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針織行業污染物的產生和處理
一、紡織印染工程生產過程主要有煮煉、漂白、染色等部分組成
由於針織坯布紗線上不含漿料,故針織坯布不需要退漿。但為了去除織物上的天然雜質,需經過再煮煉工序,去除織物上的色素及剩餘雜質等,還需要經過漂白工序。棉針織產品的印花和染色生產工藝及污染物產生流程:
二、生產過程產生廢水的環節
根據生產工藝,本工程的廢水可分為煉漂廢水和印染廢水兩種:
(1)煉漂廢水
主要有:針織布在煮煉和漂白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水 。這種廢水主要是固體懸浮物濃度較高,色度較低。
(2)印染廢水
主要有:針織布在印花和染色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水。這種廢水主要是固體懸浮物濃度較低,色度較高。
印染污水處理要求
根據上面章節對污水水質的分析,本工程要求的污水處理程度較高,因此對污水處理工藝的選擇應十分慎重。本工程選擇污水處理工藝應充分考慮污水量和污水水質以及經濟條件和管理水平,優先選用技術先進、安全可靠、低能耗、低投入、少佔地和操作管理方便的成熟處理工藝。下面將各種工藝的特點進行論述,以便選擇切實可行的方案。
3、 印染廢水處理工藝的分析
針對印染行業廢水處理難度的增加,近年來國內外都開展了一些研究工作,主要是新的生物處理工藝和高效專門細菌以及新型化學葯劑的探索和就用研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厭氧-好氧生物處理工藝、高效脫色菌和PVA降解菌的篩選與應用研究、高效混凝脫色劑的研製等。
Ⅱ 印染廢水處理後還有黃色怎麼樣脫色
印染廢水一般處理葯劑是在前段加硫酸亞鐵,脫色效果相當好,缺點:污泥量大專,過量屬會導致出水黃色;
而樓主的水解酸化HRT稍微短了點,一般在15小時以上,效果比較好,接觸氧化對去除色度一般不高;
至於發黃可能跟鐵離子跟染料和染料助劑有關。
Ⅲ 印染廢水處理中有哪些預處理方法
(一)廢水的水質特點以棉紡和混紡產品為主的印染廠,排出的多種廢水及水質特點為:
1)退漿廢水退漿廢水是鹼性的有機廢水,含多種漿料分解物、纖維屑,酸和酶等污染物。其污染程度視漿料的種類而異。過去多用天然澱粉作漿料,水中BOD高,近些年來,逐漸由化學漿料代替,如聚乙稀醇(PVA),廢水中BOD很低,但COD很高,從而降低了廢水的生物降解性能。
2)煮煉廢水廢水呈深褐色,含鹼濃度約0.3%,廢水BOD和COD均高達數千毫克/升。
3)漂白廢水水量大,污染輕,可直接排放或循環回用。
4)絲光廢水含氫氧化鈉3%~5%,一般通過蒸發濃縮回收,工藝上可重復使用,外排的絲光廢水呈鹼性,BOD高於生活污水。
5)染色廢水主要污染是有機染料和表面活性劑等助劑。水質變化大,色澤深,pH值高。
6)印花廢水主要是皂洗、水洗廢水。在採用活性染料時要用大量的尿素,故廢水中氨氮較高。
7)整理廢水水量少,含有各種樹脂,甲醛,表面活性劑等。國內幾個有代表性印染廠的廢水水質見表16-1。
(二)印染廢水治理方法
首先,從生產工藝上消除和減輕污染源。如採用干法印花工藝,消除印染廢水。按水質特點,分別回收,一水多用;用沉澱、過濾法回收土林染料和磁化染料,用超過濾法回收還原染料、分散染料等。其次,對廢水進行無害化處理。對廢水中鹼度,一般設調節池並保證必要的勻質時間;對色度,根據廢水排放和利用要求,可用凝聚法,吸附法。氧化法,電解法等化學或物理法處理,也有培養特殊的細菌在兼氣條件下進行脫色。需要指出的是,採用凝聚法對直接染料,還原染料,磁化染料,分散染料的色度,去除效果好,但對酸性染料,活性染料,脫色效果差。活性炭對染料的吸附有選擇性,對陽離子染料,直接染料、酸性染料、活性染料等水溶性染料有良好吸附性能,但對硫化染料、還原染料、塗料等不溶性染料吸附性能很差。常用的臭氧氧化劑,對直接染料、酸性染料、鹼性陽離子和活性染料等親水性染料,脫色效果好,對還原染料、硫化染料、分散染料等疏水性染料脫色效果差。廢水中大量有機物,通常採用生物法處理能達到較滿意的效果;對PVA等化學漿料,可採用生物分解法或回收利用法。在生物分解中,可分別採用高MLSS的一段和二段曝氣法及厭氧—好氧串酸處理工藝;在回收利用中,可分別採用膠凝鹽析法(投加硼砂及硫酸鈉)、凝結劑法(如用芒硝和硼砂作凝結劑)、超過濾法(在北京、上海、河南等廠已採用)。 [1]
印染廢水處理流程的選擇,要根據生產工藝採用的原料、產品種類、加工的方法,工藝過程中投加的葯劑,染料、助劑性質以及出水最終去向和要求,分別採用一級化.學和物化處理或二級生物法為主的處理或三級深度處理。
膜分離技術是一種新型高效、環保的分離技術,隨著膜分離技術在國內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使得現代高科技的膜分離技術(主要有超濾、納濾和反滲透技術)已在印染工業中得到了廣泛成功應用,並產生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為印染行業的技術革新帶來新機遇。
(三)廢水處理流程的選擇
1)首先考慮清濁廢水分流,把一些較濃的染色廢水和不易生物降解的廢水單獨進行化學和物化法回收或處理後,再混合其他廢水進行生物處理或排向市政污水處理廠統一處理;
2)如水質允許,採用化學凝聚和加壓氣浮相結合的處理方法,對小型印染廠可選用國內已有的成套裝置,運行費用略高,在一般情況下,處理出水能符合要求。
3)生物處理可優先考慮活性污泥法,傳統的鼓風曝氣法和延時曝氣法均能取得穩定的效果,在曝氣4~6小時的條件下,BOD5去除90%,COD去除60~70%。鼓風曝氣污泥負荷為0.3~0.5公斤BOD/公斤MLSS·日,延時曝氣法採用污泥負荷為0.1公斤BOD/公斤MLS8·日。如採用加速表面曝氣法,曝氣池與沉澱池宜分建,這樣有利於抑制污泥的膨脹,管理較方便,出水水質穩定。
4)當處理出水要求較高或廢水處理後作重復使用時,則宜在生物處理後增加吸附或凝聚過濾裝置。厭氣-好氣-活性炭工藝,不僅對化學漿料PVA和色度的去除效果好,而且出水水質好,受到人們注意。
5)關於生物處理中採用生物膜法時:
①接觸氧化法-採用容積負荷2.3~5.0公斤BOD/(米·日)。優點是處理時間短且污泥不必迴流,但氣水比高,基建費和運行費略高。
②生物轉盤-適用於處理水量小的印染廠,如水量在1OOO米³/日以內,運行簡單,耗電省。關鍵在轉盤材質和轉盤前調節池的設置。有機負荷採用15~30克BOD5/(米·日),水力負荷採用0.1~0.25米。/(米·日)。
③塔式濾池-主要特點是省地,它是一個不完全處理構築物,採用容積負荷1.6~1.8公斤BOD/(米·日)時,COD去除率40%~50%,BOD去除率50%~60%。
Ⅳ 染色廢水如何處理
在染色業中,棉紡染色業是最大的行業。染色行業作為濕法加工行業,其生產過程中用水量較大,據不完全統計。那麼染色廢水如何處理呢下面和裕祥安全網了解下吧。
中和法:在印染廢水中,該法只能調節廢水PH,不能去除廢水中污染物,在用生物處理法時,應控制其進入生物處理設備前PH在6-9之間。
混凝法:用化學葯劑使廢水中大量染料、洗滌劑等微粒子結合成大粒子去除,印染廢水處理中需用的混凝劑有鹼式氯化鋁,聚丙烯醯胺、硫酸鋁、明礬、三氯化鐵等。
氣浮法:印染廢水中含大量有機膠體微粒呈乳狀的各種油脂等,這些雜質經混凝形成的絮體顆粒小、重量輕、沉澱性能差,可採用氣浮法將其分離;目前在印染廢水治理中,氣浮法有取代沉澱法的趨勢,是印染廢水的一種主要處理方法。在印染廢水中氣浮處理主要採用加壓溶氣氣浮法。
電解法:該法脫色效果好,對直接染料、媒體染料、硫化染料、分散染料等印染廢水,脫色率在90%以上,對酸性染料廢水,脫色率在70%以上。該法缺點:電耗及電極材料耗量大,需直流電源,適宜於小量廢水處理。
吸附法:吸附法對印染廢水的COD、BOB色去除十分有效,由於活性炭吸附投資較大,一般不優先考慮,近年來有泥煤、硅藻土、高嶺土等活性多孔材料代替活性炭進行吸附的,對印染廢水宜選用過濾孔發達的活性吸附材料。
氧化脫色效率低,僅40-50%,混凝脫色效率較高,達50-90%之間,但用這些方法處理後,出水仍有較深的色度,必須進一步脫色處理,目前用於印染廢水脫水的方法主要有光氧化、臭氧氧化和氯氧化法,由於價格等原因,應用最多的是氯氧化法,其常用的氧化劑有液氯、漂白粉和次氯酸鈉,此種方法由於處理成本高和操作運行條件較高,而較少適應。
以上是水污染成因與污水處理方法。為了用水安全,我們應撐握些水污染安全小知識,同時還可以用廚房凈水器將使用水過濾,這樣更有利於健康用水。
Ⅳ 印染污水處理最佳處理方法
印染污水處理通常採用多種方法結合使用。以下是具體的處理技術:
物理方法:
1. 柵欄法:此法用於去除廢水中如紗頭、布塊等漂浮物和懸浮物,常用設備包括格柵、格網和篩網。
2. 調節池:鑒於紡織印染廢水水質和水量變化較大,設置調節池至關重要。調節池的停留時間根據廢水量而定,例如,5000m³/d的廢水處理中,調節池停留時間一般為4小時;2000m³/d的廢水處理中,停留時間為5至6小時;小於1000m³/d的廢水處理中,停留時間為7至8小時。
3. 沉澱池:印染廢水中的懸浮顆粒較小,因此通常不直接進行沉澱處理。沉澱池類型包括平流式、豎流式和輻流式,其中平流式應用最為廣泛。
4. 過濾法:在印染廢水中,過濾法多採用快濾池,利用重力作用,以6至12米/小時的速度完成過濾過程。
化學處理方法:
1. 中和法:該法主要用於調節廢水pH值,並不能去除污染物。在生物處理前,需確保廢水pH值在6至9之間。
2. 混凝法:通過化學葯劑使廢水中的染料、洗滌劑等微粒結合成較大顆粒以便去除。常用的混凝劑包括鹼式氯化鋁、聚丙烯醯胺、硫酸鋁、明礬和三氯化鐵。
3. 氣浮法:適用於去除廢水中的有機膠體微粒和乳狀油脂等輕質懸浮物。加壓溶氣氣浮法在印染廢水處理中應用較多。
4. 電解法:此法脫色效果顯著,但電耗和電極材料耗量大,且需要直流電源,適合小量廢水處理。
5. 吸附法:對COD和色度去除效果良好。由於活性炭成本較高,可考慮使用其他活性多孔材料如泥煤、硅藻土、高嶺土作為吸附劑。
6. 氧化法:包括光氧化、臭氧氧化和氯氧化法,其中氯氧化法因成本較高而應用較少。
生化處理方法:
1. 厭氧發酵法:通過厭氧技術處理印染廢水,可提高處理效果。厭氧發酵工藝包括多種類型,如常規厭氧發酵、高效厭氧發酵、厭氧接觸法等。
2. 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濾池、生物轉盤和生物接觸氧化法。生物轉盤法適用於小水量廢水處理,而生物接觸氧化法在國內應用較多。
3. 活性污泥法: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方法,包括推流式活性污泥法和表面曝氣池等。推流式活性污泥法在一些大型工業廢水處理站仍在使用。
預處理:
1. 調節池:用於均化水質和水量,防止纖維、棉籽殼、漿料等沉澱,通常配備水力、空氣或機械攪拌設備,水力停留時間一般為8小時。
2. 中和池:用於調節廢水的pH值,以滿足後續處理要求。
3. 廢鉻液處理:針對印花工藝中產生的含鉻廢水,需單獨處理以消除鉻污染。
4. 染料濃腳水預處理:對染色換品種時排放的高濃度染料廢水進行單獨處理,以降低廢水的COD濃度。
Ⅵ 印染廠污水怎麼處理 印染廠污水的處理方法
印染廠污水的處理流程:廢水→粗格柵→集水井→泵→冷卻塔→調節池→泵→轉鼓篩→混凝反應池→初沉池 →水解酸化池→接觸氧化池→混凝反應池→二沉池→達標出水排放。印染廠污水處理是一項技術,按處理程度進行劃分,可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處理,一般根據水質狀況和處理後水的去向來確定污水處理程度。
印染廠污水的處理方法
印染廠是對紗線、針織物、梭織物、無紡布等紡織品進行印花或染色的工廠。染廠的工作比較復雜,一般是採用流水線的模式進行操作。印染廠里的印染料一般都含汞、砷、鉛等元素,大部分具有揮發性,呼吸中會攝入一部分進入體內身體,對人體有害,必須做勞保措施,長時間在印染廠工作會對身體造成不適的影響。
印染廠污水的三級處理:
1、一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污染物質,物理處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級處理的要求。經過一級處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達不到排放標准。
2、二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質,去除率可達90%以上,使有機污染物達到排放標准,懸浮物去除率達95%出水效果好。
3、三級處理進一步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氮和磷等,能夠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可溶性無機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澱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析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