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知識 > 美國epa城市污水處理廠

美國epa城市污水處理廠

發布時間:2025-02-08 14:23:22

Ⅰ SBR是什麼意思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是早在1914年就由英國學者Ardern和Locket發明了的水處理工藝。70年代初,美國Natre Dame 大學的R.Irvine 教授採用實驗室規模對SBR工藝進行了系統深入的研究,並於1980年在美國環保局(EPA)的資助下,在印第安那州的Culwer城改建並投產了世界上第一個SBR法污水處理廠。SBR工藝的過程是按時序來運行的,一個操作過程分五個階段:進水、反應、沉澱、潷水、閑置。

延續閱讀:http://www.51ehs.com/anhuanguanli/ShowArticle.asp?ArticleID=7214

Ⅱ 城市污水處理中深度處理有哪些工藝

深度處理常見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1 活性炭吸附法與離子交換
活性炭是一種多孔性物質,而且易於自動控制,對水量、水質、水溫變化適應性強,因此活性炭吸附法是一種具有廣闊應用前景的污水深度處理技術。活性炭對分子量在500~3 000的有機物有十分明顯的去除效果,去除率一般為70%~86.7%[1],可經濟有效地去除嗅、色度、重金屬、消毒副產物、氯化有機物、農葯、放射性有機物等。
常用的活性炭主要有粉末活性炭(PAC)、顆粒活性炭(GAC)和生物活性碳(BAC)三大類。近年來,國外對PAC的研究較多,已經深入到對各種具體污染物的吸附能力的研究。淄博市引黃供水有限公司根據水污染的程度,在水處理系統中,投加粉末活性炭去除水中的COD,過濾後水的色度能降底1~2度;臭味降低到0度[2]。GAC在國外水處理中應用較多,處理效果也較穩定,美國環保署(USEPA)飲用水標準的64項有機物指標中,有51項將GAC列為最有效技術[3]。
GAC處理工藝的缺點是基建和運行費用較高,且容易產生亞硝酸鹽等致癌物,突發性污染適應性差。如何進一步降低基建投資和運行費用,降低活性炭再生成本將成為今後的研究重點。BAC可以發揮生化和物化處理的協同作用,從而延長活性炭的工作周期,大大提高處理效率,改善出水水質。不足之處在於活性炭微孔極易被阻塞、進水水質的pH 適用范圍窄、抗沖擊負荷差等。目前,歐洲應用BAC技術的水廠已發展到70個以上,應用最廣泛的是對水進行深度處理[4]。撫順石化分公司石油三廠採用BAC技術,既節省了新鮮水的補充量,減少污水排放量,減輕水體污染,降低生產成本,還體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5]。今後的研究重點是降低投資成本和增加各種預處理措施與BAC聯用,提高處理效果。
1.2 膜分離法
膜分離技術是以高分子分離膜為代表的一種新型的流體分離單元操作技術[6,7]。它的最大特點是分離過程中不伴隨有相的變化,僅靠一定的壓力作為驅動力就能獲得很高的分離效果,是一種非常節省能源的分離技術。
微濾可以除去細菌、病毒和寄生生物等,還可以降低水中的磷酸鹽含量。天津開發區污水處理廠採用微濾膜對SBR二級出水進行深度處理, 滿足了景觀、沖洗路面和沖廁等市政雜用和生活雜用的需求[8]。
超濾用於去除大分子,對二級出水的COD和BOD去除率大於50%。北京市高碑店污水處理廠採用超濾法對二級出水進行深度處理,產水水質達到生活雜用水標准,回用污水用於洗車,每年可節約用水4 700 m3[9]。
反滲透用於降低礦化度和去除總溶解固體,對二級出水的脫鹽率達到90%以上,COD和BOD的去除率在85%左右,細菌去除率90%以上[10]。緬甸某電廠採用反滲透膜和電除鹽聯用技術,用於鍋爐補給水。經反滲透處理的水,能去除絕大部分的無機鹽、有機物和微生物[11]。
納濾介於反滲透和超濾之間,其操作壓力通常為0.5~1.0 MPa,納濾膜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具有離子選擇性,它對二價離子的去除率高達95%以上,一價離子的去除率較低,為40%~80%[12]。潘巧明等人採用膜生物反應器-納濾膜集成技術處理糖蜜制酒精廢水取得了較好結果,出水COD小於100 mg/L,廢水回用率大於80%[13]。
我國的膜技術在深度處理領域的應用與世界先進水平尚有較大差距。今後的研究重點是開發、製造高強度、長壽命、抗污染、高通量的膜材料,著重解決膜污染、濃差極化及清洗等關鍵問題。
1.3 高級氧化法
工業生產中排放的高濃度有機污染物和有毒有害污染物,種類多、危害大,有些污染物難以生物降解且對生化反應有抑制和毒害作用。而高級氧化法在反應中產生活性極強的自由基(如•OH等),使難降解有機污染物轉變成易降解小分子物質,甚至直接生成CO2和H2O,達到無害化目的。
1.3.1 濕式氧化法
濕式氧化法(WAO)是在高溫(150~350 ℃)、高壓(0.5~20 MPa)下利用O2或空氣作為氧化劑,氧化水中的有機物或無機物,達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其最終產物是CO2和H2O[14]。福建煉油化工有限公司於2002年引進了WAO工藝,徹底解決了鹼渣的後續治理和惡臭污染問題,而且運行成本低,氧化效率高[15]。
1.3.2 濕式催化氧化法
濕式催化氧化法(CWAO)是在傳統的濕式氧化處理工藝中加入適宜的催化劑使氧化反應能在更溫和的條件下和更短的時間內完成,也因此可減輕設備腐蝕、降低運行費用[16,17]。目前,建於昆明市的一套連續流動型CWAO工業實驗裝置,已經體現出了較好的經濟性[18]。
濕式催化氧化法的催化劑一般分為金屬鹽、氧化物和復合氧化物3類。目前,考慮經濟性,應用最多的催化劑是過渡金屬氧化物如Cu、Fe、Ni、Co、Mn等及其鹽類。採用固體催化劑還可避免催化劑的流失、二次污染的產生及資金的浪費。
1.3.3 超臨界水氧化法
超臨界水氧化法把溫度和壓力升高到水的臨界點以上,該狀態的水就稱為超臨界水。在此狀態下水的密度、介電常數、粘度、擴散系數、電導率和溶劑化學性能都不同於普通水。較高的反應溫度(400~600 ℃)和壓力也使反應速率加快,可以在幾秒鍾內對有機物達到很高的破壞效率。
美國德克薩斯州哈靈頓首次大規模應用超臨界水氧化法處理污泥,日處理量達9.8 t。系統運行證明其COD的去除率達到99.9%以上,污泥中的有機成分全部轉化為CO2、H2O以及其他無害物質,且運行成本較低[19]。
1.3.4 光化學催化氧化法
目前研究較多的光化學催化氧化法主要分為Fenton試劑法、類Fenton試劑法和以TiO2為主體的氧化法。
Fenton試劑法由Fenton在20世紀發現,如今作為廢水處理領域中有意義的研究方法重新被重視起來。Fenton試劑依靠H2O2和Fe2+鹽生成•OH,對於廢水處理來說,這種反應物是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氧化體系,因為鐵是很豐富且無毒的元素,而且H2O2也很容易操作,對環境也是安全的[20]。Fenton試劑能夠破壞廢水中諸如苯酚和除草劑等有毒化合物。目前國內對於Fenton試劑用於印染廢水處理方面的研究很多,結果證明Fenton 試劑對於印染廢水的脫色效果非常好。另外,國內外的研究還證明,用Fenton試劑可有效地處理含油、醇、苯系物、硝基苯及酚等物質的廢水。
類Fenton試劑法具有設備簡單、反應條件溫和、操作方便等優點,在處理有毒有害難生物降解有機廢水中極具應用潛力。該法實際應用的主要問題是處理費用高,只適用於低濃度、少量廢水的處理。將其作為難降解有機廢水的預處理或深度處理方法,再與其他處理方法(如生物法、混凝法等)聯用,則可以更好地降低廢水處理成本、提高處理效率,並拓寬該技術的應用范圍。
光催化法是利用光照某些具有能帶結構的半導體光催化劑如TiO2、ZnO、CdS、WO3等誘發強氧化自由基•OH,使許多難以實現的化學反應能在常規條件下進行。銳鈦礦中形成的TiO2具有穩定性高、性能優良和成本低等特徵。在全世界范圍內開展的最新研究是獲得改良的(摻入其他成分)TiO2,改良後的TiO2具有更寬的吸收譜線和更高的量子產生率。
1.3.5 電化學氧化法
電化學氧化又稱電化學燃燒,是環境電化學的一個分支。其基本原理是在電極表面的電催化作用下或在由電場作用而產生的自由基作用下使有機物氧化。除可將有機物徹底氧化為CO2和H2O外,電化學氧化還可作為生物處理的預處理工藝,將非生物相容性的物質經電化學轉化後變為生物相容性物質。這種方法具有能量利用率高,低溫下也可進行;設備相對較為簡單,操作費用低,易於自動控制;無二次污染等特點。
1.3.6 超聲輻射降解法
超聲輻射降解法主要源於液體在超聲波輻射下產生空化氣泡,它能吸收聲能並在極短時間內崩潰釋放能量,在其周圍極小的空間范圍內產生1 900~5 200 K的高溫和超過50 MPa的高壓。進入空化氣泡的水分子可發生分解反應產生高氧化活性的•OH,誘發有機物降解;此外,在空化氣泡表層的水分子則可以形成超臨界水,有利於化學反應速度的提高。
超聲波對含鹵化物的脫鹵、氧化效果顯著,氯代苯酚、氯苯、CH2Cl2、CHCl3、CCl4等含氯有機物最終的降解產物為HCl、H2O、CO、CO2等。超聲降解對硝基化合物的脫硝基也很有效。添加O3、H2O2、Fenton試劑等氧化劑將進一步增強超聲降解效果。超聲與其他氧化法的組合是目前的研究熱點,如US/O3、US/H2O2、US/Fenton、US/光化學法。目前,超聲輻射降解水體污染物的研究仍處於試驗探索階段。
1.3.7 輻射法
輻射法是利用高能射線(γ、χ射線)和電子束等對化合物的破壞作用所開發的污水輻射凈化法。一般認為輻射技術處理有機廢水的反應機理是由於水在高能輻射的作用下產生•OH、H2O2、•HO2等高活性粒子,再由這些高活性粒子誘發反應,使有害物質降解。
輻射法對有機物的處理效率高、操作簡便。該技術存在的主要難題是用於產生高能粒子的裝置昂貴、技術要求高,而且該法的能耗大、能量利用率較低;此外為避免輻射對人體的危害,還需要特殊的保護措施。更多資料可登錄易凈水網查看。因此該法要投入運行,還需進行大量的研究探索工作。
1.4 臭氧法
臭氧具有極強的氧化性,對許多有機物或官能團發生反應,有效地改善水質。臭氧能氧化分解水中各種雜質所造成的色、嗅,其脫色效果比活性炭好;還能降低出水濁度,起到良好的絮凝作用,提高過濾濾速或者延長過濾周期。目前,由於國內的臭氧發生技術和工藝比較落後,所以運行費用過高,推廣有難度。

Ⅲ 污水氨氮標准多少正常

污水氨氮標準的正常范圍是根據不同國家、地區和用途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污水氨氮標准:
1、歐盟標准
按照歐盟水質框架指令,市區不受過度污染源影響的地區,氨氮濃度不應超過50 mg/L;而受過度污染源影響的地區,氨氮濃度不應超過10 mg/L。
2、國際標准
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氨氮濃度不應超過20 mg/L。
3、美國標准
美國環保局(EPA)制定了一系列關於氨氮的標准,其中包括對不同水體的氨氮限制。例如,在獨立式自然水體中,氨氮限制為1.25 mg/L,而在溫水魚類培養區域中的氨氮限制為0.023 mg/L。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標准只是參考值,實際應用時可能會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此外,不同水體的氨氮釋放標准也可能存在差異,如廢水排放標准、河流保護標准等。
同時,需要根據當地的法規和監管機構的要求來確定具體的水質標准,以確保符合環保要求和人類健康需要。
為了保持污水氨氮在正常范圍內,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1、確保廢水處理設施的正常運行和維護,如合理設計和運營污水處理廠,包括適當的曝氣、沉澱和過濾等工藝過程,以降低氨氮濃度。
2、控制污水源,包括農業、工業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通過引進合理的廢水處理技術或減少污染物排放來控制氨氮。
3、加強監測和評估,定期檢查氨氮濃度,確保廢水排放符合標准或預期效果,並及時採取相應措施進行調整。
總之,污水氨氮標準的確定需要考慮多種因素,包括國家法規、地方標准、環境保護要求和人類健康等方面的考慮。為了控制氨氮濃度在正常范圍內,需要綜合考慮和採取相應的污水處理措施。

Ⅳ 城市污泥再利用發展前景如何

‍‍

對於低肥力的森林土壤,通過施用堆肥化污泥,可提高林地士壤有機質和有效成分的促進土壤微生物的活性,改善土壤結構。有效地促進樹木的生長發育,增加株高和含量,地徑,提高木材產量,促進林中灌木植被的生長。研究表明,污泥之所以能夠適合與林地施用,主要表現為: 1、林地上壤具有較高的滲透率,可減少由於徑流和雨水沖刷引起的污泥流失; 2、樹葉腐爛使林地士壤含有高濃度腐殖質,這些腐殖質對重金中有較強的吸附能力和整合能力,對於來自污泥中的重金屬有較好的固定效果,限制了重金屬元素在土壤中的遷移能力。據美國EPA 的調查文件顯示,盡管森林士壤通常呈酸性,但在施用污泥後沒有發現重金屬濾去現象; 3、林地中的長期植物根部系統使污泥的施用時間比較靈活,在溫和的氣候F,整年都可以施用污泥; 4、污泥可作為一種長效有機肥,為土壤緩慢、持續地釋放有機質,可提高土壤中氣、磷的含量,增加土壤的濕度和保肥能力,改善林地土壤的結構。

‍‍

Ⅳ 生活垃圾生物反應器填埋技術

生活垃圾生物反應器填埋技術具體內容是什麼,下面中達咨詢為大家解答。
1 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處理現狀及困境
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處置方式由於具有技術可靠,工藝簡單,管理方便;投資相對較省,運行費用低;適用范圍廣,對生活垃圾成分無嚴格要求,能完全消納進場垃圾等一系列優點,在許多地區和國家都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如1993年美國填埋處理量占垃圾總處理量的69.24%[1],英國1999年垃圾填埋處理占垃圾總處理量的67%,1991在德國年垃圾填埋處理量占垃圾總處理量的60%,在西班牙佔75%,而我國在2001年統計結果顯示垃圾填埋處理量占垃圾總處理量的80%。盡管垃圾衛生填埋處理技術擁有以上一系列的優點和得到了廣泛的運用,然而現行傳統的「干穴式」(Dry Tomb)衛生填埋技術要求填埋過程中實行單元填埋、每日覆土、中場覆土,封場時再用自然土和粘土甚至土工膜組成最終覆蓋層,嚴格按照上述要求施工的填埋場封場後就成了一個垃圾的「干墓穴」,由於濕度減少,微生物的活性減弱甚至停止,場內垃圾的生物降解是一個無任何控制的自然降解過程,封場後很長一段時間(數十年)內垃圾保持不變或者變化很小。此時的垃圾填埋場是一個潛在的污染源,一旦填埋場的覆蓋層和防滲層部分功能失效,其污染特性必將暴露無疑。這種垃圾填埋形式實際上人為製造了一個定時炸彈,其實質只是將當代人產生的垃圾這一污染源轉移給了下一代或後幾代,這不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現行的垃圾衛生填埋技術存在佔地面積大的缺點之外,還存在如下幾個無法避免的缺陷,由此嚴重的制約了垃圾衛生填埋技術的進一步推廣和運用。
1.1 傳統填埋場滲濾液水質、水量波動較大,處理難度大
現行垃圾填埋場滲濾液產量直接受進入場內的大氣降水量的影響,一般填埋場運營期間滲濾液產量大,封場後滲濾液量相應減少;雨季滲濾液產量大,旱季滲濾液量則較少。受垃圾組分,大氣降雨量的影響,填埋場滲濾液水質水量季節性波動顯著;受填埋垃圾分解階段的影響,填埋初期滲濾液有機污染物濃度特別高,垃圾填埋後期污染物濃度則逐漸降低。由於一般填埋場據城市污水處理廠距離較遠,即使較近大量高污染物特徵的滲濾液也會對城市污水處理系統的正常運行帶來沖擊,故一般填埋場都建設有獨立滲濾液處理系統。但包括物理、化學、生物處理法等工藝在內的滲濾液處理系統都無法適應不斷變化的滲濾液水質和水量的要求,經常要求隨季節以及填埋階段的不同改建滲濾液處理系統或對系統的有關運行參數進行調整。
1.2 傳統填埋場滲濾液污染強度高,二次污染嚴重
傳統填埋場滲濾液不僅污染種類繁多,成分復雜,同時污染物濃度極高。部分填埋場滲濾液COD可能高達近十萬mg/L,氨氮濃度也可能高達近萬mg/L,要使組分復雜,污染物濃度高的滲濾液排放前達到有關排放標準的要求,必須對其進行深度處理。深度處理費用之高,令很多填埋場的運行管理者望而止步。2001年7月國家環保總局下發了《關於開展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環境影響調查和監測的通知》(環辦[2001]72號),對全國垃圾處理設施的污染排放情況及其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展開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垃圾衛生填埋場滲濾液排放、地下水水質及無組織排放等無一家達到《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准》(GB 16887-1997)之規定,且二次污染程度較高[2]。
1.3 傳統填埋場封場後維護監管期長、風險大、費用高、不利於場地及時復用
盡管傳統填埋場不時有雨水進入,但受季節影響進入水量分布不均、受填埋場所布設的覆蓋層影響使進入場內水分分布地點不均,因而填埋垃圾得不到均勻的、快速的降解,垃圾體的污染特徵長期存在。美國EPA要求填埋場封場後監管30年,但有專家認為現行部分垃圾填埋場封場100年後還有大量垃圾未得到有效降解,仍對周圍環境構成潛在威脅。長時間填埋場監管期不僅增加滲濾液處理、監測以及其他系統的維護費用,還增大了滲濾液收集系統、防滲層等系統失效的可能,從而增加了潛在的二次污染風險。
1.4 傳統填埋場產氣期滯後且歷時較長,產氣量小,資源化率低
傳統填埋場進入甲烷化階段所需時間長,還因滲濾液連續排放而損失大量可轉化為甲烷氣體的有機物,從而降低填埋場甲烷氣體總產量;由於產氣期較長而降低了產甲烷速率,使填埋場在甲烷總量減少的同時還延長了回收甲烷氣體所需時間,因而降低了回收甲烷氣體作為能源的經濟效益。目前,除杭州、廣州和深圳已在利用填埋場氣體發電外,其餘100多個填埋場都將填埋氣體在燃燒後排放或直接排放,造成資源的嚴重浪費和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1.5 傳統填埋場垃圾處理費用高
由於傳統填埋場的以上不足之處,自然就直接導致較高的單位垃圾填埋處理處置費用,不利於這一垃圾處置方式在更大范圍的推廣和運用。
2 生活垃圾生物反應器填埋技術
2.1 技術優勢[3~6]
鑒於傳統垃圾填埋技術以上一系列不足之處和生物技術在環境保護中的廣泛運用,二十世紀後期歐美及日本等國家開始另一種改進的填埋場方式即生物反應器填埋技術的研究。生物反應器填埋技術根據填埋垃圾被微生物降解的機理和過程,利用填埋場這一天然的微生物活動場所,通過一系列手段優化填埋場內部環境使其成為一個可控生物反應器,為微生物大量繁殖提供一個最優的生存空間。生物反應器填埋技術不僅對填埋場產生的滲濾液能實現很大程度的場內就地凈化,還為填埋場的提前穩定創造了良好條件,同時還增加了填埋氣體回收利用的經濟效益,明顯提高垃圾的生物降解速度和效率,從而提高垃圾的資源化、無害化水平。生活垃圾生物反應器填埋技術較現行垃圾衛生填埋技術的主要優勢:(1)通過滲濾液回灌,讓滲濾液進一步參與生物反應,降低其污染物濃度,從而降低滲濾液的處理難度和處理費用;(2)加速生活垃圾的微生物降解過程,從而增加填埋場的有效容積;(3)通過控制填埋場內部的溫度和濕度等條件,提高填埋氣體的產氣率和產氣量,從而提高生活垃圾的資源化率;(4)加速填埋垃圾的穩定過程,從而降低填埋場的運行維護費用,並進一步降低對周圍環境的二次污染風險等。由此可見生物反應器填埋技術具有傳統衛生填埋技術不可比擬的優點。現如今生物反應器填埋技術在世界各國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如美國EPA已著手修改現有的垃圾管理法規以推廣這一新型的垃圾填埋技術。同樣在1979年,生活垃圾半好氧生物反應器填埋技術被由日本健康福利部頒布的廢物最終處置導則採用,該工藝還在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及巴西等國被廣泛運用,同時該技術的培訓課程也在亞太地區逐步開展。
2.2 生活垃圾生物反應器填埋技術的不同形式及其特點
生活垃圾生物反應器填埋技術根據填埋工藝不同可分為好氧、厭氧、好氧-厭氧及半好氧四種生物反應器填埋技術。與傳統的衛生填埋技術相比較,四種生物反應器填埋技術都有各自的特點。
2.2.1 好氧生物反應器填埋技術
好氧生物反應器填埋技術是將滲濾液、其他液體及空氣等根據場內垃圾生物降解需要,通過一種可控的方式加入至填埋場,概念圖見圖1。這樣不僅大大地加快填埋垃圾生物降解和穩定速率,減少危害最大的溫室氣體——甲烷的排放,同時降低滲濾液污染強度和處理費用。國外研究表明,好氧生物反應器填埋場的生活垃圾達到穩定的時間在2~4年左右,溫室氣體減少50%~90%。由於需要強制通風供氧、滲濾液回灌及其他控制形式,故單位時間內運行費用很高。由於運行維護時間大大縮短,故總的運行維護費用同傳統的衛生填埋技術相比,相差不大。
圖1 好氧生物反應器填埋場概念圖
2.2.2 厭氧生物反應器填埋技術
厭氧生物反應器填埋技術是通過向填埋垃圾體回灌滲濾液和注入其他的液體以保持填埋場內最佳的濕度條件,可生物降解垃圾在缺氧的條件下進行厭氧降解,同時快速產生富含CH4的填埋氣體,概念圖見圖2。它具有加速填埋垃圾降解和穩定,減輕滲濾液有機污染強度,增大甲烷氣體產量、產生速率,進而提高甲烷氣體回收利用效益等優勢,資源化率高,垃圾達到穩定化時間在4~10年左右,CH4氣體產量增加約200%~250%,運行維護費用較低。缺點是滲濾液氨氮濃度長期偏高,不利於滲濾液的生物處理。
圖2 厭氧生物反應器填埋場概念圖
2.2.3 好氧-厭氧生物反應器填埋技術
好氧—厭氧生物反應器填埋技術是對上層新填埋垃圾進行強制通風供氧,下層垃圾仍按厭氧方式運行,概念圖見圖3。主要目的在於降低新填埋垃圾中易降解物酸化後對厭氧垃圾層的危害,同時向場內的濕度和其他環境條件進行控制,以實現填埋垃圾的無害化和資源化。垃圾達到穩定化時間和運行維護費用間於好氧和厭氧生物反應器填埋技術之間。
圖3 好氧-厭氧生物反應器填埋場概念圖
2.2.4 半好氧生物反應器填埋技術[7]
半好氧型生物反應器填埋場利用填埋場內外氣體壓力差,通過自然進風方式維持滲濾液收集管、排氣管及中間覆土周圍一定區域垃圾層的好氧狀態,使部分垃圾實現好氧降解,同時向場內回灌滲濾液和其他液體,概念圖見圖4。其兼具好氧生物反應器填埋場的部分優點,同時建設成本和運行費用同傳統的衛生填埋技術相比差別不大,二次污染程度低。
圖4 半好氧生物反應器填埋場概念圖
3 我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現狀分析
2000年統計結果顯示我國垃圾產量已經達到了1.4億t,然而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符合環境衛生要求處理的垃圾只有3%左右[8],大部分垃圾仍是通過簡單的「堆填」來消納。垃圾的「堆填」實際上是垃圾在某處的「存放」,它通常既不設防襯層,也無滲濾液收集處理和填埋氣利用設施,因而,並沒有改變垃圾對環境的污染狀況。由於我國環保資金投入和垃圾焚燒技術等方面的限制,尤其在我國中西部地區,垃圾低位熱值低,含水率高等特點,要大力推廣垃圾焚燒處理還有很長一條路要走。同時我國未實現垃圾分類收集、運輸和處理,垃圾堆肥處理中仍有許多問題還未解決,導致堆肥產品肥效低,產品中含有大量的玻璃粹渣,農民用戶對此反應強烈,市場前景黯淡。有關媒體對四川省第一批利用國債建設的近十個垃圾綜合處理廠(堆肥+焚燒或者堆肥+填埋)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僅有個別垃圾處理廠能正常運行,究其原因之一是堆肥產品質量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市場受挫,垃圾廠變成了堆放垃圾的垃圾場,造成財力、物力和人力資源的巨大浪費。而我國地幅遼遠,自然條件千變萬化,有許多地方具備了建設填埋場的天然地理條件。2000年建設部、國家環保總局、科技部聯合制定了《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其總則指出填埋處理是垃圾處理必不可少地最終處置手段,也是現階段乃至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的一種主要垃圾處理處置模式。
4 結束語
隨著生物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完善以及人們能源與環境意識的加強,世界垃圾填埋技術已從傳統的以貯留垃圾為主向多功能方向發展,即一個垃圾填埋場應同時具有貯留垃圾、隔斷污染、生物降解和資源恢復等多個功能。我國也應緊跟世界垃圾填埋技術的發展新趨勢,大力研發生活垃圾生物反應器填埋技術。鑒於我國現有生活垃圾處理處置技術現有水平和基本國情,考慮到經濟性和可操作性,我國當前應在回灌型生物反應器填埋技術方面加大研發和運用力度。筆者認為當前研究的重點應放在:(1)日覆蓋層和中間覆蓋層材料的選擇,確保適當的透氣性和水利滲透系數;(2)不同回灌形式(表面噴灑、水平管/溝回灌、豎井回灌以及混合回灌等)各自的適用條件和每種回灌形式的定量計算;(3)滲濾液回灌量、時間、頻率的確定;(4)由於滲濾液回灌可能導致場內產酸細菌的大量繁殖,產生大量的有機酸,造成環境酸的大量積累,從而抑止產甲烷細菌的生長繁殖,因此還需解決如何有效調節場內pH值的問題;(5)由於垃圾填埋技術涉及到水力學、微生物學、環境工程學等多個學科,研發過程中應運用系統工程學的原理和方法,確定最佳計方案和運行方式,使生物反應器填埋技術在滿足環境保護的前提下,實現單位垃圾建設成本和運行成本最低。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Ⅵ 中小城市污水處理的工藝流程和大城市的污水處理工藝流程有何異同

中小城市的可以採用生物膜法,如接觸氧化、生物濾池等,便於管理,沒有污泥膨內脹問容題。
當然也不排除用活性污泥法,譬如A2O,CASS,懸掛鏈(百樂克)等
大城市的用氧化溝的多一些,更節約投資
其他的像格柵、沉砂、曝氣,基本一樣

閱讀全文

與美國epa城市污水處理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污水池蓋板怎麼做 瀏覽:880
油漆里添加樹脂好嗎 瀏覽:264
凈水器專用濾芯怎麼樣 瀏覽:575
招金膜天超濾膜技術手冊 瀏覽:623
污水井蓋字體噴什麼顏色最好 瀏覽:255
污水泵浮子開關是什麼 瀏覽:742
污水化驗員倒班么 瀏覽:353
維修污水提升增壓泵七 瀏覽:158
除垢先鋒 瀏覽:509
凈水機斷電怎麼還往外排水 瀏覽:15
反滲透膜過濾出來的濃水怎麼處理 瀏覽:297
無菌過濾濾芯大小 瀏覽:345
電腦用什麼軟體可以回看 瀏覽:208
聚樹脂仿瓷碗碟好用嗎 瀏覽:321
韓國lg糊樹脂 瀏覽:752
綿陽環保凈化器大概多少錢 瀏覽:822
EDI軟體主要組成部分 瀏覽:749
海寧污水罐事故經驗 瀏覽:926
回收凈化器多少錢 瀏覽:507
廢水處理異常運行表格 瀏覽: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