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污水處理費,垃圾處理費將有哪些變化
2020年底前,全國城市及建制鎮全面建立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
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於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價格機制的意見》。《意見》指出,要健全固體廢物處理收費機制。2020年底前,全國城市及建制鎮全面建立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同時,探索建立農村垃圾處理收費制度。
向左轉|向右轉
電價:完善差別化電價政策
電價方面,《意見》明確要充分發揮電力價格的杠桿作用,推動高耗能行業節能減排、淘汰落後,引導電力資源優化配置,促進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優化升級。
(一)完善差別化電價政策。
全面清理取消對高耗能行業的優待類電價以及其他各種不合理價格優惠政策。嚴格落實鐵合金、電石、燒鹼、水泥、鋼鐵、黃磷、鋅冶煉等7個行業的差別電價政策,對淘汰類和限制類企業用電(含市場化交易電量)實行更高價格。
(二)完善峰谷電價形成機制。
加大峰谷電價實施力度,運用價格信號引導電力削峰填谷。省級價格主管部門可在銷售電價總水平不變的前提下,建立峰谷電價動態調整機制,擴大高峰、低谷電價價差和浮動幅度,引導用戶錯峰用電。利用現代信息、車聯網等技術,鼓勵電動汽車提供儲能服務,並通過峰谷價差獲得收益。完善居民階梯電價制度,推行居民峰谷電價。
(三)完善部分環保行業用電支持政策。
2025年底前,對實行兩部制電價的污水處理企業用電、電動汽車集中式充換電設施用電、港口岸電運營商用電、海水淡化用電,免收需量(容量)電費。
Ⅱ 農村污水處理補貼
近年來,我國農村建設正向美麗鄉村建設轉型,國家對農村環境整治的力度不斷加大,同時,隨著城鎮污水治理市場的逐漸飽和,越來越多的水務企業也在向村鎮污水治理市場進軍。可以說,村鎮水環境治理已經成為現今我國水處理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然而,由於我國村鎮污水治理尚處於起步階段,不少問題也亟待解決,例如技術工藝的選擇、標準的制定、運營模式的探索等等,而其中最受企業所關心的就是污水處理的費用問題。那麼農村污水處理補貼和收費機制是怎麼樣的呢?
據悉,「農戶付費制度」並非首次提出。在年初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中,就已提出「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探索建立垃圾污水處理農戶付費制度,完善財政補貼和農戶付費合理分擔機制。」但目前來看,農村污水垃圾的價格形成機制尚未形成,農村環境治理相關項目沒有經營性收益,其回報機制也多來源於政府付費。
福建省
2017年4月,福建省印發《福建省培育發展農村污水垃圾處理市場主體方案的通知》。《通知》中針對資金來源問題,提到:
各地要參照省級補助標准,將農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費用納入本級財政預算,加大財政投入。對採用捆綁打包PPP模式,省級專項補助資金上浮10%。
省級預算內投資對23個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每新增1萬噸/日處理污水能力的,補助標准從400萬元提高至440萬元,其他縣(市、區)從100~150萬元提高至220萬元,同時按照新增處理能力計算,補助金額低於110萬元的項目按照110萬元給予補助。對污水處理設施和管網運營採用各自獨立的運營績效考核指標和付費模式。對採用廠網一體化運營的PPP工程包項目,根據項目達標處理的污水處理量給予運營專項補助上浮20%,從省級宜居環境建設專項資金中統籌安排,補助時限截至2020年。
建立財政獎補與村民付費相結合的分攤機制。已建成污水處理設施的,要開征污水處理費;農村地區要採取村民自治和「一事一議」方式,村民按每人每年5~20元繳納保潔費。
支持銀行業機構開展收益權質押融資和發行資產證券化產品等,為農村污水垃圾項目提供多種融資支持。允許投資企業用項目預期收益權向金融機構質押貸款,地方政府可採取相應增信措施或給予貸款貼息補助。
河北省
2018年2月26日,河北省印發《河北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方案》中針對資金來源問題,提到:
對污水垃圾集中處理、無害化衛生公廁等農村衛生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管護主要由政府出資;對戶用廁所改造、戶用小型污水處理等設施建設,由農戶適當出資,政府給予獎補,日常管護以農戶為主;對村莊綠化、美化、亮化及街道硬化等建設,由村集體、農戶適當出資,村民投工投勞,政府給予獎補,日常管護以村集體為主;政府財政資金重點向貧困地區傾斜,對貧困村人居環境整治,免除村集體和貧困人口出資。
四川省
2018年3月2日,四川省印發《四川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五年實施方案的通知》。《方案》中針對資金來源問題,提到:
健全價格調整機制,對於收費不足以維持設施正常運營的,市、縣政府可根據有關規定給予補貼。鼓勵銀行為符合條件的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開展應收賬款、收費權質押貸款等金融服務。
省級財政安排「以獎代補」資金,支持「千村示範工程」和全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各級地方財政調整優化支出結構,通過集中新增財力、盤活存量資金、安排政府債券等多種方式加大支持力度。統籌好中央、省、市、縣各級專項資金,採取上下結合、橫向統籌的辦法,打好政策資金「組合拳」。綜合運用股權融資、債權融資等多種方式,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金融資本參與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項目的建設和運營。
從今年起,省財政每年安排兩億元以獎代補資金重點支持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並根據試點工作推進情況分配資金。
河南省
2018年4月23日,河南省發布《河南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方案》中針對資金來源問題,提到:
建立多元投入的資金保障機制。加大資金籌措力度,建立各級政府補助、村集體資金及社會資金參與、村民合理付費相結合的費用分擔機制。創新政府支持方式,採取試點示範、分類分檔、以獎代補、先建後補、以工代賑等多種方式,充分發揮政府投資撬動作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省轄市、縣(市、區)可統籌使用上級均衡性轉移支付等有關資金,用於彌補農村人居環境基礎設施運營維護費用。積極推廣應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通過特許經營等方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農村垃圾、污水治理項目,鼓勵採取整縣打包或城鄉一體的模式,增加項目吸引力。
吉林省
2018年5月15日,吉林省發布《吉林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方案》中對資金來源問題,提到:
嚴格落實國家金融政策,積極爭取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等金融機構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等商業銀行依法合規提供信貸支持。推動涉農企業上市、掛牌、發債等多渠道融資。支持收益較好、實行市場化運作的農村基礎設施項目開展股權和債權融資。積極利用國際金融組織和外國政府貸款建設農村人居環境設施。
Ⅲ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排放標准
法律分析:《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水污染物排放標准》(DB43/1665-2019)是2020年3月31日實施的一項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南省地方標准,歸口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南省生態環境廳。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
第十條對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國家安全、生態環境安全以及滿足經濟社會管理基本需要的技術要求,應當制定強制性國家標准。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依據職責負責強制性國家標準的項目提出、組織起草、徵求意見和技術審查。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強制性國家標準的立項、編號和對外通報。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擬制定的強制性國家標準是否符合前款規定進行立項審查,對符合前款規定的予以立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可以向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強制性國家標準的立項建議,由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決定。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以及公民可以向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強制性國家標準的立項建議,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認為需要立項的,會同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決定。強制性國家標准由國務院批准發布或者授權批准發布。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決定對強制性標準的制定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十一條對滿足基礎通用、與強制性國家標准配套、對各有關行業起引領作用等需要的技術要求,可以制定推薦性國家標准。推薦性國家標准由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Ⅳ 污泥的相關政策
國家政策由「重水輕泥」轉為「泥水並重」,多項配套政策給予支撐
污泥處理是水污染控制和水環境保護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污泥處置不當,不僅對生態環境造成負面影響,也會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從長遠來看,更是會影響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縱觀我國政府部門發布的污泥處理處置相關政策,可以發現以2012年為分水嶺,在2012年以前,我國政府部門在污泥處理處置工作方面並未有明確和清晰的規劃目標,直到2012年,國務院出台《「十二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才首次對污泥處理提出明確指標。然而在2015年以前,我國政府部門仍然存在著「重水輕泥」的偏差,直到2017年《「十三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明確提出要由「重水輕泥」向「泥水並重」轉變,這也反映了政府部門對污泥處理的重視度明顯提高。
——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污泥處理處置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
Ⅳ 對污水處理行業的政策有哪些
水資源治理與檢測——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以水定產、以水定城,建設節水型社會。合理制定水價,編制節水規劃,實施雨洪資源利用、再生水利用、海水淡化工程,建設國家地下水監測系統,開展地下水超采區綜合治理。
加強農村環境治理——堅持城鄉環境治理並重,加大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力度,統籌農村飲水安全、改水改廁、垃圾處理,推進種養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無害化處置。
生態環境修復——築牢生態安全屏障。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實施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構建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路,全面提升森林、河湖、濕地、草原、海洋等自然生態系統穩定性和生態服務功能。自九五規劃,我國就相繼提出了「可持續發展戰略」、「建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等發展戰略。自「十二五」規劃之後,環保行業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機遇。
「十三五」規劃是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後的第一個五年規劃。面對經濟發展的新趨勢、新挑戰,「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為我國未來發展的發展思路和發展方向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將綠色發展作為發展理念之一,體現了國家層面對環保問題的重視;對能源、水資源、土壤等細分領域的具體規劃也給環保行業帶來了新增長點。
《環境保護法》正式實施 《環境保護法》歷經三年多全面修訂,終於在201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了。《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按日連續處罰辦法》(環境保護部令第28號)、《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查封、扣押辦法》(環境保護部令第29號)、《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限制生產、停產整治辦法》(環境保護部令第30號)、《企業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辦法》(環境保護部令第31號)和《行政主管部門移送適用行政拘留環境違法案件暫行辦法》,5個配套辦法也於2015年1月1日起一並實施。
新環保法以法律的形式確立了「保護環境是國家的基本國策」,明確「環境保護堅持保護優先、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公眾參與、污染者擔責的原則。」
創新設計了「按日計罰」,並賦予環保執法人員查封、扣押的權力,環保部門可對超標或超總量的行為直接限產或停產。除強化環保處罰外,對未批先建、無證排污等四類行為,相關監管部門可以對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處以治安拘留。
水十條
2015年4月16日國務院印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十條),主要包括六方面內容: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專項整治造紙、印染、化工等重點行業;加快水價改革,完善污水處理費、排污費和水資源費等收費政策;健全稅收政策;加大政府和社會投入;促進多元投資等。
「水十條」工作目標:到2020 年,全國水環境質量得到階段性改善,污染嚴重水體較大幅度減少,飲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續提升,地下水超採得到嚴格控制,地下水污染加劇趨勢得到初步遏制,近岸海域環境質量穩中趨好,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水生態環境狀況有所好轉。到 2030 年,力爭全國水環境質量總體改善,水生態系統功能初步恢復。到本世紀中葉,生態環境質量全面改善,生態系統實現良性循環。
在環保行業各細分領域中,水務最先得到發展。「十一五」、「十二五」期間是水務領域發展壯大的時期,十年間,我國城市污水處理處理能力顯著增加。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數量顯著增加,從2005 年的764 座增加至2014 年的6031 座,尤其是在「十一五」期間,保持年均30%以上的增長率。城市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能力也穩步提升,2014 年,污水處理率達到90%以上。
展望當前,水務領域已趨於成熟,供水總量超過 6000 億立方米;城鎮污水處理廠數量從2005 年的764 座增加至2014 年的6031 億座;城鎮供水接近飽和,城市污水處理率已達90%以上。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間水務行業的發展已取得成績的基礎上,「水十條」政策的出台,給水務行業在「十三五」期間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據測算,實施」水十條「預計可拉動GDP增長約5.7萬億元,將直接帶動環保產業新增產值約1.9萬億元,其中,直接購買環保產業產品和服務約1.4萬億元。
Ⅵ 奼℃按澶勭悊澧炲肩◣紼庣巼鏄澶氬皯
1銆佹牴鎹紼庡姟鏈哄叧鍙戝竷鐨勬湁鍏抽氱煡錛屾薄姘村勭悊鍘傛薄姘村勭悊鏀跺彇鐨勬薄姘村勭悊璐規牴鎹鍥藉剁◣鍔℃誨矓鍏鍛2020騫寸9鍙風浜屾潯絎錛堜竴錛夋潯瑙勫畾鎸夆滀笓涓氭妧鏈鏈嶅姟鈥濇寜6%璁$畻緙寸撼澧炲肩◣錛屽彇寰楃殑奼℃按澶勭悊璐圭殑閿鍞棰濆崰鍏ㄩ儴閿鍞棰濈殑姣旈噸瓚呰繃50%鐨勶紝鍙浠ラ傜敤榪涢」紼庨濆姞璁℃姷鍑忎紭鎯犳斂絳栥
2銆佺撼紼庝漢鎻愪緵鐨勭幆澧冧繚鎶ゃ佽妭鑳借妭姘撮」鐩鐨勬墍寰楋紝鑷欏圭洰鍙栧緱絎涓絎旂敓浜х粡钀ユ敹浜烘墍灞炵撼紼庡勾搴﹁搗錛岀1騫磋嚦絎3騫村厤寰佷紒涓氭墍寰楃◣錛岀4騫磋嚦絎6騫村噺鍗婂緛鏀朵紒涓氭墍寰楃◣銆
Ⅶ 2020年個人還用交排污費嗎
一般是排污的單位才交,個人是不用交的。比如污水處理廠,比如各種工廠排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