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處理站污泥的產生量怎麼算
第一種根據COD減量,根據COD降解的量加上混凝葯劑,折算成干污泥量。然後根據出泥的含水率放大成污泥量。第二種是初略演算法,比如印染廢水處理的污泥大約是0.3%(含水率在80~85%)。污水處理中產生的污泥數量,依污水水質與處理工藝而異。城市生活污水按每人每天產生的污泥量計算。例如,當沉澱時間為1.5h,含水率為95%,每人每天產生初沉池污泥量為0.4~0.5L/d·人。污泥量也可通過物料平衡來推算,但實際上一般是通過經驗積累實測數據。日處理量10萬噸的污水處理廠每天會產生100噸的濕污泥。污水處理廠在選購污泥處理設備時首先要計算每日產生的污泥量,這里所說的污泥產生量包括污水處理每個工序產生的污泥,以及處理完最終產生的污泥。影響污水處理廠污泥產量的原因有許多方面,其中污水處理工藝,以及水質的影響比較大。投產的污水處理廠,一般一萬噸污水會產生10噸以上的污泥,這些污泥含水率較高,一般在80%以上。而污水處理廠都要求配有相應的污泥處理設備,對污泥減量化、無害化處理後,才可運輸到污水處理廠外。污泥壓干機、污泥壓濾機等經過多個污水處理廠使用,可將含水率90%以上的污泥壓干成含水率40%的泥餅,使污泥體積減小為原來的1/10,很大程度的實現了污泥的減量化,既便於運輸,又解決了佔地面積大、污染范圍大的難題。通過以上數據可粗略估算,如果一座污水處理廠日污水處理量為10萬噸,則會產生100噸的濕污泥。因此也需要處理量不小於100噸/日的污泥處理設備,才能順利運行,不因污泥堆置問題影響正常運營。當最低溫度T=15℃、出水NH3-N=5.0mg/L、DO=2.0mg/L、K0=1.3時,μ=0.28d-1,θ=1/μ=3.6d,安全系數取2.5,則設計污泥齡為9.0d。為保證污泥穩定,確定污泥齡為25d,μ=0.04d-1。
2. 1噸污水處理完能產生多少污泥
因為污水濃度是多少不知道,還有處理效率如何不知道。
污水處理中產生的內污泥數量,依污水水容質與處理工藝而異。城市生活污水按每人每天產生的污泥量計算。例如,當沉澱時間為1.5h,含水率為95%,每人每天產生初沉池污泥量為0.4~0.5L/d·人。污泥量也可通過物料平衡來推算,但實際上一般是通過經驗積累實測數據。
3. 怎麼計算工業污水處理化學需氧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
氧排放量源的計算方法:
化學需氧量COD為X毫克/升(MG/L),
化學需氧排放量(KG)
=X毫克/升*污水排放量(噸)*1/1000
二氧化硫排放量的計算方法
《通知》規定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可以按實際監測或物料衡演算法計算,由於火力發電廠煙氣監測裝置的應用並沒有普及,因此大多採用物料平衡方法進行計算:
由此可見,此計算方法涉及燃煤的重量(B)、含硫量(S,全硫,下同)和鍋爐的型式(F,電站鍋爐視為常數)及其脫硫效率(含濕式除塵器的脫硫率,NSO2)等量值的計算
4. 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量如何計算 最好詳細一些。
污水處理中產生的污泥數量,依污水水質與處理工藝而異。城市生活污水按每人每天產生的污泥量計算。例如,當沉澱時間為1.5h,含水率為95%,每人每天產生初沉池污泥量為0.4~0.5L/d·人。
也可通過物料平衡來推算,但實際上一般是通過經驗積累實測數據。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污泥量按照南方的多個城市統計;1萬噸污水處理廠年平均值1噸/日絕干污泥,摺合含含水率80%,產污泥5噸。10萬噸污水處理廠含水率80%,產污泥50噸/日。一般夏季多一點,冬季略少一點。
(4)物料平衡污水處理擴展閱讀
分類
根據污泥從污水中分離的過程,可將其分為如下幾類:懸浮物濃度一般在1%~10%,低於此濃度常常稱為泥漿。由於污泥的來源及水處理方法不同,產生的污泥性質不一,污泥的種類很多,分類比較復雜。
1、按來源分
污泥主要有生活污水污泥,工業廢水污泥和給水污泥。
2、按處理方法和分離過程分
污泥可分為以下幾類:初沉污泥():指污水一級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沉澱物。
活性污泥(activitedsludge):指活性污泥法處理工藝二沉池產生的沉澱物;
腐殖污泥:指生物膜法(如生物濾池、生物轉盤、部分生物接觸氧化池等)污水處理工藝中二次沉澱池產生的沉澱物。
化學污泥:指化學強化一級處理(或三級處理)後產生的污泥。
3、按污泥的不同產生階段分
沉澱污泥(primarysettlingsludge):初次沉澱池中截留的污泥,包括物理沉澱污泥,混凝沉澱污泥,化學沉澱污泥。
生物處理污泥(biologicalsludge):在生物處理過程中,由污水中懸浮狀、膠體狀或溶解狀的有機污染物組成的某種活性物質,稱為生物處理污泥。生污泥(freshsludge):指從沉澱池(初沉池和二沉池)分離出來的沉澱物或懸浮物的總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污泥產生量
5. 給排水設計的基本要點有哪些
給排水設計涉及多方面原則和模型,旨在確保水循環與處理過程的有效性與安全性。首要原則之一是物料平衡模型,具體指生化池中進來的污染物量,應等同於向大氣、出水與固體廢棄物中釋放的污染物量。例如,迴流污泥的計算公式為 RQXw=(Q+RQ)X,表明進水總磷等於污泥與出水總磷之和。
冗餘備份模型確保系統穩定性,如沉砂池設置兩座,並以1:1備份數量運行設備,以應對可能的故障或維修需求。
抗沖擊負荷模型考慮生化池的停留時間,通常在10~23小時,以有效抵禦進水污染物波動。
最佳流速模型旨在通過管網和泵站達到最低造價的流速,同時確保最優污泥濃度2.5~4.5mg/L,以維持生化池和二沉池的最低造價。
傳統污水處理廠的優化設計考慮了生化池和沉澱池的總容積,其中生化池容積與污泥齡相關,而污泥齡與處理程度和污泥濃度正相關。由於高污泥濃度增加二沉池容積(表面固體負荷),最優污泥濃度被定為6g/L。
奧卡姆剃刀模型主張選擇流程最短、管理最佳的工藝,如FMBR,以實現達到准IV出水水質的目標。
給排水設計作為應用學科,強調經驗的積累與應用,當計算依據不足時,參考類似案例進行決策,也能達到預期目標。
目標-模型選擇-試驗參數修正-設計運行評價,構成行動模型,確保設計過程從目標出發,經過模型驗證,調整試驗參數,最終實現設計與運行的優化評價。
6. 污水處理廠 物料平衡 污泥工段的
你的這個表有問題啊
如果入方中的污泥含水率為99.5%,那麼出方中含水率為80%的污版泥量應該為權入方污泥的1/40。
那麼出方中的污泥上清液和污泥脫水濾液,最多為入方污泥的39/40再加上沖洗水和葯劑量。而處理這么多污泥所用的清洗水也就1500~2000T,所以表中的數量級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