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河南唯一入圍國企改革「雙百行動」的市級試點!這家企業是咋做到的
對國企改革來說,2020年是一個重要節點——隨著《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的下發,新一輪改革的號角已經吹響。
2020年也是國企改革「雙百行動」(2018年~2020年)的收官之年。作為全國國企改革「雙百企業」,中原環保的改革伴隨著「雙百行動」進入快車道。
改革成果是顯而易見的:截至2020年9月底,中原環保資產總額146.02億元,凈資產67.32億元;公司成立以來,營業收入增長7.5倍、凈利潤增長9倍。
中原環保成立於2007年,在污水處理和集中供熱兩大主業基礎上,圍繞「大公用、大環保、大生態」業務領域,科學布局全產業鏈,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全面打造行業典範,發展成為集研發、設計、咨詢、製造、投資、建設、運營、管理於一體的生態環境綜合服務商。
作為一家國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原環保還是河南省唯一一家入圍國務院國資委國企改革「雙百行動」的市級試點企業。
從公司上市的准入門檻角度來看,上市公司是發展相對較好的優質公司。根據官方數據,全國共有國資委系統控股的上市公司市值約20多萬億,占所有上市公司總市值的比重超過了30%。這意味著,國企改革的效果直接影響到經濟穩定的「基本盤」。
在10月12日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務院國資委產權管理局副局長謝小兵說,當前雖然很多國有企業上市了,但是有的股權結構還不夠優化,國有股東持股比例比較高,仍有向 社會 資本釋放的空間。
中原環保是全國1024戶國有控股上市公司之一,被列入「雙百企業」後,獲得了一次重要改革契機。
優化股權結構是提升上市公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舉措,為此,中原環保引進了河南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河南資產)作為戰略投資者,持股比例4.95%,委派董事一名,參與公司治理和經營決策。目前中原環保的大股東是鄭州公用事業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公用集團),河南資產成為公司的第二大股東。
據介紹,中原環保按照上市公司規范運作準則,建立權責明確的法人治理結構,形成了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體系。加上新委派的一名董事,目前公司董事會共9人,其中外部董事5人,有效發揮外部董事作用,全面提升運行效率和市場化、現代化經營水平。
中原環保同時在子公司層面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與優質非國有企業進行戰略合作、股權融合,先後成立了9家體制新、機制活、競爭力強的合資公司,進一步完善產業功能,實現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增強市場競爭力和發展引領力。
新成立的混合所有制企業,業務涵蓋建築垃圾處置及資源化利用、環保設備製造、光伏發電、市政建設、園林綠化、生態治理及技術研發等領域。
在國企改革的過程中,勞動用工、幹部人事、收入分配改革被稱為「三項制度改革」,同時也被稱為企業市場化機制改革的核心工程和牛鼻子項目。
實際上,中原環保的三項制度改革早在數年前就已基本完成。
中原環保相關負責人告訴河南商報記者,中原環保經營層以下的三項制度改革已經完成。「上市公司是市場化經營公司,必須建立健全公司治理、內部控制、經營管理、激勵約束等各方面的機制」。
「我們每季度都有經營分析與考核,根據業績考核情況做出薪酬及幹部職務調整。業績完成的不好,可能就要扣薪酬或降職。人員通過市場化招聘,實施360度全方位考核,根據考核結果調整崗位與薪酬,做到了『員工能進能出,薪酬能高能低,幹部能上能下』。」該負責人說。
在職業經理人選聘方面,中原環保開展了集團公司職業經理人選聘,按照「市場化選聘、契約化管理、差異化薪酬、市場化退出」的原則,面向全國公開招聘兩名集團副總經理,選優配強幹部隊伍。
用人機制是提升企業活力和效率的關鍵環節。「中原環保培養造就了一批後備人才,大膽啟用年輕人,有良性的上升渠道,打造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人才隊伍。最近我們剛任命一批幹部,有的員工剛畢業三年半就被提拔為中層副職。」公司相關負責告訴河南商報記者。
中原環保大力引進和培養人才,2016年以來,累計招聘985、211重點院校碩士、博士100餘人,充實到公司投資發展、技術研發、綜合管理等重要領域。
同時建立有競爭力和吸引力的薪酬體系,進一步吸引優秀高端人才加入,對引進的符合產業發展方向的博士研究生稅前年薪不低於30萬,購房補貼20萬,入職前三年按每月5000元的標准發放生活補貼。
公司制定了有利於研發人員潛心研究和創新的考核評價制度,設立各類研發獎項,對小發明到大創新給予相應的獎勵,充分激發研發人員創新創造精神。
中原環保成立之初,污水處理和集中供熱業務與彼時的兩大股東鄭州市熱力總公司(下稱熱力公司)、鄭州市污水凈化有限公司(下稱凈化公司)存在同業競爭。
2014年,在鄭州市政府的部署和支持下,中原環保啟動重大資產重組,將下屬西區供熱出售給熱力公司,並公開發行股份收購凈化公司運營的污水處理廠,有效解決同業競爭問題。
2016年8月,公用集團統一收購凈化公司、熱力公司持有的中原環保股份,直接控股中原環保,持股比例68.73%,並承諾,凈化公司在建中的鄭州新區污水處理廠和雙橋污水處理廠未來如果與中原環保構成同業競爭,待建設完工後,將採取措施徹底解決同業競爭問題。
2019年4月24日,鄭州市政府批示,同意將凈化公司整體上市裝入中原環保,交易完成後,凈化公司將成為中原環保的全資子公司,徹底解決同業競爭問題,該項工作正在推進中。
根據中原環保最新對外披露的財務數據,截至2020年9月底,中原環保資產總額146.02億元,凈資產67.32億元,2019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7.40億元,利潤總額5.29億,全年納稅總額3.12億元。
公司成立以來,總資產增長24.7倍、凈資產增長17.4倍、營業收入增長7.5倍、凈利潤增長9倍,累計派發現金分紅7.77億元,發展質量和效益持續提升,實現了 健康 持續快速發展和國有資本快速增值。
除了業績的提高,通過一系列改革措施,公司治理結構更加完善,董事會建設不斷加強,構建了與市場化發展相適應的經營機制,有效提升了公司的活力和效率,公司業務領域持續延伸,經營規模逐步擴大,經營業績不斷邁上新台階。
目前,中原環保已在河南省10餘個地市、山西省、貴州省等地設立了30餘家分子公司開展相關業務,實現多區域發展布局。公司發揮產業協同優勢,深耕生態環境治理領域,累計中標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8個,投資額超130億元,改善城市水環境,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技術創新方面,中原環保堅持創新驅動,加強自主研發,在污水深度處理、污泥資源化利用、智能化水務、農村污水治理、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園林綠化等領域累計獲得專利、軟體著作權等 科技 成果百餘項。公司持續優化升級污水深度處理、污泥資源化利用核心技術,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達到行業領先水平,具有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成為公司新的業務增長點。
「改革永遠在路上」,國企改革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中原環保相關負責人說:「下一步,中原環保將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持續優化公司治理結構,全面建立市場化經營機制,推進公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致力於打造鄭州國企改革標桿企業,服務和支持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首席編輯 華麗娟 編輯 吉倩倩 施尚景)
⑵ 中原環保為什麼這么爛
消除同業競爭承諾多次「爽約」
實際上,從2014年10月起,中原環保就把解決同業競爭的問題提上日程。彼時,中原環保啟動重大資產重組,由中原環保向凈化公司發行股份,購買凈化公司所擁有的污水處理資產。凈化公司出具關於避免同業競爭的承諾。
2015年2月中原環保發布公告稱,為解決同業競爭,中原環保將發行股份購買凈化公司所有的五龍口污水處理廠一期和二期、馬頭崗污水處理廠一期和二期、馬寨污水處理廠等資產,標的資產預估值為30.25億元。中原環保稱,通過收購凈化公司的污水處理類資產,可新增日污水處理能力95萬噸。
當時,因鄭州新區污水處理廠在建、雙橋污水處理廠未開工,尚未注入上市公司。2015年12月,凈化公司承諾解決鄭州新區污水處理廠、雙橋污水處理廠與中原環保同業競爭問題,最遲完成時間分別為2018年底、2019年底。
2019年4月,中原環保公告稱,鄭州市政府審批同意將凈化公司整體裝入中原環保,以此徹底解決與凈化公司的同業競爭問題。具體方案為:公用集團將持有的凈化公司100%國有股權有償出讓給中原環保;中原環保以現金、發行股份、非公開發行股份募資等方式向公用集團支付對價。交易完成後凈化公司成為中原環保的全資子公司。當時,相關方承諾的解決時間期限為2019年底。
⑶ 污水處理廠的污泥能做肥料用嗎
吃進的是污泥,吐出的是有機肥料。污水處理後能用來澆花、綠化,剩下的污泥能夠形成營養土,用於園林綠化。鄭州新建的污泥污水處理廠目前已度過試運營階段,即將正式投入使用。昨日,記者獲悉,副省長張大衛近日帶…
吃進的是污泥,吐出的是有機肥料。污水處理後能用來澆花、綠化,剩下的污泥能夠形成營養土,用於園林綠化。鄭州新建的污泥污水處理廠目前已度過試運營階段,即將正式投入使用。
昨日,記者獲悉,副省長張大衛近日帶領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住房城鄉建設廳、環保廳等省直有關部門的負責同志,先後到鄭州市污泥處理利用工程項目八里崗污泥處理廠、中牟縣農村垃圾處理系統、鄭州市陳三橋污水處理及回用工程項目進行視察。
商報記者
郭富收
一天能處理污泥100噸
據介紹,位於中牟縣八崗鎮的鄭州市泥處置廠生產車間,泥處置項目目前累計完成投資1.2億多元,採取生物降解的辦法,能對成噸的泥、秸稈及牲口糞便進行混合加工。污泥加秸稈混合後進行發酵,達到生態平衡,並去除重金屬後作為肥料重新利用。
污泥是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廢物,目前鄭州市對污泥的處理主要採用垃圾填埋的方法。
污泥雖然含有豐富的氮、磷元素以及有機物質,但這些物質不僅含水量高、易腐爛,有強烈臭味,並且含有大量病原菌、寄生蟲卵以及鉻、汞等重金屬和多氯聯苯、二英等難以降解的有毒、有害致癌物。如果不及時將這些剩餘污泥從污水處理系統中排除,會影響污水處理的效果,嚴重時能導致污水處理廠停產;而剩餘污泥的隨意丟棄、堆放將會給四周環境造成二次污染。
這個污泥處置工程建設總規模為日處理污泥600噸,先行實施日處理污泥100噸能力的生產線,可滿足鄭州市污泥處置需求。屆時,鄭州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在這里脫水後,經過添加輔料、曬場翻曬和生化堆肥腐熱等幾道工序,再由破碎機破碎成粉狀,可製成高效優質的有機肥。「最後形成的營養土,用在園林綠化這方面,解決了污泥的二次污染。」廠長高秦生介紹。
每天可生產10萬噸景觀用水
據了解,在鄭東新區賈魯支河北岸的鄭州陳三橋污水處理廠完成一期投資3.3億元,管網建設及處理設備已經配備齊全,採取新型處理工
⑷ 鄭州 鄭東新區 兩條運河的水從哪裡來的
你的懷疑沒錯,是黃河水。包括咱們的飲用水,也是黃河水。
黃河水質還是很好的,就是泥沙多了些,這些水都是沉澱過後再引過來的。你要做北上的火車的話,在邙山景區附近能看到沉澱池的。
⑸ 污水處理廠安全事故案例盤點
在污水處理廠快速發展的十年中,發生了諸多安全事故。這些事故主要源於硫化氫氣體、沼氣、病菌和寄生蟲卵等風險。硫化氫氣體,這種劇毒且具有臭雞蛋味的氣體,輕度接觸可能導致頭昏、乏力,中度接觸則會引發更嚴重的症狀,甚至危及生命。長期接觸則會導致嗅覺減退和神經衰弱。在污水處理廠的各個車間,特別是難以通風的管道井底、池底,硫化氫氣體的濃度非常高。另外,污泥消化池中產生的沼氣,即甲烷,雖無色無味,卻易燃易爆,對環境構成極大威脅。污水中還藏匿著各種病菌和寄生蟲卵,一旦不慎接觸,將對人造成傷害。
污水處理廠的環境風險主要來自非正常運行狀況下可能發生的事故,包括原污水排放、污泥膨脹、氯氣泄漏、沼氣泄漏、惡臭物質排放等。這些事故可能導致地表水、地下水的嚴重污染,甚至因地震等自然災害引發的污水管道、處理構築物損壞,造成大量污水外溢。活性污泥的異常情況,如污泥膨脹或解體,也會導致處理效果降低。此外,惡臭氣體的處理裝置運行不正常,以及消毒用液氯泄漏等,都是潛在的環境風險。
以下是幾個實際發生的事故案例:
案例一:2017年5月,河北辛集一皮革廠污水處理系統發生中毒事故,造成4人死亡、2人住院治療。事故原因是企業污水處理廠檢修過程中,職工在更換曝氣池電機時未採取防護措施,導致硫化氫氣體積存發酵產生中毒。
案例二:2017年5月,廣西南寧蕭山賓陽縣大橋金玉紙業發生中毒窒息事故,造成3人死亡。事故發生在清理廢水回收池時。
案例三:2015年6月,哈爾濱某污水處理廠發生集體中毒事故,導致27人反應異常,幸得及時救治,未造成人員傷亡。
事故背後的原因主要在於人員安全意識不足、防護措施不到位和緊急救援響應機制不健全。預防措施包括確保人員在接觸硫化氫環境時使用防護裝備,制定明確的應急預案,定期檢查設備的嚴密性,設置氯氣報警裝置和事故廢氣收集設施等。
為了應對可能的風險,污水處理廠應制定應急預案,確保在發生事故時能夠迅速響應。此外,應定期檢查消化池、沼氣罐及管道系統的安全性,確保設備的運行狀態良好。對於液氯泄漏,應設置專門的收集和處理設施。在進行消毒時,應採取安全措施,防止鹽酸腐蝕地面,並確保有足夠的圍堰容量。
多瑞電子提醒:在所有工作中,確保工人的人身安全是首要任務。一旦發生事故,應立即採取緊急救援措施,為生命爭取寶貴時間。了解更多信息,歡迎關注多瑞電子微信號。
⑹ 鄭州餐廚垃圾處理補貼標准
鄭州市政府通過了《鄭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實施方案》,廚廢棄物作為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的重要環節,解決餐廚廢棄物收集、運輸、處置問題。
(一)西部餐廚廢棄物處理工程選址在鄭州市二七區侯寨鄉生活垃圾處理廠內。日處理餐廚廢棄物300噸,佔地55畝。主要建設內容:預選、厭氧消化車間及配套設施,12月底進入試運行階段。
(二)東部餐廚廢棄物處理工程選址在鄭州市中牟縣姚家鎮韓寺鎮交界處,新區污水處理廠南側。日處理餐廚廢棄物300噸,佔地55畝。主要建設內容:預選、厭氧消化車間及配套設施,總投資11825萬元,12月底進入試運行階段。
《鄭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實施方案》
第六條餐廚廢棄物的收集、運輸和處置由市、縣(市)、上街區人民政府予以適當補貼,納入同級政府財政預算。具體辦法由市市容和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市財政等有關部門另行制定。
第七條餐飲行業協會應當發揮行業自律作用,參與制定有關標准,規范行業行為,將餐飲企業餐廚廢棄物的產生、處理和投放納入等級評定范圍,督促餐飲企業做好餐廚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工作。
第八條倡導通過凈菜上市、改進餐飲加工工藝和文明用餐等方式,減少餐廚廢棄物的產生量。
鼓勵和支持餐廚廢棄物收集、運輸和處置的科學研究、新技術開發和推廣應用,促進餐廚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置。
鼓勵支持社會資本參與餐廚廢棄物處置設施的建設和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