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屠宰場污水處理排放標准
屠宰場廢水排放標准如下:
1、屠宰廢水執行《肉類加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中的要求;
2、污水來源於屠宰車間,主要包括如下:
(1)屠宰前沖洗牲畜的污水;
(2)燙毛、清洗胴體污水;
(3)清洗內臟污水;
(4)沖洗車間地面、器具污水;
(5)沖洗圈欄污水。屠宰過程排放的污水中血污染最為嚴重,通常放出的血均回收利用,既減少處理負荷又增加收入;
3、水量、水質屠宰過程中污水往往集中在短時間內排放,水量波動較大;
4、處理工藝流程。該污水可生化性較好,故採用生化法為主的處理方法;污水經格柵篩網去除較大懸浮固體和毛發等雜質後,直接進入初沉池,初沉池兼作調節池均化水質 水量,同時將污水中不溶性固體如未消化食物和糞便等沉下。沉澱地出水流入厭氧水解池,在厭氧菌胞外酶的作用下,將大分子有機物水解酸化變成小分子,將大部分不溶性有機物降解為溶解性物質;
5、主要構築物及設備;
6、處理效果及分析;屠宰污水經初沉、厭氧水解、SBR生化處理後,污水中的污染物指標均達到國家排放標准。
屠宰過程中排放的污水含有大量的血污、油脂、毛。內臟雜物、未消化的食物及糞便等污染物,並帶有令人不適的血紅色及血腥味,而且還含有大腸菌。糞便鏈球菌等危害人體健康的致病菌。這些污水具有濃度變化大,有機物含量高等特點,直接排入環境將嚴重污染水體。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第二條
本法所稱標准(含標准樣品),是指農業、工業、服務業以及社會事業等領域需要統一的技術要求。
標准包括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地方標准和團體標准、企業標准。國家標准分為強制性標准、推薦性標准,行業標准、地方標準是推薦性標准。
強制性標准必須執行。國家鼓勵採用推薦性標准。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第三條
水污染防治應當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原則,優先保護飲用水水源,嚴格控制工業污染、城鎮生活污染,防治農業面源污染,積極推進生態治理工程建設,預防、控制和減少水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
② 2500噸屠宰場污水處理廠建設成本
1、污水處理廠成本構成1、直接費用a、能源費用:包括電費、水費,其中電費為主要費用,約占總費用的40~50%。b、材料費用:包括絮凝劑費、化驗費、低值易耗品等。c、直接人工及福利費:所有生產人員的工資及福利費。2、製造費用包括維修費、原材料費、備品備件費等3、期間費用管理部門為組織和管理生產而發生的各種費用,包括行政管理、部門各種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設備折舊費及其他間接費用。4、污水處理成本組成分析1.生產成本中電耗、葯劑消耗是生產過程中必須發生的費用,且所佔比例較大,必須在生產過程中嚴格控制,才能有效降低成本。
2.生產成本中人員工資及福利是提高員工積極性,增強企業活力及凝聚力,進一步搞好節能降耗的動力,也是企業及社會發展水平的標志。在正常生產運行情況下,其所佔比例越高,說明企業發展越好。3.製造成本在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應盡量減少維修、大修和固定資產投入等,使企業利潤最大化。4.管理費是企業運行成本的組成部分,應加以控制,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支出,降低成本。5、污水處理廠成本計算1.電費成本:污水處理企業耗能最多的設備包括各種類型的水泵、供氧設備如鼓風機以及污泥濃縮脫水設備等、進行污水處理單耗計算,一方面可根據設備使用台數及功率進行分析,另一方面結合本企業往年污水處理單耗統計分析,同時參照地方相關標准,制定適合本企業的合理的污水處理單耗。如江蘇省城鎮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考核標准中對污水處理單耗有明確考核要求,對一級A標准污水處理單耗考核分為四個級別,≤0.34度/立方米, 0.34度/立方米-0.37度/立方米, 0.37度/立方米-0.42
③ 120立方米每天的屠宰場污水消毒中二氧化氯的投加量和發生量怎麼確定
需要看你這二氧化氯的用處
如果僅僅只是完成尾水消毒
那麼用10mg/L已經足夠
如果是要完成預氧化
那不得不說有點浪費
還是先明確你葯劑的用處吧
④ 污水處理廠污泥的損失怎麼算污泥流量怎麼計算
按《室外排水設計規范》中要求計算生化剩餘污泥+沉澱池(如有)去除的懸浮內物的量+氣浮隔油(容如有並與生化泥共同處置)產生油泥量。原則上會根據含水率來計算損失,如在污泥濃縮池中含水率的變化、壓濾時產生的含水率變化和最終產泥的含水率共同計算。如詳細說明太復雜,還是有時間多看看規范等類似的書籍,會有幫助。
⑤ 屠宰場的污水如何處理
屠宰場的污水處理主要包括預處理、生化處理和深度處理三個階段。
在預處理階段,主要目的是去除污水中的大顆粒雜質和懸浮物。通過格柵過濾可以去除污水中較大的固體顆粒,如肉屑、畜禽的毛等,防止其進入後續處理設備造成堵塞。接著,污水進入沉澱池或隔油池,利用重力作用使懸浮物和油脂沉澱或分離,進一步凈化水質。這一過程對於減輕後續處理的負擔至關重要。
生化處理階段是屠宰場污水處理的核心部分,利用微生物的代謝作用將有機物轉化為無害物質。活性污泥法是一種常用的生化處理方法,通過向污水中投加活性污泥,並利用污泥中的微生物群落降解有機物。此外,生物膜法、厭氧生物處理法等也是有效的生化處理技術。這些方法不僅處理效果好,而且運行成本相對較低,是屠宰場污水處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深度處理階段是在生化處理之後進行的,主要目的是進一步去除污水中的微量有害物質,使水質達到排放標准。常用的深度處理方法包括混凝沉澱、過濾、活性炭吸附、消毒等。混凝沉澱通過加入混凝劑使污水中的懸浮物和膠體物質凝聚成大顆粒並沉降;過濾則利用過濾介質截留污水中的細小顆粒物和微生物;活性炭吸附則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機物和重金屬離子;消毒則通過氯化、臭氧或紫外線等方式殺滅污水中的病原菌和細菌,確保排放水質的安全。
綜上所述,屠宰場的污水處理是一個復雜而系統的過程,需要綜合考慮污水的性質、處理成本和處理效果等因素。通過科學合理的預處理、生化處理和深度處理工藝組合,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保護環境和人類健康。
⑥ 屠宰廢水的水質及特點 屠宰場污水處理方法
一、屠宰廢水的水質
屠宰廢水主要來自圈欄沖洗、淋洗、屠宰及其它廠房地坪沖洗、燙毛、剖解、副食加工、動物殘渣、血水等。廢水中含有血液、油脂、碎肉、骨渣、動物毛及糞便等,呈現褐紅色並帶有腥臭味。有機懸浮物含量高,容易腐敗,排入水體會消耗溶解氧,破壞生態系統,污染環境。
此外,屠宰廢水的NH3-N濃度較高(約120mg/L),這與其他高濃度有機廢水相比是一個顯著特點。
二、屠宰廢水的特點
屠宰廢水具有水量大、排水不均勻、濃度高、雜質和懸浮物多、可生化性好的特點。NH3-N濃度較高也是其顯著特徵之一。
預處理工藝包括調節、格柵、氣浮機等。調節池可以調節每天的水量,使得進入生化池的廢水能夠中和融合。格柵主要用於攔截大顆粒物質,如毛發和內臟殘渣,有助於降低懸浮物含量。氣浮機則用於去除水中的細小懸浮物、油脂和血脂類物質,同時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
三、屠宰場廢水的危害
屠宰廢水中的有機懸浮物含量高,容易腐敗,排入水體會消耗溶解氧,破壞生態系統,污染環境。肉類加工廢水含有大量對人類健康有害的微生物,未經處理直接排放會對水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影響人畜健康。
廢水中的有機物耗氧後會迅速降低水中的溶解氧,導致魚類和水生生物因缺氧而死亡。缺氧還會使水體轉變為厭氧狀態,導致水質惡化、產生臭味、影響衛生。廢水中的致病微生物會大量繁殖,危害人民健康。
因此,對屠宰肉類加工廢水進行處理,去除其污染對保護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至關重要。國家已頒布新的技術規范,《屠宰與肉類加工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HJ2004-2010)。
四、屠宰場污水處理方法
1、好氧活性污泥法
好氧活性污泥法利用好氧區不同的污泥迴流方式處理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污泥由吸附有機物、無機物的絮狀微粒組成,同時包含大量繁殖的細菌、藻類等好氧微生物。
2、廢水生化處理法
廢水生化處理法通常結合物理法使用,主要工藝流程為:廢水→格柵→沉沙隔油→固液分離機→調節池→水解酸化池→初級生化→中沉池→二級生化→濾沙池→清水池→廢水達標排出。
3、蛋白質生產工藝
蛋白質生產工藝是屠宰場廢水處理中實現廢物回收利用的一種方法。提煉微生物細胞蛋白來飼養動物,可以有效處理廢水並將其轉化為蛋白質飼料,實現廢物的循環利用。
4、清污分流法
清污分流法是指在屠宰場建設時考慮污染物的清污分流,排水系統和排污系統不能重疊。雨水流入排水系統,生活生產污水則流入排污系統,進入化糞池後沉澱,再進入調節池進行進一步處理。