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水的水質標准
依照《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GB/T18920-2002)標准中城市中水的水質標准共分為回13項:PH、色(度)、答嗅、濁度、溶解性總固體、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陰離子表面活性劑、鐵、錳、溶解氧、總余氯、總大腸菌群。
污水處理廠就是中水源地,與城市再生水用戶相對距離近供水方便。污水的再生利用規模靈活,既可集中在城市邊緣建設大型再生水廠。
也可以在各個居民小區、公共建築內建設小型再生水廠或一體化處理設備,其規模可大可小,因地制宜。
(1)污水處理廠出水溶解性固體標准擴展閱讀:
城市中水的處理實現技術突破前景仍然非常廣闊,隨著工藝的進步、設備和材料的不斷革新,中水供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會不斷提高,處理成本也必將日趨降低。
中水使用方式很多,按與用戶的關系可分為直接使用與間接使用,直接使用又可以分為就地使用與集中使用。
多數國家的再生水主要用於農田灌溉,以間接使用為主;日本等少數國家的中水則主要用於城市非飲用水,以就地使用為主;新趨勢是用於城市環境「水景觀」的環境用水。
『貳』 污水處理廠出水溶解氧一般為多少
出水溶解氧一般大於等於2mg/L。污水處理按照處理程度來分可分為一級處理、二級處理和三級處理:
1、一級處理主要是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物質,常用物理法。一級處理後的廢水BOD去除率只有20%,仍不宜排放,還須進行二級處理。
二級處理的主要任務是大幅度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物,BOD去除率為80%~90%。一般經過二級處理的污水就可以達到排放標准,常用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處理法。
2、三級處理的目的是進一步去除某種特殊的污染物質,如除氟、除磷等,屬於深度處理,常用化學法。
(2)污水處理廠出水溶解性固體標准擴展閱讀:
污水處理的方法:
1、物理法:主要利用物理作用分離污水中的非溶解性物質,在處理過程中不改變化學性質。常用的有重力分離、離心分離、反滲透、氣浮等。物理法處理構築物較簡單、經濟,用於村鎮水體容量大、自凈能力強、污水處理程度要求不高的情況。
2、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新陳代謝功能,將污水中呈溶解或膠體狀態的有機物分解氧化為穩定的無機物質,使污水得到凈化。常用的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生物法處理程度比物理法要高。
3、化學法:是利用化學反應作用來處理或回收污水的溶解物質或膠體物質的方法,多用於工業廢水。常用的有混凝法、中和法、氧化還原法、離子交換法等。化學處理法處理效果好、費用高,多用作生化處理後的出水,作進一步的處理,提高出水水質。
『叄』 急!!!一般生活污水的標準是什麼,怎麼才判斷為生活污水我們需要用生活污水來做實驗。
指 標 濃 度/(mg/L) 指 標 濃 度/(mg/L)
高 中 低 高 中 低
固體(TS) 1200 720 350 可生物降解部分 750 300 200
溶解性總固體 850 500 250 溶解性 375 150 100
非揮發性 525 300 145 懸浮性 375 150 100
揮發性 325 200 105 總氮 85 40 20
懸浮物(SS) 350 220 100 有機氮 35 15 8
非揮發性 75 55 20 游離氨 50 25 12
揮發性 275 165 80 亞硝酸鹽 0 0 0
可沉降物 20 10 5 硝酸鹽 0 0 0
生化需氧(BOD5) 400 200 100 總磷 15 8 4
溶解性 200 100 50 有機磷 5 3 1
懸浮性 200 100 50 有機磷 10 5 3
總有機碳(TOC) 290 160 80 氯化物(Cl-) 200 100 60
化學需氧量(COD) 1000 400 250 鹼度(CaCO3) 200 100 50
溶解性 400 150 100 油脂 150 100 50
懸浮性 600 250 150
詳見:http://user.qzone.qq.com/1273675420/infocenter#!
『肆』 污水處理中出水溶解性BOD5的計算問題
前提:溶解性BOD計算的關鍵是計算顆粒性BOD。出水中顆粒性BOD的主要來源認為是污泥的衰減部分。
1、 對Se=Sz-7.1*Kd*f*Ce 的解釋
(1)Sz,出水總BOD5,
(2)Kd,污泥自氧化系數(衰減系數),一般取0.06,一般范圍0.05-0.1,單位是1/d,含義是單位時間內單位重量污泥有多少死亡(衰竭)而成為顆粒物。
(3) f,MLSS(TSS)中MLVSS(VSS)所佔比例,總懸浮物中活性微生物(污泥)的質量比例,這個值的發內較大,你看的那本書上推薦為0.75,《排水工程》(下)的推薦是:高負荷活性污泥系統0.8,延時曝氣系統為0.1,其他活性污尼處理系統,在一般負荷條件下,可取值0.4。
(4)Ce為出水MLSS,假定為30mg/L(Sz=Ce?這是誤解,絕對是巧合,只是例題上給了相同的數值,Ce是總懸浮物濃度)
(5)7.1是5×1.42,1.42是單位的生物量(MLVSS、VSS)氧化需要的氧量,5是BOD的測定需要時間,這里是5日。
因此,上面計算公式中Kd*f*Ce表示的就是1d內1g污泥的衰減量。
2 對Se=Sz-1.42(VSS/TSS)*TSS*[1-e^-(0.23X5)] 的解釋
(1)VSS/TSS=f(第一個公式),
(2)TSS=Ce(第一個公式)。
(3)0.23是好氧系數,5是BOD測定時間。
和上面的公式的區別在於7.1*Kd變成了1.42*[1-e^-(0.23X5)],實際上就是5×Kd和[1-e^-(0.23×5)]的差別。他們的含義是相同的就是5天內活性污泥的衰減量。
目前我還沒有找到第二個公式的來源,不過有文獻說這個公式只能適合於氧化溝工藝設計使用,但是《城市污水廠處理設施設計計算》在p120 設計A/O的時候也採用了,還不知道誰正確。等我有了答案再告訴你。
『伍』 污水處理後達標標准
生活雜用水水質標准(CJ2501—89)
沖廁、道路清掃、消防 園林綠化 洗車 建築施工
1 PH值 6.5—9.0 6.5—9.0 6.5—9.0 6.5—9.0
2 ≤回30 ≤30 ≤30 ≤30 ≤30
3 臭 無不答快感覺 無不快感覺 無不快感覺 無不快感覺
4 濁度(NTU) ≤10 ≤20 ≤5 ——
5 懸浮性固體(mg/L) ≤15 ≤30 ≤15 ≤15
6 溶解性固體(mg/L) ≤1000 ≤1000 ≤100 ——
7 BOD(mg/L) ≤15 —— ≤15 ——
8 COD (mg/L) ≤50 ≤60 ≤50 ≤60
9 氯化物(mg/L) ≤350 ≤350 ≤300 ≤350
10 陰離子表面活性劑(mg/L) ≤1.0 ≤1.0 ≤0.5 ≤1.0
11 Fe(mg/L) ≤0.3 —— ≤0.3 ≤0.3
12 Mn(mg/L) ≤0.1 ≤0.1 ≤0.1 ≤0.1
13 Do(mg/L) ≥1.0 ≥1.0 ≥1.0 ≥1.0
14 LAS游離性余氯(mg/L) 用戶端≥0.2 用戶端≥0.2 用戶端≥0.2 用戶端≥0.2
15 總大腸菌群 ≤100 ≤100 ≤100 ≤100
『陸』 公司污水處理完中水含鹽量400mg/L,用來澆灌綠化草坪和大白蠟樹,請問這水能用么
應該能用,一般的飲用水標准,500mg/l的TDS(溶解性總固體),都滿足了,更別說植物了。這個濃度比植物體細胞的低,不會造成植物根系的傷害和脫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