有限公司是具有綜合施工能力的大型建築企業,是世界500強企業-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的骨幹成員,持有鐵路工程總承包特級資質,公路、市政、房建、機電安裝工程總承包一級資質,橋梁、公路路基、公路路面、鐵路鋪軌架梁、鐵路電務工程、鐵路電氣化工程、電信工程、建築裝修裝飾、鋼結構工程、消防設施工程、起重設備安裝工程專業承包一級資質,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專業承包資質,環保工程甲級資質,國外承包工程資質和對外經營權,同時涉足建築勘察設計,新型建築材料製造,鐵路運營服務,施工機械租賃、修理,汽車檢測,設備及材料出口等多個領域。近年來,隨著多元化經營發展戰略的實施,已逐步進入投資發展市場,積極開發房地產項目,參與了廣西全州至興安、岑溪至興業高速公路等國家基礎建設的投資,並在部分城市實施了土地一級市場整理。
中國中鐵四局集團現有資質:
主項資質 鐵路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
增項資質 1、房屋建築工程施工總承包壹級
2、公路工程施工總承包壹級
3、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壹級
4、機電安裝工程施工總承包壹級
5、橋梁工程專業承包壹級
6、公路路面工程專業承包壹級
7、公路路基工程專業承包壹級
8、鐵路鋪軌架梁工程專業承包壹級
9、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專業承包資質
企業文化
員工行為准則:誠信 文明 守法 敬業 企業人才觀:知人善用 人盡其才 企業發展觀:科技先導 以人為本 持續發展 企業市場觀:靠信譽打開市場靠精品佔領市場 企業作風:嚴謹 務實 團結 創新 中國中鐵四局企業精神:勇於爭先 永不滿足 中國中鐵企業精神:勇於跨越 追求卓越企業哲學:把每一次成功作為起點 企業使命:發展自我,造福社會
編輯本段
經營宗旨
中鐵四局集團有限公司的經營宗旨是:遵約、守信、保質、重義。
編輯本段
經營范圍
主要經營范圍:承建國內外鐵路、公路、機場、碼頭、城市立交橋、水利、地下鐵路、基礎工程、工業建築、高層建築、民用住宅、電力、通信、信號、電氣化接觸網、給排水及建築安裝工程,房地產開發,施工機械租賃、修理、汽車檢測,地方或專用鐵路運營,管理。

公司效益什麼的這些要問內部人員了,希望這些能幫上你 o(∩_∩)o

總部就是在:安徽省合肥市望江東路96號

3. 合肥與廊坊哪更好一些

當然是合肥了,廊坊還是稍遜一籌的。你不應該道聽圖說,應該客觀的去了解。要知道,合肥現在發展的相當不錯,尤其是中部崛起的這幾年。實事求是的說,和合肥相比廊坊不適合發展;如果從長遠看,其發展潛力更沒有合肥大。

於2.25再次補充說明:「掛在心上」,你的話才是真的不客觀!既然你喜歡擺資料,我也給你一些資料:
合肥,安徽省省會,位於中國中部(北緯32°、東經117°),長江淮河之間、巢湖之濱,通過南淝河通江達海,具有承東啟西、接連中原、貫通南北的重要區位優勢。
合肥是一座有2000多年歷史的古城,素以「三國故地、包拯家鄉」而聞名海內外。自東漢末以來,合肥數為州郡治所,一直是江淮地區重要的行政中心和軍事重鎮。
「合肥」之名,最早出現在大文學家、史學家司馬遷的《史記.貨殖列傳》中:「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鮑、木輸會也」。秦漢之交,合肥正式建立「合肥縣」,屬九江郡。東漢劉秀升合肥為侯國,三國時為揚州治所。明清時為廬州府治,故又別稱為「廬州」。合肥解放後由縣設市,三年後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駐合肥市。
合肥市轄瑤海、廬陽、蜀山、包河4區和肥東、肥西、長豐3縣,並賦予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合肥新站綜合試驗區市級管理許可權。全市行政轄區總面積為7029.48平方公里,其中巢湖水面面積233.4平方公里;市區總面積838.52平方公里,其中巢湖水面面積72.93平方公里,新增南崗鎮面積91.95平方公里,新增煙墩鄉面積106.78平方公里,市區建成區面積為224平方公里。
合肥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全年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適中,春溫多變,秋高氣爽,梅雨顯著,夏雨集中。年平均氣溫15.7度,降雨量近1000毫米,日照2100多個小時。
全市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459.55萬人,占常住人口的99.31%;各少數民族人口為3.18萬人,占常住人口的0.69%。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了34.48萬人,增長了8.11%;各少數民族人口減少了0.14萬人。
改革開放以來,合肥市經濟社會發展步入了快車道,GDP連續20多年保持在兩位數以上增長,綜合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經濟總量和人均水平跨上新台階。經初步核算,去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853.57億元,增長16.9%;全年全社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95.27億元,比上年增長36.4%;財政收入達到130.88億元,同比增長24.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為57.64億元,增長28.3%;全年實現海關進出口總額41.83億美元,同比增長19.2%,其中,出口27.94億美元,增長27.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84元,增長12.5%;農民人均純收入3207元,增長11%。
合肥都市圈:
合肥都市圈基本圈層半徑為100公里,引領並形成皖中一體化發展格局,有效地帶動全省經濟發展。到2020年,合肥市將成為寧鄭漢之間最大的區域經濟中心。
「141」城市發展框架:
大力改造核心主城區,並在老城區的東、西南、西、北方向建設四個城市副中心,沿巢湖逐步建設一個生態型、現代化的濱湖新區。濱湖新區位於合肥主城區東南部,南依巢湖,規劃總用地面積約190平方公里,核心功能是行政中心、商務文化會展中心、省級休閑旅遊基地、綜合居住新區。
「十一五」發展前景:
「十一五」時期,合肥將以做大經濟總量、增強綜合實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主線,以壯大工業經濟、強化縣域經濟為突破口,以加快科技創新型試點市建設為著力點,推進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逐步把合肥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現代製造業基地、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現代服務業基地和獨具魅力的現代化濱湖城市,在安徽崛起中勇當先鋒、中部崛起中爭先進位。總體目標是:到「十一五」末,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確保1900億元,年均增長15.5%,力爭達到2100億元,年均增長18%;全市人均生產總值達到5000美元;財政收入達到260億元,年均增長15%左右;市區人口達到300萬人,城市建成區面積達到300平方公里;全市城鎮化率達到60%左右。經過不懈奮斗,把合肥基本建設成經濟更加發達、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生態更加良好、人民生活更加殷實的小康社會。
合肥市城市總體規劃(2006-2020年)規劃成果公示內容
前言合肥市位於安徽省中部,地處長江、淮河之間,江淮分水嶺南側,巢湖西北岸,淝河之水穿流而過。合肥是一座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古城,素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齒」之稱,以「三國故地,包拯家鄉」著稱於世。
合肥是安徽省的省會,建國後城市得到快速發展,由一個五萬人的小城,迅速成長為現代化大城市。在城市規劃的指導下,城市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績。城市通過超常規、跳躍式的發展,到2005年底,合肥中心城區人口已達224萬人,城市建設用地225平方公里。《合肥城市總體規劃(1995-2010)》所確定的社會、經濟及城市建設的各項目標到2005年底均已實現或突破。經建設部同意,合肥市人民政府組織對城市總體規劃進行修編。
在新的時期,合肥迎來了重大發展機遇,國家「中部崛起」及安徽省「東向發展」戰略的實施,對合肥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為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落實市委、市政府面向未來的「141」城市空間發展布局,緊扣「大環境、大建設、大發展」的主題,充分發揮省會城市和全國科教基地的優勢,促進合肥奮力率先崛起,《合肥市城市總體規劃(2006-2020)》提出把合肥建設成為先進製造業基地、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現代服務業基地和獨具魅力的現代化濱湖城市。
為了更好地謀劃合肥的長遠發展,體現「政府組織、專家領銜、部門合作、公眾參與、科學決策」的規劃編制方式,現將《合肥市城市總體規劃(2006-2020)》(草案)予以公示,請廣大市民獻計獻策。
總體規劃主要內容簡介:
一、市域城鎮體系規劃
1、人口與用地規模
(1)市域總人口與城鎮化水平
近期2010年,合肥市域總人口為580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60萬人,城鎮化水平為62%;
遠期2020年合肥市域總人口為710萬人,其中城鎮人口525萬人,城鎮化水平為74%。
(2)中心城區城市人口規模
近期2010年,中心城區城市人口300萬人;
遠期2020年,中心城區城市人口360萬人。
(3)中心城區城市建設用地規模
近期2010年,中心城區建設用地300平方公里,人均建設用地100平方米;
遠期2020年,中心城區建設用地360平方公里,人均建設用地100平方米。
2、城鎮空間結構規劃
城鎮空間組織結構:「一核一圈五軸」。形成以合肥中心城區為核心,周邊城鎮密集區為重點發展圈層,沿主要交通軸線向東、北、西、西南、東南輻射的五條拓展軸。
城鎮等級規模結構:
市域城鎮體系將形成四級結構。包括:
(1)一級城鎮:合肥市域中心城市,人口規模360萬人;
(2)二級城鎮:店埠、上派、水湖、雙墩、撮鎮等5個城鎮,人口規模為10—35萬人;
(3)三級城鎮:主要是各重點鎮,包括橋頭集、三河、梁園、長臨河、高劉、崗集、下塘、小廟、山南、紫蓬等10個城鎮,人口規模為2—10萬人;
(4)四級城鎮:一般建制鎮共16個,人口規模小於2萬人。
3、空間分區管制
綜合自然資源、工程地質條件、生態適宜性、文物保護等多方面因素,規劃在合肥市域范圍內原則劃定禁止建設地區、限制建設地區和適宜建設地區。
4、市域綜合交通規劃
(1)市域鐵路系統
規劃形成六條線(北淮南線、南淮南線、西西寧線、東西寧線、合九線、滬漢蓉鐵路),銜接七個方向(淮南、蚌埠、南京、蕪湖、九江、西安、武漢),具有以合肥東站為編解系統,以合肥高鐵站、合肥站、合肥西站為客運系統和以合肥北站為貨運系統的樞紐格局。
(2)市域公路系統
市域對外公路主要由國道、省道和高速公路組成,形成「一環十射」的對外公路網路骨架。
在市域內規劃形成「雙墩—元疃—橋頭集—長臨河,豐樂—柿樹崗—山南—官亭—高劉—吳山」的市級公路環路,促進市域各經濟區及各旅遊區之間的橫向交通聯系。
(3)航空港
在肥西縣高劉鎮建設合肥新橋國際機場,機場飛行區等級為4E,搬遷駱崗機場。
(4)水運及港口
在南淝河下游段規劃集裝箱碼頭。在店埠河合裕路南側和派河合安高速路西側規劃綜合貨運港。在巢湖沿岸規劃建設旅遊客運碼頭。在濱湖新區規劃設立一處水上搜救中心。
(5)物流園區規劃
合肥市物流基礎設施採用「物流園區、物流中心和貨運站」分層次總體布局,建成「4園區、4中心」。建設東部、西南部、北部和西部(空港)四大物流園區;設立工業、建材、農業、高科技物流中心;搭建基礎設施、信息網路、商貿物流三大平台。
5、市域基礎設施規劃
(1)給水工程
2020年中心城區和市域重點城鎮自來水普及率達100%。在滿足中心城區供水的前提下向周邊鄉鎮供水。規劃2020年三縣供水能力達到97萬m3/日。
(2)排水工程中心城區污水管道覆蓋率達到100%,污水處理率達到90%以上;市域重點城鎮污水管道覆蓋率達到80%以上,污水處理率達到70%以上。
(3)能源供應到2010年,萬元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0%;到2020年,萬元GDP能耗比2010年降低30%。
(4)電力工程2020年合肥市總裝機總容量為8872 MW,供電總能力達6373 MW。合肥電廠、合肥二電廠、熱電聯控電廠裝機總容量為2464MW,供電能力為2218MW。其餘用電由區域高壓輸電網提供。現狀500kV肥西變增容至3204 MW;規劃新建500kV肥東變電所,容量為3204MW。
(5)通信工程 到2020年,市域固定電話普及率在40部/百人以上,行動電話普及率在70部/百人以上,局用交換機容量達390萬門,行動電話用戶達到480萬戶;小靈通用戶40萬戶;互聯網用戶120萬戶。有線廣播電視網路家庭入網率達到60%以上。建成實物傳遞、電子郵政和信息服務等具有較大規模的綜合業務體系。
(6)環衛工程中心城區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市域范圍內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0%以上;處理工藝以焚燒處理為主,填埋處理為最終保證措施,混合垃圾不再進入垃圾填埋場;水源保護區等重點地區無垃圾污染。
(7)防洪排澇工程中心城區:近期100年一遇,遠期200年一遇;
店埠、撮鎮、上派、水湖、雙墩:20—50年一遇;
其它26個城鎮:10~20年一遇;
6、城鎮密集區規劃協調
(1)主城與外圍城市組團
外圍組團分別形成相對獨立的城市次中心,通過快速交通網路與主城便捷聯系;生態廊道穿插其中,與主城形成有機聯系。
(2)主城與周邊城鎮
周邊城鎮沿對外交通軸線拓展,根據自身特點,發揮特色,並與城市形成良好的協作關系。
(3)主城與兩個風景名勝區
主要協調主城與巢湖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蜀山省級風景名勝區之間的關系。
主城與巢湖風景名勝區:協調濱湖新區與風景名勝區建設的關系,保護巢湖自然生態環境,結合防洪設施建設,恢復濱湖生態濕地,促進巢湖綜合治理。
主城與大蜀山風景名勝區:注重山體與植被的全面維護,保持城市山體制高點的地標形象,保持良好的景觀與生態環境,加強周邊地段建設的控制,協調城市建設風貌。
二、中心城區總體規劃
1、城市規劃區范圍
本次規劃的城市規劃區范圍為合肥市域范圍,總面積7029.48平方公里。中心城區包括合肥現狀市區、肥西縣南崗鎮、桃花鎮和煙墩鄉,面積約898.5平方公里(含巢湖水域)。
2、城市性質
合肥是安徽省省會,全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現代製造業基地和區域性交通樞紐,長江中下游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3、城市主要職能
(1)安徽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2)全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
(3)現代製造業基地、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現代服務業基地。
(4)區域性交通樞紐。
(5)區域旅遊會展、商貿物流、金融信息中心。
4、空間發展策略與空間形態
規劃期內城市主要向西、向南發展,適當向北、向東方向發展。老城提升,三面整合,兩向拓展,兩帶控制。城市以老城為中心,沿幾條對外交通放射線向東、南、西南、西、北五個方向伸展,形成星形的空間形態。
5、城市分區
規劃將中心城區劃分為八個城市分區:老城區、東區、北區、西區、南區、經開區、高新區和濱湖新區。
老城區:環城馬路以內地區,建設用地面積約5.28平方公里,人口控制在12萬左右。
東區:瑤海區行政區域內,即板橋河、南淝河左岸地區,包括瑤海經濟開發區和磨店職教基地,建設用地面積約81.44平方公里,人口控制在88萬左右。
北區:除老城區以外的廬陽區行政區域,板橋河右岸和南淝河左岸地區,包括廬陽工業園區,建設用地面積約31.53平方公里,人口控制在38萬左右。
西區:蜀山行政區域的一部分,東以金寨路、環城西路為界,西到二環西路、合九鐵路,北到南淝河,南以312國道為界,包含政務文化新區,建設用地面積約35.05平方公里,人口控制在48萬左右。
南區:包河行政區域的一部分,西以金寨路為界,北到環城南路,東到南淝河,南以312國道為界。建設用地面積約35.67平方公里,人口控制在47萬左右。
經級技術開發開區(國家級): 312國道以南,滬-蓉高速公路以西,合九鐵路以東,派河以北地區,建設用地面積約60.59平方公里,人口控制在36萬左右。
高新技術產業區(國家級):東以二環西路、合九鐵路為界,北到董鋪水庫南岸,南到滬-漢-蓉高速鐵路,包括高新技術開發區、科技創新示範基地、蜀山經濟開發區,建設用地面積約63.03平方公里,人口控制在35萬左右。
濱湖新區:312國道以南,滬蓉高速公路以東,南淝河以西,派河以北地區,包括濱湖新區和包河工業園區,建設用地面積約47.40平方公里,人口控制在56萬左右。
6、中心城區空間管制
(1)規劃將中心城區劃分為建成區、適宜建設區、限制建設區、禁止建設區四種用地類型。
(2)建成區
主要指現狀的城市建設用地。
(3)適宜建設區
綜合條件下適宜城市發展建設的用地。新增城市建設用地主要安排在適宜建設區。
(4)限制建設區
主要是指生態敏感區和城市綠楔。生態敏感區主要包括水域生態敏感區和山地、丘陵生態敏感區。主要包括董鋪水庫和大房郢水庫的二級保護區、巢湖周邊以及江淮分水嶺。
(5)禁止建設區
規劃將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基本農田、風景名勝區的核心區、地質災害區、城市生態廊道以及城市滯洪區等作為禁止建設的控制范圍。
7、工業用地規劃
重點發展「五個工業組團」。
西部工業組團: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科技創新示範基地、蜀山經濟開發區等為主體,重點發展高新技術及相關產業。
西南部工業組團:以經濟技術開發區、桃花工業園區、包河工業園區為主體,重點發展先進製造業和技術含量較高的相關產業。
北部工業組團:發展廬陽工業園區,重點發展現代印刷、電力設備、建材、食品和農副產品加工等產業,加強與長豐縣雙鳳經濟開發區相協調。
東北工業組團:以瑤海經濟開發區為主體,重點發展物流、服裝、電纜、建材及相關配套產業。
東部工業組團:發展肥東經濟開發區(龍崗),重點發展家用電器及配套、化工、冶金、輕紡、食品及農副產品加工等產業。
8、倉儲用地規劃
(1)倉儲集中區
規劃將現有倉儲用地集中整合為3個集中區域:利用鐵路交通設置合肥北站倉儲集中區;利用公路交通設置大興倉儲集中區;利用水運交通設置派河倉儲集中區。
(2)危險品倉庫
保留井崗鎮北部危險品倉庫,搬遷合作化路煤氣儲氣站、石油庫、生態公園危險品倉庫至中心城區外圍。
9、公共設施用地規劃
中心城區規劃2個市級中心和6個城市分區中心。市級中心位於老城區和濱湖新區。
規劃公共設施總用地5940.78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16.52%,人均16.50平方米。主要位於市級中心和分區中心內。
10、中心城區交通規劃
(1)中心城區骨架道路布局
城市骨架路網由快速路和I級主幹路組成,快速路網在整個城鎮密集區內構建,規劃為「四橫四縱」網路,I級主幹路布局結構為「環形、放射加方格網」:在二環內組成環網狀,向外圍組團及功能區呈網狀放射形結構。
(2)公共交通規劃
推行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戰略,加快確立公共客運交通在城市日常出行中的主導地位。規劃設置「兩橫兩縱」四條軌道交通線路,總長度為120公里,線網密度為0.33公里/平方公里。規劃設快速公交線路總長度180公里,線網密度為0.5公里/平方公里,形成「一環五射」格局。
11、綠地系統與景觀風貌
(1)綠地系統布局結構
綠地系統以巢湖、蜀山和紫蓬山風景名勝區為背景,以自然河流水系、交通走廊防護綠地為紐帶,以大型公園為節點,形成點、線、面相結合的城鄉一體化的生態綠地系統。
空間格局為「三環四楔五脈多園多廊道」。
(2)城市景觀風貌控制
重點控制南淝河等城市主要景觀軸線,重視城市步行空間環境,增強旅遊和遊憩線路的明晰性,創造積極的城市開放空間,增加小型公共空間,重視帶狀綠化空間在城市景觀組織中的作用。
12、市政公用設施規劃
(1)給水工程
合理布置水廠,現有的二、三、四水廠基本保持現狀的供水能力,改善供水水質,改造供水管網,提高供水的可靠性。對五水廠進行擴建,規劃新建六水廠和七水廠。2020年總供水能力為202.5萬m3/日,其中向周邊城鎮供水約28萬m3/日。城市自來水普及率100%。
(2)排水工程
排水體制採用雨污分流制,逐步改造現有的合流制排水設施,新區規劃嚴格按照分流制建設排水管網。中心城區污水管道覆蓋率達到100%,污水處理率達到80%以上,污水處理能力為130萬m3/日。
(3)再生水利用
再生水利用率達到60%以上。積極穩妥地推廣污水處理廠二級出水用於農業灌溉,一部分出水經過深度處理後通過城市中水系統用作城市河湖景觀、綠化、道路澆灑及降塵、建築沖廁、工業低質等用水水源。
(4)電力工程
擴建合肥電廠、合肥二電廠。增容500KV肥西變,新建500KV肥東變,確保中心城區電力供應和主電網安全。
(5)通信工程
中心城區固定電話裝機容量為320萬門,移動通信在繼續發展GSM和CDMA等第二代移動通信網的基礎上,發展第三代移動通信網,完善移動網路結構;按300米~500米服務半徑設置移動通信基站。建立全市統一的廣播電視傳輸網,優化設施建設和有線電視網路。按中心局——支局——所的結構構建郵政網點體系。
(6)燃氣工程
城市燃氣氣源採用「以天然氣為主,液化氣等為輔」的原則。合肥市利用「西氣東輸」工程,通過定遠高壓長輸管道接入,門站設在三十埠,在門站及合肥經濟開發區、城市北部各設一個儲配站。
(7)供熱工程
城市熱網集中供熱佔中心城區總供熱面積的60%;燃氣供熱佔中心城總供熱面積20%;電採暖供熱面積佔中心城總供熱面積的20%。
(8)環衛工程
建立垃圾分類收集、密閉清運、衛生處理系統,垃圾清運機械化程度達到100%,道路清掃機械化程度達到80%以上,固體廢棄物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0%以上,糞便排放管道化水平85%以上,糞便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
13、環境保護規劃
(1)水環境保護
各水環境功能區全面達標;生活污水處理率超過90%;工業廢水達標排放。
(2)大氣環境保護
採用合理的能源政策,供熱設備提高熱效率,減少燃煤量,減少大氣污染物的排放;實施清潔生產,進行源控制。
(3)聲環境保護
雜訊達標區覆蓋率大於95%。
(4)固體廢棄物污染及輻射環境管理防治
繼續加大對工業固體廢棄物的綜合利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加強輻射環境的管理工作,切實消除隱患。
14、城市近期建設規劃
(1)城市規模
到2010年,合肥中心城區總人口300萬人,建設用地300平方公里。
(2)近期城市發展方向
近期重點向南、向西發展,建設濱湖新區、科技創新示範基地,適度向北部、東部和西南部發展。
(3)近期城市重點發展地區
近期重點建設濱湖新區、科技創新示範基地(包括高新技術開發區、蜀山經濟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磨店地區、新站北地區、黃山公園地區、森林公園地區等6個地區。
15、規劃實施
本規劃經批准後,是合肥市人民政府指導城市發展、建設和管理的基本依據。市政府各部門、各區縣人民政府應嚴格依法行政,認真實施,自覺維護城市規劃的權威性和嚴肅性。結合實際情況,完善城市規劃體系,並依據城市總體規劃的要求,及時修編城市近期建設規劃、分區規劃、專項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各縣城總體規劃;本市其他各行業規劃應與本規劃相協調,確保城市總體規劃的各項內容得到落實。(信息來源:中安在線)
新概念:
三大推進
推進大發展、大建設、大環境簡稱「三大推進」,是合肥市委在關鍵時期做出的重大部署,是合肥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心和大局,是2006年全市工作的主題。
「效能革命」
政府是創造環境的主體。環境好不好,根子在機關,關鍵在機關作風、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必須牢牢抓住這一主要矛盾,以「商鞅變法」的精神,深入開展「2006機關效能建設年」活動,來一場「效能革命」,務求以機關作風、幹部作風的大轉變推進發展環境的大優化,把合肥打造成中西部乃至國內審批環節最少、辦事效率最高的地區。
濱湖新區
「濱湖新區」是合肥市141工程中的一項工程,新區的范圍是南依巢湖,北靠二環南路,西接上派河和合安高速、東臨南淝河,規劃總用地面積約190平方公里,其中312國道以北(北部片區)規劃面積約27平方公里;312國道以南至十五里河(中部片區)規劃面積約 80平方公里;十五里河至巢湖岸邊(南部片區)規劃面積約83平方公里。根據城市總體規劃要求,南部片區一期建設區面積初定為20~30平方公里(具體范圍由概念性規劃確定)。
根據規劃,濱湖新區的核心功能是行政辦公中心、商務文化會展中心、省級休閑旅遊基地、居住綜合新區等。作為合肥未來通過巢湖,走入長江,融入長三角地區的水上門戶,這里將是合肥未來新形象的集中展示區,因此其建築將採用多樣化設計,強調富有創造力和與眾不同的品質。濱湖新區核心區的公共建築群應以高層為主,以利於勾勒出令人賞心悅目富有韻律的城市輪廓。
在濱湖新區內的合適位置,將建設合肥市南部新的中心,合肥也將因此動作從單中心結構轉向多中心結構。
未來的濱湖新區還將是省級休閑旅遊基地,巢湖的風景名勝將被充分利用。同時,根據城市防災和生態建設要求,合肥將保護性開發和利用巢湖資源,充分考慮城市引風口的功能需求,充分考慮新區綠化和生態農業的建設需求。濱湖新區范圍內的圩區,未來將作為景觀農業用地,也將承擔起城市生態調節區的功用。
「城市一卡通」
積極推進城市信息化試點工作,實施「城市一卡通」、數字城管、市民信箱等項目建設,擴大信息技術的應用領域,提升城市管理和社會服務信息化水平。2007年,合肥將在全市范圍內發行用於城市生活的IC卡,應用於公交、出租等公共交通領域及公用事業繳費、旅遊、商務等各種小額消費應用領域,且為便於市民查詢消費信息,還將建立城市公共事業管理信息平台,把市民的生活信息和消費信息通過使用IC卡進行數字記錄和關聯。同時,合肥市政府公告、社會保障信息、信用卡賬單、水電氣賬單、汽車違章信息等,將通過「市民信箱」迅速傳達給市民。

閱讀全文

與定遠國清污水處理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除去丙烯酸樹脂漆 瀏覽:180
汽車空氣濾芯英文什麼意思 瀏覽:233
超濾膜膜絲怎樣防止爬膠 瀏覽:364
污水處理漂白粉加多少 瀏覽:467
凈水機有水鹼是什麼原因 瀏覽:233
東莞污水廠廢氣治理多少錢 瀏覽:708
污水泡沫對人體有什麼危害 瀏覽:250
日本排入廢水最新消息 瀏覽:238
社區緊急聯系搶修污水外流怎麼辦 瀏覽:239
不銹鋼蜂蜜化晶過濾器 瀏覽:278
香港蒸餾水廣告古天樂 瀏覽:489
三聚異氰胺樹脂 瀏覽:396
超濾膜正沖洗 瀏覽:914
qq音樂播放器音質會提升嗎 瀏覽:761
河北污水排水管多少錢 瀏覽:37
污水水池要做什麼實驗 瀏覽:487
小米凈水廢水怎麼排 瀏覽:430
什麼水不會起水垢 瀏覽:577
純凈水比普通水有什麼好處 瀏覽:766
溫度降低半透膜 瀏覽: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