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誰能給我一篇有關城市水資源的論文。1500字左右就好。我看看格式怎麼寫/
1、論文格式的論文題目:(下附署名)要求准確、簡練、醒目、新穎。
2、論文格式的目錄
目錄是論文中主要段落的簡表。(短篇論文不必列目錄)
3、論文格式的內容提要:
是文章主要內容的摘錄,要求短、精、完整。字數少可幾十字,多不超過三百字為宜。
4、論文格式的關鍵詞或主題詞
關鍵詞是從論文的題名、提要和正文中選取出來的,是對表述論文的中心內容有實質意義的詞彙。關鍵詞是用作計算機系統標引論文內容特徵的詞語,便於信息系統匯集,以供讀者檢索。每篇論文一般選取3-8個詞彙作為關鍵詞,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題詞是經過規范化的詞,在確定主題詞時,要對論文進行主題分析,依照標引和組配規則轉換成主題詞表中的規范詞語。(參見《漢語主題詞表》和《世界漢語主題詞表》)。
5、論文格式的論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稱前言、序言和導言,用在論文的開頭。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寫出作者意圖,說明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並指出論文寫作的范圍。引言要短小精悍、緊扣主題。
〈2)論文正文:正文是論文的主體,正文應包括論點、論據、論證過程和結論。主體部分包括以下內容:
a.提出問題-論點;
b.分析問題-論據和論證;
c.解決問題-論證方法與步驟;
d.結論。
6、論文格式的參考文獻
一篇論文的參考文獻是將論文在研究和寫作中可參考或引證的主要文獻資料,列於論文的末尾。參考文獻應另起一頁,標注方式按《GB7714-87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進行。
中文: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
英文:作者--標題--出版物信息
所列參考文獻的要求是:
(1)所列參考文獻應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讀者考證。
(2)所列舉的參考文獻要標明序號、著作或文章的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城市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方針與對策 摘要:現實情況表明,水資源短缺已越來越成為我國發展的制約因素,另一方面我國在水資源開發利用上還有一定的潛力;如果不盡快把解決水資源短缺的問題全面地提到議事日程上來,我國許多地區特別是城市將面臨水危機的嚴重威脅。這方面,黨和政府的方針應是:以節水為先、治污為本、多渠道開源,這是關繫到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大計。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上述方針,根據我國城市與節水存在的問題,應採取相應對策及關鍵技術。
關鍵詞:城市水資源 可持續利用 方針與對策 現實情況表明,水資源短缺已越來越成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另一方面我國在水資源開發利用上還有一定的潛力;如果不盡快把解決水資源短缺的問題全面地提到議事日程上來,我國許多地區特別是城市將面臨水危機的嚴重威脅。這方面,黨和政府的方針應是:以節水為先、治污為本、多渠道開源,這是關繫到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大計。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上述方針,根據我國城市與工業節水存在的問題,應採取相應對策及關鍵技術。 1對策1.1 把節約用水放在解決我國城市水資源問題的優先地位,並作為一項國策,大力加強節水宣傳,增強全民節水意識以節水為先,即將節水作為解決城市水資源問題的基本出發點和首要對策。從水資源可持續利用高度看,節約用水是一項具有戰略意義的長期任務,應通過堅持不懈的節水宣傳教育,在全民中樹立對水資源的憂患意識,使節水成為全民行動和社會風尚,使我國逐步成為節水型社會的國度,其潛在作用是深遠的。 應特別注重對兒童和青少年的節水教育,開展多種形式生動活潑的宣傳教育活動。1.2 加強全國城市與工業節水工作統一領導與城市與工業節水是一項涉及面廣、情況復雜、政策性與技術性極強的工作,應實行在全國水資源主管部門統一領導下的各有關與行業主管部門分工負責的。以克服目前存在的政出多門、管理松馳、無序狀態,使節水工作納入科學的、以全局利益為重的統一協調的管理軌道。1.3 全面制定和實施城市與工業節水規劃與計劃在科學分析評價全國、各地區和城市水資源條件與用水(節水)狀況的基礎上,結合社會經濟發展要求、城市和工業生產用水特點,自上而下地制定全國及各地區的城市與工業近遠期節水規劃。規劃應明確水資源供需平衡情況、節水目標、節水指標、節水計劃與措施。更為重要的是應將節水規劃納入相應的國民經濟規劃或經濟建設發展計劃、分步實施。節水規劃目標或計劃指標應列入相應國民經濟序列,定期審查公布。1.4 加強立法,統一制定有關節約用水的、法令和條例規定等,建立相應的節水技術法規體系依法治水管水,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組成部分。節水的統一立法,是改變目前「多龍治水」、政出多門而又無法可依、管理松馳的無序的狀態,將節水工作納入法制軌道的重要步驟。隨節水工作的深入發展,原有技術法規在數量和技術上已日顯不足,為此須從我國國情、城市與工業行業實際情況和節水實踐經驗出發,制定一系列有關節水的技術法規體系,包括標准、規范、規程、方法、指標、規定等,使之與節約用水的有關法律、法令和條例等配套實施,以便將節水工作納入科學化、制度化的軌道。其中至少應包括:(1)基礎性節水技術法規,如名詞術語定義,節水考核指標定義、計算方法,節水指標體系等;(2)節水統計數據與考核指標的上報、審核規程及分析評價制度;(3)水量平衡測試方法、規程;(4)企業用水合理化分析評價方法及實施辦法;(5)循環用水和冷卻塔使用管理規定;(6)城市與工業廢水回用(包括中水回用)規定;(7)冷卻塔、循環冷卻水系統及廢水回用(包括中水回用)系統水質指標;(8)節水裝置、器具使用規定;節水裝置、器具質量審查標准、方法及審查辦法。1.5 水資源化,建立科學合理的水費體制水資源市場化是推動節水工作最直接、最有效、最便捷的對策之一。水資源是國有資源,但從市場經濟觀點看,作為一種特殊商品,應有償使用。為此應改變傳統計劃經濟用水模式與狀態,發揮經濟杠桿的作用。其關鍵是,建立科學合理的城市與工業水費體制,以促進水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利用。水費體制的建立是水資源市場化的核心,應兼顧水的經濟、與社會效益。水費體制包括水費類別、標准(基準)系列及收費制度。應改變目前簡單化的水費類別、比較單一的水費標准,建立各種水費類別與標准,全面推行浮動、累進收費制度。水費體制的建立,應在國家有關領導部門統一領導下有計劃地逐步推行,應採取系統優化與社會公平原則,應考慮不同地區及其城市的水資源特點,應有利於提高城市供水部門的自我發展能力,促進城市供水事業的發展、水資源利用和水污染防治的良性循環。水費體制的建立是一項社會性、政策性、技術性極強的綜合性課題,應專門立項研究。1.6 在工業節水中,研究引入節水機制——激勵機制與制約機制目前,在我國絕大多數工業生產中用水成本不及1%,因此在經濟杠桿尚不能充分發揮作用之前,在工業節水中引入節水機制具有特殊重要意義。對生產者運用節水鼓勵性對策,以激勵其節水積極性和創造性,增強其節水的主人翁觀念;對生產管理者,通過運用經濟杠桿和實行節水計劃目標責任制等,以加強約束。這樣,可以補充用水(節水)計劃管理的不足。工業節水的激勵機制和制約機制具有豐富而深刻的內涵,應作為節水管理科學課題,加強研究。1.7 提高工業用水效率提高用水效率是工業節水的核心。從廣義上講,它體現了從提高用水系統的重復利用率、企業改革、發展生產經濟規模、生產工藝技術進步、到實行清潔生產和科學管理等所產生的全部節水效果。因此,提高工業用水效率是一項涉及面廣、科學技術性強和影響深遠的系統工程。它與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同步,不可能一蹴而就。從總體上講,提高工業用水效率,近期應側重於系統節水和管理節水,以後應逐步把節水工作的重點轉向工藝節水。有關技術措施後述。1.8 鼓勵和提倡利用城市污水(處理回用水,包括中水)、其它低質水和海水回用水、低質水和海水的利用,均會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水質、可利用范圍、地點或地域等客觀條件的限制,應因地制宜地判別其適宜的技術經濟條件,解決好有關技術、經濟、政策、管理以至社會問題,應在取得經驗的基礎上逐步推行。1.9 控制污(廢)水對水環境的污染,改善水源水質1.10 以科技為先導,加大城市與工業節水的科技與資金投入城市與工業節水具有豐富的科技內涵。從發展觀點看,不加強節水的科技導向和投入,將難以推動節水工作向深入持續方向發展。另一方面,單純依靠目前節水技術力量也難以承受日益復雜的綜合性很強的節水任務。因此,必須提高節水人員素質,加強科學技術力量的橫向聯合,此外必須加大節水資金投入,注重節水技術經濟分析,以提高節水經濟效益。上述各項對策是互相關聯的整體,採取這些對策是我國城市與工業集約化發展的必由之路。 ;
2 關鍵技術2.1 加強節水技術基礎工作技術基礎工作薄弱,至今仍是全國、各城市和工業節水系統的突出問題,而加強節水技術基礎工作又是作好城市與工業節水工作不可逾越的首當其沖的重要環節。其主要內容有:(1)提高節水基礎數據質量節水基礎數據直接關繫到節水統計、分析、評價是否正確和判斷的准確性。這方面須迫切解決的問題是: · 按「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准」和相關統計口徑,嚴格進行節水統計中的行業分類; · 統一節水名詞術語、節水考核指標、指標計量單位與計算方法; · 通過統一的、上報、匯總和審核,確保統計資料的正確性、完整性和連貫性; · 分析、篩選、審定各水平年(1985、1990、1995、2000年)的基本節水考核指標數據與節水水平。 (2)建立較完整的基礎資料庫 其中應包括有關水資源開采利用數據、相關宏觀指標、城市和行業生產經濟技術指標、用水節水統計數據、節水考核指標等,使資源共享。 (3)建立各城市、各工業行業和企業的用水、冷卻水、回用水系統技術資料庫、冷卻塔技術資料庫。 2.2 完善並加強水量平衡測試工作,開展企業用水合理化分析水量平衡測試是開展企業節水工作的基礎。原來的水量平衡測試成果已逐漸失去實際應用價值,應在新方法和規程下定期開展水量平衡測試工作,並切實進行用水合理化分析,判定實際用水效率與節水潛力,為開展企業節水工作提供科學依據。2.3 提高冷卻水循環利用率和冷卻效率提高冷卻水循環利用率和冷卻效率是系統節水的主要途徑。 應根據有關法規對冷卻水循環系統和冷卻塔實行科學監督,以提高冷卻水循環利用率和冷卻效率。按文獻規定目標,我國各類城市的有關指標如表1所示。我國各類城市冷卻水系統效率指標 表1 指標 Pr(%) Pcy 冷卻效率(%) 濃縮倍數 城市類別 2000 2010 2000 2010 2000 2010 2000 2010 一 75 85 85~90 95~97 65~75 75~80 2.6~3.0 3.1~3.5 二 70 80 80~85 92~95 55~65 6~75 2.1~3.5 2.6~3.0 三 65 75 ≥80 ≥90 ≥55 ≥60 1.5~2.0 2.1~2.5 註:城市類別:一類為直轄市、開放城市、重點城市;二類為省會城市,日供水量大於40×104m3/d的城市;三類為其餘城市為實現上述目標,須採取的主要技術措施有: · 擴大冷卻水循環利用范圍,這對大量的小型企業尤為重要; · 關停或改造一批質量或性能不合格的冷卻塔; · 開發、推廣使用新型、高效(冷卻效率>65%、吹散損失<0.2%~1.0%)、低噪音(<50 dB)冷卻塔; · 推行循環冷卻水處理,提高冷卻水處理率,這是提高冷卻效率和濃縮倍的關鍵; · 全面監測不同地區不同季節冷卻塔運行情況,加強運行管理; · 研究開發適合於不同水質條件、氣象條件下的水質穩定、殺生和旁流處理技術——處理方法、設備與水處理劑,並分析確定其優化運行技術經濟條件; · 研究推廣冷卻水系統(包括空調系統)的清洗技術,提高冷卻效率; · 研究運用高效熱交換器及其優化組合技術。 2.4 因地制宜地研究推廣各種節約循環冷卻水量的其它技術如空氣冷卻、汽化冷卻、人工製冷冷卻、大氣冷源技術和物料換熱技術。這些技術在一定條件下可大量減少冷卻水量或不用水冷卻,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2.5 提高廢水回用率對於工業企業,廢水回用是僅次於冷卻水循環利用的另一個主要節水途徑。 目前我國廢水回用總水量不過5×108 m3/a,實際回用率很低,為此應採取以下技術措施: · 提高工業廢水的回用范圍,例如將其用作冷卻補給水、鍋爐補給水、空調除塵水、洗滌水、清洗水、沖渣(灰)水、熄火降溫水和廠區部分生活雜用水等。從一定意義上講,在工業企業內部進行廢水回用比外部污水回用經濟可行。 · 研究開發一系列經濟實用的工業廢水或其它廢棄資源的減污排放、處理回收或回用技術。 · 研究開發經濟適用、高效的中小型工業廢水處理裝置,特別是含油、重金屬、有毒物質和高濃度有機污染物的廢水處理裝置,提高這些廢水的回用量,以減少污染負荷。 · 研究開發工業回用水系統水質穩定、殺生技術。 · 對工業回用水系統的運行情況實行監控,加強運行管理。 · 擴大城市污(廢)水處理回用規模和范圍。 擴大城市污(廢)水處理回用范圍和規模的關鍵技術措施是: · 結合不同地區和城市的具體情況,進行城市污(廢)水回用的技術經濟條件分析,確定污(廢)水直接回用的范圍和規模,作為制定污水回用發展規劃的依據; · 制定不同回用水水質標准,研究確定回用水(特別是與人體接觸的回用水)安全評價方法;· 研究開發適用於不同地區和條件的適用經濟的污(廢)水處理特別是深度處理技術及裝備;· 研究、推廣安全可靠的中水處理技術和設施;· 研究、建立城市、小區和物的分質供水系統,其中城市分質供水系統應與工業企業、市政設施與灌溉分質供水系統相配套; · 污(廢)水回用系統的監管技術措施。 從我國城市與工業廢水回用發展情況看,除受到廢水處理率(包括合格率目前二級生化處理i<5.6%)低和一些客觀條件限制外,歸根到底將受到經濟條件的限制,估計回用率的年遞增率會遠低於20%。在考慮廢水回用時,應考慮對人體健康和生產的影響。 2.6 擴大海水、低質水可利用范圍,建立各類分質供水系統據估計,我國1995年海水利用總量約為100×108 m3/a,2010年預計達350×108 m3/a,後者還遠低於目前日本、美國海水利用水量。為此,要研究經濟、有效、安全可靠的海水利用技術,如管路、冷卻系統防腐、海生物防治、水質穩定技術及海水淡化技術。應積極研究開發海水循環冷卻專用技術以取代海水直流冷卻系統,同時應加強相應專門技術研究,如專用水質穩定劑、海水冷卻塔等。此外,應開展海水沖廁污水處置問題的研究。2.7 開展工業生產工藝節水技術研究近期可結合工業企業改革、結構調整和技術改造,加快工藝節水步伐。從長遠考慮,應注重下列因素對工業節水的影響:(1)經濟規模與勞動生產率的提高; (2)生產工藝方法、技術、流程與裝備的發展進步; (3)原料路線與政策的改進或改變; (4)清潔生產技術的實施; (5)工業生產的科學管理水平提高; (6)因素變化。 以上因素都可對工業生產用水情況產生深遠影響,而且從發展趨勢看絕大多數因素的變化都會在不同程度上不斷地促進水資源合理利用,減少水污染,致使單位產品(或產值)用水量、取水量逐漸減小,使水環境得以改善。對此,應按行業開展專門研究。 2.8 研究開發性能優良的節水器具採用節水器具,一般可節水10%~30%。我國目前節水器具多處於低水平、盲目、重復研製開發狀態,近10年來幾無進展,質量低劣,因此有必要有組織地進行研究開發,其重點是應用范圍廣、使用頻繁、易造成浪費的用水器具。例如,開發推廣小容量(6 L)或無「介質」的成套衛生潔具、限壓節流水龍頭、延時自閉水龍頭、冷熱水洗浴水龍頭等。應堅持對節水器具的基本要求。 2.9 加強對重要節水問題的技術經濟分析、研究,提高節水工作水平和節水效益節約用水是關繫到資源、環境、人民生活和經濟的大事,屬跨行業(專業)的綜合技術領域。很多節水問題的決擇,都須從技術、經濟、社會以至政策等方面權衡利弊、得失,而技術經濟方法則是在這類問題的多方案比較中取得最佳效果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當前,對下列有關節水問題的分析研究具有普遍意義,例如:· 地區或城市范圍內,水資源的優化配置;· 地區或城市在長距離調水與節約用水之間的權衡;· 地區或城市節水潛力分析、節水目標的確立、節水基本對策的制定及其定量評價;· 城市節水規劃的制定;· 地區、城市或企業范圍,循環用水、污(廢)水回用及低質水或海水利用中的利弊權衡;· 循環冷卻水系統狀態優化控制;· 污(廢)水回用方式——直接回用與間接回用的選擇與協調;· 污(廢)水直接回用范圍規模與水質指標;· 城市群污(廢)水回用與流域污染控制技術分析;· 城市水費體制(水價)研究;· 節約用水技術經濟分析方法本身的理論與實踐研究</SPAN></SPAN>
『貳』 水處理技術研究及應用畢業論文 5000字
這選題上個月寫過,你要可以給你
『叄』 求一篇畢業論文 關於工廠污水處理的
您這樣直接求論文好嗎?
給你思路吧,別全部哦……
小區污水處理系統
摘要:述 醫院、港口、公園、商業中心、新建的郊外住宅區、高級住宅區、療養區、學校、農場、漁場、狩獵場等均可稱為小區,我們最常遇到的主要是由居住區、療養院、商業中心、機關學校等一種功能或多種功能構成的相對獨立的區域,其排水系統通常不在城市市政管網覆蓋范圍之內。根據當地的環保標准,必須設置獨立的污水處理設施,這就是我們所指的小區污水處理。
關鍵詞:污水處理
一、概 述
醫院、港口、公園、商業中心、新建的郊外住宅區、高級住宅區、療養區、學校、農場、漁場、狩獵場等均可稱為小區,我們最常遇到的主要是由居住區、療養院、商業中心、機關學校等一種功能或多種功能構成的相對獨立的區域,其排水系統通常不在城市市政管網覆蓋范圍之內。根據當地的環保標准,必須設置獨立的污水處理設施,這就是我們所指的小區污水處理。
小區污水系統的處理能力,各國並無統一的限定。前蘇聯曾建議單個構築物的處理能力不宜超過1400m3/d,美國則把小廠的處理能力限定在3785 m3/d的范圍內。根據我國情況,建議把等於或小於4000 m3/d的處理廠定義為小區污水處理廠。
小區污水不同於城市污水(常包括部分工業廢水),屬於生活污水范疇。其水質水量特徵可概括為:水質水量變化較大,污染物濃度偏低,即比城市污水低,污水可生化性良好,處理難度小。
小區污水的處理工藝依據小區污水排入水體的功能不同而異,常用處理方法有:化糞池、一級處理(初次沉澱池)、生物二級處理及二級處理後再經消毒回用等。由於小區污水處理水量較小,管理水平不高,所以,在工藝設計時盡可能選用無污泥或少污泥的處理工藝,以防止因污泥處理不善造成二次污染。目前,較為常用的處理工藝有:①污水→調節池→初次沉澱池→生物接觸氧化池→二沉池→出水,生物接觸氧化是應用最廣泛的方法,主要優點是停留時間短、易掛膜,尤其適合設備化,埋地建設倍受環保公司及用戶青睞,但由於維修管理及設備防腐等方面的問題,近年來應用受到限制。但如果建成地下鋼筋混凝土形式,設置人員通道以便維修,此種地下建設方式在小區水處理中具有較大市場,但這種方式一般處理規模較小,每天排放污水量小於幾百噸的小區較為理想。對上千噸的小區污水處理,推薦採用地面建設方式,生物處理部分可採用接觸氧化,也可採用SBR或其改進型CASS工藝,曝氣方式建議採用低噪音的風機或水下曝氣機。②污水→調節池→混凝沉澱→過濾→出水,對處理程度要求不高,且水量較小時,可採用此工藝,具有佔地面積小,異味小,管理簡單等優點。另外,在好氧生物處理之前加上酸化水解,有利於降低能耗,提高系統的總去除率。生活小區通常有較大的綠地面積,如果把污水處理後回用於澆灌綠地、道路、沖洗汽車,應在上述處理出水後加上消毒或其它補充措施。
二、小區污水處理廠設計原則
1. 處理出水要求和處理程度
一般來說,不同小區對出水的要求差異較大。應根據我國《地面環境質量標准》(GB3838—88)和《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96)的有關規定和當地環保部門的要求確定處理程度,以確保出水水質。如果出水採用土地處理法處理,則按土地處理法的要求計算;
2. 污水處理設施的設計和建設必須結合小區的整體規劃和建築特點,即外觀設計上要與小區建築環境相協調,以求美觀;
3. 在污水處理工藝上力求簡單實用,以方便管理;
4. 在高程布置上應盡量採用立體布局,充分利用地下空間。平面布置上要緊湊,以節省用地;
5. 污水處理廠位置應盡可能位於小區下風向,與其它建築物有一定的距離,以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6. 設備化,定型化,模塊化,施工安裝方便,運行簡易,設備性能穩定,
適合分期建設;
7.處理程度高,污泥產量少,並盡可能採用節能處理技術;
8.處理構築物對水力負荷和有機物負荷的適應范圍較大,使系統有較好的經受沖擊負荷的能力。
9.小區內的人口是逐漸增加的。因此,小區污水處理廠應按可預期的發展規劃作為流量設計的基礎。根據我國情況,可考慮採用20年的設計周期。
三、小區污水處理流程
根據小區廢水處理的原則,應選擇處理效果穩定、產泥少、節能的處理方法。小區系統中的各類建築物一般均建有化糞池,所以,化糞池應與污水處理方法相結合。
幾種常用的處理工藝:
(1)污水→格柵→調節池→提升泵→接觸氧化池→沉澱池→出水
(2)污水→格柵→調節池→提升泵→曝氣池→沉澱池→出水
污泥迴流
(3)污水→格柵→調節池→提升泵→SBR池或CASS→出水
加葯
↓
(4)污水→格柵→調節池→提升泵→混凝沉澱→過濾→出水(物化方法)
回用工藝流程: 生物處理出水再經混凝過濾和消毒
在流程開始時一般要考慮設置均化池,這是因為小區在水質和水量上的變化都比城市污水處理廠大。均化池一般設在格柵以後。物化和生化處理是去除污染物的核心部分。
四、組合式污水處理廠或設備
組合式處理廠以裝配好的或易於組裝的標準定型設備部件出售。在國內埋地設備曾風靡一時,主要優點是施工快,不佔地面綠地,很多設計單位和用戶非常歡迎,設計人員選設備很簡單,而要設計污水處理廠工作量較大,所以,非常喜歡用設備化產品。環保公司製造設備利潤豐厚,而土建工程利潤較低,因此,企業大做廣告和公關。但是實際應用表明,確實存在不少問題,對設備的維修管理困難,對運行情況考核不便,單機處理水量有限,使用壽命等均有待時間驗證,因此,對埋地設備一直爭議很大,現在,埋地設備熱已經降溫。建於地下的可檢修、便於操作(有人員操作空間)污水處理設計方式應於推薦。上千噸的污水處理廠建議採用地上式。在水量不大,場地十分緊張時仍可考慮用埋地設備。埋地設備的確工藝流程一般均採用兩段接觸氧化和沉澱工藝,水力停留時間一般為2小時,污水進入設備前,先進行水量調節和提升。
五、SBR及CASS處理工藝的原理及參數選擇
(一)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
SBR的核心是SBR反應池,該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於一體。典型SBR工藝的一個完整運行周期由五個階段組成,即進水階段、反應階段、沉澱階段、排水階段和閑置階段。從第一次進水到第二次進水稱為一個工作周期。
從目前的污水好氧生物處理的研究、應用及發展趨勢來看,SBR稱得上簡易、快速、低耗的污水處理工藝。與連續式活性污泥法比較,SBR法具有以下特點:①SBR裝置結構簡單,運轉靈活,操作管理方便。②投資省,運行費用低。Ketchum等人的統計結果表明:採用SBR法處理小城鎮污水,要比用普通活性污泥法節省基建投資30%。③可抑制絲狀菌生長繁殖,不易發生污泥膨脹,污泥指數SVI較低,有利於活性污泥的沉澱和濃縮。④SBR處於好氧/厭氧的交替運行過程中,能夠在去除碳物質的同時實現脫氮除磷。⑤SBR處理工藝系統布置緊湊、節省佔地。⑥運行穩定性好,能承受較大的水質水量沖擊。⑦各項運行控制參數都能通過計算機加以控制,易於實現系統優化運行。
(三)周期循環曝氣活性污泥法(CASS工藝)
CASS(Cyclic Activated Sludge System )工藝是近年來國際公認的處理生活污水及工業廢水的先進工藝。該工藝是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的基礎上,反應池沿長度方向設計為兩部分,前部為生物選擇區也稱預反應區,後部為主反應區,在主反應區後部安裝了可升降的自動撇水裝置,曝氣、沉澱、排水等過程在同一池子內周期循環運行,省去了常規活性污泥法的二沉池和污泥迴流系統。
(四)CASS與SBR曝氣方式的選擇
由於小區大都是居民居住區,對環境的要求比較高,因此,污水廠建設時應充分考慮噪音擾民問題和污水廠操作人員的工作環境,採用水下曝氣機代替傳統的鼓風機曝氣可有效解決噪音污染。另外,由於CASS工藝獨特的運行方式,採用水下曝氣機可省去復雜的管路及閥門,安裝、維修方便,使用靈活,可根據進出水情況開不同的台數,在保證效果的條件下,達到經濟運行的目的。
(五)CASS與SBR撇水機的選擇
撇水機是CASS工藝的關鍵組成部分,其性能是否穩定可靠直接影響到CASS工藝的正常運行。目前,國內外對撇水機仍在進行研究和開發,按照目前所用的原理撇水機可分為三種類型,即浮球式、旋轉式和虹吸式。撇水機研製的關鍵是解決潷水過程中,堰口、導水軟管和升降控制裝置與水流之間形成的動態平衡,使之可隨排水量的不同調整浮動水堰浸沒的深度,並隨水位均勻地升降,將排水對底層污泥的干擾降低到最低限度,保證出水水質穩定。
我院自主研製開發的撇水機屬絲杠旋轉式,自動撇水裝置主要組成部分是:潷水器、可擾動的軟管、水位控制器、可伸縮推動桿和驅動電機等。其中潷水器又叫自動浮動式水堰,上部為堰口和防止浮渣進入出水的浮筒,下部出水管兼起支撐作用,部分浸沒在水中,通過可伸縮推動桿使方形堰口達到連續均勻地排出反應池中的上清液。實際應用表明,所研製的撇水裝置達到了國內外同類產品的先進水平。具有升降平穩、排水均勻、自動控制、價格低廉等優點,該項研究不僅滿足了工程的需要,而且具有創新,屬專項保密技術之一。
五、處理小區污水主要設計參數
SBR設計參數:污泥負荷0.1~0.15kgBOD5/kgMLSS.d, 污泥齡20~30天
工作周期12小時, 其中, 進水2.5小時(曝氣或不曝氣),反應6小時, 沉澱0.75~1小時, 排水2小時,閑置0.5~0.75小時。出水指標:COD〈50mg/L, BOD5〈20mg/L, SS〈10mg/L
CASS設計參數:污泥負荷0.1~0.2kgBOD5/kgMLSS.d, 污泥齡15~30天
水力停留時間12小時,工作周期4小時,其中曝氣2.5小時, 沉澱0.75小時,排水0.5~0.75小時,出水指標與SBR相近。
六 、污泥處理
污水處理量上千噸時,一般採用濃縮後脫水處理,小規模時一般濃縮後定期用大糞車運至填埋或作農肥。
七、小區污水處理廠址選擇和布置
小區系統的廠址選擇和廠區布置在基本原則上與大廠是一致的。但是考慮到小區系統在服務對象和流程選擇上的獨特性,在廠址選擇和布置時也應考慮到小區系統的特點。
1.廠址規劃
(l)與服務地區的衛生防護區應有一定距離
(2)風向(不影響所服務地區和周圍地區)
(3)交通運輸和水電供應。
(4)便於兼顧小區其它生活保障設施的統一管理。
2.廠區道路和構築物之間的間距
由於小區系統選用較小的設備和構築物,廠區交通、維修及衛生要求所需的空間相應較小。廠區內應設計充足的車輛通道,路寬設計可以輕型載重汽車的回轉半徑為依據。主要構築物之間的間距可考慮在3-5m之間。
參考資料
http://www.lunwentianxia.com/proct.free.9922287.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簡述污水處理工藝的優選與比較
論文關鍵詞:城市污水處理 運行管理 工藝選擇
論文摘要:針對目前城市現有污水處理廠在建設和運行管理的過程中所暴露出來的問題,從建設規模和工藝確定等角度進行對比分析,並對應注意的環節提出了看法。
由於工業廢水處理設施一般規模小、技術性強,工藝組合靈活,結構通常為鋼制,即使內部管線穿插較多,運行維護也不太困難。工業廢水處理在技術上是與城市污水處理類同的,但是如果把工業廢水處理設施的設計思路簡單地套用在城市污水處理工程中會帶來很多預想不到的問題。
1.合理確定建設規模
城市污水廠建設規摸的確定,是根據城市總體規劃和排水規劃,分期分批地建設污水管網和污水處理廠,要根據水環境保護的目標,分期實施,逐步到位。城市排水工程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城區管渠改造,污水的收集、輸送(包括泵站),污水處理和排放利用,以及污泥處置等問題在。
2.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工藝選擇
具體工程的選擇要求包括:
①技術合理。技術先進而成熟,對水質變化適應性強,出水達標且穩定性高,污泥易於處理。
②經濟節能。耗電小,造價低,佔地少。
③易於管理。操作管理方便,設備可靠。
④重視環境。廠區平面布置與周圍環境相協調,注意廠內雜訊控制和臭氣的治理,綠化、道路與分期建設結合好。
⑴好氧生物處理技術是世界各國城市污水處理廠普遍採用的污水處理工藝,分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兩種。活性污泥法是水體自凈的人工強化,是使微生物群體「聚居」在活性污泥上,活性污泥在反應器-曝氣池內呈懸浮狀,與污水廣泛接觸,使污水凈化的技術;生物膜法是土壤自凈的人工強化,是使微生物群體以膜狀附著在物體的表面上,與污水接觸,使污水凈化的技術。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及其變種變工藝,各有特點和應用條件,在選擇的時候,應根據各地區的水質、水量、受納水體、氣候、環境、經濟情況等條件確定。
⑵活性污泥法工藝在凈化機制上,沒有什麼突破,歷經幾十年的發展與革新,現已擁有以傳統活性污泥法為基礎的多種運行方式,如A/O除磷工藝、A/O脫氮工藝、A2/O同步脫氮除磷工藝、氧化溝工藝、A/B法、各種SBR法、載體活性污泥法、一體化活性污泥法等等。近十幾年來,活性污泥法最大進步就是將厭氧機制引入到生化反應池之中來,使厭氧和好氧狀況在生化池中同時存在或反復周期性地實現,但其基本流程原理與標准法是一致的。
⑶厭氧-好氧活性污泥法工藝(A/O法),是具有生物選擇機能並兼有脫氮除磷功能的標准活性污泥法變法。所謂厭氧就是生化反應段內溶解氧趨於零狀態。在這種環境下迫使專性好氧微生物-絲狀菌代謝機能銳減,抑制了其繁殖,起到了厭氧生物選擇作用,從而可以防止污泥膨脹現象發生。A/O活性污泥法工藝在普遍活性污泥法前段加入厭氧段,通過污泥負荷的變化來實現除磷或脫氮的功能。在A/O法的基礎上又發展了A2/O法,即在厭氧、好氧段之間加入缺氧段以實現同步除磷脫氮,由於其污泥負荷適應范圍較小,因此在實際運行中往往按偏重於除磷或脫氮之一功能進行。A/O法、A2/O法工藝由於出水水質穩定、能耗不高、運行管理方便等特點,在國內外大中型污水廠中採用最多。
⑷載體活性污泥法,是在活性污泥法反應池內投加固體顆粒或軟性、半軟性填料,以增加單位反應空間的微生物量,提高反應器容積負荷。是一種活性污泥法與生物膜法的良好結合,一般適於污水廠挖潛改造,提高處理能力,其核心技術為專利填料,近幾年林泡工藝作為其代表應用於大連春柳污水廠和鐵嶺污水廠。
⑸氧化溝法,於五十年代由荷蘭人巴斯維爾所開發,主要有卡魯塞爾(Carrousel)式、三溝式、一體化式、奧貝爾(Orbal)式等幾種技術形式。氧化溝法是一條閉合的生化反應溝渠,以轉碟或轉刷為充氧和水流動力,流程簡單,對運行管理要求較低,多用於延時曝氣,產生污泥量少,污泥易於脫水。氧化溝法在我國南方地區及中西部地區得到廣泛應用。
⑹A/B法(Absoption-Biodegradation),是兩級生化反應系統。一級為生物吸附,污泥負荷高,反應時間短(30分鍾);二級為一般生化反應池,污泥負荷同普通活性污泥法。A/B法的一、二級都有自己的二次沉澱池和污泥迴流系統,多用於濃度高的生活污水,其國內典型應用為烏魯木齊河東污水處理廠和青島海泊河污水處理廠。
⑺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是1914年由英國學者Ardern和Locket發明的水處理工藝。70年代初,美國Natre Dame大學的R.Irvine教授採用實驗室規模對SBR工藝進行了系統深入的研究,並於1980年在美國環保局(EPA)的資助下,在印第安納州的Culwer城改建並投產了世界上第一個SBR法污水處理廠。
⑻間歇式循環延時曝氣活性污泥法(ICEAS-Intermittent Cyclic Extended System)是在1968年由澳大利亞新威爾士大學與美國ABJ公司合作開發的。1976年世界上第一座ICEAS工藝污水廠投產運行。ICEAS與傳統SBR相比,最大特點是:在反應器進水端設一個預反應區,整個處理過程連續進水,間歇排水,無明顯的反應階段和閑置階段,因此處理費用比傳統SBR低。該工藝在我國典型的應用為昆明第三污水處理廠,在國內影響較大。
⑼生物膜法,是另一種廣為採用的污水生化處理方法。這種處理法是使細菌和菌類一類的微生物和原生動物、後生動物一類的微型生物附著在載體或濾料上生長繁殖,並在其上形成膜性生物污泥-生物膜。污水與生物膜接觸,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作為營養物質為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所攝取,污水得到凈化,微生物自身也得到繁衍增殖。
3、根據以上工藝技術對比分析,結合奎屯市污水水質情況,認為較合適的處理工藝優選為:
第一方案:A/O工藝
近二十年來活性污泥法的最大進步就是將厭氧機制引入到生化反應池之中,厭氧、好氧的間歇周期運行給活性污泥法帶來新的技術經濟效果,即生物脫氮、生物除磷、生物選擇等。
厭氧-好氧活性污泥法脫氮工藝(A/O法),是具有生物選擇機能並兼有脫氮功能的標准活性污泥法變法。
第二方案:DAT-IAT工藝
好氧間歇曝氣系統(DAT-IAT-Demand AerationTank-Intermittent Tank)是一種SBR新工藝。它介於傳統活性污泥法與典型的SBR之間,採用連續進水連續-間歇曝氣的運行方式,適用於進水水質水量變化幅度較大的情況。主體構築物是由需氧池DAT池和間歇曝氣池IAT池組成,DAT池連續進水連續曝氣,其出水從中間牆進入IAT池,IAT池連續進水間歇排水。同時,IAT池污泥DAT池。它屬延時曝氣工藝,實際上為A/O脫氮工藝與傳統SBR的結合,該工業具有較低的污泥負荷,因此具有抗沖擊能力強的特點,並有脫氮功能。該工業國內應用於天津技術開發區污水處理廠和撫順三寶屯污水處理廠,是一種適合於較大水量的SBR工藝。
4、科學的進行工藝方案比較:
因地制宜地進行工藝方案(主要是生物處理方案)比較是必要的。對工藝方案的比較力求客觀全面,在同等進水、出水條件下,其設計參數應包括對各種污染物的去除率、曝氣時間、污泥負荷和容積負荷、曝氣量和氧的利用率(及動力效率)、污泥產量(及污泥指數)等作全面分析,數據豐富就可以集思廣益,揚長避短,根據技術上 合理,經濟上合算,管理方便,運行可靠且有利於近、遠期結合的原則,進行工藝方案的優化抉擇。
參考資料
http://www.lunwentianxia.com/proct.free.10010041.1/
『肆』 水污染控制技術論文(2)
水污染控制技術論文篇二
水污染控制生態技術研究
【摘要】水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健康發展最重要的基本生態環境之一。上一世紀我國經濟高速發展但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其根源就是水環境遭到嚴重破壞。本文將以水生植物凈水法為例對水污染控制生態技術進行研究。
【關鍵詞】水污染控制生態技術研究
中圖分類號:S89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水生植物的凈化機理
1、植物自身的性狀和抗性能力
水生植物由於長期生活在一種缺氧、弱光的環境中,本身的形態解剖結構上形成特殊性狀。根、莖、葉形成完整的通氣組織,保證器官和組織對02的需要;葉片呈肉質,如香蒲表皮有厚角質層,柵欄組織發達,污染點處的根、莖、葉表皮細胞排列緊密等結構能抵抗因污染受害而引起的同化功能下降、水分過分蒸騰,增強了香蒲植物的耐污性和抵抗力。
2、植物的吸收、富集作用
水生植物根系發達,利於吸收水中物質。如鳳眼蓮長蓮過程需要大量的N、P營養物,對於凈化富營養化水體效果明顯;香蒲植物吸收廢水中的重金屬時,吸收能力大小依次是根>地下莖>葉,並且按照一定的比例從生境中吸取各種元素,形成新的動態平衡,但要防止對某元素吸收過多而引起毒害。植物吸收污染物後,尤其是重金屬離子、農葯和其他人工合成有機物等,便富集、固定在體內或土壤中,減少水體中污染物含量。研究表明,Pb、Zn進入香蒲體內,主要積聚在皮層細胞的細胞壁上,只有少量進入原生質,可見細胞壁對重金屬有較高的親和力。
3、凈化塘的沉降、吸附和過濾作用
凈化塘里水生植物生長旺盛,根系發達,與水體接觸面積大,形成密集的過濾層。如香蒲,它的地下莖和根形成縱橫交錯的地下莖網,水流緩慢時重金屬和懸浮顆粒被阻隔而沉降,防止其隨水流失。同時又在其表面進行離子交換、螫合、吸附、沉澱等,不溶性膠體為根系黏附和吸附,凝集的菌膠團把懸浮性的有機物和新陳代謝產物沉降下來。
4、生化作用
植物凈化污水過程中生化作用也起到很大作用,這方面已有大量的研究。光合作用產生的02和大氣中的02直接輸送到植株各處,並向水中擴散,一方面根系通過釋放O2,氧化分解根系周圍的沉降物:另一方面使水體底部和基質土壤形成許多厭氧和好氧小區,為微生物活動創造條件,進而形成“根際區”。這樣,植物代謝產物和殘體及溶解的有機碳給濕地中的菌落提供了食物源;同時,大量微生物在基質表面形成灰色生物膜,增加了微生物的數量和分解代謝的面積,使植物根部的污染物(富集或沉降下來的)被微生物分解利用或經生物代謝降解過程而去除。富營養化水體中,也可依靠水生植物根莖上的微生物使反硝化菌、氨化菌等加速NH3~N向N02一N和N03一N的轉化過程,便於水生植物的吸收與利用,減少底泥向水體中的營養鹽釋放。
5、對浮游藻類的競爭抑製作用
富營養化嚴重的水體中,藻類瘋長,水質惡化。栽種水生植物後,與浮游藻競爭營養物質以及所需的光熱條件,同時分泌出抑藻物質,破壞藻類正常的生理代謝功能,迫使藻類死亡,以防止其帶來的毒素。這樣可以提高水體透明度,改善水中的Do(溶解氧)含量,促進沉水植物與共生菌的生長,進一步凈化水質。
如下圖所示,是各水聲植物的凈水能力情況詳解:
二、水生植物對水污染控制的影響因素
1、植物類型和群落構成
在提高植物處理效果研究方面,一個重要的研究內容是如何選擇合適的植物種類和確定不同植物的組合。漂浮植物是人工濕地中常用的一類植物,就去除效果而言,鳳眼蓮的凈化效果最好。挺水植物蘆葦、香蒲的使用頻率最高。很顯然,不同的物種或同一物種在不同濕地環境中的凈化效果都會有較大的差異性。
水生生態系統逐步恢復,關鍵取決於其自身的自凈能力和環境容量,而自凈能力和環境容量又取決於穩定的和優化的水生植物群落的形成。沉水植物群落的是建立草海優化生態系統的基礎,草海歷史上長期以來,沉水植物就是湖泊中最主要的生產者。
2、植物的覆蓋度、污水濃度
菹草對水體和底泥中的N、P、Pb、Zn、Cu、As 等有較強的吸收、富集作用[l3]。吸收能力的大小與其生物量和群體的覆蓋度有關,當菹草的保持覆蓋度為50%時,生物量最大,凈化效率也達到最大。有關專家研究了不同磷濃度對睡蓮和菱葉片生理活性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隨著磷營養鹽水平的提高,葉內無機磷的含量也逐漸增加,而葉綠素則隨磷含量的增加而降低。綜合考慮磷對兩種植物各指標的影響,認為菱的最適宜的濃度為0. lmmol/ L,睡蓮為0.5mmOI / L,超過或低於該濃度,都會對其生理活性產生不利影響。該研究結果間接反映了不同植物對磷的吸收作用,為去磷植物的選擇提供了參考。
3、環境因子
影響水生植物去除率的因素有光照、水溫、溶解氧、pH、營養鹽和風浪等因素有關,不同生活型的水生植物對這些因素的敏感性不同。所有水生植物都有其適合生長的季節和適宜的溫度,水體的透明度則成為沉水植物的限定因子。大量的研究結果表明,在水體的一定深度存在光補償點和補償深度,只有在光補償(點)深度以上,沉水植物才能進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植物才能生長。
三、水污染生態修復技術
1、物種篩選及群落配置
物種篩選首先通過對污染區水生植物歷史與現狀分布情況進行分析研究,並根據其現有生境條件,以能滿足自然環境特徵,耐污能力強,凈化效果好,抗逆性強及景觀美化作用明顯等為條件來確定水生植物物種。
2、引種方法
收集滇池及周邊河流、壩塘的挺水、浮葉、沉水植物,尤其是引種受污染環境下生長健壯的植物和長期生活在水中的挺水植物,採用整株移植或扦插移植的方法,先種植於種苗基地中。相對而言,挺水植物和浮葉植物對水污染的耐受力高於沉水植物,因此在引種中挺水植物和浮葉植物遵循生物多樣性的原則,沉水植物的引種遵循適應性的原則。
3、植物繁殖
植物的繁殖決定於充足、健康、適應性強的種苗供應,適宜的自然條件、豐富的營養供應和科學的管理。種苗的繁殖目前有三種措施,一是籽種收集與種植,另一是無性繁殖,此外是組織培養。由於籽種收集種植太慢,組織培養成本過高,水生植物的恢復種苗來源主要在種苗基地採用無性繁殖的方法,即利用自然分櫱和扦插繁殖獲得,同時隨滇池生態恢復的逐步實施,也可從先期已恢復的滇池周邊天然濕地中獲得更多的水生植物種苗。
4、栽培技術
(1)挺水植物栽培技術,每年3-6月下調水位(使種植區水位不超過0.2 m),種苗基地取苗去稍後連根帶土移植到目標水域,待植物發芽後逐步提高水位。
2)沉水及浮葉植物栽培技術,在每年3—6月調水位,從種苗基地起苗,將帶育苗載體的活苗及成苗直接種植在目標水域,水位較淺水域可採用扦插法種植。
3)浮葉植物栽培技術基本同沉水植物種植方法。
總之,該生態工程主要在以本地特有水生植物製成的基質上培育水生植物,形成水面植物浮島,利用植物及植物根系棲息的水生動物和微生物群落的綜合作用實現其凈化水體、提高生物多樣性及改善自然生態景觀等生態功能。
【參考文獻】
[1]溫美麗.方國祥. 陳朝輝 .李鑫華 深圳石岩水庫污染狀況及綜合防治對策[期刊論文]-熱帶地理 2009(1)
[2] 帖靖璽 .蔣蒙賓 .劉海員黃河水源水中藻類的去除措施[期刊論文]-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 2009(5)
[3] 秦雁芳 水生植物濾床凈化太湖入湖河水的研究[學位論文]碩士 2006
[4]李濤天 津泰達 人工生態河道水質保持生態調控技術[學位論文]碩士 2006
[5]錢大富.馬靜穎.洪小平水體富營養化及其防治技術研究進展[期刊論文]-青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20(1)
[6] 李先明.王建安 城市水體富營養化的防治對策探討[期刊論文]-河南水產2010(4)
看了“水污染控制技術論文”的人還看:
1. 關於水處理技術論文
2. 節約用水科技論文
3. 城市污水處理技術論文
4. 環境保護科技論文
5. 水污染與人類健康影響的論文(2)
『伍』 關於水的科學論文
現今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中飲水的質量安全問題也越來越重要,下面是我為大家精心推薦的關於水的科學論文,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關於水的科學論文篇一
淺析水處理技術
摘 要現今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中飲水的質量安全問題也越來越重要,從而對水處理技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根據對現今水處理技術的基本情況進行詳細的分析,對主要的水處理技術進行深入的闡述,從水處理技術當中的重點內容和操作的難點進行全面的分析,力求在實際當中加強此項技術的運用,為城市以及農村地區的飲水安全問題作出微薄的貢獻,也為人民的生活提供更高的保證。
關鍵詞水處理;技術;應用
Abstract: Nowadays,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people living drinking water quality safety problem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us the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ha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the basic situation in detail, the main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are expounded from the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the key content and the operation difficulty to undertak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actual technique, as the city and rural area drinking water safety issues a modest contribution, also for people's life with higher guarantee.
Key words: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application
中圖分類號:TU4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 編號:2095-2104(2012)01-0020-02
現在,在許多地方,由於常年開發與環境的污染破壞,導致水源被污染的程度比較的嚴重,對當地人民的飲水質量安全造成了較大的威脅。所以,為了保證飲用水的安全,根據國家頒布的生活飲用水的標准,需要對水源進行一系列技術上的處理,使其達到相關的要求和規范,減少水源中存在的高氟、苦咸、高砷以及微生物病害等問題,解決影響人民生和質量和身體健康的質量問題。本文根據對水處理技術進行多角度的詳細分析和探討,對其中存在的實際問題進行深入的剖析,力求這項技術可以在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得到更加廣泛的運用,根據對技術特點和操作的詳細分析,得出各種技術分別適用於哪些環境下,並且,針對實際使用和操作當中的情況,對採集到的數據進行詳細的分析,對比得出不同的水處理技術當中的優缺點,幫助水處理技術在實際當中得到更好的應用,為人民的生活質量提供更加優質的保障,也為社會的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一、主要水處理技術的分析
一般的來講,在水處理的技術當中,比較常用的是離子交換技術、膜反滲透技術、電滲析技術、復合多介質過濾技術以及電絮凝技術,在這幾項技術當中,根據實際的使用和操作情況來看,膜反滲透技術存在有運行成本較高的問題,在操作和使用過程當中,會造成成本的增加,不利於解決實際的問題。同時,電滲析技術也存在有同樣的問題,雖然其在理論上面操作的成本不是非常的高,但是在實際工程當中不同的設備,造成的運行費用會比較的高。離子交換技術由於介質更換較為頻繁的緣故,在實際的使用和操作當中會造成管理的復雜和應用上的不便,運行費用則是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不同的介質來源和更換的頻率都會造成其成本的不同。另外兩種技術,電絮凝技術和復合多介質過濾技術,是現今的兩種較新的技術,本文將對這兩種技術進行細致的分析,其中,電絮凝技術集中了電化學技術上的一些優勢,與此同時,此種技術還具有運行操作費用較低、管理較為簡易的優點,而復合多介質過濾技術,克服了其他的離子交換技術上的一系列的缺點,在運行成本和操作使用上面進行了多方面的改進和提高。這兩項技術是當今運用最為廣泛的兩種技術,不僅是因為其可以很好的控制使用的成本,更是因為其管理方面和操作方面的優勢,符合現今水處理技術的選擇原則。一般的來講,水處理技術應當遵循幾個方面的原則,首先,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一定要保證飲用水的安全,在進行相關的處理之後一定要達到相應的要求和規范;第二,技術需要安全可靠,需要成熟的技術,設備以及理論方面都較為全面;第三,運行費用要較低、管理要較為方便,不能選擇會造成很大成本的技術和設備,同時也不能選擇管理起來較為麻煩的技術,尤其是在一些較為貧困的地區,更是要對技術的成本進行嚴格的控制,要對技術的繁瑣程度進行嚴格的把握;最後一點,投資需要盡量的節省,在滿足了以上幾點原則之後,需要對技術的投資進行一系列的節省,這一點對於維持經濟發展和保證經濟效益來講,有著較為重大的意義和作用。根據以上的闡述,可以對現今的水處理技術現狀有著一個較為詳細的了解,下文就將對電絮凝技術和復合多介質過濾技術進行深入的剖析,通過採集數據的結果對兩種技術進行多方面的對比,旨在加強水處理技術在實際當中的應用。
二、電絮凝技術原理和流程分析
電絮凝技術是一種電化學技術,它集中了電化學當中的一些優點,使用電能來對化學試劑進行有效的替代,在減少了經濟成本的同時,還能較為有效的去處水源當中的重金屬以及懸浮固體等等物質,對乳化有機物以及其他的污染物質都能進行科學合理的去除,是一項新興的技術,在實際的使用和操作當中已經得到了不斷的完善,效果也得到了多方面的認可。電絮凝技術真正起步於上個世紀末期,但是其理論在上個世紀的初期就已經逐步的建立起來,由於設備的不成熟和實踐較少,所以一直都沒有得到廣泛的運用,一直到上個世紀的末期,才真正的在實際使用當中得到改進和提高。現今,這項技術已經有了較大的突破,在歐美等國,已是水處理當中使用的主要技術之一,在合理的控制了經濟成本和設備的管理的同時,取得的效果也是比較的顯著。下文將對其主要的技術和操作進行詳細的分析。
電絮凝技術通過對多塊鋼板進行直流加電,從而在鋼板之間產生電場,待處理的水流在進入到鋼板之間的縫隙之後,正在進行通電的鋼板會有一部分被消耗,進入到水源當中,與此同時,電場中的離子和非離子的污染物質,在受到了電場的作用之後,和電場中電離出來的產物進行相互的反應作用,電場中的消耗水也加入到反應中去,各種離子之間相互作用,以最為穩定的形式結合成一些固體顆粒,在水流中逐漸的沉澱出來,達到了凈化水的目的,這就是電絮凝技術的主要工作原理。在電絮凝技術當中,水源由井池進入到均化池當中,均化池的作用是平衡水泵當中的水量,很好的控制其與電絮凝反應器當中的水流量之差,對反應的進行作嚴格的保障。然後,水流進入到反應器當中,一般的來講,是兩個反應器連接在一起,將水從均化池當中抽入至反應器,內部置有鋼板,可以與水中電離出的離子進行反應,可以達到預處理的目的和效果。在反應器的底部,設置有一個傾斜的空腔,這個空腔的作用是將水流當中的較重的顆粒吸引進去,對水流中還存在的一些鐵垢等污染物質,一並進行處理,這些物質由於質量較重,會逐步的沉入到空腔當中,不會隨著水流一起前進。然後,水流會依次經過污泥儲存設備、除沫池、沉澱池以及沙濾池等等,在其中進行進一步的污染物質處理,完成一系列的工藝流程,除去水中的顆粒、塵埃物質以及砂石等等,達到最佳的水處理效果。根據實際當中的使用和操作情況來看,電絮凝技術的效果比較良好,在合理的控制了成本和設備管理的情況下,達到了較好的使用效果。
三、復合多介質過濾技術原理和流程分析
復合多介質過濾處理技術,根據對水源進行一系列的物理處理,符合環保以及能耗低的要求,沒有化學葯劑的使用,在達到水源處理的要求和標準的同時,對成本也進行了較好的控制,整個處理的過程只需要使用較少的逆清洗水,所以,在實際的使用當中也得到了多方面的認可,技術也比較的成熟,應用較為廣泛。在復合多介質過濾處理技術當中,由於一系列現代化全自動處理系統的運用,可以更加方便的對水源情況進行實時的監控,讀讀數和操作起來較為的便捷,可維護性較強,整個的工藝流程較為簡易,同時,費用成本也較低,是一項現代化的技術。
在復合多介質過濾處理技術當中,水源首先進入到加壓泵當中,加壓泵根據流量以及壓力的要求,將水泵入至水處理系統池當中,進行初步的處理,然後水流經過全自動的逆洗介質處理器當中,處理器可以很好的過濾水流中的泥沙以及沉澱物,然後,在過濾完畢之後,水流進入到逆洗的活性炭吸附器中,此過濾器根據椰殼活性炭的使用,對水流當中的異味進行有效的處理,還可以進一步的清除水中的氯化物,除去水中的臭味。然後,水流依次經過除砷裝置、阻垢器、水紫外線消毒進口等等,對水中存在有的砷、鐵、錳等介質進行一些列的處理,除去水中的水垢,對水流進行臭氧分解以及殺毒,進一步的除去水中的污染物質,達到最佳的水處理效果。上述過程即是復合多介質過濾處理技術的主要工藝流程。
四、數據分析和效果對比
根據某地區使用和操作的效果進行詳細的分析,對比採集的數據可以發現,在使用了水處理技術之後,水中的有害物質明顯的下降,對污染物質起到了很好的處理效果,同時,根據電絮凝技術和復合多介質過濾技術的數據對比,可以看出,兩中技術都有各自的優勢所在,先絮凝技術對比多介質過濾處理技術,其使用和操作方面較為成熟、成本較低,同時管理方面比較的方便,設備的使用壽命以及維護程度都比多介質過濾處理技術強,但是,電絮凝技術也有其自身的劣勢所在,其一次性投資較高,對於較為貧困的地區,不是非常的適用。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可以對現今主要的水處理技術有著一個比較詳細的了解,通過對電絮凝技術和多介質過濾處理技術的詳細闡述,可以對相關技術的工作原理和工藝流程有著較為詳細的掌握,加強相關技術在實際中的使用和操作,加強水處理技術的效果,進一步的降低成本,加強管理,以最佳的方式對水源進行處理,為人民的生活提供最優質的保障。
參考文獻
葉銳.淺析水處理技術和工藝流程【J】.水電原理技術,2005.6
王文濤.淺析水處理系統和技術的開發【M】.中國農村水電,2007(4)
王德.淺析水處理技術的選擇以及設備的使用【M】.水利水電資訊,2006(5)
關於水的科學論文篇二
虛擬水與水安全
摘要:虛擬水是水資源領域的新概念,近年來,在與水相關的國際會議上成為討論的熱門話題。初步探討了虛擬水和虛擬水貿易,認為虛擬水作為非真實意義上的水,是通過商品交易或服務來實現的,虛擬水貿易主要表現在糧食貿易上,和國家安全有著密切關系。虛擬水的提出,改變了原有的一些 思維方式 ,拓寬了水資源 研究 的領域,樹立了水資源管理的新理念,最終提供了一條解決乾旱地區缺水的新途徑。
關鍵詞:虛擬水 虛擬水貿易 水安全
一、虛擬水及其特徵
虛擬水是由倫敦大學亞非研究院Tony Allan教授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提出的新概念,是指生產商品和服務所需要的水資源數量。 目前 虛擬水是國際上與水資源相關領域專家和管理者談論的熱門話題,2003年3月18日在日本京都舉行的第三屆世界水論壇,對“虛擬水”進行了熱烈討論。
虛擬水的特徵主要有三點:第一,非真實性。顧名思義,虛擬水不是真實意義上的水,而是虛構的水,是以“虛擬”的形式包含在產品中的“看不見”的水,因此虛擬水也被稱為“嵌入水”和“外生水”。“嵌入水”指特定的產品以不同的形式包含有一定數量的水,如生產1kg糧食需要用1000L水來灌溉,1kg牛肉需要消耗1.3萬L水,這就是在產品背後看不見的虛擬水。“外生水”暗指進口虛擬水的國家或地區使用了非本國或本地區的水這一事實。第二, 社會 交易性。虛擬水是通過商品交易即貿易來實現的,沒有商品交易或服務就不存在虛擬水,並且強調社會整體交易,非個體交易,商品交易或服務越多,虛擬水就越多。第三,便捷性。由於實體水貿易運輸距離長遠、成本高昂,這種貿易通常是不現實的,而虛擬水以“無形”的形式寄存在其他的商品中,相對於實體水資源而言,其便於運輸的特點使貿易變成了一種可以緩解水資源短缺的有用工具。
二、虛擬水貿易及其作用
虛擬水貿易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一般是缺水國家或地區)通過貿易的方式從另一個國家或地區(一般是水資源豐沛的國家或地區)購買水密集型農產品或高耗水 工業 產品,目的是獲得水和糧食的安全,以確保國家安全。虛擬水貿易並非新生事物,它是商品交易的產物,是虛擬水存在的特徵屬性,其 歷史 同糧食貿易一樣悠久。同時,虛擬水數量也隨貿易的增長一直在穩定地增長。
虛擬水貿易主要表現在農產品貿易上——尤其是糧食貿易。國家和地區之間的農產品貿易,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以虛擬水的形式在進口或出口水資源。以往,人們在進行商品交易和服務時,沒有意識到商品背後存在的虛擬水及其重要性。隨著人口的增長,乾旱半乾旱國家或地區的水資源越來越匱乏,導致這些國家和地區出現了水危機,且水安全 問題 造成糧食安全並直接威脅到國家安全。因此,為了解決水安全問題,現在一些缺水國家已清楚認識到水資源壓力問題和以農產品貿易形式存在的虛擬水之間的聯系,並在有意識地進行這類進口貿易,如摩洛哥、約旦、以色列和埃及。
通過貿易建立起水資源豐沛地區糧食的供給與改善缺水地區水資源匱乏狀況之間的聯系,使得缺水國家或地區避免去尋找水源,而是進行大量的、虛擬水含量高的糧食貿易。因此,虛擬水貿易可以緩解進口國或地區自身的水資源壓力,為這些國家和地區提供一種替代水資源供給的 經濟 有效的途徑。通過適當而公平的貿易協議進行虛擬水貿易,對於促進乾旱國家或地區節水,提高全球或區域的糧食安全,改善生態環境都具有積極意義。無形的虛擬水貿易也可以使政府和水問題專家避免陷入無休止的水資源安全性的爭論中。但是,虛擬水貿易也存在負面的 影響 ,可能出現忽視局部水平衡狀況的趨勢,對出口虛擬水的國家和地區,會因為這一貿易對其自身環境產生影響(如過度開發當地的水資源和其他 自然 資源)。對進口虛擬水的國家和地區,如果不能提供其他一些可選擇的作物給農民 種植 或者提供其他的就業方式,虛擬水貿易會剝奪這些農民和他們家庭的生計。
因此,如果將虛擬水貿易作為一項政策,則需要研究虛擬水貿易對於當地自然、社會、經濟、環境、 文化 以及 政治 方面的影響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並應 分析 虛擬水對於地緣政治重要性的影響。
三、
水安全通常指有充足的水資源滿足人類社會的物質需求、經濟的 發展 和生態環境的維護。水安全主要包括供水安全、防洪安全和水質安全。水資源短缺、洪澇災害、水質污染直接影響飲水安全、健康安全、糧食安全、經濟安全、社會安全和生態安全等。與虛擬水相關的水安全主要是供水安全。
水安全問題的出現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水資源的不可替代性,水資源是人類生存與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基礎資源,因此水資源被稱為基礎性自然資源;二是水資源供給的有限性,水資源是稀缺資源,人口增長是水資源稀缺的最原始驅動力,由於不能滿足人們對水資源日益增長的需要,因此存在水資源數量和質量等安全供給問題;三是水資源系統的整體性,水資源系統內部存在內在聯系、構成一個有機系統,如果水資源系統結構遭受破壞(例如水質污染)會導致水資源系統功能衰減甚至消亡,進而產生水安全問題。
自虛擬水概念提出以來,虛擬水 理論 已經在水資源短缺的國家和地區得到了一定的 應用 。約旦和以色列等一些乾旱國家已經有意識地制定了規劃政策以減少高水分產品的出口,特別是農作物的出口。實際上這些國家已將虛擬水視為非常重要的、增加的水資源,他們以虛擬水形式進口的水量已經遠遠超過了其出口的虛擬水量。據有關專家估算,中東地區每年靠糧食貿易購買的虛擬水數量相當於整個尼羅河的年徑流量。因此,通過增加虛擬水,可以平衡區域水資源,緩解缺水國家和地區水資源短缺,保障當地水資源安全。
四、虛擬水與國家安全
水資源是基礎性的 自然 資源和戰略性的 經濟 資源。全球性的人口、資源、環境和生態等危機的出現,導致人們的國家安全觀念有了質的變化,水資源安全 問題 不僅僅是資源安全問題,已成為關繫到國家經濟、 社會 和 政治 的重大戰略安全問題,直接關繫到國家的安全,是 影響 國家安全的關鍵組成部分。如以色列及阿拉伯鄰國的約旦河水之爭,美國和加拿大的哥倫比亞河爭端,印度與巴基斯坦的印度河爭端以及跨越歐洲八國的多瑙河爭端等水資源國際分配的水事矛盾,已是尖銳的國家安全問題。
糧食作為人類的生活必需品攜帶有大量的虛擬水,是當前世界貿易中數量最大的商品。由於糧食的生產離不開水,因此水安全問題還可以通過糧食安全影響到國家安全。乾旱國家和地區可以通過出口高效益低耗水產品、進口本地沒有足夠水資源生產的糧食產品,以貿易的形式最終解決水資源短缺和糧食安全問題。對參與虛擬水貿易的國家或地區來說,通過貿易能增強這些國家和地區糧食安全的相互依賴性,減輕國家或地區之間因為水或糧食問題所引起的直接沖突,創造持久的合作關系,維護國家安全。
五、幾點啟示
1.虛擬水的理念改變了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
虛擬水的提出,突破了以往的傳統觀念和因襲思維方式,它要求水利工作者從原有的以水為中心的觀念轉變為在水之外尋找解決水資源分配和水資源管理的途徑,運用“大水利”的系統理念和 方法 找尋與水問題相關的各種各樣的影響因素。在水問題發生的范圍之外找尋解決區域內部水問題的 措施 ,可以更好地協調人口、資源和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
2.虛擬水 理論 拓寬了水資源 研究 的領域
傳統的水資源,一般研究真實水資源的自身特徵、運動 規律 及相關關系,對“看不見”的虛擬水毫無了解。虛擬水理論給水資源和水安全研究提供了創新領域,如傳統水資源研究與糧食安全研究是分離的,虛擬水理論使兩者有了切入點,給從事水資源學研究的人員提供更加廣闊的研究空間。今後主要應加強虛擬水戰略的區域政策體系研究,研究虛擬水與區域社會經濟 發展 、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糧食安全及生態環境安全等之間的關系,對構築水資源安全戰略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3.虛擬水樹立了新型的水資源管理理念
在國家層面,應以流域為單位進行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管理,發揮流域系統在水資源管理方面的功能,使水資源管理由供求管理走向社會化管理。水資源管理應有三個層次,首先是要通過節水、生活習慣和方式的改變、產業結構和種植業結構的調整,充分利用當地水資源;其次,考慮區域社會經濟的發展、水資源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進行區域水資源分配;最後,構築水資源安全戰略體系,通過虛擬水貿易和虛擬水戰略實現全球水資源化。
4.虛擬水提供了一條解決我國乾旱區缺水的新途徑
水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一種寶貴的稀缺資源。我國華北及西北乾旱區水資源嚴重短缺,嚴重製約區域社會經濟發展,導致區域生態環境嚴重惡化。建立水資源安全戰略已經成為國家長治久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和重要戰略問題。實施虛擬水戰略有利於國家制定西北地區水資源安全戰略的保障措施及政策,有利於西北開發,對西北地區的生態環境安全和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參考 文獻 :
1 程國棟.虛擬水—— 中國 水資源安全戰略的新思路.中國 科學 院院刊,2003.4
看了關於水的科學論文的人還看
1. 水利科技論文範文
2. 關於科技論文的範文
3. 科技小論文範文
4. 地下水浮力科學論文
5. 關於科學論文的作文
『陸』 關於污水處理、水生產,節水的科技論文,2000字左右
我要採納——採納啊== 《危害+保護》
危害
眾所周知,水是地球上所有生命賴以生存的基礎。水是生命的起源,遠古時期最早的生命誕生在古老的海洋里,即使實現登陸,生命的存在仍然以水作為首要條件。即使在當今代表了最尖端科技的航天領域,對外太空生命的探索仍然以水作為第一判斷條件,可以說:沒有水,一切生命創造的精彩都將不復存在。當今世界,經濟在高速發展,我們對於水需求更大,然而我們卻在面臨前所未有的水危機。
全世界196個國家中,有超過100個國家缺水,其中20多個國家嚴重缺水,可見我們面臨的形勢有多麼危急。聯合國估計:到2050年,全世界將有超過20億的人口缺水,21世紀將是一個水比油更寶貴的世紀,保護水資源迫在眉睫!
我國水形勢亦不容樂觀:中國是世界13個缺水國家之一,全國600多個城市中目前大約一半的城市缺水,水污染的惡化更使水短缺雪上加霜:我國江河湖泊普遍遭受污染,全國75%的湖泊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富營養化;90%的城市水域污染嚴重,南方城市總缺水量的60%---70%是由於水污染造成的;對我國118個大中城市的地下水調查顯示,有115個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其中重度污染約佔40%。水污染降低了水體的使用功能,加劇了水資源短缺,對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帶來了負面影響。
我們的水資源正在遭受各種污染的侵襲,水污染嚴重破壞生態環境、影響人類生存,要想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首先要解決水污染問題。
一、 簡單了解水污染
由有害化學物質造成水的使用價值降低或喪失稱之為水污染。水的污染有兩類:一類是自然污染;另一類是人為污染。而後者是主要的。水污染可根據污染雜質的不同而主要分為化學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類。化學性污染物又可分為:無機污染物、無機有毒物、有機有毒物、需氧污染物、植物營養物、油類物質等;物理性污染又可分為:懸浮物污染、放射性污染、熱污染;生物污染主要指造成疾病的病原體對水體的污染。
二、著名的水污染事件
水污染既然有那麼大的危害,有證據嗎?答案是肯定的。
歷史上著名的全球十大環境公害中竟有三件是水污染!!!它們是水俁病事件、骨痛病事件和劇毒物質污染萊茵河事件。造成的危害是巨大而長久的,給人類帶來了無比的傷痛。三、水污染的具體分析及應對措施
水污染的種類繁多,針對不同的水污染,我們該如何防治呢?
從防治角度來說,可以將水污染分為:工業污染、農業污染及生活污染。
1、 工業污染
工業污染是水污染的主要構成部分,控制工業污染對於水污染的防治具有關鍵作用。
工業廢水為水域的重要污染源,具有量大、面廣、成分復雜、毒性大、不易凈化、難處理等特點。
工業污染物主要包括:汞、鎘、鉛等重金屬和砷的化合物以及氰根離子、亞硝酸根離子。除此之外,工業污染還有熱污染。
針對工業污染,加強管理,後期水處理至關重要。首先,要加強法律對工業污水排放的監督,對不嚴格處理污水的企業應嚴肅處理。第二,加強在水處理方面的研究,建立足夠的污水處理廠,並盡量降低污水處理的成本(污水處理成本高是污水不合格排放的主要原因)。第三,工業處理後的污水可以用作他用,只要指標合格,可用作城市道路清潔、建築清理工作,這對於節約水資源至關重要。
2、 農業污染
農業污染源包括牲畜糞便、農葯、化肥等。農葯污水中,一是有機質、植物營養物及病原微生物含量高,二是農葯、化肥含量高。
農業污染跟農業生產的關系至關重要。在我國農業生產中,存在水資源的巨大浪費,這是因為我國對於農作物的澆灌大多採取灌溉的方式,水的利用率極低,同時我國農民使用化肥的量很大,同樣存在很大的浪費,這種農業生產方式造成大量污染物排放入水體。主要造成了水的富營養化,而水富營養化在淡水中會造成水華,在海水中會造成赤潮,危害水體生態平衡、妨礙經濟發展。
應對農業污染,主要是改進農業生產方式,採取噴灌、滴灌的方式節約用水,派遣技術人員指導農民合理使用化肥。
3、 生活污染
生活污水是來自家庭、機關、商業和城市公用設施及城市徑流的污水。生活污水的成分99%為水,固體雜質不到1%,大多為無毒物質,其中無機鹽有氰化物、硫酸鹽、磷酸鹽、銨鹽、亞硝酸鹽、硝酸鹽和一些重碳酸墁等;有機物質有纖維素、澱粉、糖類、脂肪、蛋白質和尿素等,另外還有各種洗滌劑和微量金屬,後者如鋅、銅、鉻、錳、鎳和鉛等;生活污水中還含有大量的雜菌,主要為大腸菌群。另外生活污水中氮的磷的含量比較高,主要來源於商業污水、城市地面徑流和糞便、洗滌劑等。生活污水正在成為一個巨大的污染源。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導致生活污水的排放空前增長。可以看出,生活污水的成分復雜,主要造成的危害還是水體富營養化以及有機物污染物造成的水體缺氧等情況。
生活污水與我們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因此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對於減少生活污水的排放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生活上我們能做什麼?節約用水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例如在刷牙時,請關閉水龍頭;做到一水多用,洗完衣服的水可以繼續沖馬桶,淘米的水可以繼續澆花。選擇環保的清洗劑,如使用無磷洗衣粉。四、水污染的防治法律
水污染的嚴重性沒有異議,我國在水污染方面也有相關立法以規范水污染的治理、污水的排放,並予以污染水體的人以應有的懲罰。我國出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保障水污染防治的有效實施。
五、總結
從地球外看地球,地球是一個為藍色的美麗星球,地球是一個水的世界。然而,看似不缺水的地球卻正在面臨水危機。事實已經證明:是時候行動!地球上,此時此刻正有無數的人遭受缺水帶來的痛苦,包括我國在內的諸多國家正在遭受水污染的傷痛。行動起來吧!
通過此次論文的寫作,我了解到了課本以外的更多知識,認識到了我們正在面臨的危機,未來的使命感更加強烈。我想,這也是讓我們經管的學生學習化學的重要原因:未來需要有責任感的全面人才!我會為之而努力!
保護水資源,
節約用水和減少水污染的文章可以參照或者依據本文——論文的寫作格式、流程與寫作技巧進行撰寫:廣義來說,凡屬論述科學技術內容的作品,都稱作科學著述,如原始論著(論文)、簡報、綜合報告、進展報告、文獻綜述、述評、專著、匯編、教科書和科普讀物等。但其中只有原始論著及其簡報是原始的、主要的、第一性的、涉及到創造發明等知識產權的。其它的當然也很重要,但都是加工的、發展的、為特定應用目的和對象而撰寫的。下面僅就論文的撰寫談一些體會。在討論論文寫作時也不準備談有關稿件撰寫的各種規定及細則。主要談的是論文寫作中容易發生的問題和經驗,是論文寫作道德和書寫內容的規范問題。
論文寫作的要求
下面按論文的結構順序依次敘述。
(一)論文——題目科學論文都有題目,不能「無題」。論文題目一般20字左右。題目大小應與內容符合,盡量不設副題,不用第1報、第2報之類。論文題目都用直敘口氣,不用驚嘆號或問號,也不能將科學論文題目寫成廣告語或新聞報道用語。
(二)論文——署名科學論文應該署真名和真實的工作單位。主要體現責任、成果歸屬並便於後人追蹤研究。嚴格意義上的論文作者是指對選題、論證、查閱文獻、方案設計、建立方法、實驗操作、整理資料、歸納總結、撰寫成文等全過程負責的人,應該是能解答論文的有關問題者。現在往往把參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應該以貢獻大小依次排列。論文署名應徵得本人同意。學術指導人根據實際情況既可以列為論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謝。行政領導人一般不署名。
(三)論文——引言 是論文引人入勝之言,很重要,要寫好。一段好的論文引言常能使讀者明白你這份工作的發展歷程和在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寫出論文立題依據、基礎、背景、研究目的。要復習必要的文獻、寫明問題的發展。文字要簡練。
(四)論文——材料和方法 按規定如實寫出實驗對象、器材、動物和試劑及其規格,寫出實驗方法、指標、判斷標准等,寫出實驗設計、分組、統計方法等。這些按雜志 對論文投稿規定辦即可。
(五)論文——實驗結果 應高度歸納,精心分析,合乎邏輯地鋪述。應該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圖而主觀取捨,更不能弄虛作假。只有在技術不熟練或儀器不穩定時期所得的數據、在技術故障或操作錯誤時所得的數據和不符合實驗條件時所得的數據才能廢棄不用。而且必須在發現問題當時就在原始記錄上註明原因,不能在總結處理時因不合常態而任意剔除。廢棄這類數據時應將在同樣條件下、同一時期的實驗數據一並廢棄,不能只廢棄不合己意者。
實驗結果的整理應緊扣主題,刪繁就簡,有些數據不一定適合於這一篇論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湊到一篇論文中。論文行文應盡量採用專業術語。能用表的不要用圖,可以不用圖表的最好不要用圖表,以免多佔篇幅,增加排版困難。文、表、圖互不重復。實驗中的偶然現象和意外變故等特殊情況應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隨意丟棄。
(六)論文——討論 是論文中比較重要,也是比較難寫的一部分。應統觀全局,抓住主要的有爭議問題,從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進行論說。要對實驗結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復敘述實驗結果。應著重對國內外相關文獻中的結果與觀點作出討論,表明自己的觀點,尤其不應迴避相對立的觀點。 論文的討論中可以提出假設,提出本題的發展設想,但分寸應該恰當,不能寫成「科幻」或「暢想」。
(七)論文——結語或結論 論文的結語應寫出明確可靠的結果,寫出確鑿的結論。論文的文字應簡潔,可逐條寫出。不要用「小結」之類含糊其辭的詞。
(八)論文——參考義獻 這是論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問題較多的一部分。列出論文參考文獻的目的是讓讀者了解論文研究命題的來龍去脈,便於查找,同時也是尊重前人勞動,對自己的工作有準確的定位。因此這里既有技術問題,也有科學道德問題。
一篇論文中幾乎自始至終都有需要引用參考文獻之處。如論文引言中應引上對本題最重要、最直接有關的文獻;在方法中應引上所採用或借鑒的方法;在結果中有時要引上與文獻對比的資料;在討論中更應引上與 論文有關的各種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結果或觀點等。
一切粗心大意,不查文獻;故意不引,自鳴創新;貶低別人,抬高自己;避重就輕,故作姿態的做法都是錯誤的。而這種現象現在在很多論文中還是時有所見的,這應該看成是利研工作者的大忌。其中,不查文獻、漏掉重要文獻、故意不引別人文獻或有意貶損別人工作等錯誤是比較明顯、容易發現的。有些做法則比較隱蔽,如將該引在引言中的,把它引到討論中。這就將原本是你論文的基礎或先導,放到和你論文平起平坐的位置。又如 科研工作總是逐漸深人發展的,你的工作總是在前人工作基石出上發展起來做成的。正確的寫法應是,某年某人對本題做出了什麼結果,某年某人在這基礎上又做出了什麼結果,現在我在他們基礎上完成了這一研究。這是實事求是的態度,這樣表述絲毫無損於你的貢獻。有些論文作者卻不這樣表述,而是說,某年某人做過本題沒有做成,某年某人又做過本題仍沒有做成,現在我做成了。這就不是實事求是的態度。這樣有時可以糊弄一些不明真相的外行人,但只需內行人一戳,紙老虎就破,結果弄巧成拙,喪失信譽。這種現象在現實生活中還是不少見的。
(九)論文——致謝 論文的指導者、技術協助者、提供特殊試劑或器材者、經費資助者和提出過重要建議者都屬於致謝對象。論文致謝應該是真誠的、實在的,不要庸俗化。不要泛泛地致謝、不要只謝教授不謝旁人。寫論文致謝前應徵得被致謝者的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
(十)論文——摘要或提要:以200字左右簡要地概括論文全文。常放篇首。論文摘要需精心撰寫,有吸引力。要讓讀者看了論文摘要就像看到了論文的縮影,或者看了論文摘要就想繼續看論文的有關部分。此外,還應給出幾個關鍵詞,關鍵詞應寫出真正關鍵的學術詞彙,不要硬湊一般性用詞。
你還是自己寫吧==原創,沒人有時間==
『柒』 水處理技術論文範文
水處理是去除水中一些對生產、生活不需要的有害物質的過程。下面是我整理的水處理技術論文範文,希望你能從中得到感悟!
隧道滲漏水處理技術
摘要:本文總結了隧道滲漏的處理文法,為同類隧道工程結構的滲漏水處理積累了一些經驗。需要強調的是,關鍵是在二襯施工前的防水工程的施工質量及混凝土的澆築質量,最大可能的做好防止滲漏水的的施工關鍵工序。當然沒有一種材料是百分之百可靠的,沒有一種施工方法是盡善盡美美的,只有在正確選材、合理施工,才能達到徹底防水的目的。
關鍵詞:滲漏;堵漏;注漿
中圖分類號:F407.9文獻標識碼:A
1滲漏水處理使用材料簡要說明
1.1 堵漏
堵漏材料:金湯水不漏、130瞬間止水劑等。
“金湯牌水不漏”是吸收國內外先進技術開發的高效防潮、抗滲、堵漏材料,也是極好的粘結材料。分“緩凝型”、“速凝型”和“超速凝型”三種,均為單組份灰色粉料。“緩凝型”主要用於防潮、防滲;“速凝型”和“超速凝型”主要用於抗滲、堵漏。其主要技術指標:凝固時間:1~90分鍾;抗壓強度:30~40MPa;不透水性:>0.7MPa;其主要特點:快速帶水堵漏;迎背水面均可使用,施工簡便;凝固時間可隔,防水粘貼均可。
130瞬間止水劑是一種不收縮,且具有膨脹性的遇水硬化之粉狀聚合物,加水即可使用。接著性很強,在水中或潮濕空氣養護條件下,固結體具有微膨脹性(膨脹率為1‰~3‰左右),以填塞所有孔隙達到防水功效,沒有氧化和收縮的現象。當溫度不低於10°C時,可在46秒內凝固,早期強度高,1小時強度達15Mpa,28天強度達40Mpa,後期強度繼續增大;使用年限與一般砼一樣長久。
1.2 注漿
注漿材料採用普通水泥和水玻璃。水玻璃為傳統注漿材料,對處理混凝土中細微裂縫有獨到的效果。
2施工設計程序
二襯施工完畢後,進行二襯牆滲漏水處理。隧道二襯一般在側牆起拱線以下的牆面上發生滲漏水現象。針對不同部位,採取不同的處理措施。牆面點狀、面狀滲漏水側重於堵漏施工,施工縫部位重於注漿施工,但均採用堵漏、注漿、引流相結合的施工工藝。
3滲漏水處理施工工藝
3.1 檢查牆面,標出滲漏水部位,根據滲漏水情況,確定處理方案。對於點及裂紋滲漏水的,採用鑿槽堵漏方案;對於面滲漏水的,視滲水輕重程度分別採用堵漏和注漿方案;對於施工縫的滲漏水,將採用注漿方案。但也不是絕對的,要根據具體情況,綜合分析漏水原因而採取最適宜的處理方案。
3.2 堵漏施工工藝
3.2.1對於裂縫滲漏水,沿裂縫剔鑿出寬深各為20mm、40mm的凹型槽,對於滲漏點,則以滲漏點為圓心鑿洞,孔洞直徑為10~30mm,深為20~40mm,孔洞盡量保持與基面垂直。另外,鑿連續牆槽縫要適當加深加寬,按接縫兩邊的疏鬆程度而定。
3.2.2徹底清理並清洗凹型槽及孔洞;
3.2.3取適當量的堵漏材料加水拌製成泥狀,搓成條形或錐形,迅速將膠泥堵漏到槽(洞)中,並用力擠壓密實,保持45~60秒不動。
3.2.4對漏水情況嚴重的,將採用注漿施工方案。
3.3 注漿、引流施工工藝
根據滲漏水情況,本站採取綜合注漿方案。
3.3.1 傳統注漿工藝
注漿主要是在施工縫部位,該部位主要是由於澆築混凝土時處在模板的端頭部位,部分施工縫處由於工人施工時操作不到位,混凝土不能完全密實填充,尤其在拱頂部位,這樣,該處的膨脹型止水條便起不到止水的作用,同樣,由於止水條安裝不規范,在施工縫整個斷面上,都會有漏水的可能,而這種情況也比較普遍,因此用采注漿的方法可達到較好的堵漏效果。 (1) 查滲漏點將基層表面擦乾,立即均勻撒一層干水泥,若表面有濕點或印濕線,即為漏水孔、縫,從而確定滲漏部位。 (2) 鑿眼及鑽孔先以滲漏點為中心點鑿一直徑約100mm,深度約40mm的凹坑,再用沖擊鑽或專用打孔設備,自滲漏點向砼內打Φ20mm的孔Ⅰ,孔深200~300mm,以同樣的方法在同一斷面的拱頂部位打孔Ⅱ。(3) 埋設注漿管:採用Φ20mm水管(帶絲扣連接閥門)埋設,管口中心對正鑽眼位置。然後用凝結快(初凝8min,終凝15~20min)粘結好的環氧樹脂砂漿封管。封管時將表面鑿除部分全部封堵。 (4) 注漿注漿管埋設1小時後方可注漿。採用雙液注漿泵泵注漿,注漿材料水泥水玻璃雙液漿,配比為水泥:水玻璃=1:1。注漿壓力為0.5Mpa注漿前,先用水代替漿液灌注,以檢查除注漿注管外其它部位是否有漏水現象,以免出現漏漿。試灌時記錄灌水量和灌水時間,為確定灌漿量和灌注壓力提供參考。注漿時,垂直縫應按先下後上的順序進行。注漿管接埋設好的注漿管Ⅰ,打開注漿管Ⅱ閥門,灌漿開始後,逐漸升壓,待注漿管Ⅱ出水後先不要封閉,見漿液後立即封閉其孔,仍繼續壓漿,使漿液沿著漏水通道推進。並把注漿泵開泵到規定壓力值,停泵。讓灰漿慢慢滲入,到表面壓力下降到0.1Mpa時,二次開泵升到規定壓力值,如此反復進行,直到壓力穩定在規定壓力值不再下降為止。當壓力解除後不再有漏水和滲水現象時,該處注漿完畢,移到下一注漿孔灌注。 (5) 拔管及封堵注漿完成後,將注漿管沿孔根部用手砂輪割除,然後將孔口清刷干凈,孔底用130瞬間止水劑材料封堵,表面用1:2~1:2.5水泥砂漿抹平。
3.3.2 引流
對於牆面大面積滲水,這方面原因主要是二襯內部防水板被破壞,而底板瀉水管堵塞,致二襯內水位上升,便造成二襯混凝土大面積滲水,對於這種滲漏水情況的處理,主要是通過引流的方法加以處理。 (1)、先在滲水區域的下部距潮濕印記邊緣300mm處,緊貼地板表面打兩個Ф32的瀉水孔,使二襯後的地下水得以排除;然後,在瀉水孔的下部底板上鑿一直徑10CM深10CM的積水坑,並在隧道底板上鑿10CM深寬5CM的溝槽,槽中埋Ф32PVC排水管,將牆底瀉水孔的水引至隧道排水溝中。 (2)、孔洞和溝槽的封堵,在牆腳瀉水孔與積水坑之間先用PVC盲溝材(大粒徑碎石也可)填充,在盲溝材上蓋一層土工布,防止砂漿堵塞盲溝材縫隙,孔洞先用京湯水不漏堵漏材料堵2~3CM厚一層,等水不漏凝固後,用1:2.5防水砂漿把孔洞部位及瀉水管槽抹面即可。
3.3.3施工注意事項及安全措施
3.3.3.1注意事項: (1)、所選用的輸漿管必須有足夠的強度;漿液在管內流動順暢。 (2)、注漿施工力求一次注好,對注漿量較大部位必須連續注注,設備的壓力和流量滿足施工需要。 (3)、注漿過程中要始終注意觀察注漿壓力和輸漿管的變化,當泵壓驟增、注漿量減少,多為管路堵塞或被注物不暢,當泵壓升不上去,進漿量較大時,檢查漿液粘度和凝固時間。 (4)、注漿過程中出現跑漿、冒漿,多屬封閉不嚴導致,當出現此種情況應停止注漿,重做封閉工作。
3.3.3.2安全措施 (1)、注漿前嚴格檢查機具、管路及接頭的牢固程度,以防壓力爆破傷人。 (2)、操作人員在配製漿液和注漿時,要戴眼鏡、口罩、手套等勞保用品,以防止損傷眼睛和皮膚。 (3)、注漿時注漿管附近嚴禁站人,以防爆管、脫管傷人。
參考文獻
[1]吳曉容.隧道滲水原因分析及處理方法 廣州市政技術開發公司 廣東 廣州 【期刊】城市道橋與防洪.2004-09-15
[2] 楊俊倉; 黎志恆.關山隧道滲水治理工程措施研究.甘肅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查設計院; 甘肅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查設計院 蘭州 【期刊】安全與環境工程.2003-11-30
[3]王成軍.晉陽高速公路隧道滲水處治. 山西省高速公路管理局晉城管理處 山西晉城 【期刊】山西交通科技.2003-12-30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水處理技術論文範文
『捌』 能給我一份水處理的論文么,最好今天給我啊!
摘要:投加水處理葯劑是水處理中一種常用的方法。本文以絮凝劑,殺生劑為主,介紹了它們的發展現狀,使用的局限性,分析了各種主要葯劑的應用前景。
1、前言
水處理劑是工業用水、生活用水、廢水處理過程中必需的化學葯劑,通過使用這些化學葯劑,可使水達到一定的質量要求。它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水垢和污泥的形成、減少泡沫、減少與水接觸的材料腐蝕、除去水中的懸浮固體和有毒物質、除臭脫色、軟化水質等。目前由於世界各國用水量急劇增加,同時各種環保法規(水凈化法)相繼制定,而且要求日益嚴格,所以對於各類高效的水處理葯劑增長很快。在我國,與日益嚴峻的水資源危機矛盾的是水處理葯劑的生產能力很低,質量也得不到保證,所以加快我國水處理葯劑這一環保材料產業的發展迫在眉睫。
水處理葯劑包括絮凝劑、緩蝕劑、阻垢劑、殺生劑、分散劑、清洗劑、預膜劑、消泡劑、脫色劑、螯合劑、除氧劑及離子交換樹脂等。本文將對絮凝劑和殺生劑作系統地介紹。
2、絮凝劑
絮凝技術的關鍵是絮凝劑的選擇。絮凝劑可分為無機、有機和微生物絮凝劑。
2.1、無機絮凝劑
無機低分子絮凝劑有氯化鋁、硫酸鋁、硫酸鐵、氯化鐵等。其聚集速度慢,形成的絮狀物小,腐蝕性強,在水處理過程中存在較大的問題,而逐漸被無機高分子絮凝劑所取代。
無機高分子絮凝劑是在傳統鋁鹽、鐵鹽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的水處理劑,價格較低廉,凈水效果好。
聚合氯化鋁(PAC)的混凝性能好,生成的礬花大,投葯量少,效率高,沉降快,適合水質范圍較寬。主要用於飲用水和工業給水的凈化。同時還能用於去除水中所含的鐵、錳、鉻、鉛等重金屬,以及氟化物和水中含油等,故可用於處理多種工業廢水。
聚合氯化鋁鐵(PAFC)是一種新型的無機高分子凈水劑,產品中鋁鐵二者的配比是可調的,以適應不同水質的需求,已分別在石化、鋼鐵、煤炭工業等廢水的凈化處理中得到應用。結果表明,該葯劑質優、價廉,是一種新型、高效、穩定的凈水劑,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有人通過實驗比較得出PAFC的凈水效果稍好於PAC,但PAFC加葯成本比PAC少得多。
聚合硫酸鐵具有良好的絮凝和吸附作用,廣泛應用於原水,飲用水、自來水、工業用水、工業廢水及生活污水的處理。聚合硫酸鋁(PAS)是一種使用最廣的混凝劑,主要用於飲用水和工業用水的凈化處理。
聚硅酸鹽是在聚硅酸及傳統的鋁鹽、鐵鹽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高度聚合的硅酸與金屬離子一起可產生良好的混凝效果。通過把金屬離子的電中和能力和聚硅酸的吸附架橋能力結合在一起,使復合產物具有較強的電中和與吸附架橋作用,達到更好的凈水效果。它們的絮凝脫穩性能遠超過聚硅酸和聚金屬離子,同聚硅酸相比,不但提高了穩定性,且增加了電中和能力;同聚金屬離子相比,則增強了粘結架橋性能。以聚合硅酸硫酸鋁(PASS)、聚硅氯化鋁(PASC)和硅鐵復合無機高分子絮凝劑為代表的復合無機高分子絮凝劑,成功應用在給水、工業廢水以及城市污水的各種流程中,現已成為主流絮凝劑。
但是,無機高分子絮凝劑的相對分子質量和粒度以及絮凝架橋能力仍比有機絮凝劑差很多,且存在對進一步水解反應的不穩定性問題。
2.2有機高分子絮凝劑
與無機絮凝劑相比,合成有機高分子絮凝劑用量少,絮凝速度快,受共存鹽類、介質pH及環境溫度影響小,生成污泥量也少;而且有機高分子絮凝劑分子可帶—COO、—NH—、SO3、—OH等親電基團,可具鏈狀、環狀等多種結構,利於污染物進入絮體,脫色性好。一般有機絮凝劑的色度去除較無機絮凝劑高20%左右.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是聚丙烯醯胺類。它能適應多種絮凝對象,用量少,效率高,生成的泥渣少,後處理容易。常與其它無機絮凝劑復配,如與氯化鋁的復配使用。
但合成高分子絮凝劑其單體或水解、降解產物常常有毒,如聚丙烯醯胺(PAM)的單體,有神經毒性和致畸、致癌、致突變的「三致」效應。
2.3微生物絮凝劑
微生物絮凝劑是利用生物技術,從微生物或其分泌物提取、純化而獲得的一種安全、高效、能自然降解的新型水處理劑,至今發現具有絮凝性的微生物已超過17種,包括黴菌、細菌、放線菌和酵母菌等。它分為:
(1)直接利用微生物細胞的絮凝劑,如某些細菌、黴菌、放線菌和酵母,他們大量存在於土壤、活性污泥和沉積物中;
(2)利用微生物細胞壁提取物的絮凝劑,如酵母細胞壁的葡聚糖、甘露聚糖、蛋白質和N-乙醯葡萄糖胺等成分;
(3)利用微生物細胞代謝產物的絮凝劑,微生物細胞分泌到細胞外的代謝產物是細胞的莢膜和粘液質,除水外,其主要成分為多糖及少量多肽、蛋白質、脂類及其復合物。其中多糖在某種程度上可用做絮凝劑。
迄今為止,發現的絮凝效果最好的微生物絮凝劑是紅平諾卡氏菌NOC-1。可用於畜產廢水處理,膨脹污泥的沉降及紙漿廢水(黑液)顏料廢水等有色廢水的脫色,效果顯著。
雖然,對微生物絮凝劑的研究屢有報道,但大多處於實驗室研究階段,未走向工業應用。我國這方面的起步較晚,目前的研究僅限於菌種篩選。
成都生物研究所分離篩選初步獲得6株微生物絮凝劑產生菌,用其發酵離心上清液對造紙黑液,皮革廢水,偶氮染料廢水,硫化染料廢水,電鍍廢水,彩印製板廢水,石油化工廢水,造幣廢水及藍黑水,碳素墨水等進行的絮凝試驗表明,廢水固液分離效果良好,COD去除率55%—98%,懸浮物,色度、濁度去除率90%以上。
上海大學環境科學系在污水處理廠的迴流污泥及底泥中分離,篩選出3株絮凝劑產生菌.該菌株所產培養液可使土壤懸液濁度去除率達99%以上,使鹼性染料廢水COD去除率為70%左右,色度去除為92%左右。
目前,絮凝劑正向價廉實用、無毒高效的方向發展。有機高分子絮凝劑將逐漸取代目前被廣泛使用的無機絮凝劑,另一方面,微生物絮凝劑具有使用穩定性、安全性、高效性及低耗性。是當今最具發展前途的絮凝之一。所以,未來的發展不僅要開發新型廉價高效的微生物絮凝劑,還要研究微生物絮凝劑與其他絮凝劑的配合使用。已有試驗表明,二者配合使用,可以互補, 不僅可以提高絮凝效率,而且還可降低投加量。
3、殺生劑
殺生劑是在循環冷卻水系統中,用以殺死微生物(菌藻)以阻止其大量繁殖致使冷卻水系統中的金屬設備發生腐蝕及事故,影響正常運行的水處理葯劑。根據殺生機制分為氧化性殺生劑和非氧化性殺生劑。
3.1氧化性殺生劑
氯氣是一種強氧化性殺生劑,其殺菌力強,價格低廉,使用較簡單,是當今應用最廣泛的殺生劑之一。但不適於鹼性水處理。另外,它可能與水中有機物生成致癌物三鹵甲烷,因而限制了它的應用。於是溴類、臭氧、二氧化氯相繼為人們所重視。
溴類殺生劑主要有溴化鈉、溴化海因、活性溴、溴化丙醯胺等。溴化丙醯胺是近年來開發出的一類氧化性殺生劑,其中2,2-二溴-3-氮川丙醯胺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廣譜殺生劑。隨著冷卻水pH值和溫度的升高,它的半衰期迅速變短,對環境污染小。
臭氧具有十分優良的殺菌活性,剝離粘泥作用較強,同時還兼具緩蝕阻垢作用,用它處理循環冷卻水,其濃縮倍數可達30~50。但由於成本較高,目前還未被廣泛採用。
二氧化氯對細胞壁有較強的吸引和穿透能力,它對冷卻水中存在的主要危害菌種如異養菌、鐵細菌、硫酸鹽還原菌等都有很好的殺滅作用。它的特點是用量少、高效、快速、葯效持續時間長。如2mg/L的二氧化氯作用30s後就能殺死近100%的微生物;在pH為8.6,活菌數達71萬個/ml的水中投加0.5mg/L的二氧化氯作用12h後,對異養菌的殺菌率保持在99%以上。另外,它能不受pH的影響,不與水中氨、有機胺類及酚類反應;不僅能殺死微生物,而且能分解殘留的細胞結構,具有殺孢子和殺病毒的作用;適用於鹼性水處理,對環境沒有威脅。在我國,以前由於它的不穩定性限制了其推廣應用。近年來,一些廠家已先後批量生產穩定性二氧化氯,南京某公司還推出了化學法二氧化氯發生器,其設計獨特,操作簡便,安全可靠。用二氧化氯取代氯氣作為工業循環冷卻水的殺生劑具有很多的優越性,特別是對於合成氨廠,化工廠和煉油廠的冷卻水系統,由於系統中有機物和氨的含量高,需氯量大,pH值偏鹼性,用二氧化氯取代氯氣可以取得更好的經濟、環境效益。
3.2非氧化性殺生劑
非氧化性殺生劑種類較多,應用較早的氯酚類因毒性大,易污染水體,漸漸被棄之不用。有機胺類使用也極少。
二硫氰基甲烷是使用較早的有機硫化物殺生劑。對於抑制藻類、真菌和細菌,尤其是硫酸鹽還原菌十分有效。但不適宜在鹼性冷卻水系統中使用。
異噻唑啉酮是一類較新的有機硫化物殺生劑。該類殺生劑是通過斷開細菌和藻類蛋白質的鍵而起殺生作用的,濃度為0.5mg/L時,即能有效地抑製冷卻水系統中的藻類、真菌和細菌,具有廣譜高效、作用時間長(0.5mg/L的加入量,使用5周後仍有效)、低毒、pH使用范圍廣、配伍性混溶性好、不起泡沫,並能阻止粘泥生成等優點。國外已廣泛應用於冷卻水處理中。
季銨鹽殺生劑因其成本低,毒性小,且兼具緩蝕性。故得到廣泛的應用,但使用中還存在易產生抗葯性、費用增加,起泡,加重腐蝕等問題。鑒於此,新合成的十六烷基辛基二甲基溴化銨(168)和十六烷基癸基二甲基溴化銨(1610)兩種雙烷基季銨鹽,改變了季銨鹽的表面活性和分子穩定性,它產生的泡沫少,殺生活性也得以提高。
戊二醛具有高效廣譜的殺菌滅藻作用,對生物粘泥也有一定的剝離作用。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生產了系列戊二醛水處理殺生劑A515、A525、A530等,試驗證明,A515對異養菌等具有明顯的殺生作用,且葯效持續時間長,72h後殺菌率仍有90%以上;它適用於鹼性水處理,與磷系葯劑具有良好的配伍性。武漢某公司近年推出戊二醛系列用於循環冷卻水系統,效果明顯。在對冷卻水的推薦使用濃度下,戊二醛幾乎沒有毒性,它的水溶液本身會發生生物降解。隨著社會環保意識的加強,戊二醛類殺生劑將大有發展前途。
開發新型殺生劑,要考慮價格、毒性,使用安全性,貯存穩定性、微生物耐葯性等因素外,還應考慮殺生劑的復配間的協同效應,復配在一起,既能增強殺生能力,又能降低加葯量。
4、水處理葯劑的發展方向
4.1專用水處理葯劑的開發
為了滿足不同廢水系統(如造紙廢水、印染廢水、食品加工廢水等)的需要,專用性強,針對某一類化學物質的品種的研製與開發勢在必行。
4.2多功能水處理葯劑的開發
多功能水處理劑是水處理葯劑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這類新型水處理技術的出現,將開拓水處理劑的生產和應用范圍,對化學法處理工業水的發展有重大的促進作用。
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緩蝕-阻垢劑、絮凝-緩蝕劑、絮凝-殺菌劑、絮凝-殺菌-緩蝕劑、絮凝-緩蝕-阻垢劑等。
4.3綠色水處理葯劑的發展
水處理葯劑綠色化發展中,無毒、無害、易生物降解都是方向。最典型的綠色水處理葯劑是近年來國內外開發的分散阻垢劑聚天冬氨酸(PASP)。PASP是合成的一種生物高分子。有良好的生物相溶性和可生物降解性。毒理學的研究揭示出聚天冬氨酸(PASP)無毒、無敏感或無突變的效果。
4.4高性價比的水處理葯劑的開發
目前高性能的葯劑價格普遍偏高,可通過尋找價廉易得的原料研製出高性能產品,也可通過加強對復配技術的研究,即添加廉價輔助劑,減少葯劑的實際用量,同時保持凈水效能而達降低成本的目的。
『玖』 2017年水處理技術論文(2)
2017年水處理技術論文篇二
淺談給水處理技術的發展
[摘要] 水與人們生活生產密切相關,而且水是保障人民生活發展工業生產不可缺少的物質基礎。近年來,人口增長、水資源的分布不均、污染加劇等問題造成水資源不足日益嚴重。因此給水處理技術一直在改進。本文旨在介紹一些給水處理日益發展的基本技術。
[關鍵詞] 給水處理 污染物 現代化 高級氧化 膜技術
1.現代化處理技術
1.1化學氧化
水質處理常用氯氧化,當有機污染尚未得到去除時,會產生較多的有害消毒副產物。目前採用KMnO4語氣復合劑(一種專門商品)的應用逐漸展開,對氧化有機物、改善混凝取得較好效果。臭氧預氧化可以提高有機物的可生物降解性,又可除嗅、脫色,去除鐵、錳,但往往結合後續深度處理臭氧—活性炭時才採用。
1.2加吸附劑粉末炭
粉末炭,具有吸附能力好、投加靈活、對污染物處理效能高等優點,但由於耗費較高(約105元/m^3左右),一般只有在消除沖擊性污染時採用,投加量需10~20mg/L,現在一些水污染事件中就曾應用過此技術,此外還可以通過此技術對原水進行控制,並將該技術演化,如形成活性炭吸附帶控制突發性污染事件等。
1.3調節pH
由於投加酸與鹼,運行成本增加,又在原水中增加無機離子,在我國很少採用,國外在此方面研究較多,這里不做詳述。但其對原水pH的控制以及對某些污染物去除還具有良好的功效的,這一點也被業內廣泛認可。
1.4生物預處理
20世紀70年代以來,生物處理工藝越來越廣泛應用於市政給水生物處理方法包括生物接觸氧化法、生物轉盤、生物流化床、生物濾池氧化法、生物活性炭濾池和膜生物反應器等多種形式。生物預處理藉助微生物的生命活動對水中的氨氮等有機污染物和鐵、錳等無機物進行去除,從而改善水的混凝沉澱性能,使後續工藝較好的發揮作用,提高出水的水質。
2.給水處理的新技術
2.1高級氧化技術
高級氧化技術是給水處理的新技術,並受到了許多的關注,在水處理中有廣泛的應用,高級氧化技術包括臭氧氧化技術、超臨界水氧化技術、光催化氧化技術、超聲空化氧化技術等。
2.1.1臭氧氧化技術
臭氧由於其在水中有較高的氧化還原電位,常用來進行殺菌消毒、除臭、除味、脫色等,在飲用水處理中有著廣泛的應用。近年來,由於氯氧化發用於給水、循環水處理和廢水處理中有可能產生三氯甲烷等“三致”物質而受到限制,使臭氧在水處理中的作用受到了更多的關注。但臭氧應用於廢水處理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如臭氧發生的成本高,而利用率偏低,臭氧處理的費用高;臭氧與有機物的反應選擇性較強,在低劑量和短時間內臭氧不可能完全礦化污染物,且分解生成的中間產物會阻止臭氧的進一步氧化。因此,提高臭氧利用率和氧化能力就成為臭氧高級氧化法的研究熱點。臭氧的高級氧化技術就是通過臭氧氧化與各種水處理技術的結合,形成氧化性更強、反應選擇性較低的羥基自由基。
2.1.2超臨界水氧化技術
超臨界水反應與氧化組合為“超臨界水氧化(SCWO:Supercritical Water Oxidation)”技術,應用較多。超臨界水有優良的溶劑特性,增加了電導率和離子值。表示溶劑的極性的電導率,在常溫常壓下的值較高(78),在高溫高壓下的己烷和甲醇等無極性,與弱極性的有機溶劑的電導率等值(2~30左右)。因此,在高溫高壓下的水溶解有機物是可能的。
SCWO技術有以下特點:
1) 將有機物完全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使之無害化。
2) 不產生以二惡英為代表的有害的副產物。
3) 反應速度快,單位時間內處理量大,裝置小型化。
4) 與焚燒爐不同,不需要煙筒,不排放煙氣。
在臨界溫度下易於控制加水分解反應,或易於控制原子團的反應,這是超臨界水作為反應溶劑的優越性。不用酸和鹼即可進行廢水處理,是極好的環境處理技術。
2.1.3光催化氧化技術
所謂光催化氧化反應,就是在光的作用下進行的化學反應。光化學反應的活化能來源於光子的能量,在太陽能的利用中光電轉化以及光化學轉化一直是十分活躍的研究領域。光催化氧化技術利用光激發氧化將O2、H2O2等氧化劑與光輻射相結合。所用光主要為紫外光,包括uv-H2O2、uv-O2等工藝,可以用於處理污水中CHCl3、CCl4、多氯聯苯等難降解物。另外,在有紫外光的Fenton體系中,紫外光與鐵離子之間存在著協同效應,使H2O2分解產生羥基自由基的速率大大加快,促進有機物的氧化去除。
2.1.4超聲空化氧化技術
超聲空化是指水中的微小泡核在超聲波作用下被激化,表現為泡核的振盪、生長、收縮及崩潰等一系列動力學過程。超聲空話技術就是利用聲解,將水中有機物轉化為CO2、水、無機離子和有機酸等成分。超聲空化技術具有少污染或無污染、設備簡單等優點,同時,還伴有殺菌消毒功效,是一種很有潛力的水處理新技術。但現階段超聲空話技術主要用於實驗室小水量的處理研究中,尚處於基礎研究階段。為了提高降解速度同時降低費用,國內外的水處理工作者又相繼研究開發了關於超聲波與其他技術相聯合的新工藝,如臭氧/超聲波聯合工藝。在臭氧/超聲聯合處理含酚水的實驗研究中,取得了較好的處理效果。
2.2膜處理技術
隨著人類對膜的逐步認識,各種人工合成膜也應運而生,其種類繁多,作用也千差萬別,但是它們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選擇透過性。膜從廣義上可以定義為兩相之間的一個具有選擇透過性的薄層屏障。
膜式活性污泥法技術是分離技術與生物技術有機結合的新型的水處理技術。是利用膜分離設備截留生化反應池中的活性污泥和大分子有機物,省掉二沉池。活性污泥濃度因此大大提高,水力停留時間和污泥停留時間可以分別控制,而難降解的物質在反應池中不斷反應、降解。因此膜處理工藝是通過膜分離技術大大強化了生物處理的功能。
3.結語
我國的給水處理目前普遍採用混凝、沉澱、過濾、消毒組成的常規水處理技術, 優點是水處理成本低, 平均處理效果較好。此外, 水源污染加劇, 常規水處理工藝對某些有機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不佳。而新興的水處理技術對水質的改善提供了支撐。臭氧-活性炭處理、膜技術等水處理技術在去除效率、無害性等方面均有常規處理無法比擬的優勢, 並且在發達國家的使用經驗也表明了這些技術的可靠性。隨著科技的進步, 材料學的發展,這些新興工藝的成本也在逐漸降低。因此我們可以預見, 未來的水處理, 將朝著更安全、更高效、更環保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陸煜康,唐鋰.水處理節能和新能源的應用.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5
[2]苑寶玲,王洪傑.水處理新技術原理與應用.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1
[3] 陸煜康.水處理新技術與能源自給途徑.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8
作者簡介:
闞沙沙(1992-),女,漢族,吉林松原人,鄭州大學,水利與環境學院,給水排水工程.
郭丹丹(1991-),女,漢族,河南許昌人,鄭州大學,水利與環境學院,給水排水工程.
看了“2017年水處理技術論文”的人還看:
1. 關於水處理技術論文
2. 鍋爐水處理技術論文
3. 工業水處理技術論文
4. 膜法水處理技術論文
5. 鍋爐水處理技術論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