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紫金礦業污染事件事故簡介
紫金礦業的污染事件引發了公眾對於事故原因和企業環保責任的質疑。這次事件是否僅僅因為暴雨,還是企業追求低成本而帶來的惡果?無疑,這次污染事件對當地生態環境和居民健康構成了嚴重威脅。紫金礦業以低成本采礦著稱,1993年,陳景河董事長採用氰化鈉提煉黃金,使得低品位礦得以開采,但也帶來了顯著的環境問題。
紫金礦業的「堆浸法」雖然降低了采礦成本,但提煉過程中產生的劇毒氰化鈉廢水和含金屬毒污水對環境構成威脅。有批評指出,公司可能在環保投入上過於節省。如2007年湖北鑫豐礦業收購案中,紫金礦業為減少環保投入,調整了工藝。然而,這種削減成本的做法可能導致了尾礦渣處理的隱患,歷史上紫金礦業多次因污染事故受到關注。
最近的事故中,紫金礦業將滲漏歸咎於暴雨,但外界質疑其排污系統是否設計時就考慮了極端天氣。紫金礦業在汀江周邊構建了防洪體系和污水處理設施,但在此次事故中未能有效防止污水外泄。水質檢測顯示,盡管河水受到酸性廢水污染,但官方聲稱對人無害,但長期影響難以忽視,特別是對水質酸鹼平衡和健康的影響。
盡管水質已達到飲用水標准,但銅含量超標仍可能導致健康問題,如胃病和心血管疾病。因此,盡管紫金礦業的污染事件似乎暫時得到了控制,但其對環境和居民健康的潛在長期影響不容忽視。這事件再次提醒我們,企業的發展必須與環保責任並重,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
福建紫金礦業紫金山銅礦濕法廠發生銅酸水滲漏事故,事故造成汀江部分水域嚴重污染,紫金礦業直至12日才發布公告,瞞報事故9天。紫金礦業,當初是靠壓低成本提煉「低品位」金礦發家而聞名,然而伴隨它一路的卻是多次的重大環境污染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